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合集下载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要点及防控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要点及防控措施

下药,按照患病部位不同,进行针对性治疗。

口腔出现症状的病羊,可用0.1%高锰酸钾液冲洗,然后涂甘油2~3次/d。

蹄部出现症状的病羊,用2%来苏尔液清洗溃疡位置,同时涂松馏油(1∶10),可以用绷带包扎蹄部。

持续治疗一段时间之后,蹄壳脱落,新蹄壳就会长出。

乳头部位出现溃疡症状的病羊,用3%硼酸液洗净,涂抹青霉素软膏。

3.2 羊肝片吸虫病 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疾病,通常以雌雄同体的肝片吸虫为主。

该疾病不仅仅在羊群中出现,在牛、猪等一些家畜中也会出现。

在对羊肝片吸虫病进行防治的时候,养殖户要对羊群饲喂方面的工作做好科学的安排,保证羊群的水源卫生无污染,同时和潮湿放牧地区保持较远的距离。

当出现感染羊肝片吸虫病的病羊时,要第一时间做好隔离,为其灌服硝氯酚等药物。

除此之外,还要对所有的羊群做好按时驱虫,9月份下旬、10月份分别驱虫1次,第二年2~3月份、10~11月份展开两次驱虫。

用三氯苯唑驱虫,剂量为5~10mg/kg·bw,空腹灌服,5周后重复用药1次。

3.3 羊急性瘤胃膨胀 羊急性瘤胃膨胀是因为羊在进食的时候,食用过多容易发酵的饲料,这些饲料堆积在体内就会产生气体且无法有效排出。

通常情况下,病羊出现急性瘤胃膨胀的症状时,会伴随着呼吸急促、腹部空胀等症状,有些病羊还会出现口吐白沫。

对此,养殖人员要做好对病羊的处理。

首先,可以通过穿刺放气法减轻病羊的症状。

其次,放气后,注入0.5%普鲁卡因青霉素80~240万IU,或者酒精20~30mL。

还可以给病羊服用花生油、棉籽油50~100mL,可以有抑制发酵的作用。

最后,灌服硫酸镁50~100g,或植物油100mL,让病羊可以快速排出胃肠内容物。

4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生活质量提升,人们对肉制品的健康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当前羊群发病率不断上升,使人们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健康安全受到威胁。

所以,寻找动物发病因素,同时制定科学的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本病 , 应按 《 动物防疫法 》 立 即进行封锁、隔离、捕杀 , 对发病 羊群可能污染的环境进行全面的消毒,同时控制动物在该环境移 动 ,特别是牛 ,因为牛可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但是不产生 临床症 状 ,但可以通过与羊的接触引起羊感染发病 。
都在5 d 前进行了小反刍兽疫疫苗注射 ,发病较为严重的羊都为没 ( 2) 对 周 围没有发 病 的羊 快速 进行 紧急免 疫接 种 ,免 疫接 种 有注射疫苗的羊及刚刚出生的小羊 ,注射了疫苗的羊有部分出现 后的羊进行隔离 、观察2 1 d ,让羊产生免疫抗体。我们使用的疫 了轻微的相似症状 。这次发病共有3 2 只羊死亡 ,发病死亡的主要 苗为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的小反刍兽疫活疫 是没有注射疫苗的羊。经检查发现公路旁有丢弃的死羊2 只,羊群 苗 ,生产批号为2 0 1 4 0 2 0 - - ' 1 ,1 o o 头份 /瓶包装 ,经临床实践观察 到过周围放牧 ,该村近半年没有购入过羊 ,怀疑为运输羊 的车辆 测定免疫效果较好。 丢弃的病死羊引发的疫情 。
伤 ,随后 出现坏死性病灶 ,初期病灶为红色浅表性 ,以后变成粉 ( 6 ) 对于发生疫病的养羊户 ,疫病发生结束后 ,对于羊群接 红色、赤色 ,感染部位包括上下唇、上下齿龈等处 。严重病羊坏 触过的环境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 ,特别是羊的粪便和排泄物必须
死 病 灶波 及 到 舌头 和 咽喉 等处 ,表 现 出咳 嗽 、呼 吸 困难 和异 常 ,
2 临 床 症 状
根据 临床 症状 分为 急性 型和 慢性 型2 种 类 型 2 . 1 急性 型 多为杂交羊和体况 良好 的羊 ,潜伏期为4—5 d ,最长2 1 d ,
( 3) 严格执行疫苗注射操作规程,实行一羊一针头,注射数 量足够 ,疫苗运输、保管合理。疫苗使用后的废弃物按科学的方

羊羔饲养中小反刍兽疫的识别与防控

羊羔饲养中小反刍兽疫的识别与防控

羊羔饲养中小反刍兽疫的识别与防控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型传染性疾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和绵羊,野生动物偶尔感染,未见有人感染该病的报道。

今天店铺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羊羔饲养中小反刍兽疫的识别与防控。

小反刍兽疫病原简介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特别是山羊高度易感。

该病毒是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Morbolivirus)的成员,同属的其他成员还有牛瘟病毒(Rinderpest virus,RPV)、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海豹瘟病毒(Porpoise distemper virus,PDV)等。

PPRV主要侵害淋巴组织及消化道上皮组织,以突然发热、眼鼻排出分泌物、口腔溃疡、呼吸失调、咳嗽、恶臭的腹泻和死亡为特征。

本病1942年首次报告发生于西非之象牙海岸,1972年正式确认病原为反刍兽疫,PPRV有4个群,但只有1个血清型。

该病于1942年首次在非洲的科特迪瓦发生,近几年该病在我国的周边国家频频发生,特别是今年首次在我国西藏发现该病,现已严重威胁到我国小反刍动物的健康。

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不长,56 °C,病毒於血、脾、淋巴腺内的半衰期为5分钟。

70 °C以上,迅速灭活。

4 °C下,pH 7.2-7.9,病毒稳定,半衰期3.7 天,但如pH高於9.6或低於5.6,病毒迅速灭活。

病毒可在胎绵羊肾、胎羊及新生羊的翠丸细胞、Vero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CPE),形成合胞体。

小反刍兽疫临床症状PPR是小反刍兽的一种以发热,眼、鼻分泌物,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该病临床症状和牛瘟相似,但只有山羊和绵羊感染后才出现症状,感染牛则不出现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多为4-6天,发病急,高热可达41℃以上,持续3-5天,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鼻镜干燥,口鼻腔分泌物逐渐变成浓性黏液,如果病畜不死,这种症状可以持续14天。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制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制
小反 刍动 物 , 山羊 发 病较 严 重 。感 染羊 只发 生 病毒 面红色 、 出血 ) , 而 瘤 胃、 网 胃和瓣 胃的病 变 较 少见 ;
血症 , 病 毒广泛 分布 于各种 组织 , 并 随各 种分 泌物 或 盲 肠 、 结 肠近 端和 直 肠 出现 特 征性 条 状 充 血 、 出血 ,
方法。
和 RT—P C R 2种方 法 。
的消毒 , 可采取 喷洒 消毒 剂 的方式 ; 饲养 管理人 员 的 物 品 的消 毒 , 可 采取 消 毒 液 浸 泡 、 高压 灭 菌等 方 式 ; 3 ) 消灭易 感动 物 。主要措 施是 严禁从 发 生本病 的国家或 地 区引进 易感 动 物 。另 外 , 做 好 免疫 接 种 工作 是预 防小反 刍兽 疫 的关键 。经 细胞培 养生 产 的
血 清学 检测方 法进 行确诊 。预 防本病 最有 效 的办法 严重病 例 。患病 羊只烦 躁不安 , 被 毛无光 泽 , 口鼻干
是 提前 做好免 疫接 种 工 作 , 一 旦发 病 必 须及 时采 取 燥 , 食 欲减退 , 流脓 性鼻 液 , 呼出恶臭 气体 ; 急性 型病 综 合 防制措施 。 例体 温可升 高 至 4 1℃ 并 持续 3 ~5 d , 在发 热 的前 4 d 其 口腔 黏 膜 充 血 、 颊 黏 膜 出 现 进 行 性 广 泛 性 损 害, 随后 出现坏死 性病 灶 ( 刚开始 出现小 而粗糙 的红
排 泄物排 出。本 病 的传染 源主要 为患 病动 物和 隐性 呈 斑马 状条纹 。 感染 动 物 , 处 于亚 临床 型 的患 病 动 物尤 为 危 险 。本 病 主要 通过直 接或 间接 接触 传 播 , 也 可 通 过飞 沫 经
5 实验 室检 查
1 ) 样 品采集 。病料 拭子 采 自眼睑下结 膜 、 口腔 、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摘要: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多见于小型反刍兽的传染病,也被称之为“羊瘟”,该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发病急等特征,这种传染病对于养羊业的发展来有很严重的危害,已经被列入常见羊传染疾病行列。

一旦爆发小反刍兽疫,不仅会给威胁羊群健康,甚至还会给养殖人员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做好小反刍兽疫的防治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篇文章围绕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诊断;防治措施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疫病毒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最容易感染这一疾病的是绵羊和山羊,而且所引起的后果十分的严重。

该病与牛瘟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所以也有人称之为伪牛瘟,该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死亡性,其中排泄物、分泌物、饲料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对于养羊业的发展有十分严重的危害。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小反刍兽疫,就需要结合该疾病的发病以及流行特点等,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来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减少动物死亡率。

1、小反刍兽疫的概况小反刍兽疫是一种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就是发炎、高热、肺炎、腹泻、脓性角膜炎等,其中绵羊和山羊是最容易感染的,小反刍兽疫给羊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我国已经正式将其纳入一类动物疾病中。

我国最早出现小反刍兽疫是在2007年,随后国内也偶尔会出现。

按照国内外的经验,在小反刍兽疫的防治中,需要以预防为主,同时辅以合理的防治手段,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1]。

2、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小反刍兽疫的主要感染对象就是小型反刍动物,比如说山羊、绵羊、羚羊、野生盘羊、野生鹿等,其中山羊感染后的症状是最严重的。

通常来说,这种疾病的潜伏期最高为4-5天,其中也有个别潜伏期更长的,可以达到21天,而且具有常年发生的特点。

小反刍兽疫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健康羊接触到病羊,就会直接被感染,病羊的口腔、鼻腔甚至眼睛等分泌物中都有小反刍兽疫病毒的存在,一旦出现一只患病羊,就会给其它的健康羊群带来威胁;在感染这一疾病的后期,病羊的粪便中也会存在大量的病毒,会直接污染养殖环境,加速疾病的传播,从而威胁整个养羊场的发展。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 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 养羊技术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 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 养羊技术

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养羊技术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或者亚急性的接触性传染病,羊是由于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而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

病羊主要是发生高热、下痢,有黏脓性分泌物从眼鼻流出,口腔黏膜形成溃疡,甚至发生糜烂坏死,在较大程度上损害养羊业的发展。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羊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羊小反刍兽疫的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

1、流行病学病原特性。

小反刍兽疫病毒是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状,具有囊膜。

在自然环境下,该病毒具有较弱的抵抗力,如在50℃温度下作用1 h就可被灭活,且在pH值小于4的强酸和大约11的强碱条件下也能够失活。

如果将该病毒置于冷冻或者冷藏组织中,能够保存相对较长的时间。

但是,该病毒对多种消毒剂都比较敏感,如酒精、乙醚、柠檬酸、碘化物以及酚化物和碱类都能够使其灭活。

易感动物。

该病主要是绵羊和山羊容易发生,且相比于绵羊,山羊具有更高的发病率,且表现出更为严重的临床症状。

绵羊和山羊是该病的唯一自然宿主。

另外,野鹿和野山羊等也能够感染该病,但牛和猪等家畜感染后往往呈隐性感染,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传染方式。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主要是经由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病毒,患病动物污染的草料、饮水以及用具等也是该病的传染源。

该病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而经由呼吸道感染。

2、临床症状最急性型。

通常是幼羊容易发生,具有较短的潜伏期,大约只有2天。

病羊主要表现出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41-43℃,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甚至完全废绝,有黏液性分泌物从眼睛和口腔流出。

病羊开始时发生便秘,之后发生水样腹泻,从出现发病到死亡一般在5-6天以内。

有时病羊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死亡率能够达到100%。

急性型。

该类型具有4-6天潜伏期,临床上通常在3-21天之间。

病羊往往急性发病,呈现高热,体温超过41℃,持续3-5天稽留。

发病初期,病羊鼻镜干燥,有黏液脓性分泌物从口鼻腔流出,呼出气体散发恶臭味,齿龈和口腔黏膜发生充血,进一步恶化会导致颊部黏膜发生广泛性损害,造成分泌大量液体,并形成坏死性病灶,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唇、下齿龈等。

小反刍兽疫诊断及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诊断及防控措施
5 . 2 迅 速 控 制 疾病 传 染 源
小反刍兽疫诊断及防控措施
肉和带 毒者 是本病 的 主要传 染源 。传
染 源为 发病 和带毒 羊及 其分 泌物 和排
李 芳 覃 周岚 吴 双燕 苏 益琼 余波 覃 万福 泄物 ,主要通过消化 道和呼吸道传 播。 一 广 西鹿寨 县动 制中 心长∽ ∽ 0 0 一 潜物疫病 伏 期 一 预防控 般为 4 ~ 6 d ,最 可 达 2 1 d 。
最 易感 ,本 地 品种抗病 力较 强 。饲 养
密 度大 、人 口稠 密 、存 栏数 高 的地 区 流 行迅 速 ,死亡率 也较 高 。病羊 病羊
仔 引 种 要 选 择 非 疫 区 . 经 过 正 规 养 殖
场 ( 户 )引人 ;向当地动 物卫 生监 督 机 构办 理检疫 和登 记 .获得原 产地 检 疫 证 明 :引进 外来 羊仔 时要进 行羊 舍 消毒 ,并保持隔离 ,以确定羊仔健康 。
情控 制技 术人员 .在 发现 疫情 后第 一
时 间 报 告 给 当地 有 关 部 门 ,而 相 关 部
感 染疫病 的羊 只会表 现 出明显 的食 欲 下 降 、烦 躁不 安 、 口鼻 干燥 、披 毛失
门在 接 到报告后 应立 即启动 疫情 防控 方 案 ,迅 速 、有 序 的开 展 疫情 检 测 、
( 1 )在 引 进 外 来 动 物 时 ,应 做 好 调 查
及下 颚等部 位 .并且 羊 只患病 后期 会
出现腹 泻不 止 、粪便呈 带血 水样 、严 重消瘦等症状 。
3 病 理 变 化
及 检疫 工作 ,禁止 从疫 病发 生 区域 内 引进 。 ( 2 )做好免疫接种 ,从根本加 强疫病 防控 ,多雨 季 节及 寒 冷 干燥 季 节是该 病 的高 发期 .雨 季之 前 和蠕动 之 前应 对幼龄 小反 刍动 物进 行免 疫接 种 ,最 好是 在 2  ̄ 6月 龄 :接种方 法 为

羊小反刍兽疫诊断及防控技术

羊小反刍兽疫诊断及防控技术

国畜禽业中种2018.10作者简介:徐连均(1973.11-),男,江苏省海安市人,大学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羊小反刍兽疫诊断及防控技术徐连均(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畜牧兽医站226600)摘要:羊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引起的,该病毒主要传染小反刍动物,患病后会出现口炎、腹炎、腹泻以及发热等症状。

羊小反刍兽疫又被称作为“羊瘟”,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高、传播速度快,并且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生产安全,阻碍了养羊业的发展。

为此本文将详细对羊小反刍兽疫进行论述,为广大的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诊断方法;防控措施Genome Res.1997,7(9):910-916.[5]Schuelke M,Wagner KR,Stolz LE et al.Myostatin mutation associatedwith gross muscle hypertrophy in a child [J].N Engl J Med.2004,350(26):2682-2688.[6]McPherron AC,Lawler AM,Lee S -J.Regulation of skeletal musclemass in mice by a new TGF-βsuperfamily member[J].Nature,1997,387:83-90.[7]Lee SJ,McPherron AC.Regulation of myostatin activity and musclegrowth[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1,98(16):9306-9311.[8]Thies RS,Chen T,Davies MV,Tomkinson KN,Pearson AA,Shakey QA,Wolfman NM.GDF -8propeptide binds to GDF -8and antago⁃nizes biological activity by inhibiting GDF-8receptor binding[J].Growth Factors,2001,18(4):251-259.[9]Wolfman NM,McPherron AC,Pappano WN,Davies MV,Song K,Tomkinson KN ,Wright JF,Zhao L,Sebald SM,Greenspan DS,Lee SJ.Activation of latent myostatin by the BMP-1/tolloid family of metal o⁃proteinase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26):15842-15846.[10]Mepherron A C ,Lee S J.Suppression of body fat accumulation in myo⁃statin -deficient mice [J].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02,109(5):595-601.[11]Lee SJ.Regulation of muscle mass by myostatin [J].Annu Rev Cell DevBio,2004,20:61-86.[12]Alexandra C,McPherron,Se-Jin Lee.Double muscling in cattle due tomutations in the myostatin gene [J].USA:Proc Natl Acad Sci,1997,94:12457-12461.[13]Mark Thomas,Brett Langley.Myostatin,a negative regulator of musclegrowth,function of inhibiting myoblast proliferation [J].J Biol Chem,2000,275(51):40235-40243.[14]Rios R,Cameiro I.Myostatin is an inhibitor of myogenic differentia⁃tion[J].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 ,2002,282(5):993-999.[15]Alexandra C,McPherron A C.Suppression of body fat accumulation inmyostatin-deficient mice[J].J Clin Invest,2002,109(5):595-601.[16]Lin J ,Arnold H B ,Della-Fera M A.Myostatin knockout in mice in⁃creases myogenesis and decreases adipogenesis [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2,291(3):701-706.[17]Reaedon K A,Davis J.Myostatin,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and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mRNAs are upregulated in chronic human disuse muscle atrophy [J].Muscle Nerve,2001,24(7):893-899.[18]Krik S ,Oldham J.Myostatin regulation during skeletal muscle regener⁃ation[J].J Cell Physiol,2000,184(3):356-363.[19]Gonzalez-Cadavid anization of the human myostatin gene andexpression in health men and HIV infected men with muscle wasting[J].USA:Proc Natl Acad Sci,1998,29-33.由于饲养场的规模较大,若发生传染病,容易造成大面积发病,会严重影响养殖场的生产。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1]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1]

2、传染源 • 感染羊 • 眼、鼻、口腔分泌物、血液、尿液及粪便。
3、传播途径 • 直接接触 • 呼吸系统是主要感染途径。 • 病毒也可经精液和胚胎传播。 • 感染动物可通过哺乳传染给幼畜。
• 4、流行特征 •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 冷季节多发。
四、临床症状
• 由于感染羊的年龄大小及病毒株毒力强、 弱的不同,在临床上可引起急性和亚急性 症状。
图1:口、鼻、眼脓性分泌物
图2:结膜炎
图3:腹泻
图4:口、鼻脓性分泌物伴唇部小结节
五、病理解剖变化
图5:口腔内舌面糜烂、坏死
图6:舌面假膜、糜烂
图7:肺炎
图8:肠粘膜条状出血
• • • •
直肠病变呈斑马纹样外观。 脾脏充血、轻度肿大。 淋巴结水肿、充血,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 也可见胸膜炎和胸腔积水。
谢谢各位!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钟映梅 黑龙江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小反刍兽疫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 本病曾称为小反刍兽假牛瘟、小反刍兽瘟 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瘟疫、Kata 、 胃肠炎 - 肺炎综合症、传染性脓疱状胃炎、 肺炎肠炎综合症。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将其列为 A 类 动物疫病。我国农业部公告(第96号)将 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血清学检验方法: • 中和试验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免疫电泳试验 • 琼脂扩散试验等。
鉴别诊断
病名 病原 口鼻眼病变 呼吸困难 腹泻 诊断试验
牛瘟
PPR 牛出败 羊传染性肺炎
RPV
PPRV 巴氏杆菌 肺炎支原体

+ - -

+ + +

+ - -

羊小反刍兽疫鉴别诊断和防制措施

羊小反刍兽疫鉴别诊断和防制措施

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由于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2007年该病首次由国外传入我国西藏地区。

2014年辽宁省首例病例发生在锦州北镇市。

目前全省小反刍兽疫为强制免疫,确保该病不会大规模发生,但不排除零散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农业农村部公告,2018年5月和2020年5月期间,分别在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和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某羊场发生该病,给当地养羊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笔者将通过简要叙述小反刍兽疫和症状类似疫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羊小反刍兽疫鉴别诊断和防制措施文│孟凡曜(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症状、剖检变化、鉴别诊断、防制措施等,为畜牧兽医部门做好早期疾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一、病原1.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病毒呈圆形,单股负链RNA病毒。

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在光照、加热、酸性、碱性环境中易失活,对大多数酸性和碱性消毒剂敏感。

2.口蹄疫。

口蹄疫病毒属于微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动物RNA病毒。

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很强,但对酸性和碱性消毒剂敏感。

3.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革兰氏染色阴性。

二、流行病学1.小反刍兽疫。

山羊、绵羊是常见自然宿主。

该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传播方式主要为直接接触传播。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频发。

2.口蹄疫。

在自然情况下牛最易感,羊次之。

病毒主要存在水疱皮和水疱液中。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染。

3.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自然条件下,只感染山羊和绵羊。

病羊和带菌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养殖顾问Consultant64☆中国畜牧业过呼吸道感染。

多见于冬季和早春季节,气候多变、饲养环境差等因素易诱发本病。

三、临床症状1.小反刍兽疫。

潜伏期平均为4~5天,最长可达21天。

根据该病临床症状,可分为温和型、标准型和急性型三种,其中标准型最为常见。

小反刍兽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小反刍兽疫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健康养殖·防控62畜牧业环境 2020.03摘 要:小反刍兽疫病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因此对养羊业危害较大,该病为传染病且被我国农业部门列入常见羊传染疾病。

小反刍兽疫病不仅会冲击养羊业,还会增加养殖人员经济损伤,所以本次就小反刍兽疫病的诊断、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为养殖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病;诊断;防治;传染病小反刍兽疫病俗称“羊瘟”,该疾病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等为病理特征,世界卫生组织(WTO)将小反刍兽疫病毒定性为A类传染病,我国则将小反刍兽疫病毒列为动物疫病,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以山羊、绵羊等反刍动物为主要感染群体,山羊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绵羊。

小反刍兽疫病以患病动物、隐形带毒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病羊的分泌物、排泄物、养殖场所均为病毒传染源,小反刍兽疫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间接、直接传播[1]。

1 发病特点小反刍兽疫病发病前有5d左右潜伏期,小反刍动物均可感染该疫病,山羊病情最严重阶段多呈现急性发病状态,且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死亡征兆。

绵羊发病症状较山羊轻,且病情呈亚急性状态,且经过治疗后多可痊愈。

此外羊羔也极易感染小反刍兽疫病,且具有极高死亡率。

饲养环境、条件差,生长环境恶劣、营养不全面、天气忽变、饲养密度不合理、饲料质量低下、羔羊出生后未及时哺喂初乳等均会诱发小反刍兽疫病,在小反刍兽疫病传染过程中病羊、隐形病原体均为羊感染源,羊排泄物、分泌物、饲料、饮水等环节均可传播小反刍兽疫病[2]。

2 临床特征小反刍兽疫病具有发病速度极快的特点,且羊出现小反刍兽疫病后体温会升高,且体温会持续升高3~4d,患羊以精神不振、食欲不佳、鼻镜干燥、口腔内分泌物明显等为临床表现,如果患羊经治疗后未死亡,体温会持续在38摄氏度左右,且口腔内会出现溃疡、流脓情况,随着病情加重出现组织坏死、血样腹泻、咳嗽等症状,且叩诊闻及肺啰音,医师经过临床症状观察、叩诊遍可明确诊断。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2016年第6期(总第193期)临床金鉴小反刍兽疫(PPR ),也俗称羊瘟、小反刍兽瘟,国家中长期规划明确将其列入13种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

此病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是主要的易感动物,其中山羊的死亡率与发病率较高。

此病对养羊业威胁很大,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发病率可达70%,致死率达50%以上,对肉羊养殖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1流行病学特征引起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微生物为小反刍兽疫病毒,病毒的形状多种多样,以球形多见。

小反刍兽疫的自然宿主为山羊和绵羊,但盘羊、野山羊、羚羊、鹿可以感染。

在这些动物中,山羊的易感性最强,幼年的动物比成年的动物容易感染。

此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或者呼吸道感染,传播的主要方式为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病羊或者带毒羊通过分泌物或者排泄物排出大量病毒,饲料、饮水、饲养用具、圈舍等就会被污染,健康的羊只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以后,就会感染此病。

当羊群饲养密度大,与之较近的羊群也可能通过空气的传播而感染。

小反刍兽疫发病没有季节性,一年之中都可以发生,多呈地方性流行,但以干燥寒冷的冬季或多雨的夏季发病较多。

2临床症状小反刍兽疫的潜伏期多为4-6天,但也有的长达20多天。

根据发病症状的不同表现,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温和型、标准型和急性型。

温和型的只是有轻微的发热,类似感冒的症状。

这类羊治疗及时,很快可以康复;标准型症状的羊只较多,多表现为持续高热,41℃以上可以持续3-5天,口鼻内的分泌物增多,咳嗽,呼吸困难。

在发病后期常排血便,脱水、消瘦,怀孕的母羊出现流产。

此型病羊的死亡率很高,尤其是幼龄的羊只,在暴发期严重的时候死亡率可达100%,中等暴发致死率一般不超过50%。

急性型的病羊,发病急、迅速,常不表现症状,就出现死亡。

一般在2天内死亡。

3病理变化病羊的口腔、鼻腔的黏膜糜烂坏死,气管内充满粘液,支气管、肺脏有出血点;盲肠、结肠、直肠等部位有充血、出血,在盲肠和结肠结合处,会出现线状或斑马样出血性条纹,这是此病的特征性病变。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治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治

2023年第11期小反刍兽疫是一种典型的接触性传染病,传播速度较快,其主要病原是小反刍兽疫病毒,发病率高达80%~90%,病死率为50%~80%,甚至可达100%。

易感动物大多是山羊,而绵羊则鲜有出现。

小反刍兽疫的发生有很强的季节性特征,其高发期通常是在干燥寒冷或潮湿阴冷的季节,特别是在气温大幅度下降时,应激反应会导致体质下降而发生小反刍兽疫。

当健康羊与隐性感染羊、病羊接触或与被病毒污染的饮水、饲料接触也易发生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的传播途径较广,胎盘、消化道、呼吸道、精液等均有可能会感染。

其临床症状主要是腹泻、流鼻涕、溃疡、发热,且会流大量的眼泪。

小反刍兽疫目前已被联合国确定为必须通报的疫病,我国将其暂时作为一类动物疫病,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首次出现是在1942年的非洲象牙海岸,而后又慢慢地传播到了其它地区。

与我国陆地接壤的蒙古、印度、塔吉克斯坦、尼泊尔等国也先后出现了小反刍兽疫,且最近几年呈现迅速蔓延的趋势。

据统计,2008年以来,小反刍兽疫已经在全世界34个国家及地区出现过,我国第一次暴发小反刍兽疫是在西藏阿里地区(2007年),而后在多个省份也陆续出现了小反刍兽疫,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小反刍兽疫在国内属于新发传染病,无论是防治方法,还是诊断方法均较少。

1临床症状小反刍兽疫的潜伏期通常为3~10d,长的可达21d。

基于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症状及病程,可将其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急性型3大类。

该型的潜伏期通常为2d,若病羊为幼龄羊,其发病率会更高。

病羊大多出现高烧,体温达41~43℃,且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病羊的嘴角处及眼角处有较多的粘性分泌物。

发病中期,病羊有明显的腹泻现象,排出的粪便呈水样状,若腹泻持续5~6d,病羊可能会死亡。

此型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其潜伏期为4~6d,病羊的体温大幅度升高,眼睛明显肿大。

发病初期,病羊的舌头若干个丘疹(呈红色),病羊的鼻腔有粘性鼻液流出,病羊的眼睛会流出大量的眼泪。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预防措施 - 副本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预防措施 - 副本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疾病,在小反刍动物中普遍流行,以羊最为常见。

我国羊小反刍兽疫最早于2007 年在西藏首次发现,在2013 年又在新疆、甘肃、内蒙、宁夏、辽宁等几个省份(地区)流行,同一天内就发生了大量的羊发病及死亡。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全国范围内有14 个省份共发生26 起羊小反刍兽疫疫病,其中山东省多县发生羊小反刍兽医。

该病的群羊传染率超过60%,一般死亡率超过50%,一旦发生在小范围内快速传播,严重威胁着地区性的羊养殖经济。

研究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预防对于提高该病的防控效果和降低该病带来的经济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01流行病学山羊、绵阳是小反刍兽疫病毒的自然宿主,因此易感率更高,临床症状更加严重,其中山羊易感率最高,其次为绵羊。

羔羊比成羊易感率更高。

野生动物中野羊易感率最高。

羊小反刍兽疫的传染源来自于患病动物和隐性感染动物,可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呼吸道进行传播。

如患病羊的粪污、分泌物、组织、血液及被其污染过的草料、饮用水、用具、羊舍等,接触以上含有病毒的物体或环境,就会造成感染。

此外,精液、乳汁、胚胎等也具有感染性。

该病的潜伏期为4-6d,最长为21d。

羊小反刍兽疫四季皆可发病,在多余或干燥寒冷的环境中发病率更高,无明显季节性特征。

发病率从60% ~100%。

就疫区而言,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其他地区死亡率较低。

疫病为零散疫点的形式,成暴发式流行。

一次疫情具有5-6 年的缓和期。

02临床症状羊小反刍兽疫因与牛瘟临床特征极为相似,因此也被称为羊小反刍兽瘟。

临床表现为羊瘟、羊传染性脓包胃炎、肠炎、小反刍兽疫等综合症状。

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温和型三种,患病羊总体表现出眼鼻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增多、发热、口腔发炎、腹泻、肺炎、肠炎等症状,严重时发生突发性死亡,但临床表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

急性型患病羊表现出精神沉郁、反应迟钝、食欲减退,口、鼻外侧皮肤出现结痂性损伤,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糜烂或坏死症状,伴有咳嗽和腹泻,同时体温突发性升高,升高到40℃~41℃,病程持续3-5d,最后因脱水或衰歇而死亡。

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因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 养羊技术

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因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 养羊技术

小反刍兽疫实为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主要感染群体多为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

羊小反刍兽疫通常又被养殖户称作羊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利用空气、呼吸道作为传播途径,扩大其感染范围。

羊被感染后迅速发病,浮现体温升高、腹泻、肺炎等症状。

掌握羊小反刍兽疫的发作症状及深入探索预防措施,对地方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羊在受到小反刍兽疫病毒感染后,若未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不仅会导致其受疾病影响而生长发育迟缓,甚至病情还有可能浮现恶化,严重威胁生命。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因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1、病原羊小反刍兽疫的病原体为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亚科、麻疹病毒属,该病毒是有脂质包膜的单股负链 RNA 病毒,病毒粒子具有多形性,多数呈球状,具有囊膜。

在自然环境下,该病毒对外界的反抗力较弱,如在50℃温度下作用 th 就可被灭活,且在 pH 值小于4 的强酸和大于 11 的强碱条件下也能够失活‘1]。

病毒在冷冻状态下或者处于冷藏组织内可长期存活。

小反刍兽疫病毒对多种消毒剂都较为敏感,如乙醚、碘化物以及酚化物和碱类等消毒剂都能够将其彻底杀灭。

2、流行特点小反刍兽疫的流行和发生具有季节性特点,多发生在阴雨潮湿和寒冷干燥的季节,特殊是温度发生突变引起羊发生应激,可引起该病的暴发。

健康羊可通过直接接触患病羊或者隐性感染羊而被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其污染的饲料、饮水、器具以及场地等发生间接感染。

感染途径以呼吸道的飞沫传染为主,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播。

某些条件下,也可经由哺乳、精液、胚胎等传染。

3、临床症状根据病程长短可将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三种类型。

该病的潜伏期在 3~10 天,最长可达 21 天。

最急性型。

该型潜伏期较短,大约 2 天,以幼羊为主要侵害对象,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可至41~43℃,病羊精神委靡,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眼角和口腔有黏液性分泌物流出。

随病程发展浮现腹泻症状,排出水样稀粪。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养殖与饲料2020年第03期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耿怀洋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定边718699摘要小反刍兽疫(PPR )又称羊瘟、小反刍兽假牛瘟等,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 )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常呈急性发作,病死率高。

日常要做好疫情排查和监测工作,一旦确诊小反刍兽疫,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措施,对患病羊和同群羊进行扑杀。

同时,采用小反刍兽疫活疫苗对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进行免疫接种,能有效防控小反刍兽疫的发生。

关键词羊;小反刍兽疫;诊断;防控收稿日期:2019-12-16耿怀洋,男,1985年生,兽医师。

小反刍兽疫作为一种引进型传染病,在《国家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明确规定该病是兽疫临床上要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

近些年,随着养羊业的迅速发展,活羊跨区域、长途调运频繁,小反刍兽疫区域性传播风险有所增加,为此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对于确保养羊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病原学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 )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呈多形性,以球形为主[1],主要存在于病畜眼口鼻等分泌物、粪尿等排泄物、血液、组织以及被其污染的饮水、饲具和草料中。

PPRV 在酸性(pH<4)和碱性(pH>11)环境下无较强的抵抗力,短时间内即可失去活性,苯酚、乙醚和2%的NaOH 等消毒剂可将PPRV 灭活。

2诊断要点2.1流行特点1)PPR 的唯一自然宿主是山羊和绵羊,而山羊的易感性高于绵羊,羔羊的易感性和病死率高于成年羊。

此外,猪、牛也偶有感染,一般呈亚临床经过,不排毒。

2)患病羊和隐性感染羊是PPR 的主要传染源。

PPR 可经羊间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共同圈舍、水料污染等间接接触传染,或通过飞沫—空气经呼吸道传播,还能经胎盘、乳汁和精液感染。

3)PPR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常发于干燥寒冷与潮湿多雨的季节,具有较高的病死率(20%~100%),呈散发性和地方性流行。

小反刍兽疫病例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小反刍兽疫病例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小反刍兽疫病例的诊断与防治策略阿不都沙拉木·胡都尤木X u m u s h o u y i 小反刍兽疫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典型症状为腹泻、肺炎、口炎等。

山羊、绵羊等品种皆有几率感染小反刍兽疫,相较于绵羊来讲,山羊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发病率。

羊只患病后,将会通过分泌物、排泄物等向环境中散播病毒。

近些年来,柯坪县养羊业得到快速发展,羊只调运频次显著提升,增大了小反刍兽疫的传入风险。

因此,要高度重视小反刍兽疫的疾病防控工作,避免影响到地区养殖业的发展。

一、流行病学小反刍兽疫病毒为疾病病原,本种病毒具有较大颗粒,一般以粗糙球形状态存在。

病毒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山羊具有较高的易感性,临床症状较为严重,部分情况下也会感染到野生动物。

动物患病后,排泄物、分泌物中存在着大量病毒,饮水、草料、用具等遭到病毒污染。

全年各个季节皆有几率出现本种疾病,最易出现于多雨季节或干燥寒冷时节。

本病潜伏较短,通常在1周左右,易感羊群具有60%以上的发病率。

二、临床症状小反刍兽疫的发病较急,患病羊只体温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通常保持在41℃~42℃左右。

发病初期阶段,病羊精神、食欲消退明显,鼻镜干热,时常流出水样鼻液。

病情发展过程中,将会有分泌物由眼部流出,眼结膜炎随之发生。

鼻部流出黏脓性鼻液,鼻孔遭到堵塞,难以顺畅呼吸,胸部有啰音发出。

溃疡、糜烂等出现于口腔黏膜、鼻腔黏膜等部位。

部分病羊病情较为严重,舌、齿垫等部位也会扩散黏膜糜烂症状,坏死组织脱落后,导致有不规则糜烂斑块形成。

大部分病羊伴随出现腹泻、腹泻等症状,机体脱水较为严重,显著减低体重,逐渐衰竭死亡。

三、实验室诊断对病死羊的全血进行现场采集,利用常规离心方法实施血清分离处理,保存于阴凉处。

无菌条件下对口腔、肛门拭子进行采集,且对濒临死亡羊只的肺脏、脾脏、支气管淋巴结等病变组织同步采集。

于采样箱中放置样品,之后开展血清学、病理学检测。

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即确诊为小反刍兽疫疾病。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

区 、阿拉 伯半 岛及 大 多数 中东 国家 。在 2 0 0 7 年 ,我 国西 藏 阿 里地 区 首次 发 生小 反 刍兽 疫疫 情 。2 0 1 3 年底 ,我 国新 疆 边境 地 区 的羊 也 发生 了小反 刍兽 疫 情 。2 0 1 4 年春 节 过后 ,在 我 国多个 省 市 的养 羊 场 陆续 出现 发 病 情况 ,这和 2 0 1 4 年 的 天气 有 一定 的关 系 ,因 为 大 部 分地 区出现 了倒春 寒 ,寒 冷 时 间 比往年 延 长 ,小 反 刍兽 病毒 也随着阴冷潮湿的环境存活下来 ,随后蔓延开来。加之随着牲畜 6 . 1 病 原 学 检 测 及 其 产 品频 繁交 易 ,导 致 小反 刍 兽疫 病 毒 随着 牲畜 及 畜 产 品大 流 ( 1 )病 料可 采 用 病 羊 口鼻棉 拭 子 、淋 巴 结或 血 沉 棕 黄 层 ; 通 而使 远 距离传 播 的风 险增大 。 ( 2)可 采 用细 胞 培 养 法分 离 病 毒 ,也 可直 接 对 病 料进 行 检 测 ; 2 病原体 ( 3 ) 病 毒检测 可采 用反转 录聚合 酶链式 反应 ( R T - P C R) 结合 核酸 小反 刍兽 疫 病 毒属 副 粘病 毒 科麻 疹 病毒 属 。该 病 毒 与牛 瘟 病 序列 测定 ,亦 可采 用抗 体夹 & , E L I S A。 毒 、犬瘟 热 病 毒 、麻疹 病 毒 等有 相 似 的免疫 学 特 性及 理 化特 点 。 6 . 2 血 清 学检 测 病 毒呈 多形 性 ,通 常 为粗 糙 的 球形 ,病 毒 核 衣 壳 为 螺 旋 中 空 杆 ( 1)采 用 小 反 刍兽 疫单 抗 竞 争 E L I S A 检测 法。 ( 2)间 接 状 ,并有 特征 性 的亚单 位 ,有囊 膜 。 E L I S A 抗 体 检测法 。 3 流行病学 根 据 临床 表现 和 剖检 变 化及 血 清学 或 病原 学 检 测 阳性 ,可 判 该病 毒 主要 感 染 山羊 、绵羊 等 小反 刍 动物 ,但 山羊 发病 时 比 定为 确诊 小反 刍兽 疫 。 较严 重 ,绵羊 次之 。猪 、牛 等 可 以感染 小 反 刍兽 疫 病毒 ,但 一 般 表 现为 亚 临床 现 象 。小 反刍 兽 疫 主要 通 过直 接接 触 或 呼 吸道 飞沫 7 防控措施 ( 1 ) 要 加 强 饲 养 管 理 。易 感 动 物 饲 养 、生产 、经 营 等 场所 传 染 。病 畜 和 隐性感 染 者 的分 泌物 和 排 泄物 是 主要 传染 源 ,尤其 必 须 符合 《 动物 防 疫条 件 审核 管 理办 法 》规 定 的动 物 防疫 条 件 , 是 处 于亚 临床 症 状 的小 反 刍兽 更加 危 险 ,经 直接 接 触 在 易感 动物 并 加 强种 羊 调运 检 疫管 理 。种 羊 调运 时 还需 在 到达 目的 地后 隔离 群 中发 病 率可 达 1 0 0 % ,死 亡率 达 3 0 %以上 ,严 重暴 发 时死 亡 率可 饲养1 0 d t .  ̄ / 上 ,由当 地动 物 卫生 监 督机 构 检 疫合 格 后方 可 投 入使 达1 0 0 %,但 是一 般在 该 病 的老疫 区 ,由于免 疫接 种 或产 生 自然抗 用。 ( 2 )养羊 场 ( 户) 应在 当地 畜牧 兽 医部 门指 导下 ,建 立健 全 体 ,常 为零 星发 生 ,只有 在易 感动 物数 量增 加 时才 可发 生流 行 。 防疫 制度 ,做好 日常饲 养 管 理 和消 毒工 作 ,对 外 来人 员 和车 辆 进 4 临床 症 状 场 前 应彻 底 消 毒 。严禁 从 疫 区 引进 羊 只 ,对 外 来 羊 只 ,尤其 是 来 小 反 刍 兽 疫 潜 伏 期 为3~8 d ,一 般 在 4—2 1 d 之 间 ,最 长 2 1 源 于 活羊 交 易 市场 的羊 调 入后 必 须 进行 隔 离观 察 ,经 确 认健 康 无 d 。 自然 发病 仅 见 于 山羊 和 绵 羊 ,山羊 发 病 严 重 ,有些 山羊 康 复 病 ,方可 混群 饲养 。 ( 3 )小反 刍兽 疫对 羊 的危 害相 当严 重 , 目前 后 唇 部 形 成 口疮 样病 变 。患 病 动 物 发 病 急剧 体 温 可 上 升 至4 1℃ 对本 病 尚无 有 效 的治 疗 方法 ,病 初 可使 用抗 生 素 和磺 胺类 药 物对 以上 ,并 持 续 3 ~5 d ;初 期 感 染动 物 烦 躁不 安 ,背毛 无 光 ,精 神 症 治疗 以预 防继发 感染 。对确诊 疫情 的应按 照 “ 早 、快 、严 ” 的原 萎靡 ,食欲减退,口鼻干燥 ,口、鼻腔流出脓性黏液分泌物,呼 则 ,坚决扑 杀 、彻 底消毒 、严 密封锁 、防止 扩散 。对疫 区和受 威胁 出恶臭气体 。在发热的前3~ 4 d ,齿龈和 口腔黏膜充血 ,进一步 区羊群可 紧急接种小反刍兽疫活疫苗 ,接种一次 ,免疫持续期可 发展为颊黏膜呈进行性广泛性损 害,导致涎液分泌量增多 ,出现 达3 6 个月。 流涎 ,之后 黏 膜 出现 坏 死性 病灶 。感 染部 位 包括 下 唇 、下 齿 龈等 参 考 文 献 处 。初 期 口腔 黏膜 有 小 的粗 糙 的红 色 浅表 坏 死病 灶 ,之后 变 成粉 【 1 ] 吴 清民. 兽 医传染 病学[ M ] . 北 京 :中国农 业大学 出版社 ,2 0 0 2 . : 红 色 。严 重病 畜 甚 至可 见坏 死病 灶 波 及腭 、齿垫 、颊部 及 舌 头 、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治疗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治疗防控措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治疗防控措施作者:永登尖措,普利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6期1?小反刍兽疫病原小反刍兽疫病毒与牛瘟病毒的病毒原理相似,利用显微镜,对病毒进行观察,病毒为直径140~385?nm、表面粗糙的粗糙。

通过试验发现,大量的去污剂,可以消灭小反刍兽疫病毒。

在胎羊以及胎绵羊肾等地方,小反刍兽疫病毒会增殖,同时还会形成病变。

2?流行病原理2.1?疾病蔓延趋势小反刍兽疫最早出现在非洲西部,逐渐扩散到也走地区。

由于小反刍兽疫的感染能力较强[1],因此小反刍兽疫的易感群体逐渐增多,逐渐成为了流行病。

据相关组织调查,我国小反刍兽疫主要在我国西藏地区比较流行,而印度、老挝等我国周边的国家,小反刍兽疫病情也已经出现。

2.2?易感群体山羊和绵羊是小反刍兽疫的主要易感群体,其次牛和猪等,也比较容易患上小反刍兽疫,但是牛和猪如果患上小反刍兽疫,不会出现较强的临床表现,而且不会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另外牦牛也是小反刍兽疫易感群体之一[2]。

2.3?疫病传播方式小反刍兽疫主要由2种传播途径,一种为空气传播,另一种为接触性传播,大部分的易感群体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干扰到病毒。

对于换上小反刍兽疫动物,排除的分泌物具有大量病毒,对其他动物会产生较大的威胁。

小反刍兽疫主要发生多雨、干燥季节。

小反刍兽疫的主要传染源有2种,一种为患病的动物,另一种为临床表现不明显的病羊,动物之间互相接触,容易出现互相传染。

3?临床诊断3.1?诊断依据在对动物进行诊断时,其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山羊和绵羊是主要的感染群体,其他动物没有出现发病特征;山羊和绵羊出现腹泻、发热、意志低沉以及嘴部出现溃烂等,同时动物还有肺炎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3.2?临床特点患上小反刍兽疫动物,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在1周左右,发病时,会突发高烧,并伴有眼角结膜炎、口腔溃疡、动物意志力低沉以及呼吸不通畅的情况,同时还会出现口腔疾病,如舌头溃烂、嘴唇水肿等,一般动物发病后的10?d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诊断
• 流行特点(山羊和/或绵羊发病、而接触牛 不发病、传染和死亡主要发生在青年羊) • 临床症状(高热、分泌物、呼吸困难、腹 泻、死亡) • 病理变化(口腔糜烂、肺炎、肠出血)可 以作出初步诊断。 • 确诊需做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
病原学检验方法: • 病毒分离鉴定 • 中和试验 • 对流免疫电泳 • 免疫荧光试验 • 免疫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核酸检测等
谢谢各位!
2、传染源 • 感染羊 • 眼、鼻、口腔分泌物、血液、尿液及粪便。
3、传播途径 • 直接接触 • 呼吸系统是主要感染途径。 • 病毒也可经精液和胚胎传播。 • 感染动物可通过哺乳传染给幼畜。
• 4、流行特征 •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 冷季节多发。
四、临床症状
• 由于感染羊的年龄大小及病毒株毒力强、 弱的不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临床上可引起急性和亚急性 症状。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与防控
钟映梅 黑龙江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小反刍兽疫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 本病曾称为小反刍兽假牛瘟、小反刍兽瘟 疫、山羊瘟病、绵羊和山羊瘟疫、Kata 、 胃肠炎 - 肺炎综合症、传染性脓疱状胃炎、 肺炎肠炎综合症。 •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将其列为 A 类 动物疫病。我国农业部公告(第96号)将 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图1:口、鼻、眼脓性分泌物
图2:结膜炎
图3:腹泻
图4:口、鼻脓性分泌物伴唇部小结节
五、病理解剖变化
图5:口腔内舌面糜烂、坏死
图6:舌面假膜、糜烂
图7:肺炎
图8:肠粘膜条状出血
• • • •
直肠病变呈斑马纹样外观。 脾脏充血、轻度肿大。 淋巴结水肿、充血,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 也可见胸膜炎和胸腔积水。
口蹄疫
兰舌病 接触性脓疮
FMDV
兰舌病病毒 脓疮病毒

+ +

头水肿、 口腔蓝色 -

VN、 ELISA
ELISA

七、防治
• 1、加强检疫,严格控制动物及产品的流动。
2、做好免疫,一旦发生本病,对病羊及同群 羊扑杀后,可在疫区进行疫苗免疫,建立 免疫隔离带。
• 3、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发生风险, 做好防疫的各项工作,防止疫情发生。
血清学检验方法: • 中和试验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免疫电泳试验 • 琼脂扩散试验等。
鉴别诊断
病名 病原 口鼻眼病变 呼吸困难 腹泻 诊断试验
牛瘟
PPR 牛出败 羊传染性肺炎
RPV
PPRV 巴氏杆菌 肺炎支原体

+ - -

+ + +

+ - -
C-ELISA
C-ELISA 细菌分离 支原体分 离
一、小反刍兽疫在世界及我国的流行情况
二、病原特性
• 副粘病毒科
麻疹病毒属
小反刍兽疫病毒 牛瘟病毒 麻疹病毒 犬瘟热病毒
• 病毒对乙醚和氯仿敏感,对外界环境抵抗 力弱, 4 ℃保存8天后在感染山羊尸体的淋 巴结内可检测到病毒。
三、流行病学
• 1、宿主 • 山羊高度易感,绵羊次之,牛呈亚临床感 染,野生动物中野羊易感,猪可被实验性 感染,未见人感染该病的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