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自考《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复习资料本资料由广东自考网https://www.360docs.net/doc/122907853.html,和考友联盟联合收集整理,无错版,可以直接打印复习。祝你考试成功!

第一章办公自动化概述

(一)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处理、且量非常大而且结构又不明确的那些业务上的一贡综合技术。(季斯曼定义)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地使人的一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目的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生产率、工作效率和质量,辅助决策,求取更好的经济效果,以达到既定目标。(85年全国第一次办公自动化规划讨论会)

办公自动化是以行为科学为主导,系统工程学为理论基础,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完成各项办公事务。以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取代传统的手工办公用具,以现代化的办公系统代替传统的手工办工系统。

办公活动内容:书面、口头信息生成与处理;书面、口头信息传递与管理;办公时间安排;办公资源运用

发展:

美国:①75年前基本通信设备和办公用单机设备②75-82新型办公设备,个人计算机进入办公室

③83年后应用局域网络技术和远程通讯网络技术,系统综合设备采用

日本:①初期79-82,引进、开发、使用办公用的单机设备②发展期83-84办公机电化

③改进期85-87多功能综合机,各种作业过程自动化④成熟期88年后办公系统集成化

我国:六五,启蒙与准备时期;七五开创与初见成效时期;八五、九五发展并走向成熟时期

加速我国办公自动化发展的对策

①适应政治体制改革形势,实现办公机构、办公制度的科学化

②适应办公自动化的需要,努力提高办公人员的素质

③广泛开展技术研究,加速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1、识记:办公自动化的意义

①办公自动化是现代化管理和建立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所必须的

②办公自动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和“四化”建设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③提高办公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

办公自动化可以显著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最重要意义

2、领会:(1)办公自动化的要点

支持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人机工程学

直接利用的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

两大技术支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关键技术:数据处理、文字处理、语音处理、图形与图像处理、网络通信技术、决策支持技术

(2)办公自动化的主要环节-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传输、信息保存

核心任务:向各领域、各层次办公人员提供所需运用的信息

(二)办公自动化的关键技术

1、识记:(1)语音处理-利用计算机对语音信息进行处理的技术,包括语音的输入、识别、合成和存储

(2)图形与图像处理-使用计算机对图形与图像进行处理的技术。包括图形与图像数字化、增强与复原,图像数字编码,图像分割和图像识别

(3)决策支持技术-决策者利用决策支持软件进行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处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型,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2、领会(1)数据处理-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特点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时间性强。

数据:计算机加工处理的对象,能够输入计算机并且被计算机进行加工处理的信息。

(2)文字处理-文稿编辑和文件管理等现代化的手段,包括起草文件、文字编辑、表格编辑等工作

(3)网络通信技术-在单位内部,通过计算机联网和专用电话交接设备等实现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共享。在单位外部利用电话网、传真网、卫星通信网等实现通信和信息共享。

(三)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业务活动概括为:存储、交换、加工信息和基于信息的科学决策

1、识记:(1)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办公自动化设备、办公自动化软件、掌握现代办公技术的办公人员

办公自动化设备:主计算机;各种输入设备、各种输出设备、工作站、通信设备、各种办公设备

办公自动化软件:办公自动化系统软件、办公室应用软件(通用、专用)

(2)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一个具体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从无到有的过程

软件生存期: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使用和不断增补修订,直到最后被淘汰的整个过程

OA系统生存周期: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

系统分析-建立一个明确、具体而又可行的系统目标。具体步骤:

①调查研究-任务需求调查、办公环境调查-资料阅读、问卷普查、个别访问、实地观察

②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

③用户需求分析-对系统的功能、性能及运行环境限制等方面提出要求

④系统总体规划-办公现状分析、系统目标、阶段任务、设备选择、投资分配、管理机构、人员设置、技术培训、实施条件、实施步骤等

形成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需求说明、系统目标、系统逻辑模型和软件实施总体方案等总体规划

系统设计-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①总体设计-确定系统如何完成预定的任务。

主要包括:总体结构设计(最重要)及确定系统的硬件选配、软件选配、代码设计、界面设计

结构化设计方法-将整个系统按照不同的功能和层次划分为一个个功能简单明确且相对独立的部分(模块),每个模块实现系统的一项具体功能,自顶向下,逐步细化。工具:系统层次图、细化的IPO图、模块结构图

模块结构图-描述软件层次特性的工具,描述某个模块负责管理控制哪些模块以及上下

级模块或同级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成分:模块(方框-模块名)、调用(从调用模块指用被调用模块箭头)、数据流向

②详细设计-程序、过程的具体算法设计-辅助设计工作:流程图。-对具体任务进行算法设计和其他辅助内容的设计,包括系统输入输出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

流程图-采用文字和各种表达式来描述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每一步或几个步骤都由代表不同含义的框格括起来,并用箭头指示其执行顺序。

系统实施:设备购置、软件实现(编程、测试)、人员配置和培训、数据的准备。

编程:使用预先选定的计算机语言去描述已经完成的程序流程图,把用文字表达的解决问题的步骤转换为计算机能够接受并执行的指令形式。

测试:发现软件的错误并对其进行修改和纠正-模块测试、联合测试、系统测试

模块测试-由程序员在模块程序编写中对程序的正确性进行测试,编码阶段

联合测试-将一组关联度大的程序进行共同测试-主要内容:对接口的调试

系统测试-将系统放在系统的应用环境中进行测试-正确性、可靠性、适应性-第三方组织测试小组

测试数据-常规数据、边界数据、错误数据

系统运行维护-用户教育、系统评价、软件维护

系统维护目的-硬件维护、软件维护(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扩展性维护)、数据维护

2、领会:(1)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模式-事务型、管理型、辅助决策型

事务型办公自动化系统由单机或多机组成,负责文字处理、表格编制、文档管理、行文管理等办公一般事务

管理型有各种较完善的信息数据库,由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网络组成,能对大量各类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使数据信息、设备资源共享,使办公效率得到很大提高辅助决策型具有方案比较和辅助决策功能,利用预先设计的决策模型人们作出判断和决策。

办公自动化发展趋势①与办公自动化有关的信息技术的发展ⅠInternet技术Ⅱ数据仓库技术Ⅲ多媒体技术

②新型办公室Ⅰ网络化办公室Ⅱ无纸办公室(计算机、应用软件、通信网络-三个最基本要素;优点:易形成,便于修改、存储量大、传递快捷、使用方便)Ⅲ虚拟办公室(无人办公自动服务;移动办公)

③决策支持系统

第二章计算机文字处理

(一)窗口操作系统windows 95

1、识记(1)windows的特点①采用全图标化工作方式②能同时运行多个程序③提供了充分利用内存的功能④是发展各种软件的平台⑤具有良好的帮助系统

运行环境:操作系统DOS3.2(5.0);处理器386(486)DX,33(66)MHz;显示器VGA(SVGA),640*640(800*600),16(256)色;内存4(8)M;磁盘空间40(80)M (CDROM、声卡、调制解调器、打印机、鼠标)

windows 95的安装

DOS启动-插软盘,a:setup-设置系统安装目录-按系统提示换盘-重启机器

(2)资源管理器操作-对磁盘、文件夹、文件进行管理

资源管理器窗口-左窗口(文件夹树窗口)、右窗口(文件夹内容窗口)、窗口分隔条、状态栏、窗口菜单栏

操作:单选、连选(shift)多选(ctrl)、创建文件夹、复制、移动、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2、领会:(1)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硬件:主机、|<外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外设

CPU-中央处理器-控制器和运算器合称-主要技术指标:主频率、指令周期、执行速度、字长、寻址能力

控制器-计算机指挥中心,根据指令的要求,有序地、有目的地向计算机各部件发出控制信息,使整个计算机有条不紊地、协调一致地工作。

运算器-在控制器的作用下,根据指令进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其他运算的部件

存储器-存放原始数据、处理这些数据的程序、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内存储器、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内存-主机中存放现行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ROM、RAM

外存储器-磁盘(硬磁盘、软磁盘、光盘-只读式、一次写入式、可擦写式)、磁盘驱动器、磁盘控制器

存储器主要技术指标-存储器容量(Byte字节、KB、MB、GB)、存储密谋、存储周期(字取出再存入ns)

输入输出设备-完成数据媒体变换的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

显示器主要性能指标-屏幕尺寸、颜色、工作方式、分辨率、灰度-显示屏、显示适配器

打印机(硬拷贝)-击打式(针式点阵式、活字型)、非击打式(激光、喷墨、热敏)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各种程序主有关文字资料-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计算机的设计者提供的一类程序,用于利用计算机本身的逻辑功能达到管理计算机系统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效率、便于用户使用和管理的目的-语言翻译、计算机监控管理、调试、编辑、数据库管理、数据通讯、操作系统(核心,独立于计算机,控制和组织计算机活动的一组程序,用户和物理机器接口-DOS、WINDOWS、UNIX、XINIX)应用软件-用户利用计算机及其所提供的各种软件编制的,用来解决某些具体应用问题的程序

(2)windows95的启动:开电源-系统自检-出现桌面;退出:开始-关闭系统-关闭计算机对话框选择

3、应用:(1)鼠标器的操作:指向、单击、双击、拖拉

(2)windows 95主要元素及操作(文件夹;桌面;窗口;图标;菜单;对话框)

窗口-标题栏;菜单栏;最小化、最大化、关闭按钮;控制按钮;垂直、水平滚动条图标-移动、激活、排列、创建、删除

菜单-菜单条(菜单栏)、弹出式菜单、下拉菜单

(二)汉字输入

应用:(1)汉字输入方法的启动和选择①任务栏-EN;②Ctrl+Space启动(中英换);ctrl+shift换输入法

(2)汉字输入:智能ABC-全拼、简拼、混拼、笔形

(三)文字编辑软件WORD

1、识记:(1)WORD的特点-所见即所得、自己定制、拖放式操作、图文混排、轻松制表、格式存储、宏、模板、100级复原功能-普通、页面、大纲、主控文档、打印预览、全屏幕六种视图

2、领会:(1)WORD的启动①双击图标②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word

(2)简单表格的制作-建立表格、输入广西、行列的插入和删除、改变行高行宽、表

格与文字转换)

3、应用:(1)WORD的编辑窗口-标题栏、菜单栏、工作栏、格式栏、边框栏、标尺、绘图工具栏、状态栏、文本编辑区、垂直水平滚动条

标题栏:文件名-Microsoft Word;控制按钮;最小化按钮、最大化(还原)按钮、关闭按钮

菜单栏: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帮助

标尺-页面:水平、垂直;普通:水平;视图-标尺

计算机文件-一组有名字的相关信息的集合;文书文件-以文字为主要内容的文件

(2)新建文书文件(3)打开文书文件(4)文本编辑(单字、行、字块的操作-先定义后操作);

(5)剪贴板的使用:开始-程序-附件-剪贴板查看程序(6)查找ctrl+f和替换ctrl +h

(7)排版-字符排版(字体、字号)、段落版版(行宽、字间距、行间距、段落对齐)(8)打印预览和打印操作:打印设置-打印预览ctrl+F2-打印

第三章计算机表格处理

(一)EXECL概述

1、识记:EXECL的功能、特点―①Excel是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电子表格应用程序②自动制表功能③表格编辑功能④将数据自动转换到图表、图形或文档中⑤执行简单或复杂的函数、公式运算⑥兼具字处理和数据库处理功能⑦具有更精确和详细的预览功能

2、领会:EXECL的启动与退出

启动:①双击;②开始-程序;③打开已存在的EXCEL文件

退出:①文件-退出;②双击控制按钮或单击控制按钮-关闭;③Alt+F4

3、应用:(1)EXECL窗口: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工作区、状态栏

(2)EXECL电子表格名词术语

①电子表格-在计算机上生成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编辑、操作、处理的表格(行号-数字、列号大写英语字母)

②工作簿-用户建立的存储和处理数据的电子表格文件,由若干工作表按一定顺序排列而组成的工作表集合

③工作表-在电子表格中进行一切表格操作的二维表区。工作簿隐含16个工作表,最多255个,每表16384行,256列,名字长度不超过32个字符

④单元格(单元)-工作表中的每一个格子,每一单元的坐标称地址,形式:列号+行号

⑤活动单元格-活动单位、当前单元,当前正在操作的单元

⑥单元指针-被激活的活动单元四周有一黑线杠围绕,此框称单元指针

EXCEL能识别五种类型的数据:数值、日期、时间、正文、公式

(二)EXCEL表格制作

应用:(1)生成表格:①创建新工作簿②输入数据(输入标题、输入表头、输入其他数据)③工作簿存盘

(2)编辑工作表①打开工作表(打开文件、选取工作表)②工作表窗口操作(缩放窗口-视图、分割窗口-窗口、冻结分割区域-窗口)③编辑工作表(插入删除行列和单元格、行高列宽调整、重命名工作表、工作表自动套用格式)④编辑数据(数据删除、修改、移动复制、排序<简单、复杂>、格式化)

复杂排序-选择排序范围;数据-排序(有标题行复选框);选定第一、第二、第三关键字;确定

数据格式化分自动格式化和手工分步格式化(数据对齐、字体格式设置)

(3)打印工作表①打印机硬件设置(联机、装纸)②指定打印范围③打印机、页面、版心设置④打印预览⑤打印对话框(打印机、打印范围、打印份数)设置;⑥确定(三)EXCEL数据计算

1、领会:公式和函数基本概念-EXCEL公式由三个元素构成;运算符、参数、函数

运算符-①算术运算符(6种)、②逻辑(比较)运算符(6种)、③连接运算符&,优先级③>①>②

操作数-常数(运算中不变的数值字符串)、单元格地址(坐标、引用)、区域名:区域第一单元格:最后单位格

函数-非公式必要元素,是EXCEL内部公式,格式:函数名(参数……)

EXCEL函数有:数量与三角、日期与时间、统计、财金、查找替换、数据库、字符、逻辑、信息

2、应用:(1)函数的运用①键盘手工输入②工具栏中自动求和按钮③用函数指南输入

(2)公式的运用①公式运算②公式复制和移动③公式重新计算(自动重算、手工重算-工具)

单元格地址三种引用形式:相对,绝对$,混合-公式复制或移动时,新位置公式中地址是否改变

(3)分类汇总-将工作表中某列已排序数据按关键字段进行分类统计,并将结果显示在插入的新行中

按分类关键字段排序;选中欲分类汇总的单元区域;数据-分类汇总;分组汇总字段-关键字段;汇总方式;选欲被分类统计的数据列单击增加分类汇总位置框中的表,选中所需列-确定

(四)图表应用

1、识记:编辑图表

2、领会:图表基本知识-

图表元素:轴即坐标轴(X、Y、Z)、图表标题、轴标题、图列、数据系列、网络线、类

常用图表类型-区域(面积)图、条形图、柱形(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环形图、组合图、三维图

3、应用:(1)生成内嵌式图表-在工作表中建立图表,数据来源于工作表或其中某区域,工作表中数据变化,图表也随之更新。

①选定工作表数据区域②图表指南-插入-在原工作表中嵌入③拖动工作表区域,移动到数值内嵌图表的位置,并拖出一方框,设定图表大小、文件④定义区域⑤选择图表类型⑥选择图表格式⑦确定数据系列类和图例文字⑧设定X、Y轴标题和图表标题(2)生成独立图表-独立于工作表的图表,依赖于工作表数据制图,并被作为一张工作表来保存或处理,系统会在工作表标签行列中相应位置插入该图表标签

编辑图表:图表移动、缩放、复制、删除;图表元素的编辑

第四章现代办公设备与技术

(一)静电复印技术-利用光导材料的光敏特性和静电电荷库仑力作用的原理对图文信息的原稿进行复印的一种复印技术,又称电摄影。

1、识记:(1)静电复印机的类型-卡尔逊法(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

按静电复印的方法和过程-直接(涂层纸)法静电复印机、间接(普通纸、转印)法静电复印机

直接法-直接在涂敷有光导材料(氧化锌)的复印纸版(涂层纸)上进行复印的一种复

印方法。

间接法-首先在镀有光导材料(硒合金)的感光版(鼓)上产生墨粉像,然后再转移到复印纸上的一种方法。

直接法复印过程:充电、曝光、显影、定影

间接法复印过程: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

(2)静电复印技术特点①复印速度快、质量好②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③适用范围广④复印件耐久性好

(3)光导材料-一种具有光敏特性的半导体材料,称光敏半导体,简称光导体。具有光敏特性和静电特性

光敏特性-光导材料在暗处呈绝缘性,在明处呈导电性。

静电特性-在暗处对光导材料表面充电时,会在其表面沉积上一层静电电荷

用于静电复印的光导材料:无定型硒、硒合金、硫化镉、氧化锌、有机光导体(×××感光版)

(4)感光版-用于静电复印的印版,通常是在底基(支持体)上涂敷一层光导材料构成。

感光版的静电特性曲线-感光版的表面电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充电、间歇、曝光三阶段

容许(饱和)电位-感光版所能承受的最高表面电位。实际充电电位应低于容许电位暗衰-从充电后到曝光前的一段时间内,感光版表面电位在暗处的自然衰减。(应尽量减少)

亮衰-受光照部位感光版表面电位迅速下降的现象

剩余电位-经亮衰后感光版上所保留的表面电位

静电潜象电位差-曝光后,感光版亮区和暗区所形成的电位差,充电电位越高,亮衰越大,感光版光灵敏度越高,感光版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电位差也就越大。

光疲劳-感光版在长期连续使用后,光导材料出现的一种光导性能衰竭现象。

2、领会:静电复印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①充电-利用电晕放电的方法使感光版(鼓)表面带上一定数量静电电荷的过程(充电电晕器完成)

电晕器(单丝、双丝)主要由电极丝(钨丝或镀层钨丝)和屏蔽罩组成

电晕放电-电极丝加上直流高压电时会使其周围空气分子电离生成带电离子,同时电极丝周围形成光晕现象

电晕充电-利用电晕放电的原理给感光版充电

②曝光-充电后,在光学系统作用下,将原稿图像投射到感光版上,并使其形成静电潜像的过程。曝光时,感光版亮区光导体导通,表面电荷迅速消失(亮衰),暗区光导体绝缘表面电荷基本保持(暗衰)-感光版曝光方式:全场静止曝光方式、狭缝扫描曝光方式(稿台移动式、稿台固定式)

静电潜像-曝光后感光版上形成了与原稿图像相对应的,由静电电荷组成的不可见的影像

全场静止曝光-感光版(鼓)曝光方式的一种。在原稿、镜头、感光版静止不动的情况下,镜头将原稿的完整图像投射到平面感光版上使其曝光的一种方式

狭缝扫描曝光-感光版(鼓)曝光方式的一种。原稿图像经扫描机构、光学系统和狭缝的作用后可在感光鼓表面形成一轴带状光像,并使作同步转动的感光鼓逐段曝光的一种方式。曝光时,光带像的移动速度与感光鼓转动的线速度一致。是目前静电复印机普遍采用的一种曝光方式。

稿台移动式扫描-复印时稿台移动,光学系统固定的扫描方式,一般用于小型简易复印机。

稿台固定式扫描-复印时稿台固定,光学系统(一部分或全部)移动的一种扫描方式,这是一种常用的方式

③显影-使已曝光感光版(鼓)上的静电潜像,转变成为可见墨粉像的过程。

显影方法-干法(双组份干法<磁刷显影>、单组份干法<跳动显影>)、湿法(双组份湿法<液体显影>)

显影剂-用于显影的材料制品-双组份和单组份

双组份显影剂-由调色剂和载体两种组份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组成的显影剂。有干粉式、溶液式两种

调色剂-由碳黑与树脂等组成的显色剂

载体-用于运载调色剂并使其完成显影过程的中间体。干粉工为细微的铁粉,溶液式为特制石油溶液

单组份显影剂-设有载体只有调色剂一种组份的显影剂。分导电性显影剂和绝缘性显影剂

④磁刷显影-显影剂由载体(外层涂有树脂包膜的细微铁粉)和调色剂(墨粉)组成。经磨擦带电后,墨粉吸附到磁辊上并形成刷状,当转动的感光鼓接触磁刷时,在感光鼓表面电荷库仑力的作用下,带电的墨粉颗料就会摆脱载体的引力而吸附到感光鼓上,从而使静电潜像变为墨粉像。(广泛采用)

跳动显影-显影剂为绝缘的单组份磁性色剂材料。显影装置由磁辊、旋转套筒、刮板等组成。磁性色剂与刮板磨擦带电在磁场的作用下,色剂吸附到滚筒周围形成墨粉层。显影时,在感光鼓电荷库仑力的作用下,带电的墨粉色剂即可跳到感光鼓上显影。具有复印图像清晰、底灰小、显影剂不易飞散、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液体显影-显影剂由液体载体(特制石油)和调色剂颗粒组成,经磨擦带电可使调色剂颗粒表面与周围液体带上双层电荷,从而使调色剂均匀分散在溶液中。显影时,感光版(鼓)需浸入显影液内,在静电潜像库仑力的作用下,使带电的调色剂颗粒吸附到感光版上呈现可见的墨粉像。图像解像力高、层次好、显影设备简单等优点,但显影剂稳定性差、有气味、易起火等不足。

⑤转印-将感光版(鼓)上的墨粉像转移到纸上或其他介质上的过程-电晕转印法、辊压转印法

电晕转印法-利用转印电晕器向纸的背面充电使感光鼓上的墨粉像转移到纸上的一种转印方法。转印电晕器向纸的背面充电,使之带与墨粉极性相反电荷并与感光鼓贴紧,在电场库仑力作用下使墨粉附纸上完成转印。

辊压转压法-利用带电转印辊电场力的作用下,使感光鼓上的墨粉像转移到纸上的一种转印方法。转印辊上加一与墨粉带电极性相反的偏压,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复印红贴紧感光鼓并将墨粉吸附到纸上完成转印

分离-转印后将复印纸从感光鼓表面剥落下来的过程。常用的有分离片法和分离电极法定影-将转印到复印纸上的墨粉像永久地固着在纸面上形成复印件的过程。有热辐射法、热辊法、冷压法

清洁-转印后将感光版上的残留电荷和墨粉清除掉的过程。包括消电和除粉

消电-将转印后感光版上的残留电荷消除掉的过程。有电晕消电、光消电

除法-利用毛刷或刮板将感光鼓上的残留墨粉清除掉的过程

3、应用:(1)静电复印机的使用

①机器预热②放置原稿③复印倍率选择④复印纸选择和安装⑤复印张数确定⑥浓度调

节⑦复印

注意事项①保持电源电压稳定②做好消耗材料的补充和装放③做好局部易损部件的更换和安装④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⑤做好复印机的保养和维修工作⑥建立规章制度,明确操作规范

(2)复印件图像缺陷分析

底灰大:充电电位过高(电源电压过高、电极丝离鼓太近)、曝光不足(曝光量调节过小、灯光老化、光学器件脏污)、显影过度(显影器给粉量过多、显影器离鼓太近)、转印电压过高、清洁不彻底(清洁器调整没到位、清洁器老化)、感光版疲劳、调节浓度过大,原稿底色过深

图像模糊:光学系统故障(镜头及光学器件位置不当、松动或污染)、扫描不同步(光学系统的机械传动装置失调)、感光鼓疲劳、脏污或损伤、原稿图像发虚、复印时原稿未贴紧稿台玻璃

图像浓度小:充电电位过低(电极丝污染、老化或离鼓太近、输入电压偏低)、曝光过度(灯光电压过高、光缝过大)、显影不足(显影器给粉量过小、显影器离鼓太远、显影剂疲劳或受潮)、转印效果差(转印电极丝污染、、离鼓太远)、感光版疲劳、复印纸受潮、调节浓度过小,原稿图像浅淡

图像全白:未充电(充电电极丝断裂、未接通电源或漏电)、未显影(显影器未工作、显影剂失效、墨粉用完)、未转印(转印电极丝断裂、未接通电源或漏电)、感光鼓疲劳(光导体失效)、复印纸太潮、稿台未放稿

图像全黑:曝光灯不亮、光缝未开、光路系统严重污染或异物堵塞、感光鼓未曝光纵向白带:充电电晕器或转印电晕器局部污染或有异物遮挡;显影辊有异物;感光鼓圆周方向有伤痕;复印纸有纵向折痕或受潮

纵向黑带:光路系统的局部污染或异物遮挡;清洁装置局部破损、变形或有异物;消电电晕器局部污染或有异物;显影器或定影器局部脏污或损伤

横向白带:电晕器工作不稳定(输入电压时有时无、电晕器断续漏电);显影辊转动不均匀(显影辊松动、传动机构故障)、感光鼓旋转时有跳动现象(感光鼓松动、传动机构故障)、感光鼓表面沿轴向有伤痕;复印纸有横向折痕或受潮

横向黑带:因高压电源不稳定造成曝光灯闪动、电晕器电压时高时低;稿台玻璃有要状污染或遮挡物;显影器转速不匀或有跳动现象;清洁器松弛或跳动;定影器热辊有轴向伤痕或定影刮板磨损。

(二)桌面印刷系统

1、识记:(1)印刷的起源和发展-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载

(2)印刷的基本要素-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

原稿-作为印刷的对象和信息来源的各类文稿

印版-含有图文信息的印刷模板

承印物-能够承接印刷信息产形成所需印刷品的各种材料

油墨-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上并在承印物上形成可见图文印迹的显字材料

印刷机械-用于制取印刷品的各种机器设备

(3)印刷的类型(凸版、平版、凹版、孔眼)和步骤(排版、制版、印刷、装订)排版-将图文原稿按照一定的格式和顺序排列成印刷版面的过程

制版-将排版后的印刷版面制成可以上机印刷用印版的过程

印刷-利用印刷机械将印版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过程

装订-将印刷后的印刷品编排整理并加工成所需式样的过程

(4)轻印刷技术的产生-传统印刷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和其他新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

一个包括排版、制版、印刷、装订等全部印刷工序的配套技术系列,是一信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复印技术等先进技术为一体,可方便快速地制取印刷品的小型印刷系统。

适于专业印刷部门使用的由大型成套设备组成的轻印刷系统称为高级轻印刷系统

适于非专业印刷部门使用、服务于办公自动化的轻印刷系统称为初级轻印刷系统或桌面印刷系统

2、领会:(1)桌面印刷系统的特点-①处理速度快;②存储容量大;③编辑功能先进;

④具有一定的图形与图像处理能力;⑤印刷字体丰富;⑥文字输出精度高;⑦占地少,污染小

(2)桌面印刷系统的设备配置-*录入微机、图形扫描仪、*激光印字机或针式打印机、台式小胶印机等

(3)桌面印刷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排版系统、制版系统、印刷系统、装订系统

计算机排版-利用计算机键盘将原稿中的文字输入到微机磁盘内进行排版的一种先进排版方式。

制版系统-静电制版法、预涂层感光版制版法

静电制版法-利用静电复印原理进行制版的一种方法(氧化锌版)―充电、曝光、显影、修版、定影、涂胶

预涂层感光版制版法-将重氮化合物和树脂混合后形成的感光树脂涂布在铝箔底基上制成。重氮树脂版(PS版)-阳图PS版(目前最广泛)、阴图PS版-晒版、显影、上胶印刷系统-平版印刷-一种利用线条与版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的印版(平版)进行印刷的技术方法。

目前平版印刷主要以胶印法为主-利用油水不相亲的原理来实现。

台式小胶印机-输纸机构、印刷机构(核心部件)、供水供墨机构、收纸机构、控制系统

印刷机构——印刷滚筒、橡皮滚筒、压印滚筒及其附属部件组成

台式小胶印机一般操作过程和步骤-印刷准备、上版、印刷

装订系统-采用小型装订机械-通过折页、配页、订页、裁切来完成装订过程

折页-将印张按页码顺序和规格折成书帖的过程(小型折页机)

配页-将书帖或单页按页码顺序配集成书册的过程(轻型配页机)

订页-利用订书用具将配齐的书帖装订成册-订页方法:铁丝钉、简易无线胶订;订页形式:骑马订、平订

裁切-利用裁切设备将装订好的印品按所需要的规格切齐(小型切纸机)

(三)传真通信技术

1、识记:(1)传真机的类型-按用途不同-文件传真机、相片传真机、报纸传真机

-按传送色调不同-黑白色调传真机、中间色调传真机、彩色传真机

-按传送速度不同-一类机、二类机、三类机、四类机

-按使用电话线路数不同-单路传真机、多(12、60)路传真机

文件传真机-用于传送图文信息的真迹传真机-黑白传真机

-G1(低速、调频模拟信号传送、6分钟)

-G2(中速、调幅模拟信号传送、3分钟)

-G3(快速、电子扫描和编码压缩技术的数字传真机、1分钟)-使用最多

-G4(高速、数据网上高速信息传送的数字传真机、3秒)-目前尚未推广使用

相片传真机-以传送具有黑白连续色调相片的影像信息为主要目的的传真机

-滚动式扫描方式-采用光扫描方式直接使用相纸感光记录

-扫描线密度大、精度高、图像分辨率高、清晰度好、发送速度较慢

报纸传真机-专门用于传送报纸信息的传真机-大滚筒、多路高速传真机

-幅面大、字体小、图像层次丰富、滚筒大、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多话路传送

(2)传真机的工作原理-扫描发送、光电转换、信号调制、信号传输、信号解调、接收记录

图像扫描-在发送端通过逐行扫描的方法将原稿图像分解为若干像素元的过程

主扫描-光束沿原稿水平方向的扫描,副扫描-沿原稿垂直方向的扫描

取样点密度(点/mm)-沿主扫描方向每一毫米长度内被分解的像素点数-8点/mm 扫描线密度(线/mm)-沿副扫描方向每一毫米长度内所包含的扫描线数-3.85标准、7.7高(分辨率)线/mm

光电转换-在光电转换器件的作用下,将原稿扫描后产生的反射光信号变为相应电信号的过程

常用光电转换器件-CCD(电荷耦合器件)-基本单元:光敏二极管、电荷存储器、移位门、移位存储器

调制-利用调制解调器将发送的数字电信号转换为适合于电话网络传输的模拟电信号的过程

解调-利用调制解调器将接收到的模拟电信号转换为数字电信号,恢复其原图像信号的过程

图像的接收记录-将接收到的图像电信号利用同步扫描的方法进行逐点逐行记录并还原为原图像的过程。记录方式:喷墨记录、照相记录、静电记录、感热记录感热记录-利用感热记录头将接收到的电信号逐点转换为热信号,并使感热记录纸(在纸基上涂敷一层白色的感热生色层(生色剂、粘合剂组成)制成)生色,通过逐行扫描的方式将各像素点记录下来。

2、领会:(1)传真机的操作

①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安装记录纸、功能的设定、清晰度和对比度选定)

清晰度:标准、精细、中间色调;对比度:一般、浓色、淡色

②发送(置放原稿、拨号、发送)

③接收(人工接收-通话、按启动键并放回话筒、接收;自动接收)

④注意事项(原稿的尺寸和质量应符合该机说明书提出的要求;消除原稿异物和阻挡物;正确放置原稿;传真图像质量的预检和调节、清晰度和对比度功能的复位)(2)传真机的维护和保养①工作环境-温度5℃-35℃,湿度20%-80%②供电条件③清洁保养④机件的紧固和更换⑤热感纸的使用和保管(小于40℃)⑥故障的排除

第五章公文管理信息系统

(一)公文管理自动化概述-公文的生成、办理、存储、检索、传递、归档等项工作环节的现代化管理,即以现代化工具和方式代替手工操作。

1、识记:(1)公文-公务文件或公务文书的简称,是指机关、部门、团体在处理公务活动的过程中,按特定体式形成与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文件,包括收文、发文、内部文件和其他文字材料

(2)公文工作-各级、各类国家机构或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所从事的,自公文形成直至办理完毕的全部活动过程。包括公文的撰制、传递、处理等,直至最后向档案部门移交。

(3)公文手工管理流程-发文管理、收文办理、办毕公文处理

发文办理-发文单位对公文的撰写、处置和管理的工作过程。

包括:立意、撰写、会签、审核、修改、签发、注发、缮印、校对、盖印、分装、发送、催办、查办

收文办理-公文接收后,在受文单位内部就文件运转办理所构成的一系列工作环节。

包括:签收、登记、分发、摘编、传阅、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注办、查办

办比公文处理-对办毕的公文处理的过程。包括:清退、销毁、暂存、立卷、归档(4)公文管理自动化发展-人工管理、启蒙与准备、公文管理现代化初级阶段、公文管理现代化成熟阶段

2、领会:(1)手工管理公文存在的问题-①掌握信息不完全、不及时②控制办文手段的不足③公文统计难度大④不必要的重复劳动⑤办文效率低

(2)公文管理自动化的背景与动力

科技因素(计算机、网络、文字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管理科学、软件科学)、人员因素、价格因素

(3)公文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方式(单机方式和网络方式)

单机方式-公文的传递、办理、直至归档仍采用传统人工方式,只是对公文的形成特征和内容特征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网络方式-公文直接在计算机上生成,收、发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递,在计算机服务器与各计算机终端上对文件的整个办理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

(二)公文管理数据库设计

1、识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任务:根据系统功能的需要,决定数据库的组织形式和存储方式

数据库系统应具有性质:①支持SQL语言的关系型数据库②支持多媒体数据格式及全文存储③支持网络环境④丰富完整的辅助开发工具⑤良好的兼容性⑥快速的运行速度

2、应用:(1)公文管理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①确定文件名;②设计数据库文件结构;③确定数据库间的关联字段

数据库文件-库文件,数据库中的基本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中

包括:主文件、索引文件、暂存文件、后备文件、参考文件

设计库文件结构-字段名、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四个结构参数

字符型C,数值型N,浮点型F,逻辑型L,1,日期型D,8,备注型M,10,通用型G,10

(2)公文管理数据库的建立-①数据库结构的建立(命令方式、菜单方式)②向数据库输入数据

(3)收文数据库文件结构;

收文号C 20收文日期C 10来文单位C 30文件号C 20

性质C 4类型C 8密级C 4紧急程度C 8

题名C 70正文份数N 3 0附件份数N 3 0页数N 4 0

文书处理号C 8分类号C 14承办者C 70主题词C 50

提要M 10全文G 10

(4)发文数据库文件结构

发文号C 20发文日期C 10文件号C 20主送C 70

抄报C 70抄送C 70标题C 70主办单位C 100

会办单位C 120拟稿C 20核稿C 20签发C 12

校对C 20类型C 4密级C 4文书处理号C 4

附件数N 3 0页数N 3 0份数N 3 0主题词C 50

分类号C 14提要M 10全文G 10

(三)公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由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及外设组成,能够科学、高效地对公文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加工、保管、维护和利用的集成化系统

用户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保密措施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对话设计、网络通信设计、程序设计与系统调试、运行与维护

1、识记:(1)系统保密措施设计-软件加密措施、用户登录与口令

(2)输入输出设计-屏幕格式设计、输入方式、输出方式

(3)对话设计-屏幕菜单设计(文本方式-光条式、弹出式、下拉式;工具栏图标式)、Y/N问答式

(4)程序设计与系统调式;(5)运行与维护

2、领会:用户需求分析-目的是确定所建立的公文管理信息系统应该达到的各种指标以及系统运转后的具体效果和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包括内容①开发目的②确定功能③运行环境的选择

公文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公文的处理功能、服务功能和维护功能

3、应用:(1)系统总体设计,系统主要功能确定:①系统登录②维护公文处理流程③收文办理④发文办理⑤公文处理⑥电子邮件⑦立卷归档⑧公文检索⑨公文统计⑩维护11借阅

(2)系统总体模块结构图P159

第六章文档一体化系统

(一)文档一体化-办公自动化系统中进行信息控制和管理的主要形式

1、识记:(1)公文与档案的关系;

公文种类拓展(一般公文、常用公文、专业公文、电子邮件)、公文载体上的扩展

档案-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①档案来源于文件。一般来说,档案是在文件使用或办理完毕后,经过鉴定归档转化形成的。

②公文是档案的前身。公文是为处理事务而制作的,当事务处理完毕时有关该事务的一系列公文的内容也就自然地成为该事务过程和结果的原始记录,经过选择后保存下来便转化为档案。

③公文的主要作用是在完成和处理事物中发挥规划、指导、修正等现行效用,具有明显的时效性。档案的主要作用便是在研究、稽核该事务时发挥凭证和查考作用,在研究该事务的发展及其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中发挥参考作用,具有明显的回溯性。

(2)文化生命周期理论-研究文件产生、运动、变化的过程和规律的理论。

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制作阶段、现实使用阶段、暂时保存阶段、永久保存阶段。

(3)文档一体化的作用

①使档案收集完整、系统、便捷、准确、安全;②文档超前控制;③提高信息检索效率;

④科学决策的需要;⑤提高行政效率;⑥有利于人、财、物的合理利用

2、领会:(1)文档一体化的含义-从文书和档案工作全局出发,实现从文件生成制发到归档管理的全过程控制。包括文档实体生成一体化、文档管理一体化、文档信息利用一体化、文档规范一体化。

(2)实行文档一体化的条件:

①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组织机构;②进行标准化建设;③改变陈旧观念,培养与一体化相适应的人才;

(3)文档一体化模式①机关内部文件、档案管理一体化;②机关之间从机构和职能上进行一体化;③建立有人、财、物和管理自主权的文件中心

(二)文档一体化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领会:文档一体化系统维护的主要内容-一般项目维护、主题词维护、分类维护、代码维护、数据维护

系统维护-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为使其能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保养、维修及改善工作。

一般项目维护-文件类型、档案类型、著录项目设置、用户管理

主题词标引-公文和档案在加工存储检索过程中,将其内容主题的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主题词法语言过程

主题词维护-词表建立和词表管理

分类维护-把的档案按其来源、内容、时间或其他形式特征,划分为若干类别,使其进一步条理化、秩序化。

中国档案分类法-规范化了的档案分类语言,进行档案分类标引的依据和工具

档案分类表的类目是一种标志,代表一组具有共同属性的档案。

从属关系-通过设置下位类实现,并列关系-同位类关系

代码是系统为常用录入项提供的简短符号,使用代码有助于减少录入量,提高系统效率数据维护-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整理数据(重建数据库索引文件,将逻辑删除数据物理删除,删除临时文件)

2、应用:文档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公文子系统;归卷子系统;档案管理子系统)。

文档一体化计算机系统是采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文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系统。

公文子系统记录了文书处理过程中文件信息的流动和处理状况

归卷子系统进行公文信息向档案信息的转化过程。

作用:①它是公文子系统和档案管理子系统的衔接部分,控制着公文数据向档案数据的转化过程。转化的条件可由该子系统自动控制。

②如果公文数据格式标准与档案数据格式标准需要统一,那么在进行归卷的同时,还应进行数据格式和标准的转化工作,这就为档案数据与公文数据相互交换、数据共享扫除了障碍。

③在归卷子系统中进行的案卷定义和归卷工作为档案管理子系统提供了操作对象和数据内容。

逻辑组卷的主要方式有自动组卷和手工组卷。

自动组卷:系统提示用户输入组卷条件-计算机自动将符合条件的文件增添到卷内

手工组卷-手户直接在计算机屏幕上通过键盘或鼠标进行文件的移动,手工将文件添入案卷内

逻辑组卷向实体组卷转化情况:①逻辑组卷的结果直接作为实体组卷的依据;②借助逻辑组卷简化立卷工作,实体组卷并不与逻辑组卷结果完全吻合;③不进行传统意义上的立卷,按流水号归卷,依照逻辑组卷查询。

档案管理子系统负责档案信息的管理活动-档案检索、档案借阅、档案统计、档案编研档案检索-案卷检索(按主题词检索、按档号查询、按年度查询、按案卷题名查询)、文件检索

档案借阅-档案借阅、档案归还

(三)文档一体化系统的实现-系统工程理论(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指导工程实践活动)指导下进行。

1、识记:文档一体化系统需求分析-在对传统文档工作操作流程、工作环境、人员状况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计算机文档一体化系统开发的目标、系统应具有的功能,并写出书面的系统需求说明书。

需求分析内容

①重点解决好在文书、档案独立管理体制下由于脱节严重造成的问题②文档材料的基本

情况③管理质量要求

2、应用:系统设计是根据在系统分析阶段商定的系统逻辑功能,结合实际条件,具体设计系统实施方案

结构化设计方法-将整个系统按不同的功能和层次划分为一个个功能简单明确且相对独立的部分-模块

(1)归档子系统的设计;P182、189(2)档案管理子系统设计;P184、190(3)档案数据库结构设计P187

第七章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识记:(1)网络协议基本概念-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性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再配有相应的网络软件,以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系统。

(2)OSI七层网络协议描述

网络协议: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和标准的集合。是网络中各台计算机进行通信的一种语言基础和规范准则,定义了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须遵循的规则。一个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时序组成。

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及作出的响应,用于协调和差错的控制信息

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包括速度匹配和任务排序

OSI七层协议:低三层是局域网使用的层次

物理层-在物理硬件的基础上处理机械的、电气的和过程的接口,负责在通讯信道上传播原始的数据

数据链路层-加强物理传输的管理,提供数据链路的流量、流向控制

网络层-控制分组传送系统的操作,如路由选择、拥挤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传输层-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分成若干小单元,传给网络层。在系统之间提供可靠、透明的数据传送。

会话层-允许不同用户间建立会话关系,在数据流中设置检验点,保证数据完整传递。

表示层-完成数据转换、格式化和文本压缩

应用层-提供OSI用户服务

2、领会:(1)计算机网络定义

计算机网络特点: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互连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连网计算机必须遵循全网统一的网络协议。

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与数据。

(2)计算机网络提供给办公自动化的主要服务-共享设备资源、共享数据和程序、网络用户的通信和合作

(3)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的特点-①建立网络环境,使办公自动化超越了时空的限制;

②通过网络系统满足集成化的要求,提高办公效率;③通过网络系统可以实现软、硬件资源的共享,在达到同样办公效率的前提下,可以节约系统开支,提高设备利用率;④促进办公系统各部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传输技术分:广播方式(所有连网计算机共享一个通道)和点对点方式(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

网络数据传输和转接系统的拥有者分:公共数据网、专用网

网络覆盖范围与规模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局域网:将有限范围内(不超过十公里)的计算机、终端与外部设备互连而成的网络特点: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属于一个单位所有,组建方便、使用灵活、误码率低、易维护和扩展;具有高数据传输速率(10-100MBPS);所需投资小、见效快,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城域网:即城市地区网,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将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实现大量用户之间的数据、语音、图形、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传输功能。

广域网:即远程网,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万公里的跨地区远程网络。

关键技术是计算机的远程通讯互连技术。通讯手段包括租用专用线路和使用电话拨号方式。

(5)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有: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的侵入、来自内部的攻击、保密信息泄露、修改网络的关键数据等。(拒绝服务攻击、有害信息的侵入)

黑客-利用通讯软件,通过网络非法进入他人系统,截获或篡改计算机数据,危害信息安全的电脑入侵者或入侵行为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程序,它通过修改别的程序,并把自身的复制品包括进去,从而传染其他程序。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和爆发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计算机资源不受毁坏、替换、丢失和盗窃。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解决措施:①制定网络安全策略和网络安全制度;②采用防病毒,防止病毒入侵;③提供物理安全;④构筑Internet网防火墙;⑤加密(口令加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⑥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二)网络系统构成

1、识记:网络系统基本构成(网络工作站点、网络通讯介质、网络互连设备)

网络工作站点:服务器(文件、打印、通信)工作站(普通、无盘、远程)特殊互连设备

网络通讯介质:非屏蔽电缆(对绞)线UTP、屏蔽电缆(对绞)线STP、同轴电缆BNC、光缆FB、无线连接

网络互连设备:网卡(插槽、外接、内置)、集线器和打印共享器、调制解调器、中继器、网桥、路由器

2、领会:服务器、工作站、调制解调器、路由选择器的概念。

网络工作站点-网络上使用的计算机。服务器-网络上提供共享资源的站点

网络服务器具备条件:具有较丰富的资源;需要安装并运行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以管理共享资源的使用。

工作站-连接到网络上的、能够利用网络资源的计算机

工作站和微机的区别:①网络工作站具有与网络系统互连的物理连接;②要运行相应的工作站引导软件

网络互连设备的共同特点是实现计算机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或者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转换。

打印共享器用于打印机共享,分为手动和自动。

网桥用于传递网络系统之间特定信息的连接端口设备。主要用途是扩展网络和通信分段路由选择器是比网桥还要复杂的独立端口设备。在进行远程连接时需与调制解调器配合作用。它有强大的检查和指导载波电路的能力,在网络连接设备中最为优秀和昂贵。(三)局域网技术

1、识记:(1)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形、星型、线星混合型、树型

网络拓扑结构,即网络的连接方案,指局域网中工作站点的连接方式,在各个计算机之间如何安装连接线缆。

总线型-由一根同轴电缆作为总线,各个工作站可以通过电缆分接头连接到该总线上。网络中所有结点都要通过总线进行相互通信,信息流动是双向的。总线向每个节点提供广播式通信,每个节点必须实时监测网络。

优点:正常使用可靠性高;工作站的增加、拆除和挪动比较容易;传输速率较高;拓扑结构简单易理解安装

缺点:排除故障比较麻烦;不能使用光纤通信;总线上的电气信息道路的分支很多,干扰大。

环型-通过一串信号中继器把各台工作站连成一个圆环,通信线路以封闭的环路形式连接所有节点。提供的是一个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单向信息传输通道,通信模式是广播型。

优点:适于使用光纤作通信链路;结构比较简单;控制比较简单。缺点:可靠性较差;增加、减少站点麻烦

星型-用户的通信线路都集中于一个网络中心点。线路上采用的通信媒体必须支持双向传输,在网络中心点的控制下,才能使通信一方的用户线路与被叫用户线路间构成闭合回路,进行信息的传递。网络中心点都要使用一个功能强大,可靠性高的中心控制机器。

优点:可利用程控电话小交换机系统的线路组成局域网;适合地形复杂的外部环境;不会因一台工作站故障影响全局。缺点:可靠性较差;每次通信都要建立通信线路的呼叫连接;通信线路不能公用,利用率低。

线星混合型-综合了总线型和星型网络的优点,保留一条总线,并把网络集线器连接在总线上,每个网络集线器只在总线上增加一个节点,但可以连接9至25个工作站,因此如果一台工作站的连线出现故障,并不影响其他工作站的工作,即使一台集线器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集线器上连接的工作站的工作。

优点:可靠性好,维护性好。缺点:增加了集线器费用,网络结构复杂

(2)windows95的网络功能

可支持多种网络系统,可按照用户要求灵活配置,必须有相应的软件模块(网络组件)支持。

2、领会:局域网的组成-网络工作站点、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电缆连接、其他次要组成部分

网络工作站点包括提供共享资源的服务器和用于使用网络的普通计算机(工作站)

网络操作系统是利用局域网低层所提供的数据传输功能,为高层网络用户提供局域网共享资源管理服务和其他网络服务功能的局域网系统软件。分服务器软件和工作站软件。基本任务是为用户提供各种基本网络服务功能,完成网络共享系统资源的管理,提供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服务。分面向任务型和通用型。

(四)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的建立

1、识记:(1)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的构成-

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公文管理(文件、数据库)、信息查询、日程管理、通讯录、公用信息查询、电子通讯

(2)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的实现-

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公文管理系统和文档一体化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办公自动化系统,它是各类人员、组织机构、信息及其处理过程与技术和设备的综合体。

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主要考虑:①自行开发与购买商品软件;②硬件选择;③其他

信息查询几乎是唯一的必须开发的系统

硬件选择应考虑:①计算机系统的级别;②主机性能;③处理速度;④主机存储容量;

⑤网络拓扑结构及其有关硬件的基本性能;⑥网络设备的分布与构成;⑦兼容性与配套;⑧通用性;⑨安装是否方便及运行维护的代价;⑩价格;11服务;12其他办公设备(3)系统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组织保障、领导原则

组织保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一个特点是用户需求不明确。一方面是因为用户对计算机技术了解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系统对办公效率的提高往往是隐性的,其作用在较长时间内才能发挥出来。因此,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即使采用纵向策略也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有的功能,这就需要在实施办公自动化的单位有一个部门来长期做这项工作,实践表明,由各方面人员组成一个永久性部门对实现一个单位的办公自动化是十分重要。

领导原则-系统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它通常指设计出的系统最终要为决策服务,因而满足领导的需求非常重要。领导原则还包括在制定实施策略时要充分考虑领导的因素。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实施非常复杂,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获得领导的支持是系统成功的基本保障。

(4)基于Internet的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特点

①使用统一的浏览器界面对公文处理、综合查询等各系统进行访问。信息发布多以WWW方式进行;②信息来源渠道的组织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应能组织各类信息来源,实现多级信息平台的交互访问;③分级的权限控制和安全机制,即考虑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用户验证,实现分级的数据访问权限机制。

2、领会:(1)实施策略的制定-横向策略、纵向策略

横向策略以功能为单位,每实现一个功能即在全单位推广。

-优点: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容易获得单位领导的支持,可以充分照顾用户的接受程度

-缺点:难以发挥系统的集成优势。

纵向策略以使用部门为单位,在一个部门内部全方位地推出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取得示范效应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逐一在其他部门推广。

-优点: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优势,资金利用率比较高。缺点:开发周期比较长

(2)建立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的步骤

①抽象出近似于办公要求的办公室模型;②按照已正确建立的办公模型选择相应功能的设备和软件;③按本办公室业务要求,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④建立起能为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共同使用的中小型公用数据库,把各职能部门的微机联成一体,进而通过电话、传真、电报线路组成通信网。⑤在机关配置起小型机和服务器。

3、应用: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结构示例P218

第八章国际互连网Internet的应用

(一)Internet网络概况

1、识记:(1)Internet的由来与发展-ARPANET(1969-1989)-开发了网络协议集:最主要TCP和IP

(2)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1994年实现与Internet连接

中国科学技术计算网(casnet)中科院主管,北京地区院所(核心院所网)其他地区(外围院所网)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国家计委投资、教委主持,全国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组成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邮电部建设、中国金桥互联网(cgbnet)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

2、领会:Internet的特点-

Internet: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借助于现代通信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全球信息传递的一种快捷、有效、方便的手段。具有规模大、开放性(独有特点)、传输可靠、传输速率高、费用低等特点

3、应用:Internet网络提供的服务简介:

电子邮件(E-mail):Internet的一个基本服务,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递的现代化通信手段,具有快速、高效、方便、廉价等特点。

新闻公告(News):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讨论组的集合,用于发布公告、新闻、广告和各种文章供大家使用,讨论和发表评论,作出回答和增加新内容。Internet的每个论坛又称新闻组。

远程登录(Telnet):在网络通信协议的支持下,用户的计算机通过Internet成为远程计算机终端的过程。

文件传递(FTP):本地系统与网上远端站点之间的文件交换传递,传递方式分为上传和下传

文件浏览:包括Gopher(基于菜单驱动)和WWW(基于超文本方式)两种信息查询工具。

(二)Internet的主要技术基础

1、识记:(1)分组交换技术-产生原因:为了以最小的线路来传输尽可能多的数据,要求网上用户以轮流共享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网络资源,避免某个用户在传输大块数据时,长时间地独占传输线路。

限制网络中每次传送的数据量,规定每次传输的数据单位为一个分组,分组由报头(发送方、接受方地址)、传输的数据组成。一条网络线路在同一时刻能够容纳多少分组,涉及到网络流量的问题即网络的带宽。

-用户准备好要传输的数据-网络软件将数据分组并发送-计算机检测分组是否传送给自己-所有分组到达后,将根据控制信息将它们重新组装,形成完整数据-分组称为数据报。

(2)路由器(Router)-整个Internet是以路由器为框架的

-主要功能:连接网络、协议转换、路由选择、实现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保证

2、领会:(1)TCP/IP协议-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TCP-传输层服务IP-网络层功能

网络协议:各台计算机进行通信的一种语言基础和规范准则,定义了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所必须遵循的规则

数据链路层-TCP/IP与各种物理网络的接口;应用层-网上计算机之间的各种应用服务

网络层-网络与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IP协议-主机与主机之间的通信-路由选择、数据报分片、重组)

传输层-提供了一种可靠传输的方法。(TCP协议-处理数据报丢失、重复,负责通信的连接和断开)

为什么采用TCP/IP协议?资料P220

(2)主机IP地址和主机域名

IP地址:在Internet上为每台计算机主机指定的地址-计算机、主机、路由器都必须分配IP地址-NIC分配

IP地址分成四段,段与段之间用。号隔开,每段取值0-255,32位二进制地址格式编码域名:主机名。机构名。网络名。最高层域名。DNS-域名系统

(三)Internet的连入

1、领会:windows95拨号联网设置:①安装调制解调器(硬件安装、软件安装)②拨号入网连接设置(打开拨号网络、创建新连接、配置新连接参数、创建连接、打开新连接对话框、其他设置)

用windows95接入的优点:95是图形化操作系统、内置有丰富的网络组件、包含TCP/IP 协议栈、具有报文处理功能、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允许用户进行电子邮件和传真的建立

2、应用(1)电话拨号上网用户所需条件:

硬件:(486以上电脑、modem、电话线、操作系统、通信软件、声霸卡)、软件:(账号-注册用户名)

调制解调器(modem):用于实现计算机局域网环境与电话线系统连接的专用网络设备,也即实现二进制数据与音频信号之间相互转换的设备,把二进制数据信号转变为音频信息叫调制,进行逆转换叫解调。

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相当于Internet下级代理,出于商业目的,他们通过租用专用高速专线,建立必要的服务器、路由器等设备,向用户提供Internet信息服务,从中收取服务费。

(2)Internet上网与退网操作

上网:我的电脑-拨号网络-连接-输入用户名、密码-F7

退网:双击已建立的Internet连接图标-断开网络

(四)Internet电子邮件

1、识记:(1)电子邮件系统的功能:编写、发送、阅读、恢复、转发、打印、删除、检查电子邮件

(2)使用电子邮件的条件:①上网;②电子邮件信箱;③拨号软件和收发电子邮件软件

2、领会:(1)电子邮件特点①速度快②价格便宜③具有多项功能④多媒体信息传送⑤传输可靠、保密性强

(2)电子邮件工作原理-客户/服务器模式

(3)电子邮件工作过程:发送方-服务器-用户在服务器上的磁盘空间-用户连上服务器打开信箱

(4)电子邮件地址:用户在ISP的主机硬盘上申请的一个电子信箱号,用来标识用户的电子信箱地址的,格式为用户账号(用户所申请的用户注册名)@主机域名(某台接收邮件主机的域名)。

*电子邮件的基本协议和标准:POP3、SMTP、MIME

3、应用:(1)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由邮件头(收发件人地址、主题)和邮件体(内容)组成

电子邮件窗口:标题栏、菜单栏(文件、编辑、查看、邮件、帮助)、工具栏、文件夹(收件箱、发件箱、已发送邮件、已删除邮件)、邮件目录栏、当前邮件窗口(2)邮件的处理-打印、保存、删除、回复、转发

(五)浏览WWW

1、识记:(1)www的概念-以超文本标注语言HTML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为基础,能够提供面向Internet服务的、一致的用户界面的信息浏览系统。(万维网、环球信息网、www系统-web系统)

web主页-装在www服务器上供别人浏览或下载的信息的第一页,他们是以超文本页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笔记》第一章

第一章办公自动化概述 (一)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处理、且量非常大而且结构又不明确的那些业务上的一贡综合技术。(季斯曼定义)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地使人的一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目的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生产率、工作效率和质量,辅助决策,求取更好的经济效果,以达到既定目标。(85年全国第一次办公自动化规划讨论会) 办公自动化是以行为科学为主导,系统工程学为理论基础,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完成各项办公事务。以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取代传统的手工办公用具,以现代化的办公系统代替传统的手工办工系统。 办公活动内容:书面、口头信息生成与处理;书面、口头信息传递与管理;办公时间安排;办公资源运用 发展: 美国:①75年前基本通信设备和办公用单机设备②75-82新型办公设备,个人计算机进入办公室 ③83年后应用局域网络技术和远程通讯网络技术,系统综合设备采用 日本:①初期79-82,引进、开发、使用办公用的单机设备②发展期83-84办公机电化 ③改进期85-87多功能综合机,各种作业过程自动化④成熟期88年后办公系统集成化 我国:六五,启蒙与准备时期;七五开创与初见成效时期;八五、九五发展并走向成熟时期 加速我国办公自动化发展的对策 ①适应政治体制改革形势,实现办公机构、办公制度的科学化 ②适应办公自动化的需要,努力提高办公人员的素质 ③广泛开展技术研究,加速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1、识记:办公自动化的意义 ①办公自动化是现代化管理和建立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所必须的 ②办公自动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和“四化”建设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办公自动化综合应用

第八单元综合应用 8.1 第1题 【操作要求】 打开A8.DOC,按照样文8-1设置文档格式。 1.选择性粘贴按照样文8-1A,将KSML1\KSWJ8-1.XLS以Excel对象的形式复制到A8.DOC文档中。 2.文本转换表格按照样文8-1B,以“空格”为文本分隔符,将文本8-1转换成为8列8行自动套用“简明1”格式的表格。 3.表格转换文本按照样文8-1C,将表格8-1转换成文本。 4.记录(录制)宏在Excel 中新建一个文件,文件名为A8-A.XLS,保存至考生文件夹;在该文件中创建一个名为A8B1的宏,将宏保存在当前工作簿中;使用Ctrl+Shift+Z作为快捷键,将选定行的高度设为21.75。 5.邮件合并打开KSML1中的文件KSWJ8-1A.DOC,“另存为”考生文件夹中,文件名为A8-B.DOC;按照样文8-1D,以A8-B.DOC为主文档,以KSML3中的文件KSWJ8-1B.DOC为数据源,进行邮件合并,结果“另存为”考生文件夹中,文件名为A8-C.DOC。

8.2 第2题 【操作要求】 打开A8.DOC,按照样文8-2设置文档格式。 1.选择性粘贴按照样文8-2A,将KSML1\KSWJ8-2.XLS以Excel对象形式复制到A8.DOC文档中。 2.文本转换表格按照样文8-2B,以“空格”为文本分隔符,将文本8-2转换成为9列11行自动套用“简明2”格式的表格。 3.表格转换文本按照样文8-2C,将表格8-2转换成文本。 4.记录(录制)宏在Excel 中新建一个文件,文件名为A8-A.XLS,保存至考生文件夹;在该文件中创建一个名为A8B1的宏,将宏保存在当前工作簿中;使用Ctrl+Shift+Z作为快捷键,将选定列的宽度设为12.38。 5.邮件合并打开KSML1中的文件KSWJ8-2A.DOC,“另存为”考生文件夹中,文件名为

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

第3章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 (一)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 XP、电子表格 Excel XP、电子演示文稿软件 PowerPoint XP的操作;了解Office XP集成应用。 (二) 教学内容:认识Word XP工作窗口,创建和编辑文档,设置文档格式,表格制作 图文混排;介绍Excel XP工作窗口,工作表和单元格,输入数据和编辑电子表格,格式化工作表,计算数据,管理和分析数据,使用图表分析数据;介绍PowerPoint XP的工作窗口,创建和编辑电子演示文稿,在幻灯片中插入多媒体对象,设置演示文稿的外观,在演示文稿中创建超级链接,幻灯片放映等内容。 (三) 教学建议: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1)课堂上操作一遍给学生看; (2)采用实验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媒体的采集和合成 3.1 文字处理软件Word XP 启动Word XP的方法: 1.从开始菜单启动。 2. 使用文档启动Word XP

双击一个Word文档的文件名即可启动Word。3.双击桌面上的Word XP快捷方式 双击桌面上的Word XP的快捷方式图标, 就可以启动Word XP了。 3.1.1 认识工作窗口 Word窗口的组成

Word XP 的启动与退出 退出Word XP 的方法: ? 单击“文件”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选择“退出”命令。 ? 按Alt+F4键。 ? 单击Word 程序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 双击Word 程序左上角的控制菜单按钮。 在退出Word 时,如果文档没有保存,会出现下面的提示对 标题栏 菜单栏 工具栏 编辑区 标 尺 滚动条 状态栏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第一章 1.办公自动化的定义:1.季斯曼定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C.季斯曼对办公自动化的定义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系统难以处理,且量非常大而结构又不明确的那些业务上的一项综合技术。 2.我国专家的定义:办公自动化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的使人的一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 2.办公自动化是以行为科学为主导、以系统工程学为理论基础、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完成各项办公业务。 3.办公活动的内容:书面信息的生成与处理;书面信息的传递与管理;口头信息的生成与处理;口头信息的传递与管理;办公时间的安排;办公资源的运用。 4.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环节: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传输、信息保存。 5.实现办公自动化需做的努力?适应政治体制改革形势,实现办公机构、办公制度的科学化;适应办公自动化的需要,努力提高办公人员的素质;广泛开展技术研究,加速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6.办公自动化的意义? 7.电子文件:能被计算机识别、处理、存储在磁盘、磁带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递的文件称为电子文件。 8.虚拟办公室是把传统的办公室变成了时间上是全天候,空间上是办公人员所能达到的一切场所的办公室。 9.建立虚拟办公室的三个重要的基础:功能强大的硬件,完善的信息采集、存储、流通和发送的软件,标准化、规范化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10.虚拟办公的意义?它的最直接的好处是使得办公人员能更迅速、更高效的处理有关信息,能为社会节约大量能源,能在广阔天地方便的办公。虚拟办公室的实现必将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加快信息化的步伐。传统概念的突破。 第二章 光盘术具有的特点:存储器容量大,适应范围广,记录精度高,易于与计算机联机实现随机检索和远距离传输,便于大量复制,便于使用和保存。 2.WINDOWS的特点:第一,WIDNDOWS采用全图标化的工作方式,第二,WINDOWS能同时运行多个程序,第三,WINDOWS提供了充分利用内存的功能,突破了DOS只使用640K 基本内存的局限,允许使用者利用全部内存来运行程序,优化了内存管理。第四,WINDOWS 是发展各种软件的平台,第五,WINDOWS具有良好的帮助系统。 3.什么是文字块?在编辑文书文件时,往往需要对一段连续的文章(如:字、词、句、段)进行移动、删除、复制等操作,这一段连续的文章称为文字块,简称块。 4.打开已选文件的方法:1.双击文件名。2单击文件名,然后单击“确认”按钮。 5.剪贴板有何作用?剪贴板是内存中的一个特殊区域,WINDOWS用剪贴板临时存放用于剪切、拷贝或粘贴的文字块或图形信息,这些图形或文字块可以插入到同一文件的指定位置或者另一文件的指定位置。 6.使用WORD打印文稿,需作哪些打印准备工作?首先安装并连接好打印机,放好打印纸;在“打印机设置”对话框中选定打印机的型号;通过“文件”下拉菜单选择“页面设置”、“版心设置”,对页面大小和版心大小进行设置,注意:页面大小一定要与打印纸相一致。第三章

办公自动化系统工作总结

办公自动化系统工作总结 篇一:集团公司办公自动化报告 关于选择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请示 集团公司: 近期,党政办公室根据集团公司关于推进信息化工作要求,对如何选择使用办公自动化(OA)系统进行了调研、学习,现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汇报如下: 一、定位问题 办公自动化(OA)系统由数个数据模块组成,根据使用单位管理工作和业务量的涵盖范围大小,确定需研发模块的数量。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量大小、涵盖范围由使用单位根据需要确定,也就是说使用单位想达到什么程度、对现用的其它管理软件业务纳不纳入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问题? 目前,集团公司的客运结算、财务管理(电算化)、安全、机务等业务已使用专门的信息管理软件,均设有服务器,且运转正常。 二、价格问题 通常,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收费按照需研发的模块数量和连线微机同时上线的数量,制定标准,一次性收取;从报价来看,几万元、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都有。软件运

行在免费维护期后,一般按年收取维护服务费。 三、建议意见 鉴于集团公司部分管理工作已使用专门信息软件进行管理且运转良好的实际,综合考虑办公自动化(OA)系统软件的价格、办公安全、节能降耗等因素,提出如下建议意见:(一)初始阶段,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数据模块不宜过多,可从公文(文件)处理、集团办公(办事)流程、相关业务链接等几个方面,委托研发6至8个数据模块,以期达到办公环节(业务)流畅、工作效能、降低办公耗材(纸张、油墨等)的效果。经过阶段性运作,待工作人员熟识、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系统,需要完善或因工作需要增加(并入)部分业务模块时,再行研究处理。 (二)集团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定位为内部办公局域网,使用范围为集团公司机关各处室、基层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部分微机同时连线外网。机关各处室的微机全部联网,各单位按照每个单位2台微机联网,微机联网总量在200台左右。价格估算,从委托开发到安装使用,费用控制在10万元以内(不包括新增设备)。 以上当否,请批示。 党政办公室 20XX年月日 篇二:办公自动化实训总结

自考《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复习资料

自考《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复习资料 第一章办公自动化概述 (一)办公自动化的概念-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与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处理、且量非常大而且结构又不明确的那些业务上的一贡综合技术。(季斯曼定义)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地使人的一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目的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生产率、工作效率和质量,辅助决策,求取更好的经济效果,以达到既定目标。(85年全国第一次办公自动化规划讨论会) 办公自动化是以行为科学为主导,系统工程学为理论基础,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完成各项办公事务。以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取代传统的手工办公用具,以现代化的办公系统代替传统的手工办工系统。 办公活动内容:书面、口头信息生成与处理;书面、口头信息传递与管理;办公时间安排;办公资源运用 发展: 美国:①75年前基本通信设备和办公用单机设备②75-82新型办公设备,个人计算机进入办公室 ③83年后应用局域网络技术和远程通讯网络技术,系统综合设备采用

日本:①初期79-82,引进、开发、使用办公用的单机设备②发展期83-84办公机电化 ③改进期85-87多功能综合机,各种作业过程自动化④成熟期88年后办公系统集成化 我国:六五,启蒙与准备时期;七五开创与初见成效时期;八五、九五发展并走向成熟时期 加速我国办公自动化发展的对策 ①适应政治体制改革形势,实现办公机构、办公制度的科学化 ②适应办公自动化的需要,努力提高办公人员的素质 ③广泛开展技术研究,加速办公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1、识记:办公自动化的意义 ①办公自动化是现代化管理和建立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所必须的 ②办公自动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和“四化”建设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③提高办公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 办公自动化可以显著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最重要意义 2、领会:(1)办公自动化的要点 支持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人机工程学 直接利用的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 两大技术支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关键技术:数据处理、文字处理、语音处理、图形与图像处理、网络通信技术、决策支持技术 (2)办公自动化的主要环节-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传输、信息保存

办公自动化意义

政府要上网,企业要效益,办公自动化已成为机关和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在目前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大力改革的外部环境下,办公自动化对提高政府机关或企业各部门的办公效率,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构筑企业内部网,实现办公自动化,成为许多领导和信息主管部门的主要工作。 本文总结办公自动化在内涵、软硬件技术等各方面发展历程,提出一些实施办公自动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并探讨现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1.关注办公自动化内涵的变迁办公自动化,英文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办公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它利用先进的技术,使人的各种办公业务活动逐步由各种设备、各种人机信息系统来协助完成,达到充分利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办公自动化由70年代未80年代初在我国的提出,到现在已有了近二十年发展历史。 由于办公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办公自动化新产品不断的出现,办公自动化的内涵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最早的办公自动化指的是传真机、打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的使用。 接着,办公自动化指的是用电脑进行文书存贮、排版、及输出工作,用电脑进行人事、财务等进行管理。 现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观点认为: 办公实际上是人与人、人与部门、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交换、组织、分类、传递及处理,活动的协调,从而达到企业整体目标的过程。

传统的办公自动化多是指字处理系统、轻印刷系统、文档管理系统,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交换、传递,无法实现单位、企业内部的协调,难以对非文本的如: 声频、视频、图形、OLE对象、扫描图象等多媒体信息、超文本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 同时,传统的电子邮件系统没有对办公过程中的工作流提供良好的支持,难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工作状态采取不同的措施,更好的跟踪事务的处理过程。 因此,现代办公自动化系统更着重于提供办公信息的共享、交换、组织、传递、监控功能,提供协同工作的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作用相当于动物或人类的神经系统。 目前成熟的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的电子邮件系统和协作系统,较先进的Intranet/Internet(WEB)方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都是企业数字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在实施办公自动化时,必须注意到办公自动内涵的发展变化,清楚认识到昨日的OA不是今天的OA,明天的OA也将不同于今天的OA,要密切注意办公自动化技术及产品发展的最新进展。 用这种观点来制定办公自动化的有关规划,办公自动化才能用最少的资金,取得最好的效果。 2.办公自动化应用范围的发展一直以来,许多人对"办公自动化"的理解有误,认为办公自动化只是政府机关的事。 实际上,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企业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企业人员是否可以快速、有效地协调作业。 而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企业的数字神经网络的重要部分,没有一个快速反应的神经网络的协助,任何企业将难以获得长期、稳定、快速的发展。

办公自动化系统_文献综述

基于J2EE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 献综述 专业:计算机班级:06级计1 班作者:吴莉明指导老师:涂伟一、前言 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OA),是伴随着Internet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各行各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应运而生。 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革命使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企业都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强企业竞争力和提升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能力,以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 企业对信息需求的增长,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传统的企业内信息的交流方式早已不能满足企业对大量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处理的需求,中小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满足了企业的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的管理需求,提高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进而全面提升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竞争力。 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 办公自动化,英文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办公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它利用先进的技术,使人的各种办公业务活动逐步由各种设备、各种人、机信息系统来协助完成,达到充分利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办公自动化由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国提出,到现在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由于办公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办公自动化新产品不断的出现,办公自动化的内涵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传统的办公模式主要以纸介质为主,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如何实现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办公的无纸化逐步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现有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大型信息管理系统中,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或者是文件流转功能都是核心功能。同时企业办公主要是一个文件流转的过程,所有的

自动化办公系统运行情况报告

OA系统运行情况调查 一、OA概述 在OA刚刚出现的时候,政府和事业单位的确是OA的主要用户,OA还没有进入企业。所以人们认为OA并不能解决企业管理层关心和控制企业运营过程中关键业务过程的作用,也没有帮助员工有效的辅助到他们的日常办公。但是伴随着OA 的逐步发展,企业成为OA应用的广泛对象,OA也不再停留在传统的收发文系统或行政办公系统,OA发生了质的变化。它需要结合不同的部门和岗位、人员,成为他们的个性化的办公系统才有生命力。对于管理层来说,办公审批(不仅指公文,更多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审批)以及员工输入的数据汇总为不同权限的报表就是他们的办公系统。对于其他部门来说,他们除日常行政办公支持外,更需要他们的日常的业务流程的审批(如采购流程,合同审批,出差,借款,资金的审批),这些资源与信息的协同运作,才能构建适合现代企业运作和应用的协同办公OA产品。 二、系统上线 总裁办在2010年9月份展开了集团OA系统的上线准备工作,完成了包括服务器的安装配置、网络机房的选址、人员信息的收集及整理、各功能模块的应用设定、邮件系统配置及切换、OA系统运行测试等主要工作,集团OA办公系统在2010年9月底正式上线运行,总裁办并在系统上线后及时安排了在总部和项目公司的操作培训,方便集团员工及时熟悉及使用OA系统。 集团OA系统上线使用后,总体运行情况稳定,未出现过严重的问题或故障。 三、OA系统的使用意义 1.建立集团信息发布平台:在集团内部建立了一个有效的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场 所,例如:公告、论坛、规章制度、新闻,促使技术交流、公告事项等能够

在集团内部员工之间得到广泛的传播,使员工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的发展动态; 2.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工作申请及审批流程的使用,解决多岗位、多部门 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各个单位都存在着大量流程化的工作,例如各种申请、审批、请示、汇报等,都是一些流程化的工作,通过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就可以规范各项工作,提高各单位及部门之间协同工作的效率; 3.实现知识管理的自动化:传统的手工办公模式下,文档的保存、共享、使用 和再利用是十分困难的。在手工办公的情况下文档的检索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办公自动化使各种文档实现电子化,通过电子文件的形式实现文档的保管,按权限进行使用和共享; 4.辅助办公:像图书管理、档案管理、考勤管理等与我们日常事务性的办公工 作相结合的各种辅助办公,实现了这些辅助办公的自动化; 5.协同办公:就是要支持多分支机构、跨地域的办公模式以及移动办公。随着 集团的业务发展及考虑到新的地区公司的地域分布,移动办公和协同办公成为很迫切的一种需求。通过协同办公使相关信息能够获得有效的整合,提高集团总部领导层整体的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 随着集团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OA(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它将从单纯的电子文档审批和信息发布转变为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更重要的是透过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实现管理的提升、业务的改善,促进企业制度与文化的发展。 四、已上线的OA功能应用 1.工作流程: 1.1上线流程数:共57个,其中公文类1个,人资类34个,行政类11个, 运营类1个,信息类4个,系统流程6个;

办公自动化综合实践考试大纲

办公自动化综合实践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办公自动化综合实践专业课程是CCA T项目办公自动化系统工程师模块内容,该项考试是为提高高等学校、职业技术院校的在校学生,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数字化设计能力而实施的应用、专业技术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有利于计办公自动化等领域对专业工程设计人才的需求,也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职业技术院校各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试对象为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及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考生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 二、考试差不多要求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明白得办公软件的差不多概念和差不多理论,把握其使用的差不多命令、差不多方法,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考生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提高设计应用与开发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考试时刻 办公自动化综合实践专业课程考试采纳上机操作的方式,考试总体时刻为高级操作员级:120分钟;助理工程师级:150分钟;工程师级:180分钟。 四、考试等级分类 本办公自动化综合实践专业课程分高级操作员级、助理工程师级和工程师级三个系列,考生可依照自己的水平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级别。 五、试题类型 本办公自动化综合实践专业课程考试题型全部为实践操作题,包括绘图求解题、软件应用题、实际制作题等。 六、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代表助理工程师级课程增加要求,**代表工程师级课程增加要求) 一、认识办公自动化 考试内容 熟悉办公自动化概述,熟悉办公自动化系统 考试要求

1、了解现代办公自动化 2、熟悉办公自动化的适用环境 3、了解办公自动化的功能 4、熟悉现代办公的技术分析 5、熟悉办公自动化的进展趋势 6、熟悉办公自动化的硬件、软件 二、电脑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 熟悉电脑的差不多结构,把握电脑系统的组成,把握电脑各部件的连接及开关操作,熟悉技能强化操练 考试要求 1、熟悉电脑的差不多结构 2、把握电脑的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3、把握电脑的性能指标 4、把握电脑的差不多工作原理 5、把握电脑各部件的连接及开关操作 6、熟悉技能强化操练 三、Windows XP/Server 2003操作系统应用 考试内容 熟悉Windows XP基础知识,把握Windows XP差不多操作,把握磁盘的治理和爱护,熟悉Windows Server2003简介,把握技能强化操作 考试要求 1、熟悉Windows XP基础知识,如桌面、我的电脑和资源治理器、网上邻居、关心系统 2、把握Windows XP差不多操作,包括窗口、对话框、自定义工作环境、文件和文件夹的治理、系统设置等 3、把握磁盘的治理和爱护,包括磁盘碎片整理、磁盘清理、磁盘爱护、治理虚拟内存、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既可以作为输入设备,又可以作为输出设备的是________。 A、键盘 B、鼠标 C、显示器 D、磁盘驱动器 2、Windows中的“桌面”指的是________。 A、活动窗口 B、全部窗口 C、某个窗口 D、整个桌面 3、在Windows中,有关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 A、在Windows中,所有文件或文件夹都有自己的属性 B、文件存盘了之后,属性就不可以改变了 C、用户可以重新设置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 D、文件中文件夹的属性包括只读、隐藏、存档和系统四种 4、在Windows中不能打开“我的电脑”的操作是________。 A、双击“我的电脑”图标 B、单击“开始”按纽,然后在系统菜单中选取 C、右击“开始”按纽,然后在“资源管理器”中选取 D、右击“我的电脑”图标,然后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打开” 5、当一个应用程序窗口被最小化了后,该应用程序的状态为________ 。 A、保持最小化前的状态 B、继续在前台运行 C、被转入后台运行 D、被终止运行 6、在进入Word时,下面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系统自动打开一个空文档 B、系统不能自动打开一个空文档 C、系统自动打开一个最近被创建的文档 D、系统不能打开任何文档 7、关闭Word文档后,文档 ________ 。 A、存放在内存中 B、存放在磁盘中 C、存放在外存中 D、存放在Cache中 8、利用常用工具栏中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建立的新文档,在对其进行内容输入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后,系统将________ 。 A、不进行任何提示地对其进行保存操作 B、不对该文档进行任何操作 C、会相应地出现一个“另存为”对话框 D、自动地对其进行存盘操作 9、利用Word中的“剪切”命令,可以进行 ________ 操作功能。 A、移动、复制、删除 B、移动、复制、替换 第 1 页,共 5 页 C、移动、复制 D、替换、粘贴 10、在Word中,对某文档段落设置了几个自然段,当对该文档段落进行了段落间距的设置后,则________。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与发展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特点与未来发展 姓名:邓林 学号:2009111340 班级:应本09级3班

1.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3) 2.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3) 3.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现实应用与发展 (3) 4.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优点与不足 (4) 5.办公自动化的未来发展 (4)

摘要: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一般指实现办公室内事务性业务的自动化, 随着三大核心支柱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成熟,世界上的OA已进入到新的层次,在新的层次中系统有四个新的特点:集成化;智能化;多媒体化;运用电子数据交换(EDI)。因办公自动化的对象办公室是各行业工作的领导进行决策的场所,办公自动化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逐渐广泛。办公自动化系统也有它看得见的优点和因现在科技水平和信息传播的限制存在着它的缺点。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普及化将成为其主要的发展趋势。 1.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一般指实现办公室内事务性业务的自动化, OA(办公自动化)技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只限于单机或简单的小型局域网上的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数据库等辅助工具的应用,一般称之为事务型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管理型OA系统是第二个层次,信息管理型的办公系统,是把事务型(或业务型)办公系统和综合信息(数据库)紧密结合的一种一体化的办公信息处理系统;决策支持型OA系统是第三个层次。它建立在信息管理级OA系统的基础上。它使用由综合数据库系统所提供的信息,针对所需要做出决策的课题,构造或选用决策数字模型,结合有关内部和外部的条件,由计算机执行决策程序,作出相应的决策。事务级OA系统、信息管理级OA系统和决策支持级OA系统是广义的或完整的OA系统构成中的三个功能层次,三个功能层次间的相互联系可以由程序模块的调用和计算机数据网络通信手段做出。一体化的OA系统的含义是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把三个层次的OA系统集成一个完整的OA系统,使办公信息的流通更为合理,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重复输入信息的环节,以期提高整个办公系统的效率。 2.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办公室自动化是近年随着计算机科学发展而提出来的新概念。通常办公室的业务,主要是进行大量文件的处理,起草文件、通知、各种业务文本,接受外来文件存档,查询本部门文件和外来文件,产生文件复件等等。所以,采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生产各种文档,存储各种文档,采用其它先进设备,如复印机、传真机等复制、传递文档,或者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传递文档,是办公室自动化的基本特征。随着三大核心支柱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成熟,世界上的OA已进入到新的层次,在新的层次中系统有四个新的特点:(1)集成化。软硬件及网络产品的集成,人与系统的集成,单一办公系统同社会公众信息系统的集成,组成了“无缝集成”的开放式系统。(2)智能化。面向日常事务处理,辅助人们完成智能性劳动,如:汉字识别,对公文内容的理解和深层处理,辅助决策及处理意外等。(3)多媒体化。包括对数字、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的综合处理。(4)运用电子数据交换(EDI)。通过数据通讯网,在计算机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化处理。这个层次包括信息管理型OA系统和决策型OA系统。 3.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现实应用与发展:我国专家在第一次全国办公自动化规划讨论会上提出办公自动化的定义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中,由人与技术设备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业务目的的人一机信息处理系统。而办公自动化的对象办公室是各行业工作的领导进行决策的场所。领导机关做出决策,发布指示,除了文档上的往来之外,更深层的工作,实际上是信息的收集、存储、检索、处理、分析,从而做出决策,并将决策作为信息传向下级机构或合作单位,或业务关联单位。在行政机关工作中,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在公用服务业、公司等经营业务方面,使用计算机替代人工处理的工作日益增多,如订票、售票系统,柜台或窗口系统,银行业的储蓄业务系统等。事务型或业务型的OA系统其功能都是处理日

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中应用_论文

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 伴随着计算机的逐步推广和使用, 人们对办公室的自动化的要求与日俱增。采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讯技术广泛、逐步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 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 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 办公自动化属于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应用,它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使人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其目的是尽可能充分地

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生产率、工作效率和质量辅助决策,求得更好的效果。 一、何为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一) 办公自动化就是利用计算机及先进的办公设备连续地、自动地处理办公例行事务, 提高人们在办公室中工作和管理效率,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不断地使人们的一部分办公业务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中, 以提高办公效率。 ( 二) 办公自动化是把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 ( 三) 办公自动化是一个由办公人员和计算机构成的人机信息系统, 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功

能。 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 向多级办公人员及时提供所需信息,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进行辅助决策提高办公效率, 改进办公质量。 二、电子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处理工作的一项综合技术。 电子计算机为信息管理, 数据处理系统, 已逐渐成为各种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为建立一个通用的办公环境, 研制出新的办公协作模式——综合办公软件。它包含了多个应用软件和若干个功能全面的工具程序,包括字处理软件、数据电子表格、图文演示与制作软件、电子邮件及信息管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出版物创建软件、站点管理与网页编辑软件及新型的商务图形处理软件。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我校信息化的基础应用平台。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建立内外部通信平台和信息发布平台,实现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和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实现协同办公。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提高我校教学、科研、行政和后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为干部教育的现代化打下基础。 一、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分为两大类:通用办公及系统管理类、需整合的业务管理类。 通用办公及系统管理类包括:个人办公、公共信息、行政事务、公文流转、知识管理、帮助、系统管理等。 需整合的业务管理类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教务管理、学员管理、科研管理、研究生管理、函授管理、本科生管理、图书管理等。 二、系统功能要求 (一)系统功能总体要求 能满足300用户同时访问和350以上注册用户。 有与手机、小灵通的信息发布平台接口。 有与学校现有应用管理系统相衔接的接口或中间件软件。 有开放的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扩展功能,易升级、易集成。分布式组件技术,标准化接口设计,可自由增加或配置新模块。为满足定制需要,系统应提供丰富的应用样例(如典型流程、通用表单、具特定功能的函数包及增强工具),便于随时调用。全面支持二次开发,提供二次定制及开发所需的完整应用工具,包括二次开发手册文档及相关技术资料和案例介绍等。 系统应以组织机构为基础,实现工作和权限的分配。“部门-岗位-人员”管理模式贴近现实,人事变动和机构调整应变自如,同时应实现各模块的权限自动刷新,保证系统数据安全和完整。 提供完整的表单开发环境,包括增加一整套可供快速应用的工具和特性,用于定制、设计、增强适合各种需要的表单应用。定制好的表单可广泛发布到工作流及其它各模块或文件库中应用。 完全可定制的工作流引擎,可供系统各模块自由调用。用户无需编程便可灵活自定义出符合各种业务特征需求的流程,流程数量不限,调整灵活,能完全适

办公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精编版

办公自动化的现状及发 展趋势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办公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办公趋向自动化。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各企业的办公自动化越发重要,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办公自动化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系统科学和行为科学为支柱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本论文主要论述办公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知掌握各种办公业务,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以提高产效率、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辅助决策、促进办公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 关键字:办公自动化现状发展趋势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办公自动化没有统一的定义,凡是在传统的办公室中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机器、新设备从事办公业务,都属于办公自动化的领域。在行政机关中,大都把办公自动化叫做电子政务,企事业单位就都叫OA,即办公自动化。通过实现办公自动化,或者说实现数字化办公,可以优化现有的管理组织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增加协同办公能力,强化决策的一致性,最后实现提高决策效能的目的。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历程:1985年―1993年的起步阶段是以结构化数据处理为中心,基于文件系统或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使日常办公也开始运用IT技术,提高了文件等资料管理水平。这一阶段实现了基本的办公数据管理(如文件管理、档案管理等),但普遍缺乏办公过程中最需要的沟通协作支持、文档资料的综合处理等,导致应用效果不佳。1993年-2002年的应用阶段随着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组织越来越希望能够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提高整个组织的运营效率,同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软件技术发生巨大变化,为OA的应用提

办公自动化试题及答案

《办公自动化》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20分) 1:新一代计算机最突出的特点是( B )。 A: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B:具有智能C:具有超高速D:能理解自然语言2: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 C )。 A:内存储器和控制器B:内存储器和运算器 C:控制器和运算器D:存储器、控制器和运算器 3:在微机中运行一个大程序,存储容量不够时,可解决的正确途径是( D )。 A:增加可使用的外存B:安装外接硬盘C:把磁盘换为光盘D:增加可使用的内存4:微型计算机的问世,是由于( B ) 的出现。 A:中小规模集成电路B:大规模集成电路C:晶体管电路D:集成电路 5:在3.5英寸的软盘上, 有一带活动滑块的方型小孔, 它的作用是( C )。 A:读保护B:读写保护C:写保护D:驱动器孔轴 6:在微机中运行一个大程序,存储容量不够时,可解决的正确途径是( D )。 A:增加可使用的外存B:安装外接硬盘 C:把磁盘换为光盘D:增加可使用的内存 7:内存中每个存储单元都被赋予一个序号, 这个序号称为( A )。 A:地址B:字节C:编号D:容量 8:计算机病毒主要破坏计算机系统的( C )。 A:显示器B:软盘C:软件资源D:硬盘 9:文档窗口与应用程序窗口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D )。 A:文档窗口中有文档B:文档窗口是应用程序窗口的子窗口 C:应用程序窗口是程序运行窗口D:应用程序窗口有菜单行 10:计算机中能直接与CPU交换数据的存储器为( D )。 A:RAM、ROM和I/O设备B: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C:随机存储器和外存储器D:高速缓冲和主存储器 11:以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为基础的计算机结构是由( B ) 提出的。 A:布尔B:冯.诺依曼C:图灵D:帕斯卡尔12:要把当前窗口的信息复制到剪贴板上, 应按( B )。

办公自动化系统(精)

办公自动化系统(精)

办公自动化系统规格说明书目录 1. 办公自动化规格概述 1.1办公自动化的描述 1.2预期目标 1.3实现语言 2. 办公自动化结构 2.1总体结构 2.2功能描述 一、新信息 二、企业宣传 三、领导办公 四、个人办公 五、部门办公 六、公文管理 七、企业园地 八、流程中心 九、系统管理 十、综合查询

?新建连接xx集团各部门的计算机传输网络平台,在各节点配置相应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和软件; ?建设xx集团内部邮件系统; ?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 ?建设综合信息查询; ?建立企业信息网站 通过本工程的建设,将为xx集团的全体员工营造一个统一的企业办公及运作支持综合平台,提高全系统的办公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 1.2预期目标 本系统的用户是xx集团,由于该企业对核心业务类软件的应用也已较为成熟,大部分具备技术条件的单位逐渐开始应用外围服务类软件,使办公自动化的工作模式和传统的办公方式的融合;采用先进的软硬件系统和各级xx集团单位办公自动化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建设系统具有高度安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要求系统具有支持移动办公的能力,具有便捷的场所切换功能,具有广泛的信息采集、方便管理的能力。达到更加科学的规范化管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1.3实现语言 本次项目的开发工具是: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 Macromedia Dreamweaver 4.0 Adobe Photoshop 6.0 2. 办公自动化结构

2.1总体结构 ?总体结构图: ?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模块图: 2.2功能描述 本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十大子系统模块:一、新消息,二.企业宣传, 三.领导办公, 四.个人办公, 五.部门办公, 六.公文管理, 七.企业园地, 八.流程中心,九.系统管理。十.综合查询。 借助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达到规范工作制度、明确职权、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广开信息来源、减少纸张作业、实现公司员工办公工作流自动化,使文件的处理、传输、共享等实现计算机化,加强事后分析与监督能力,明确工程负责制,提高办公效率。 系统采用工作流的方式处理公文资料的流转,在处理结束之后即可送归档资料库存文件,经过一段时间累积的归档数据库采用光盘存储和备份,可以保证办公系统的正常工作和日后的查询检索。 企业内部信息网站内容包括企业形象、常用信息查询、新闻演示文稿、电子期刊等方面的内容,由办公系统进行信息的发布、整理。 一、新消息 包括公告通知、收发文件信息(新文件通知、新法规制度信息、新图书信息。此应用模块信息由相对应的应用模块发布,本身没有发布操作。新信息的分类由管理员或主管人员进行管理(增加、修改、删除。 二、企业宣传

JAVA+SQL办公自动化系统论文

摘要 极光办公自动化系统是针对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专门用于企业内部员工信息交流的软件,其开发过程主要包括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后端数据库的建立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操作简单,对于后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好的数据库。 本论文在对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该公司实际情况,采用Client/Server模式、利用JAVA语言进行系统的开发,以SQL Server 2000作为网络数据库,实现极光办公自动化系统。 系统用网络数据库将企业内员工的基本信息统一管理起来,形成集成的信息源,系统会根据员工所属部门对员工进行分类,这样有利于发送者快速找到发送目标,也能方便的进行信息的群发,在该系统中总经理具有最高的权限,负责对系统的管理。 该系统可使企业内员工之间信息的交流更高效,更便捷,也使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员工的频繁往来减到最少,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办公效率,为企业节约成本,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管理

ABSTRACT The aurora office automated system is developed to the NAIKAI CHUANGYUAN information technical company, specially used in the software of enterprise's interior employee's information interchange.Two respects of main setting-up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ont application program and back end database that it develops course. As to the things that the former requires the application program to have complete function and operate simply, demand to set up the database with good consistency of the data, integrality and security to the latter. This thesis is on the basis of fully survey and study the information technical company of NAIKAI CHUANGYUAN, direct against this company actual condition, adopt Client/Server mode, utilize Java to carry on systematic development, regard SQL Server 2000 as the network database, realizing the aurora office automated system. System basic information of staff unify management stand up enterprise with network database, form information source of integration, system can classify the staff, according to department that staff belong to, helping person as fast as he can to find and send goal and can convenient to carry on group of message, the general manager has supreme authority, responsible for the management to the system in this system. System this can make enterprise's staff exchange information high-efficient, convenient, and reduce the exchange of the staff of different enterprise departm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nterprise whole office, economize the cost for the enterprise, make the enterprise gain advantage among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realize the goal of enterprise's overall strategy. Keywords: Office automated Client/Server system manage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