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795605fad6195f312ba6ad.png)
“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9月,我们课题组申请了“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这个研究课题,至今已历时近五年的课题研究。
这几年来,我们收获了累累硕果,也还有希望留在明天。
现将几年的课题实验总结如下: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背景。
小学阶段,学生的口语表达处于快速成长期,从一年级开始,从说好一句完整的话开始,对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当重要。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在这种责任意识和课程标准的共同要求下,申报了这个实验课题。
2.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是我们小学内涵发展的需要。
我校于2006年搬迁到新址,同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特别近两年,我校重新设计了校园文化,初步构建了以“传承优秀文化、享受绿色生态、推动科技创新”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孔子文化广场和楹联书法广场的落成更是滋养国学文化的重要校本课程。
而校园文化的确立是秉承我校“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
但我们的学生有大都来自农村,学生的语言表达不规范、不完整、甚至说方言这些学生表现制约了学校的发展,让我们深厚的校园文化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结合起来,已是刻不容缓。
(2)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需要。
相信我们的孩子们都是聪明的、有个性的,但其生活环境让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展,展示。
我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外出旅游的经验,没有丰富的课外生活,这样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不敢在大家面前开口说话;说话声音小,说不清;表达不完整;即使能表达但也不自信,还有口语和书面语言、方言和普通话混为一谈。
透过这些现象我们感觉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迫在眉睫。
(3)是实行新课改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新课程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注每个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需要。
口语课题实施方案
![口语课题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0c715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c.png)
口语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背景口语是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较差,需要通过系统的口语课程来提高。
二、课题目标1.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效地与他人交流。
三、课题内容1. 制定口语课程大纲,明确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2. 设计丰富多样的口语教学活动,包括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口语游戏等。
3. 提供大量的口语练习机会,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
四、课题实施步骤1. 制定口语课程大纲,明确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
2. 整理口语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教学视频等。
3. 组织口语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口语教学能力。
4. 开展口语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口语角色扮演、口语比赛等。
五、课题评估1. 对口语课程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和教学效果。
2. 收集学生的口语作品,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
3. 调查学生对口语课程的满意度和建议,不断改进口语教学工作。
六、课题保障1. 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保障口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2. 加强口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口语教学水平。
3. 积极开展口语教学研究,探索有效的口语教学方法和手段。
七、课题总结口语课题的实施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全校师生能够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口语课题的顺利实施,为学生的口语教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校本研修实践活动教案
![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校本研修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6510e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d.png)
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校本研修实践活动教案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日益显现。
在这个大背景下,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每个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由于我国英语教育体系的特点,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整体水平较为欠缺。
为此,我校特地研制了一套旨在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校本研修实践活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能够:1. 提升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语感。
2. 丰富英语词汇量,熟练运用英语语法结构。
3. 强化英语听说能力,提高语音和发音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英语背景知识与文化本部分主要聚焦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收听英语新闻、观看英文电影、阅读英文小说等方式,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风俗,并进一步增强语感,为后续的英语口语表达打下基础。
2. 四种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本部分主要包括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的训练。
通过听力练习、口语练习、朗读训练和写作练习等方式,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英语的语音和发音水平,增强英语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3. 英文辩论与演讲在本部分的课程中,学生将参与英文辩论和演讲的训练。
这将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和锻炼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英文新闻、小说等材料来提升自己的语感,并为后续的英语口语表达打下基础。
2. 集体听力训练通过集体听力练习的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音和发音的水平,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语音和语调。
3. 表演练习通过表演练习的方式,学生可以加强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自信心,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并从而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打下更好的基础。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在本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这将有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并不断提高自我素质和学术能力。
五、教学成果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达到以下认知水平:1. 熟练掌握英语基本语法和词汇,能够独立进行口语交流。
提高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施方案研究
![提高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施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dffda7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f.png)
提高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施方案研究引言:口语表达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普遍较弱。
因此,本文将研究一种提高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施方案,旨在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口语能力。
一、了解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了解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现状是制定实施方案的首要步骤。
通过对中学生的调查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例如,他们可能缺乏自信心,害怕犯错;他们可能缺乏词汇量,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可能缺乏语法知识,造成语法错误等。
只有了解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
二、提供多样化的口语练习机会为了提高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口语练习机会。
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口语角色扮演活动。
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练习口语表达。
其次,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活动。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流利度和表达能力。
此外,可以组织辩论活动,让学生在辩论中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口语练习机会,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口语能力。
三、提供个性化的口语辅导除了提供多样化的口语练习机会,我们还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口语辅导。
不同的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不同的问题和困难,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
例如,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鼓励和肯定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对于缺乏词汇量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供词汇学习的辅导;对于缺乏语法知识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供语法学习的辅导等。
通过个性化的口语辅导,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克服他们的口语困难,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培养中学生的听力能力要提高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还应该培养他们的听力能力。
良好的听力能力是口语表达的基础,只有听得懂别人说的话,才能够准确地回应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施方案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1b4f4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b.png)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施方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还能培养他们自信心和逻辑思维能力。
然而,实施一个有效的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案并不容易。
本文将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理解学生的需求在制定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挑战。
这可以通过开展一些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来实现。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目标和自身困难,我们能够更准确地制定相应的方案。
2.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学生在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为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说话,并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
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有机会在实际情境中练习口语表达。
3.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需要提供一些合适的学习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真实的听力材料、口语训练课程以及模拟的口语考试。
通过使用这些资源,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口语知识。
4.引入语音训练语音训练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一环。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一些语音训练课程,帮助学生纠正发音错误、提高语调和节奏感。
此外,通过与标准英语的对比,学生可以学会更地道的发音和语音表达。
5.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演讲口头演讲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主题演讲。
通过反复练习和互相评价,学生能够逐渐提高演讲的流利程度和表达能力。
6.提供实时反馈和指导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我们可以选择在课堂上利用视频或音频记录学生的口语表达,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指导。
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相之间提供反馈和建议。
7.鼓励多样化的口语实践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多样化的口语实践,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实施方案.doc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实施方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5249f5986edb6f1afe001f00.png)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研究报告实施方案。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项目研究实施计划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意义1。
《新课程标准》建议:“学生应该具备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并初步学会用口语以文明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和社会交际。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2.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和信息化的时代。
社会交往频繁,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所有工作都越来越有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口语比书面语更常见、更重要。
口语在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都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3.《诗经》说:“此系言矣,人联络矣;说再见已经太晚了,但是对人们来说已经太晚了。
“这意味着,如果表达礼貌和深情,人们将处于和平与稳定之中。
4.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教六年级语文,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足,即使回答了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他们的表达能力也不好。
尽管学生们有很强的说话动机,但他们缺乏的是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口语表达中的突出问题包括:(1)没什么。
在口语交际中,由于生活资料的缺乏和语言资料的积累,狭隘或单一的思维会影响语言的流利性或丰富性。
有些学生口吃,有些无话可说,有些附和别人的观点,进行口头交流,这可以体现个性和创造力,枯燥和无语。
(2)单词顺序不对。
学生的表达缺乏组织性,即使有东西要表达,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主要是因为孩子们平时缺乏适当的训练,他们不知道如何把握表达的要点,也不知道如何有条不紊地说话。
(3)没有勇气。
一些学生没有勇气。
一旦他们掌权,他们就会扭捏并变红。
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于缺乏公开演讲的训练机会,缺乏交流和展示的习惯,以及缺乏成功交流的喜悦和满足感,导致交流中的心理紧张。
(4)听力差。
口头交流是双向互动,但我们经常发现孩子们在课堂上犯这样的错误: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当其他学生在说话时,他们缺乏适当的礼仪,往往不注意仔细听,更不用说抓住别人表达的中心。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计划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c4fa06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27.png)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计划在当今社会中,拥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技能,而这一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和教师采取一系列的实践计划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一、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需要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所了解。
学校可以开设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常用口语表达技巧、语言规范和表达逻辑等。
这些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结合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口语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二、提供真实交流的机会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口语交流机会。
例如,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能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可以组织英语角、讨论组等活动,让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与他人进行口语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赋予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学校和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口语表达的学习过程。
可以设置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任务,让学生在小组或全班的环境中积极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话题,并组织小组辩论或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和表达。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在线语音课程或者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口语训练。
五、定期评估与反馈为了确保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效果,学校和教师需要定期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可以通过组织口语考试、听说评测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并针对不足之处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
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校和教师需要营造一个积极、鼓励和支持的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举办口语比赛、颁发口语表达优秀奖等方式,表彰和激励学生的口语表达努力。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题实施方案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题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6079954431b90d6c85c7fa.png)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题方案————————————————————————————————作者:————————————————————————————————日期:《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实验研究方案官圩红光小学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语文,语是语言,文则文字,很明显,语在前,文于后,也就是先说后写,特别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先会说是致关重要的。
因此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普遍低下,具体表现为缺乏说话欲望和激情;说话缺乏条理;木讷,不流畅等等。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培养口头的表达能力,使学生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能说会道”呢?小学一、二年级是学生发展语言开发智力的重要时期,进行低年级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将不仅是学生作文能力的早期开发、培养,也将使他们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复习、巩固、充实、重组和运用,推动他们对生活中事物的关心,在阅读和语言表达方面,也会有更积极的作用。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低年级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应注意:“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让学生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真实地说出来。
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的语言,并引导学生能完成口头语向书面语的转换即可;鼓励说自己的真心话,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为更深入贯彻这一精神,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特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三、实验目标使学生通过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在二年级下学期能说好几句或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力争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使学生敢说、善说,会说规范的口头语言。
缩短儿童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过渡期,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学生智力的发展。
【英语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英语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课题研究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1c6b54011ca300a6c3906f.png)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进入科技高速发展与进步的21世纪,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已经越来越重视,国家对英语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具体,为此国家也颁布了《英语新课程标准》,其中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各项目标作了详细的阐述,对小学生的口语训练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要求学生能用地道的英语进行交际,做到口齿清晰,语音语调自然。
2、口语是每个儿童应具备的语言技能之一,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口语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不仅仅直接影响学生听、读和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口语训练得不好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口语的训练至关重要。
3、《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参与、探究、合作,从而学习语言,教师设计的活动应贴进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英语,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能力。
二、实验目标1、能正确地朗读课本上的单词和对话。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完成对话。
3、课后能自由地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
4、能听懂英语小故事。
5、能与同学有表情地表演小故事。
三、实验方法及具体实验过程1、优化课堂英语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①把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放在首位。
积极的感情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
而学生的这种态度是在老师潜移默化地引导下,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通过“猜一猜”、“Flash动画”、“精英图片”、“游戏”等活动,让学生沉浸在英语氛围中,感受英语语言的美,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②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知,学习和运用语言。
上课时,教师可通过做动作,用实物表演,并在情景中呈现词组和句子,接着分步骤巩固,最后回归课文。
③注重课堂活动贴进学生的真实生活。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课题研究实施设计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课题研究实施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35c474915f804d2a16c151.png)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意义1.《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而训练学生口语表达,是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2.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社会交往频繁,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各项工作越来越讲求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口语比书面语更常用、更重要。
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口语。
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3.《诗经》中说:“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意思是说表达能做到言之有礼,言之有情,老百姓就和睦安定。
4.本校实际:我执教六年级语文,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即使回答了老师或者同学提出的问题,表达的也不好。
虽然学生们发言积极性很高,但缺乏的是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有:①言之无物。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由于缺乏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积蓄,造成思维的狭隘性或单一性,影响语言的流畅性或丰富性,学生有的结结巴巴,有的无话可说,有的人云亦云,使原本能体现个性和创造性的口语交际变得枯燥无味,无话可说。
②言之无序。
学生的表达缺乏条理性,即使有容想表达,也不知该怎么说。
这主要是源于孩子们平时缺少应有的训练,不懂得如何在表达中抓住要点,有条理地说。
③言之无胆。
有些学生胆子小,一旦走上台,就扭扭捏捏,脸涨得通红,不知所云,这在很大程度主,是由于缺少当众说话的锻炼机会,没有交流展示的习惯,更没有交际成功的喜悦与满足,造成交际时心理紧。
④不善倾听。
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可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犯这样的错误:他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当别的同学在说的时候,欠缺应有的礼仪,往往不注意仔细听,更别说抓住别人表达的中心了。
我校地处乡镇,学生都是农村儿童。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课题研究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aceab1482fb4daa48d4b8d.png)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意义1.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而训练学生口语表达,是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2.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社会交往频繁,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各项工作越来越讲求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口语比书面语更常用、更重要。
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口语。
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3. 《诗经》中说:“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意思是说表达能做到言之有礼,言之有情,老百姓就和睦安定。
4. 本校实际:我执教六年级语文,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即使回答了老师或者同学提出的问题,表达的也不好。
虽然学生们发言积极性很高,但缺乏的是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有:①言之无物。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由于缺乏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积蓄,造成思维的狭隘性或单一性,影响语言的流畅性或丰富性,学生有的结结巴巴,有的无话可说,有的人云亦云,使原本能体现个性和创造性的口语交际变得枯燥无味,无话可说。
②言之无序。
学生的表达缺乏条理性,即使有内容想表达,也不知该怎么说。
这主要是源于孩子们平时缺少应有的训练,不懂得如何在表达中抓住要点,有条理地说。
③言之无胆。
有些学生胆子小,一旦走上台,就扭扭捏捏,脸涨得通红,不知所云,这在很大程度主,是由于缺少当众说话的锻炼机会,没有交流展示的习惯,更没有交际成功的喜悦与满足,造成交际时心理紧张。
④不善倾听。
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可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犯这样的错误:他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当别的同学在说的时候,欠缺应有的礼仪,往往不注意仔细听,更别说抓住别人表达的中心了。
其他(心得)之一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其他(心得)之一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5b79458bd63186bdebbc1a.png)
其他论文之一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题目:一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口头语言,作为最基本、最便婕的人际交往工具,经常担负着个人社会交际效率高低甚至成败的重任。
因此,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成了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我们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因此,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的小学语文数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从现在的教学来看,由于我们教师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之上级部门对成绩的重视,所以,在孩子中我们往往更重视孩子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
而对于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可能往往更蜻蜓点水或者更忽略不说,所以导致了很多孩子的读写能力强于口头表达能力,能写不会说的情况大有人在。
在平常课堂中,有些孩子发音口齿不清、声音小,语无伦次或咬字不准,能说会道的有如凤毛麟角。
所有的这些,直接影响着语文能力的提高,甚至阻碍着学生知识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并明确了总体培养目标,即:“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把这项培养纳入总目标,充分体现了专家学者、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真反思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与方法,积极探索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
三、实验目标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改变学生不想说、不会说、不敢说的现状,使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并且有一定的表达技巧。
2、能讲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题研究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358d5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b.png)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卡耐基<在口才训练的秘诀》一书中说过:一个人获取事业成功的机会取决于百分之十五的技术知识和百分之八十五的人类工程---人格和领导能力,而后者又主要表现在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
这就充分说明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是提高素质、开发潜能而成为开拓者的重要作用。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我国有着悠久的语言历史和灿烂的语言文化,翻开史册凭借高超的语言艺术立下了丰功伟绩的人不胜枚举:唐雎不辱使命,墨翟过楚攻宋,烛之武退秦师,诸葛武侯的《出师表》感染当世,名垂千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越来越多,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成为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
利用语言交换信息和表达思想的量越来越大,突发事件的汇报与指挥,招聘工作的陈述等都预示着只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雄辩者,而那种“足将进而趔趄,口将言而嗫喏”的人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了。
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1、不善于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课堂上常常好学生独领风骚,其他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沉闷已久,然后形成一种自然沉闷的状态,多数学生甚至沉闷一生。
2、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语言干瘪无内容,更缺乏感染力。
3、不善于循序渐进的培养,而求一蹴而就4、教师的观念问题。
语言教学常常“停留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观念认识上,未认识到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很少探索其培养方法。
、学生:1、无表达的欲望,缺乏语言表达的信心与参与意识2、学生无话可说:(1)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善读书,缺乏语言积累,自然无话可说。
(2)缺乏丰富的生活,因为生活同样是一本大书,不读,更无话可说。
(3)无求异思维,常常赞同别人的观点3、有话说不出。
《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1abb2bf111f18583d05aba.png)
《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而且农村学生羞于表达,害怕学英语,尤其害怕“说”英语。
学生英语学习普遍表现出:语音语调带有浓重的乡音、语音的辨别能力低、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对薄弱、导致学生闭口不谈,英语能力参差不齐。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整体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我们只有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
为此我们提出了“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研究”的课题方案。
二、研究目标:(1)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交际的欲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探索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如:小学英语朗读的方法、技巧以及学生诵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促使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研究内容:在对我校英语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英语学习状况进行调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积极探索通过培养小学英语朗读的方法、技巧以及学生诵读训练的方式方法,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首先确定了各个年级的诵读训练重点:三年级要求掌握音准和升降调;四年级要求掌握重读和弱读;五年级要求掌握爆破、节奏感和速读;六年级要求掌握长句的各种句式的语速和停顿。
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有效落实了训练重点,例如我们紧抓早读时间,按照各年级的训练重点指导学生诵读,强调培养学生从学习中获取信息,自我改造、重组、形成一定的诵读能力,养成了学生从训练中获取方法、技巧的能力和习惯。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文献法,个案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
口语表达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口语训练活动策划
![口语表达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口语训练活动策划](https://img.taocdn.com/s3/m/70645fb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c.png)
口语表达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口语训练活动策划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越来越重要。
然而,许多学生在口语方面存在困难,需要通过针对性的口语训练活动来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套口语训练活动策划,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活动内容1. 情景对话训练开展情景对话练习,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一系列情景中选择一个进行对话。
a) 情境设定: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课程内容,选择与其相关的场景,例如餐厅、机场、医院等。
为了使训练更具针对性,可以提前给予学生相关词汇和句型的知识储备。
b) 角色分配: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例如服务员、顾客、医生、病人等,以便在对话中扮演角色并展示表达能力。
c) 对话练习: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对话练习,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互相倾听并互动。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2. 辩论赛辩论赛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活动。
可以选择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将学生分成两个团队进行辩论。
a) 话题选择:选择与学生年级和兴趣相关的话题,例如校服是否应该统一、是否应该禁止手机在学校等。
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和观点,帮助他们准备辩论。
b) 团队分工:每个团队内的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例如辩论者、观点陈述者、反驳者等。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c) 辩论进行:每个团队依次陈述观点并进行辩论,通过这个过程提高学生的说服能力和逻辑思维。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模拟真实情景,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a) 角色选择: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分配一个特定的角色,例如历史人物、名人、动物等,学生需要扮演角色并进行对话或表演。
b) 实施过程:学生准备并扮演相应的角色,与其他学生进行对话或表演,通过这种方式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提高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教案研究
![提高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教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4605d56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8.png)
提高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教案研究1.引言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语文口语表达方面存在困难与挑战。
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个教案研究,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逐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水平。
2.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1) 熟悉与掌握常用的口语表达技巧;(2) 培养流利而准确的口语表达能力;(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意愿;(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流和演讲活动。
3.教学方法(1) 示例法:通过给出具体的例子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以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2) 角色扮演法:安排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扮演角色,进行实际的口语练习,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分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主题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辩论能力。
4.教学流程(1) 暖身活动: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和主动性。
(2) 示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情境,向学生讲解口语表达技巧,并进行示范。
(3)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在情境中运用所学口语表达技巧。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特定主题进行讨论,加强他们的合作与辩论能力。
(5) 教师点拨:在学生表达完毕后,教师给予及时的点拨和指导,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改进建议。
(6) 教案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与难点。
5.教学资源(1) 课件:准备包含相关技巧和例子的课件,以辅助教学和示范。
(2) 情境材料:准备一些真实的情境材料,如面试对话、角色扮演等,供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6.教学评估(1) 口头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口语表达实际情况,进行即时评估,并提供积极的反馈。
(2) 书面评估: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口语练习的书面汇报,以评估他们对于口语表达技巧的掌握程度。
7.教学效果分析经过本教案的实施,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小课题研究方案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小课题研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60488bb0717fd5360cdccc.png)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小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提出的源由人类进入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世纪。
激烈的人才、知识、科技竞争必不可缺少。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合作与交流,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必定要有一种最快捷的传递方式,那就是口语,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交流合作,影响办事的效率和效果。
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比较薄弱,因此重视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与实际应用价值: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个基本特点就是说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这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石。
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以“说”为主,而“说”就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切实打好基础。
2、适应课程改革目标的需要。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发展目标来设立和确定的,要激发学生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低年级学生在愉快趣味教学中识字,实现识字生活化,是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
3、适应我校现代教学改革需要。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师们反映我校的中高年级的学生说话习作水平较低,根本原因是基础不扎实,在低年级时未加强说话能力的培养造成这一现状。
为了改变现状,就需要从源头抓起,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基础条件1、我校低年级教师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校的领导,多年来倡导科研兴校,十分重视科研情况,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同时对科研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与帮助,提供很多便利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意义1.《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而训练学生口语表达,是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2.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社会交往频繁,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增强,各项工作越来越讲求效率。
在日常生活中,口语比书面语更常用、更重要。
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口语。
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3.《诗经》中说:“辞之辑矣,民之洽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意思是说表达能做到言之有礼,言之有情,老百姓就和睦安定。
4.本校实际:我执教六年级语文,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即使回答了老师或者同学提出的问题,表达的也不好。
虽然学生们发言积极性很高,但缺乏的是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有:①言之无物。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由于缺乏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积蓄,造成思维的狭隘性或单一性,影响语言的流畅性或丰富性,学生有的结结巴巴,有的无话可说,有的人云亦云,使原本能体现个性和创造性的口语交际变得枯燥无味,无话可说。
②言之无序。
学生的表达缺乏条理性,即使有内容想表达,也不知该怎么说。
这主要是源于孩子们平时缺少应有的训练,不懂得如何在表达中抓住要点,有条理地说。
③言之无胆。
有些学生胆子小,一旦走上台,就扭扭捏捏,脸涨得通红,不知所云,这在很大程度主,是由于缺少当众说话的锻炼机会,没有交流展示的习惯,更没有交际成功的喜悦与满足,造成交际时心理紧张。
④不善倾听。
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可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犯这样的错误:他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当别的同学在说的时候,欠缺应有的礼仪,往往不注意仔细听,更别说抓住别人表达的中心了。
我校地处乡镇,学生都是农村儿童。
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生活在城市的学生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说”的方面,也就是口语表达能力急需提高。
古人云:“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频繁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口语作为生活中基础的交流手段,其重要作用也日益突显。
小学阶段,学生的口语表达处于快速成长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同时,新“课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看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是提高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语文(1-6年级)课程标准此标准是国家教育部制定下发的纲领性文件,它将1—6年的阅读积累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相对完整的阶段,语言表达作为阅读积累的最终目的。
旨在为广大的教师留下广泛的训练空间,这就为我们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
这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的阶段。
因而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势在必行的。
3.强化读书积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已成为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所验证,“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潭,蛟龙生焉”的例子不胜枚举。
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实践“熟背----解意----作诗文”的人生系列训练培养出了一大批名贯古今、誉满中西的中国文豪。
4.赏识教育理论。
“赏识教育”是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的周弘用20年时间探索的结果,赏识教育在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上,建构出自身的体系,是充满了人文思想的现代教育理念。
三、关键词界定语文教学:包括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语文活动课(含课外活动)和语文学习环境。
语文学习环境,指为了开拓学语文、用语文的时空领域而加强的与学生家庭、社会的沟通,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语言:所谓语言,指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
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九四年版)语言表达能力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指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
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说”和“写”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使学生树立口语训练的意识,提高对口语训练的兴趣,以此促进日常口语表达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口语训练方法,增强自主训练的意识, 以此促进日常口语表达的能力。
3.以评价促进口语表达的训练,全面提高日常口语表达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全体学生(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针对不同阶段研究的需要,设计相关问卷调查表。
经科学的统计分析后,得出较有说服力的数据或结论。
如此实证分析,一方面,可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为研究的结果提供支撑性材料。
2.文献研究法:查阅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研究的深入。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4.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阶段性小结,撰写经验总结,积累资料。
六、研究内容(一)语脉训练让学生把话讲得脉络清楚,有中心,有条理,教师一方面通过范文的讲读,引导学生细心揣摩作者的思路,理清层次,逐渐领会语言的连贯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吟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一些优美的词汇、句式储备在自己的口语语库中,培养敏锐的语感。
(二)口头训练1.口头答问训练口头答问训练,清代学者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他鉴于“佳子弟多有说不出口底苦”,便想了一个主意,“拟题目若干道,书签上,贮之简,每日食后拈十签,讲说思维,令有条贯,逮作文时逐可不劳余为”,我们也可以仿照这样方法,做几十张卡片,每片上写一个题目,在早读或课外活动时间,轮流让学生随便抽出一个,给1-2分钟的准备,讲清一个故事或说明一个道理,然后师生共间评议,在评议中,教师要检查回答问题的针对性和条理性,又要注意培养他们掌握答问能力的技巧,如何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支持观点,如何使用最经济的语言恰到好处地回答问题2.口头复述训练口头复述训练,这种训练的方式是把别人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复述的材料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篇幅短的材料如小说、电影小故事等,可以老师先讲一遍让学生听,然后叫学生复述。
叫学生复述的时候应该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是否要用故事中的原句,是否允许学生发挥想象,是否应该具体描迷,是否对不同的人物采取不同的语调等等3.口头作文训练口头作文要求学生出口成文,有条有理,层次清楚是一次难度较大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一般是教师出题,让学生先思考几分钟,写小提纲,然后把腹稿当众说一遍,再让大家评议看谁表达的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最后写成文章,这样经过口述以后再写文章,内容可能更充实些,语汇也可能丰富些,感情也可能更充沛些,还可以缩小“说”与“写”的距离,使文章具有大众化。
4.新闻播发训练新闻播发训练,就是组织学生首先以小记者的名义采写简短的新闻稿,然后在课前三分钟时间以播音员的身份登台播讲。
为此,要求每个学生各自“创办”一家模拟电视台,并给自己的“电视合”起个与众不同的名字。
播讲的新闻,一定要亲自采写出自本人、本班、本校、本家和本地新近发生的大小新鲜事,…哪怕是芝麻大小、不足挂齿的点滴小事也罢,但所写的新闻事实应该是本班绝大多数同学所不知情和未曾听说过的,新闻稿一百字左右,播讲时要遵循规定的程式,因为每人播讲的新闻稿都很短,每一节课前三分钟,大约能容2人上台播讲。
经验证明,这种新闻播发会,是快节奏、高效益、大面积、多趣味地进行说、写训练的极好方式。
(三)演讲训练这种方式是锻炼学生在公共场合即席讲话能力的好办法演讲是语言和动作相互配合而难度最高的一种口头表达能力,它一方面是“讲”,用口语有系统地、有说服力地表达个人主张,另一方面是“演”,借助面部表情、手势、仪态,来增强口头表达的感召力。
演讲训练可以从多种途径进行,如:举行辩论会,引导学生围绕特定的议题发表个人的主张和见解,这种训练对活跃学生的思想,锻炼即兴表达是有帮助的,参加誓师会,指导学生慷慨陈词的发言,热情洋溢的表达,培养学生以情感人的语言艺术技巧,参加运动会,让学生熟悉并努力掌握口头宣传的艺术,学会当众鼓动的本领,一分钟即席演讲会。
即席演讲的内容,可以不定专题不限范围,谁想讲点什么就讲点什么,比如讲点见闻趣事啦,介绍生活或是学习的小经验啦,提个建议发点义论啦,等等,都可以。
(四)交际礼貌语训练首先要对各种常用的交际礼貌用语进行归纳整理,然后进行专项专题的演练和实习,每次演习会专门指导学生演练一两个专题。
例如:怎样和师长对话;怎样同陌生路人对话;怎样在家里接待客人;怎样探亲访友、串门做客;在课堂上怎样发问和答问;怎样同别人争论和为自己申辩;怎样开口向不大友好的人攀谈;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怎样以恰当的方式同熟人打招呼;当你同别人发生摩擦或产生误会的时候,当你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的时候,当你向别人求助或是得到了别人的帮的时候,该怎样说话,该怎样道歉或致谢;怎样打电话和接电话;碰到有人以粗野无礼的态度对待你的时候,该怎样对答;等等。
在上述种种专题的交际礼貌语演讲会上,不但要反复演练合乎规范、比较实用的交际礼貌语言,还需认真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使自己显得言语文雅有礼的举止动作。
(五)朗读训练1.表情朗读训练,就是组织学生轮流登台进行表情朗读,朗读内容,一是课文,主要是其中的散文、小说和诗歌等;二是课外文学作品。
表情朗读时当然可以看文稿,但要求眼晴不时地抬起,以目光同听众交流感情。
时间也以两分钟为限。
由于时间的限制,较长的作品也要取其精华,截其断面。
对话多、戏剧性强的章节,可由多人作为多角色的表演朗诵单人表情朗读的登台姿势可分为三种:一是坐式,二是立式,三是漫步游动式。
2.作文展读训练,就是组织学生登上讲台以表情朗读的方式口头展示自己写的作文。
它是语文教学中写作与朗读两者结合、一举多得、综合训练的一种好形式。
采用此种形式,既可口头展示和交流学生的优质作文,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彰优秀作文的习作者,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又利于提高学生表情朗读的技艺和口头表述的能力,还可以促使文学表达的口语化,从而有助于改进学生的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