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结课报告

合集下载

工艺美术总结报告

工艺美术总结报告

工艺美术总结报告工艺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加工和组合,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实用功能的艺术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工艺美术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总结。

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的手工艺制作。

古代的工艺美术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赢得了世人的赞赏。

在宋元明清时期,陶瓷、漆器、织锦等工艺品的制作达到了顶峰。

这些艺术品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术,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近代以来,工艺美术在我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手工制作逐渐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工艺美术并没有消失,而是不断向着现代化和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在当今社会,工艺美术已经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不同的材料和技艺被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系列别具一格的艺术作品。

金属、陶瓷、玻璃、纸艺等不同材料的运用,使得工艺美术得以在表达中体现出不同的质感和风格。

同时,现代科技的应用也为工艺美术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方法。

数字化生产技术的出现,使得工匠们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工艺品的制作过程,生产出更加精致和独特的作品。

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也为工艺品的销售和宣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渠道。

尽管工艺美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限,但它仍然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

工艺美术通过对材料和技艺的创新,不断寻求美学和功能的平衡点,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审美享受和实用价值。

同时,工艺美术的发展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在未来的发展中,工艺美术还有许多可以探索和发展的空间。

首先,需要加强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传承,挖掘和利用传统技艺的独特之处。

其次,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突破传统制作方法的限制,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艺术品。

最后,需要与其他艺术学科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借鉴其他艺术形式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工艺美术的创作水平和影响力。

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章总结完整

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章总结完整

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章总结完整第一篇: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章总结完整中国工艺美术史1到4单元总结——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一时代背景:在原始社会漫长的阶段,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石器成为主要的武器和生产工具,成为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因此以石器工具的水平作为划分不同时期的标志,这一时期称为石器时期。

二艺术风格: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是生动、活泼、纯朴、天真的原始设计。

三设计成就:a、从旧石器时期演变成新时期时期;b彩陶和黑陶是原始社会工艺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标志着原始社会工艺美术的独特成就。

c、旧石器是打制的、新石器石工具进步表现为磨光和钻孔技术。

4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A、彩陶文化分为五种类型:a半坡型:1设计特点是小口尖底瓶造型优美,符合力学原理,很适合原始人的打水、提水之功能,是一种简单而优秀的古代设计作品。

船型壶又称菱形壶,壶体两头尖,形如菱角,正中有口,口的两边器体上各有一耳,上饰类似渔网的纹样,造型别致灵巧,装饰简朴,是一件优美的工艺品。

2尤以鱼纹和人面鱼纹最具特色和代表性。

3变现手法:由写实到抽象、直边三角形。

4风格特点朴质。

5距今年代约70000-6000。

b 庙底沟纹:1造型以大口鼓腹小平底最为典型,小口尖底瓶制成“双唇”式样,而敛口小平底大翁、圆底釜则是半坡型所没有的。

2主要以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为主。

3表现手法以双关手法和曲边三角形。

4风格特点律动节奏。

5距今年代约6000-5000年。

c马家窑型:1以小口的壶、罐居多。

2艺术特点;满、内彩、点和旋涡的巧妙运用。

3表现手法以繁彩和内彩为主。

4风格特征旋动华美。

5距今年代约5000年d半山行:1最具特色的是短颈广肩鼓腹彩陶罐,罐体近视球体,造型饱满。

2主要以旋涡纹和葫芦纹最有代表性。

3表现手法以多效装饰法和双关法、黑彩、红彩合用。

4风格特征是富丽精巧。

距今年代约4500年e马厂型:1主要以小口双耳罐最为典型。

2以人形纹最有特点。

3表现手法是注意大效果、盛行陶衣和喜用浮雕技法。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总结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总结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总结
中国工艺美术史是一门探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程、特点和文化内涵的学科。

在学习这门课程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博大精深和历史悠久,同时也体会到其对于当代工艺美术的重要性。

首先,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工艺美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例如,传统陶瓷工艺中的青花瓷、汝窑等,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

其次,中国工艺美术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工艺美术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统工艺美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表达。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祥瑞”等元素经常出现在工艺品中,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最后,中国工艺美术对于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当代工艺美术家们通过对传统工艺技艺的继承和创新,将其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总之,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让我对传统工艺美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使我看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在当代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

我相信,在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中国工艺美术将继续焕发出
新的光芒。

中国工艺美术史结课心得

中国工艺美术史结课心得

中国工艺美术史结课心得
中国工艺美术史结课心得
在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学习过程中,我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中国工艺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从陶瓷、漆器、丝绸到木雕、铁艺等各种工艺品的制作,中国工艺美术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工艺美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特点,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中国工艺美术与中国文化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工艺美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仅追求美的外在表现,更注重内在的文化内涵。

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往往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符号,承载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工艺美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认识到了文化传统对工艺美术的影响和指导。

另外,中国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中国工艺美术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传统的技艺与现代的设计相结合,使得中国工艺美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同时,工艺美术也成为了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窗口,为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我不仅仅了解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更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工艺美术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的紧密联系。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中国工艺美术,为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工艺美术史总结

中国工艺美术史总结

古代中国的设计艺术(一)商--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私有制形成,原始社会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石器时代以后,经历了金石并用期,人类历史进入青铜时代。

在社会发展史上,是奴隶社会时期。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在河南郑州一带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与夏代同期。

二里头文化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商代分为早期和殷商(晚期)两个阶段。

以晚期最为辉煌,河南安阳小屯为其王都。

周--周人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部落,活动在陕西、甘肃一带。

周武王灭商成立周朝。

定都西安西南的镐京。

周代实行分封制、世袭制和等级制。

礼治是其根本。

周代的等级制充分反映在工艺美术方面。

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考工记》,它总结了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论点,至今仍为工艺制作的基本法则。

依据《考工记》所著,那时的工艺制作的分工已经较为趋向专业化状态。

春秋战国---这是一个大动乱、大转变的时期,所谓“礼崩乐坏”的时期。

各诸侯国的兼并和分裂,也造成了地方特点的成熟和文化的交融。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战国时期,冶铁工业的出现,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学术领域的百家争鸣,带动了中国社会思潮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巨大发展。

青铜是红铜加锡、铅的合金。

青铜较之红铜,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国进入青铜时代。

1、青铜器的型制:武器和工具:戈、矛、斤、刀、钺、镞、铲、凿等乐器:钲、铙、钟、鼓生活用品:(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鼎、鬲、豆、爵、角、觚、尊、壶等。

2、青铜器的制造工艺:陶范、分范、铸造、镶嵌、鎏金、失蜡等。

商代青铜器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流行饕餮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餮乳丁纹方鼎、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及人面纹方鼎等为代表。

工艺美术史结课论文(定稿)

工艺美术史结课论文(定稿)

工艺美术史结课论文(定稿)第一篇:工艺美术史结课论文(定稿)摘要:我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制品精巧,丰富多彩,在世界工艺文化中独树一帜。

那优美的彩陶,庄重的青铜器,华丽的唐锦,优雅的宋瓷,无一不反映了卓越的创造智慧,闪烁着灿烂的艺术光彩,为世人所赞赏。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

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

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

关键词:工艺美术;发展;隋唐;价值;意义正文:工艺美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属性,尽管它不是纯艺术,创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说教等为宗旨,但它对人的影响又绝不小于纯艺术。

因为,人可以不去欣赏纯艺术,却不必去专门欣赏它,而它却永远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形式语言,潜移默化地培育起人的基本审美意识,如影随形般左右了人的终极审美判断。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夙享盛誉,长期是中华文明传播的承载体,域外人士在使用中国工艺美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认知了中华文明。

一、工艺美术的起源数以若干万年计的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都是极其低下的。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以石器左为主要的生产工具。

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距今约50万年前的“北京人”、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是中国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历史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

他们在创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以及制作粗简的装饰品的漫长进程中,逐步锻炼和发展了工艺设计思维能力,从而诞生了最早的工艺美术、装饰艺术。

二、工艺美术的发展西方工艺美术教育萌芽于18世纪中叶,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诞生的,经过19世纪的百年发展,到20世纪初其思想和教学体系基本成熟。

2024年美术史结课总结模版(2篇)

2024年美术史结课总结模版(2篇)

2024年美术史结课总结模版自从进入大学以来,学习美术史一直是我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

通过三年的学习,我对艺术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2024年的美术史结课中,我参加了许多课堂讨论、写作和创作作业,这些都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这学期的学习过程,我注意到了一些重要的收获。

首先,我意识到艺术并不仅仅是美术作品的创作和观赏,它也是历史、社会、文化和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我深入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事件和文化氛围,这使我对艺术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其次,我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和批评文章,学习了如何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

我学会了看到艺术作品中的符号、意象和主题,以及它们所传达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这让我对艺术作品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最后,我也通过这门课程提升了我的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每周的课堂讨论使我有机会与同学们交流和分享观点,而写作和创作作业则锻炼了我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在这学期的美术史结课中,我的老师组织了许多精彩的课堂讲座和研讨会,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艺术。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讲座。

老师通过幻灯片展示了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并解释了艺术家们对于人体和自然的再现、透视和色彩运用的创新。

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入了解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也对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产生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除了课堂讲座,我们还参观了一些博物馆和画廊,亲身体验了艺术作品的魅力。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次参观当代艺术展览。

这个展览汇集了许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置艺术和数字艺术等。

这些作品都充满了创新和前卫的精神,通过不同的媒介和材料表达了艺术家们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思考和关注。

通过这次参观,我进一步认识到艺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对当代艺术作品的创新和表达方式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课堂讨论和写作作业方面,我也取得了一些进步。

2024年美术史结课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美术史结课总结范本(三篇)

2024年美术史结课总结范本____年的美术史课程是我大学学习生涯中非常难忘的一门课程。

在这门课中,我学习到了许多与艺术相关的知识,对于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艺术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对于艺术的意义和影响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面是我对于____年美术史课程的总结。

首先,我想强调在这门课程中我所收获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学习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作品,我了解到了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我学习到了古代艺术的起源,如古埃及艺术和希腊罗马艺术,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同时,我也学习到了近代艺术的发展,如印象派、立体派和现代主义等。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和艺术家,我对艺术的多样性和创造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这门课程还帮助我学习到了艺术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课堂讨论和写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对于艺术作品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思考。

我学会了观察和描述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并对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进行理解和解读。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于现实生活和情感的表达,通过学习艺术史,我学会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这些作品。

此外,这门课程还培养了我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通过观看和分析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我学习到了如何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

我了解到了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从而培养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欣赏眼光。

同时,我也学会了欣赏和尊重不同的艺术作品和观点。

艺术是开放和多样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和喜好,这使我对于艺术的态度更加包容和开放。

最后,这门课程还激发了我对于艺术的创造力和热情。

通过学习艺术史,我对于艺术的创造力和表达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我了解到艺术家们是如何通过他们的作品来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对于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这让我意识到自己也可以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我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媒介和技巧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和想法。

这门课程让我对于艺术的创造力充满了热情,并且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自己的艺术能力的欲望。

工艺美术总结报告

工艺美术总结报告

工艺美术总结报告工艺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它将实用性和美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运用各种材料和技术,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我深入了解了工艺美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并通过实践掌握了一定的技能。

首先,我学习了不同类型的工艺美术形式,包括陶瓷、玻璃、金属等。

通过考察不同材料的特点和工艺过程,我了解到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此外,我还学习了不同的技法和工艺,如刻、画、雕等,通过练习这些技巧,我逐渐掌握了制作各种工艺品的方法。

其次,在实践中,我体会到了工艺美术的制作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无论是制作陶瓷器物还是打磨金属制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的操作和注意细节。

一个细小的疏忽可能造成整个作品的失败,这使我更加珍惜每一次实践机会,并且更加重视每一个步骤。

最后,我通过展览和实践作品的制作,深刻地体会到了工艺美术作品所传递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无论是哪种工艺美术形式,都融入了设计者对美的理解和独特的创意。

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载体,更是精神与情感的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训练技能,更是在培养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工艺美术学科的学习使我了解到了不同材料和技术的运用,提升了我的实践能力,培养了我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不断深化对工艺美术的理解,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和创作中。

在工艺美术的学习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工艺美术与社会和文化的密切关系。

工艺美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方式。

通过研究历史上的各种工艺美术作品,我了解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作风格和传统技艺,这使我在实践中更加尊重和珍惜工艺美术的历史与文化。

同时,工艺美术也是一门注重创新和实验的艺术学科。

尽管我们学习了传统的技法和工艺,但在实践中,我也被鼓励尝试创新和突破。

通过引入新的材料、探索新的表现方式,我可以创造出具有个人风格和创意的作品。

美术史结课总结(2篇)

美术史结课总结(2篇)

美术史结课总结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中外美术史的课程都告一段落了。

现在写篇总结来对中西美术做个小小的对比。

说到中西美术的差异,应该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我对美术史只是浅尝辄止,只能就下面的几点,谈一些粗浅的见解,请老师多多指教。

首先,从创作题材上来看,中国画不太注重表达人体自身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强调天人合一,从山石、树木、水泽、云草中寻找人生存在的道理,寄托心灵、情感。

画家不仅考虑的是看见了什么,更关心人自身内心的变化过程。

而西方绘画努力表现人体自身的美感,更是出现了一大批以____人物为主的作品。

还有就是西方绘画喜欢表现一些特别____的事件,画面中鲜血淋漓,人物拥挤踩踏,体现出巨大的动感和张力,让人心潮澎湃。

而中国画就很少会出现这样的场面,更多的是寄情山水之间。

其次来对比一下中西美术对颜色的观点。

中国画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恶色”,很少见到中国画像西方油画那样色彩斑斓。

中国画家感觉色彩似乎是一种“不良诱惑”,要极力避免色彩对画面意境的“干扰”。

中国画家大部分是用墨色的浓淡来表现画面层次,认为“墨分五色”,不必要用其固有的颜色来表现。

而西方画家从科技的角度分析色彩的性质,从心理上分析色彩的作用,色彩是他们绘画中的精髓。

他们用色彩来表达情感,塑造体积,体现空间和质感。

还有就是中西绘画不同的审美角度。

西方绘画注重表现对象的物质性和画面的再现性,相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性、表现性有着巨大的差异。

西方绘画依托一整套的科学知识,包括解剖学、光学、色彩学等等,他们通过准确的透视、光影、颜色,来表现体积、空间、质感,达到真实的再现对象。

对比中国古代绘画,在既无人文科学环境的支持,又无内在观念思想的帮助下,就体现出造型不准、解剖不对。

从人物画来说,中国人物画的主要目标和追求是“美”与“恶”的分辨,“气韵生动”是绘画所要达到的最终标准,并且形成传统,彰示后世,中国人物画的这种追求使得它和西画表现真实准确的美在造型要求和审美角度上突显区别。

中国工艺美术史结课论文

中国工艺美术史结课论文

中国工艺美术史结题论文中国金属工艺之古今变迁——金属工艺在中国历史工艺美术舞台上的发展内容提要:本文展述了什么是中国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之一的金属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的地位,发展和金属工艺在当代有哪些需求的市场,以及金属工艺在设计、艺术中的一些可行性的创造,并且介绍我们身边一位以金属工艺进行艺术创造的人和她的艺术行为。

关键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景泰蓝\烧瓷\花丝镶嵌\斑铜工艺\锡制工艺\铁画\金银饰品等等、金属工艺的当今市场、金属工艺用途、创造金属工艺、“铁哥们”、郭新、双城(twocities)正文: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

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

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

工艺美术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又重属性,尽管它不是纯艺术,创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说教等为宗旨,但它对人的影响又绝不小于纯艺术。

因为,人可以不去欣赏纯艺术,却不必去专门欣赏它,而它却永远在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形式语言,潜移默化地培育起人的基本审美意识,如影随形般左右了人的终极审美判断。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夙享盛誉,长期是中华文明传播的承载体,域外人士在使用中国工艺美术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认知了中华文明。

(参考《天公开物》)工艺美术这个词,就具有悠久技艺传统的,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反映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美术,其主要门类有烧造、煅冶、染织、编扎、雕刻、木工、髹饰工艺等等。

而金属工艺就是其中一项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技艺。

金属工艺是中国工艺艺术的一个特殊门类,主要包括景泰蓝(景泰蓝是用细扁铜丝掐成图案的,焊在铜胎上,再填点上彩色釉料,经烧制而成)、烧瓷(又名“铜胎画珐琅” ,与景泰蓝的区别在于不用掐丝,而是在以铜制胎之后,在胎体上敷上一层白釉,烧结后用釉色进行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而成。

工艺美术史总结

工艺美术史总结

工艺美术史总结第一篇:工艺美术史总结1.彩陶: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2.金银错:或称错金银,是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花纹,用错石(或厝石)再磨平滑3.鎏金:是将金错剪成碎片,放入坩锅内加热,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

即熔化成为液体。

将金泥蘸以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要固着于铜器上。

这种方法称为鎏金,或称为火鍍金。

4。

汉代铜炉:1.熏炉:《错博山炉》2.温手炉3.温酒炉5.汉代瓦当装饰: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也称四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6。

汉代的锦,是一种“经丝县花的丝织品。

通常称为“经锦”。

7.彩瓷:彩瓷是在一种色釉上撒上另一种色釉,如黑釉上撒蓝白釉,形成大小不同的斑纹,具有豪放明快的装饰效果。

8。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它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

9.宋代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

10青花是在白色瓷器上绘有青色花纹的一种瓷瓷色白里泛青。

11,丝织品中,织金最有名称为“纳石失”,“纳失思”,“纳克失”。

四川蜀绣花色,长安竹,雕团,象眼,宜男,宝界等元代的加金织物可分金线织出和织后加金两种制法,用金线织出的,称金锻匹。

12.釉里红是以铜红料在胎上面画花一次烧成,它和青花一样同属釉下彩,只是红蓝色调不同。

.13成化时期突出成就,青花加彩,其表现方法分“斗彩”又称逗彩,其法是胎上先用:苏泥勃青”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有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与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

“添彩”,是先在胎上用“苏泥勃青”画出花纹轮廓,然后在花纹轮廓内再填以彩色釉料。

“五彩”14.青瓷:最早的瓷器,因为瓷的呈色,一方面由于釉的成分,一方面由于烧制的温度影响,使釉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金属物氧化铁,在氧化焰中烧制成黄色,在还原焰中烧制成青色 15宣德炉:明宗三年,工部为适应宫廷和寺庙作祀祠或熏衣之用的需要,利用从南洋所得风磨铜铸造一批小型铜器。

中国工艺美术史总结

中国工艺美术史总结
• 战国瓦当的构成特点及纹样图案:战国瓦当纹饰极为丰富,图案的构成形式,通常都 是在半圆形中,采取左右对称的骨法。以图案题材来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饕餮纹半瓦当、云山纹半瓦当、双兽(双鸟)纹半瓦当、树下双兽纹半瓦当。
• 战国漆器的装饰手法:1、彩绘(用笔在漆器上画出花纹) (多为黑地红纹); 2、针 刻(用针刻出纤细的花纹,受当时铜器装饰的影响,金银错);3、金银扣(金银片镶 口或嵌口);4、描金;5、雕绘结合 。
• 鎏金: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埚内加热,然后以1:7的比例加入水银,即溶化成为液体。(这种金 与水银的混合物称为金泥。)将金泥醮以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则 固着于铜器上。
春秋战国时代工艺美术
• 简述漆器的特点:1、体态轻便,便于使用;2、光泽美观;3、装饰自,不受太多局 限,可获得较理想的艺术效果;4、具有防腐防潮的物理性能。
夔纹组成的饕餮。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采用对称格式的原因:A、均衡的格式往往 产生活泼感,而对称的格式则产生庄严感,可以强烈地烘托出青铜器的肃穆威严;B、与器 物的制作和成型有关,青铜器用模块制作花纹,运用左右对称的办法,更能做到工整和准 确。商代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以饕餮纹作为主花,回纹为地花,制作精美层 次丰富。
复习重点
• 第十一章 清代的工艺美术 • 了解清代陶瓷工艺 • 熟悉清代染织工艺 • 掌握清代金属工艺、景泰蓝、画珐琅、建筑、园林等
学习要点
• 1、理解一条逻辑线 :从原始社会到近代,从中国远古时期到当代近5000 年的工艺美术发展史,那么多工艺美术种类,每个时期产生、发展、流 变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青铜时代的工艺美术
• 代表奴隶社会工艺最高水平的是(青铜)工艺。 •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有(模范法)法和(失蜡法)法。 • 商代青铜器以(饕餮纹)作为主要纹饰。 • 商代,(司母毋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为祭祀母亲而铸造,重875公斤,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总结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总结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总结
在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学习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样。

这门课程让我对于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传承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古代,源远流长。

从早期的陶瓷、青铜器到后来的织锦、雕刻、漆器、玉器等各种工艺美术品,这些都展示了中国工艺美术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

其次,中国的工艺美术不仅是靠传统手工艺人的传承,也涉及到文化、历史、哲学等多个方面。

例如,我在学习中发现木雕、玉雕等传统手艺,不仅是对于物品的加工,也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抒发。

这些工艺品的形式和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特点。

最后,中国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今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让工艺美术更需要创新和转型。

例如,传统的工艺品结合现代设计,可以创造出更多新颖时尚的作品。

此外,中西方文化交流也为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总的来说,学习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让我对于中国文化和传统工艺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关注中国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 1 -。

非遗工艺结课总结范文

非遗工艺结课总结范文

非遗工艺结课总结范文非遗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在这个学期的非遗工艺课程中,我有幸深入了解和学习了多种非遗工艺,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课程的第一讲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剪纸艺术。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它以它纤细、细致、富有中国特色的切割技法赢得了世界的喝彩。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发现剪纸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切割的技巧和创意的发挥需要不断的练习和思考。

我学会了剪纸的基本技法,也尝试了制作一些简单的剪纸作品。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非遗工艺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精神,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和传承。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中国传统的工艺陶瓷制作。

陶瓷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项制作技艺,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陶瓷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历挖泥、捏塑、刻花、烧制等多个环节。

通过实践,我亲自参与了陶瓷的制作过程,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的辛苦和技巧。

我们需要耐心地等待泥土干燥,需要细心地塑造作品的形状,需要精确地刻画花纹和图案,甚至需要在烧制时有极高的温度控制能力。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非遗工艺的细腻和独特之处,也让我更加珍惜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在学习了中国传统的剪纸和陶瓷制作后,我们又转向了中国传统的刺绣艺术。

刺绣是一种通过针线在织物上做出各种美丽图案和花纹的手工艺术,它精湛的技艺和细腻的表现力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难能可贵的一种工艺。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发现刺绣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手工技巧,还要有极高的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力。

每一个绣针的刺破,每一个针脚的穿越,都需要我们的心与手的紧密配合。

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精美绝伦的刺绣作品。

刺绣给了我许多启示,让我明白了做事需要静心和用心,只有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取得出色的成果。

通过这个学期的非遗工艺课程,我受益良多。

我不仅学到了非遗工艺的技巧和知识,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传统文化的瑰宝。

非遗工艺不仅是一种手工艺术,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传播。

中国工艺美术史(陶瓷)研究报告

中国工艺美术史(陶瓷)研究报告
详细描述早期陶瓷的发展阶段,包括技术进 步和风格变化。
总结词
分析早期陶瓷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宋代五大窑
宋代是中国陶瓷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之一,出现了汝窑、官窑、哥窑、钧 窑和定窑五大名窑,其产品以造型别 致、釉色丰富、工艺独特而著称。
元明清陶瓷的演变
元代青花瓷
元代青花瓷以其独特的白底蓝花风格和精湛的绘画技艺而闻名于世,成为中国 陶瓷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清代珐琅彩
清代珐琅彩以其华丽的色彩和细腻的工艺而备受推崇,成为清代宫廷御用的珍 贵艺术品。
03
陶瓷工艺技术研究
陶瓷材料与制作工艺
陶瓷材料
中国陶瓷以黏土、瓷石和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研磨、混合、成型、干燥和烧制等工 艺流程制成。不同地区的黏土成分和加工方法略有差异,形成了各地独特的陶瓷风格。
制作工艺
中国陶瓷制作工艺包括拉坯、利坯、施釉和烧成等步骤。拉坯是将黏土放在轮盘上,通 过旋转轮盘用手工拉坯成型;利坯是用刀具修整坯体表面,使之规整平滑;施釉是在坯 体表面涂上一层透明或彩色的釉料,增加美感;烧成是将施釉后的坯体放入窑炉中进行
1 2
饮食器皿
陶瓷在古代是重要的饮食器皿,用于盛装食物和 水,其质感和功能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生活需求。
祭祀与礼器
陶瓷在古代还是重要的祭祀和礼器,用于各种仪 式和典礼,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礼仪和信仰。
3
建筑构件与装饰
陶瓷在古代建筑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瓦当、瓷砖 等,既具有实用功能,也具有装饰效果。
陶瓷与文化交流
陶器起源
中国陶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以黄河 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 文化等为代表,这些早期的陶器主要 用于生活器皿和祭祀用品。

工艺美术总结报告

工艺美术总结报告
二、提高了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这次培训,通过认真学习各位专家讲座,积极和辅导教师的互动交流,特别是观摩了名师风采后,我的专业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了解到学科理论与技以及教育教学基本功和学科教学或教育实践能力。
三、明确了今后的工作目标
这次国培只是一个手段,只是一个开端,对于国培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我会将在这里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慢慢摸索经验,使自己能够尽快适应教学的信息化。我要时刻告诫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头,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自己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我还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能力,加强平时的学习、充电。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一定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教学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
通过这次“工艺美术国培学习”的培训,使我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让我有机会再次来充实和完善自己。认识了大漆的“自然性”带来的原始之美,还是大漆的“留存性”保留下来的古老文化,都形同漆面上那通透莹润的红与黑,光与亮,透过人们的眼眸而沁入心脾,让人感受到大漆的包容,大漆的神秘还有大漆的无数种可能
总之,这次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所以努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化解课改下的困惑和烦恼,在以后的教学中将所学的理论不断实践,不断提高。实现高效课堂,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学生做的更好。
在这次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的生动、形象而精彩的讲座,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知识。同时我也深深的感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我决定细品所学,总结所得,把此次培训的所学,所得用于现实教学中。下面谈谈我这次学习的收获。

学生国画课后总结报告范文(3篇)

学生国画课后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开设的国画课程。

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国画的基本技法,还对国画的审美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课程内容1. 国画基础知识课程伊始,我们学习了国画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以及与西方绘画的区别。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国画的独特魅力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基本技法在掌握了国画基础知识后,我们开始学习基本技法。

课程内容包括:勾勒、皴擦、点染等。

通过反复练习,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技法,并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国画创作的乐趣。

3. 名家作品赏析为了拓宽我们的艺术视野,课程中穿插了名家作品赏析环节。

我们欣赏了徐悲鸿、齐白石等大师的画作,从中学习到了他们的绘画风格和创作技巧。

4. 创作实践在掌握了基本技法后,我们开始进行创作实践。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尝试绘制了山水、花鸟等题材的国画作品。

虽然作品还存在许多不足,但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

三、学习收获1. 提升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国画,我对美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我学会了欣赏和品味国画的韵味,提升了自身的审美能力。

2. 培养耐心和毅力国画创作需要耐心和毅力,这门课程让我明白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在绘画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坚持不懈地追求进步。

3. 丰富课余生活国画课程让我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找到了一种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方式。

在绘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本学期的国画课程学习,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同时,我也希望将国画的魅力传播给更多的人,让这门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展望未来,我期待在国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一名优秀的国画爱好者。

在此,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门精彩的课程,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也感谢同学们的陪伴和支持。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传承和发扬国画艺术贡献自己的力量!第2篇一、课程概述本学期,我参加了国画课程的学习,通过系统地学习国画基础知识、技法以及创作,使我对国画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美术史课程总结

中国美术史课程总结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总结教师:肖顺2009年至2010年为期一学期的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已经结束。

作为主讲老师,我针对这门课程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做了如下总结。

第一:教学过程2009年9月,在炎日的夏末针对刚刚进入高校的大一新生开始了这门课程的教学。

在第一节课,我预备的是一个讨论会,主要讲解了高校的学习模式及其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特性。

大学的学习方式、环境和高中学习方式和环境有很大的不同。

大学的学习没有高考升学的压力,没有班主任和家长的紧密督促,大多要靠自己的规划和自控力。

但是四年的大学生活又是人生学习生涯中重要的转折期。

其重要性可想而之。

同时,特别是对于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这门理论课的学习态度的树立是整个大学学习态度的一个引导。

作为第一门专业理论课及唯一的一门理论课,这门课程的学习重要性是不容小噓的。

为了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这门课,在第一节课我重点介绍整个课程的特性和整个学期的学习安排计划。

作为一门理论课,对于具有实践性的艺术设计学科的学生来说,这门课程很容易显得枯燥和乏味。

所以,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出现理论课常见的满堂灌和独角戏的现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小论文形式的论题:试论工艺美术品的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关系。

借此,也考察一下学生们的素质和学习态度。

通过批改学生的论文情况,发现论文效果不错,学生大都开动脑筋想问题了,并且有个别学生很有想法。

学生的能动性比较高。

由于面对的设计艺术学科的学生,而他们以后工作有自己的团队,面对队员、面对客户,为完善的表达自己的创意,舒畅的与客户沟通,语言表达能力显得极其重要。

因此我让学生依次上台演讲、发表自己对于此论题的看法。

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同时也锻炼了其语言表达能力,以便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更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创作想法和思路,而且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互相学习的学习方法。

与此同时,由于是史论课程,其特点就是大多内容都需要以记忆为主要学习方法,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再谈合理吸取与运用。

美术史结课总结

美术史结课总结

美术史结课总结中国美术史课感想11121227赵爽经过几周的中国美术史课的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渐渐地对中国历代的美术知识有了一些了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精深。

在中国历史的了解中,我对宋代的那段历史有一些过多地了解。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

虽然他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弱了队的战斗力,然而却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得到了繁荣的发展。

在诗歌方面的发展从唐以后的豪放大气转为细腻委婉,造词组句也更加生动细致令人细细品味,意境深远。

在经济方面,更是发展到了极致,一片市井的繁荣,而这一切的繁荣正是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科技方面也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印刷术、航海罗盘、天文方面的水运天象台等等,这些科技发明是人类的文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一段历史,我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之一,在这段期间,尽管事上处于薄弱的地位,但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的淋漓尽致,人民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安定,而这才是人类发展的根本目的。

中国文明发展的同时,也缔造了很多的历史名人,在这些众多的名人中,我对朱耷的印象相对来说比较深。

朱耷是明朝皇室的后裔,在国破山亡后,他在逃离和悲伤中过完余生。

因此,每当我看到他的作品,我就感觉到一种孤独悲伤的情感。

在他的一些鸟禽图中,简短的几笔墨痕就勾勒出一只孤傲但又落寞的禽鸟,画面中反映了朱耷的哀伤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他的气节。

例如,在他的一幅画中画了两只停在树枝上的鹰,其中一只昂头张望,但它的眼神中却是一股傲然不懈的神情,像是对清朝的不屑;另外一只耷拉着头,畏缩着脖子,羽毛也松软杂乱,好像是一种无奈的忧伤的感觉,从这幅画中就看出了朱耷自己身影的写照。

因此,每当我看到他的画的时候,我都被他的画深深的打动。

每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中,是因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给予了这个民族的根和生存下次的养分,这不只体现在民族中,也体现在现在的企业品牌中。

在众多的品牌中,我比较喜欢的是“三福”这个衣服品牌店,这里的衣服主要服务对象是年轻人,这里的衣服款式多样,并且体现时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工艺美术史课程名称:中国工艺美术史班级:建1102-4姓名:曹雅静学号:20112160指导老师:张文松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之一——蜡染技艺一.简介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今在布依、苗、瑶、仡佬等族中仍甚流行,衣裙、被毯、包单等多喜用蜡染作装饰。

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

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线条流畅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装饰趣味很强,富有民族特色。

蜡染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

蜡染故称“蜡缬”,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唐代慧琳些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之”众缬”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

”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

二.历史起源中国的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ll世纪——公元前771年)已得到较大的发展。

根据《礼记》等文献记载,丝、染色当时都设有专官主管,楚国还设有主持生产靛青的“蓝尹”工官。

足见当时的丝织、染色工艺已颇具规模。

蜡染是我国苗族古老而独特的手工绘染艺术,起源于秦汉,盛行于隋唐(公元581--907年)。

我国古代发现的蜡染文物,有新疆于田屋于来克古城遗址出土的北朝(公元396—581年)蓝色蜡缬毛织物蓝色蜡缬棉织品及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出土的西凉(公元400—421年)蓝色缬绢和唐代(公元618—907年)的几种蜡缬绢、蜡缬纱;还有敦煌莫高窟130窟第一层壁画下发现的唐代废置的大量蜡缬残幡。

这批遗存的蜡染实物中,北朝的和西凉的蜡缬织品都是深蓝色地现白花,纹样光洁清晰,古朴典雅;唐代的蜡缬绢和蜡缬纱的地子,有棕、绎、黄、赭等色,大部分是白色花纹。

三.工艺流程绘制蜡花的工具不是毛笔,而是一种自制的钢刀。

因为用毛笔蘸蜡容易冷却凝固,而钢制的画刀便于保温。

这种钢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缚在木柄上。

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易于蘸蓄蜂蜡。

根据绘画各种线条的需要,有不同规格的铜刀,一般有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等。

1、画蜡前的处理先将自产的布用草灰漂白洗净,然后用煮熟的芋捏成糊状涂抹于布的反面,待晒干后用牛角磨平、磨光,石板即是天然的磨熨台。

2、点蜡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作画的第一步是经营位置。

有的地区是照着纸剪的花样确定大轮廓,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

绘出大轮廓,便可以得心应手地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3、染色浸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

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

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

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纹。

当蜡片放进染缸浸染时,有些"蜡封"因折叠而损裂,于是便产生天然的裂纹,一般称为"冰纹"。

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冰纹"。

这种"冰纹"往往会使蜡染图案更加层次丰富,具有自然别致的风味。

4、去蜡经过冲洗,然后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兰、白分明的花纹来。

四.原理蜡染的基本原理是在需要白色花型的地方涂抹蜡质(古代是蜂蜡,现代是石蜡、蜂蜡、木蜡等混合蜡),然后去染色,将没有涂蜡的地方染成蓝色,有蜡的地方因为没有上色而呈现白色,行话叫做“留白”。

但是无论哪种蜡,在高温下都会融化,因此用于蜡染的染料只能在低温下染布,否则蜡一融化,就无法留白了。

但是古代没有化学染料,只有天然植物染料,能满足低温染色的只有靛蓝一种。

当然,可以制作靛蓝的植物油多种,比如蓼科的蓼蓝、十字花科的菘蓝、豆科的木蓝等多种植物茎叶都可以发酵制造靛蓝染料。

靛蓝能够在低温下染色,这是因为靛蓝染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是可溶性隐色体渗入纤维之后、在纤维上就地合成靛蓝染料的一个过程,这个氧化反应只需要在普通的冷水中就可以进行。

古代染其他颜色的染料,比如红色的红花、茜草和黄色的栀子、姜黄,还有绿色的冻绿等植物染料只能在较高温度的热水中才能上染棉布,否则就很容易掉色。

而在这种高温下,蜂蜡已经融化,无法保持防止染色的花形,因此古代是很难做出其他颜色的蜡染花布来的。

现代印染工业中,大量使用的X型活性染料都是低温型的,可以在20-35度以下染色,而且色谱齐全,因此,现代蜡染工艺品可以做到五彩缤纷,各种颜色都能加工。

但是,从绿色环保的角度来说,还是靛蓝蜡染布更加安全有益健康。

五.基本种类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神奇的傣家蜡染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品。

另—类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品。

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

这三大类蜡染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争奇斗艳。

这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现象,在艺术界是少见的。

六.以苗族为例蜡染的起源典故在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代代传唱蜡染叙述着蜡染的起源的故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一件的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此闷闷不乐。

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久久发楞,办法没想出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

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

姑娘在花园中看呀看呀,看得入了迷,连蜜蜂爬满了她的衣裙也浑然不知。

等她醒来一看,才知道刚才是睡着了,可是低头再看:花丛中的蜜蜂真的刚刚飞走,而且在她的衣裙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蜜汁和蜂蜡,很不好看。

她只好把衣裙拿到存放着靛蓝的染桶中去,想重新把衣裙染一次,试图覆盖掉蜡迹。

染完之后,又拿到沸水中去漂清浮色。

当姑娘从沸水中取出衣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深蓝色的衣裙上被蜂蜡沾过的地方出现了美丽的白花!姑娘心头一动,立即找来蜂蜡,加热熬化后用树枝在白布上画出了蜡花图案,然后放到靛蓝染中去染色,最后用沸水熔掉蜂蜡,布面上就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白花,哦!染缸中居然染出了印花布,姑娘高兴地唱起了山歌。

人们听到了姑娘的歌声,纷纷来到她家听她讲百花园里的梦境、观看她染出的花裙、学习她描花绘图的技艺,大家回到自己家里之后,照着姑娘教给的方法,也都染出了花样繁多的花布。

从此,蜡染技术就在苗族及与之杂居的布依、瑶族等兄弟民族之间流传开来了。

七.苗族蜡染技术的历史变迁随着苗乡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使人们对市场的依赖性增强,传统手工产品受到了中击,因此现代苗族人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近年来,苗族社区的过剩劳动力大批加入全国劳动力迁移大军,黔东南的苗族村寨中,60%的青年人外出打工,在工作的同时,他们也逐渐接受了发达地区的价值观念。

另外,随着电影、电视等传媒深入到苗乡,拉近了边远地区与文化中心地区的距离,也加速了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

"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传统的文化传承机制之所以能有效运转,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传统文化是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下世代相传的。

"过去由于居住在高山峡谷中的苗族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他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只能是祖辈所创造的文化。

但是当他们有条件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后,就有了比较和选择,他们的价值观念就会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

尤其是年轻人的求富意识和求知意识在外界信息的强烈中击下表现得分外突出,他们对生存、对美、对快乐都有了与祖辈完全不同的理解。

随着外界信息的传入,年轻人价值观的变化和他们对所处的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与几十年前相比,苗族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变,但改变更大的是他们的心态。

以前苗族妇女画蜡染没有功利的目的,艺术劳动和生产劳动完全一致,可以说那时的苗族蜡染是一种地道的生产者为本身需要而创造的生产者的艺术。

当我们翻看苗族妇女出售的蜡染时,凭直觉就可明确地判断出这是新的还是老的。

她们的前辈在淡泊平静的心态贵州苗族蜡染之下点蜡,'每一笔都透着灵气,构图也用心良苦,整个画面精致而饱满。

现在尽管还有画的不错的妇女,但比起人人都是点蜡高手的时代来说,苗族蜡染无疑呈退步趋势。

经济时代改变了她们的价值观,近年来画的蜡染多是草草了事,制作速度较快,笔画也显得粗糙。

所以由于苗装的文化功能逐渐减弱,费工费时的服饰工艺也就逐渐衰落。

但新的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拓展,使苗族服饰工艺从开发利用的角度得到了肯定,服饰工艺的传承不仅关系到苗族服饰文化的保存,也关系到了苗族人谋生技能的延续,因此可以说包括苗族蜡染文化在内的服饰工艺文化比苗族其他文化因子的发展机会更多。

八.文化特征苗族蜡染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已由原有功利内容的意念标记转化为用做欣赏的审美形式,人们在对这蓝白相间的幽远、神秘象征符号的联想与品评中,重新领悟并充实了它的内容。

当人们站在现代文明的角度去审视与评价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品时,它实际上已超脱了自身,作为一种艺术元素贵州苗族蜡染进入了现代艺术生活,实现了向新的文化氛围与审美境界的跨越,展示出新的文化意义。

综上所述,苗族蜡染在新时代的发展虽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但同样也存在着机遇。

人类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逐渐开始了全球规模的文化交流。

现代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观正渐渐同化民族文化与民族艺术,这显然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保持发扬,还是任其自生自灭。

虽然苗族蜡染文化已经引起文化界和艺术界的重视,但其传统的独特工艺、其毫无功利内容的图案形式以及其所独具的深刻的文化内涵能否以完整的,不掺杂现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