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大洪水-黄河流域
中国历史上的灾害与自然灾难
中国历史上的灾害与自然灾难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同时也经历了许多灾害和自然灾难。
这些灾害不仅对中国的人民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为中国历史增添了许多揪心的篇章。
本文将回顾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灾害和自然灾难,并探讨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黄河水患与洪灾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却因其狂暴的性质而为人所知。
自古以来,黄河就不断地发生水患和洪灾,给中国的农田和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尤其是在黄河下游的河南、山东等地,洪水泛滥成灾,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黄河水患的频繁发生也导致了中国古代帝王的频繁更替和政治动荡,例如商朝和唐朝等朝代的兴衰与黄河的水患密切相关。
二、长江洪水灾害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动脉之一。
然而,长江流域每年都会发生严重的洪水灾害。
长江洪水的主要原因包括降雨过多和来自上游的洪水泛滥。
历史上,许多重大的洪水事件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冲击。
例如,1954年和1998年的长江洪水灾害,造成了数以千计的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
洪水灾害也迫使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防洪体系的投入和设施建设,以减轻洪水灾害的影响。
三、唐山地震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瞬间造成了数十万人死亡和巨额财产损失。
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浅,震级高,加之当时的国家地震监测与预警技术还不发达,因此这场地震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然而,唐山地震也催生了中国地震学研究和防震减灾工作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中国的地震监测和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
四、汶川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中国近代史上造成人员伤亡最严重的地震之一。
这次地震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死亡人数超过了八万,给当地的人民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全国范围以及国际社会的巨大关注,中国政府积极展开了救援和重建工作。
此次地震也催生了中国社会对于地震防范与应对的关注,促使中国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和地震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黄河多灾多难的历史-黄河的历史
黄河多灾多难的历史|黄河的历史黄河曾以害河、中国之患闻名于世界。
在新中国成立前历代反动统治的漫长岁月里,黄河的水利得不到开发,水患得不到治理,洪水、干旱、冰凌、风沙、盐碱、内涝六大灾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斑斑血泪,黄河也成了中华民族苦难的象征。
在六大灾害中,洪灾尤为严重。
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下游少道26次,其中较大而长时期的改道有9次,曾有7个入海口,涉及范围北至津沽,南达淮河,约25万平方公里,淮河和海河也成了黄河的受害者。
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
例如1933年黄河发大水,下游决漫堤72处,使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7个县受灾而积达12000平方公里,364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18000多人被夺去了生命。
黄河洪水灾害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呢,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前者是自然原因,后者是社会原因。
黄河中游分布着面积广大、耐冲性很差的黄土高原,赋予黄河极高的含沙量,使下游成为地上河,这是黄河决口泛滥的自然原因之一。
黄河流域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份,且多暴雨,而冬季降水很少,使黄河的径流量变幅特别大。
例如花园口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22300立方米/秒,最小枯水流量为零。
而长江大通站最大最小流量之比仅17倍。
黄河径流量变化大,是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的第二个自然原因。
与长江相比,黄河中下游没有一个湖泊,缺少湖泊的调节作用,这也是黄河先天不足的一个方面。
黄河先天不足固然是很大的缺欠,但后天失调更使它病势加重。
4000多年前,黄土高原还是林茂草丰之地。
但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不少朝代和军阀在黄河中下游建都,为了营造豪华的宫殿楼阁,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植被。
黄河中下游也是古代战场,频繁的战争,也破坏了山林。
此外,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压榨剥削农民,地主霸占河边好地,穷苦农民为生活所逼,只得到山上开垦放牧,即所谓富占川,穷奔山,加剧了水土流失。
黄河洪水_精品文档
黄河洪水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黄河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黄河的特点一是水少沙多。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
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
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
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
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
“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也就是由形容黄河泥沙多而来的。
同时,黄河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呈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还真不易洗净呢!二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
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
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是地上悬河。
由于长期泥沙淤积,目前黄河下游堤防临背悬差一般5~6米。
滩面比新乡市地面高出约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约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约5米。
悬河形势险峻,洪水威胁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
四是洪水灾害频繁。
从先秦时期至民国年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余次,大的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北抵天津,南达江淮,洪水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
同时黄河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长期难以恢复。
由于洪水灾害频繁,历史上黄河洪水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历史上的黄河大决堤
历史上的黄河大决堤历史上的黄河大决堤,洪水泛滥成灾。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
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北源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支脉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发源于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
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
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每年都会生产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
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
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
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黄河孕育了中国民族亿万同胞的生命,目睹过一个个朝代从盛世到灭亡的整个过程,记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可以这样说,没有长江、黄河,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篇章。
黄河虽然造福了我们,但是也曾经给我们带来过灭顶之灾,在中国历史上就发生过几次黄河决堤事件,每次洪水泛滥都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甚至丢掉了生命。
传说某天,秦王赢政和大臣们外出散步时,发现一条条溪流从脚下自西向东流过,水流清澈见底,秦王不由得俯下身子,用手捧起溪水,仔细地端详起来,冬季冰凉的溪水让他顷刻变得冷静起来,突然间心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
黄河多灾多难的历史
黄河多灾多难的历史黄河曾以“害河”、“中国之患”闻名于世界。
在新中国成立前历代反动统治的漫长岁月里,黄河的水利得不到开发,水患得不到治理,洪水、干旱、冰凌、风沙、盐碱、内涝六大灾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斑斑血泪,黄河也成了中华民族苦难的象征。
在六大灾害中,洪灾尤为严重。
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下游少道26次,其中较大而长时期的改道有9次,曾有7个入海口,涉及范围北至津沽,南达淮河,约25万平方公里,淮河和海河也成了黄河的受害者。
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
例如1933年黄河发大水,下游决漫堤72处,使河北、山东、河南三省67个县受灾而积达12000平方公里,364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18000多人被夺去了生命。
黄河洪水灾害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呢,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前者是自然原因,后者是社会原因。
黄河中游分布着面积广大、耐冲性很差的黄土高原,赋予黄河极高的含沙量,使下游成为“地上河”,这是黄河决口泛滥的自然原因之一。
黄河流域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份,且多暴雨,而冬季降水很少,使黄河的径流量变幅特别大。
例如花园口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22300立方米/秒,最小枯水流量为零。
而长江大通站最大最小流量之比仅17倍。
黄河径流量变化大,是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的第二个自然原因。
与长江相比,黄河中下游没有一个湖泊,缺少湖泊的调节作用,这也是黄河“先天不足”的一个方面。
黄河“先天不足”固然是很大的缺欠,但“后天失调”更使它“病势”加重。
4000多年前,黄土高原还是林茂草丰之地。
但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不少朝代和军阀在黄河中下游建都,为了营造豪华的宫殿楼阁,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植被。
黄河中下游也是古代战场,频繁的战争,也破坏了山林。
此外,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压榨剥削农民,地主霸占河边好地,穷苦农民为生活所逼,只得到山上开垦放牧,即所谓“富占川,穷奔山”,加剧了水土流失。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自然灾害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的国家,历史上多次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的侵袭。
这些自然灾害不仅给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更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1. 黄河洪水黄河流域是中国最负盛名的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而黄河洪水则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自古以来,黄河多次泛滥成灾,造成了无数生命和财产损失。
其中最为有名的一次是在公元1931年至1938年期间,这段时间里黄河发生了一连串的洪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据统计,当时的洪水导致了数百万人丧生,数千万人无家可归。
这场灾难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不仅经济遭受重创,社会秩序也受到破坏。
2. 杨泽泽风暴潮杨泽泽风暴潮是中国历史上另一场重大自然灾害。
这次自然灾害发生在1957年,飓风导致的风暴潮在江苏、浙江等地引发严重的海浪和洪水,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据统计,这场风暴潮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数千人,数十万人被迫离家。
3. 丰县大地震丰县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发生在1976年。
这场地震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和人员伤亡,据统计,死亡人数达到了数十万人,受伤和无家可归的人数更是不计其数。
这场地震不仅使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4. 汶川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地震之一,发生于2008年。
这场地震的震级极高,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根据报道,汶川大地震导致了近7.7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这场地震不仅对灾区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也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和援助行动。
5. 海啸中国位于太平洋环火山带,经常受到海啸的威胁。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2004年的印度洋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这场海啸波及了中国的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虽然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这次海啸仍然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难。
黄河的历史知识
黄河的历史知识黄河,又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流经国土面积最大的河流之一。
自古以来,黄河就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和文明发展的历史。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黄河的历史知识。
黄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就有人类在此定居,开始了农耕生活。
黄河的水源位于青海的昆仑山脉,从西向东流经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的流域面积广阔,河道曲折,河水丰富,流量巨大,但同时也带来了洪水和泥沙问题。
黄河的历史上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洪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夏禹治水的故事。
相传夏朝的开国君主夏禹,率领民众进行了长期的治水工程,终于成功地控制了黄河的洪水,使黄河流域成为适宜居住和耕种的地区。
夏禹治水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中华民族治水智慧的象征。
除了洪水问题,黄河还以其带来的泥沙而闻名。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使得黄河水呈现黄色,因而得名黄河。
这些泥沙在流经平原地区时,往往淤积在河道中,造成河床抬高和堤坝崩塌的风险。
为了解决泥沙问题,中国历代统治者进行了多次清淤和治理工程,保护沿岸的农田和居民。
黄河的历史还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衰息息相关。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古代的夏、商、周等朝代都在黄河流域建立了政权。
黄河流域孕育了众多的古代都城和文化遗址,如河南的郑州、洛阳,山西的大同等,这些遗址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在现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黄河面临着新的挑战。
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黄河,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和生态修复工程,努力恢复黄河的生态平衡。
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人民的情感。
虽然它曾给人们带来了洪水和困扰,但也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
通过对黄河的了解和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视中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能为后代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黄河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它的故事仍在继续,希望我们能共同守护这条伟大的河流,让它永远流淌下去,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2024
引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一个经历过许多自然灾害的国家。
其中,大洪水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并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资料的汇编,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大洪水事件,以及对这些事件的详细分析。
概述:大洪水是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水位突然上涨,超过河道、湖泊或其他水域的容量,导致水流外溢,并对周围地区造成灾害的现象。
中国作为一个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大洪水是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
大洪水不仅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正文内容:1.中国历史上的大洪水事件1.1春秋战国时期大洪水1.1.1淮水大洪水1.1.2黄河大洪水1.2秦汉时期大洪水1.2.1长江大洪水1.2.2浙江大洪水1.2.3珠江大洪水1.3隋唐时期大洪水1.4宋元时期大洪水1.5明清时期大洪水2.大洪水的影响与教训2.1社会影响2.1.1人员伤亡2.1.2人员流离失所2.2经济影响2.2.1农田破坏2.2.2城市建设受阻2.2.3交通运输受阻2.3环境影响2.3.1水土流失2.3.2生物多样性损失2.3.3水污染3.大洪水的防治措施3.1河道治理3.1.1河道疏浚3.1.2建设堤坝3.2水资源管理3.2.1建设水库3.2.2优化用水结构3.3应急管理体系建设3.3.1健全预警系统3.3.2加强抢险救灾力量4.国际经验借鉴4.1大洪水应对经验4.1.1抗洪水桥梁建设4.1.2河道防洪系统4.2美国大洪水应对经验4.2.1洪水保险制度4.2.2洪水风险评估5.未来挑战与展望5.1气候变化对大洪水的影响5.2经济发展与洪水防治的平衡5.3科技创新在洪水防治中的作用总结:通过对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的汇编,我们了解到大洪水在中国历史上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这些大洪水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减轻大洪水带来的破坏,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并借鉴了国际经验。
黄河历史事件
黄河历史事件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在这条河流的脉搏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丰富的历史事件和故事,以下是一些关于黄河的历史事件。
一、黄河的治理自古以来,黄河的治理一直是中国人民的重要任务。
由于黄河的河流特性,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给沿岸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
历史上许多名人和政府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治理黄河,包括大禹、李冰父子等。
他们通过筑堤、建坝、挖渠等手段,成功地控制了黄河的水流,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黄河流域的战争黄河流域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许多战争都在这里发生,比如著名的牧野之战、官渡之战和澶渊之战等。
这些战争不仅对黄河流域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三、黄河文化的繁荣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摇篮。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黄河流域孕育了众多的文化遗迹和历史名人。
如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这些文化遗迹证明了黄河流域人民的智慧和才智。
此外,黄河流域还有众多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如洛阳、开封、西安等,这些城市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四、黄河的现代化治理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黄河的治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黄河治理实现了从传统方式到现代方式的转变。
政府和人民通过修建堤防、水库、水闸等设施,保护了黄河流域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通过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五、黄河水患的治理黄河虽然给沿岸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灌溉水源,但也带来了水患的困扰。
历史上黄河洪水多次泛滥成灾,给沿岸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通过不断投入巨资进行黄河治理,使得黄河洪水灾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黄河的河道整治和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了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六、黄河三角洲的开发黄河三角洲是中国东部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和经济中心之一。
黄河流域历代水灾
黄河流域历代水灾1.洪水决溢据历史文献记载,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在下游决口的年份达543年,平均约四年半一次。
有的一年中决溢多次,总计决溢达1590多次,并有多次大的改道和迁徙。
改道最北的经海河至天津入海,最南的经淮河入长江。
因此,水灾波及黄淮海平原冀、鲁、豫、皖、苏五省区,总面积约25万km2。
黄河下游河道由于泥沙不断淤积,形成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地上悬河”,一旦洪水破堤决口后,往往不再回归原河道,而走新辟的河道入海,形成河流改道。
每次改道,都要冲毁当地的村舍田园,破坏原有的水系和交通设施等,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所以决口改道是黄河水灾一大特征。
黄河下游河道由于是“地上河”,决口后势如高屋建瓴,洪水一泻千里,水冲沙压,田庐人畜,汪洋一片,沦为泽国,灾情极为严重。
常常有整个村镇甚至整个城市或大部淹没的惨事,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仅就历代重大决溢的灾害情况举例择录如下:(1)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河决涯阳瓤子堤,“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泅”(《汉书·沟恤志》),泛郡十六,为时二十三年。
(2)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河决馆陶及东郡金堤,“泛溢兖、豫,入平原、千乘、济南,凡灌四郡三十二县,水居地十五万余顷,深者三丈,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汉书·沟恤志))。
(3)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上下泛滥达六十年之久。
(4)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秋,黄河及其支流皆溢,“怀、卫、郑、洛、沛、濮民,或巢舟以居,死者千计”(《新唐书·五行志》)。
(5)五代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以后,“河自杨刘至博州百二十里,连年东溃,分为二派,汇为大泽,弥漫数百里。
又东北坏古堤而出,灌齐、慷、淄诸州,至于海涯,漂没民田不可胜计”(《资治通鉴》卷二九)。
(6)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五月,河大决滑州韩村,“泛渣、催、曹、济诸州民田,坏居人庐舍”,“东南流至彭城界入于淮”(《宋史·五行志》)。
中国历史上的大水灾
中国历史上的⼤⽔灾中国⾃古是⼀个⽔灾频繁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全国各地较⼤的洪⽔灾害有1092次,平均约每两年⼀次。
⼀、⼤洪⽔的传说和早期的⽔灾记载我国最早的洪⽔灾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相传那时⼤⽔经年不退。
《孟⼦》⼀书说,尧的时候,“洪⽔橫流,泛滥于天下;⽔逆⾏,泛滥于中国”。
于是出现了鲧窃息壤以湮洪⽔,⼥娲积芦灰以⽌淫⽔的传说。
最后禹治⽔成功,把他的帝位传给了他的⼉⼦启,从⽽使中国社会发⽣了重⼤转折。
考古研究证实,龙⼭⽂化时期的王城岗遗址,其西城被⼭洪冲毁,城内冲沟以及城墙基槽被洪⽔冲毁的痕迹⼗分明显,东城则被五渡河暴涨的洪⽔冲毁。
地处河南省北部的辉县孟庄龙⼭城址,属龙⼭⽂化末期,也是毁于⼀场洪⽔。
▲哺育古代⽂明发展起来的河流商代时,出现了我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城市⽔灾。
商的都城在黄河附近,⾃成汤以后,商都曾多次搬迁,据说就是为了躲避黄河洪⽔。
《尚书》还记载说,商的都城耿曾经被河⽔冲毁,灾害的严重性可想⽽知。
《国语》《⽵书纪年》等古籍中也多次记载有商的官吏为治⽔⽽献⾝的事迹,商代的甲⾻⽂中还有不少祭祀河神,⼘问⽔灾的⽂字,说明商代由于城市的出现,⼈⼝增加,⽔灾的破坏性加剧了。
⼤约⾃东周以后,《春秋左传》《⽵书纪年》等史书陆续有⼀些 “⼤⽔”的记载,透露出⼀些早期⽔灾信息。
如公元前711年“秋,⼤⽔”;公元前687年“秋,⼤⽔,⽆麦苗”,记载了⽔灾对农业⽣产的破坏。
公元前670年和公元前669年,鲁国连续⼤⽔,举⾏⼤规模击⿎祭祀仪式,祈求上天保佑。
与鲁国邻近的宋国和郑国也有⽔灾,如公元前683年,“秋,宋⼤⽔”;《⽵书纪年》记载,周敬王四⼗三年(公元前477年),“宋⼤⽔,丹⽔壅不流”。
关于⼤⽔,《春秋穀梁传》解释说:“⾼下有⽔灾⽈⼤⽔”,所以“⼤⽔”是⾮常严重的⽔灾。
以鲁国纪年的《春秋》所记载的⽔灾反映了东周时期鲁国以及邻近⼀些诸侯国的情况。
另外,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了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次⼤改道;周灵王⼆⼗⼆年(公元前550年),⾕⽔和洛⽔同时暴发洪⽔,冲毁周的都城成周(今洛阳)的西南⾓并危及王宫安全,这些都是研究我国早期⽔灾的宝贵资料。
黄河流域发生的历史故事
黄河流域发生的历史故事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因其泥沙、水流汹涌造就了中华民族的
繁荣与灾难。
以下是黄河流域发生的几个历史故事:
一、大禹治水
周朝初年,黄河泛滥成灾,水灾肆虐,百姓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传说中,大禹在黄河上游一带的平原地区采用“疏导”之策,不断引导
河水,用木桩加固堤岸,创立了东、南、北三道防线,化解了黄河泛
滥危机,成就了“治水英雄”的传奇。
二、黄河破堤
公元1556年,汉朝中期,因为连日的暴雨和河床淤积,黄河在当时的
河南省孟津县突然破堤。
这场灾难造成了数十万人死亡,几乎所有的
建筑物和农田都被淹没。
这次灾难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黄河
破堤。
三、黄河移道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黄河多次移流。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公元1194年,隆兴寺一带的石柱断裂,黄河便冲破了现在的陕西咸阳河床,向东北
流去,最终流到了现今的山东省。
这次黄河移道导致了大量的人口和
财富的迁移。
同时,也为山东和河南两省带来了丰沛的水源和肥沃的
土地。
四、黄河泛滥
2010年,黄河一度又爆发了泛滥,造成大量房屋倒塌、农田被淹以及大量牲畜死亡。
这次泛滥不仅对当地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河泛滥也再次唤起了民众对治理黄河的关注和警惕。
黄河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文化符号,它的波涛汹涌、奔腾翻滚的壮丽景象,无疑是中国文化中最动人的部分之一。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黄河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紧密关系。
我们应当更加珍惜并保护好黄河这个重要的自然资源。
黄河秋汛事迹
黄河秋汛事迹
黄河秋汛是指黄河流域在秋季发生的洪水现象。
由于黄河流域地势陡峭、水土流失严重,加上降雨集中和冰川融水的影响,使得黄河在秋季时容易发生洪水。
以下是一些黄河秋汛的相关事迹:
1. 1958年黄河秋汛:这次秋汛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造成了严重的洪灾。
洪水泛滥,冲毁了大量的农田、房屋和基础设施,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2. 1998年黄河秋汛:这次秋汛也是黄河流域近年来的一次重大洪灾。
洪水泛滥,冲毁了许多城镇和农田,造成了数百人的死亡和失踪,给灾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3. 黄河秋汛治理工程:为了应对黄河秋汛带来的洪灾,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工程。
其中包括修建大型的堤坝、水库和闸门,以调节黄河水流和控制洪水的发生。
这些工程的建设为减轻黄河秋汛的灾害影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些事迹反映了黄河秋汛对黄河流域地区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于洪灾的应对和治理。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治理措施,黄河秋汛的灾害程度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仍需要进一步的注意和努力来保护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中国历史上十二特大洪灾。
中国历史上十二特大洪灾。
历史上这样的洪灾还发生过不少,今天便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十二特大洪灾。
1887年黄河大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最主要发源地,然而它也是一条给人们带来无尽烦恼的河流,历史上不断决口泛滥造成巨大的灾难。
1887年春,河南遭遇暴雨袭击,黄河在流经郑州急转弯处下汛十堡处又一次决口。
这场灾难的破坏和死亡人数难以计数,受灾人数约200万。
1931年特大水灾1931年,中国的几条主要河流比如长江、珠江、黄河、淮河等都发生特大洪水,受灾范围南到珠江。
北至长城关,东起江苏北,西至四川盆地,涉及湖北、安徽等八个省区。
受灾人口计有五千多万,死亡人数至少在四十万,受灾农田近1.5亿亩。
1935年长江洪水相较黄河,长江流域在历史上所发生的洪灾也不少,时隔1931年的特大水灾之后。
长江在1935年又爆发了洪水,武汉受灾被淹90天,汉江平原一夜之间就淹死4万人。
累计算起来至少有十来万人死亡,数百万人在长江手中受苦,疾病和饥荒紧随而至。
1938年黄河决堤不同于前两次的天灾,这一次是战争引起的人祸,为阻止日军前进炸开了花园口黄河大堤。
虽然这次决堤打破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为保卫武汉争取了时间,可同时也淹没了河南、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
受灾死亡人数无法统计,至少千百万人流离失所,死亡或在几十万。
1954年长淮水灾1954年由于中下游梅雨期延长,且雨量大,长江中下游出现近一百年间最大洪水。
虽然因为重视,及时加高巩固三万多公里的干支堤防,并建设安排分洪区、蓄洪垦区等一系列措施。
但还是受灾严重,受灾人口达1888万人,死亡人数3.3万人。
1963年海河洪灾1963年海河流域的洪灾是海河南系稀遇的洪水,主要暴雨达700至1500mm,中心河北省内邱县獐么村7天降雨量达2050mm。
累计受灾人口2200万,死亡5030人。
1975年河南水灾1975年8月8日,由于一场特大暴雨,包括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在内的两座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数十座小型和两个滞洪区在短短数小时内相继垮坝溃决。
康熙元年(1662年)黄河特大洪水的气候与水情分析
历史地理第二辑康熙元年(1662年)黄河特大洪水的气候与水情分析王涌泉泾河、北洛河、延河、清涧河、昕水河、北干流黄河的三种特大洪水南段"汾河,凍水河,伊洛河、沁河以及下游沿河部分地区,包括金堤河■大汶河发生洪水或X・黄河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河流,更因多泥沙而称著于世界。
研究多泥沙的特大洪水,对治黄工作有重大意义。
发生在黄河中游的雨区大而历时长的大暴雨形成的特大洪水,更应引起注意。
康熙元年"662年〉八月大水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近三十年来,对黄河洪水进行了大量的观测、调査和研究工作。
逐步发现黄河有三种特大洪水。
第一种,暴雨雨带呈西南东北向分布。
渭河、泾河、北洛河的上游,延河、无定河、窟野河、皇甫川以及晋西北的一些河流发生洪水或大洪水。
黄河北干流龙门出现大洪水或待大洪水。
三门峡发生特大洪水。
一百多年来这种洪水最大的一次发生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①。
第二种,暴雨雨带呈南北向分布。
伊洛河、沁河、汾河、德水河以及潼关以下至郑州花园口区间黄河干流发生洪水或大洪水。
花园口发生特大洪水。
两百多年来这种洪水最大的一次发生在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②第三种,暴雨雨带呈东西向分布。
渭河、大洪水。
黄河潼关出现特大洪水,并且沿程向下,支流洪水入汇,上下遭遇。
三百多年来这种洪水最大的一次发生在康熙元年(1662年儿第二种特大洪水输送的泥沙量较少。
遭遇这种洪水,黄河滩地虽有大量淤积,但主槽却有显著冲刷。
河道行洪能力在主槽部分反而有所增大和改善,总淤积量也较小。
第一种和第三种特大洪水,输沙量都很大。
发生这种洪水,黄河在潼关以上汇流区和下游河道都要发生极其严重的淤积,滩槽都要升高,行洪能力将显著降低。
三百多年来,这三次待大洪水,1843年大水的暴雨历时约三天,1761年大水的暴雨历时约五天,时间都较短。
雨区面积也较小。
1662年大水,暴雨历时约十七天,雨区面积也远远大过其余两次,洪水过程自然更长,水量沙量也就更大。
四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大洪水,导致夏王朝的建立,推迟了一百年
四千年前的黄河流域大洪水,导致夏王朝的建立,推迟了一百年大禹治水,兰州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大洪水黄河流域最早有记载的洪水,那就是发生在距今四千年前,大禹和他父亲治理过的大洪水。
大禹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也是让无数民众牢记在心中的人物,他为民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史记》记载:大禹出自西羌。
研究表明,大禹就是今天的甘肃临夏人。
在甘肃大地上,不仅有众多禹王庙,更有无数的大禹传说。
研究表明,甘肃就是大禹治水的核心地带!1.兰州的大禹传说史前黄河大洪水,给先民们留下了非常惨痛的记忆。
为治理大洪水,人们长期同大自然作斗争,在艰难奋斗的缓慢进步,留下了诸多民间传说。
在黄河沿岸流传的众多民间故事中,以大禹治水的故事最为动人。
据说,大禹在兰州治理洪水的时候,曾驻扎在兰州九州台,把这里作为总指挥部,汇总信息,布置治水方略。
大禹派出人手,将兰州八盘峡至桑园峡,这一段黄河的水情,做了非常详细的勘察。
民间传说,大禹劈开了八盘峡、桑园峡,才将来兰州盆地的洪水排了出去。
八盘峡指黄河由达川乡吊庄村东盐沟口至新城乡青石关的这一段。
当时,大禹王看到八盘峡峡谷狭窄,水流不畅,人们流离失所,就带领居民开山凿石,疏通水道。
可是,黄河河道中青石异常坚硬,大禹王和百姓们昼夜不停地干,水道迟迟不能打通。
禹王爷非常着急,用手掌向石山砍去。
没有想到,伴随着大禹王的手势,山石上响起了一阵阵巨响,石头四分五裂,黄河水顺着峡谷开始缓慢流淌,河道开了。
“天上索萝萝什么人(儿)栽?地下的黄河什么人(儿)开?天上索萝萝王母娘娘栽!地下的黄河大禹王开?”这是流传在榆中桑园峡等地的民间歌谣。
由于桑园峡的堰塞作用,每年夏天黄河水都要发生倒灌。
从上游来的洪水,拥挤在桑园峡口,不能及时下泄,兰州雁滩一带常常成为泽国,人们不堪其苦,只能搬到半山腰生活。
大禹王经过多次的调查后,发现要解决兰州的水患,必须要凿开桑园峡,让黄河水顺着峡谷流淌,这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于是,大禹王使出神力,用一柄巨斧向山崖劈去,坚硬的山崖哪里能挡得住大禹王的神力,山石应声而开,拥堵到半山腰的黄河水,沿着峡谷开始缓缓东流。
关于黄河的历史故事
关于黄河的历史故事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黄色河流。
它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也见证了无数的历史故事。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黄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标志。
它是中国北方的主要水源,也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
在古代,黄河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因为它的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
但是,黄河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河流,因为它经常发生洪水,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多灾难。
在中国的历史上,黄河的洪水曾经多次给中国带来了灾难。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公元1938年的黄河大水灾。
当时,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中国的抗日战争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
同时,黄河的洪水也突然爆发,淹没了大片的土地,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中国政府和军队在这场灾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组织了大规模的抗洪救灾行动,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和财产。
除了洪水之外,黄河还见证了许多其他的历史故事。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中,黄河流域是许多重要的王朝的发源地。
例如,商朝和周朝都是在黄河流域建立的。
在这些王朝的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在这里,人们发展了许多重要的技术和文化,例如农业、铁器制造、书法和诗歌等等。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地理标志。
它见证了无数的历史故事,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
虽然黄河的洪水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灾难,但是中国政府和军队总是能够在这些灾难中挺身而出,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黄河的故事
黄河的故事简介黄河是中国三大河流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九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不仅是中国的重要水资源,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
本文将带您了解黄河的起源、历史、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起源与流域黄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昆仑山脉西支,海拔约4,900米。
黄河的流域面积约为75.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黄河主要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和河北九个省区。
沿线地区的农田和居民都依赖于黄河的水资源。
然而,由于黄河水量波动大、决口频发等原因,黄河也经历了多次洪水灾害和水土流失问题。
历史与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黄河见证了中国的兴衰和沧桑。
黄河曾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和交通要道,孕育了许多著名的古代文化,如夏、商、周、秦、汉等。
黄河流域的人民秉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培育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品质。
黄河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也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黄河的特点黄河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泥沙丰富黄河是世界上泥沙运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有“黄河”之称。
黄河的泥沙被称为“中国的第一大粮仓”,给中国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壤肥力。
2. 水量不稳定黄河水量波动大、洪水频发。
由于黄河源头岩石含量高,加上冰川融水和季节性降雨等因素影响,黄河的水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
在过去的历史上,黄河多次发生洪水,给沿岸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害。
3. 决口频发黄河在流经河南省时,沿线的河道比较平坦,水流较缓。
由于河床上升或河道变窄,黄河容易发生决口,造成水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历史上进行了多次治理黄河的工程,如项羽治黄、大禹治水等。
黄河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于黄河古往今来的资料
关于黄河古往今来的资料黄河,位于中国,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的源头在中国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全长约5464千米。
黄河是中国的七大河流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河流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中国的母亲河”之称。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
黄河流经的地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自古以来,黄河流域就是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黄河流域的灌溉农业系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黄河也是中国最具挑战性的河流之一。
由于黄河的泥沙含量很高,河床容易淤积。
在历史上,黄河经常发生洪水,造成严重的灾害。
黄河的洪水是中国古代四大灾害之一。
为了控制黄河的洪水,中国历史上进行了多次治理工程。
其中最著名的是古代工程师郭守敬设计的“大堤工程”,这个工程有效地保护了黄河流域的农田和居民。
黄河也是中国的重要水资源之一。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黄河的水被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供水。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黄河的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黄河的水量逐渐减少,水质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护黄河。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以减少对黄河的压力。
此外,中国政府还推动了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改善农业灌溉系统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来保护黄河。
总的来说,黄河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黄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黄河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包括洪水和水资源的压力。
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护黄河,并推动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将继续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1482年7月(明成化十八年六月)晋东南洪水21 1662年9、10月间(清康熙元年八月)黄河及邻近流域洪水22 1761年8月(清乾隆二十六年七月)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23 1843年8月(清道光二十三年七月)黄河中游洪水24 1875年7月(清光绪元年六月)晋西洪水25 1895年8月(清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山西南部洪水26 1904年7月(清光绪三十年五月)黄河上游及川西北洪水27 1933年8月黄河中游洪水28 1958年7月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29 1977年7月延河、北洛河、泾河洪水30 1981年9月黄河上游洪水31 1982年7月底至8月初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洪水20 1482年7月(明成化十八年六月)晋东南洪水山西省水文总站:宁秀英本章概述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晋东南地区发生了一场异常大洪水,沁河九女台最高洪水位比1895年(近百年来最大洪水)尚高10m左右,洪峰流量达14000m3/s,为近500年来最大的一场洪水。
与此同时丹河卫河以及河南省境内的伊、洛河也普遍发生了大洪水。
该年气候极为反常,大汛期间降雨持续时间长达数月之久,农历六、七、八3个月,连续多次出现灾害性大洪水。
沁河、伊、洛河下游地区灾情极为惨重,淹死了万余人。
然而在山西省其它地区及陕西省却出现了严重的旱情。
由此可见该年汛期降雨的时空分布也很特殊,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罕有的。
虽然洪水发生的年代相去久远,但由于洪水特别大,灾情异常严重,各类史籍如地方志、《明实录》、《明史》、《明通鉴》、《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行水金鉴》、《续文献通考》等多有所记载。
除此以外,在沁河流域还调查到4处有关该年最高洪水位的题刻、碑记以及至今还流传的洪水民谣。
现将该年暴雨、洪水情况简要归纳如后。
一、雨情从表1所列的记载可以看到该年汛期雨量特别丰沛,洛阳、沁阳等地区自六月至八月淫雨长达3月之久,六月中旬至七月份又连续发生大强度的暴雨,伊、洛河、沁河、丹河多次发生大洪水。
八月份大雨区逐渐移至漳、卫、滹沱河流域,同时黄河下游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也发生了暴雨洪水。
与沁河紧邻的汾河流域,却出现严重的旱情。
霍州、浮山等州县均有“六月旱”的记载,晋中旱情更为严重,《寿阳县志》记载“夏五月不雨至秋七月,苗尽槁,大旱。
”山西其它地区以及整个陕西省出现大范围的旱情。
①根据各条河流的水情分析,沁河、丹河、卫河以及伊、洛河洪水很大,由此可见六、七月份暴雨主要位于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
暴雨区位置大致如附图20—1所示。
三花区间是黄河流域主要的暴雨区之一,历史上著名的1761年特大洪水,以及近期的1958年、1982年洪水,均由三花区间的大暴雨所产生。
与1958,1982年比较,1482年暴雨区位置偏北,因而沁、丹诸河的洪水特别大。
二、水情(一)洪水发生时间从六月份开始,三花区间各支流普遍发生大洪水,洪峰出现的时间各条河流不尽相同,丹河最大洪水出现在六月初十(6月25日),沁河六月十八(7月3日),卫河则在六月二十三日(7月8日),伊洛河亦有“六月水溢”的记载。
七月份沁河再次发生大洪水,《怀庆府志》记载:“七月霖雨大作,沁河暴涨,决堤毁郡城,摧房垣、漂人畜不可胜计。
”自六月中旬至七月份,伊、洛、沁、丹、卫诸河连续出现多次大洪水。
沁河有“大水围困九女台四十多天”的传说。
九女台河段位于阳城县沁河河头村以下10km处。
九女台为一天然孤丘矗立于沁河左岸,台高约30m,通过一道石梁(中高水即淹没)与左岸相连,台上建有庙宇。
相传明成化年间,九女台被大水围困40多天,与外界断绝,庙内断炊,饿死了两个小和尚。
大水过后,老和尚在庙门迎面的崖壁上刻下“成化十八年河水至此”题刻,还给两个小和尚塑了泥像,1955年泥像尚存。
联系到历史文献中“大雨连旬”,“霖雨三月”等记载,以上的传说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华北地区中小河流,大洪水一般多表现为峰型尖瘦陡涨陡落的过程。
1482年洪水不仅峰值很大,而且洪水持续时间极长,连续出现多峰过程。
(二)最高洪水位和洪峰流量1482年洪水距今年代久远,洪水位的调查较困难,只在沁河中游调查到四处碑记和洪水刻记。
碑刻的地点和内容如表2和图20-1。
沁河河头村渡口洪水碑于1941年为日寇扩建公路时所毁,碑文及碑座的位置当地居民记忆很清楚,根据所指认的位置,测得碑座地基高程432.70m(润城水文站假定基面),高出河底约27m。
九女台刻字位置高程464.78m(大沽基面)高出河底约23.7m,图20-2为1482年(明成化十八年)洪迹题刻。
阳城县瓜底村洪水刻字“成化十八年大水过崖头”(已毁),位于沁河支流阳城河上,刻字的位置高于河底约7m。
根据这些洪水碑刻,对沁河的洪峰流量作出估算。
沁河干流有两处较为可靠的洪水位资料,但河头村渡口河段由于断面变化较大,不宜推算洪峰流量。
九女台河段断面稳定,控制流域面积8405km2,因此历次估算洪峰流量都以九女台河段作为依据。
1979年经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院(简称黄委设计院)估算洪峰流量在12000~14000m3/s,1981年黄委设计院再次作了分析计算,认为14000m3/s较为合理。
(三)洪水稀遇程度从表3可以看到,沁河1482年洪水与其它历史大洪水比较,它的量级很大。
1895年为近百年内最大的洪水,而1482年水位在沁河河头村比1895年高14.5m,九女台比1982年洪水高10.3m(1982年与1895年洪水量级接近)。
在润城镇及附近村庄调查到1626年(明天启元年)、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1860年(清咸丰十年)和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等年大洪水的指水碑和壁字。
这些大洪水的最高洪水位除1751年略高于1895年外,其余年份均低于1895年。
这表明自1626年以后的三百多年间不曾发生过接近或超过1482年这样大的洪水。
1482至1626年期间,据文献记载大水年份有1495、1517、1537、1553、1563、1607等年。
各年洪水情节摘录如下:1495年秋淫雨三月不绝,沁河泛溢漂人畜庐舍(《怀庆府志》)。
1517年沁河决,怀庆城外居民受害(《河南省历代旱情年表》)。
1537年七月内因大雨连绵,沁河水势汹涌,大樊口堤岸冲决,怀庆及本府(卫辉府)所属遭淹没之患(《河南省西汉以来历史灾情史料》)。
1553年怀庆河溢漂没朽棺、枯骨不计其数(《怀庆府志》)。
1563年秋,怀庆大雨,倾官民庐舍万余间(《怀庆府志》)。
1607年怀庆府大水(《怀庆府志》)。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各年洪水及所造成灾害远不如1482年严重。
由此可见,1482年沁河洪水是一次很稀遇的特大洪水,在沁河中下游,至少是近500年来(洪水发生年份迄今)最大的一次。
三、灾情由于该年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因此无论是上游山区或下游平川地区均造成严重灾害。
丹河上游高平县“夏六月丁未大水,……城廓几为荡没”,漳河上游“秋,潞州(今长治)大雨连旬,高河水溢,漂流民舍,溺死人畜甚众”。
伊、洛、沁河下游灾情更为严重,怀庆府城“决堤毁城”。
河南(今洛阳)“塌城垣、公署、坛庙、民舍无算”。
“怀庆等府,宣武等卫所塌城垣一千一百八十八丈,漂流军卫有司衙门、坛庙、民居房屋共三十一万四千间有奇,淹死者一万一千八百五十七,漂流马骡等畜一十八万五千四百六十九”。
这样严重的灾害在其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这年水灾之重,还可以从当时减免赋税的情况得到佐证。
据《明实录》记载,因水灾免:山西潞州及孝义等十二州县共粮六万八千一百九十余石,草十三万六千三百八十余束。
泽州(晋城)及曲沃等十六州县卫所,粮三万六千四百余石,草六万七千九百六十余束于内免十之七。
河南免税粮子粒,共六十六万余石内十分之八。
四、结语关于本场洪水文献、文物资料虽然不多,但几处洪水位资料真实可靠。
初步认为沁河九女台河段1482年洪峰流量14000m3/s是合理的。
本场洪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量级特大,沁河九女台的洪峰流量相当近百年来最大洪水(1895年5700m3/s)的2.5倍,表明北方地区中小河流洪峰流量是非常不稳定的。
二是降雨持续时间很长,连续长达几个月,因此洪水过程峰高量大,不同于一般陡涨陡落的类型。
三是暴雨区主要停滞在黄河三花区间,与1958、1982年比较,其位置偏北,各支流洪峰出现的时间先后错开,因而在黄河干流没有造成大洪水。
主要文献摘录及调查访问资料摘要[1]成化十八年六月雨伤稼(《华北、东北近五百年旱涝史料》)。
[2]夏六月丁未(初十)大水……。
水忽暴涨而下,城廓几为荡没(顺治《高平县志》)。
[3]泽州(今晋城)大水(雍正《泽州府志》)。
[4]十八年高平大水(万历《泽州志》)。
[5]八月宁乡县(今中阳)大水(嘉靖《山西通志》)。
[6]成化十八年六月,翼城大风雨,坏庐舍伤稼(《山西通志》)。
[7]秋,潞州(今长治)大雨连旬,高河水溢,漂流民舍,溺死人畜甚众(顺治《潞安府志》)。
[8]成化十八年,是年高平山水暴涨,损伤田禾庐舍无算。
翼城雨伤稼。
潞州、宁乡水,霍州、汾西、寿阳旱,保德、定州,文水饥(光绪《山西通志》)。
[9]……中古以来史书记载不一,至明成化十八年,夏大水为前所未有,尚书何文定公碑志之(《怀庆府志》)。
[10]十八年夏秋之交,霖雨大作,河暴涨,决堤毁城,日照陈公时守怀庆,征徒役修筑之(《怀庆府志》)。
[11]沁水溢(乾隆《济源县志》)。
[12]沁水溢(道光《武陟县志》)。
[13]六月二十三日河溢,淹没田庐,漂溺人畜甚众(康熙《汲县志》)。
[14]六月二十三日诸河溢,漂坏田禾民舍,卫辉等境尤甚(嘉靖《淇县志》)。
[15]六月水溢(乾隆《汜水县志》)。
[16]河南夏秋淫雨三月,塌城垣、公署、坛庙、民舍无算(乾隆《洛阳县志》)。
[17]伊洛水入城(乾隆《偃师县志》)。
[18]七月霖雨大作,沁河暴涨决堤,毁郡城(沁阳),摧房垣,漂人畜,不可胜记(《怀庆府志》)。
[19]八月以久雨,浑河、滹沱河涨溢。
八月卫、漳、滹沱并溢,河南霖雨三月,漂没民居及淹死军民皆以万计。
八月免河南灾粮(《明通鉴》)。
[20]明成化十八年秋八月大水,卫、漳、滹沱并溢,河南霖雨自六月至是月(八月)居民淹没者无算,淹死数万人(《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21]成化十八年秋八月丁酉朔……久雨卫漳、滹沱等河涨溢,运河口岸多决,自清平县至天津卫凡八十六处,大蒙等村屯凡九处。
乙卯(八月十九日)河南自六月以来雨水大作,怀庆等府,宣武等卫所塌城垣一千一百八十余丈,流军卫有司衙门、坛庙、民居房屋共三十一万四千间有奇,淹死者一万一千八百五十七,漂流马骡等畜一十八万五千四百六十九(《明宪宗实录》)。
[22]成化十八年……是年六月,河南诸水皆溢(《行水金鉴》引自《河南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