取水工程-渗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5渗渠

7.5.1渗渠的型式与建造

7.5.1.1渗渠的型式 渗渠即水平铺设在含水层中的集水管(渠)。渗渠可

用于集取浅层地下水,如图7-29、7-30所示。也可铺设

在河流、水库等地表水体之下或旁边,集取河床地下水或地

表渗透水。由于集水管是水平

铺设的,也称水平式地下水取

水构筑物。

渗渠,按其补给水源可分

为集取地表水为主的渗渠和

集取地下水为主的渗渠两种。前者是把渗渠埋设在河床下,集取河流垂直渗透水;后者是

把渗渠埋设在河岸边滩地下,以集取部分河床潜流水和来

自河岸上第四纪含水层中的

地下水。集取地下水为主的渗

渠,一般水质较好,水量比较

稳定,效果较好,使用年限长,因而采用的也较多;至于集取

地表水为主的渗渠,产水量虽

然很大,但受河水水质的变化影响甚为明显,如当河水较浑

浊时,渗渠出水水质往往很

差,而且容易淤塞,检修管理

麻烦,使用年限也较短;如果河水浊度常年较小,上述缺点可能减少。

渗渠的埋深一般在4~7m ,很少超过10m 。因此,渗渠通常只适用于开采埋藏深度小于2m ,厚度小于6m 的含水层。渗渠,按埋设位置和深度不同,又可分为完整式(图7-

29)和非完整式(图7-30)两种。完整式渗渠是在薄含水层的条件下,埋设在基岩上;非完整式渗渠是在较厚的含水层条件下,埋设在含水层中。完整式渗渠所以埋设在基岩上,主要靠加大水位降落量,最大限度地开采地下水,从而增大渗渠产水量。但在较厚含水层中,为了减少施工困难,降低工程造价,多把渗渠设在施工技术和抽水设备允许条件下的含水层一定深度中,同样可以集取较多的地下水。从生产实践中看,采用完整式渗渠比较普遍,产水量较大;而采用非完整式渗渠却较少,因为在较厚含水层中,采用大口井或管井取水,工程造价要比渗渠造价低得多,不仅开采量大,而且施工容易,进度快。除非打井机具缺乏,而用水量又甚小的情况下,才采用非完整式渗渠。无论集取地表水为主的渗渠,还是集取地下水为主的渗渠,都可以接其所在的含水层厚度不同而选用完整式或非完整式渗渠。

渗渠平面布置,应根据水文、水文地质、补给来源以及河水水质等条件而定,一般可分

图7-29 完整式渗渠

1-集水管;2—集水井;3—泵站;4—检查井

图7-30 非完整式渗渠 1-集水管;2—集水井;3—泵站;4—检查井

为:平行于河流、垂直于河流和平行与垂直于河流组合等三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适用于集取地表水为主的渗渠和集取地下水为主的渗渠。一般大、中型渗渠取水工程,由于取水量较大,集水管较长,采用平行于河流或平行与垂直于河流组合的两种形式比较多,而采用垂直于河流的形式较少;至于小型渗渠取水工程,由于取水量较小,集水管较短,占地不多,多采用垂直于河流的形式,可以较多地截取地下水和河床潜流水。哪种形式经济合理,应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因地制宜地选用。

7.5.1.2渗渠的建造

1.渗渠的构造渗渠通常由水平集水管、集水井、检查井和泵站所组成。

1)集水管集水管一般为穿孔钢筋混凝上管;水量较小时,可用穿孔混凝上管、陶土管、铸铁管;也可用带缝隙的干砌块石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暗渠。

带孔眼的钢筋混凝土管,一般就地人工浇筑制作,每节长度最好1m。每米长孔眼总面积为管壁总面积的5~10%,如果管道结构允许,最好采用孔隙率8~15%。管壁进水孔形式分圆形和长条形两种。圆形孔的孔径,一般采用20~30mm,布置成梅花状,孔眼内大外小,以防堵塞。孔眼净距为2~2.5d(d为孔眼直径)。长条形孔眼尺寸,一般宽为20mm,长为60mm,也有的长为100mm,条缝净间距为:纵向50~100mm,环向20~50mm。进水孔眼一般布置范围在1/3~1/2管径以上(从管底上算起)的管周壁上,下部一般不设孔眼,以防下部泥砂流入管内,造成管内淤积,影响集水管的集水效果。常用管径为400mm、500mm、600mm、800mm和1000mm等五种。埋设深度为2.0m、3.0m、4.0m、5.0m和6.0m 等五种。

2)人工反滤层为了防止含水层中细小颗粒泥砂进入集水管中,造成管内淤积,必须在集水管和含水层中间铺设人工反滤层。人工反滤层设计、铺设的好坏,也是渗渠出水效果好坏的重要条件之一。因而滤层厚度和滤料颗粒级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渗渠产水量、出水水质和使用年限。人工反滤层设计要根据渗渠取水形式不同而异,即分为集取地下水为主和集取地表水为主的渗渠人工反滤层两种。

反滤层的层数、厚度和滤料粒径计算,和大口井井底反滤层相同。集取地下水为主渗渠的人工反滤层如果缺乏颗粒直径分析资料,而含水层又为砂卵石时,可按下列规格选用:第一层粒径为5~10mm,厚度为300mm;第二层粒径为10~30mm,厚度200~300mm;第三层粒径为30~70mm,厚度为200mm;总厚度为700~800mm。

集取地表水为主的渗渠人工反滤层的滤料级配,外层以上,一般回填河砂,但必须干净,不要混有杂草泥块,粒径一般0.25~l.0mm,厚约1m。下面三层反滤层分别采用粒径为1~4、4~8、8~32mm,各层厚度约150mm,也有的粒径略大些。但总的说来,要比集取地下水为主的渗渠反滤层滤料粒径小,尤其是外层滤料粒径要小些。反滤层总厚度要厚些为宜,但这要看河水水质情况而定,水质好的,可以薄些;水质差的,较浑浊的,反滤层要厚些。这主要因为河水浊度常年变化较大,如果反滤层厚度太薄,粒径略大,会影响渗渠的出水水质。

3)检查井为便于检修、清通,集水管端部、转角、变径处以及每50~150m均应设检查井。检查井形式分为全埋式、半埋式和地面式三种。全埋式即检查井全部埋于地下,井盖略高于集水管,且上部填以反滤层。适用于河水冲刷程度较大,渗渠不需要经常检修与清扫的给水工程中。其缺点是井埋设较深,寻找或检修均很不方便。半埋式检查井是将井口埋在地面下0.5~1.0m,优点是除有利于人防保护外,还可防止被洪水冲毁井口;缺点是由于井盖埋在地下,一旦检修,不易找出井位。在集取地表水为主的渗渠中,多采用半埋式检查井。地面式检查井,即井口露出地面,多用于集取地下水为主的渗渠,便于检修,但必须注意采用封闭式井盖。井盖材料可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土。井盖底部周围用胶垫圈将井盖垫好止水,然后用螺栓将井盖固定在井座上,以防泥砂从井盖缝隙进入渗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