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吐丝价值最大的蚕
不同吐丝昆虫吐丝的比较
![不同吐丝昆虫吐丝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1475794ec3a87c24028c459.png)
鳞翅目绢丝昆虫吐丝的比较
代表:家蚕和蚕
蚕丝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 天然纤维,撤消外力后可轻松恢 复原状,内胎不结饼,不发闷, 不缩拢,均匀柔和,可永久免翻 使用。主要应用于食品、生物材 料、化妆品、和吸水材料方面。
鳞翅目绢丝昆虫吐丝的比较
非鳞翅目绢丝昆虫吐丝的比较
妆品、和吸水材料方面
谢谢观看
桑蚕丝和柞蚕丝
蚕丝是自然界中最轻最柔最细的天然纤维,撤消外力后可轻松恢复 原状,内胎不结饼,不发闷,不缩拢,均匀柔和,可永久免翻使用。 通常所说的桑蚕丝,就是栽桑养家蚕结的茧里抽出的蚕丝,这种蚕 丝色泽白里略带黄色,手感细腻、光滑,有一股淡淡的动物纤维特有的 气味。用桑蚕丝制作出来的被子特别柔软、贴身,手工层叠制成的蚕丝 被更加耐用。另一种蚕丝就是柞蚕丝,它是用柞蚕茧抽丝出来的。柞蚕 俗称野蚕,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它由人工放养在野外柞林之中,以柞 叶为食。和桑蚕丝相比,柞蚕丝的颜色比较深,纤维较粗,其本色为黑 灰色
不同吐丝昆虫吐丝的比较
目录
吐丝昆虫主要目的介绍
鳞翅目绢丝昆虫吐丝的比较
非鳞翅目绢丝昆虫吐丝的比较
吐丝昆虫主要目的介绍
鳞翅目绢丝昆虫
已利用的吐丝昆虫中,它们全分布在鳞翅目, 大部在蚕蛾科和大蚕蛾科。它们是蚕蛾科中 的桑蚕、家蚕和桑蜡,大蚕蛾科中的柞蚕、 樟蚕、大山蚕、擂蚕、栗蚕、蓖麻蚕和天蚕。
非鳞翅目绢丝昆虫
柞蚕丝绸
![柞蚕丝绸](https://img.taocdn.com/s3/m/10c0d88acc22bcd126ff0c2a.png)
柞蚕和桑蚕 有什么不同
• 桑蚕,即“家蚕”,是指以桑叶为主食的家养蚕种,其蚕 茧和体肤一样的洁白,犹如润玉,一般产自江苏和浙江一 带,为南方特有,也是制作丝绸制品的高级原料。桑蚕的 成熟周期大致为30天左右,而且农户一年可以多次养殖, 每日暖房呵护,精心饲养,犹如宝宝般的呵护,因此我们 常冠以“蚕宝宝”的亲切称呼。桑蚕的丝质细腻洁白,光 洁度高,柔顺且弹性十足,尤其是纤维伸长率方面,要远 远优于柞蚕丝,因此用桑蚕丝制作的蚕丝被子,相对于柞 蚕丝,更蓬松、轻逸和保暖,是手工拉制蚕丝被的首选原 料,这一点已无需辩驳,几乎是人们公认的。因受成本价 格因素,柞蚕丝也经常被不法商家用来漂白,以期冒充桑 蚕丝。但由于区别大,稍有经验的顾客都能分辨
• 区别四、纤维直径不同 区别四、 • “纤维直径”不同,通俗话说,就是纤维的粗细不同,作为被子,除 了保暖、柔顺和透气之外,重量也是考核指数之一,同样的质量,同 样的效果,当然是越轻盈越好,否则跟盖厚厚的棉花毯无异,压得人 都透不过气。博蕾秀发现,而同样体积的桑蚕丝,重量要小于柞蚕丝, 这就是其丝棉 纤维不同所决定的。桑蚕丝纤维的直径为8微米,而柞 蚕丝的直径达到70微米以上,将近是桑蚕丝的9倍。 • 区别五、纤维长度和韧性不同 区别五、 • 纤维的韧性和长度,决定了该纤维以后加工成型被子的方式。目前有 手工与机制两种。桑蚕丝属于长纤维,就好比弹性十足的橡皮筋,具 有更优越的弹力和韧性,10倍延伸也不断,一只小小的蚕茧丝绵,即 使被拉至整床被子的面积,也不会出现折断裂,因此更适合手工拉制 丝被。而柞蚕丝纤维较短,弹力韧性较差,所以“机制丝绵被”多采 用柞蚕丝。 • 区别六、触摸手感不同 区别六、 • 被芯如果没盖多久,就结块,一团团集结成硬块的被子当然不保温舒 适,而桑蚕丝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其优质的超细纤维,决定了 其柔顺的本质,纤维分布有规律,用手触摸明显感觉丝滑,无硬块。 而柞蚕丝摸上去却感觉干涩、粗硬,纤维分布不均。由国家质监总局 最新发布的蚕丝被行业标准(GBT24242-2009)中,也对手感和硬块 等作了明确的指示,因此桑蚕丝做的被子,更细腻、耐用,更不易结 块。
世界上吐丝价值最大的蚕
![世界上吐丝价值最大的蚕](https://img.taocdn.com/s3/m/3fb77bc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4.png)
世界上吐丝价值最⼤的蚕 蚕,是蚕蛾的幼⾍,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在⼈类经济⽣活及⽂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那么你知道世界上吐丝价值最⼤的蚕都有哪些吗?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相关资料。
世界上吐丝价值最⼤的蚕排⾏榜 1.【桑蚕】 ⼜称家蚕,简称蚕,是以桑叶为⾷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之⼀。
桑蚕属鳞翅⽬,蚕蛾科,学名为Bombyx mori Linnaeus。
桑蚕起源于中国,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来,与中国现今⾷害桑树的野桑蚕同源,染⾊体都是28对。
蚕蛾幼⾍,吃桑叶,在化蛹前吐出作茧⽤的⼤量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
桑蚕是完全变态昆⾍,⼀⽣经过卵、幼⾍、蛹、成⾍等四个形态上和⽣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卵是胚胎发⽣、发育形成幼⾍的阶段,幼⾍是摄取⾷物营养的⽣长阶段,蛹是从幼⾍向成⾍过渡的变态阶段,成⾍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殖阶段。
整个世代只幼⾍期摄⾷,并为蛹和成⾍期的⽣命活动积贮营养。
2.【虎蚕】 也称虎斑蚕,斑马蚕,⽼虎蚕,通常称为“虎蚕”。
寡⾷性昆⾍,幼⾍期喜⾷桑科植物,尤其是桑树叶。
⼀般为⼀化性,即1年仅孵化⼀次。
在长江流域地区,⾃然情况下,⾍卵在4⽉上中旬⾃然孵化。
经过约23-28天的⼈⼯饲养后,幼⾍结茧化蛹,再经过9-15后成⾍⽻化破茧⽽出,成⾍(蚕蛾)交尾产卵后死去。
所产之卵经过夏,秋,冬三季,于次年春季孵化。
⼀个世代从蚕卵孵化起到死亡约为40天。
幼⾍成长到极致时,⼤⼩为蚁蚕(刚孵化时)的10000倍左右,雌蚕长可达7cm以上,雄蚕略⼩。
性温和,可与其他种类家蚕混合饲养。
3.【柞蚕】 (学名:Antheraea pernyi ),鳞翅⽬⼤蚕蛾科柞蚕属。
古称春蚕、槲蚕、栎蚕,也叫⼭蚕。
⼀种吐丝昆⾍,因喜⾷柞树叶得名。
茧可缫丝,主要⽤于织造柞丝绸,⾍体可⾷⽤,可做药材,是我国特有的⼀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昆⾍资源。
柞蚕起源于我国⼭东省鲁中南地区,其茧丝的产量仅次于家蚕。
⽬前,柞蚕产业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东、河南、吉林、⿊龙江、内蒙古、⼭西、贵州、四川等省区,⽇本、韩国、印度、朝鲜等国家也有少量分布。
【看图识蚕】蚕有多少种
![【看图识蚕】蚕有多少种](https://img.taocdn.com/s3/m/3304b2e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7.png)
【看图识蚕】蚕有多少种蚕⼀共14种1.桑蚕⼜称家蚕,以桑叶为⾷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之⼀。
属鳞翅⽬,蚕蛾科,学名Bombyx mori Linaeus。
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桑蚕属寡⾷性昆⾍,除喜⾷桑叶外,也能吃柘叶、楮叶、榆叶、鸭葱、蒲公英和莴苣叶等,桑叶是蚕最适合的天然⾷料。
蚕是完全变态昆⾍,⼀⽣经过卵、幼⾍、蛹、成⾍四个形态上和⽣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其中幼⾍期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孵化⾄吐丝结茧需要22-26d,⼀头蚕⼀⽣约⾷下桑叶20-25g,⼀般经四次眠和蜕⽪,⾄⽣长极度时,体重约增加1万倍。
末龄期的⾷桑叶量占其总⾷桑叶量的85%以上。
桑蚕结的茧可以缫丝,蚕丝是优良纺织纤维,是绸缎的原料。
桑蚕的蛹可⾷⽤,蚕蛾和蚕粪均有综合利⽤,是多种化⼯和医药⼯业的原料。
蚕砂枕有祛风降湿、健脑明⽬等功效。
家蚕图⽚2.柞蚕以柞树叶为⾷料的吐丝结茧昆⾍。
属鳞翅⽬,⼤蚕蛾科,学名Anther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
原产中国,发育温度为8--30℃,发育适温为11-25℃,最适宜的温度为22-24℃。
主要分布在中国。
在朝鲜、韩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和⽇本等国亦的少量分布。
柞蚕以壳⽃科栎属植物如尖柞、蒙古柞、槲等的叶⽚为饲料,也能取⾷蒿柳、⼭定⼦、栗、枫、梨、苹果等植物的叶⼦。
柞蚕是完全是变态昆⾍,⼀⽣中要经卵、幼⾍、蛹、成⾍四个形态和⽣理功能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经四次眠和蜕⽪。
每蜕⽪1次,递增1龄。
⼀头蚕从孵化到5龄⽼熟结茧需要50d左右,春蚕⼀⽣⾷叶30-35g左右,秋蚕⾷叶50-58g。
其中⼤蚕⾷叶占总⾷叶量的80%以上。
春蚕体重14g,秋蚕21g左右。
⾄⽣长极度时,分别⽐蚁蚕体重约增加2000-3000倍。
柞蚕茧可缫丝,柞蚕丝是柞绸的原料,柞蚕蛹可⾷⽤,并与蛾均是化⼯、医药、⾷品⼯业的原料。
改变世界的动植物
![改变世界的动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73fb6f85daef5ef7ba0d3c1b.png)
小小昆虫改变世界文化——桑蚕摘要:桑蚕又称家蚕,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
桑蚕起源于我国,桑蚕生产在我国非常广泛,在各个省份均有不同规模的养殖。
以桑叶为食料,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主要用于织绸,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
蚕的蛹、蛾和蚕粪也可以综合利用,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也可以作植物的养料。
桑蚕起源于中国,早在四、五千年前,我们祖先就栽桑养蚕,是举世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
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形态和习性与今天食害桑叶的野桑蚕(Bombyxmandarina)(见桑树害虫)十分相似,血清沉淀反应强度也相同,杂交能产生正常子代。
桑蚕的染色体是28对,野桑蚕则有27对和28对两种类型,一般认为桑蚕与中国的28对型野桑蚕同源。
人类最初可能是从桑林中采集原始野生蚕茧取丝利用;随着人类生活的定居和对蚕丝用途的进一步了解而试行在室内养蚕。
经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野生蚕才逐渐驯化成为具有今天这样经济性状的桑蚕种。
1.家蚕的生物学特性1.1家蚕的分类学地位家蚕,又称桑蚕,属鳞翅目(Lepidoptera),家蚕蛾科(Bombycidae),而家蚕蛾科中,年家蚕蛾属(Bombyx),喜马拉雅野桑蚕属(Theophila,),桑竣属(Rondotia)等属,此等均皆为食桑的泌丝虫。
1.2家蚕的生活史桑蚕的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
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
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
家蚕以卵态越冬,4月下旬,桑树新芽开始萌伸,将蚕卵出库,如保温25 C,约经一周即可孵化。
刚孵化幼虫称为蚁蚕(newlyhatched larva),如给桑叶,则成长,约经3日即停止食桑入眠(molting)。
桑蚕
![桑蚕](https://img.taocdn.com/s3/m/05ccd30a650e52ea551898a5.png)
蚕桑蚕是最常见的一种蚕,又称“家蚕”,简称“蚕”。
桑蚕是一种以桑叶为食料、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
桑蚕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经济价值主要在于蚕丝,蚕丝是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之一。
桑蚕从出生到死亡一共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从卵中孵出开始到桑蚕死亡结束,共计49~56天。
桑蚕以桑叶为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便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
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幼虫共要脱皮四次,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龄,第一次脱皮后,成为二龄幼虫。
全部脱皮完成,变为五龄幼虫后,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观察 项目生长 情况蚕卵幼虫[蚕]蛹成虫圆形,黑紫色,像小米粒大小 圆筒形,身体有环节,从黑褐色逐渐变成灰白色,从约1毫米长到8厘米左右椭圆形,褐黄色 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长出翅 行动不会动 爬行一般不动,受到刺激会动 不会飞,能振动双翅食物不吃食物吃桑叶,随着身体不断长大,食量也逐渐增大 不吃食物不吃食物 天数33~35天10~13天6~8天总计 蚕的一生(蚕从卵中孵出开始到桑蚕死亡结束)共计49~56天第一天(4月20日)今天妈妈拿回了一些蚕卵,它们粘附在纸上,一片灰色的颗粒。
妈妈说这里能生出很多的蚕宝宝,爸爸拿来一个大纸盒,并在上面戳了几个窟窿,说这就是蚕宝宝们的家了,还说过几天蚕宝宝就会钻出来啦!我仔细观察了蚕卵,哇!真小!它们真能变成蚕宝宝吗?第十二天(5月1日)等了好多天,都不见蚕宝宝钻出来,我都有点灰心丧气了。
爸爸以为这批蚕卵是空卵,正想扔了,谁知打开纸盒一看,已经出来了几条蚁蚕。
我想今天应该是最近最暖和的一天,所以蚕宝宝就急不可待地出来了。
钻出蚕宝宝的壳就由灰色变成了白色。
刚出来的蚕很小,黑黑的,很像蚂蚁。
第十三天(5月2日)今天,我们继续观察蚕宝宝。
昨天刚出壳的蚕宝宝已经大了一些,是昨天刚出壳时的两倍大。
丝绸知识资料
![丝绸知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81e26314431b90d6c85c720.png)
• 湘绣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七十多种针法 和一百多种颜色的绣线,充分发挥针法的 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划物象外形内质的 特点,绣品具有构图章法严谨,形象生动 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 生机勃勃,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 的艺术效果 • 代表作《狮虎》《芙蓉鸳鸯》
三大名锦,四大名绣
• 中国四大名绣—— 苏绣(代表作双面绣 《猫》) 、湘绣(代表作狮虎)、粤绣 (代表作《百鸟朝凤》)、蜀绣(代表作 《芙蓉鲤鱼》) • • 三大名锦——云锦、蜀锦、宋锦
宋锦
• 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 它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并称我国三大名锦。 • 唐代时苏州就产土亥八蚕丝绯绫。五代时已 产五彩灿烂的织锦。宁室南渡后,织锦中出现了 专供装裱书画用的细薄织锦40余种,这些织锦与 书画轴子同时保存下来,人们习惯抵消之为宋锦。 元代地度衰败,明代,又有所恢复,据王鏊《姑 苏志》载:当时织锦品种有“海马云鹤”、“宝 相花”、“方胜”等。后宋锦图案一度失传,至 清康熙年间,苏州机坊向秦兴季氏购得宋裱《淳 化阁贴》十帙。上有所裱宋锦20余种,使苏州古 锦恢复生产。
三大名锦,四大名绣
• 中国四大名绣—— 苏绣(代表作双面绣 《猫》) 、湘绣(代表作狮虎)、粤绣 (代表作《百鸟朝凤》)、蜀绣(代表作 《芙蓉鲤鱼》) • • 三大名锦——云锦、蜀锦、宋锦
湘绣
• 湘绣是以硬缎、交织软缎、透明玻璃纱、 尼纶等为原料绣制的精细工艺品,绣品既 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 用品,主要品种有条屏、画片、被面、枕 套、床罩、靠垫、桌布、手帕及各种绣衣 等。
• 4、 试纤拉力。在织品边缘处 抽出几根纤维,用舌头 将其 润湿,若在润湿处容易拉断, 说明是人造 丝,如果不在润 湿处被拉断,则是真丝,如 纤维 在干 湿状态下强度都很 好,不容易拉断则是锦 纶丝 或涤纶丝。
科学家喂蚕宝宝吃纳米碳管和石墨烯,他们吐出了“超级蚕丝”!
![科学家喂蚕宝宝吃纳米碳管和石墨烯,他们吐出了“超级蚕丝”!](https://img.taocdn.com/s3/m/8251d9e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9.png)
科学家喂蚕宝宝吃纳米碳管和石墨烯,他们吐出了“超级蚕
丝”!
大家以前都有养过蚕宝宝的经验吧?其实早在公元前2700年,中国就有养蚕抽丝、纺织丝绸的技术,不过如果你以为养蚕已经落伍,那你就错了,因为现在蚕宝宝可是科学家的热门研究对象!
中国北京清华大学的张莹莹副教授,多年来率领团队研究“低维纳米碳材料”的可控制备、性能调控与应用探索,希望能够制造拥有感测环境或传输能源功能的柔软电子器具;不过要找到符合要求的材料并不容易,例如普通的蚕丝应力仍不足,于是他们想要做些改进,让原本的蚕丝变得更加强韧。
一般来说,改造蚕丝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在蚕丝上添加化学物质,不过这一次研究团队使用更具挑战性的方法:让蚕宝宝直接吃下“纳米碳管”和“石墨烯”,从根本上改变蚕丝的分子结构!
这项实验听起来很大胆,但事实证明,他们的尝试成功了!研究人员将0.2%的纳米碳管及石墨烯溶液喷在桑叶上,让蚕吃下,等蚕化茧后抽丝。
结果得到的蚕丝韧性是普通蚕丝的两倍,可以承受比以往多50%以上的应力。
研究人员还将蚕丝加热至1050℃使其碳化,研究它的导电性和结构,发现这种丝能够导电,且具有更有序的晶体结构。
另外,这些蚕丝可以嵌入在智慧型纺织品中,作为传感器和读取神经讯号,达到更广阔的用途。
强韧蚕丝将有望成为一种更先进的材料,不过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研究人员仍不知道蚕是如何将纳米材料纳入丝里,而纳入的百分比是多少,又有多少经由排泄或代谢流失。
他们观察了线的横截面,并未在里头发现碳材料,因此也不确定是不是纳米颗粒含量低导致的。
目前要彻底了解这种“碳增强丝”,仍需研究人员与生物学家的共同合作。
蚕的小知识
![蚕的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f1c4ea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9.png)
蚕的小知识关于蚕的小知识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
桑蚕起源于中国,古文记载从黄帝轩辕氏就开始养蚕,最著名的养蚕能手当数黄帝的妻子嫘祖了。
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50多天的时间。
刚从卵中受精出的蚕宝宝黑黑的像是蚂蚁,我们称作"蚁蚕"。
蚁蚕身上布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就显得不显著了。
蚁蚕出壳后约40分钟就要已经开始喂食桑叶了。
蚕有很强的食欲,它们昼夜不停地吃桑叶,所以生长得非常快。
蚕脚部长有吸盘,可以吸在粗糙的物体上。
蚕的一生要经过四次眠和蜕皮,当蚕头部的颜色变黑的时就表明它将要蜕皮。
完成四次蜕皮后的蚕,身体会变为浅黄色,皮肤也变得更紧,很快它们将会用丝茧来包裹自己,在茧中变态成蛹。
蚕成熟时的体重比刚孵化时约增加一万倍。
一条蚕须要用二天二夜的时间,就可以结为一个茧,搞茧的丝最久可以达至1.5km!蚕在茧中展开最后一次脱皮,沦为蛹。
大朋友们可以把蚕茧放到一个透气的盒子里,并在盒子里刷上卫生纸,便利搜集蚕卵。
约十天后,蚕蛹羽化沦为蚕蛾,破茧而出来。
出来茧后,雌蛾尾部收到一种气味诱使雄蛾去交尾,交尾后雄蛾即为丧生,雌蛾会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可以慢慢死。
蚕卵看上去很像芝麻粒,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
小朋友们可以把铺满蚕卵的纸放入冰箱的冷藏室,等到来年3月再取出,放置于室温环境中,经过7到10天时间,蚕卵会逐渐发育成蚁蚕,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就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蚕一生尽管短暂,但它却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了人类。
桑蚕结的茧可以缫丝,由蚕丝织成的丝绸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外贸商品,“丝绸之路”就是因此得名的。
蚕蛹可食用,蚕蛾和蚕砂(蚕的粪便)是多种化工和医药工业的原料。
蚕砂做成的枕头有祛风降湿、健脑明目等功效。
汉语中存有很多与蚕有关的成语和诗词,例如:作茧自缚、鲸吞蚕食、春蚕到死丝方尽等。
小朋友,你晓得这些成语和诗词的含义吗?慢回去问问爸爸妈妈吧!。
蚕中之王——天蚕将在齐鲁大地吐丝织锦
![蚕中之王——天蚕将在齐鲁大地吐丝织锦](https://img.taocdn.com/s3/m/da071726580216fc700afda6.png)
00 ~ 3 0 00
美 元计 年 创效 益
、
,
亿 美 元 这 无 疑是 , 国 强 民 加速农村奔
。 , ,
小康 的一条 有效途径 因 此 抓住有利 时机 开 发天蚕 生产 大有作 为
, 。
O
30
和 人 工饲 养 所以 在 漫长的岁月里 这一珍 贵
。 , ,
,
,
的自然资源 未被 开 发 利 用
。
山 东 省 蚕业研究 所经多年潜心研 究 现 已
,
成 功 地 攻 克 了 天 蚕制 种 难 关 雌雄交 配 率 孵 化 率 结 茧 率 干 茧 出 丝率均 达 到 和 超 过计划 指标 并掌握 了 天 蚕的 生 活 习 性 总 结 出 了 蚕 病 防 治 蚕 卵 长 期保 护 以及 解除夏 眠 蛹等 系 列 技术 形 成 了 一 整套 人工 饲 养 天 蚕 的技 术 措 施 达到 了 生 产 实 用 化标准
天蚕 丝 被誉 为 纤 维皇后 呈 天然珠 宝 翠 绿 色 光 泽 优 关 丝质 , 于 强 伸 力 其织 物轻柔
, , , 。 。 、
,
无 摺 皱 具有 适宜 的弹 性 和 韧 性 既能保 暖 又
能吸 湿 阳光 下流光 溢 彩 熠熠 生 辉 是现代 人 们 生 活 装 饰之佳 品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因 世界产 t 极 少 现 多 用
色 的 金子
, ,
丝 因 此 天 蚕是 出 口 创汇 的重要资 源
天蚕在 我 国 被发现 已
80
多年 由 于 天蚕
,
,
对 温 湿 度 等外 界环 境 适 应 性较 差 生 活力 较
费 特 别 是交配制 种 困 难 挤殖力极低 我 国 仅
世界上最大的蚕
![世界上最大的蚕](https://img.taocdn.com/s3/m/ba2a1a2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a.png)
世界上最大的蚕
蚕,在大家眼中是小小一只的存在吧?那是大家没听过世界最大的蚕!那么,就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世界最大的蚕吧!
世界上最大的蚕
河南信阳有位养蚕的老人养了一条巨蚕,长度为62厘米,粗为8厘米,重为0.25公斤,创下世界上最大的蚕这一记录!
一般的蚕茧长度约3~4厘米,直径1.7~2.1厘米。
相当于并在一起的两个鹌鹑蛋最大的蚕茧长度达到5厘米,直径2.6厘米。
相当于柴鸡蛋大小。
蚕茧的质量鉴定:已采收的蚕茧须根据蚕茧检验标准确定蚕茧等级,按级定价。
茧质一般按下列价值标准衡量:①丝量价值,主要指产丝量与鲜茧出丝率。
②解舒价值,包括解舒率、解舒丝长等与缫丝生产效率相关的性状。
③丝质价值,包括茧丝纤度、粗细差距和茧丝性状。
④群体价值,指同一批次蚕茧茧粒之间各种性状的均匀程度及该批蚕茧的数量。
这4项价值综合构成缫丝工业原料茧的商品价值。
凡上茧率高和具有解舒好、丝长长、出丝率高等性状的蚕茧,均属优良蚕茧。
另外茧色洁白、光泽正常、茧形匀整等性状也是优质茧的重要标准。
检验上述标准一般可采取干壳量检验法和缫丝检验法确定。
蚕宝宝的吐丝的贡献作文
![蚕宝宝的吐丝的贡献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c33b4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6.png)
蚕宝宝的吐丝的贡献作文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昆虫的世界里,有一群小小的“纺织大师”,
那就是蚕宝宝。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蚕宝宝吐丝的神奇贡献!
蚕宝宝呀,看起来白白胖胖,软绵绵的,特别可爱。
它们平时就吃吃桑叶,睡睡觉,然后慢慢地长大。
可别小瞧了它们这一天天看似悠闲的生活,等到它
们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开始一项超级厉害的工作——吐丝!
蚕宝宝吐丝的时候,那可认真啦!它们的小嘴巴就像一台小小的纺织机,
不停地吐出细细的丝线。
这些丝线又细又长,而且还特别有韧性。
蚕宝宝会把
自己包裹在里面,就像给自己盖了一座小小的“丝房子”。
你可别以为这只是蚕宝宝给自己找个睡觉的地方,它们吐的丝用处可大着呢!这些丝能被人们织成漂亮的丝绸。
想象一下,那些光滑柔软、色彩鲜艳的
丝绸衣服,是不是特别好看?这可都是蚕宝宝的功劳呀!
而且丝绸不光能做衣服,还能做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丝巾、丝绸被面
等等。
穿上丝绸做的衣服,感觉就像被轻柔的云朵包围着,特别舒服。
蚕宝宝虽然生命短暂,但它们用吐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和舒适。
所以呀,咱们得感谢这些小小的蚕宝宝,是它们的辛勤工作,才让我们能享受
到丝绸带来的美好。
下次当你看到丝绸制品的时候,可别忘了这背后蚕宝宝的巨大贡献哟!。
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野三元” - 特种品种
![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野三元” - 特种品种](https://img.taocdn.com/s3/m/02b73b28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b.png)
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野三元”-特种品种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野三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利用长期繁衍于野外的野桑蚕与家蚕远缘杂交培育的高产、优质蚕品种。
原种繁育性能良好,杂交种发育快、龄期经过短,体质强健,蚕体粗壮、茧型大、匀整度好、产茧最高.丝质性状良好,主要经济性状。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野三元”。
特点特性:该品种正交卵色灰绿色,卵壳淡黄色,克卵粒数1800粒;反交卵色灰紫色,卵壳乳白色、少量淡黄色,克卵粒数1700粒。
孵化、眠起、老熟整齐,体色从二龄蚕开始表现为野蚕斑,有少量淡色斑;食性优,食桑旺盛,蚕体粗壮;茧形大而匀正,茧色洁白;全茧量1.8~2.0克,茧层率24%~25%,茧丝长1300米,解舒率75%,洁净度94~96分,鲜毛茧出丝率18%。
“野三元”具有易繁育、产茧量高、丝质好的性状优势。
經过多点农村生产试验表明,“野三元”是具有广泛适应性的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强健性、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产量表现:先后在江苏、陕西、四川、安徽、云南、江西等省进行农村生产试验,蚕种场反映繁育系数高,原蚕点制种性能优;农户及丝厂反映该品种具有食性优、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特点,增产性能显著。
陕西省农村示范推广2万~3万张,比当地主推蚕品种“871×872”单产平均增幅8%以上;据四川省农村调查,该品种克蚁产茧4.37公斤,28000粒卵/张种平均产茧52.5公斤,公斤鲜茧用桑量19公斤,50克鲜茧干壳量10克,上茧率92.71%,茧层率47.95%,茧丝长1068米,解舒率63.69%,这些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种“洞庭×碧波”,在饲养中表现出食桑凶猛、食性优、蚕体强健、抗逆性强、茧形大、产量高等特性;据云南省试验调查,“野三元”的繁育系数高,克蚁制种量达到17张以上,强健性显著高于对照种“云蚕7×云蚕8”,全茧量、克蚁收茧量、万蚕产茧量,以及出丝率、解舒率等指标略高于对照种,洁净度94分。
对柞蚕茧的价值的探究
![对柞蚕茧的价值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b09c60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c.png)
S i y a n g t i a n d e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柞蚕丝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织造各种柞蚕茧绸、装饰绸,还作为一些工业、国防用丝制品的原料。
本章就对柞蚕茧做简要介绍,旨在提高蚕农对柞蚕茧的认识。
一、对柞蚕的简介柞蚕在外国称为中国柞蚕,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蚕蛾属、柞蚕种。
它与印度柞蚕、日本柞蚕(又名天蚕、山蚕)同属异种。
柞蚕生长在野外的柞树即栎树上,用人工看护,称放养。
中国柞蚕品种很多,目前放养的品种主要有一化性和二化性两种:一化性品种为一年放养一次,所结的茧既作种茧,又是缫丝原料;二化性品种为一年放养两次,春茧只作秋茧的种茧,秋茧为缫丝原料。
放养柞蚕的国家有中国、印度、日本、朝鲜和苏联等。
1980年世界柞蚕茧总产量70855吨,其中,中国柞蚕茧产量占80%。
中国有22个省放养柞蚕,辽宁、山东、河南、贵州、吉林、黑龙江省是主要产茧区,辽宁省的柞蚕茧产量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
二、柞蚕茧的性状柞蚕茧由茧柄或称茧蒂、茧衣、茧层、蛹体和蜕皮组成。
柞蚕茧为椭圆形,上部稍尖,并附有长短不等的茧柄,中部稍大,下部则稍钝。
春茧茧长一般为4.2厘米,茧幅2.1厘米。
秋茧茧长一般为4.7厘米,茧幅2.4厘米。
柞蚕茧春茧为淡黄褐色,秋茧为黄褐色,一般外层较深,内层较浅。
柞蚕茧的缩皱比桑蚕茧密,水不易渗透,茧层也较紧,并富有弹性。
茧丝在茧层上排列形式与桑蚕茧不同,外层偶尔有S形,外层大部、中层、内层均为8字形。
因此,交叉重叠点多,胶着程度重,丝缕离解困难。
全茧量最大者为10克/粒,最小者为5.5克/粒,平均为8克/粒。
茧层量最高者1克/粒,最低者0.4克/粒(0.4克/粒以下者为薄皮茧),平均为0.75克/粒。
茧层率10~12%。
茧丝量为0.39~0.46克/粒。
茧层量越高,茧丝量越多。
茧丝长最长者1000米,最短者为400米以下,平均800米。
曾是古代女人的“宝贝”,吃蓖麻的价值最高,“唾沫”可做真丝裙
![曾是古代女人的“宝贝”,吃蓖麻的价值最高,“唾沫”可做真丝裙](https://img.taocdn.com/s3/m/b4b59d7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2.png)
曾是古代女人的“宝贝”,吃蓖麻的价值最高,“唾沫”可做真丝裙在回顾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古人给我们创造了太多的奇迹,太多的珍宝遗产。
细数起来至今都无法统计出一个准确的数据,但幸好的是很多文化和传统技术都被保留下来,并且被充分利用起来。
在古代,女人相对于男人来说,权利几乎是没有的。
以前女人是不能读书不能当官的,但她们也有她们赖以生存的宝贝呢。
大家可能或多或少从电视上了解到,古代的女人大多数生活时间都花在织布、做衣服上面,这是她们帮助男人赚取生活费的一种主要方式。
那么你们知道古代普通人家女人的宝贝是什么吗?当然是上面说的织布了。
在往织布上去追溯的话,那应该就是养蚕了。
那么这蚕宝宝就是古代女人的宝贝哦,只要有织布的家庭,一般都会养蚕,这样可以节约非常多的成本,毕竟养蚕只需要采摘树叶而已,费些人工而已,并且在古代,人工成本可是非常便宜的,几乎忽略不计成本。
从古人开始养蚕算起,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这个养蚕文化从古代延续至今,也成了我们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要是认真去了解这养蚕文化,其中从蚕的种类就足够我们研究好几年的了。
不过我们仅做简单了解的话,这蚕当中最为值钱价值最高的,应该是吃蓖麻的那种蚕。
据了解这蓖麻蚕所产的蚕丝备受全世界欢迎,如今这类蚕丝已成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
我国的蚕丝产量已经达到了全世界的70%的数量,这样的数据足够主导世界蚕丝市场的价格趋势了。
夏天到了,这女人也要打扮起来,把过去一整个冬天包藏起来的身材在这个夏天展现出来。
那么最近特别流行“真丝裙”,或许已经成了女人们这个夏季必不可少的搭配了。
那么大家对于真丝裙了解多少呢?其实据笔者了解,这真丝裙的主原料还是用蚕丝制作的,相当于是用蚕的“口水”制作的真丝裙,只是这蚕的种类不同而已。
现在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这原始的东西也慢慢被人发现了他们的珍贵之处,所以这真丝裙可不是什么廉价货,在现在各种原料衣服的充斥下,真丝裙随便一件都是几百上千元了。
蚕吐丝范文
![蚕吐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215c51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e.png)
蚕吐丝范文蚕吐丝是指蚕蛹在茧中分泌的丝状物质,经过加工后可以制成丝绸等高档纺织品。
蚕吐丝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蚕吐丝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被誉为“天下第一绸”。
蚕吐丝的历史蚕吐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700年左右,中国就已经开始养蚕了。
当时的人们发现,蚕蛹在茧中分泌的丝状物质可以用来制作衣服和其他纺织品,于是开始大量养蚕。
在中国古代,蚕吐丝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产业,被誉为“天下第一绸”。
在中国古代,蚕吐丝的生产技术非常发达。
当时的人们掌握了许多制作蚕丝的技巧,包括蚕的饲养、茧的收集、丝的加工等等。
这些技术在当时被视为非常重要的技能,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
蚕吐丝的制作过程蚕吐丝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
下面是蚕吐丝的制作过程:1.饲养蚕:首先需要饲养蚕,让它们在茧中分泌丝状物质。
蚕的饲养需要注意温度、湿度、饲料等因素。
2.收集茧:当蚕吐出丝状物质后,会将自己包裹在茧中。
这时需要将茧收集起来,准备进行加工。
3.煮茧:将茧放入开水中煮熟,这样可以杀死茧中的蚕蛹,同时也可以使茧中的丝状物质更容易分离。
4.分离丝:将煮熟的茧放入水中,用手轻轻搓揉,使茧中的丝状物质分离出来。
5.织绸:将分离出来的丝状物质进行加工,织成丝绸等高档纺织品。
蚕吐丝的文化意义蚕吐丝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种高档纺织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蚕吐丝被视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产业,它不仅可以提供就业机会,还可以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除此之外,蚕吐丝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蚕吐丝被视为一种勤劳、节俭、坚韧的象征。
蚕吐丝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制作者具备勤劳的品质。
同时,蚕吐丝的制作过程也需要非常谨慎和耐心,这就需要制作者具备坚韧的品质。
结语蚕吐丝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工艺,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金蚕丝?
![什么是金蚕丝?](https://img.taocdn.com/s3/m/eaa3ab4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a.png)
什么是金蚕丝?金蚕丝是由某种珍贵昆虫——金蚕产生的一种特殊丝绸。
它被誉为“丝绸中的珍珠”和“纺织界的雪莲”,因其稀有性和优质特点,备受人们的瞩目和喜爱。
1. 金蚕丝的来源和生产方式金蚕丝的生产源自亚洲特有的一种昆虫——金蚕。
金蚕是一种吃桑叶的昆虫,主要生活在中国的南方地区和周边国家。
和普通蚕丝不同的是,金蚕在产生丝绸的同时,还会分泌一种金黄色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经过人工采集和提取后,才得以制成金蚕丝。
金蚕丝的生产过程繁琐并且较为特殊。
首先,人工饲养金蚕并提供它们充足的桑叶作为食物,以确保它们的生长和丝绸的质量。
当金蚕达到一定的生长阶段后,工作人员会精心收集金蚕丝的珍贵物质。
其次,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包括剥离、清洗和煮沸,最终将原始的金蚕丝经过精心的加工处理成为商业化的金蚕丝。
2. 金蚕丝的特点和优势金蚕丝以其稀有性和独特的特点而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首先,金蚕丝的质地非常轻盈柔软,触感极为舒适,在夏季能带来极佳的穿着体验。
其次,金蚕丝拥有出色的保温性能和透气性,能够在冬季保持温暖,在夏季又能散发出清凉的感觉,让人倍感舒适。
此外,金蚕丝还具有极高的抗菌性和抗静电性能,可以有效预防细菌的滋生和衣物的静电困扰。
3. 金蚕丝的传统和现代应用金蚕丝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被广泛应用于传统的纺织品和手工艺品中。
在古代,金蚕丝常被用于製作高档的丝绸服装,以及皇族贵胄的礼品和宴会用品。
而如今,在现代纺织技术的推动下,金蚕丝也被广泛应用于家居用品、床上用品、面料和工艺品等领域。
4. 金蚕丝的保养和鉴别方法由于金蚕丝的独特性和稀有性,其保养和鉴别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人们应该避免与金蚕丝接触的污染物,如化学药品和强烈的阳光,以免对其造成损伤。
其次,金蚕丝应避免用力拉扯,以防止丝线被拉断。
最后,在鉴别金蚕丝时,可以通过观察其质地、色泽和光泽度等特征,以及进行燃烧测试和观察丝线的断裂方式等方法来判断其真伪。
总结:金蚕丝作为一种稀有而又珍贵的纺织品,因其独特的特点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备受赞誉。
看蚕吐丝的感慨
![看蚕吐丝的感慨](https://img.taocdn.com/s3/m/00e8d5e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a.png)
看蚕吐丝的感慨蚕吐丝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现象,也是人们熟知的一个现象。
蚕吐丝是蚕宝宝在茧中生长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分泌物形成的一种丝状物质。
这种丝状物质是由蚕宝宝特殊的腺体分泌出来的,经过空气中的化学反应,形成了坚韧而柔软的丝线。
当我第一次亲眼目睹蚕吐丝的过程时,我不禁为之惊叹。
蚕宝宝身上的腺体分泌出的液体,经过空气中的化学反应,竟然可以形成如此坚韧的丝线,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蚕吐丝的过程仿佛是一种奇迹,让我感叹大自然的智慧和神奇。
蚕吐丝的过程中,蚕宝宝会将丝线缠绕在自己的身体周围,形成一个茧。
在这个茧里,蚕宝宝会安心地生长和变化。
茧是由蚕宝宝吐丝形成的,它是蚕宝宝的家,是蚕宝宝的保护层。
茧是非常坚韧的,可以抵挡外界的侵袭,保护蚕宝宝的安全。
蚕吐丝的过程虽然神奇,但却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
蚕宝宝吐丝是为了保护自己,为了生存。
蚕宝宝在吐丝的过程中,倾尽全力,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了一种坚韧而柔软的丝线。
蚕宝宝吐丝的过程是一种奋斗的过程,是一种对生命的坚守和追求。
蚕吐丝的过程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感悟。
我想到了人类的奋斗和努力。
人类也是在这个世界上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了美好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们也需要像蚕宝宝一样,倾尽全力,努力拼搏,为自己的梦想去吐丝。
蚕吐丝的过程也让我想到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
蚕宝宝吐丝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它依然坚持不懈地吐丝,直到茧形成。
这种坚持和毅力是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具备的品质。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蚕吐丝的过程让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宝贵和美好。
蚕宝宝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了一个安全而舒适的家,为自己的生命提供了保护和支撑。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的创造者和守护者,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蚕吐丝的过程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感慨和思考。
它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伟大和神奇,也让我明白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蓖麻蚕
![蓖麻蚕](https://img.taocdn.com/s3/m/07d14da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f.png)
药理药效
药名:蓖麻蚕
别名:木薯蚕
汉语拼音:bImAcA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ilosamiacynthiaricini(Donovan)中药化学成分:蛹含蛋白质,肽类,脂类,细 胞色素(cytochrome)C,胆碱(choline),维生素B类,生物素(biotin),肌醇(inositol),糖原,磷酸化酶 (phosphorylase)。肪肪酸以油酸(ole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亚麻酸(linolenicacid)为主, 含少量的C14酸。蛹血淋巴含二甘油酯脂蛋白I和Ⅱ,胆甾醇(cholesterol),类酯,磷脂类,氨基酸类,类胡萝 卜素。磷脂有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鞘磷脂 (sphingomyelin)。类胡萝卜素有β-胡萝卜素(β-carotene),叶黄素(lutein)。氨基酸有天冬氨酸 (aspartic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acia),脯氨酸 (threon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m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 (iso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组氨酸(histidine),赖氨酸(lysine), 精氨酸(arginine)等。
简介
蓖麻蚕蓖麻蚕又称印度蚕木薯蚕,是蚕的一个品种。它原是野外生长的野蚕,食蓖麻叶,也食木薯叶,鹤木 叶、臭椿叶和乌柏叶,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食性蚕。现在是在野外生长,由人工放养,也有在室内由人工放养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吐丝价值最大的蚕
世界上吐丝价值最大的蚕排行榜
1.【桑蚕】
又称家蚕,简称蚕,是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
桑蚕属鳞翅目,蚕蛾科,学名为bombyx mori linnaeus。
桑蚕起源于中国,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与中国现今食害桑树的野桑蚕同源,染色体都是28对。
蚕蛾幼虫,吃桑叶,在化蛹前吐出作茧用的大量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
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卵是胚胎发生、发育形成幼虫的阶段,幼虫是摄取食物营养的生长阶段,蛹是从幼虫向成虫过渡的变态阶段,成虫是交配产卵繁殖后代的生殖阶段。
整个世代只幼虫期摄食,并为蛹和成虫期的生命活动积贮营养。
2.【虎蚕】
也称虎斑蚕,斑马蚕,老虎蚕,通常称为“虎蚕”。
寡食性昆虫,幼虫期喜食桑科植物,尤其是桑树叶。
一般为一化性,即1年仅孵化一次。
在长江流域地区,自然情况下,虫卵在4月上中旬自然孵化。
经过约23-28天的人工饲养后,幼虫结茧化蛹,再经过9-15后成虫羽化破茧而出,成虫(蚕蛾)交尾产卵后死去。
所产之卵经过夏,秋,冬三季,于次年春季孵化。
一个世代从蚕卵
孵化起到死亡约为40天。
幼虫成长到极致时,大小为蚁蚕(刚孵化时)的10000倍左右,雌蚕长可达7cm以上,雄蚕略小。
性温和,可与其他种类家蚕混合饲养。
3.【柞蚕】
(学名:antheraea pernyi ),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
古称春蚕、槲蚕、栎蚕,也叫山蚕。
一种吐丝昆虫,因喜食柞树叶得名。
茧可缫丝,主要用于织造柞丝绸,虫体可食用,可做药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昆虫资源。
柞蚕起源于我国山东省鲁中南地区,其茧丝的产量仅次于家蚕。
目前,柞蚕产业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山东、河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贵州、四川等省区,日本、韩国、印度、朝鲜等国家也有少量分布。
可以说柞蚕是我国的特色产业,柞蚕茧年产量已达到7万吨,其中辽宁省的柞蚕产量占到全国份额的80%和世界份额的70%。
4.【蓖麻蚕】
又称印度蚕木薯蚕,是蚕的一个品种。
它原是野外生长的野蚕,食蓖麻叶,也食木薯叶,鹤木叶、臭椿叶、马松叶和山乌柏叶,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多食性蚕。
现在是在野外生长,由人工放养,也有在室内由人工放养的。
蓖麻蚕所结的茧两端尖细,形如枣核,中部膨大,腰幅两侧阔狭不相等,也有的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尾部封闭,头部有一个出娥小孔。
蓖麻蚕最适宜在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夏季生长。
它原产于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森林中,故又有印度蚕之称。
5.【天蚕】
是指鳞翅目(lepidoptera)大蚕蛾科(saturniidae)的中国天蚕。
又名山蚕。
日本称日本柞蚕。
一种吐丝昆虫。
丝为高级纺织原料。
一化性,完全变态。
幼虫4眠5龄,全龄50~60日。
1龄幼虫体黄绿色,2龄起呈绿色。
成虫多为橙黄色。
小蚕在中国东北地区可在室内插枝饲养,大蚕则放养柞(栎)林中,在人工管护下任其觅食。
丝长约600米左右,纤度5~6旦〔1旦(d)=0.111112×10-6kg/m〕,强力和伸度分别为桑蚕丝的2.5倍和1.5倍,经缫制后能保持其固有的绿色天然色泽。
织品柔软,无褶皱。
天蚕生长在靠近江河湖泽林子里的柞树上。
这里的林地潮湿,野草茂盛,很适宜天蚕的生活。
6.【琥珀蚕】
(antheraea assamensis helfer,1837),学名钩翅大蚕蛾,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昆虫,一般生长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丘陵气候条件下,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阿萨姆邦(assam)和与之相邻的缅甸部分地区,在我国云南也广泛分布。
琥珀蚕丝具有天然的金黄色,有光泽,强伸力好、吸湿性强,耐洗,不易褪色。
当前只有印度在生产利用,在印度称阿萨姆蚕或姆珈蚕(muga silkworm)。
琥珀蚕丝年产量120~150吨,主要用于织高品位的腰带、沙丽等,琥珀蚕丝产量稀少,华丽高贵,享有盛誉,在古印度一直是皇家御用品,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是家蚕丝的3~5倍。
7.【樟蚕】
(fish line silkworm),鳞翅目大蚕蛾科昆虫,一种野生吐丝昆虫,又称枫蚕。
其丝可制成蚕肠线(伤口缝线)和优质钓鱼丝,
故称渔丝蚕。
中国、印度、缅甸、越南等国均有分布;中国多见于广东、台湾、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
一化性,完全变态,以蛹越冬。
樟蚕食叶的植物种类很多,主要有樟树、枫树、柜柳、野蔷薇、沙梨、番石榴、紫壳木及柯树等,食樟树叶者,丝质最优,食枫树叶者丝质较差。
8.【栗蚕】
以核桃叶、板栗叶为主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
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分布于中国、日本等地。
主要食核桃、板栗、杏树、枫杨、桷、枥、樟、榆等树叶。
食核桃叶的茧重,茧层厚,食棣及板栗叶者较差。
在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西、广西等省,每年完成一个世代,以卵越冬。
有野生情况下,幼虫在5月是下旬孵化,4眠或5眠,于6月下旬成熟,经50d左右老熟结茧,茧外观呈灯笼状,有大小不等的网眼。
结成茧需时2d左右,经3-5d 后化蛹,茧可缫丝,也可作绢纺原料,丝质优良。
栗蚕也可以从熟蚕腹中取出丝腺,浸酸后拉长作钓鱼丝或医疗用丝。
9.【乌桕蚕】
又名大山蚕、大乌桕蚕。
分布于中国、印度、日本、缅甸、越南、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南,以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的山区为多,江西、四川、云南、台湾等处也有发现。
2化或3化,蛹态越冬。
从4-11月为饲养季节。
成虫翅展达25-30cm左右,是蛾类中最大型的1种,有“蛾王”之称。
翅顶呈镰状弯曲,头、胸、腹均为赤褐色。
前、后翅的中央有3角形透明斑纹,斑纹外缘为黑色,黑色线的外缘为淡红色至紫褐色。
前、后翅的外缘为褐色并带有波状黑线,前翅翅面有一眼状
纹。
产卵两夜,约200粒。
各代卵期7-10天。
幼虫期6龄或7龄,春、夏蚕全龄期35天左右,秋蚕40天左右。
春茧较大,秋茧较小,茧长约8cm,幅约3cm,全茧重6.5-10g,茧层重0.9-1.1g,茧层率约10%。
茧脱胶后可纺丝,丝质优良,强伸力均好,织成的绢绸,称“水紬”,非常耐用。
10.【柳蚕】
为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actias selene hubner。
又称大青天蛾蚕、中桕蚕。
分布在中国、日本、印度等国。
中国各地都有。
柳蚕1年2-3代(很少4代),以蛹越冬。
主要食柳、枫杨、乌桕、樟、泡桐等树叶。
熟蚕在叶片间结茧,茧形大,暗褐色,能缫丝300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