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
中华传统故事精选5篇
中华传统故事精选5篇中华文化传承5000年,从未间断,具有深远影响。
在这其中,涌现出了大量描述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
它们是我国5000年历史的结晶,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其中蕴含着前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传统美德等。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中华传统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中华传统故事1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
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
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
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中华传统故事2亡羊补牢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由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凝结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
那你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林则徐虎门销烟十八世纪后期开始的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就像贪婪的魔鬼,带给中国人的是无穷的灾难,带走的却是中国无尽的财富。
鸦片的毒烟在中国的大地上蔓延,让无数的家庭家破人亡,让无数士兵失去了挥动刀槍的力量,让无数的官吏为筹烟款变本加厉地盘剥百姓,贪污受贿。
白银则像水一样流到英国人的海船上。
朝廷的有识之士对烟害忍无可忍。
湖广总督林则徐力主禁烟,上书道光皇帝说:“不革除烟害,十年后国家将没有可以筹集的饷银,没有可用之兵。
”道光皇帝感到了鸦片对满清统治的威胁,同意了林则徐的禁烟主张,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
林则徐深知官场黑幕对禁烟的阻碍,先微服到广州召见两广总督邓廷桢和水军提督关天培,以求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了解广东烟害,暗查与洋人勾结走私鸦片的官吏。
一切准备停当后,邓廷桢召集两广官员到总督府议事。
待官员们到齐,邓廷桢突然起身高声宣布:“钦差大臣林大人到!”官员们一震,未等从惊愕中清醒过来,林则徐已在大堂肃然坐定。
林则徐威严地扫视一眼堂下的官员,令官员们生出一种不可名状的不宁和恐惧。
林则徐正气凛然地说:“此次奉皇上之命到广州禁烟,凡勾结洋人贩卖鸦片者,一律严惩,自首者从轻处罚。
”堂下一片嘈杂,但无人站起招认。
林则徐冷笑一声,蓦然喝道:“伍绍荣、伊里布……!”被点贪官顿时魂飞魄散,惊恐中哪里会想到林大人微服查访,早掌握了他们助纣为虐勾结洋人情况。
关天培早已布下兵士,此时冲进大堂,将这些贪官污吏绑了起来。
肃清了内奸,林则徐立即向英国商人下书,勒令他们缴出全部鸦片。
“这是对大英帝国的侮辱!”颠地在英国商馆高叫着,他是最大的鸦片商人,“一箱鸦片都休想从我手里拿走。
”“可是我们的许多鸦片就在码头的仓库里,林则徐已经封锁了港口。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典故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典故丰富多样,涉及孝顺、忠诚、仁爱、礼仪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传统美德典故:1.舜的故事: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
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3.啮指痛心: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4.百里负米:仲由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这些典故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孝顺、忠诚、仁爱等。
这些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
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
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中华传统美德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各种典故的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传承和弘扬。
这些典故以其深刻的寓意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其为榜样,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强大的社会凝聚力。
一、“舍身救人”——岳飞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他的一生可谓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最佳演绎。
在岳飞的一生中,他不仅表现出了忠诚、正直的品德,更是在“舍身救人”的典故中展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高尚情操。
这个典故讲述了岳飞潜心考虑如何解救被俘的宋国都统章惇。
虽然岳飞知道如果被发现行动,可能会失去性命,但他仍坚定地选择了冒险。
最终,他成功地将章惇救回,并且自称“国士无双”,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国家和国家统一的忠诚。
这个典故让人们深刻明白,在危难时刻,舍身救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之一。
二、“不为五斗米折腰”——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家、官员,他在百忙之中对权贵妥协、贪污受贿的态度深感不满。
据说有一次,有人以五斗米为诱饵试图收买白居易,让他放弃讲真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然而,白居易坚守原则,断然拒绝了贿赂,用“不为五斗米折腰”一句言辞激烈的表达彰显了他的高尚品德。
这个典故让人们明白,坚守正义原则、不以权贵压倒真理的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种象征。
白居易的拒绝不仅显示了他对真理的崇高追求,也向后人传递了对贿赂和腐败现象的警示,引领了后人勇于坚持正义的精神。
三、“卧薪尝胆”——范蠡范蠡是春秋时期的大贤人,他以智慧和勇敢闻名于世。
相传,范蠡为了报国雪恨,甘愿卧薪尝胆,坚持磨砥自己的意志,最终在吴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这个典故表达了中华传统美德中对奉献和努力的崇尚。
范蠡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惜吃苦,默默耕耘,最终取得了成功。
他的这种精神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倍受推崇,鼓舞着人们保持坚持努力的品质,为实现个人目标和国家的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四、“忠诚义气”——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典故的形式展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忠诚义气。
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典故
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典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典故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
这些典故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承载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
通过对这些典故的深度和广度审视,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
一、孟母三迁在中国古代典故中,有一则关于孟子的母亲的故事,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典故。
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搬家多次,展现了母爱和对子女教育的重视。
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教育的传统,也凸显了中国母亲为子女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左邻右舍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左邻右舍的互助精神一直被中华民族看作是一种传统美德。
左邻右舍之间的互帮互助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相互扶持的情感,也表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亲情和友情。
三、岳飞断臂在中国的军事史上,岳飞是一位备受尊敬的将领。
关于岳飞断臂的典故,讲述了他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
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和“舍生取义”的气节。
四、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名著,通过对贾宝玉一家的荣辱得失描写,反映了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沉重的宿命观念和人情世故的抉择。
这个典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阶级观念和封建礼教,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儿女情长和社会关怀。
五、荀子的《劝学》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道德修养的价值。
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好学、尚德修身的传统,也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之一。
总结回顾:通过对这些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典故的全面评估,我们能更好地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些典故蕴含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在我看来,这些典故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传统美德。
我深信,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能够从这些典故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指导我们前行。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对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典故的深度和广度探讨,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蕴酿出了中华文明最深厚的内涵——中华美德。
那你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事: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
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
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
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
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
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
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
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
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
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
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事:负荆请罪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
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
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
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
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
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中国好故事例子
中国好故事例子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历经千年的沧桑变迁,留下了无数动人心魄的故事。
这些故事或讴歌了英雄豪杰的壮丽事迹,或抒发了平民百姓的真挚情感,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些中国好故事的例子,感受这些古老故事的魅力。
第一则故事是《岳飞和金牌马》。
岳飞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伟大将领,他以忠诚、勇敢、爱国而著称。
在一次战斗中,岳飞的坐骑受伤不能再战,岳飞只好步行作战。
这时,金牌马主动奔向岳飞,让他骑上自己,继续战斗。
岳飞感动地说,“你是为国家而战,我是为国家而战,我们是一样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第二则故事是《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年轻时,曾在鲁国担任官职,但由于不满当时政治腐败,他选择离开,四处游历,传播自己的思想。
他提倡“仁”的思想,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礼”、“义”、“廉”、“耻”,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社会。
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品德,不为名利所诱,不为利益所动,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第三则故事是《屈原投江》。
屈原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伟大诗人,他的《离骚》等诗篇至今仍被人们传诵。
在楚国被贬之时,屈原深感国家危难,于是投江自尽以自保国家。
他的这一壮举,成为后人传颂的典范。
屈原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爱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则故事是《孟母三迁》。
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母亲在他幼年时,就不断迁居以求更好的环境和教育资源。
孟子的母亲告诉他,“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她的这种教育方式,培养了孟子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孟母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的重要性,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以上这些中国好故事,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三篇】
【导语】中华⽂化传承5000年,从未间断,具有深远影响。
在这其中,涌现出了⼤量描述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它们是我国5000年历史的结晶,是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其中蕴含着前⼈⾼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传统美德等。
下⾯是⽆忧考为⼤家准备的三篇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欢迎阅读。
【破釜沉⾈】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起义之后,⼜攻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被迫退守在巨⿅(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将王离率20万⼈围困。
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南数⾥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草。
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北,因兵少不敢去救。
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为次将,带领⼆⼗万⼈马去救赵国。
宋义引兵⾄安阳(今⼭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
对此项⽻⼗分不満,去跟宋义说:“秦军包围了巨⿅,形势这样紧急,咱们赶快渡河过去,跟赵军⾥外夹击,⼀定能够打败秦军。
” 宋义说:“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说。
”他⼜对项⽻说:“上阵跟敌⼈交锋,我⽐不上你;要说坐在帐篷⾥出个计策,你就⽐不上我了。
” 项⽻说:“现在军营⾥没有粮⾷,但是上将军却按兵不动,这样不顾国家,不体谅兵⼠,哪⾥像个⼤将的样⼦。
” 第⼆天,项⽻趁朝会的时候,拔出剑来把宋义杀了。
他提了宋义的头,对将⼠说:“宋义背叛⼤王(指楚怀王),我奉⼤王的命令,已经把他处死了。
” 于是将⼠们则拥项⽻为上将军。
项⽻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之围。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让⼠兵们饱饱地吃了⼀顿饭,每⼈再带三天⼲粮,然后传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说把渡河的船(古代称⾈)凿穿沉⼊河⾥,把做饭⽤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统统烧毁。
这就叫破釜沉⾈。
项⽻⽤这办法来表⽰他有进⽆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
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战⼠以⼀当⼗,杀伐声惊天动地。
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破秦军。
精选古代中华美德故事三篇
【导语】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明古国。
勤劳、善良的⼈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蕴涵了丰富的道德⽂化传统。
经过⼏千年的⽂化熏陶,历史长河中的涤荡和科学思想的净化,逐步升华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是⽆忧考分享的精选古代中华美德故事三篇。
欢迎阅读参考! 【包拯刚正不阿】 包拯是北宋时期的清官。
他深知民间疾苦,不畏强权,秉公办案,为民伸冤,留下了许多故事,弹劾张尧佐就是其中之⼀。
当时,京城中的皇亲国戚权⼒很⼤,宋仁宗宠妃的伯⽗张尧佐便是其中之⼀。
张尧佐通过皇妃的关系进⼊京城,很快就成为主管财税的官员。
但是,他贪污腐败,胡作⾮为。
包拯知道后,和同僚们上书宋仁宗弹劾张尧佐。
皇帝知道理亏,只得罢免了张尧佐的官职,但过了不久,⼜将他任命为地⽅⼤员。
包拯得知后⼜当⾯劝谏宋仁宗,认为此⼈不可重⽤。
宋仁宗迫于舆论压⼒,只好免去张尧佐的官职。
⼀年后,宋仁宗⼜让张尧佐担任另⼀个官职。
包拯知道后再次进谏,严厉地指出了皇帝⽤⼈的过错,极⼒主张不能将此⼈留在京城做官。
皇帝辩论不过包拯,⼜迫于各种压⼒,只好下诏,明确昭⽰不再起⽤张尧佐。
通过此事,包拯铁⾯⽆私、刚正不阿的品质更加深⼊⼈⼼。
【诸葛亮鞠躬尽瘁】 公元223年,蜀汉皇帝刘备病逝。
临终前,他拉着丞相诸葛亮的⼿说:“你的才能远远超过了魏国皇帝曹丕,⼀定能完成统⼀天下的⼤业。
如果我的⼉⼦刘禅是个明⽩道理的好皇帝,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低劣⽆能,你就废掉他,⾃⼰做皇帝吧!”诸葛亮听后,痛哭着说:“陛下放⼼吧,这么⼤逆不道的事我绝对不会做的,我⼀定会忠⼼耿耿地辅佐新主,⼀直到死。
”刘备死后,诸葛亮担负起了辅助刘禅治理蜀国的重任。
全国上下,不管⼤事⼩事,他都尽⼼尽⼒地去做好,⼀点也不懈怠。
在他的努⼒下,蜀国很快变得强盛起来。
为了完成刘备⽣前统⼀天下的愿望,诸葛亮于公元228年春天率军队攻打魏国,争夺中原。
由于街亭失守,第⼀次北伐失败了。
公元228年冬天,诸葛亮⼜⼀次集结军队,出兵北伐。
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故事
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故事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千年文明史中积淀了高尚的传统美德和优秀的民族精神。
那你知道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故事:朱显焚券在元朝真定这个地方,有一位叫朱显的人。
元世祖至元年间,朱显的祖父卧病在床,想到自己随时都会撒手人寰,于是他决定在弥留之际,将家产按等份分好,还立下了字据,把后事交代得非常妥当。
英宗至治年间,朱显的哥哥不幸过世了,留下了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家里一片萧瑟凄凉,令人分外感伤。
看到侄子们孤苦无依,朱显非常地难过,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他对侄儿彦昉等人有着特别的照顾,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细致关怀。
看到侄子们年纪这么小,还没有能力自立。
如果就这样把财产均分,各奔前程的话,那有谁能够关心到孩子们的教育?又有谁能在身边料理,他们想象不到的种种问题?如果没有人帮助他们橕起这个家的话,往后的情形将会怎样?放他们不管的话,于心何忍?想到这里,道义之情油然而生。
于是,朱显就对他的弟弟朱耀说:父子兄弟,本就同气连枝,不可分离。
现在,哥哥已经离开我们了,他的孩子那么小,无论是情理还是道义上,我们都需要代替哥哥,来履行长辈应有的责任,把侄子的生活安顿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懮。
此外,如果没有长辈在他们品行上,日日督导的话,又怎能培养他们的厚道善良?所以我们是不是不要分家,全心全力来看护和照顾?平日,哥哥总是在默默地关怀年幼的侄子,那么地真诚无私,弟弟被他深重的情义所感动。
而今,哥哥又为了侄子,而决定放下这笔丰厚的遗产,让整个大家庭共同来分享。
对哥哥无私的心怀,他由衷地佩服与敬爱。
于是,他们一同来到祖父的墓前,把祖父留下来的分产证明,全部焚毁。
从此之后,这一家继续其乐融融地,共同生活在一起,互相关怀照顾,非常地温馨。
年少就失去父母,这真是人间的至痛。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三次搬家,最终让孟子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2. 精忠报国: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将领,他为了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被后人誉为“精忠报国”的楷模。
3. 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在冬天用自己的身体融化冰面,为继母捕鱼,表现了他的孝心和孝道。
4. 凿壁偷光:西汉时期的匡衡为了学习知识,在墙上凿了一个洞,借用邻居家的灯光读书,最终成为一位有学问的人。
5. 苏武牧羊:西汉时期的苏武被匈奴扣押在北海边,他在那里放羊十九年,始终保持着对汉朝的忠诚和信仰。
这些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如孝
顺、忠诚、爱国、勤奋、诚实等,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中国古代传下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1:贤达之士不弃妻东汉初期的名臣宋弘,不仅以清节威德着称于世,在处理夫妻关系上,也称为千古绝音。
宋弘,汉光武帝即位以后,拜为太中大夫。
后来又做了大司空,被封为侯。
自己将所有的田地租税收入和朝廷给的俸禄,一并用来赡养九族中的人,因而自己虽然官高位显,家中却没有多少财产。
这一年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死了,她守了寡,光武帝念及姐弟之情,时不时地请她入宫见面、聊天,也想再替姐姐找一个好丈夫。
这一天两人坐在一起议论朝中的大臣,汉光武帝便想趁此机会,旁敲侧击地看看姐姐的态度,于是说道:“姐姐看我这朝中众臣,谁是真正的贤士?”公主回答说:“依我之见,宋弘为人有威望,有道德,其它人无法跟他相比。
”这样一来,皇帝明白了姐姐的意思,她是看中了宋弘的人品,就宽慰姐姐说:“别急,等我想个办法,慢慢找个机会把这件事办了。
”由于深知宋弘的为人,光武帝为此颇动了一番脑筋。
他知道要是让人直接去说媒,而宋弘不同意,这岂不是让姐姐的面子丢尽了,就是自己也不好下台。
于是过了几天,他找了个机会召见宋弘,让公主坐在一座屏风后面听他们谈话。
上来就论及公主的婚事,恐怕太唐突,所以聪明的汉光武帝就先从民间的开始,向宋弘提问:“我听人讲民间有这样的谚语,说一个人当了高官,他过去的旧相识就要被换掉,不再来往了;要是一个人发了大财,有了钱,纳几个妻妾,这也是常情啊!” 宋弘听了,明白了一二,他正色回答皇帝的问话说:“臣听说人贫贱时交的朋友,富贵的时候不能忘记他们,而贫贱时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妻子,也不能因为自己富裕了就休弃她,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贤达之士所做的。
”听了这话,皇帝也就明白了宋弘的想法,更佩服他的为人。
中国传统美德的故事2:举案齐眉见道义后汉时期,有一位叫梁鸿的人,是扶风平陵地方的人,家境十分贫寒,父亲早早就过了世,当时正值乱世,梁鸿年幼,无力葬送,只得用一张草席裹住父亲下葬。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中国有许多传统美德故事,这些故事以其深刻的内涵和感人的情节,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故事不仅在历史长河中流传,更是对后人的道德教育和精神激励。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故事一,《孝顺父母》。
相传,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孝顺的儿子叫孟子。
孟子的父亲生病了,他日夜不离父亲的床前,细心照料。
有一天,孟子的父亲突然说,“天寒地冻,你还在这里照顾我,不去上学,不去工作,太不好了。
”孟子听后,坚决不离父亲的身边,他说,“父亲,儿子不忍心离开您,只要您能康复,儿子愿意为您分担一切。
”最终,孟子的父亲病愈了,孟子也成为了一代伟人。
故事二,《诚实守信》。
在古代,有一位叫做张良的年轻人,他非常诚实守信。
有一次,他在路上捡到了一大笔金子,但他没有私吞,而是拿到了官府上交。
官府得知此事后,非常赞赏他的正直,特地给他颁发了一面宝剑,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忠良之士。
张良不负众望,后来成为了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故事三,《助人为乐》。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孟浩的人,他经常帮助别人。
有一次,孟浩路过一条河,看到一位老人摔倒在河里,他二话不说,立即跳下水将老人救了上来。
后来,这位老人告诉孟浩,他是水神,因为孟浩的善行,决定赐予他一本《黄帝内经》,让他传承医术,造福人间。
孟浩从此成为了一位医道高手,为百姓治病救人。
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都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了我们要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助人为乐。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让这些美德在我们心中永存。
简短中华美德故事【五篇】
【导语】世界总是千变万化的,⽽我们恰好能从⼀些⼩⼩的故事之中,去感悟这个世界上的某些道理。
下⾯是⽆忧考分享的简短中华美德故事【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简短中华美德故事篇⼀:【颜真卿以死守节】 颜真卿是唐代名⾂。
他深明⼤义、志节凛然,是⼀位忠义之⼠。
公元782年,节度使李希烈发动叛乱并⾃⽴为王,颜真卿由于得罪了权⾂,被派去执⾏⼀项⾮常危险的任务—劝李希烈投降。
当时颜真卿已经七⼗多岁了,却毅然接受了这⼀使命,亲朋好友都替他担⼼。
到了叛军那⾥,颜真卿遭受到李希烈⼿下的谩骂与恐吓,但是他镇定⽽⼜勇敢的⽓度,反⽽让李希烈敬畏不已。
后来有⼈劝李希烈说:“颜真卿是唐朝德⾼望重的太师,相公您称王称帝,⽽太师他⾃⼰就来了,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宰相的⼈选,除了颜真卿,还有谁会⽐他更合适?” 颜真卿听到这番话之后,⼗分愤怒,⼤声呵斥他们不知廉耻,他说:“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颜家都是忠烈之⼠吗?颜家的⼦弟只知道要守节,牺牲⽣命也绝不变节,我怎么可能接受你们的利诱!”最后,李希烈以死相威胁,颜真卿还是不为所动,他事先写好了遗书,作了必死的准备。
叛贼看他毫不屈服,便杀了他。
在⽣命的最后⼀刻,颜真卿仍在⼤骂他们是“逆贼”,当时,他已经是七⼗七岁⾼龄的⽼⼈了。
颜真卿坚持操守、刚强不屈的⽓节让后世的⼈们永远追念。
颜真卿还是中国书画的书法名家,他的“颜体”字如其⼈,⽅正刚劲,洋溢着浩然正⽓。
简短中华美德故事篇⼆:【昭君出塞】 公元前33年,匈奴的⾸领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
汉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个宫⼥作为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后宫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但却没有⼈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很着急。
这时,有⼀位宫⼥毅然表⽰愿意去匈奴和亲。
她名叫王嫱,字昭君,长得⼗分美丽。
管事的⼤⾂听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报元帝。
元帝就吩咐⼤⾂选择吉⽇,让呼韩邪单于和昭君在长安成亲。
单于娶到了年轻美丽的妻⼦⾮常⾼兴。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篇一: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1、岳母刺字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岳飞岳母刺字投军抗辽。
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
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
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
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
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历代人民所敬仰。
2、凿壁偷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3、海瑞惩恶海瑞是明代著名清官,他在淳安任县令时,当时奸相严嵩正得势,气焰非常嚣张。
海瑞的顶头上司是闽浙总督胡宗宪,此人是严嵩的得意门生,他倚仗着有大靠山,不可一世。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美德一直是人们所推崇和追求的品质。
这些美德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更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故事中,成为了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些故事吧。
故事一,忠诚孝顺的牛郎织女。
相传,牛郎织女原本是天界的一对恋人,因为违背了天规,被贬到人间,分开了两地。
但他们的爱情却没有因此而减淡。
每年的七夕夜,他们都会借助喜鹊搭成的桥相会一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孝顺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对亲人表现出无尽的爱和孝顺。
故事二,孝敬父母的孟子。
孟子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却非常孝顺父母。
有一次,孟子为了孝敬父母,特意远赴远方去寻找一种名贵的药材。
他不辞辛苦,最终找到了药材,带回给父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无论贫富贵贱,都要心存感恩,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
故事三,诚实守信的郑和下西洋。
郑和是明朝的一位航海家,他多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开拓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往来。
在他的船队中,诚实守信的品质被严格要求,他们以诚实守信的态度与外国进行贸易往来,赢得了外国人的尊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只有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故事四,勇敢正义的岳飞。
岳飞是南宋的一位名将,他在抵抗金国侵略的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常勇敢和正义的品质。
他率领部队多次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为南宋的抵抗金国侵略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勇敢正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只有勇敢地面对困难和不义,才能守护家国、捍卫正义。
以上这些故事,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生动写照。
它们告诉我们,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这些美德成为我们行为的准则,让这些美德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
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
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深远影响,可以不断的被继承,并得到持续的创新发展。
那你知道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江革负母【江革负母】江革避难。
负母保身。
乱平贫苦。
行佣供亲。
【原文】汉江革、字次翁。
少失父。
独与母居。
遭世乱。
负母逃难。
数遇贼。
欲劫去。
革辄泣告有老母在。
贼不忍杀。
转客下邳。
贫穷裸跣。
行佣以供母。
凡母便身之物。
未尝稍缺。
母终。
哀泣庐墓。
寝不除服。
后举孝廉。
迁谏议大夫。
李文耕曰。
次翁之孝。
于险阻艰难中。
全人所不能全。
然在次翁。
初不敢料其必全。
只尽其心力。
而造次颠沛。
必于是耳。
孔明鞠躬尽瘁。
宁俞薄鸩橐饘。
正同此一副心事。
忠臣孝子。
所以争光于日月也。
【白话解释】汉朝时候。
有个姓江名革的。
表字叫做次翁。
从小就没有了父亲。
单单剩着江革和他的母亲同住着。
那时候天下不太平了。
盗贼很多。
江革就背了母亲逃难去。
他在路上。
时时碰着这班作乱的盗贼。
要把江革掳去。
和他们一同去做盗贼。
江革总是流着两行眼泪哭诉着说。
我有老母在这里。
要人供养。
我怎么可以和你们一同去呢。
强盗听到这话。
就发了慈悲念头。
也不忍杀他了。
后来江革辗转在下邳地方作客。
穷得连衣裳鞋子也不完全了。
江革就忙忙碌碌的替人家作工。
赚些工钱来供养母亲。
凡是母亲身边要使用的东西。
没有缺少一点。
后来他的母亲死了。
江革哭得很悲哀。
住在母亲的坟旁。
就是睡的时候。
丧服也不除去。
后来有人见到他的品行不错。
就举他做了孝廉。
最后迁到谏议大夫的官。
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李泌报恩【李泌报恩】李泌之马。
啮应于野。
閟而不言。
愧其长者。
【原文】唐李泌、为相。
帝曰。
谁与卿有恩。
朕能报之。
泌曰。
曩为元载所疾。
谪江西。
路嗣恭与善。
臣常畏之。
会其子应并驱。
马啮其胫。
臣惶恐不自安。
应閟不言。
勉起见父。
臣常愧其长者。
思有以报。
即日加应宣歙观察使。
宦家子每倚父势。
将无作有。
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故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至今,在我中华儿女身上还存在着各种令人敬佩的优秀品质。
那你知道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优良传统美德故事:齐太史秉笔直书齐国都城淄临。
黄昏将至,陰云低垂,大夫崔杼的内府早早地就点上了蜡烛。
突然,刀光斧影,堂内传出一声凄厉的惨叫,接着传来甲士的禀报声:“庄公已死!”时间凝聚在公元前548年,齐国大夫崔杼在自己的府中设计诱杀了齐庄公。
崔杼召集百官,宣布立年幼的庄公之弟杵臼为齐君,称景公;接着又自立为左丞相。
春秋时期以左为上,崔杼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在刀剑面前,唯唯诺诺的齐国百官只有接受这个国君和丞相。
崔杼担忧百官不服,遂率百官到太庙歃血盟誓。
“诸君若有不与崔杼同心者,必遇凶而亡!”听着崔杼寡廉鲜耻的誓词,百官心中愤恨不已,可望着太庙内外的甲士和甲士手中寒光闪闪的刀戈,只有喟叹着随崔杼盟誓了。
百官的归顺令崔杼心安不少,可他依然睡不着觉。
弑君毕竟是十恶不赦的罪过,生前既使权倾一身,死后也免不了遭人唾骂。
怎么办呢?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历史却不因时间而改变。
那么记载历史的史书呢?只要写上史书,一切不就成了历史。
于是,崔杼急召太史(记载史事的官)伯进相府议事。
“你要把我的话记入简册,”崔杼的双目透着杀气道,“就说:‘庄公以疟疾殁’。
”太史伯似乎没有听到崔杼的话,笔走龙蛇,飞快地在简上写下“崔杼弑其君”五个字。
崔杼大怒:“你不服从我的命令,就不怕死吗?”太史伯坦然地:“如果不按照事实记史,还叫什么太史。
”崔杼挥手命令甲士将太史伯斩首,然后又召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进府。
太史仲已知兄长被杀,进府后,未等崔杼开口,已将“崔杼弑其君”五个字写到简上,交给崔杼审阅。
崔杼看到这五个字,握着简的手颤抖起来,脸因恼怒失去了血色。
“斩!”他从喉咙里迸出沉闷的杀声。
“叫太史叔来!”崔杼怒气未消,又令侍者召太史伯的二弟进府。
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
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基,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文化根基。
那你知道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初期,明朝将领郑成功在厦门组织起一支数万人的抗清义军。
一日,一名台湾来的人要求见郑成功。
来人一进会客厅,便在郑成功面前跪下哭述:“郑,请您救救台湾的百姓吧。
台湾百姓受红夷(对荷兰人的蔑称)欺凌三十余年,实在无法忍受了。
”来人讲,三十余年前荷兰人来到台湾,对纯朴的台湾百姓说:“给我们一块牛皮大的地方,我们可以给你们任何想要的东西。
”重情义的台湾百姓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从此灾难就降到台湾百姓的身上。
荷兰人先背信弃义,凭着洋槍洋炮圈起了大片的土地,接着又强逼百姓修起两座坚固的城堡,用做荷兰人侵占台湾的大本营。
在荷兰人槍炮的逼迫下,台湾百姓要缴纳沉重的税,服无休止的劳役。
来人叫刘斌,是荷兰人的通事(翻译),但内心却无比地仇恨荷兰人。
此次是奉荷兰总督揆一之命,到厦门与郑成功谈通商之事,何斌乘机向郑成功请求出兵收复台湾。
刘斌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张他亲手绘制在布上的台湾地图,双手捧到郑成功面前,激动地说:“只要郑发兵台湾,台湾的百姓箪食壶浆以迎!”刘斌的哭述在郑成功的心中激起了掀天巨浪,仿佛看到台湾百姓在血雨腥风中向他伸出求援的枯手,令他无法自制。
他扶起刘斌,捧着地图,慷慨激昂地说:“中华领土岂容他国鲸吞。
我一定要率大军踏平波涛,解台湾百姓于水火,将红夷赶下大海!”郑成功率两万伍千人、数百艘战舰渡海作战。
船队在澎湖岛遇到暴风雨,一连数日不能前进。
望着狂风巨浪,郑成功心急如焚,面对洋人的坚船利炮,只有出奇兵至胜,若这样拖下去,被洋人探知,便会功败垂成。
他决心乘风浪正急之时开航。
此时出海九死一生,郑成功坐中军船在前面引航开路,将士们被他的勇猛感动,驾船紧随其后。
黎明时分,海上风暴停了,船队悄然抵达鹿耳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蕴含中华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
【江革负母】
江革避难。
负母保身。
乱平贫苦。
行佣供亲。
【原文】
汉江革、字次翁。
少失父。
独与母居。
遭世乱。
负母逃难。
数遇贼。
欲劫去。
革辄泣
告有老母在。
贼不忍杀。
转客下邳。
贫穷裸跣。
行佣以供母。
凡母便身之物。
未尝稍缺。
母终。
哀泣庐墓。
寝不除服。
后举孝廉。
迁谏议大夫。
李文耕曰。
次翁之孝。
于险阻艰难中。
全人所不能全。
然在次翁。
初不敢料其必全。
只尽其心力。
而造次颠沛。
必于是耳。
孔明鞠躬尽瘁。
宁俞薄鸩橐饘。
正同此一副心事。
忠臣孝子。
所以争光于日月也。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
有个姓江名革的。
表字叫做次翁。
从小就没有了父亲。
单单剩着江革和他
的母亲同住着。
那时候天下不太平了。
盗贼很多。
江革就背了母亲逃难去。
他在路上。
时
时碰着这班作乱的盗贼。
要把江革掳去。
和他们一同去做盗贼。
江革总是流着两行眼泪哭
诉着说。
我有老母在这里。
要人供养。
我怎么可以和你们一同去呢。
强盗听到这话。
就发
了慈悲念头。
也不忍杀他了。
后来江革辗转在下邳地方作客。
穷得连衣裳鞋子也不完全了。
江革就忙忙碌碌的替人家作工。
赚些工钱来供养母亲。
凡是母亲身边要使用的东西。
没有
缺少一点。
后来他的母亲死了。
江革哭得很悲哀。
住在母亲的坟旁。
就是睡的时候。
丧服
也不除去。
后来有人见到他的品行不错。
就举他做了孝廉。
最后迁到谏议大夫的官。
【李泌报恩】
李泌之马。
啮应于野。
閟而不言。
愧其长者。
【原文】
唐李泌、为相。
帝曰。
谁与卿有恩。
朕能报之。
泌曰。
曩为元载所疾。
谪江西。
路嗣
恭与善。
臣常畏之。
会其子应并驱。
马啮其胫。
臣惶恐不自安。
应閟不言。
勉起见父。
臣
常愧其长者。
思有以报。
即日加应宣歙观察使。
宦家子每倚父势。
将无作有。
以陷贤者。
况马啮其胫。
泌又与其父异趋者乎。
乃应能
匿伤不语。
弭祸无形。
可谓干父之蛊。
宜受美报。
而邺侯聪明盖世。
纯粹无疵。
尚愧其长者。
则应亦足多矣。
【白话解释】
唐朝时候。
有个姓李名叫泌的。
做了宰相。
皇帝问他道。
那一个是对你有恩德的人。
我能够替你报答他。
李泌道。
从前做臣子的。
很被元载嫉妒的。
因此把我贬官到江西地方。
路嗣恭和元载很要好。
做臣子的心里非常怕他。
刚巧和路嗣恭的儿子名叫路应的一同跑马。
我的马咬了路应的脚骨。
做臣子的怕得了不得。
心里很不安。
可是路应却守了秘密。
竟不
说出这回事。
并且忍了痛。
勉强起来。
去见他的父亲。
做臣子的常常惭愧不及他的长者的
行为。
心里思量着要报答他。
皇帝于是马上把路应加了官。
做宣歙地方的观察使。
【魏斯冒雨】
文侯魏斯。
与虞人期。
冒雨而往。
身自罢之。
【原文】
周魏斯、本为晋大夫。
威烈王廿三年。
命为诸侯。
是为魏文侯。
尝与虞人期猎。
是日
饮酒乐。
天雨。
文侯将出。
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
公将焉之。
文侯曰。
吾与虞人
期猎。
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
乃往。
身自罢之。
文侯之德尚矣。
当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则曰赵、兄弟也。
不敢闻命。
赵借师于魏以伐韩。
对亦如之。
二国皆怒。
后知其讲于己也。
皆朝于魏。
观其当乐不忘期。
冒雨而赴野。
于虞人且如此。
况兄弟乎。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有一个魏斯。
本来是做晋国里的大夫官的。
在周朝威烈王二十三年的时候。
才命他做魏国的诸侯。
就是后来叫做魏文侯的是了。
有一次、魏文侯和那职掌苑囿田猎的
虞人。
约下了日期去打猎。
到了约定日期的那一天。
魏文侯喝酒喝得很欢乐。
天又下着雨。
魏文侯将要出去了。
他左右的人说。
今天喝酒喝得很欢乐。
天又下着雨。
请问国君将要到
什么地方去呢。
魏文侯道。
我以前和虞人约下了日期打猎。
虽然喝酒喝得很欢乐。
那里可
以丢掉会期呢。
就出去、亲自打罢了猎才回来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