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教案文本)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积的近似值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积的近似值苏教版

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近似值的概念,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积的近似值的概念。

2. 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3. 运用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积的近似值的概念。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它的长是4厘米,宽大约是多少厘米?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探究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a. 观察实例,发现规律。

b. 小组讨论,总结方法。

c. 全班交流,分享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a. 以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作为参照。

b. 根据四舍五入法,将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c. 计算出积的近似值。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运用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a. 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b.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c. 全班交流,评价成果。

(2)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a. 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进行估算。

b.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c. 全班交流,评价成果。

4. 总结提升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运用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进行拓展延伸。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积的近似数教案

积的近似数教案

积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 学习简单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3.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习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习近似数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教学用具、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道题目:“如果我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应该支付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答案为6元。

2. 学习积的意义(10分钟)教师将一颗水果、一块巧克力等物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相同的数量,介绍数量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积的含义。

3. 认识计算积的方法(15分钟)教师通过多个例子,引导学生发现计算积的规律,如2×3=6、4×2=8等,帮助学生掌握计算积的方法。

4. 学习近似数的计算方法(20分钟)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近似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小明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他应该支付多少钱?”学生可以通过近似计算方法,得出答案为10元。

5. 操练积的计算(1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通过近似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求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计算能力。

6. 练习巩固(1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在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批改,及时纠正错误。

7. 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学会了近似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练习题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计算能力。

七、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有条不紊。

但是,在操练积的计算环节中,可能存在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够扎实,故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一部分进行巩固和加强。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6篇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6篇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6篇教学目标篇一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2根据题目要求,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3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学难点篇二要根据哪个数位来进行四舍五入引入篇三我们生活中有时候需要很精准的数字,比如:但有些时候又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准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数呢?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有时候只需要近似数,回顾四舍五入概念分析篇四一、小数四舍五入的练习保留一位小数0.5964≈1.025≈1.9937≈保留两位小数12.038≈12.3045≈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大于5。

二、P10【例6】现在公安警察在捉拿坏人的时候经常要携带一种嗅觉非常灵敏的'动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动物吗?幻灯片出示《狗抓坏人》情境图以及问题(1)让学生自读主题、读图,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

(a)题目的条件(b)条件的之间关系(c)题目求什么,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2)独立列横式和竖式求解(3)根据题目问题要求,如何用四舍五入求积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的练习是让学生判断根据哪一位来进行四舍五入。

因为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这时候四舍五入要看哪一位?(百分位,百分位上是0,小于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教学目标:篇五1懂得求积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逐步养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过程:篇六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请大家按要求写出下表中小数的近似数。

小结:求小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即要看精确数位的下一位是几,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然后在精确的数位上加上1。

2导入新课。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积2.学习如何使用近似方法计算积3.能够灵活应用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和课件2.学生准备教材和笔记本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2.教师提问:你们是否知道积的意思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二、概念解释和示例演示(20分钟)1.教师向学生解释积的概念:当我们把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数的积。

如何利用近似方法计算积的问题?2.教师通过实际示例演示如何使用近似方法计算积。

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积问题,如2.5×3.6的计算,然后通过将这两个数四舍五入到整数,再进行计算,以此来说明近似方法的使用。

三、近似方法的应用(25分钟)1.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近似方法计算积,并解释自己的思路。

如:校园草地面积为15.8米乘以8.3米,请用近似方法计算出草地的面积。

2.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解答这些问题。

3.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解题思路,并供其他小组提问和讨论。

四、解决实际问题(25分钟)1.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近似方法计算积,并解释自己的思路和答案。

如:一个游泳池的长为3米,宽为1.5米,深为0.8米,请用近似方法计算出游泳池的容积。

2.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解答这些问题。

3.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解题思路,并供其他小组提问和讨论。

五、总结与拓展(1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灵活运用近似方法计算积,并且要注意结果的合理性。

2.教师提问:除了近似方法,你们还能想到其他方法来计算积吗?请举例说明。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册上与积的近似值相关的练习题。

2.提醒学生完成作业时要认真思考,正确使用近似方法,并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积,并学会了如何使用近似方法计算积。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了教学目标。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积的近似值》教案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积的近似值》教案
小学“数学”学科课题目标备课
课题
积的近似值
主要教学活动设计






基础
知识
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1、创设一个“求积的近似值问题”的情境,引出积的近似值。
2、学生自主求积2.205的近似数,并说一说取近似数的过程和理由。
3、在交流互动中自主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并加以应用。
基本
技能
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基本
思想
在解决数学问题中运用转化、迁移的方法,渗透感悟推理的思想。
基本经
验活动
积累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经验;
积累描述说理解释自己观点的经验。
四能
发现
问题
在解决求近似值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出
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情感与
态度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知识与应用的价值。
小学“数学”学科课题备课
板书设计
课题:积的近似值
例6 0.049×45≈2.2(亿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0 4 9
× 4 5
_________________
2 4 5 四舍五入
1 96
___________________
2.205
0<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
答:狗约有2.2亿个嗅觉细胞。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教师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交流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扮演了学伴的角色,适时引导,不着痕迹地把把新的知识分享给同学们。课堂容量不是很大,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收获与体验,为学生的长远学习积蓄能量。

1.4《积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1.4《积的近似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积的近似数》课程:数学年级:五年级教材:人教版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估算的意义,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1. 乘法估算的概念2. 乘法估算的方法3. 乘法估算的应用【教学重点】1. 乘法估算的方法2. 乘法估算的应用【教学难点】1. 乘法估算的方法2. 乘法估算的应用【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2. 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估算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乘法估算的理解。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乘法估算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估算的意义。

2. 教师讲解乘法估算的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

3. 教师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讲解解题思路。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讲解解题思路。

2.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解题心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乘法估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家长签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乘法估算的概念、方法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乘法估算的技能,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乘法估算的方法乘法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技能,它可以帮助学生在没有计算器的情况下快速得到一个接近准确答案的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解释和演示乘法估算的方法,并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以下是对乘法估算方法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四舍五入法:- 解释:四舍五入法是将乘法中的数近似到最接近的整数或十位数,然后进行乘法运算。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较复杂的小数乘法(P.3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P.5页10题。

0.9×67×0.081.87×00.24×21.4×0.30.12×61.6×54×0.2560×0.5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2.4×=1.2×=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

(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①怎样列式?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时计算商品总价,引出乘法运算中积的近似值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快速估算乘法运算的结果?
2.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展示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
-提问:“同学们,当我们在购物时,如何快速估算商品总价?”;
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乘法运Leabharlann 中积的近似值概念;2.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运算的估算;
3.学会使用截位法进行乘法运算的估算;
4.能够灵活运用近似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并掌握积的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3.设计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反馈与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讲解截位法的原理,用具体例子说明如何将乘数变为较为简单的数;
-示例:计算123×56时,将123截位为120,56截位为60,然后计算120×60;

积的近似值(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积的近似值(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积的近似值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能够准确地计算乘积的近似值。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位法、去尾法。

2. 计算乘积的近似值。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运算规则,复习乘法的性质。

2. 提问:如何计算乘积的近似值?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a. 四舍五入法:将乘数或被乘数四舍五入到最近的整数,然后进行乘法运算。

b. 进位法:将乘数或被乘数进位到最近的整数,然后进行乘法运算。

c. 去尾法:将乘数或被乘数去掉小数部分,然后进行乘法运算。

2. 示例:a. 3.2 × 4 ≈ 12(四舍五入法)b. 3.8 × 5 ≈ 20(进位法)c. 5.6 × 3 ≈ 15(去尾法)三、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 练习题如下:a. 2.5 × 6 ≈ ____b. 4.7 × 8 ≈ ____c. 6.3 × 5 ≈ ____四、应用(10分钟)1. 引导学生将求积的近似值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购物、计量等。

2. 示例:小明购买水果,苹果每千克3.6元,他买了2.8千克,请计算他需要支付多少钱。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 强调求积的近似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计算能力。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避免死记硬背。

2. 鼓励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多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在实际应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求积的近似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积的近似值》数学教案设计

《积的近似值》数学教案设计

《积的近似值》數學教案設計
教案设计:积的近似值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求积的近似值。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积的近似值的概念
2. 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需要估算总价等,引出积的近似值这个概念。

(二)讲授新课
1. 介绍积的近似值的概念:当乘数中有一个或多个是近似值时,所得到的结果就是积的近似值。

2. 讲解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主要有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

具体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例如:已知5.8×3.1≈?,请用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值。

(四)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积的近似值的概念以及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四、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积的近似值的求法。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六、教学资源:
可以利用教科书、练习册、网络资源等作为教学辅助工具。

以上就是《积的近似值》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经典教案).doc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级上册《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经典教案).doc

积的近似值教学目标:1.能根据要求正确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

2.初步了解求积的近似数时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得积的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旧知和类比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求近似值过程中的连续进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预设3分钟)1.让学生说说“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是什么意思?讨论:1.9736精确到十分位是2.0,这个0能不能省略?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就是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这个0不能省略,因为它表示20个0.1.2.明确学习目标。

正确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

(预设15分钟)出示例9。

追问:谁能来说说怎样来求积的近似值?1.自主学习导学单:(1)用竖式计算的正确答案是多少?(2)求近似数时要保留几位,四舍五入求近似数时要看哪一位?(3)结果后面用什么等号,为什么?2.说说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师结合板书小结:求积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相乘的积,然后看要保留的小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在写横式得数时,注意要用约等于。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识。

(预设12分钟)基础题:完成“练一练”第2题。

说说做第⑵题的时候是怎样想的?专项题:完成练习十二的第8、9、第10、第11题。

教师充分让学生说说每一题的思考过程。

纠正巡视中发现的错误。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课堂作业:1.《补充习题》第54页第1—4题。

2.拓展题:一次数学测验,全班平均分是91.2分,已知女生有21人,平均每人92分,男生平均每人90.5分,求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家庭作业:《课课练》第62页第一~第三题及拓展应用。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精选5篇)《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材p11例6及练习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重点: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

教学难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很准确的数字,但是有些时候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确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值呢?(用“四舍五入”法)(出示如下表格)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先思考再回答:(1)怎么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应各是多少?指生回答。

2.揭题: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1.激趣谈话:狗是人类的好朋友,特别是经过训练后的警犬,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获很多案件,比如追捕逃犯、搜查违禁品等。

同学们,为什么警犬能很快帮助警察抓获犯罪嫌疑人?你们知道吗?谁来说一说。

(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1)学生自主回答。

(2)师补充:因为狗的嗅觉很灵敏,狗的嗅觉细胞数量比人多得多,狗能利用它十分灵敏的嗅觉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

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

(3)出示: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题: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追问:怎么列式呢?让学生独立列算式并计算出算式的积。

积的近似值教案

积的近似值教案

积的近似值教案教案标题:积的近似值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积的概念,并能够计算两个数的积。

2. 学会使用不同方法来估算积的近似值。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包含有关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教材。

2. 白板、标记笔和擦子。

3. 计算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积的概念,即两个数相乘的结果。

2. 通过简单的例子,如计算两个数的积,引导学生理解积的概念。

探究活动:1. 提出一个问题:如何估算两个数的积的近似值?2. 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使用不同方法来估算积的近似值,如圆整法、分解法、近似法等。

4. 提供一些示例,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积的近似值,并让他们解释他们的思路和策略。

巩固活动:1.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方法来估算积的近似值。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答案,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

3. 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纠正错误。

拓展活动:1. 提出更复杂的问题,如如何估算一个多位数与一个小数的积的近似值?2. 让学生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并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估算积的近似值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和技巧。

评估活动:1. 给学生一些评估题目,测试他们对于积的概念和估算积的近似值的理解。

2.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估算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如在购物时估算总价、计算距离和时间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问题,如如何估算一个多个数的积的近似值。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积的概念,并培养他们估算积的近似值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积的近似值,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个教案也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小学数学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2.doc

小学数学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2.doc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练习三部分题目。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积的近似值的多重层面的内涵。

2、能正确地根据要求或实际情况确定积的近似值。

3、通过解决问题感悟积的近似值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积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能正确地确定积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在与小数乘法的估算的比较中理解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自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练习与回顾1.练习三第1题(第二行四题)。

练后简评。

(尤其对错例进行针对性的错因分析)分析:从取值要求看要一位小数,我们得动手算一算,9.4× 0.23=2.162,保留一位小数,应对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这里由于6>5,应五入,故正确的应约为2.2。

小结:通常计算式题应注意题目要求,按指定的精确度进行取值。

2.练习三第2题第一个。

先让学生进行独立计算后再交流。

先用计算器计算42.8×0.27=11.556,分析:从取值要求看要分别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

保留整数,看十分位是5,五入,故42.8×0.27≈12;保留一位小数,看百分位是5,五入,故42.8×0.27≈11.6;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是6,五入,故42.8×0.27≈11.56。

学生练习其余两个,然后集体订正。

(重点是让学生说原理)二、课堂活动出示活动数据先仔细阅读文字信息:车速0.809千米/分,所用时间5.7分。

再思考解题策略与步骤:1.先根据已知条件算一算。

0.809×5.7=4.6113(千米)2.让学生就算出的积,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自己思考的角度)确定保留几位小数进行交流。

(要是合理的,都应认可)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1)维持原三位小数,因为实际上是精确到米。

(2)保留两位小数,因为已知条件中精确度最低是两位小数。

(3)保留一位小数,实际上相当于精到百米,即“约6700m长”相对比较接近南京长江大桥的实际长。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学习有效数字和保留小数位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 引入:老师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如果我们有两个数相乘,我们想知道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该怎么办呢?”由此引出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概念讲解:讲解什么是积的近似数,以及如何用有效数字和保留小数位的方法来近似表达一个数的值。

可以举例说明,比如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经验来解释近似数。

3. 教学方法: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并理解积的近似数。

老师可以给出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自己用计算器计算,并解释为什么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

4.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如果你去买水果,每个水果的价格是1.5元,你买了6个,那么你大约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自己计算并解释结果。

5. 反馈与总结:让学生反馈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然后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积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积的近似数的概念,理解有效数字和保留小数位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小数位。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对积的近似数的理解程度。

可以通过简单的测试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反思教学方法和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并改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积的概念,学会求解近似数的积。

2.能力目标:运用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和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2.掌握求解近似数积的方法。

难点1.如何运用近似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数学》教科书及相关教学辅助资料。

2.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教学工具。

3.练习题、作业布置等相关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入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近似数,为什么需要使用近似数。

2. 概念讲解(15分钟)1.对积的概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积的含义。

2.介绍近似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作用和意义。

3. 解题示范(20分钟)教师示范和引导学生进行近似数积的计算,解释步骤和思路,让学生掌握方法。

4. 练习与讨论(20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并相互讨论,师生互动,及时纠正错误。

5. 拓展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情况下需要使用近似数积,如何应用近似数积方法解决问题。

6. 归纳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对积的近似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近似数积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推理和分析能力,提高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本节课所学内容,加强对近似数积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以上就是本节课《积的近似数》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老师有效地教学。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积的近似值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积的近似值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积的近似值9篇积的近似值 1教学内容:教材第66页例9,“练一练”,第67~68页练习十二第8~1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

2.使学生了解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在小数计算中的应用,积累求近似值的经验,培养计算技能,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活动,感受获得方法的心理满足,提高学习数学自信心。

教学重点: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算式。

(小黑板出示)2.51x0.7 2.51x5 2.51x5.7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指名学生回答,特别是位数不够怎么办?二、新授。

1、教学例9。

(1)出示例题:王大伯前年收入3.18万元,去年的收入是前年的1.6倍。

去年他家大约收入多少万元?(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计算方法,列出算式。

(3)板书:3.18×1.6≈指名一人板书竖式,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

说一说:积怎样保留两位小数?(4)练一练。

(5)求出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7.2×0.09 0.86×3.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28×0.7 5.89×3.62、试一试。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0.25×0.73 40.32×403完成后,学生交流。

指一人板书。

3、练一练。

用简便方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0.25×0.73×40.32×403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十二8~12题学生小组完成,集体讲评四、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值3.18×1.6≈ ( )积的近似值 2教学目标1.理解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掌握求的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教学难点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口算0.21×0.4 3×0.6 2.5×4 0.17-0.080.2×0.3 1.2×0.05 0.43×20 0.5÷10(二)按要求取下面各小数的近似值.0.384(保留一位小数) 2.859(保留两位小数)3.4(保留整数) 7.996(保留两位小数)二、导入新课教师谈话:王红的妈妈是单位的采购员,她为单位购买了如下商品,商店为她出具了一张发票.出示图片:发票,里面数据没填全,你能帮助营业员阿姨填写完整吗?(学生试做)教师:填的对不对呢?学完今天的知识,看谁能帮助营业员阿姨填一份标准的发票?三、指导探索(一)出示例5粮库小麦收购价是每千克0.967元.小红家今年卖了小麦492千克,应得小麦款多少元?1.请同学根据题意列式解答(指名板演)2.讨论:为什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应看哪一位数字?3.教师介绍“四舍五入法”4.计算下面各题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关于求近似值的方法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查看资料,看谁找的多,找的全.五、巩固练习(一)一种面粉的价格是每千克1.92元,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二)一种面粉的价格是每千克1.92元,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三)出示图片:发票,由学生完成.(四)思考题: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它的近似值是2.4,这个小数可能是多少?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六、课后作业(一)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9.5米,宽42.5米,计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二)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成为5.7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七、板书设计————“四舍五入法”例5、粮库小麦收购价是每千克0.967元.小红家今年卖了小麦492千克,应得小麦款多少元?教学设计点评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通过帮助营业员阿姨开发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学好数学能解决大量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积的近似值的概念,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求出积的近似值。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问题:妈妈去菜市场买菜,买了 25 千克的西红柿,每千克 36 元,妈妈应付多少钱?引导学生列式计算:25×36 = 9(元)提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不需要算出精确值,只需要求出一个近似值就可以了。

那么,怎样求积的近似值呢?从而引出课题。

2、讲授新课(1)介绍积的近似值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不需要求出积的精确值,只需要求出它的近似值。

例如,在计算商品的总价时,通常会保留到“分”,这时候就需要求出积的近似值。

(2)教学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出示例 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 0049 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 倍,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引导学生列式:0049×45 = 2205(亿个)提问: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应该怎么做呢?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教师讲解:保留一位小数,要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

如果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大于或等于 5,就向前一位进 1;如果小于 5,就舍去。

在 2205 中,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 0,小于 5,所以舍去,得到 22。

强调:求积的近似值,要先算出准确的积,再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3)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如: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14×17 086×54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小学五年级《积的近似值》数学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五年级《积的近似值》数学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五年级《积的近似值》数学教案范本三篇数学(mathematics或maths,来自希腊语,“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积的近似值》数学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五年级《积的近似值》数学教案范本一教学要求: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激发: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1-0.82 1.3+0.74 1.25×8 0.25×0.40.4×0.4 0.89×1 0.11×0.6 80×0.05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投影出示)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8642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二、尝试: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

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标准教材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教案文本)
Mathematics is the door and key to scienc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make yourself rational.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教案文
本)
教学内容:教材p11例6及练习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重点: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

教学难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很准确的数字,但是有些时候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确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值呢?(用“四舍五入”法)(出示如下表格)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先思考再回答:(1)怎么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应各是多少?指生回答。

2.揭题: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1.激趣谈话:狗是人类的好朋友,特别是经过训练后的警犬,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获很多案件,比如追捕逃犯、搜查违禁品等。

同学们,为什么警犬能很快帮助警察抓获犯罪嫌疑人?你们知道吗?谁来说一说。

(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
(1)学生自主回答。

(2)师补充:因为狗的嗅觉很灵敏,狗的嗅觉细胞数量比人多得多,狗能利用它十分灵敏的嗅觉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

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

(3)出示: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题: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
追问:怎么列式呢?让学生独立列算式并计算出算式的积。

(求
0.049的45倍,就是求45个0.04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0.049×45。


学生算出:0.049×45=2.205
(4)(出示)追问学生:如果给题目加一个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如何求积的近似数呢?
先让学生独立求出2. 205的近似数,再交流:0.049×45=2.205≈2.2(亿个)
让学生先说一说怎样保留积的一位小数,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0.049×45≈2.2(亿个),
2.205要保留一个小数,因为0<5,舍去o和5,取2.2,即保留一位小数。

(5)小结:求2.205这个积保留一位小数的近似数,要看小数点后第二位,因为积的十分位上的数是o,0<5,所以要舍去小数部分的o和5,积的近似数约是9.9。

由于求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在横式中要用“≈”表示。

(6)提出问题:求积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指一小组汇报并加以引导小结。

师小结:求积的近似数时,首先求出积的准确值,然后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上的数字,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积的近似数。

2.拓展延伸。

出示生活中要按实际情境取近似值的实际例子:(出示题目):一个箱子可以装13.5千克土豆,27箱的土豆可以装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13.5×27=364.5(千克)
这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有的学生约等于365千克,有的可能约等于364千克。

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到底应该保留多少呢?
通过讨论,学生会得出:364.5不够365千克,所以27箱不能装365千克土豆,只能装364千克。

接着提问:如果是做衣服用多少布料,保留整数时要怎么办?
引导学生小结:如果要算能装多少东西或用多少材料,即使小数大于四也要舍去,只保留整数部分。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得的积可以根据需要或题目要求取积的近似数。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取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是:保留整数,就看第一位小数是几;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是几;保留两位小数,就看第三位小数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1题。

按题目要求先计算出算式的乘积。

完成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取积的近似值的。

2.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列出算式计算,再集体订正。

学生汇报:3. 85×2.5=9.625(元)≈9.63(元)时,问:题目没有要求取近似值,你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呢?提醒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根据生活实际灵活处理。

强调: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付款时通常只算到“分”,即保留
两位小数,因此9. 625要约等于9.63。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