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要转为“挑”商“选”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五招商引资要转为“挑”商“选”资如果说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各地对招商的观念还仅仅停留在“只要投资,来者不拒”的阶段,那么到了21世纪,呈现在决策者面前的“招商引资”已经成为了一门综合发展的大学问,以及一个需要放眼长远、慎重规划的大课题。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之后,招商引资直接和当地社会、经济的长期协调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选择什么样的商机适合本地发展,吸引什么样的资金能够帮助本地发展,这需要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权衡和选择。

“宁缺勿滥”不仅仅是一个判别投资者的标准,更是一种招商的方针和策略。每个地方,无论土地面积有多大,无论当地资源有多丰富,其环境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计土地规划,用“粗放”的方式谋求发展,不仅会为未来的发展造成人为障碍,甚至还会得不偿失。而真正高瞻远瞩的决策者就不会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是能够坚持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为将来更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国内很多地方“开发区”的发展已经成型或初步成型,已经无法再回到当初“没有历史包袱”从头规划的阶段,这时候就需要决策者在制定出长远的发展战略之后,对当地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和转型。

故事一

环境第一——为何腾冲的招商门槛挡不住投资

云南省腾冲县地处西部边陲,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水平落后状态,但从生态环境上看,腾冲县风光秀丽,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独特,是环境上的“富裕”县。腾冲县委、县政府意识到,要发展经济,要引进工业项目,但同时

也不能牺牲宝贵的天然旅游资源,因此腾冲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农业稳县、工业立县、旅游名县、口岸活县、文化强县”的发展思路,“无论什么项目,不管多少资金,就是要挑肥拣瘦。”

由此,腾冲结合招商发达地区的经验,开始自行摸索一条从开始就设立招商“门槛”的招商道路。

几年来,腾冲县制定完善了30项产业园区、城建、旅游业等总体规划,严格按照发展规划中的产业进行招商,投资强度不够的项目不要,能耗过高、有污染的项目不要,甚至对建设进度跟不上的项目也要勒令退出。2006年以来,腾冲县的招商“门槛”先后挡住了十余家企业,调整淘汰了四家企业,一些龙头项目,如云天化、正大集团因环评问题而不得不进行多次的选址论证。

腾冲县一边是抬高“门槛”,另一边则是不遗余力地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投资环境,比如:

——腾冲县举全县之力,修通了腾冲—缅甸密支那二级公路,并先后争取来了“保山—腾冲”高速公路和驼峰机场的建设,使其商贸口岸的战略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

——腾冲县为自己和下辖镇争取来“中国翡翠第一城”、“中国魅力名镇”第一名等殊荣,大大提高了腾冲县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腾冲县坚持走“生态化”发展路线,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提高到2007年的%,“绿色腾冲、生态腾冲”已成为了本地招商的“名片”之一;

——腾冲县不断加强招商的“软环境”建设,有效规范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审批权限和审批行为,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并推行服务承诺制、

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坚持“一个领导挂点、一个部门负责、全程跟踪服务”的招商服务方针,以诚招商,以廉招商。

腾冲县改善投资环境的举措使得腾冲县的招商“门槛”非但没有挡住外来投资,反而使前来腾冲县洽谈的客商多了,投资腾冲县的签约项目多了,腾冲县实际利用外来资金也多了。

自设立招商“门槛”以来,腾冲先后引进省机场集团、柏联集团、华隆集团、大港旺宝公司、省旅游产业集团、红塔集团、北京世纪金源投资置业集团、云南沪浙矿业有限公司、云南藏宝矿业有限公司、云南广缘茶业、泰国正大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大项目。2007年,腾冲县引进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到亿元。

专家评价

越是正规的和规模化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就越是注重自身的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而采用“杀鸡取卵”方式生财的往往是一些注重短期行为的投机者。因此,招商主体设立“门槛”,挡住的将是那些看重短期行为的投机者,而真正有实力进行长期投资的企业并不会被拒之门外。因此,设立“门槛”是“宁缺毋滥”招商的基础。

这个“门槛”的高低应当取决于招商地对于发展产业的定位和规划、招商地自身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行业相关状况等,翔实的数据和科学的统计方法是科学、客观地设立这一“门槛”的保证。

故事二

坚持定位——芜湖是如何发展第三产业的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紧邻南京,交通发达,经济

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有“安徽经济开发的门户”之称。

提到芜湖的经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汽车生产基地(奇瑞)、家用空调生产基地(美的、日立等)、PVC材料产业等工业角色。的确,整个20世纪90年代,芜湖的第二产业一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飞速发展,直到今天,工业依然是芜湖市经济的主体。

2000年9月,芜湖长江大桥这座巨大的铁路公路两用桥建成通车,芜湖经济发展再次被拉上了快车道。但正是此时,芜湖设立的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却抛出一个现在看来都很超前的方案,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几乎完全划给了第三产业。

2001年底,芜湖市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被安徽省设定为省级开发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按照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的规划,该开发区功能分为四块:旅游娱乐区、商贸商务区、高品质住宅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区这一唯一与第二产业搭边的区域,其规划用地面积还不到开发区规划用地面积的10%。

当时,长江大桥开发区的招商工作面临着三重压力。

一、开发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的生产型企业前来咨询洽谈,但因为他们都不属于规划中的第三产业投资者,招商部门只能一一婉拒,把引资机会拱手让人。

二、项目刚设立时,从政府管理部门到民间一直存在着异议。按照常规,经济开发区就应该以工业项目为主,在安徽以省级开发区的形式,却大量搞旅游、房地产这样的非工业项目的,只有长江大桥开发区一家。很多人对此不理解,更不看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