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体态语艺术
浅谈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艺术
![浅谈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b5fc57df360cba1aa811da92.png)
心态, 而微笑正好有此神效。 一些教育家曾 提出:“ 用 爱的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 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 ” 堂, 使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让学生感到学英语是
一种乐趣而不是包袱。
语交际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即使有了现代化的教具 和科学化的教材, 如果缺乏体势语的配合, 课堂上师 生的信息交流仍就变得不够完全。美国心理学家阿 尔培根认为人的信息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5 % 的 5 体语+ 8%的 3 声调+ %的言词。 7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 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较好地运用体态语, 对提高课
英语教学效果更好呢?在新课程改革中, 小学英语提 倡的是任务型教学法,更加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 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上如能恰当地运用体态语, 如面部表情、 手势、 目光接触、 身体距离等会使课堂 教学更丰富、 深刻, 达到“ 无声胜有声” 的效果。
一、 表倩的运用艺术
型 指 己 衣 或 具 教“ i i a ja k t / 时, 着自 的 着 教 来 T s s c e h coa / m b昭/ … 或者在教“ is not……” t ap/ …” He 时
么义 泊卒第 17 I 解 . B
Un t 4中的 i A部分时, 我打开投影机, 照射在一面白 墙
上, 用两只手做出不同的动物影子, 并用英语介绍这 些小动物:“ k, ha e a …” L刃 I v ’ ,并模仿动物的叫 声, 除了学过的动物单词外, 让学生们自由发挥, 也 允许学生用手势做出其他动物或东西的影子,并及 时告诉学生这种动物或东西的英文名称。手势语言 的辅助, 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而且更主要的是复 习了句型, 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
教师在课堂上艺术性地用好眼睛, 有利于辅助
同, 与学生的远近不一, 会给学生不同的心理感觉, 产生不同的效应。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领读时,
浅论教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论教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485306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f.png)
教师从某种角度看,可以说是表演艺术家、演说家和诗人:在每节课中,教师教学中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自然流露出的艺术情趣,是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
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信息传输系统,是一个人际信息交流的过程,这个传输系统是以教师的教学语言为媒体来运转的。
其中教师的口头语言是主要的,它的中心任务是掌握和抓住学生的注意,传授知识,交流思想感情。
为更好达到这一目的,教师的教学除了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板书)外,还有易被忽略的教学语言――体态语言即教师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变化运用不同的体态语言来配合口语,用非语言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更生动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情感。
任何教师在讲课时都不会、也不可能使用绝对单一的语言方式表述思想、传授信息。
相反,教师在讲课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等等,借以加强表达的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或者弥补口头语言的某些不足。
这种教学中的手势、表情、动作、眼色,也是信息传递不可忽视的方式和手段。
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的实验表明:信息的总效果= 7%的文字+38%的声音+55 %的无声(人体)语言。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对引发学生求知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艺术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充满生气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其原因在于非语言和外加语言的提示作用。
非语言的提示作用与我们身体运动所发出的信息是分不开的,它传递着情绪和感情,并增强语言所表达的内容。
体态语言是课堂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
有科学家通过测试,得出结论:“人的记忆,80%是靠视觉来确立的。
”这正是电视教学比广播教学效果好的根本原因。
因为电视教学不光听得见教师的有声语言,还能看得见教师的体态语言,使学生获得的信息比“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广播教学清晰度和精确度要高得多。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两个渠道的作用,使学生的听觉器官,视觉器官同时获取信息,必然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体态语研究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体态语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de975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9.png)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体态语研究引言体态语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身体姿势、面部表情、视线、动作等方式所表达的信息。
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体态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对于幼儿园教师的体态语进行研究,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体态语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作用1.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往往很难集中。
而教师的体态语可以通过丰富的表情、生动的姿势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2. 建立师生关系体态语可以使教师和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3. 促进信息传递教师通过体态语可以更加清晰地传递信息,使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
特别是在幼儿园这一特殊阶段,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有限,通过体态语可以加强教师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促进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二、教师体态语的特点1. 生动多彩教师的体态语必须生动多彩,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可以通过表情、手势等方式展现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使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 情绪表达体态语可以展现出教师的情绪,通过面部表情、眼神等方式表达出欢乐、严肃、关爱等不同的情感,从而引导孩子产生共鸣,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3. 与语言相辅相成教师的体态语应该与语言相辅相成,起到强调、补充和丰富的作用。
通过体态语的配合,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三、教师体态语的优化策略1. 增强意识教师需要意识到体态语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竭力提升自己的体态语表达能力,并时刻关注自己的体态语是否能够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 定期培训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活动来提升自己的体态语表达能力,学习一些专业的体态语技巧,以更好地配合语言进行教学。
3. 实践总结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增加自己的体态语表达技巧。
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总结,逐渐提升自己的体态语表达水平。
读《教师的体态语言》有感
![读《教师的体态语言》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c17dba21172ded630a1cb681.png)
读《教师的体态语言》有感“我们可以不说话,却没有办法让自己的体态不传递信息。
有时候,丰富的体态语言甚至比有声语言更有力量。
”可以说,“我们以我们的发声器官发生,却以我们的整个身体交谈。
”张仁贤的《教师的体态语言》的第一章就告诉了我们体态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好途径。
而作为一名初中教师,能注意自己的各方面的体态,给学生传递正确的、积极的体态语言,是每一名教师必修的功课。
首先作为教师,应先从发型、服饰上自我约束。
书中强调,教师在发型上应该强调简洁大方,可以染发,但是忌色彩斑斓。
另外,教师为人师表,应该注重自己服饰上的得体,根据自己选择恰当的款式和颜色的衣服,能给学生较好的第一印象,也可以使教师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这种自我感觉对于教师教育机智的发挥有一定的作用。
而在平时应该注意:服饰打扮应该考虑自身的职业特点,应尽量追求大方、得体的视觉效果;服饰的更换不能过于频繁,一旦有改变了形象的情况,应在课间到教室让学生先适应,以避免学生上课只注重服饰,影响课堂效率。
个人觉得,穿合适的较为时尚的但要符合教师身份的衣服,会让学生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变好,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师生交流等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工作。
其次作为经验还尚浅的教师,应时刻督促自己避免一些消极或者无意义的体态动作,以防养成习惯。
书中把这类调节性行为下了一个较为概括的定义: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与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无直接关系的,身体一部分对另一部分或身体的一部分对其他物体的动作,成为教师调节性体态语言。
一些类如摸鼻子、修饰头发、腿部抖动。
这些动作不但不雅、对教学没有帮助,甚至可以影响我们和学生间的沟通。
因此教师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不要出现此类体态动作。
作为教师,要学会与学生的目光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学生会从你的眼神中,得到不少信息,是责备,或是鼓励,又或是赞扬。
在课堂上也应该时刻从学生的目光中获取信息,了解学生是听懂了或是有所疑惑。
这样师生双方通过目光传递的信息,不仅起交流作用,同时还可以协调师生的谈话,使之畅通并获得成功。
此时无声胜有声——浅谈幼儿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
![此时无声胜有声——浅谈幼儿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9a78527ed630b1c59eeb552.png)
不廷唯蝴 号。 在入讯甑奎瀛 卑并不 是 使用 独立的 言 段 于 莹坨 一 语 手 五 酷
不当, 也会影 响到课堂的实施 。 因此, 我们在运用 体 态语时应该讲究 技巧 , 注意原则 。
1适 度。 、
体 态语在 幼儿 园教育教 学中的重要 作用 在幼儿 园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中 , 儿接受老 师 性 , 幼 是最直 接 的体 态语 。再次 , 手势 较其 它身体 语言信 息主要 有两个 途径 : 是有 声语言 , 一 二是 姿势 更易变化 、 表演 , 以随时 随地 运用 。 可 体态语言 。有声 语言作用于人 的听觉 , 而体态语 2 面部表情 的运 用策略 、 则作用于人 的视 觉。在教育教学 中 , 有声语言 和 人的 面部表情 是信息 的重要 载体 之 一 。教 体态语 言 同时进行 ,不仅可 以使学 生听 到有声 师 的喜怒 哀乐 , 是吸 引幼儿 注意力 、 感染 幼儿情 的语 言讲授 ,还可 以通 过教 师 丰富 的表 情 、 手 绪 的强刺激 物 。这一特点 就要求 幼儿 教师要 更 势、 动作 , 使视 觉 的信息 与 听觉 的信 息相 结合 , 多 的运用 面部表 情来表 达 自己的意愿 ,更 积极 让幼儿更 长久 的集 中注意力 ,有助 于提高 教育 主动地与 幼儿交流 。 教 学的效果 。 3 眼神 的运用策略 、
、
体 态语是有声语 言的一种重要 的辅助手段 , 要有 做 且 寻段。 体态语言又叫身体程 青 本文对 ≤ 幼儿i 体态语 的运用 , 一个 整体观念 , 到适 度 , 要服从课 堂语言 的表达 需要 。 觳 鹊蝴 鹊运甩逝 誊|| 诲莨 || 2 自然 。 、 | - 键孚 ≮ 关 铣 § 教学 惫 薯0 z || 教师 课堂体 态语 是教 师 内心情 感 的 自然 流 首先 , 手势具 有形 象性 , 它能将 教学 内容 生 露 , 这就要 求体 态语 不能矫 情做作 。体 态语 的运 动形 象地呈现在 幼儿 面前 。其 次, 手势具有象征 用 要 自然得体 , 既要 符合美 的原 则 , 给人 以美 的
教师的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的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1202351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0.png)
S OCCUPATION812012 05教学方法KILLS教师的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马南南教学语言有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和书面语言之分,它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体态语言是教学活动中无声的语言。
在教学语言中,教师的思想、情绪、情感、心理活动都是以自身表情和体态来表现的。
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体态语言的运用,有利于表达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
体态是指人的身体姿态。
姿态越自然,身体各部位表现出来的动作就越亲切,反映的思想感情就越真实,在课堂上,教学效果也就越好。
作为教师只有表现出不做作、不矫揉和不失态,才能使体态语言得到应有的发挥。
当口头语言不足以表达思想感情时,教师若能将体态语言运用得当,将会对教学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教师体态语言的运用,要做到“形神”自如,“意音”到位。
这样,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互相结合互相弥补,调动教学信息的组织和传达,促进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心理活动,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在教学中的体态语言1.表情表情是精神的内在体现,是教态积极的一面。
精神愉快,如春风拂面,带给学生的是亲切、融洽的学习氛围。
因为良好的表情始终是用微笑来体现的。
但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学生听课不安心、思想不集中等情况,教师可作出凝视皱眉、放下面孔稍停片刻或抿动嘴唇想说而未说等来提示学生注意;对不守纪律的学生,必要时用冷静的默不作声的方法来制止。
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学,也有益于养成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2.服饰教师的服饰得体、简洁大方,既能体现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内在素质,又能积极地发挥课堂教学效应。
在课堂上,若教师不修边幅,着装不伦不类,是很难为学生接受的。
因此教师要注重朴素的服饰和文雅的仪表。
3.眼神和手势眼神是心理和思维的反映。
教师走进课堂第一次与学生交流的就是用目光,无声无形之中,透给学生一种情感,使学生进入听课状态。
如果在听课过程中有学生讲话,教师目光一扫或注视一下学生,即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
师生沟通的体态语艺术
![师生沟通的体态语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a33ff1cc33d4b14e852468d0.png)
师生沟通的体态语艺术科学研究发现:人们接收到的外界信息70%——80%来自于视觉信息。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耳闻总不如目睹”。
从某种意义来说,师生沟通中的非言语交流也许比言语交流更为重要。
人们也许能够一时停止有声的说话,但却不能停止通过各种身体的姿态有意无意地不断发出信息。
对于教师来说,体态语具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通过正确识别学生的各种体态语来洞察学生的心灵,在沟通中就有可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第二,有效地运用好各种体态语来传情达意。
没有表情的呆板说教只能使学生永远对教师敬而远之,永远不会对教师敞开心扉。
好教师应该懂得“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应该学会“此时无声胜有声”式的表达艺术,成为一个魅力十足的沟通行家。
明察秋毫识体语同学小吴因为今天好几样作业都没交,班主任老师找到了他。
“你为什么没交作业?”“因为、因为昨天晚上我奶奶生病了,家里又没人,只好让我去陪她吊针。
”小吴虽然说得振振有词,但眼睛却看着地面。
“真的吗?那么你看着我的眼睛说话!”小吴眼睛还是不敢正视老师。
老师的心里已经明白了。
她想,对这个父母双亡、生长在特殊家庭的孩子再也不能掉以轻心了。
新来的班主任老师问小磊同学:“这次考试你两门不及格,你父母知道了吗?”只见小磊触摸了一下鼻尖,眼神快速地飘荡后慢慢地吐出话来:“知……道……了。
”经验不足的老师再也没问下去。
可是,一个星期后,同学来告诉小秦老师,小磊因为涂改成绩单被父亲发现,今天被狠狠地揍了一顿,所以不敢来上学!从以上的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①“貌合神离”、“口是心非”是师生交往、沟通过程中学生常有的现象。
②能顺藤摸瓜、探明学生真正心迹的“蛛丝马迹”,往往是学生表现出的体态语言。
③教师应该学会一点“识人之术”,逐步具备能对学生“明察秋毫”,独具慧眼识“体语”的能力。
识别学生体态语的能力也许可以通过教师工作中经验的积累来获得,但如果能重视这种敏感度的训练,学会一些识别学生体态语的原理和方法,再加上结合工作实践多加揣摩和总结,这方面的能力可能会提高得更快。
教师体态语
![教师体态语](https://img.taocdn.com/s3/m/311a85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44.png)
教师体态语教师,是一群默默奉献、默默耕耘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对学生的爱和关怀。
而教师的体态语,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通过身体的动作和表情,传递出对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当教师在讲台上讲解知识时,他们的身体语言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他们可能会用手指着黑板上的内容,示意学生注意;他们可能会用手势来说明问题的大小或重要性;他们可能会走动在教室中间,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他们的关注。
这些动作,虽然细微,却能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听讲,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
除了在讲台上,教师的体态语在与学生交流时也起着重要作用。
当学生遇到困难或烦恼时,教师可能会轻轻拍拍学生的肩膀,示意他们不要放弃;或者用温和的眼神看着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安慰和支持。
这种体态语,虽然简单,却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理解,从而更加坚定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教师的体态语还体现在课堂管理上。
当学生不守纪律时,教师可能会用严厉的眼神或手势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当学生表现优秀时,教师可能会用鼓励的微笑或拍手表示肯定。
这种体态语,能够激励学生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的体态语还体现在与同事、家长的交流中。
当与同事交流时,教师可能会用亲切的微笑或握手表示友好;当与家长交流时,教师可能会用认真的眼神或肯定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的期望。
这种体态语,能够增进师生、校家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教师的体态语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种深情的表达,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通过细微的动作和表情,教师能够传递出对学生的爱和关怀,激励学生坚定前行。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爱,用心去回应他们的关怀。
让我们在教师的体态语中,感受到爱的力量,感受到成长的力量,感受到希望的力量。
愿教师的体态语,永远温暖着我们的心灵,永远激励着我们的前行。
教师的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教师的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16616df5335a8102d22041.png)
教师的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是无形的且无处不在的无声语言,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表演欲望,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1 体态语言运用在课堂调控上面含微笑、用亲切的目光扫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会解除课堂的压抑,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以愉快的心境投入学习;面容舒展,用期待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学生的眼睛,会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师长的重视和鼓励,有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地把心中的真挚和诚恳、信任和鼓励、赞美和肯定用眼神和面部表情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同时也注意用它们调控课堂,将一些不利学习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引导课堂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1.1精神抖擞带学生进入学习角色。
教学活动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走进教室的姿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应于上课之前,在教室外停留片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那些烦恼心情抛置于教室门外,以良好的心境、轻快的步履、精神饱满、举止大方满怀信心地走上讲台。
这样良好情绪就能使学生心旷神怡,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更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试想想:一个满脸倦容、无精打采的教师走进课堂,教学的气氛必然死气沉沉,学生也必然会懒得动脑、动手学习。
一位老爱打磕睡的学生说:“每当我们的老师精神抖擞,昂首挺胸站在讲台上时,我的磕睡虫立刻被吓跑了。
1.2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j陕乐、饱满、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
首先教师要把课堂成为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平台。
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到学生中去,用真诚的微笑、良好的情趣、满腔的热情去面对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只有形成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的想、大胆的说、大胆的做。
以高尚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的进行学习活动。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体态语研究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体态语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55a70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1.png)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体态语研究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接触世界、学习知识的起点,而教师作为幼儿园的重要角色,他们的体态语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体态语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它通过姿势、表情、动作等方式来传达信息,对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
对幼儿园教师的体态语进行研究,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园教师的体态语特点1. 观察与模仿幼儿园教师的体态语主要是通过观察与模仿的方式来传递信息。
他们会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表情来引导幼儿学习,或者通过观察幼儿的表情和动作来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求。
这种观察与模仿的体态语方式可以更好地引起幼儿的兴趣,增加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2. 亲和力和鼓励幼儿园教师的体态语注重表达亲和力和鼓励。
他们会通过拥抱、轻拍、拉手等方式来表达对幼儿的关爱和鼓励,让幼儿感到温暖和安全。
这种亲和力和鼓励的体态语方式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 温柔和耐心幼儿园教师的体态语以温柔和耐心为主要特点。
他们会通过温柔的眼神、柔和的声音、缓慢的动作来与幼儿交流和引导,让幼儿感受到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从而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并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
1. 促进学习兴趣幼儿园教师的体态语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通过生动的动作、生动的表情、有趣的声音等方式,教师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2. 增进师生情感交流3.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师的体态语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亲和、温柔的体态语方式,教师可以安抚幼儿的情绪,增强其自信心,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通过生动、有趣的体态语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各种运动活动,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
1. 增加师范教育的体态语培训在幼儿园教师的师范教育中增加体态语培训课程,让教师能够系统地学习体态语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提高其体态语的表达水平。
浅议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
![浅议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https://img.taocdn.com/s3/m/31470f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0f.png)
浅议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体态语,是指通过身体的姿势、动作、表情等方式来传达信息、情感和意图的一种非语言交流方式。
在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体态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技巧,它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引导学生、传达知识、增强互动、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将就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进行一些浅议。
体态语在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身体语言的运用,可以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
老师可以利用手势来解释一些抽象概念,通过动作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体态语还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学生,例如适时的眼神交流、站姿的调整、手势的运用等,都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提高课堂纪律。
体态语在小学教师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魅力和个人魅力。
一个有魅力的老师,除了对知识的掌握之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舞台表现力,而体态语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方式。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表情、动作、声音等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热爱、对学生的关怀和对教学的热情,从而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意一些体态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要注意体态语的准确性,要做到言行一致,避免出现矛盾和误导学生的情况。
要注意体态语的灵活性,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灵活运用不同的体态语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要注意体态语的自然性,避免过度夸张或做作,以免给学生留下不真实或不自然的印象,导致反效果。
要注意体态语的节制性,要适度运用体态语,不要过度依赖体态语,要让言语更多地成为主要的传达方式,避免过度肢体化、失控等情况。
教师的体态语艺术
![教师的体态语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d164ed108a1284ac85043d2.png)
教师的体态语艺术人的内心世界是看不到的,人的内心世界又是可以觉察到的。
说人的内心世界看不到,是因为人的心理、思想隐藏在人的大脑中,看不到,摸不着;说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觉察到,是因为人的心理、思想总要通过言语、行动表现出来,而为人所觉察。
人说话当然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情绪,可是当人沉默不语的时候,人的脸、身、手也都在时时表露着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情绪与情感,都可以通过脸部、身体、双手的表情显现出来,人们把这种表情叫做体态语。
因此,班主任老师不可不对体态语做一些研究。
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带有一定情感色彩、能够传递一定信息、表示一定态度的、在人的交际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非有声语言表现。
这种特定的身体态势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地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同时又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
体态语言在人的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其约定俗成的一面,比如,摇头,表示否定与不同意;皱眉说明反感与讨厌;坐翘二郎脚常常随意或傲慢等等。
同时又因交际场合、个人性格特点的不同而具有灵活多变的一面。
比如,脸红常态下表露的是人的害差,而在一个学生说谎时,脸红又表示该学生心虚和害怕的内在心理。
在很多特定的情境下,体态语可以代替言语的作用,甚至起到比言语更有力的效果。
例如,班主任教师在上课时,看到学生在下面搞小动作,这时班主任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一是停下讲课,大声批评;二是假装没看见,听之任之;三是若如其事地走到该学生座位前,一边讲课一边用手轻轻拍拍学生的肩,从而制止了学生的小动作,使其专心听讲,同时又没有打乱课堂的教学进程。
班主任用动作代替了口头批评,不费口舌不动声色不影响教学,真可谓"经济实惠"的教育方式,这就是体态语方的妙处。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研究者对体态语言表达系统进行研究。
体态语言表达系统大致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言语者身体的动作及态势(包括面部、上肢、躯干、下肢);第二部分是副体态语表达系统。
教师上课体态语的要求
![教师上课体态语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b7a5124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1.png)
教师上课体态语的要求《教师上课体态语的要求:用身体“说话”的艺术》嘿,咱来聊聊教师上课体态语的要求,这可就像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得有讲究呢!首先呢,姿势得端正。
老师站在讲台上,就像一棵挺拔的大树,不能弯腰驼背的。
要是老师上课的时候歪着身子,就像比萨斜塔一样,那可不行。
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没精神,他们也容易走神儿。
我记得以前有个代课老师,他上课的时候总是驼着背,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身体还一扭一扭的,我们在下面看着,注意力都被他奇怪的姿势吸引走了,哪还有心思听他讲课呀。
眼神也很重要哦!老师的眼睛得像探照灯一样,能照顾到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
和学生对视的时候,要有眼神交流,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
不能老盯着天花板或者地板,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老师不重视他们。
我上中学的时候,有个语文老师,他讲课的时候眼睛特别有神。
当他提问的时候,他会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们,感觉就像在说:“嘿,我知道你能回答出来!”这让我们都特别积极地思考和回答问题。
有一次我回答对了一个难题,他看着我,眼睛里满是赞许,那种感觉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就像得到了宝贝一样,可自豪啦!手势也是体态语的关键部分呢。
手势得自然,不能太夸张,也不能太僵硬。
比如,讲重点的时候,可以用手指点一点黑板,或者在空中稍微比划一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要是讲一些比较宏大的场面,像描述大海的时候,手臂可以展开,就像自己真的站在海边一样。
我见过一个历史老师,他在讲古代战争的时候,那手势可精彩了。
一会儿挥舞手臂模拟士兵冲锋,一会儿又握拳表示战斗的激烈,把我们都带入到那个紧张刺激的场景里了,感觉就像在看一场精彩的电影呢。
还有啊,表情得丰富。
不能总是板着脸,要根据上课的内容有不同的表情。
讲有趣的故事时就笑一笑,讲到悲伤的内容可以稍微严肃一点。
就像我小时候有个老师,他给我们讲烈士的故事,他脸上那种庄重和惋惜的表情,让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故事的沉重,大家都安静地听着,心里充满了敬意。
教师上课的体态语就像无声的语言,能让课堂更生动、更有趣。
教师的身体语言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的身体语言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751c5627e21af45b307a824.png)
的体态语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上课内容, 激活学习情绪, 调节 课堂气氛, 增进师生感情,归根到底就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 率。它的具体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
1.体态语言能促进教 学信息的相互传递 伴随口头语言的体态语能够改变 、 扩展 、 否定或增长 口头
当前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是 : 既要减轻学生的
教学;另一方面, 可通过观察学生的体态语取得反馈信息, 这 样就能及时发现问题, 找到解决的方法。
四、 身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言的表现形式
通过工作中对其他教师的观察和笔者.自 身的体会,笔者 将身体语言分为表情语, 手势语和态势语三个方面:
1.表情语
表情语多种多样, 一个人的喜、 哀、 思、 恐、 怒、 忧、 悲、 惊, 全部都可以从面部表情中反映出来。 教师的脸部表情, 正如同 身体姿态, 是显示资讯给学生的直接表征。
教学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门科学。 聆听优秀老师的示范课 往往令人感受到了一种艺术享受。捷克斯洛伐克的教育家夸 美纽斯把 自己的代表作《 大教学论》 称为“ 把一切事实交给一 切人类的艺术” 他又说:教学是一种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 。 它 不会使教师感到烦扰也不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情,它能使 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快乐: 它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 浅, 不铺张, 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 , 高尚的情谊和最深刻 的虔诚的艺术。 二、 身体语言的介定
来, 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 表情、 动作等反应投人情 况来判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对教学效果能及 时地进行反馈, 这样的情况相互传递, 对教学是非常有利的。 2.体态语能有效地改善课堂气氛 一个能善于利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的教师势必也能营造 较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 打破以往的陈旧的教学常规, 要我学” 我要学”而良好 变“ 为“ ,
第二节教学体态语技能
![第二节教学体态语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936b1c58960590c69fc37629.png)
第二节教学体态语技能一、教学体态语的涵义和特征我们把在人际交流中能够传递特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称为体态语言,它是人类除言语行为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信息传输渠道。
所谓教学体态语,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来传递教学信息、表达情感态度的一种无声教学语言。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人说出来的话,不单是靠它的内容来激发对方的思想和感情,这里有交谈者一副兴致勃勃的面孔,有一双一忽儿在科学的丰功伟绩面前燃烧着赞美的火花,一忽儿又好象在怀疑所作结论的正确性而眯缝起来的眼睛,有表情,还有手势……”教师恰当地运用体态语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具体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有时还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师的体态语言,与人们日常使用的体态语言相比较,又有其独特之处:(一)有意性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使用的体态语言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
例如见了熟人,面部会很习惯地、随意地露出笑容以示好感;与人交谈打手势,也是随随便便,无须经过精心的设计、准备。
而教师则不然。
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位于众多学生视线的焦点处,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影响着学生的情绪,从而给教学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因此教师对自己的体态语言应该时刻加以注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意性”。
有人曾进行过这样一项简单的实验:选取某中学两位青年教师(A、B),他们学历相当,教学能力不相上下。
给每人一份同样内容的文章,要求两人能熟记背诵,只是单独通知A教师准备讲演。
两天以后,从师范大学中文系四年级中随机抽取30名学生,分成C、D两组分别听A 和B的讲演。
A因为事先做了准备,因此讲演时体态调控从容,和谐自然,而且为了配合演讲还特别设计了几个恰切的手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B虽然对演讲内容了如指掌.但因未做体态语言方面的准备,演讲中缺少手势配合,单调呆板,而且出现了一些消极体态语,如翻眼看天花板等,引得学生哧哧发笑。
第四章 体态语艺术 教师体态语艺术 教学课件(共50张PPT)
![第四章 体态语艺术 教师体态语艺术 教学课件(共5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c32c717f8c75fbfc67db22d.png)
〔四〕衣饰(yī shì)
❖1、讲课时对教师衣饰(yī shì)的要求是: ❖ 从众随和,朴实无华。整洁大方,色彩和谐。
38 第三十八页,共50页。
〔四〕衣饰(yī shì)
❖ 2、在衣饰打扮上也要为人师表: ❖ ①要克服守旧(shǒujiù)思想, ❖②要克服求异心理。
焉的感觉。 ❖ 当众挤眉弄眼。
12 第十二页,共50页。
❖要注意克服: ❖双目无神,无精打采(wú jīng dǎ cǎi)的样
子; ❖ 单调呆板,犹豫不决的样子; ❖ 故弄玄虚,令人费解的样子; ❖ 连连眨眼,瞬间闭目的样子。
第十1三3页,共50页。
❖ 3、眼神的正确运用。 ❖ 讲课时始终保持明快,富有神采的眼神。 ❖ 扩大目光(mùguāng)的视区,始终将全班同学置
第四4十1一页,共50页。
❖ 讲课对手势的根本要求是:形象有力(yǒulì), 准确得当。
第四4十2二页,共50页。
〔五〕手势(shǒushì)
❖ ①象征性手势。主要比划在它的范围内包括不了 的事物,但可以通过某个手势把那个事物摹拟出 来。如大河、高山、地球、宇宙等等,都可以装 在自己的怀抱里。
第三3页,共50页。
主要(zhǔyào)内容
❖ 教师体态语 ❖ 一体态语的作用 ❖ 二体态语的运用. ❖ 〔一〕眼睛 ❖ 〔二〕表情(biǎoqíng) ❖ 〔三〕举止 ❖ 〔四〕衣饰 ❖ 〔五〕手势
4 第四页,共50页。
一、体态语〔无声语言(yǔyán)〕的作用
❖ 一体态语〔无声语言〕的作用 ❖ 有关专家认为:在人们的交往中,有声(yǒu
反映。 ❖明:表情鲜明。 ❖敏:表情灵敏。 ❖ 度:把握面部表情变化的程度。
教师形象(个体)
![教师形象(个体)](https://img.taocdn.com/s3/m/7a89db1567ec102de2bd89f3.png)
(二)教师体态语的特点
1.辅助性
教师体态语的表达手段,大部分不是取代口 语,而是辅助口语表达引起学生注意,增强语 言表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给人留下深刻 的印象。 当然教师体态语的辅助作用的发挥,依赖于 它的伴随性,即体态语的表达要与语言的表达 协调一致,要符合语言表达的特点情境,否则 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怪动作,使得教师的教学表 达像别人配音没配好一样形音错位,显得特别 滑稽可笑,而使教师在讲台、调节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贯穿始终的交流,这 种交流不仅是信息和知识的传递、情感的交流, 更是师生心理沟通。 教师如有意识地通过体态语间接传递信息,可以 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调控交流过程,化不利 的、被动的局面为有利的、主动的局面;以达到 有声语言表达的目的。
有人曾形象地说;“组织课堂教学,
的发射量,增加学生有用信息的接受量 。 课堂教学的效果与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接 受量成正比。要扩大学生对教师所发出的信 息接受量,就必须增加对学生信息接受的感 官刺激。
在保持教师有声语言发射量的同时, 恰当地运用体态语作用于学生视觉系统, 这就较之单一的有声语言作用于学生的听 觉系统,不仅扩大了教师教学信息的发射 量,尤其扩大了对学生感官的刺激面,容 易引起和保持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增强 他们信息接受系统的摄取功能,从而有效 地提高课堂教学。
三、教师体态语的运用原则
(一)大方得体
(二)善意尊重 (三)师生共意 (四)协调稳健
四、教师体态语训练:站态、坐态、 走势、眼神、表情、动作
(一)站态 教师在一生的教学生涯中,有较长的时间都是在 站立中度过的。站立成了教师工作中一个十分平 常而又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站态不仅是一种涵养程度的检验,而且具有很强 的造型特点,对教师传达教学信息有着很重要的 作用。
教师体态语言艺术
![教师体态语言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df9cc68af5335a8103d2209a.png)
一、教师象征性体态语言的特点
2.具有“替补性”
所谓“替补”,亦即代替语言发挥表达作用,起到 交流的“第二渠道”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根本无法使用口头语言交谈时,教师使用象征性 体态语言。
②可以使用口头表达,但因为某些原因而运用象征 性体态语。如上课拍手掌。
一、教师象征性体态语言的特点
《丘吉尔传》
二、体态语言的特点
2.真实性 体态语言较之口头语言却具有更大的真实性,能够较
真实地反映人的内心世界。
二、体态语言的特点
3.独立性
人类的体态语言在特定情境下可以脱离言语行为而独立存在,行使自己传
递信息、交流感情的功能。
如聋哑人手语
美国著名电影艺术大师理查·卓别 林开创了独立运用体态语言交际的新天地。 在无声电影银幕上,卓别林运用丰富的体 态语言准确地再现剧情内容,不但受到了 美国观众的热烈欢迎,而且在世界范围内 引起了巨大反响。
际对象的沟通渠道,使交流得以不断进行下去并获得成功。如在与学 生谈话时,教师通过特定的头势、目光让学生感到,老师一直在听着 他的谈话,因而他能够不断讲下去。而当教师需要插话时,学生也能 从教师体态的调整中感觉到,并给教师提供语流空隙以供插话。
调节势动作还包括表示开始或结束讲话、转换话题等动作。
心情展示势。指能够反映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的身体态势。其主要表
二、教师象征性体态语言解读
1. 指势语 人类的手在人一生的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这种巨大作用的
得以发挥,主要依赖于灵活的手指。 ①翘拇指。握紧拳头,拳面向前, 拇指向上挺起。(见图)这是一个 积极的体态信号,它的含义的基 调是肯定、赞扬性的,但细加区 分,其“词义”又有微妙的差别。
一些专家对先天性失明的儿童进行观察研究,也证明了在面部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体态语艺术人的内心世界是看不到的,人的内心世界又是可以觉察到的。
说人的内心世界看不到,是因为人的心理、思想隐藏在人的大脑中,看不到,摸不着;说人的内心世界可以觉察到,是因为人的心理、思想总要通过言语、行动表现出来,而为人所觉察。
人说话当然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情绪,可是当人沉默不语的时候,人的脸、身、手也都在时时表露着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情绪与情感,都可以通过脸部、身体、双手的表情显现出来,人们把这种表情叫做体态语。
因此,班主任老师不可不对体态语做一些研究。
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带有一定情感色彩、能够传递一定信息、表示一定态度的、在人的交际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非有声语言表现。
这种特定的身体态势可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地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的表达功能,同时又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
在很多特定的情境下,体态语可以代替言语的作用,甚至起到比言语更有力的效果。
例如,班主任教师在上课时,看到学生在下面搞小动作,这时班主任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供选择:一是停下讲课,大声批评;二是假装没看见,听之任之;三是若如其事地走到该学生座位前,一边讲课一边用手轻轻拍拍学生的肩,从而制止了学生的小动作,使其专心听讲,同时又没有打乱课堂的教学进程。
班主任用动作代替了口头批评,不费口舌不动声色不影响教学,真可谓"经济实惠"的教育方式,这就是体态语方的妙处。
体态语言表达系统大致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言语者身体的动作及态势(包括面部、上肢、躯干、下肢);第二部分是副体态语表达系统。
副体态语表达系统是指言语者穿着服饰、发型打扮等等能给人一定感觉信息的附加物。
第三是言语者的空间语言表达系统。
所谓空间语言表达系统,是指人在交际过程中所主动选择,或被动选择的空间位置。
空间语言表达系统也能传达重要的信息。
比如班主任教师看到教室混乱,便无声地站在教室门口。
学生们看到教师这样,慢慢地停止了说话,安静下来。
这便是班主任教师的空间语言表达系统起的作用。
据体态语专家伯德惠斯特尔研究,面部表情有2万5千种之多。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语言更复杂到千百倍的'语言'。
"(一)教师体态语的特点1、教育性(示范性)教师的体态语言的第一特点是它的教育性,这一点是教师这一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在讲台前一站,几十双眼睛便紧紧盯住了你。
这一点很像舞台上的聚光灯,班主任教师是讲台的主角,学生不仅仅在看你,而且在品评你,不仅仅在品评,而且在品评之后,学生对你或认可,或反感。
班主任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无论是举手投足,还是一颦一笑;无论是发型装饰,还是衣着打扮,均在学生目光"射程"之内。
由于班主任教师的这一职业特点,班主任必须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的教育性。
有些班主任在这方面不太注意,上课时,有时手挖鼻孔,有时伸手挠痒,有的斜靠讲台……这些不良的体态语言,不但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还会降低了教学教育效果。
班主任教师应注意自己体态语言的教育性(示范性)。
2、有意性(控制性)一般人,体态语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
例如见了熟人,面部会很习惯地、随意地露出笑容;见了自己讨厌的人,会转过身,或不自觉地把笑容收起;与人交谈打手势也很随便,这些体态语一般没有经过设计,是自然而然的随意的。
班主任教师则不然,班主任在教学中始终处于学生的视线之内,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收入学生的眼底,给教学教育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因此,教师对自己的体态语应该加以控制。
(1)班主任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举止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控自己的不良体态语;(2)学习其他优秀班主任的体态语。
当然这种学习并不是机械的模仿,因为机械的模仿往往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我们说的学习是把优秀班主任教师在教学教育中的体态语与自己的体态语加以比较,找出自己体态语的缺点,而加以控制。
(3)在班会课、年终总结课等重要活动前,对体态语进行有意的准备。
根据活动内容,对自己的体态语做重点的设计练习。
在这里我们要指出的是有所准备并不是造作的表演。
我们应该记住自然大方的举止是最得体的体态语。
(二)班主任教师体态语的分类教师体态语的分类由于视角不同,所以分类也不同。
比如,从效果分:可分为:积极体态语、消极体态语、中性体态语;从体态语的发生种类分,可分为:无意识体态性、有意识体态语;从体态语的形态分,可分为:象征性体态语、说明性体态语、表露性体态语、适应性体态语、体调性体态语。
1、上肢体态语(姆指体态语、食指体态语、手掌体态语、双臂体态语)人类的手在人一生的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人体的各部位中,手指的运用也许是最为频繁的。
除了板书、批阅作业之外,教师的手指的体态语也起着辅助作用,教师应该研究提高手指在教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1)拇指手势语(翘大姆指)。
这是人在社会交际中经常运用的一个肯定性的体态语,它的含义是肯定与赞扬。
多用来肯定、赞扬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或学习活动中的突出表现。
我们发现,在一般性的肯定赞扬中较少运用这一手势语,而是常常在一些出乎意料的场合,因为这一体态语用是用来表达非常满意、欣喜的心理。
比如,学生在回答出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或者学生的答案出乎教师的预料,这时老师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姆指,同时说:"太棒了!"这时学生在心理上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满足感。
同时我们也发现,许多班主任老师很少用翘大姆指来表示自己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除了这种体态语是表示非常强烈的赞扬的原因之外,我们的教师在赞扬学生方面比较吝啬有关。
我们的许多班主任老师喜欢批评学生,而不喜欢表扬学生。
学生的"嘉言善行"在许多老师眼里好像是微不足道的,或者老师赞扬的话一字千金舍不得用。
我们认为,表扬比起批评来副作用要小得多。
当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老师给予口头表扬,同时竖起大姆指,也许一位后进生的会因此而抬起头来走路。
翘大姆指的动作需要与面部表情密切配合,若面部表情的真诚、惊喜、满意,那么翘大姆指是表示赞扬;反之,面部表情是不屑、冷漠,或无动于衷会适得其反。
(2)食指手势语.食指是五指中非常重要的手指,人类的许多创造性活动多以它为中心来完成。
在国外,食指的名称很多,比如,有时称它为指示指,因为它是用来指路的;有时称它为发射指,因为它是用来开枪的;有时称它为拿破仑指,因为据说拿破仑喜欢用这只手指来发号施令……班主任教师应注意正确适当运用食指来加强教育教学效果。
最常运用的是静止性食指体态语--食指靠近嘴唇并与嘴唇交叉成十字型,表示"请安静"、"不要出声"的意思。
常常嘴唇成呶出状,同时嘴里发出轻轻地"嘘"声。
这一手势,经常用来组织课堂教学秩序。
比如,教师叫几名同学到黑板上做练习题,下面的学生发现了错误,便小声议论起来,这时教师最恰当的制止学生议论以免干扰上面学生思维的手势,莫过于这个手势,这个手势表示教师的一种善意友好的制止,学生一般是会接受的。
另外,用食指轻点学生额头,同时说出赞美的话,表示一种亲昵和喜爱。
例如小学低年级或幼儿园的老师经常对犯了小错误的学生说"你这个小调皮啊!"同时以食指轻点学生额头,表示批评,同时表示对他的喜爱,学生在这种批评中很自觉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的言行。
食指手势语,有时被教师误用。
比如,课堂上叫某学生回答问题,有的教师喜欢用食指一点。
这种食指手势是不适宜的,我们建议与其用手指指,不如手心向上平伸出去指向被你邀请的学生,同时说:"请你来回答好吗?"这样的手势语,学生会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学生得到了他人的尊重,他常常会因此变得自尊,而自尊是人们进步永不会折断的阶梯。
(3)手掌体态语.手掌各种态势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常被用来辅助教育教学活动。
最常用的是鼓掌。
鼓掌是一种积极的体态信号,鼓掌的含意是"赞许、肯定"。
教师运用鼓掌表示对学生的赞许时,往往是想鼓励全体学生一同鼓掌,对某一学生给予鼓励与赞扬。
有时,教师在鼓掌时还用语言号召学生一同鼓掌:"来,大家为他鼓掌。
"在教师的号召示范下,学生自然而然鼓起掌来,从而形成浓郁的激励团结集体氛围,产生巨大的激励效应。
当教师把掌声献给学习较差或性格内向学生的时候,会更强烈地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唤起他们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班主任教师要注意掌声不要仅仅献给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对关键时候遭到失败的学生,班主任老师要找出适当的理由,让全班学生给予掌声鼓励。
鼓掌这一体态语与其它体态语有所不同的是,它伴有声音,而且这种声音与赞扬肯定的程度有关,掌声越响,节奏感越强,它所表示的鼓励和赞扬的情绪越强烈。
鼓掌有时没有赞扬与鼓励的含义,而只是制造一种气氛,主要用来组织学生唱歌时,以拍掌来增强歌唱的节奏。
注意用作节奏的鼓掌,必须与乐曲的节拍相和,掌声要响亮。
掌声有时还用来表示提醒的意思。
例如,分小组的讨论结束时,班主任老师可先鼓几下掌,当学生的讨论停下来时,教师可以宣布分组讨论结束。
总之,鼓掌是一种积极的体态语,运用适时适当会给教育教学带来非常好的效果。
(4)双臂体态语.在上肢体态语中,双臂的体态是其它体态语的基础,无论是姆指,还是食指,还是手掌都是在双臂位置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换句话说,双臂的体态语所传达的信息是在其它体态语的辅助下发生的。
我们在这里单独提出双臂体态语进行讨论是因为双臂体态有时会表露教师的一些心理变化,从而对教育教学活动产生一些影响。
双臂倒背。
最常见到的是双臂倒背,这一体态所传达的是一种自信,一种权威显示信号。
我们发现有此习惯的人常常是那些有地位,有身份的人。
如果你留意,你会发现执勤的警察、在士兵面前的军官都喜欢将手背于身后。
据有关研究显示,双臂倒背不但可以作为一种权威显示,而且还能起到"镇定"的作用,也就是说,当人们处于极度紧张或焦躁不安状况时,双臂背后可以缓解紧张情绪。
双臂倒背于后给人的感觉是坦然自若,不慌不忙。
据观察,在教师中较普遍存在倒背双臂的习惯,年老教师比年轻教师使用的频率高,男教师比女教师使用的频率高,教师在对学生不满或批评学生时经常倒背双臂。
倒背双臂会让学生感觉教师的威严。
因此,教师在一些适当的场合,比如监考、巡视学生做课堂作业时可以适当采取这种体态。
但是在一些场合教师不应采取这种体态,比如和学生个别谈话时,不应把双臂倒背起来,因为这样做会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感觉,学生心理上会生产一种压力,妨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