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育的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教育的发展历史
中医是我国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在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传承方式,大概有家传,师带徒,学堂,学校以及大学五种模式。

远古中医教育模式——家传
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活和生产中发现了医药知识,并相应地产生了最原始的医学教育形式:口传心授。

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医药知识经验的增多,口传心授被家族和师徒相传的中医教育形式取代。

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家钱塘人(今杭州)徐之才,从他的五世祖徐熙以下传至他的兄弟,六代之中就有十一个名医,是我国中医教育史有案可稽的最早的家族相传式中医教育的实例。

中医的家传包括父子、叔侄和兄弟等,一般由长者担负教育责任以继承家学。

由于世代相传的医疗经验的积累,知识就比较专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很多中医专科和中医世家,同时也造就了很多名医。

如浙江的归安(今湖州一带)凌氏针灸流传十五代,宁波陆氏伤科与宋氏妇科、绍兴钱氏女科、桐乡陈木扇女科等等也相传多代。

浙江明代针灸学大家杨继洲(巨洲人)和外科名医陈司成(海宁人)、清代本草学大家赵学敏(杭州人)和伤寒学大家俞根初(绍兴人)等都是名医世家。

他们所创制的行之有效的家传医疗经验与方药,为中医宝库增添了光彩,家传式的中医教育形式后世一直沿用下来。

传统中医教育模式——师带徒
伴随家传式中医教育出现的是名医带徒的师承教育。

这种中医教育形式越过了“医术秘不外传”的雷池,扩大了医学流传的范围,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医家,适应了民众防治疾病的需求。

许多医家在传授时结合自己的经验,以自己的见解发挥前人的学术,相继各树一帜,各成一说,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中医流派,促进了医学的争论、交流与发展。

比如浙江南宋时期仁和(今杭州)人稽清,擅长正骨术,因而名声很大,时间一长人们反而忘记了他的名字,只知有位“稽接骨”。

他先是在江浙一带行医,后来年纪大了,就在山阴(今绍兴)定居。

由于骨伤病人较多,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家人又不在身边,于是就招收了几个学徒作帮手。

这几个学徒出师后又分别收门传授稽清的骨伤科技术,就这样师徒相授数十代,经历了八百余年,至今在浙东一带仍很有影响。

因为骨伤病人不易行动,稽氏传人大都经常主动去各地“巡医”,方便患者就治。

只是每逢农历三、六、九、十三、十六、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日才在绍兴的诊所接治病人,后来当地的老百姓就把稽氏伤科称作“三六九伤科”。

古代名医在接收徒弟时都要经过十分精心的挑选,要求徒弟聪慧、勤奋、诚信,并且有良好的品德,而弟子为了寻求名师,更是不辞辛劳,遍地求访。

早期官办中医教育模式——学堂
家传、带徒及讲学等民间中医教育形式对于继承历代医家学术经验,培养中医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也值得借鉴。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它们培养的医家在数量上显然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也给政府的考核与管理带来了难度。

于是,官办的中医教育机构相继出现。

据《唐六典》卷十四记载,“宋元嘉二十年,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以广教授”。

可见,公元443年的刘宋王朝即创建了政府的医学教育机构。

以后,北魏、隋朝设太医、博士、助教等官职来管理医学教育。

我国官办医学教育昌盛时期是唐代,当时有中央与地方两级医学教育制度。

中央级称“太医署”,规模很大,有师生三、四百人;地方上如长安(西安)、洛阳、太原等都督府均开办医学,各州普遍设置医学博士和医学助教。

宋代设“太医局”管理医学教育,初期以科举方法考选医生,公元1044年在京城建立专门学校,有各科学员80多人,规模很小。

后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举办学校培养人才,医学教育才开始发展。

据《宋会要辑稿》和《元丰备对》两书记载,当时太医局学生有300余人,学习内容分九个科,这时的教育方针重视实习训练,强调从临床中获取知识经验,所以医学生要轮流为其他三学(太学、律学、武学)学生及京城的军人治病,并要求记录治疗过程与结果。

中医教育机构出现在南宋。

北宋迁都临安(现杭州)后,政治、文化与经济中心便南移至江浙一带。

南宋绍兴年间,朝廷设立了翰林官医局,由它负责医学教育,设医学堂。

它的主要职责是为朝廷培养太医。

据《梦梁录》记载,医学堂的遗址在通江桥北,老百姓沿用老习惯,称它太医局。

学堂设大方脉和小方脉科,前者的教材为《素问》、《难经》、《伤寒论》和《巢氏病源》等;后者为《难经》、《巢氏病源》和《太平圣惠方》等,有四名翰林官医局的医官被调到学堂负责管理,他们被称为“教授”。

学生的编额为二百五十人,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都由政府负担。

称“斋生”,学生的住宿和伙食条件很丰厚,不过该校的考试制度非常严格,稍有懈怠就可能被淘汰。

而且虽为医校,但儒家正统的气息十分浓厚,上至学校的制度,下到学生的制服都效法礼部领导下的太学。

元代的医学教育基本依照两宋旧制,设“医学提举司”专管医学教育,在恢复中央医学教育的第二年,朝廷还派太医院副使王安仁悬带金牌到全国各地督查医学教育,凡未办学的当即开办,校址大多设在各州府的三皇庙内,同时还制定选择医学教授的标准与条例。

明清的医学教育大体上也是继承宋元以来的体制,由太医院管理医学教育。

但明清医官多为世袭,太医院所设的医学教习所学员大多为医官子弟。

《明史?职官志》中说:“凡医家子弟,择师而教之。

”所以弊端很多,政府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已大不如前。

鸦片战争后,由于清廷腐败,国力衰退加快,特别是西方医学传入后在我国开设医院与举办医学院校,官办的中医教育已徒具形式,在中医人才培养上已基本不起作用了
近代中医教育模式——学校
辛亥革命后,我国中医界的许多仁人志士为拯救祖国医学,冲破重重阻力,并汲取西方教育先进理念,开始举办具有现代教育模式的中医学校,浙江中医界的作为尤其可圈可点,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1902年,京师医学堂总教习以及温州总会长徐定超大力提倡开办医学以造就中医人才为民造福。

民国建立伊始,有人向大总统建议:“振兴国医,以重四百兆民命起见”,建议创办中医学校。

之后民国期间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多间规模较大的中医学校,形成了近现代中医教育的高潮。

现代中医教育模式——大学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中医药事业迎来了生机勃发的春天,中医药人才匮缺于是就凸显出来。

从五十年代开始,为了帮助中医药人员系统提高中医理论和技术水平,了解掌握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全国各地举办了多期中知师进修班。

从而使很多中医人员掌握了更专业更全面的中医知识,后来更出现了一批中医与西医结合的人才。

于是,全国在医科高校在医学本科教育中纷纷增设了中医课程。

从此开始了中医药专业人员现代教育模式的新历程。

●参考资料来自中国医学网
●参考文献:李成文《中国医学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