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家园合作
如何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园合作案例
![如何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园合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2879ed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64.png)
如何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园合作案例
案例一:养成良好的晨间习惯
背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们养成良好的晨间起床、穿衣等习惯,进
行了一系列家园合作活动。
家庭参与:幼儿园老师在开学前向家长发起调查,了解幼儿家庭的晨
起情况。
并邀请家长参加“家园联谊日”,与教师一同演示晨间起床、刷牙等生活技能。
幼儿园措施:幼儿园老师根据调查结果,设计了一份针对不同家庭的
晨间习惯指导手册,并邀请家长签署承诺书。
成效:幼儿园采取了家园联动的方式,从家长入手,教育幼儿养成良
好的晨间习惯。
在此基础上,孩子们的起床、穿衣等自理能力得到了
较明显的提高。
案例二:培养定时收拾自己物品的习惯
背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养成整洁卫生的生活习惯,开展了一次
“定时收拾自己物品”的活动。
家庭参与:幼儿园老师向家长发出了整洁卫生的倡议书,并鼓励家长
与孩子一起进行卫生打扫、整理房间等活动。
幼儿园措施:幼儿园老师在教室内摆放一些小家具、织物玩具等物品,让幼儿进行清洁。
同学们学会定时收拾自己的物品,并学习分类整理
物品。
成效:幼儿园通知家长带孩子一起参加整理活动,培养孩子们良好的
生活习惯和整洁卫生的意识,让他们能够自觉地整理物品,养成好的
生活习惯。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增强了自我认知、自我约束的能力。
幼儿园家园合作:亲子共育活动案例精选
![幼儿园家园合作:亲子共育活动案例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59b820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7.png)
幼儿园家园合作:亲子共育活动案例精选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幼儿园家园合作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而家园合作正是要将家庭和学校的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支持。
本文将通过精选一些优秀的亲子共育活动案例,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中实施有效的家园合作,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案例一:亲子互动植物园探索活动在某幼儿园,为了增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互动,学校组织了一次植物园探索活动。
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去植物园参观,通过观察各种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增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该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增加了对植物的了解,也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三、案例二:亲子手工制作课程某幼儿园针对家长和孩子一起的亲子手工制作课程。
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可以一起制作各种手工作品,比如剪纸、折纸、画画等。
通过手工制作,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增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
而且,孩子们在亲子手工制作课程中还可以学到不同的手工制作技巧和知识,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案例三:亲子阅读共享会在某幼儿园,学校定期举办亲子阅读共享会。
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可以带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前来共享,一起朗读、讨论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共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增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更广阔的知识之窗。
五、总结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幼儿园家园合作的亲子共育活动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还可以增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沟通,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力度,在这方面做出更多更好的实践和探索,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幼儿园家园合作的亲子共育活动应该成为每个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共建共享家园合作案例
![幼儿园共建共享家园合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054b0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3.png)
幼儿园共建共享家园合作案例一、案例背景市幼儿园位于一个新建的社区内,该社区有许多年轻的家庭,并且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与社区家长的教育理念相吻合,即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满足家长们对于幼儿教育的需求,也为了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幼儿园决定实施“共建共享:家园合作”项目。
二、项目目标1.增进家园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努力。
2.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创造一个亲子共同成长的平台,加强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和启发。
三、项目实施1.开展家长培训:幼儿园定期组织家长培训,邀请专家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观念。
培训内容包括儿童心理健康、亲子沟通技巧、早期教育知识等。
2.家院联动活动: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同举办家庭游园活动、亲子运动会、亲子美术展、采摘活动等,增进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家长志愿者:招募家长志愿者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如校外游学、庆典活动、亲子手工制作等。
通过让家长亲身参与,加深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和理解。
4.家长会议: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等问题,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会议也是家长间交流的平台,可以分享教育经验和育儿心得。
5.家园作业:鼓励家长在家陪伴孩子完成作业,并向教师反馈作业完成情况和孩子的学习心情。
教师也会及时给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
6.家长APP:幼儿园开发一款家长APP,方便家长随时查看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活动安排等,并提供家庭教育的资讯和指导。
四、项目效果1.家园合作紧密,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促进了家校关系的和谐发展。
2.家长参与度提高,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中,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水平得到了提升,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成长。
五、总结通过幼儿园共建共享:家园合作项目,使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幼儿园优秀家园共育案例 幼儿园教育合作
![幼儿园优秀家园共育案例 幼儿园教育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775045a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8.png)
幼儿园优秀家园共育案例一、背景介绍家园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教育合作关系,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在家园共育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幼儿园能够更好地孩子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化的教育需求。
二、家园共育实践案例1.建立家长委员会某某幼儿园在家园共育方面的实践中,建立了家长委员会。
委员会由幼儿家长自愿组成,每学期进行一次选举。
委员会成员定期与园方进行协商,了解学生在园内的表现和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这样的模式让家长更深入地参与到园所的管理和教育活动中,同时也增强了园方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信任。
2.开展家园互动活动另一家幼儿园以家园互动活动作为家园共育的实践手段。
每周园所都会组织一次家长参与的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等。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感受到家庭与学校的联系,还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3.定期家访与家长会某某幼儿园在家园共育方面还开展了定期的家访与家长会。
每学期,园方会安排老师到家中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和问题。
园方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就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沟通与交流。
这样的举措让家长更深入地参与到孩子的学校生活中,促进家庭与学校的良性互动。
三、家园共育的意义和价值1.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园共育让家长和幼儿园更好地共同孩子的成长,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智力、情感、道德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2.增强家长参与感通过家园共育,家长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也更容易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3.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衔接家园共育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地衔接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需求。
四、结语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家长沟通案例——家园合作,共同育儿家园共育故事
![幼儿园家长沟通案例——家园合作,共同育儿家园共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cca7172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d1.png)
幼儿园家长沟通案例——家园合作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家长,我深知家园合作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至关重要。
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我和园方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通过多次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合作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1. 沟通案例一:开展家园共育座谈园方在学期初期举行了一次家园共育座谈会,邀请了家长代表以及专业的心理老师和幼教团队。
在座谈会上,我们家长代表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共享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实践经验。
园方也针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成长提出了一些建议,并邀请家长们参与到一些校园活动中来。
通过这次座谈,我们深入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了解到了其他家庭的教育经验,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教育启发。
2. 沟通案例二:加强日常沟通交流除了定期的座谈会,园方还鼓励家长和老师之间加强日常的沟通交流。
我和孩子的老师建立了一个微微家长群,老师会在群里及时共享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活动安排,我们家长也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最新动态。
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及时解决一些孩子在学校遇到的问题。
3. 沟通案例三:参与校园活动园方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校园活动,我和其他家长一起参加了幼儿园举办的家长开放日和亲子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不仅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还可以和老师及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参与让我们更加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环境,也更深入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4. 我的观点和理解通过与园方的家园合作,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合作对于孩子成长和教育的重要性。
在与园方的沟通和合作过程中,我们家长得到了很多宝贵的教育启发和指导,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也更加全面。
在未来,我将继续积极参与家园合作,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篇深度的文章,我对家园合作有了更全面、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明白了家园合作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园方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也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小班家园合作教育案例(2篇)
![小班家园合作教育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73404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7.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班幼儿正处于3-4岁这个年龄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好动、模仿能力强,但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有限。
在这个阶段,家园合作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案例以小班幼儿为例,通过家园合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案例描述(一)幼儿基本情况小班幼儿小杰,3岁,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有限。
在幼儿园的表现如下:1. 生活习惯:早晨起床后,小杰经常拖延,不愿意穿衣、洗脸、刷牙,需要老师多次提醒。
2. 学习习惯:小杰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容易分心,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经常在课堂上走动、打扰其他小朋友。
3. 情绪管理:小杰在遇到困难时,容易情绪失控,哭泣、闹脾气。
(二)家园合作方案1. 家庭教育指导(1)家长要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和个性,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家长要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引导。
(3)家长要关注幼儿的学习习惯,与幼儿园保持沟通,共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幼儿园教育(1)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共同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
(3)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管理,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3. 家园互动(1)定期开展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2)教师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册、微信群等渠道,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幼儿在园情况。
(3)组织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教育过程中。
三、实施过程及效果(一)实施过程1. 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小杰在家中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情况。
2. 教师针对小杰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情绪管理等方面。
3. 教师在幼儿园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引导小杰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案例分析
![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af9c5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7.png)
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案例分析案例一:小明的妈妈工作很忙,每天都很晚才回家。
小明在幼儿园的表现很差,他经常打其他小朋友,不听老师的话。
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后,主动联系了小明的妈妈,希望她能多关心小明,多陪陪他。
小明的妈妈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开始尽量调整工作时间,晚上尽量早回家,陪小明玩耍,读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和同学们也变得更加融洽。
案例二:小红的爸爸是一个非常有教育意识的父亲,他经常和幼儿园的老师交流,了解小红在幼儿园的表现。
他发现小红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总是吃得很慢,也不喜欢运动。
老师建议他,在家的时候可以多让小红做一些动手能力强的活动,比如让她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这样可以锻炼她的动手能力,也能提高她的食欲。
小红的爸爸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在家的时候让小红帮忙做家务,果然,小红在幼儿园的食欲变好了,也不再讨厌运动了。
案例三:小华的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他们经常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亲子活动。
有一次,幼儿园组织了一个亲子运动会,小华的爸爸妈妈积极参加,和小华一起参加各种运动项目。
通过这次活动,小华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支持,他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之后的幼儿园生活中,小华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经常强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幼儿园的老师则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像小明这样的情况,他的妈妈因为工作繁忙,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
这让小明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出一些问题。
这时候,老师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家园合作,就是需要家长和老师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出一份力。
小红的情况,则体现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良好沟通。
家长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调整。
这种积极的家园合作,让孩子的饮食习惯得到了改善,也让孩子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成功案例分享 幼儿园家园共育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成功案例分享 幼儿园家园共育](https://img.taocdn.com/s3/m/9e5fa45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02.png)
幼儿园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育儿,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共享一些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成功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家庭参与教育决策成功案例一:某幼儿园在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时,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将家长的期望和需求融入到教育教学计划中,并定期邀请家长参与教学评估和改进意见的收集。
通过与家长密切合作,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成功案例二:一所幼儿园在招生时,通过开展家长座谈会和家庭访问等方式,了解家庭对于幼儿教育的期望和需求,根据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优化教育教学方案,使得家庭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家庭参与教育活动成功案例一:某幼儿园在寒假期间开展亲子趣味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
通过家庭参与的形式,增强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加强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
成功案例二:一所幼儿园举办了“亲子阅读月”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阅读活动,并通过讲座和亲子互动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孩子阅读教育的重视,营造了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三、家庭参与教育评价成功案例一:某幼儿园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了定期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与家长共享,邀请家长就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家长参与评价的方式,增强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了解,促进了家校间的积极交流。
成功案例二:一所幼儿园通过组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及时了解家长对于幼儿园办学情况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看法,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了家校合作的效果。
总结:幼儿园家园共育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模式,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合作,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以上共享的成功案例充分说明了家庭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对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启发。
希望各位读者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幼儿园家园共育家访案例分析 幼儿园家园合作
![幼儿园家园共育家访案例分析 幼儿园家园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c7e321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0.png)
幼儿园家园共育家访案例分析一、引言幼儿园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相互信任、合作、分享和支持的关系。
家园共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旨在充分发挥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家长与幼儿园共同育儿,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而家访作为家园共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增进家园关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家园共育的意义、实施方式和效果。
二、案例分析案例一:小明家庭情况复杂,家长缺乏教育经验,小明在园表现不佳。
园方通过家访了解到小明的家庭情况,并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
园方针对小明的家庭情况,采取了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并邀请家长参与到小明的学习和生活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在园表现明显好转,家长也逐渐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参与。
案例二:小红的家庭环境较为和谐,但家长工作繁忙,对小红的成长关注不够。
园方通过家访了解到家长的工作压力较大,无暇顾及小红的成长。
园方主动提出帮助,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家庭活动,并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小红在园的情况。
在园方的帮助下,家长更加重视小红的成长,小红在园的学习和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三、家园共育的意义1. 促进家庭和园所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通过家访,园方能够深入了解每个幼儿家庭的情况,建立起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基础,有助于促进家园之间的良好关系。
2. 促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幼儿的教育。
园方通过家访,能够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给予家长专业的教育意见和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幼儿的成长。
3. 促进家长与园方的合作,共同育儿。
通过家访,园方能够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形成教育共同体,共同育儿,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4. 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通过家访,园方能够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做到家园合作,共同育儿。
四、家访的实施方式1. 定期开展家访。
园方要定期安排家访,建立家访档案,及时掌握每个幼儿家庭的情况。
幼儿园家校合作成功案例
![幼儿园家校合作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3ae35a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3.png)
幼儿园家校合作成功案例案例一:共同筹备校园活动我们幼儿园在举办校园活动时,老师会提前与家长沟通,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如组织亲子运动会、亲子手工制作比赛等。
在筹备过程中,家长们积极参与,出谋划策,提供了很多创意和资源。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也加强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案例二:“家长教师日”活动我们幼儿园设立了一个“家长教师日”,每个月邀请一位家长来园与老师一起参与孩子们的课堂活动。
家长们可以亲自为孩子上课,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让孩子们体验到家长的关爱和陪伴。
这个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评价,许多家长表示,通过这个活动,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让孩子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案例三:家长志愿者制度为了更好地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我们幼儿园推出了家长志愿者制度。
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参与幼儿园的各类活动,如协助组织校园活动、担任亲子活动的导师等。
通过家长志愿者的参与,不仅让孩子们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关注,也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案例四:定期家长座谈会我们幼儿园定期举行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们互相交流育儿心得,同时也让老师为家长们解答育儿过程中的疑问。
在这些座谈会中,家长们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老师还会根据孩子们在园的表现,为家长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建议,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案例五:家长群互动幼儿园家校合作成功案例比如在刚刚过去的校园开放日活动中,我们邀请家长们走进校园,参与到孩子们的日常学习中。
家长们不仅亲眼看到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有机会和老师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有一位家长,她的孩子在数学方面一直比较害羞,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
但是在家长开放日那天,这位家长看到了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勇敢地举起了手,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这个小小的改变,让这位家长深刻体会到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共育案例:家园合作促进孩子综合发展
![幼儿园共育案例:家园合作促进孩子综合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793495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9.png)
幼儿园共育案例:家园合作促进孩子综合发展幼儿园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育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在这个教育模式中,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共同关心幼儿成长,共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家园合作作为幼儿园共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孩子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家园合作的内涵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合作关系,是指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之间共同育儿、共同关心孩子成长的合作形式。
家园合作不仅包括了家长和幼儿园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还包括了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共同协作和支持。
在家园合作中,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应该共同制定幼儿发展目标,共同关心幼儿的成长,共同制定幼儿的学习计划,以实现综合发展的目标。
2. 幼儿园共育案例分析以某某幼儿园为例,该幼儿园注重家园合作,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该幼儿园,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关系,共同关心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家长经常受邀参与,例如观摩课堂、主题活动等,与孩子一起参与教育活动,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综合发展。
幼儿园还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通过家园合作,该幼儿园全面关注孩子的成长,促进了孩子的综合发展。
3. 家园合作促进孩子综合发展的意义家园合作是推动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家园合作有利于搭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桥梁,使幼儿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相互衔接,形成教育合力。
家园合作有利于挖掘孩子多方面的潜能,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共同关心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其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再次,家园合作有利于促进家长的教育观念更新和教育技能提升,更好地支持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成长和学习。
通过家园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综合发展,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家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对促进孩子综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幼儿园家园合作:家长与幼儿园共育案例
![幼儿园家园合作:家长与幼儿园共育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4f84f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8.png)
幼儿园家园合作:家长与幼儿园共育案例幼儿园家园合作:家长与幼儿园共育案例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家长和幼儿园共同育儿,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案例来探讨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以及这种合作对幼儿成长的积极影响。
案例一:幼儿园开展家长参与活动某幼儿园在每个月的第四个周末举办家长参与活动日。
家长们可以自愿来园参与孩子们的课堂活动,比如手工制作、科学小实验等。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家长更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也让他们在孩子面前变得更亲近、更可信。
在活动结束后,幼儿园会组织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们畅所欲言,畅谈对教育的看法。
这样可倾听家长们的心声,增进双方的了解与信任。
案例二:家长志愿者参与课外活动某家长在自由时间里,主动请缨成为了幼儿园的外语角志愿者。
她于每周三下午自愿留在幼儿园,通过讲故事、唱歌等方式,将英文带给孩子们。
孩子们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视野,还激发了对外语的兴趣。
而幼儿园也推荐更多的家长参与到这样的志愿者活动中来。
案例三:家园协作共同制定教育计划某幼儿园定期举办家长会议,邀请家长参与讨论幼儿园的教育计划。
在会议上,家长和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一起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共同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
这样的活动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更加信任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也更加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能够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这些案例表明,家园合作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家长和幼儿园共同育儿,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需要理解、尊重和信任对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希望更多的幼儿园和家长能够加强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家长与幼儿园共同育儿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幼儿园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寻求更好的合作方式,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来,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 幼儿园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6e9d03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1.png)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步,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幼儿园家园共育是当今幼儿园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教育理念,它强调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努力,旨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来探讨幼儿园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实践。
一、案例一:家长参与幼儿园教学活动在某幼儿园,为了加强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幼儿园举办了一次“亲子互动日”的活动。
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一同参与了各种教学活动,包括手工制作、游戏表演、亲子阅读等环节。
在活动中,幼儿园的老师们也与家长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共享了儿童教育的经验和方法。
这样的活动不仅拉近了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距离,也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从而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二、案例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开展活动某幼儿园与附近社区合作开展了一次“亲子健康饮食”公益活动。
幼儿园组织了专业的营养师和社区医护人员,为家长们讲解了科学的儿童饮食搭配知识,并引导家长们通过亲子厨艺比赛的形式,亲自动手制作健康营养餐品。
社区医护人员也为家长们进行了一些健康知识普及和儿童饮食调理方面的指导。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家长了解了科学的儿童饮食方式,还促进了社区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同时也提高了家长们对幼儿园教育的认同感。
三、案例三:家园共育项目开展调查和研究某幼儿园开展了一项“家庭教育需求调查”的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幼儿园与家长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调查,了解了家长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与困惑。
幼儿园还邀请了专业的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们提供了定期的家庭教育课程和讲座。
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家长们的家庭教育水平,也让幼儿园更好地了解了家长们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幼儿园家园共育是当今幼儿教育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教育理念,它强调了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之间的合作,旨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以上这几个案例,充分展现了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具体实践方式。
幼儿园家长沟通案例——家园合作,共同育儿
![幼儿园家长沟通案例——家园合作,共同育儿](https://img.taocdn.com/s3/m/8923ae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5.png)
幼儿园家长沟通案例——家园合作,共同育儿幼儿园家长沟通案例——家园合作,共同育儿一、案例背景某幼儿园小班级中,有一位名叫小明的孩子。
小明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的孩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顽皮调皮,经常不听老师的话。
由于小明的行为表现影响到了其他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老师决定与家长进行沟通,寻求共同解决办法。
二、沟通过程1.老师首先向小明父母介绍了他们孩子在班级中的表现情况,并且对其行为进行了评估。
同时老师也向家长说明了自己对教育孩子方面的理解和看法。
2.家长表示理解老师的观点,并且提出了自己对小明行为问题的看法和想法,认为这可能与小明性格和生活环境有关。
3.老师征求了家长对于改进小明行为问题的建议,并且就如何改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具体措施:(1)加强与孩子沟通:鼓励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孩子的想法,并且向孩子传递正确的行为观念。
(2)培养孩子好习惯: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如保持卫生、不打架斗殴等。
(3)引导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小明参加更多集体活动,如体育课、音乐课等,以提高其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
4.最后,双方对于今后的家园合作也达成了共识。
老师表示将会及时反馈小明在幼儿园中的表现情况,并且鼓励家长多与小明沟通交流。
同时也欢迎家长到幼儿园中来进行观察教学和与其他家长交流。
三、沟通效果经过双方共同努力,小明在班级中的表现得到了很大改善。
他开始更加听话懂事,与其他孩子相处融洽。
同时,他在幼儿园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结语通过这次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找到了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次沟通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小明的行为问题,也加强了家园合作,让我们一起为孩子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
幼儿园家园合作案例集锦
![幼儿园家园合作案例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bb6df64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9.png)
幼儿园家园合作案例集锦幼儿园家园合作案例集锦引言:幼儿园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建立起有效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幼儿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家园合作的目的在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幼儿能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层面获得积极的教育支持和引导。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来展示幼儿园家园合作的价值和效果。
案例一:家访活动的实施某幼儿园为了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每学期都举办家访活动。
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和成长情况,并向家长传达有关幼儿教育的信息。
在家访过程中,家长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幼儿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并与教师面对面交流。
通过这种亲近的交流方式,家长们更加放心地把孩子托付给幼儿园,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案例二:家长会的开展一所幼儿园每月都会组织一次家长会,家长会是家园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这个会议中,教师会向家长们分享幼儿的学习情况、教育目标以及未来的教学计划。
家长们也有机会提出他们的疑问和建议,共同商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家长会的开展,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得到了畅通,家长们也更加了解幼儿在学校的情况,可以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
案例三:家庭作业的指导一所幼儿园为了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特意设计了一份详细的家庭作业指导手册。
在这个手册中,教师详细说明了每个家庭作业的目的、方法和要求,并为家长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指导建议。
家长可以根据手册的指导,在家中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指导,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和进度。
这种家庭作业的指导方式帮助家长和教师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幼儿的学习成果。
案例四:亲子活动的组织一所幼儿园每周举办一次亲子活动,旨在加强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互动。
在这些活动中,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各种游戏和手工制作,共同度过快乐的时光。
通过亲子活动,家长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与孩子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评估案例:家园合作
![幼儿园教育评估案例:家园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5c5fd63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b.png)
幼儿园教育评估案例:家园合作幼儿园教育评估案例:家园合作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家好的幼儿园不仅要有专业的园长和教师团队,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以下是我所在的幼儿园家园合作方面的具体案例。
我所在的幼儿园开设了“亲子阅读”和“家庭工作坊”两个家长参与的活动。
每月一次的“亲子阅读”活动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到幼儿园听故事、阅读书籍。
这个项目不仅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兴趣爱好。
每周一次的“家庭工作坊”活动则邀请家长来到幼儿园学习亲子教育知识,了解教学计划,并参与孩子的手工制作活动。
这个项目很好地鼓励了家长参与,使家长更加了解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
家长会也是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定期举行家长会,让家长与园长、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孩子学习和教育方面的好经验和问题。
幼儿园的家长会不仅提供了一个了解教育政策和幼儿园发展的平台,还为家长提供了一个互相支持的社群。
家园合作不仅要有家长的配合,还需要幼儿园提供开放式的沟通渠道。
我所在的幼儿园采用了微信家园互动平台,每日将孩子的学习照片、活动照片和各种信息同步至家长的手机上。
家长们也可以随时联系园长和教师,反映孩子的情况和意见,如发烧、出游时间更改等等。
这种平台极大地加强了家园合作,让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交流更加高效、顺畅。
总的来说,这个幼儿园家园合作模式非常良好,在幼儿园教育评估方面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家长参与的活动让孩子的成长更具多样性,加强了幼儿园和家长的联系,建立了一个更加和谐的教育生态。
幼儿园社交沟通:家园合作案例
![幼儿园社交沟通:家园合作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e3916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c.png)
幼儿园社交沟通:家园合作案例幼儿园社交沟通:家园合作案例一、引言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最早接触社会的场所,社交沟通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家园合作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社交沟通中的家园合作案例,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带领读者深入理解这一主题。
二、家园合作案例分析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合作案例是非常多元化的。
在这里,我将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并探讨家园合作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案例:小明是一位三岁的幼儿园宝宝,最近在幼儿园里出现了一些行为问题,比如不愿意分享玩具、容易发脾气等。
幼儿园老师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到小明最近家庭中发生了一些变化,父母因为工作忙碌,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导致小明情绪不稳定。
在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下,幼儿园老师与家长一起制定了一份针对小明的情感管理计划,包括增加陪伴时间、培养分享意识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情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行为问题有了明显的改善。
三、家园合作的意义和深度以上案例中,家园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老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使得针对小明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这不仅是一次单纯的沟通,更是对于幼儿园教育中社交沟通的深度探讨。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不仅要相互沟通,更需要共同思考和努力,最终达成教育目标。
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正如前文所述的案例,家园合作能够为孩子们提供更全面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通过家园合作,还能够促进家庭与幼儿园的深度融合,增进双方的信任和理解,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这种合作不仅仅局限于解决问题,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的深刻思考。
四、结语通过对幼儿园社交沟通中的家园合作案例进行深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家园合作所包含的丰富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与教师的合作不仅仅是关于孩子的问题,更是对教育意义的深刻理解和探讨。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幼儿园教育中的社交沟通和家园合作,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幼儿园家园合作成功案例 幼儿园家园合作
![幼儿园家园合作成功案例 幼儿园家园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731d964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b.png)
幼儿园家园合作成功案例幼儿园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幼儿园家园合作已经成为了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幼儿园和家庭的积极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幼儿园家园合作成功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
一、案例背景A幼儿园位于某城市的中心地带,是一所知名的幼儿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教育设施。
该幼儿园一直重视家园合作,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并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
B家庭是A幼儿园的一位家长,他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希望通过幼儿园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和教育。
二、合作措施1. 阶段性家庭教育活动A幼儿园每学期举办一次家长会,邀请家长来学校与老师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在家长会上,老师会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做专题讲解,家长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
B家庭每次都积极参与,与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成长情况。
2. 定期家访A幼儿园老师会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和成长环境。
在家访中,老师会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需求。
B家庭在家访中表现积极,与老师坦诚交流,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
3. 学校活动参与A幼儿园定期举办各类活动,如春游、亲子运动会、家庭趣味活动等,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
B家庭每次都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与其他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各项活动,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合作效果通过幼儿园和B家庭的积极合作,孩子在幼儿园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B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获得了学校和老师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孩子得到了更全面的成长和教育,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启示与展望通过这个成功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1. 幼儿园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家园合作,培养孩子的特长技能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家园合作,培养孩子的特长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200f8a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4.png)
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家园合作,培养孩子的特长技能幼儿园家园共育案例:家园合作,培养孩子的特长技能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幼儿园教育已经成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
而家园共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机构的重视。
在这种模式下,家庭和学校合作共同育人,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在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践中,家园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特长技能,下面将通过案例分析和深度探讨来详细了解这一过程。
二、案例分析小明是一名幼儿园的学生,他在家庭环境中表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
他的家庭成员对他的特长非常重视,因此与幼儿园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培养他的音乐特长技能。
在幼儿园,老师们与家长们进行沟通,了解小明的特长,并为他提供了更多的音乐教育资源。
家长们则在家庭中培养他的音乐兴趣,经常给他播放音乐,并带他参加音乐培训班。
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下,小明的音乐特长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深度探讨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家园合作对于培养孩子的特长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家园合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深入了解孩子的特长。
家园合作的第一步是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特长和兴趣,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培养。
2. 提供更多教育资源。
家园合作可以让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如音乐培训班、艺术课程等,这样孩子就能够得到更好的特长培养。
3. 家庭支持和鼓励。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对于孩子的特长培养至关重要。
家长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特长领域里不断成长。
4. 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非常重要。
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沟通,共同商讨孩子的特长培养计划,并在实践中相互配合。
四、总结和回顾家园共育是一种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通过家园合作,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特长技能。
不仅如此,家园共育还能够让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环境之间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家园合作的案例
![家园合作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bbd8b18a76e58fafab0034e.png)
家园合作的案例例一∶家长到幼儿园最想做的事是看看自己的孩子学了什么。
为了避免漫无目的地浏览,幼儿园可以引导家长有效地进行观察,如事先告诉家长活动内容,这一活动的目的,请家长注意孩子哪几点。
有一定经验后,可给家长提供一张简单的幼儿行为观察表,供其逐项对照画圈,对每项的意义向家长作适当的解释,活动后一起讨论观察的结果。
待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孩子后,共同制定一个帮助幼儿的个别学习计划,并明确和落实各自的责任,特别是家长在家里要做的事,然后定期再交换意见。
观察表可保存起来,既可作教师的参考,又可让家长与日后的观察再作比较,去发现孩子的进步或变化,不断总结教育经验,改善家庭教育的方法。
如某幼儿园小班的家长参观日,幼儿有一项活动是双脚并拢、跳过横在地上的一个接一个的长条积木。
过去家长只是看着有趣,或为孩子拍手鼓励或哈哈大笑,活动结束就完了。
后来让家长有目的地观察之后,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如让家长看∶孩子跳时是双脚并拢的呢还是单脚跨的,跳过去后是站稳的呢还是站不稳,跳过一条积木后是接着跳下去呢还是要重新调整一下再跳,等等。
这些观察不要求家长很高的文化程度,很容易就能发现孩子动作的发展水平。
然后家长与教师商定,下一步回家后如何个别辅导。
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是大肌肉发展不好,就与教师商定办法,回家后不再抱孩子上楼梯,而让他自己爬;孩子跳跃后站不稳,是动作协调、平衡不好,教师就指点冢长,在接送孩子时让其多自己走,少坐车;回家后可在地上画一条线,让孩子做沿线走的游戏,等等。
这样家庭教育与幼儿园课程内容扣在一起,教师与家长共同计划,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整体效果。
例二∶家长在家常常给孩子讲图书。
幼儿园可给家长提供关于幼儿听故事情况的简单记录表(一本书一张),表上列出关于阅读这本书的一些简单问题,只需家长画几个圈即可。
如这样一些问题∶是孩子主动要你讲这本故事书的,还是你叫孩子听的?你讲图书时,孩子用手指着图书上的文字吗?孩子听故事时什么地方插话了?他说些什么?孩子喜欢书中的谁、不喜欢哪一个?你讲完了以后,孩子自己还去翻阅那本书吗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园合作——伴爱共同成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今天我要交流的题目是:家园合作——伴爱共同成长。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这学期已接近尾声,这学期作为一名年轻的新班长,感觉到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更加的强烈,除了要照顾到每一位幼儿,调节好班里的团队合作,还要搞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新班长,可能能处理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家园合作的极大意义会相对比较难些,而家长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怎样才能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密切的合作伙伴呢? 下面我来谈一谈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的几点体会和做法。
也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宝贵的意见。
一、家园合作的意义《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组织与实施中,《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是人的发展的需要2.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3.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一、“沟通系情”使心与心互相靠近(一)入园前的家园合作需要把握好三个过程1.提前报到、进行家访。
家访一维系情感的纽带家访不仅可以密切家园情感,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尤其对特殊儿童家访显得更加重要。
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居高临下以指挥者的态度都会让另一方退缩。
教师与家长都是儿童教育的主体,相互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孩子的发展。
七月中下旬进行家访,其实家访的时候我并没有把自己当一名老师,而是一位朋友去看望孩子,这样更能拉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不会因为我是老师家长就会敬畏会拘束,更能了解到孩子最真的情况。
也是在交谈中初步的了解了家长的性格。
当我和我们班韩老师接到家访的任务后,为了尽快的完成任务为试园做准备,我们俩立即开了个两人组的小会,确定了家访的时间,以及明确的分工,不到两天半的时间我们就完成了家访工作,家访期间主除了告知家长试园的时间,与家长、幼儿互相认识并主要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及家长要求。
通过家访,我有了更多的意外收获:文静内向的笑笑在家里竟然十分健谈;活泼爱动的泽泽却有不爱清洁的坏习惯……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另一面,家访让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也便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做好新生入园工作。
2幼儿试园参加亲子活动在双方有了初步的了解后,于幼儿正式入园前组织试园活动,一共8次,每次时间为半天,试园期间让家长、幼儿初步了解一日作息时间安排,并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标志图片,贴在自己的各种用品上,再让他们寻找自己的小标志来认识自己的用品,并了解各物品的取放位置和用途;通过教学活动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对家长的依恋程度,安排幼儿加餐,了解幼儿自理能力和进餐情况;试园主要是通过集体活动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幼儿园里伙伴多、朋友多,激发幼儿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乐群性。
为幼儿的开学做好铺垫。
当然试园也是家长对幼儿园的初步认识与了解,也是对我们老师的考验,所以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同,消除家长的顾虑,也是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和韩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
每当试园结束看到家长满意的微笑时,我都感到无比的开心与自信。
3.召开家长会,做好入园前的准备。
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幼儿园、班级、教师以及幼儿情况的重要渠道。
其实之前没做班长时也是经常和家长进行交谈,处理事情。
但是突然要面对这么多的家长,而且年龄都比我大,说心里话确实有点紧张。
这里也要特别感谢领导和王一楠老师,手把手的教,虽然有稿子,但是说出来的话不能像读的而是把它变成自己的话。
但是到了开家长会的时候,当看到各位家长认真的表情时,我突然意识到我得为我们的孩子负责,要把所有的注意事情都要交代给家长,就连小细节也会一一告诉给家长,比如孩子年龄小需要带换洗的衣服,因为性别的不同,小女孩上衣和鞋子也要带,再比如家长要做好教育幼儿入园的心理准备工作。
在幼儿面前要帮他们回忆幼儿园的好,体会幼儿园的快乐,切忌说:“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不吃饭,我就对你们老师说!”要让他们在心理上接受幼儿园生活。
为了让宝宝更快的学会拍球锻炼身体,更是在家长会上给家长来示范。
家长会之后便有很多家长发来短信说李老师,你说的太详细了,我们都没有想到,把孩子教给你就放心了。
这个时候我觉得我充分体会到了使命感。
并且家长会后我们成立了由热心家长组成的“家长智囊团”,作为家长代表及时反馈家长意见并负责随时与老师沟通,共同切磋育儿经验。
( 二) 亲子活动——使交流面对面为了能与家长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我们根据节日庆祝、主题活动开展情况适时地进行了亲子活动,如在冬至时,我们班开展了“实幼宝宝包饺子,其乐融融过冬至”的亲子活动,还有庆元旦的开放活动,家长震惊孩子的出色的表现,活动期间不断发出喝彩与掌声,温暖的送爱心中,孩子们得感恩换来了爸爸妈妈们幸福的笑脸和感动的泪水。
而之后的亲子游戏,热烈的气氛,充满了欢声笑语。
浓浓的亲子情、师生情、家园情充满了整个活动室。
结束时家长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今天很开心”,看似简单的话语但是充满了幸福感和对老师慢慢的信任。
一系列亲子活动的开展,让家长亲眼目睹了孩子的表现及发展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家长对孩子和老师的信任,增进了相互间的感情。
现在,只要举行亲子活动,我班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和配合,还能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真正收到了家园共育的好效果。
( 三) 幼儿成长档案——交流的有效载体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孩子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同时也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
因此,我们园为每个幼儿建立了成长档案,工作中时时处处细心观察,及时记录下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点滴进步,随时把这些信息传达给家长,用我们的真心和诚心打动家长、感染家长,达到与家长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
记得在一次歌表演比赛活动中乐乐因其节奏准确、动作和拍、优美,表现出极强的表现力,令我非常惊讶,我及时把它记录下来,下午家长看到后说:“原来我们的乐乐还有这种音乐天赋呀! ”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之情。
为及时反馈孩子的表现,我们每次活动后都把成长档案发给孩子,也请家长和幼儿周末进行记录。
相互问的记录和交流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每个孩子的发展特点,发掘出他们的兴趣点;现在父母因工作忙都是老人来接孩子,因有些老师不识字不能及时的把家长工作转达父母,所以我们每天都把家长工作传到成长档案上,便于家长查看,家长普遍反映非常方便;(四) 家园直通车——助我一臂之力平时,老师与家长碰面只有入园或离园很有限的时间,因此及时沟通、了解孩子成了一大难题。
于是我与班上的老师共同设立了“家园直通车”这个小栏目,针对有特殊情况的、离园较远的、家长不能亲自接送的幼儿,工作特别忙碌的,我便以纸条的形式与家长沟通。
如:宝宝最近进步也会及时的写纸条进行表扬,或是宝宝近期吃饭不好,近期有吃手的习惯、、、家长也把孩子在家的情况以及好的建议写在纸条上反馈给我们,纸条虽小,但是传达出了家园之间的深厚情谊。
为了激励孩子们拍球,我们要求家长写纸条,如:董安琪今晚拍球半个小时,238个,这样孩子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凭纸条来换取奖励,小粘贴或是小红花;班里有个小朋友叫邹雨菲,不想练拍球并且每天早上都会给妈妈发一顿脾气再来,妈妈很是头疼,后来我给她提了个建议,每天早上带一个小纸条,但是是叠的折纸,如小上衣,小裤子等,从这后每天晚上回家练拍球,早上高高兴兴的自己走进来,到了门口就大声说:李老师,我练拍球了,这是我妈妈叠的帽子”,这时候我也会捎带表扬她的妈妈,说你妈妈太厉害了,折的小帽子真好看,这时我看到她脸上洋溢着特别自豪的微笑,后来她妈妈因为这件事特别高兴,说菲菲现在出去就夸我说我妈妈是折纸大王,不过我现在真快成了折纸大王了。
(五)“真心理解”是心与心的交融1、化干戈为玉帛现在的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享受着百般的呵护,甚至有些被娇纵都是可以理解的。
俗话说:谁的孩子谁不爱呢? 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交到老师手中,当然就会对我们的服务抱着很高的期望值,但当我们有些服务与他们的期望出现偏差时,家长便有可能产生一些不满情绪。
比如:孩子在活动时不小心摔倒了,擦破了一点儿皮,如果在家中,家长可能扶起孩子,提醒他以后小心,事情就过去了。
可发生在幼儿园,有的家长很可能责备我们照顾不周。
每当有类似现象发生时,我总是以平和心态,换位思考去理解家长。
离园时把家长请进活动室,先向家长道歉,然后将事情的经过解释给家长,取得家长的谅解。
因为他们当时并不在场,没看到经过,见到的只是结果,出于对孩子的疼爱,才会产生不满情绪的。
比如刚开学几天,我们班的杨越卓小朋友放学时因为没有好好坐小椅子,在小椅子背后面不小心在眉毛间滑了一小道,虽然不严重,但是刚开学就给家长留下这样的印象,对于以后家长工作的开展肯定不利。
姥姥第一眼看到时愣了一下,看到我首先进行道歉后,才笑着说“没事,小孩太皮了”讲清事情原由后我和姥姥一起把宝宝送出了幼儿园,下班后去药店买了去疤痕的药第二天给宝宝抹上,晚上让姥姥带回家去继续给宝宝摸,从这之后宝宝姥姥对我们特别客气,包饺子活动时积极的参与为孩子调馅。
所以我觉得我们从自身找不足,向家长真诚地说明问题,与家长沟通,以妥善的方式化解家长的抱怨,就能够及时“化干戈为玉帛”,取得家长对我们的信任、理解。
2、语重心长唠家常俗语说“一句话十样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同样的一个意思,用不同的措辞来表达,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我在与家长的接触交谈中,特别注意讲求技巧。
例如:孩子犯了错误,不是直接找家长告状,而是像唠家常般先说说孩子平时的情况以及优点和进步,再对孩子的缺点提出建议,让家长了解老师的心意,以真心诚意换取家长的信任理解。
让家长能理解我们的途径还有很多,我除坚持以上原则外,还想了多种形式,如利用成长档案汇报幼儿的点滴进步、利用电话与家长交谈联络感情等。
通过与家长的友情沟通,使家长对我们更加理解尊重,并能主动配合,搭建起了家园共育的桥梁。
(六)“积极支持”是心与心的相互激励1、行动支持共战线著名幼教专家方明老师说过:“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就如一车两轮,必须同方向、同步调前进,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做好了家长工作,有了家长的支持.我们的各项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如在教育活动开展之前,让家长通过专栏了解我们的工作计划、教学目标以及活动安排等,请家长做好活动准备:带孩子去公园游玩欣赏一串红,找一找不同的车轮花纹,和孩子一起做拖拉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