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道德劝善思想溯源
道教劝善书中的伦理思想及其教育方法
道教劝善书中的伦理思想及其教育方法
道教劝善书中的伦理思想及其教育方法
劝善书,又称善书,是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一些专门宣传伦理道德、劝人弃恶从善的小册子,其中心思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书写形式通俗易懂,有劝善文、劝善歌、劝善图说、功过格、宝卷等.这类书籍儒释道三家都有,而道教劝善书因出现的时间较早、影响较大而起了带头的作用,如被誉为"善书三圣经"的善书即是道教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和<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其中<太上感应篇>还被誉为"善书之祖".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教育的视角以一些道教重要善书为例简要探讨其伦理思想.
作者:安荣An Rong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教育学院教育系刊名:中国道教PKU英文刊名:CHINA TAOISM 年,卷(期):2006 ""(3) 分类号:B95 关键词:。
劝善与教化
劝善与教化——清代余治的慈善事业与教化理念/万朝林劝善与教化——清代余治的慈善事业与教化理念南京大学历史系:万朝林一,余治投身慈善事业的缘由1,余治的生平及时代余治(1809—1874年)字翼廷,号莲村,晦斋,寄云山人.生于江苏无锡.嘉庆二十二年(1817)余治九岁开始入馆就读,二十一岁应童试未中,二十七岁补金匮学附生,三十一岁肄业于江阴县暨阳书院.曾五应乡试不中,乃就馆教读,并专以"换回风俗","救正人心"为己任.余治所处时代:太平天国兴起与江南士绅权力的全面高涨时期.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占金陵,江南震动,余治积极投身到维护地方社会秩序中:(1)咸丰三年,太平军定都金陵,人心浮动,余治著《劫海回澜说上》,"勉人恐惧修省,翼回天怒;(2)咸丰四年,助地方官擒江阴盗贼王锦标;(3)咸丰八年,筹办江南北团防事,并著《劫海回澜说中》,并分送军营.是年,地方官以余治宣讲之功,由附生保举训导加光禄寺暑正衔 .(4)咸丰十年,太平军占领余治家乡无锡,著《解散贼党启》及《解散歌》,"使人流布以孤贼势",主张解散胁从之人,被称为佛心侠骨.(5)同治二年,建议设团防局巡视江口以防太平军,余治又以团防功赏戴蓝翎 .(6)同治六年,以善后功奏加五品顶戴 .江南士绅权力的全面高涨清初,江南绅权受到一系列的打击,包括金坛狱案,苏州哭庙案,江南奏销案等,江南士绅只能在专制皇权的严密控制下过着平静而又压抑的生活.19世纪中叶终于迎来了发展的契机.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和战后地方重建,不得不放手发动地方士绅,委以团练,赈济,教化等诸多重任,江南士绅也因其切身利益关系而自觉地承担起社会文化秩序重建和维护的角色.政府与士绅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政治形势的变化而造成绅权的普遍高涨.一个外国商人曾亲身经历了战后的无锡,是"遍地荒芜,荆草蔓生,……沿途布满了数不清的白骨骷髅和半腐的尸体,使人望而生畏.这里没有做买卖的船只,商业绝迹,无锡已成一片废墟.(英)呤呖著,王维周译,《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下册P568余治的慈善和教化活动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余治一生作品颇多,但保存至今的主要有:文集《尊小学斋文集》六卷,《诗集》一卷,《诗余》一卷,《家训》一卷;劝善戏曲小说四十种(《庶几堂今乐》收有二十八种);汇集古今各种善举章程的《得一录》十六卷.2,余治慈善理念的形成①江南善人劝世度人的传统在劝化施济的工作上,江南善人有一脉承传的意识.晚明袁黄是第一个著名的善人,清代如苏州昆山的周梦颜,长洲彭氏,吴县潘功甫与无锡的余治都继承了江南善人劝世度人的传统.江苏太仓人叶裕仁指出其承传关系:"吴江袁黄氏生明之季,以祸淫福善之说化人,人从而化之.郡中彭氏生重熙累洽之世,衍其绪论,于时民物滋丰,风俗敦朴,故其设施犹未广.及道光中,人心日坏,民生日蹙……潘功甫宗净土之教,以之修已而劝人,于是刊布善书,广行施济……于是莲村余君亦行其道于澄江梁溪之间.迨至咸丰之世,生民之祸极矣,故莲村之为术愈广,立说愈卑." (清)吴师澄编,《余孝惠先生年谱》叶裕仁"跋".②三教合一运动和江南民间宗教的发展台湾学者梁其姿认为,明未以来善堂善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三教合一思想和民间宗教的发展,从清前期慈善组织的倾向于"普济"的佛教思想到乾隆以后的儒家价值,如重视孝道与贞节,蒙学教育,儒家正统的葬礼以及道,咸以后道家的世俗化,民间化,从救贫变为济贫等.余治本人就具有三教合一思想,从他的名字中可以看出,余治,号"晦斋"(佛教),"寄云山人","木铎老人"(道教),谥号为"孝惠"(慈惠爱亲曰孝,勤施无私曰惠)(儒教)③江南士人价值观转变明清以来江南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新富骤增,散财行善对江南许多新富而言,的确能帮助降低财富带来的忧虑,同时通过善会,士绅可以尽一"儒官"的任务,以弥补政治上无权的遗憾,而且通过对地方事务的控制,可以改变地方风气.余治是一个梦想功名之人,余治在他的《冬夜暗坐》中写道:"自愧此生多缺陷,算来只有志非贫",他的志向是什么呢是"一朝仙骨重新换,鹤氅翩翩驾六龙","一朝丹凤衔书到,足底能生万里云".(《尊小学斋诗集》)原来他梦寐以求的"志"是登第,拜相,飞黄腾达,但摆在他面前的是屡试科举不第,因而只好另寻出路.3,时人眼中的余治地方志的记载:"余治,字莲村,诸生以劝善为己任,每谒当道及诸富室,画恤灾保婴等事.……治晚年益广刊善书,或集优人,俾演古今果报事,翼感发乡愚,一时有'余善人'".(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卷25,"行义")康有为(1858—1927):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清末"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认为余治为善不限一时一地,他逝世后,他的弟子人踵行善举.1894年,康有为读余治《尊小学斋文集》后不无感慨地说:"今以善士名天下,如熊纯叔,谢家福,严佑之,皆其(余治)弟子";"今直省水旱饥灾,岁有月出,余君弟子匍匐争号,拯其死亡,天下之人争归之".对余制治所辑《得一录》,康有为称:"吾昔读《得一录》,盖珍异之,……其性悫(que)谨,其语绵复,而皆出之以至诚.(《康有为全集》第二集,"书余莲珊尊小学斋集后")李鸿章(1823—1900):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莲村余君,吴中善士,久耳其名".(俞樾:《春在堂杂文续编》卷四"余莲村墓志铭")应宝时(1821—1890):江苏按察使."余君莲村,以好义积善闻于江南北,知与不知,称之曰'余善人'"."君以贫士无所凭借,自少壮以利济为心,凡教人善俗之事,无大小皆宿为规画,至赈贷兴作诸大举,则慷慨奔告于富人之门,动之以至诚,而示之以明效,积行既久,翕然信之,其后名益彰,事稍集".(清)吴师澄编,《余孝惠先生年谱》序.沈秉成(1822—1895):官至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梁溪孝惠余君幼事亲以孝闻,……补化善俗之盛者,未有能过余君者也.予耳闻君名二十年".(清)吴师澄编,《余孝惠先生年谱》序.俞樾(1821-1907):晚清著名文学家,朴学大师,湖州府德清县人."莲村余君卒于苏州,苏之人无识不识,咸大息曰:'善人亡矣'".余君"生平善事不胜书,其规条详所著《得一录》中,而戒溺女禁淫书则其尤致意者.东南大吏颇采其说,下所属施行焉"."当江浙陷贼时,君著《劫海回澜文》,又绘《江南铁泪图》,见者无不感泣.乡愚妇竖咸切齿腐心愿与贼俱亡.东南之底定,固由师武臣力,而君之书未始无功也".(俞樾:《春在堂杂文续编》卷四"余莲村墓志铭")叶裕仁:晚清著名文学家,儒学大师,江南太仓人."(余君)奔走劝募,如拯溺救焚,不遗余力,所救济者亦不啻亿万计,故余善人之名遍于吴越间".(《尊小学斋集》跋)彭慰高:长洲人,余治同门师弟,道光癸卯举人,浙江候补道."君修行于身,名闻于公卿,以捍灾任恤予铨学".(《尊小学斋集》墓表)吴云(1811~1883):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官至苏州知府,清金石学家,藏书家.余君"刊刻各种劝善书,高已盈尺",为了正人心,励风俗,挽回劫运人,余治"遂往来江南北,足迹所至,辄举古今来福善祸淫之说,家喻而户晓之".(余治《学堂日记》序)冯桂芬(1809~1874年),:江苏吴县人,近代政论家和思想家."锡山余君莲村,善人也".(《得一录》序)许其光:番禺籍榜眼,御史.余治"所刊《得一录》见示,或辑诸前人,或参以己作,皆切于时病,平实易行推","莲村之心,当使天下无饥寒夭札而后慰,此仁人君子所亟宜共体".(《得一录》序).陈其元(1812-1882):先任直隶州知州,后发往江苏补用,受江苏巡抚丁日昌的青睐,先后代理南汇,青浦,上海几个大县的县令."生平所遇善人,止得二人,一为金华的金乐鱼,一为余治",余治"遍游江浙地方,以因果戒人,如溺女,抢醮,淫杀诸事,谆谆诱掖劝化".(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12"金鱼二善人")二,余治的社会救济实践1,赈灾的实况本人参与:道光二十一年(1841),倡设粥店以赈饥者,实行担粥施济,较官办煮赈事易,并制订详细规则载入所编《得一录》中,在全国推行,"饥民全活无算","由是远近慕先生名,……后遇饥荒,办赈必咨于先生焉".著有《劝开粥店说》,《粥店十便说》 .道光二十八年(1848),江阴水灾,饥民载道,先生募资数万缗赈恤筑堤.道光二十九年(1849),江南水灾,哀鸿遍野,呼号日闻,余治编《水淹铁泪图》二十四幅,还"日泐(le)数十函,乞救于远近富人",不仅如此,还"负病往来苏,常各属,虽并不能食,未尝敢息肩焉".咸丰十一年(1861),会江北善士设粥局赈济江南难民, "饥民全活甚众" .同治元年(1862),赴上海等地偕苏绅士设保息局抚恤难民.同治三年(1864),著《江南铁泪图》四十二幅,赴江北劝捐.以灾图的形式来宣传赈灾活动,余治实开风气之先,如余治绘《水淹铁泪图》二十四幅募资助赈,绘《江南铁泪图》四十二幅劝济江南难民,其弟子谢家福等人绘有《河南奇荒铁泪图》等.余治开拓了善书内容上的创新,使晚清出现了办理赈务为内容的善书 .余治广收门徒,晚清江南赈灾活动的重要人物大都为其弟子.如晚清豫赈行动的两位首领青浦绅士熊其英,苏州士绅严保之均为"余莲村及门弟子",余治与上海义赈首领施善昌,清末政治家,实业家盛宣怀,郑观应等是亦师亦友关系.郑观应:"其徒百十人,承其师说,凡济物利人之事靡弗为"(夏东元编:.严辰指出:光绪四年赈济山西等地荒灾,其"门下弟子甚多,后倡义赈以济西北灾黎者,皆其人也".(严辰:《墨花吟馆感旧怀人集》,"余莲村广文治")康有为也指出:1894年"直省水旱饥灾,岁有月出,余君弟子匍匐争号,拯其死亡"(《康有为书集》第二集,"书余莲珊《尊小学斋集》后")2,保婴会道光二十三年(1843)余治在其家乡无锡县城北门外青城乡莲蓉道院内成立了首个保婴会. 此后余治在江阴(道光二十八年) ,在湖州(同治九年),在松江府(同治十三年)也相继成立了保婴会(局) 操作方式:(1)以乡村为单位,依靠居于乡村的人结成善会,以股份制的形式筹集善款,每股360文;(2)收集范围5—10公里(3)资助产妇,婴儿五个月,每月支付米一斗钱二百文,五月以后,婴儿娇嫩可爱,双亲已舍不得遗弃.特点:(1)立足乡村,弥补了育婴堂立足城镇之不足;(2)将婴儿由"堂养"变为"家养",由"乳母"喂养变为"生母"喂养,从"个人救济"变为"家庭救济", 保持了家庭的完整性,符合儒家价值观理念;(3)从过去的单纯救济婴孩到产妇,婴孩并举,希意从源头上根除弃婴,溺婴现象.时人评价:曾任刑部主事的乌镇进士严辰评价说:"育婴必建堂,而(保婴)会则无论寺院祠宇及人家间屋,皆可藉以举行;堂必建于城市,而乡村之惮于远送或不能周;会则虽一乡一村,但得善士为之倡导,皆可举办;又其法能大能小,可行可止".(严辰:《桐乡严比部善后局举行保婴会序》)这种切实可行的新的保婴方式经过余治及弟子的大力宣传,不到十年时间就在江苏,浙江,福建,安徽,山西等地广为传播,各"州县比比皆是"三,余治的教化理念及实践1,乡约宣传与善会宣讲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占领南京,人心浮动,余治禀请当道,宣讲乡约,并著《劫海回澜说上》,"勉人恐惧修省,翼回天怒,不啻垂泣而道焉".咸丰六年(1856),赴苏,松,常各处宣讲乡约,著《乡约新编》.同治十一年(1872),往来茅山天竺香市人众之会,苦口宣讲善会.余治到处宣讲乡约,演说善书,成为流动的"讲善书人".余治宣讲劝善理念及教化,采用多种方式:①图说善书:道光二十五年辑有《日记故事》,同治七年辑有《学堂日记故事图说》,同治九年辑有《孝女图说》二十四幅,图文并茂,图画的劝化效果有时比文字更有感染力,余治对此有清楚说明"图像挂幅,其感化比劝善诸书更捷更广.宜倩好手,绘善恶报应各图,刊刻传布,裱作挂屏,悬诸茶坊酒肆,或寺院庙宇……茶坊酒肆一日中属目者数十百人,较之以善书与人者,其广狭已殊,即不识字者皆可会意也"(余治辑: 《日记故事续集》卷下"建祠感化"条) .②劝善诗歌:咸丰七年(1857),余治念"乡约为救时要务而终患乡愚之不能家喻户晓,遂用俚语别传诗歌各种劝世,翼以潜移默化".③讲说:如余治同治十一年(1872)"游茅山,携所刻劝善书画布",趁"游客麋集,予兄弟演说各种善书",并以"苦口宣讲木铎老人"自居,遍游江浙地方,以因果戒人(《尊小学斋文集》卷六《茅山记》).为了劝戒溺女,余治创作俚语新歌,四处说唱:"将古今溺女,救溺彰彰报应,编成俚语,明白晓畅,或说因果,或说道情,于乡村市镇各处宣扬."(《余治:《得一录》卷2"保婴会规条").而且余治主张劝善宣讲中参入报应近事或讲本邑故事,以便信而有征,在劝惩效果方面更容易引起共鸣.④演戏,余治的善戏《庶几堂今乐》是清代后期通过戏曲来教化民众的代表之作.余治认为戏曲可"寓教于乐",可易俗移风,善戏对一般识字不多的民众特别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余治编有善戏四十种(现存至今二十八种),他还自组童伶戏班,在江阴,常熟,上海等地演出.陈其元对善戏评价:余治"自撰院本,纠会数千金,以忠孝节义事演剧,名曰'善戏'.第因之感化,亦复不少".(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12"金鱼二善人")浙江总督杨昌浚嘉许之,谓可"通行各省".2,义学道光二十五年(1845)余治在家乡募资设立义塾数处,又在无锡募捐创设集仁局,内设义学.余治开创了以善书作为蒙学的先河,主张义学要以学做人为主,善书对贫户子弟来说,易达教化之效果.他认为:"义塾之设,专为贫户童蒙,若遍读经书,非但力有不能,实亦迫不及待".主张"先读所刊初学读本七种,再读《圣谕广训》,皆醇正之善书.善书所言,皆儒家之里.儒书散而善书聚,儒书深而善书浅,中人以下,正取其浅近明显,易于领会".(《得一录》卷10)在道光二十四年至咸丰二年(1844—1852)期间,余氏撰辑并刊布《续神童诗》,《续千家诗》等训蒙课本,《续神童诗》是一篇很长的打油诗,文字浅显,充满道德说教,既宣扬孝敬父母,迁善去恶的内容,也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他亲自辑了多种图说善书,其中《学堂日记图说》录故事118则,下绘以图,以便父师与弟子讲解 .清代后期的义学和家塾,选用善书(尤其是图说善书)作为蒙学课本及道德修养的材料,这也是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3,新类型善书《得一录》余治毕生致力于善书著述,吴云于同治七年(1868)为余治的《学堂日记》作序说:"先后刊刻各种劝善书,高已盈尺".(《学堂日记》,吴云"序")严辰亦称余治集刊劝善文甚丰:"君平生以劝善为主,手著劝世文字不下数千篇,凡化导愚顽之法,几于穷思极想,百出其奇".(严辰:《墨花吟馆感旧怀人集》,"余莲村广文治".)在余治所有著述中,而最为人重视的,是他汇集古今善举章程而成的《得一录》.特点:(1)《得一录》是一部善举资料集,最在汇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但罹于劫火.及至同治八年(1869)得友人资助,重为补辑刊行.此书命名,取"得一善则拳拳服膺"之意.书中篇章或辑前人,或参以己作,主题围绕戒溺女,禁淫书,辑录有关义庄,保婴,恤嫠,清节,义仓,救荒等章程规条.《得一录》自付梓以来,同,光年间曾多次重印,有八卷与十六卷两个版本,目次编排有所出入,部分规条章程互有详略.(2)余治辑著的《得一录》,是善举章程类善书的代表作.清代后期战乱频繁,于是出现多种辑录善举章程,以劝赈救济为题的善书,《得一录》所辑内容皆切于时病,可见晚清善书其一特色,是辑录善举的章程,以作其他地方仿形办理.(3)与清代劝孝戒淫为主题的善书相比,余治辑注的《得一录》这部善举规约章程资料集,在资料收集方面也别树一帜,《得一录》此书,如冯桂芬序言指出的"皆郡县善举行之已收成效者,汇而录之,并不欲以著述自见,而著述之适于用莫逾于此矣."余活辑此书乃切中时弊,有补于世之作.安庆郡庠后亭宴董佥事【作者:余阙】【年代:元朝\代】【诗文】:鲸鲵起襄汉,郡邑尽烧残。
论明末清初话本小说的劝善性及其文化背景——以其与善书关系为考察中心
万 晴川 I 《 明清 小 说 与 善 书 》 指 出 善 书 对 小说 的
思 想 内容 、 艺 术形式 和创作 理 沦进行 全面渗 透 。 上 述研 究 以 整个 明清小 说 为研 究 对 象 , 视 野 较
当审视 话本 小说 与善 书 的关 系 时 , 不 能 不 注 意这样 一 个 现 象 : 话本小说在题材 、 叙 事 模
恶 则减 算 , 算尽则死, “ 死有余责, 乃 殃 及 子
孙” ; 为善 则 “ 人 皆敬 之 , 天 道佑 之 , 福 禄 随之 ,
48
杨宗红 : 论 明末清初话 本小说的 劝善性及其 文化 背景—— 以其与善 书关系为考察 中心
无子 , 又寿不永。 ” ①窦乃 不 断 行 善 , 焚借券 、 嫁
贫女 、 救 困顿 、 助 孤 寒 。复 梦 祖 考 日 : “ 汝 今 数 年 以来 , 名挂天 曹 。阴府 以汝 有 阴德 , 特 延寿 三
具 体细致 。小说 与善 书具 有 近将 小说置
在《 为善 阴骘 》 中, 基本 情 节 为 : 裴度屡r 木 ] 场屋 ,
相 者言 他“ 若不贵, 必饿 死 ” —— 裴度 还 带——
位至将相 , 福禄罕 匹。《 拍 案惊奇》 卷二 十一
论 明末 清初 话 本 小 说 的劝 善 性 及 其文 化 背景
— —
以其与善书关 系为考察 中心
杨 宗 红
摘
要: 明末清初话本, J 说与劝善书关 系密切 。在故事 类型、 情 节结构 、 语 言、 人物命运走 向、 主题
等 方面, 二 者 具有 很 大 的相 似 性 。话 本 小 说 与 善 书 同 受 文 言 志 怪 小说 或 史传 影 响 , 具 有 很 强 的 亲 缘 关 系, 一 些善 书 的 文 学性 色彩 浓 郁 , 小说 性 特 征 明显 。 由 于 统 治 者 对善 书 教 育 的推 行 , 善 书 对 民 众 的 影 响 相 对 文 言志 怪 或 史传 而言 更 早 , 也 更 大 。受 古 代 小 说 劝 善 传 统及 明 末 清初 劝善 运 动 的 影 响 , 话 本 小说 家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定
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市民阶层的崛起,他们对 文化、艺术和思想产生了新的需求和影响。
商人地位的提高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他们开始参与到文化、教育和思想活动中。
儒学传统的延续与创新
儒学经典的重新解读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重新解读儒学经典,寻求新的思想启示和理 论支撑。
文化交流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积极推动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融 合,为近代文化交流提供了借鉴。
社会变革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激发了人们对社会不公和腐败的反思, 推动了近代社会变革运动的发展。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思想多元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展示了思想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启示现代 社会应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思想和观念。
独立思考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敢于挑战权威,启示现代人应保持独立思考, 勇于探索和创新。
关注民生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关注民生疾苦,启示现代社会应关注弱势群体, 推动社会公平和进步。
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持续创新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 面表明,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推动社会进步,未 来发展应注重培养创新 精神和创新能力。
文化传承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在 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 也注重吸收外来文化, 未来发展应注重文化传 承和创新。
全球视野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具 有全球视野,关注世界 发展,未来发展应注重 全球化思维和国际合作。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实学思潮的代表人物包括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他们主张通过实践和经验来获得真知,批判空谈义理和虚 浮之风,强调实用和实际效果。他们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提倡改革和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期启蒙思潮
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道德与伦理观念
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道德与伦理观念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道德与伦理观念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道德与伦理观念经历了许多变化和转变,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有特色的伦理观念。
首先,明清时期中国社会道德与伦理观念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变迁。
明代初期,社会道德观念主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重视"仁爱"、"诚信"、"忠孝"等价值观念。
这些观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家庭和睦。
然而,明代中后期,社会动荡和经济变革使得社会道德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明代后期,由于战乱和政治腐败,社会道德观念普遍出现了低下和混乱的倾向。
与此同时,由于明代中期以后经济的兴盛,商人阶级的崛起,商业道德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伦理观念。
商人们提倡"信用第一"、"守信"等观念,强调商业活动的规范和诚信原则。
而到了清代,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政府的推动,中国的社会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清代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伦理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思想的强化。
清代政府大力推儒学教育,使得儒家思想的影响得到巩固和扩大。
据统计,清代读书人达到了历史最高数量,这表明儒家思想在社会道德观念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清代社会道德观念的特点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进一步强化和改变。
在清代,"礼仪"观念被推崇为最高准则,社会关系的规范也更加严格。
此外,清代还强调家族的重要性,强调家族伦理观念的传承和继承。
其次,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道德与伦理观念还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响。
明代初期,佛教在中国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佛教信仰对社会道德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佛教强调"舍离"、"布施"、"慈悲"等观念,这些观念对于中国的社会道德观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不过,到了明代后期,因为明朝政府对佛教信仰的限制,佛教在中国社会道德观念中的作用逐渐减弱。
明清时期的社会道德及其演变历程
明清时期的社会道德及其演变历程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朝代的时期。
在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道德面临了很多的挑战和变革,同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围绕明清时期的社会道德及其演变历程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一、明清时期的社会道德概述明朝时期,礼仪文化非常盛行,社会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言语、服饰等都有严格的规范。
比如,吃饭需要注意礼仪,遇到长辈要行大礼,不能穿绣花衣服等。
而清朝时期,道德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由于满族的入主,使得清朝对于传统的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承认渐渐减少,逐渐倡导满族的文化和价值观。
因此,在明清时期,社会道德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了一定的发展和变革。
二、明清时期社会道德的变迁1. 文人重视个性自由的提倡明清时期,文人的自由恋爱、个性追求等推进了社会道德的变迁。
在传统的社会道德体系之外,文人主张自主意识和个性解放。
在这一背景下,文学、诗歌、绘画、戏曲等文化艺术更显得自由和多元化。
2. 家庭纲常观念的强化在明清时期,家庭观念承担了更为重要的社会道德作用。
如明朝之中,因为吕洪模和黄宗羲等人的倡导,弘扬了家和国的重要性,父母养育和教育子女的责任显得更为重要。
清代中,道光帝在位时,就注重家庭的道德建设,将家庭建设纳入了整个国家的任务之中。
他倡导了家庭纲常功用,强化了家庭对于社会道德的作用。
3. 信仰和道德由“奉而不祀”向“奉祀合一”转变明清时期,中国也面临着信仰和道德的挑战和变革。
在这个背景下,信仰和道德逐渐弘扬起来。
在明朝时期,王阳明倡导“心学”,要求人们以“心”为宗旨,追求“知行合一”,并将道德提升到了至高的地位。
清朝时期,康熙帝大力弘扬儒教文化,强调“国之大事在于儒”,要求人们奉祀忠信的信仰。
三、明清时期社会道德的发展1. 社会的变革促进社会道德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经历了较大的政治变革,这使得社会和经济的变革也随之发展。
因此,社会道德也受到了促进。
在这一背景下,大量的新意识和新精神带给了人们启迪,而依照传统道德之外的新道德观念也出现了。
明清劝善书的社会教化思想的分析研究
中文摘要劝善书是劝人向善不要为恶的书籍,故又称作“善书”。
它主要是由乡绅士人撰写,用以透过通俗化的儒家观念来完善民众的道德意识及行为。
第一批善书在宋代出现,是中国悠久的道德传统应用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最具体表现。
明清时期,善书极为盛行,流通量几乎与四书五经相埒,其教化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明清善书的教化对象以民众为主,但又不乏对官长和乡绅的劝戒,教化思想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和实践性。
它通过劝善文、劝善诗歌、量化善书、图说善书和注释善书等图文并茂的书面形式,与宣讲、说唱等民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在明清社会广泛流行。
因此,通过对明清善书的社会教化思想进行分析、总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对当今正在进行的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一定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支持。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引言,简述古代社会教化,概说劝善书,回顾劝善书研究成果。
第一章,分析明清时期善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简介其发展状况、梳理其发展线索;第二章,分析明清善书社会教化思想的理论基础,阐述其教化思想的内容及特点,总结明清善书教化的方式、方法及其特点;第三章,揭示明清善书的教化思想对当今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及对新时期完善社会教化理论的可资借鉴之处。
关键词:劝善书明清教化思想AbstraetMoralitybooksweretourgeUSdothingsthatwerebenefitbutnotharmfultopersons,SOtheywerealsocalledshan-shu,TheywerewrittenbylocalscholarstoimprovethemoralawarenessandbehaviorofthepeoplebypopularizingConfucianteachings.TheywerejustintheSongDynastythatthefistmoralitybooksorshan—shuappeared,asthelastandmostdetailedmanifestationofChina’Sancientmoraltradition,appliedtotheeverydaylifeofordinarypeople+ThesocialcivilizingrolecouldbeshownthroughthemoralitybooksinMingDynastyandQingDynastybecauseinwhichtheywerethemostpopular,andthedistributionoftheperiodWasalmostqualitytotheSisht}Wujing.Analyzingandcriticizingthesocialcivilizingideainthemoralitybooks,asupportwillbegivenonthinkingtheoryandmethodologytothesocialismspiritcivilization,especiallytotheconstructionofthecitizenmorality.Thispaperelaboratedfromfourparts:Thefwstpartdiscussestheancientsocialcivilizinganddefinesthemoralitybook,andthenitwillgiveasurveyoftheearlystudies.ThesecondpartistointroducethedevelopingsituationafteranalyzingthesocialandhistoricalbackgroundofmoralitybookinMingdynastyandQingdynastywhichwereitsmostpopularperiods.ThemaincontentsofthenlirdpartincludeananalysisaboutthetheorybaseofmoralitybookinMingdynastyandQingdynasty,astatementaboutthemainideaanditspeculiarities,andasummarizingonthemethodswhatwereeverusedinit.ThesignificanceofthesocialcivilizingideawhatthemoralitybookinMingdynastyandQingdynastycomprisedtothemodemmoral【ityconstruction,andthereferencesthatitprovidedtothesocialcivilizingtheoryinthenewperiod,alltheabovealethemaincontentsofthefourthpart.Keywords:moralitybookMingDynastyandQingDynastysocialcivilizingidea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明末清初思想家知识点总结
明末清初思想家知识点总结明末清初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思想家。
以下是对明末清初思想家的知识点总结,共计约1000字。
一、明末清初思想背景1. 明朝晚期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加剧,社会思潮多元化。
2. 明末时各种反封建思潮兴起,如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和李贽的“天演论”。
3.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导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思想环境发生巨大变革。
4. 郑成功等人的抗清斗争激励了人们的反对侵略的意识和热情。
二、王夫之1. 王夫之被称为“明代心学宗师”,提出“心即理”的思想,主张修心养性,以人为本。
2. 他认为心是人的本性,理是宇宙的根源,通过修炼心性可以达到宇宙的统一。
3. 王夫之注重道德修养和个体内心的转变,强调自觉和责任感。
4. 王夫之的思想对后来的宋明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黄宗羲1.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化评论家,被称为“明末清初杂家宗师”。
2. 他主张重视历史经验,强调研究经典及历史实证,批评朱熹理学的空泛和教条。
3. 黄宗羲的历史观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和因果关系,主张对历史进行综合研究,挖掘历史的真相。
4. 他提出了“百世之利”、“道德经学”等重要思想,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方以智1.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他的思想集学术研究和社会改良于一体。
2. 方以智主张兼收并蓄,倡导实证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学问需以实际应用为目标。
3. 他主张发展实用科学技术,关注农业、水利、医学等应用科学领域,并著有《农政全书》等重要著作。
4. 方以智对后来的农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唐甄1. 唐甄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倡导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
2. 唐甄主张以学问为本,注重实践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他提出“学以致用”、“读书当以用心,看书当以实验”等重要思想,鼓励学生在实际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4. 唐甄的教育理念对后来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清时期劝善书和功过格教化作用的历史反思——以袁黄的《立命篇》和刘宗周的《人谱》为例
摘要:十六、十七世纪,在中国兴起的以劝善书和功过格为载体的劝善运动,在改善社会道德风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劝善书和功过格及其所反映的劝善思想在历史上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该思想启发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德福关系,要对当前的道德指导体系数学化进行反思。
关键词:功过格;劝善书;德福关系;道德指导体系数学化中图分类号院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43X(2019)04-18-04收稿日期:2019-11-07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VEA150005)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常顺利(1993—),男,河南尉氏人,教育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劝善书和功过格及其发展概述十六、十七世纪的中国兴起了一场道德劝善运动,日本学者酒井忠夫称之为“善书运动”。
劝善书和功过格是服务于这场运动的道德文化载体。
劝善书和功过格属于通俗道德读本,书中吸纳了因果报应、道教承负观等宗教思想以及儒家伦理纲常,其功能是规范个人行止。
劝善书主要记载了传统的宗教信仰和普遍的道德伦理原则。
功过格则是一种小册子,它将具体的嘉言善行、过错妄行记录下来并将其数学化。
通过劝善书和功过格,社会为通俗的功过积累体系的构建确立了一套基本原则,同时使人们相信行善积德可以转祸为福甚至羽化登仙。
关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
例如,西周时期强调“以德配天”;《易经》中有“余庆余殃”的句子,等等。
道家最早吸收并发展了这一思想,我国现存最早的功过格便是金代又玄子所作的《太微仙君功过格》。
劝善书和功过格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用超自然报应来解释善恶报应,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另一种是依靠儒家伦理的正当性为现世幸福提供辩护,属于去宗教化的劝善书和功过格,又被称为儒门功过格。
宗教性劝善书和功过格的代表有《太上感应篇》《太微仙君功过格》《文昌帝君阴骘文》等,这类劝善书和功过格将一个完整的神仙谱系作为人世善恶功过的仲裁者和罪罚福报的执行者。
晚明清初劝善文化语境下孝道观念的嬗变
2 0 1 7年 2月 第 3 4卷 第 1 期
J o u r n a l o f He f e i Un i v e r s i t y
Fe b. 2 01 7 Vo 1 . 3 4 No.1
晚 明 清 初 劝 善 文 化 语 境 下 孝 道 观 念 的 嬗 变
i n Mi n g- Q i n g D y n a s t y w a s r e q u i r e d t o r e s p o n d t o t h e c u l t u r e o f i f l i a l p i e t y w h i c h i s i n h e r e n t i n C h i n a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 e y w o r d s : t h e l a t e Mi n g a n d e a r l y Q i n g D y n a s t y ; g o o d — e n c o u r a g i n g c u l t u r e ;c o n c e p t o f i f l i a l p i e t y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c o n c e p t o f i f l i a l p i e t y h i g h l i g h t e d i n t h e l a t e Mi n g a n d e a r l y Q i n g D y n a s t y ,h a s i t s o w n
On t h e o t he r h a n d,t he c o n c e p t wa s e i t h e r p r o mo t e d t o t he s t a t u s o f o n t o l o g y,o r e x p l a i n e d a s r e l i g i o u s i mp l i c a t i o n s b y Co n f uc i a n s c h o l a r s un d e r t h e i mp a c t o f Wa n g Ya ng mi n g’ S t he o r y,whi c h s t i r r e d wa v e s o f t a l k i n g a b o ut i t .
善的故事——明清劝善小说的劝世价值及当代德育启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清劝善小说中,夫妇伦 理 是 平 等 的,女 性 的 节 是 建 立 在 男 子 的 义 之 上 的。劝善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义夫形象,如《喻世 明言》卷 十 七 中 迎 娶 已 沦 落 为 官 妓 的 未 婚 妻 春 娘的单符郎,《人 中 画 · 寒 彻 骨 》中 不 嫌 弃 失 明 未婚妻的柳春荫等等。义夫们坚守婚姻承诺,不 因对方沦落、残疾甚至死亡而另娶他人,实际上 是对女性守贞行为的回报,也是男女平等的时代 诉求。相反,劝善小说中的不义之夫大多不得善 终,如《醉醒石》第十三回中背弃诺言,骗钱骗色 的董文甫,都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或恶报。
心性、人性与理性的“劝善书”——评《理学视域下明末清初话本小说研究》
心性、人性与理性的“劝善书”———评《理学视域下明末清初话本小说研究》何亮(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401331)【摘要】明末清初文学深受理学影响,已成为学界共识。
尤其是作为劝诫重要载体的话本小说,更表现出理学思想的强大渗透。
理学对话本小说的影响,目前学界多关注其伦理道德层面,而《理学视域下明末清初话本小说研究》从理学产生的的理学语境、理学场域,全面探讨了理学与话本小说的关系。
【关键词】理学;话本小说;理学场域;理学语境【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36(2018)05-0055-0220世纪30年代,理学作为研究方法进入研究者视界后,已成为观照明清小说的重要视角。
不过,多散见于史学、文学史著作,如萧一山《清代通史》、王德华《中国文化史略》、陈登原《中国文化史》等,专论明清小说与理学之关系的甚少。
前人的开疆拓土,为研究者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础。
21世纪,关于明清小说与理学关系的成果相继涌现,一方面从小说史层面阐论理学对小说发展、演变的意义,如朱恒夫《宋明理学与古代小说》;另一方面,着力考察理学对长篇小说文本建构的影响,赵兴勤《理学思潮与世情小说》、宋克夫《宋明理学与章回小说》。
明清鼎革之际,社会动荡,人心失序,新的伦理道德、文学思潮、文化观念等处于破除与重建时期。
理学作为官方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在新的文化生态中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
受此浸染,作家、作品也因之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杨宗红《理学视域下明末清初话本小说研究》一书,从话本小说的理学空间、明末清初话本小说家的治经活动及理学思想、理学与话本小说的心性表达、理学与话本小说的秩序诉求、理学对话本小说选材及编撰的影响、理学与话本小说的形式表达六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与理学之间相融互渗的关系。
既考虑了话本小说产生于明末清初理学语境、理学场域的时代性,又结合了白话短篇小说文本自身的思想性、艺术特征。
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修订版)
作者: 吴震[1];赵金刚[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页码: 406-406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期
主题词: 陆世仪;文献分析;刘宗周;明末清初;道德劝善;劝善运动
摘要:该著从明末清初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及“信仰世界”这一角度入手,着重探讨了明末以来士人乡绅所推动的一场道德劝善运动。
这场运动所凸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握“转祸为福之道”(即“德福之道”),以及如何通过改善道德以实现经世理想。
全书由导论及9章组成。
各章既有以人物个案为主的考察,如颜茂猷、刘宗周、陈瑚、陆世仪等,也有以文献分析为主的探讨,如《迪吉录》《人谱》等;另外也关注“云起社”“证人社”等民间讲学组织的思想活动。
道教劝善书中的伦理思想及其教育方法
道教劝善书中的伦理思想及其教育方法*导读:劝善书,又称善书,是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一些专门宣传伦理道德、劝人弃恶从善的小册子,其中心思想是劝善书,又称善书,是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一些专门宣传伦理道德、劝人弃恶从善的小册子,其中心思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善书的书写形式通俗易懂,有劝善文、劝善歌、劝善图说、功过格、宝卷等。
这类书籍儒释道三家都有,而道教劝善书因出现的时间较早、影响较大而起了带头的作用,如被誉为善书三圣经的善书即是道教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和《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其中《太上感应篇》还被誉为善书之祖。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教育的视角以一些道教重要善书为例简要探讨其伦理思想。
一、道教劝善书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1、善恶福祸的生命伦理观道教善书十分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对于生命长存的重要性,认为人行为的善恶与人生的福祸等命运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一个人要想长生成仙,要想得福避灾,必须行善积德,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①只要如此坚持为善不已,就会出现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②的奇迹,就会有加福增寿,添子益孙,灾消病减,祸患不侵,人物咸宁,吉星照临③的好运。
反之,假如一个人多行不义,以恶为能,阴贼良善,纵暴杀伤等,则会有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
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④。
此外,上天不仅有司过之神在冥冥之中注视着人的言行举止,而且还有各种神灵在监视着人的善恶功过,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有纪算。
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月晦之日,灶神亦然⑤。
这些神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窥伺着人的行为乃至思想,所以,勿谓暗室可欺,屋漏可窥,一动一静,神明监察,十目十手,理所必至⑥。
而且是:极应昭昭,不爽毫发⑦;有功,则记上一笔,将来给你增福增寿,添加子孙,家业兴旺,福及后代;有过,则也记上一笔,将来损你寿数,让你多灾多难,也许下辈子也不得好活,甚至祸及后代。
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潮42
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潮:理学也是一个教育思潮,不光是教育,整个的一个思潮,理学里面分为心学教育思潮,到王守仁的明朝中叶又出现了王守仁思潮,思潮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个思潮,出现了一批教育家,17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动荡的年代,政治经济的大变动,有利的推动了思想领域的发展,思想和学术领域出现了一个进步的思潮,早起启蒙思潮,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其中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三先生,这三位又一致的地方都是维护明朝反对清朝统治,都参加过武装斗争,以批判求实的精神树立了深刻的社会政治观念,哲学观点,历史观点,同时也提出了别开生面,具有进步意义的教育观点,对于官方传统的理学教育,他们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具有初步民族思想的教育见解和主张,这个进步教育的产生是社会政治经济发生重大变动的一个反应,也和教育本身具有继承性有关系,明末清初教育思潮在论述教育的时候,经常打出的是,尧舜周孔的旗号,以古代教育目标内容作为论述问题的根据,其目的绝不是不择不扣的复旧,而是要以此为武器,批判唯心主义的理学,建立改良的具有初步民族思想的新教育,托古改制,这是中国的传统。
基本内容和特点:第一,批判理学教育的理论,这是其共同的,进步教育思想家,首先从批判程朱陆王的主观和客观唯心教育理论入手,具体论述了改革教育的意见,人性论和礼仪关系是进步教学家和理学家在教育理论上争论的重要的焦点之一,理学家常常讲存天理灭人欲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正是在这一点上,和程朱陆王不同,他们有时候即批判程朱,也批判陆王,所以其批判理学家在人性问题上的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王夫之不承认先天存在的天命之性,虽然人的性是从先天而来的,但是它要靠后天,性与习成,据此提出教育的过程就是,积善诚信的过程,颜元针对朱熹把人性分成两绝的谬论,提出行性不可分,认为气质之性就是本来之性,性就在气质之中不是超乎气质的,恶从外来不是本性所有,恶者隐蔽习难也,去掉隐蔽习难正是教育的目的,进步思想家批评了理学的唯心观点,提出了比较进步的看法,他们把人性看做环境的产物,强调后天的习成,并据此解释教育目的和作用,却是比程朱比陆王都前进了一步,在理欲关系上,天地和人欲的关系上,进步思想家反对理学家提出的绝对的,存天理灭人欲,他们把理欲,天理何人欲统一起来,认为礼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王夫之说有欲是有理,人的欲望是合理的,理虽存天地之节文,而比欲能于己见,故忠不离人而别有天,忠不离欲而别有理,人的穿衣吃饭都是合理的要求,即是人欲也是天理,合情合理的,他们理智强壮提出,人生应该达情遂欲,顺应和满足作为自然人的本性要求,反对理学家虚伪的冷酷的禁欲主义,指出这是以理杀人,进步思想家的礼欲说,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特点和要求,他们共同批判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
明清时期的道德伦理与哲学思考
明清时期的道德伦理与哲学思考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两个大朝代,其间历经了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伦理和哲学思考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本文将从社会、家庭、教育、宗教和文化等方面,阐述明清时期的道德伦理和哲学思考。
一、社会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两个大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变迁最为剧烈、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哲学思考成为了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家应该是明朝政治家、经学家王阳明。
他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一概念,主张用心去追求真理,并将所学所知变成实际行动。
他的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此外,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如李时中、梅文鼎、李石、郦道元、陈与义、朱熹、王维、谢灵运、唐寅、张岱等,他们都为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家庭在明清时期,家庭被视为封建社会的基本单位。
在传统文化中,教育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
在这个时期,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他们希望孩子在道德和礼仪等方面做到完美,以此来体现家族的荣誉和地位。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父母们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手段,如殴打孩子、斥责孩子、甚至虐待孩子,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服从父母的教育。
此外,家庭中的长者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者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
因此,在明清时期,家族中的长者不仅享有高声望,而且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管理家庭财产、维系族谱等等。
这些重负的担当和承包,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三、教育在明清时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培养人才的必由之路。
在传统文化中,教育和礼仪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还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正直品格。
在这个时期,教育采取了很多种形式,如家学、私塾、县学、国子监等等。
学生们在这些地方学习,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遵循“礼、义、廉、耻”等传统道德观念,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人。
石成金《天基道情》的劝善思想
语》 《 勤女红》 《 理中馈》 《 待亲友》 《 恤婢妾》 ; 最后 以
善, 就有必要对个人行为予以调控 , 一是靠法律规范
的约束 , 二 是靠 社 会 伦 理 道德 教 育 。明 清善 书 旨在
扬善去恶 , 所谓的“ 善” , 其含义不但包括孝顺父母 、 重视亲 情 , 还 注 重 谦 虚诚 实 、 勤 俭节约等; 所 谓
“ 恶” , 既指 不孝父母 、 忽 略亲情等 , 还 包 括 犯 上 作 乱、 鱼 肉乡 里 、 荒 淫贪 婪 等 内容 。《 有福人歌》 有 多 篇提 倡道 德修 养 , 分 别以“ 劝世人 , 莫行 凶” , “ 劝 世 人, 莫邪 淫 ” , “ 劝世 人 , 莫 斗争 ” , “ 劝世 人 , 莫兴词” ,
夫》 写道 : 好女娘 , 依好言, 敬丈夫, 如敬天 , 家庭事事相和
劝 。安 贫 守分 方 为 关 , 共 力 同心 就是 贤 。何 曾 爱 富 嫌 贫贱 , 你 看 那、 盂光 淑女 , 敬 梁鸿 、 举 案眉 前 。
民谚有云 : 远亲不如近邻。道情强调的是邻里
之 间互 助 相 帮 的 密切 联 系 。在 面 临 “ 水火 盗贼” 的
图非 常 明显 。最后 以 [ 清江引 ] 作结 : “ 世 人 须 急 回
头早 , 莫等无常到。恶除心 自良, 永受人天报 。切不 可恋尘情 , 将本身昧了。 ” 《 好男儿歌》 以[ 西江月 ] 引
首: “ 若论 乾坤 大事 , 首重 纲 纪 人 伦 。我 编俚 唱劝 今
明清思想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明清思想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1、反传统、反教条。
李贽反对孔孟教条,痛恨维护传抄统礼教的卫道士。
对封建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也对传统的纲常礼教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2、反专制、倡民主。
李贽主张个性得到自知由发展。
不应该被迫顺从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
黄宗藏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出“众治”取代“独治”。
黄宗羲提出建立“天下之法”,建立监督机构。
3、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李贽痛斥传统道德观念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提出人皆有私。
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王夫之鼓吹“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他们的思想闪道烁着革新的光芒.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F 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No.6 2008・中国哲学研究・明末清初道德劝善思想溯源吴 震(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摘 要] 自明代末年,由袁黄、颜茂猷等儒家士人鼓动起来的一场道德劝善运动影响所及非常普遍,在整个清代经久不衰。
本文主旨在于揭示三点:第一,通过对劝善思想的观念史的溯源性探讨,以说明明清之际劝善理论与儒学经典构成了某种文本上的诠释关系;第二,两汉经学时代的政治思想及魏晋隋唐的宗教思想,为晚明以降的劝善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第三,宋以后渐趋明显的儒释道彼此冲撞、互为交织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明末清初劝善运动的重要思想背景。
[关键词] 道德劝善 善书 《太上感应篇》 自17世纪初的明代末年,由袁黄(1533-1606)、颜茂猷(?-1637)等儒家士人鼓动起来的一场道德劝善运动,其影响所及非常普遍,在整个清代可谓经久不衰。
晚期中华帝国的这一思想文化现象,正渐渐受到当今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①本文所谓的“劝善运动”,取自于日本学者酒井忠夫早先提出的“善书运动”这一概念,酒井以此来概括明末清初善书盛行的思想现象。
②所谓“善书”,究其思想之实质而言,其宗旨无非就是以道德立说,劝人为善。
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善书运动”其实也就是“劝善运动”。
本文主旨在于讨论三点:第一,从儒学史的角度,对劝善思想做一番观念史的溯源性探讨,指出明清之际的劝善理论与儒学经典构成了某种文本上的诠释关系;第二,从由汉至唐的思想史、宗教史的角度,来探讨明清之际劝善思想的另一源头,指出两汉经学时代的政治思想以及魏晋隋唐的宗教思想,为晚明以降的劝善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第三,从宋以后的思想发展历史来看,除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构成了宋明时代的思想主题以外,三教融合的思想发展趋势亦不能忽略,正是宋以后渐趋明显的儒释道彼此冲撞、互为交织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明末清初道德劝善运动的重要思想背景。
(一)说到明末清初的道德劝善运动,其源头可追溯至12世纪出现的《太上感应篇》,③不过大致说 [收稿日期] 2008207201 [作者简介] 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3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04BZX026)以及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07FCZ D018)的研究成果之一。
① 较早意识到劝善运动是明末清初的一大思想现象,并对之展开深入系统之研究者,当以酒井忠夫为代表,参见其著:《中国善书の研究》,东京:弘文堂,1960年。
② 参见酒井忠夫:《中国史上的庶民教育与善书运动》,载多贺秋五郎编:《中世亚洲教育史研究》,东京:国书刊行会,1980年,第301-302页。
③ 关于《感应篇》的作者、撰述年代,学界尚有争议,参见朱越利:《〈太上感应篇〉与北宋末南宋初的道教改革》,载《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4期。
来,“善书”之盛行则是发轫于17世纪初现世的袁黄《功过格》。
及至17世纪中叶以降,随着《功过格》等善书的大量出现,无疑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道德劝善的思潮。
台湾学者王汎森指出,明末清初不少儒家士大夫一方面对功过格之类的善书宣扬果报思想深感不满,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正视功过格的通俗性对于改善社会人心的状况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他们采用儒学规范来对此加以改造,去除其中的神秘成分,从而出现了一股制作“功过格”的风潮,不妨可以称之为“儒门功过格运动”。
①赵园则通过考察明末士人的道德秩序重建的实践活动,指出明末大儒刘宗周(1578-1645)撰述《人谱》以反拨袁黄《功过格》,表明当时儒家士人当中出现了一场“修身运动”,②尤其注重“改过”、“省身”的道德实践。
然而,不论是“儒门功过格运动”还是“修身运动”,其思想主旨就在于以道德劝善重建社会秩序。
事实上,“劝善”乃是中国思想史上十分突出的重要观念,特别是宋代以后,随着善书的出现,劝善思想很快便在社会上下两层打开了一条通道。
相传中国第一部善书《太上感应篇》是在北宋末南宋初出现的,南宋著名儒者真德秀(1178-1235)序之云:《感应篇》者,道家儆世书也,蜀士李昌龄注释,其义出入三教。
……(余)常喜刊善书以施人。
……顾此篇,指陈善恶之报,明白痛切,可以扶助正道,启发良心。
③可见,《太上感应篇》定位为“善书”,在他看来,这是一种“道家儆世书”,即今天所谓的“道教善书”。
在真氏看来,《太上感应篇》称得上是“善书”中的“善书”。
根据他的理解,这部书的内容指涉在于这样一点:“指陈善恶之报”,亦即通常所谓的善恶报应;其思想意义以及现实意义则表现为“扶助正道,启发良心”。
应当说,这八个字可作为“劝善”一词的最好注脚。
要之,真德秀是真心以为《太上感应篇》虽非儒家之书,但却是大可作为“劝善”之用的。
值得注意的是,他还坦白自己“常喜刊善书”,由此可知,真氏所见之善书当不止《太上感应篇》一部而已。
这说明,善书作为一种文献类别,在当时已有一定的数量积累。
例如与《太上感应篇》现世的年代大致相仿,在两宋时代,陆续出现了一些备受后人关注的充塞着劝善惩恶之思想内容的代表作:李元刚《厚德录》四卷、黄光大《积善录》一卷、陈录《善诱文》一卷、李昌龄《乐善录》十卷等等,④它们都有着独特而又相仿的书写方式。
由其内容来看,这些书大多属于果报灵验的小说故事集,其所采录的故事不乏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迹。
⑤此外,洪迈(1123-1201)的《夷坚志》更是一部著名的鬼神故事集,通常认为这部书是建构宋代中国鬼神世界的典范之作,虽然称不上是善书,但与上述几部“劝善书”应当属于同样的观念空间,因为在鬼神叙事的背后,正含有善恶报应、道德劝惩的寓意。
余英时在近年来有关中国近世宗教伦理的研究中表明,南宋以来《太上感应篇》之类的道教善书不断出现并广泛流行,这是与新道教俱来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大有助于新伦理在民间的传播”。
这里所说的“新伦理”,主要是指经过“入世转向”而出现的中国近世的宗教伦理。
这一“转向”表明,宗教伦理对“此世”以及“日常人生”的积极肯定。
例如,宋元以来兴起的新道教普遍宣扬一种观点,认为想要成仙则须在人间“作善事”、“立功行”。
而《太上感应篇》“所谓善人……所作必成,神仙可冀”,即是这一宗教伦理的“通俗化的表现”。
⑥的确,《太上感应篇》作为一部“善书”,其主旨即在于表明立善是成仙的唯一保证,可以概括为“劝善成仙”。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中国近①②③④⑤⑥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2-123页。
赵园:《〈人谱〉与儒家道德伦理秩序的建构》,《河北学刊》2006年第1期。
《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二七《感应篇序》,《四部丛刊》初编第209册,第11页。
以上四书分别见:《百川学海》,《说郛三种》卷六四,《说郛三种》卷六九,《续古逸丛书》子集。
当然,两宋时代的善书还远远不止这些,参看林祯祥:《宋代善书研究》,台湾东吴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未刊稿,第11-18页。
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8,119页。
世社会的“劝善”思想与《太上感应篇》的宗教伦理思想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一方面,《太上感应篇》是北宋末南宋初新道教“世俗化”运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太上感应篇》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后世道德劝善运动的进程。
然而,劝善作为一种伦理诉求,绝非道家或道教的专利。
从历史上看,劝善更是儒学思想的一贯传统,夸大一点说,劝善乃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质。
例如,《左传・成公十四年》引君子之言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
非圣人谁能修之?”①后代经学家们则发现儒家经典《春秋》乃至《诗经》的主旨之一就在于“劝善惩恶”以教化人心。
汉初贾谊(前200-前168)曾说:“或称《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以革劝其心。
”②所谓“耸善而抑恶”,意同“劝善惩恶”;所谓“革劝其心”,意指劝善的社会功能。
晋杜预(222-284)《春秋左传集解》则对《春秋》旨意有一个基本理解,他认为孔子删定《春秋》“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
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则刊而正之,以示劝惩”。
何谓“劝惩”?他有进一步的说明,在他的《春秋》诠释学当中,《春秋左传》有五种撰述“义例”,其中第五种便是“惩恶而劝善”,此即“劝惩”之意。
孔疏曰:“书此二事,唯得惩恶耳。
而言劝善者,恶惩则善劝,故连言之。
”③这一解释亦可谓颇得“春秋学”的要领。
唐刘知几(661-721)更是视劝善惩恶在“春秋学”义理系统中具有首出的地位。
他明确指出:“《春秋》之义也,以惩恶劝善为先。
”④由此可见,“劝善惩恶”是《春秋》“大义”之一,这是汉唐以来经学史上的一个基本共识。
吾人虽不能断定《感应篇》在思想上与“春秋学”有何直接的思想关联,但引人注目的是,《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惟人自招”⑤这一观念表述甚至被《感应篇》原封不动地加以直接引用,并成为该书乃至后世劝善思想的一个思想纲领。
⑥这说明《感应篇》虽为道教善书,但在伦理说教方面,它也有取于儒家经典的某些观念。
⑦同样,儒家的另一部重要经典《诗经》在后人的解读之下,也具有劝善的意义。
朱子(1130-1200)就认为孔子删《诗》之目的在于“劝善惩恶”。
他指出:“孔子之称‘思无邪也’,以为《诗》三百篇劝善惩恶,虽其要归无不出于正,然未有若此言之约而尽者耳。
非以作诗之人所思者皆无邪也。
”这个说法指明《诗经》中的诗人未必个个心中都是“思无邪”的,可是,对于后世读者来说,他们的诗歌创作却具有“劝善惩恶”的教化作用,这才是《诗经》文本向后人展示的思想意义。
所以朱子又说:“彼虽以有邪之思作之,而我以无邪之思读之,则彼之自状其丑者,乃所以为吾警惧惩创之资。
”⑧应当说,朱子的这个判断很有道理,这与孔子以“思无邪”来总评《诗》的思想意义之判断是相吻合的。
再就先秦儒家的其他重要经典来看,《周易》“益卦・象辞”有“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一句,王弼(226-249)注将其归纳为“迁善改过”四字,颇得要领。
由此,后世儒者便形成了一个观念,以为劝善思想是可以上溯至《周易》这部儒家经典的。
其实不可忽略的是,“劝善”与“改过”构成了一体两面之关系,行善固然重要,改过更是刻不容缓。
在某种意义上说,改过才是道德实践的①②③④⑤⑥⑦⑧杜预:《春秋左传集解》第一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735页。
贾谊:《新书》卷五《傅职》,《诸子集成》补编第1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83页下。
以上三条资料见杜预:《春秋序》,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卷一,《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705页上,第1707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