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合集下载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要点及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要点及防控措施

下药,按照患病部位不同,进行针对性治疗。

口腔出现症状的病羊,可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然后涂甘油2~3次/d。

蹄部出现症状的病羊,用2%来苏尔液清洗溃疡位置,同时涂松馏油(1∶10),可以用绷带包扎蹄部。

持续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蹄壳脱落,新蹄壳就会长出。

乳头部位出现溃疡症状的病羊,用3%硼酸液洗净,涂抹青霉素软膏。

3.2 羊肝片吸虫病 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疾病,通常以雌雄同体的肝片吸虫为主。

该疾病不仅仅在羊群中出现,在牛、猪等一些家畜中也会出现。

在对羊肝片吸虫病进行防治的时候,养殖户要对羊群饲喂方面的工作做好科学的安排,保证羊群的水源卫生无污染,同时和潮湿放牧地区保持较远的距离。

当出现感染羊肝片吸虫病的病羊时,要第一时间做好隔离,为其灌服硝氯酚等药物。

除此之外,还要对所有的羊群做好按时驱虫,9月份下旬、10月份分别驱虫1次,第二年2~3月份、10~11月份展开两次驱虫。

用三氯苯唑驱虫,剂量为5~10mg/kg·bw,空腹灌服,5周后重复用药1次。

3.3 羊急性瘤胃膨胀 羊急性瘤胃膨胀是因为羊在进食的时候,食用过多容易发酵的饲料,这些饲料堆积在体内就会产生气体且无法有效排出。

通常情况下,病羊出现急性瘤胃膨胀的症状时,会伴随着呼吸急促、腹部空胀等症状,有些病羊还会出现口吐白沫。

对此,养殖人员要做好对病羊的处理。

首先,可以通过穿刺放气法减轻病羊的症状。

其次,放气后,注入0.5%普鲁卡因青霉素80~240万IU,或者酒精20~30mL。

还可以给病羊服用花生油、棉籽油50~100mL,可以有抑制发酵的作用。

最后,灌服硫酸镁50~100g,或植物油100mL,让病羊可以快速排出胃肠内容物。

4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生活质量提升,人们对肉制品的健康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当前羊群发病率不断上升,使人们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健康安全受到威胁。

所以,寻找动物发病因素,同时制定科学的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本病 , 应按 《 动物防疫法 》 立 即进行封锁、隔离、捕杀 , 对发病 羊群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全面的消毒,同时控制动物在该环境移 动 ,特别是牛 ,因为牛可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但是不产生 临床症 状 ,但可以通过与羊的接触引起羊感染发病 。
都在5 d 前进行了小反刍兽疫疫苗注射 ,发病较为严重的羊都为没 ( 2) 对 周 围没有发 病 的羊 快速 进行 紧急免 疫接 种 ,免 疫接 种 有注射疫苗的羊及刚刚出生的小羊 ,注射了疫苗的羊有部分出现 后的羊进行隔离 、观察2 1 d ,让羊产生免疫抗体。我们使用的疫 了轻微的相似症状 。这次发病共有3 2 只羊死亡 ,发病死亡的主要 苗为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的小反刍兽疫活疫 是没有注射疫苗的羊。经检查发现公路旁有丢弃的死羊2 只,羊群 苗 ,生产批号为2 0 1 4 0 2 0 - - ' 1 ,1 o o 头份 /瓶包装 ,经临床实践观察 到过周围放牧 ,该村近半年没有购入过羊 ,怀疑为运输羊 的车辆 测定免疫效果较好。 丢弃的病死羊引发的疫情 。
伤 ,随后 出现坏死性病灶 ,初期病灶为红色浅表性 ,以后变成粉 ( 6 ) 对于发生疫病的养羊户 ,疫病发生结束后 ,对于羊群接 红色、赤色 ,感染部位包括上下唇、上下齿龈等处 。严重病羊坏 触过的环境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 ,特别是羊的粪便和排泄物必须
死 病 灶波 及 到 舌头 和 咽喉 等处 ,表 现 出咳 嗽 、呼 吸 困难 和异 常 ,
2 临 床 症 状
根据 临床 症状 分为 急性 型和 慢性 型2 种 类 型 2 . 1 急性 型 多为杂交羊和体况 良好 的羊 ,潜伏期为4—5 d ,最长2 1 d ,
( 3) 严格执行疫苗注射操作规程,实行一羊一针头,注射数 量足够 ,疫苗运输、保管合理。疫苗使用后的废弃物按科学的方

羊羔饲养中小反刍兽疫的识别与防控

羊羔饲养中小反刍兽疫的识别与防控

羊羔饲养中小反刍兽疫的识别与防控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型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和绵羊,野生动物偶尔感染,未见有人感染该病的报道。

今天店铺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羊羔饲养中小反刍兽疫的识别与防控。

小反刍兽疫病原简介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特别是山羊高度易感。

该病毒是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olivirus)的成员,同属的其他成员还有牛瘟病毒(Rinderpest virus,RPV)、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海豹瘟病毒(Porpoise distemper virus,PDV)等。

PPRV主要侵害淋巴组织及消化道上皮组织,以突然发热、眼鼻排出分泌物、口腔溃疡、呼吸失调、咳嗽、恶臭的腹泻和死亡为特征。

本病1942年首次报告发生于西非之象牙海岸,1972年正式确认病原为反刍兽疫,PPRV有4个群,但只有1个血清型。

该病于1942年首次在非洲的科特迪瓦发生,近几年该病在我国的周边国家频频发生,特别是今年首次在我国西藏发现该病,现已严重威胁到我国小反刍动物的健康。

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不长,56 °C,病毒於血、脾、淋巴腺内的半衰期为5分钟。

70 °C以上,迅速灭活。

4 °C下,pH 7.2-7.9,病毒稳定,半衰期3.7 天,但如pH高於9.6或低於5.6,病毒迅速灭活。

病毒可在胎绵羊肾、胎羊及新生羊的翠丸细胞、Vero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CPE),形成合胞体。

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PPR是小反刍兽的一种以发热,眼、鼻分泌物,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该病临床症状和牛瘟相似,但只有山羊和绵羊感染后才出现症状,感染牛则不出现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多为4-6天,发病急,高热可达41℃以上,持续3-5天,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鼻镜干燥,口鼻腔分泌物逐渐变成浓性黏液,如果病畜不死,这种症状可以持续14天。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制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制
小反 刍动 物 , 山羊 发 病较 严 重 。感 染羊 只发 生 病毒 面红色 、 出血 ) , 而 瘤 胃、 网 胃和瓣 胃的病 变 较 少见 ;
血症 , 病 毒广泛 分布 于各种 组织 , 并 随各 种分 泌物 或 盲 肠 、 结 肠近 端和 直 肠 出现 特 征性 条 状 充 血 、 出血 ,
方法。
和 RT—P C R 2种方 法 。
的消毒 , 可采取 喷洒 消毒 剂 的方式 ; 饲养 管理人 员 的 物 品 的消 毒 , 可 采取 消 毒 液 浸 泡 、 高压 灭 菌等 方 式 ; 3 ) 消灭易 感动 物 。主要措 施是 严禁从 发 生本病 的国家或 地 区引进 易感 动 物 。另 外 , 做 好 免疫 接 种 工作 是预 防小反 刍兽 疫 的关键 。经 细胞培 养生 产 的
血 清学 检测方 法进 行确诊 。预 防本病 最有 效 的办法 严重病 例 。患病 羊只烦 躁不安 , 被 毛无光 泽 , 口鼻干
是 提前 做好免 疫接 种 工 作 , 一 旦发 病 必 须及 时采 取 燥 , 食 欲减退 , 流脓 性鼻 液 , 呼出恶臭 气体 ; 急性 型病 综 合 防制措施 。 例体 温可升 高 至 4 1℃ 并 持续 3 ~5 d , 在发 热 的前 4 d 其 口腔 黏 膜 充 血 、 颊 黏 膜 出 现 进 行 性 广 泛 性 损 害, 随后 出现坏死 性病 灶 ( 刚开始 出现小 而粗糙 的红
排 泄物排 出。本 病 的传染 源主要 为患 病动 物和 隐性 呈 斑马 状条纹 。 感染 动 物 , 处 于亚 临床 型 的患 病 动 物尤 为 危 险 。本 病 主要 通过直 接或 间接 接触 传 播 , 也 可 通 过飞 沫 经
5 实验 室检 查
1 ) 样 品采集 。病料 拭子 采 自眼睑下结 膜 、 口腔 、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摘要: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多见于小型反刍兽的传染病,也被称之为“羊瘟”,该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发病急等特征,这种传染病对于养羊业的发展来有很严重的危害,已经被列入常见羊传染疾病行列。

一旦爆发小反刍兽疫,不仅会给威胁羊群健康,甚至还会给养殖人员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做好小反刍兽疫的防治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篇文章围绕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诊断;防治措施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疫病毒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最容易感染这一疾病的是绵羊和山羊,而且所引起的后果十分的严重。

该病与牛瘟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所以也有人称之为伪牛瘟,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死亡性,其中排泄物、分泌物、饲料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对于养羊业的发展有十分严重的危害。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小反刍兽疫,就需要结合该疾病的发病以及流行特点等,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来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减少动物死亡率。

1、小反刍兽疫的概况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就是发炎、高热、肺炎、腹泻、脓性角膜炎等,其中绵羊和山羊是最容易感染的,小反刍兽疫给羊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我国已经正式将其纳入一类动物疾病中。

我国最早出现小反刍兽疫是在2007年,随后国内也偶尔会出现。

按照国内外的经验,在小反刍兽疫的防治中,需要以预防为主,同时辅以合理的防治手段,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1]。

2、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小反刍兽疫的主要感染对象就是小型反刍动物,比如说山羊、绵羊、羚羊、野生盘羊、野生鹿等,其中山羊感染后的症状是最严重的。

通常来说,这种疾病的潜伏期最高为4-5天,其中也有个别潜伏期更长的,可以达到21天,而且具有常年发生的特点。

小反刍兽疫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健康羊接触到病羊,就会直接被感染,病羊的口腔、鼻腔甚至眼睛等分泌物中都有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存在,一旦出现一只患病羊,就会给其它的健康羊群带来威胁;在感染这一疾病的后期,病羊的粪便中也会存在大量的病毒,会直接污染养殖环境,加速疾病的传播,从而威胁整个养羊场的发展。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 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 养羊技术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 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 养羊技术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养羊技术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或者亚急性的接触性传染病,羊是由于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病羊主要是发生高热、下痢,有黏脓性分泌物从眼鼻流出,口腔黏膜形成溃疡,甚至发生糜烂坏死,在较大程度上损害养羊业的发展。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1、流行病学病原特性。

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状,具有囊膜。

在自然环境下,该病毒具有较弱的抵抗力,如在50℃温度下作用1 h就可被灭活,且在pH值小于4的强酸和大约11的强碱条件下也能够失活。

如果将该病毒置于冷冻或者冷藏组织中,能够保存相对较长的时间。

但是,该病毒对多种消毒剂都比较敏感,如酒精、乙醚、柠檬酸、碘化物以及酚化物和碱类都能够使其灭活。

易感动物。

该病主要是绵羊和山羊容易发生,且相比于绵羊,山羊具有更高的发病率,且表现出更为严重的临床症状。

绵羊和山羊是该病的唯一自然宿主。

另外,野鹿和野山羊等也能够感染该病,但牛和猪等家畜感染后往往呈隐性感染,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传染方式。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主要是经由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病毒,患病动物污染的草料、饮水以及用具等也是该病的传染源。

该病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而经由呼吸道感染。

2、临床症状最急性型。

通常是幼羊容易发生,具有较短的潜伏期,大约只有2天。

病羊主要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41-43℃,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甚至完全废绝,有黏液性分泌物从眼睛和口腔流出。

病羊开始时发生便秘,之后发生水样腹泻,从出现发病到死亡一般在5-6天以内。

有时病羊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死亡率能够达到100%。

急性型。

该类型具有4-6天潜伏期,临床上通常在3-21天之间。

病羊往往急性发病,呈现高热,体温超过41℃,持续3-5天稽留。

发病初期,病羊鼻镜干燥,有黏液脓性分泌物从口鼻腔流出,呼出气体散发恶臭味,齿龈和口腔黏膜发生充血,进一步恶化会导致颊部黏膜发生广泛性损害,造成分泌大量液体,并形成坏死性病灶,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唇、下齿龈等。

小反刍兽疫诊断及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诊断及防控措施
5 . 2 迅 速 控 制 疾病 传 染 源
小反刍兽疫诊断及防控措施
肉和带 毒者 是本病 的 主要传 染源 。传
染 源为 发病 和带毒 羊及 其分 泌物 和排
李 芳 覃 周岚 吴 双燕 苏 益琼 余波 覃 万福 泄物 ,主要通过消化 道和呼吸道传 播。 一 广 西鹿寨 县动 制中 心长∽ ∽ 0 0 一 潜物疫病 伏 期 一 预防控 般为 4 ~ 6 d ,最 可 达 2 1 d 。
最 易感 ,本 地 品种抗病 力较 强 。饲 养
密 度大 、人 口稠 密 、存 栏数 高 的地 区 流 行迅 速 ,死亡率 也较 高 。病羊 病羊
仔 引 种 要 选 择 非 疫 区 . 经 过 正 规 养 殖
场 ( 户 )引人 ;向当地动 物卫 生监 督 机 构办 理检疫 和登 记 .获得原 产地 检 疫 证 明 :引进 外来 羊仔 时要进 行羊 舍 消毒 ,并保持隔离 ,以确定羊仔健康 。
情控 制技 术人员 .在 发现 疫情 后第 一
时 间 报 告 给 当地 有 关 部 门 ,而 相 关 部
感 染疫病 的羊 只会表 现 出明显 的食 欲 下 降 、烦 躁不 安 、 口鼻 干燥 、披 毛失
门在 接 到报告后 应立 即启动 疫情 防控 方 案 ,迅 速 、有 序 的开 展 疫情 检 测 、
( 1 )在 引 进 外 来 动 物 时 ,应 做 好 调 查
及下 颚等部 位 .并且 羊 只患病 后期 会
出现腹 泻不 止 、粪便呈 带血 水样 、严 重消瘦等症状 。
3 病 理 变 化
及 检疫 工作 ,禁止 从疫 病发 生 区域 内 引进 。 ( 2 )做好免疫接种 ,从根本加 强疫病 防控 ,多雨 季 节及 寒 冷 干燥 季 节是该 病 的高 发期 .雨 季之 前 和蠕动 之 前应 对幼龄 小反 刍动 物进 行免 疫接 种 ,最 好是 在 2  ̄ 6月 龄 :接种方 法 为

羊小反刍兽疫诊断及防控技术

羊小反刍兽疫诊断及防控技术

国畜禽业中种2018.10作者简介:徐连均(1973.11-),男,江苏省海安市人,大学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羊小反刍兽疫诊断及防控技术徐连均(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畜牧兽医站226600)摘要:羊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引起的,该病毒主要传染小反刍动物,患病后会出现口炎、腹炎、腹泻以及发热等症状。

羊小反刍兽疫又被称作为“羊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高、传播速度快,并且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生产安全,阻碍了养羊业的发展。

为此本文将详细对羊小反刍兽疫进行论述,为广大的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诊断方法;防控措施Genome Res.1997,7(9):910-916.[5]Schuelke M,Wagner KR,Stolz LE et al.Myostatin mutation associatedwith gross muscle hypertrophy in a child [J].N Engl J Med.2004,350(26):2682-2688.[6]McPherron AC,Lawler AM,Lee S -J.Regulation of skeletal musclemass in mice by a new TGF-βsuperfamily member[J].Nature,1997,387:83-90.[7]Lee SJ,McPherron AC.Regulation of myostatin activity and musclegrowth[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1,98(16):9306-9311.[8]Thies RS,Chen T,Davies MV,Tomkinson KN,Pearson AA,Shakey QA,Wolfman NM.GDF -8propeptide binds to GDF -8and antago⁃nizes biological activity by inhibiting GDF-8receptor binding[J].Growth Factors,2001,18(4):251-259.[9]Wolfman NM,McPherron AC,Pappano WN,Davies MV,Song K,Tomkinson KN ,Wright JF,Zhao L,Sebald SM,Greenspan DS,Lee SJ.Activation of latent myostatin by the BMP-1/tolloid family of metal o⁃proteinase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26):15842-15846.[10]Mepherron A C ,Lee S J.Suppression of body fat accumulation in myo⁃statin -deficient mice [J].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02,109(5):595-601.[11]Lee SJ.Regulation of muscle mass by myostatin [J].Annu Rev Cell DevBio,2004,20:61-86.[12]Alexandra C,McPherron,Se-Jin Lee.Double muscling in cattle due tomutations in the myostatin gene [J].USA:Proc Natl Acad Sci,1997,94:12457-12461.[13]Mark Thomas,Brett Langley.Myostatin,a negative regulator of musclegrowth,function of inhibiting myoblast proliferation [J].J Biol Chem,2000,275(51):40235-40243.[14]Rios R,Cameiro I.Myostatin is an inhibitor of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J].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 ,2002,282(5):993-999.[15]Alexandra C,McPherron A C.Suppression of body fat accumulation inmyostatin-deficient mice[J].J Clin Invest,2002,109(5):595-601.[16]Lin J ,Arnold H B ,Della-Fera M A.Myostatin knockout in mice in⁃creases myogenesis and decreases adipogenesis [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2,291(3):701-706.[17]Reaedon K A,Davis J.Myostatin,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and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mRNAs are upregulated in chronic human disuse muscle atrophy [J].Muscle Nerve,2001,24(7):893-899.[18]Krik S ,Oldham J.Myostatin regulation during skeletal muscle regener⁃ation[J].J Cell Physiol,2000,184(3):356-363.[19]Gonzalez-Cadavid anization of the human myostatin gene andexpression in health men and HIV infected men with muscle wasting[J].USA:Proc Natl Acad Sci,1998,29-33.由于饲养场的规模较大,若发生传染病,容易造成大面积发病,会严重影响养殖场的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诊断
• 流行特点(山羊和/或绵羊发病、而接触牛 不发病、传染和死亡主要发生在青年羊) • 临床症状(高热、分泌物、呼吸困难、腹 泻、死亡) • 病理变化(口腔糜烂、肺炎、肠出血)可 以作出初步诊断。 • 确诊需做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
病原学检验方法: • 病毒分离鉴定 • 中和试验 • 对流免疫电泳 • 免疫荧光试验 • 免疫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核酸检测等
谢谢各位!
2、传染源 • 感染羊 • 眼、鼻、口腔分泌物、血液、尿液及粪便。
3、传播途径 • 直接接触 • 呼吸系统是主要感染途径。 • 病毒也可经精液和胚胎传播。 • 感染动物可通过哺乳传染给幼畜。
• 4、流行特征 •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 冷季节多发。
四、临床症状
• 由于感染羊的年龄大小及病毒株毒力强、 弱的不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临床上可引起急性和亚急性 症状。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钟映梅 黑龙江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小反刍兽疫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 本病曾称为小反刍兽假牛瘟、小反刍兽瘟 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瘟疫、Kata 、 胃肠炎 - 肺炎综合症、传染性脓疱状胃炎、 肺炎肠炎综合症。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将其列为 A 类 动物疫病。我国农业部公告(第96号)将 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图1:口、鼻、眼脓性分泌物
图2:结膜炎
图3:腹泻
图4:口、鼻脓性分泌物伴唇部小结节
五、病理解剖变化
图5:口腔内舌面糜烂、坏死
图6:舌面假膜、糜烂
图7:肺炎
图8:肠粘膜条状出血
• • • •
直肠病变呈斑马纹样外观。 脾脏充血、轻度肿大。 淋巴结水肿、充血,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 也可见胸膜炎和胸腔积水。
口蹄疫
兰舌病 接触性脓疮
FMDV
兰舌病病毒 脓疮病毒

+ +

头水肿、 口腔蓝色 -

VN、 ELISA
ELISA

七、防治
• 1、加强检疫,严格控制动物及产品的流动。
2、做好免疫,一旦发生本病,对病羊及同群 羊扑杀后,可在疫区进行疫苗免疫,建立 免疫隔离带。
• 3、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发生风险, 做好防疫的各项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血清学检验方法: • 中和试验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免疫电泳试验 • 琼脂扩散试验等。
鉴别诊断
病名 病原 口鼻眼病变 呼吸困难 腹泻 诊断试验
牛瘟
PPR 牛出败 羊传染性肺炎
RPV
PPRV 巴氏杆菌 肺炎支原体

+ - -

+ + +

+ - -
C-ELISA
C-ELISA 细菌分离 支原体分 离
一、小反刍兽疫在世界及我国的流行情况
二、病原特性
• 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属
小反刍兽疫病毒 牛瘟病毒 麻疹病毒 犬瘟热病毒
• 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敏感,对外界环境抵抗 力弱, 4 ℃保存8天后在感染山羊尸体的淋 巴结内可检测到病毒。
三、流行病学
• 1、宿主 • 山羊高度易感,绵羊次之,牛呈亚临床感 染,野生动物中野羊易感,猪可被实验性 感染,未见人感染该病的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