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资料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6章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6章知识点

1.元素周期表的组成结构:元素周期表是将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得出的表格。

元素周期表由一系列水平排列的周期和一系列垂直排列的族组成。

每个元素都具有一个原子序数(元素序号)和一个原子量,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

2.元素周期表的周期特征: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特征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发生周期性变化。

周期性特征包括元素的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金属和非金属性质等。

3.元素周期表的族特征:元素周期表的族特征是指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分布在同一族中。

元素周期表的族包括有色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半金属、卤素、气体和惰性气体等。

4.元素周期表的区块划分:元素周期表根据不同的性质,可以划分为s区、p区、d区和f区。

s区包括周期表的第1和第2组,p区包括周期表的13到18组,d区包括周期表的3到12组,f区包括内层电子最后一个电子为f电子的元素。

5.元素周期表中的主族元素和过渡金属:主族元素是指周期数为2到7的s区和p区元素,具有典型性质。

过渡金属是指周期表的d区元素,具有高熔点、高密度、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特点。

6.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金属是指具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的元素,大多数元素都是金属。

非金属是指不具有金属特性的元素,多为气体或者固体。

7.元素周期表中的电负性:元素的电负性是指元素中原子吸取电子的能力。

电负性较大的元素倾向于吸引其他元素的电子而形成阴离子,电负性较小的元素倾向于处于阳离子状态。

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8.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半径:原子半径是指原子核到外层电子最外层轨道电子的平均距离,是反应原子大小的指标。

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减小,因为电子层的增多使得电子云更加收缩,原子半径随着族数的增加而增大,因为电子层向外扩展。

9.元素的氢化、氧化和硫化物: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与氢、氧或者硫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氢化物、氧化物或者硫化物。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本文档总结了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的知识点,以人教版教材为基础。

以下是重要概念和内容的简要总结:1.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的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原子的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减去电子数。

原子的质量通常以原子质量单位(amu)表示,其中1 amu约等于质子或中子的质量。

2.周期表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包含了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和原子量等信息。

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具有周期性和周期律的特点。

元素的周期和原子结构的变化有关,周期表上的每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每个竖列称为一个族。

3.元素的分类元素可以根据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等。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多数位于周期表的左侧。

非金属元素导电性较差,多数位于周期表的右侧。

类金属元素具有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性质,常位于周期表中间。

4.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连接,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共价键是由非金属原子共享电子而形成的,稳定性较高。

离子键是由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和非金属原子获得电子而形成的。

金属键是由金属元素之间的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共享形成的。

5.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质量不会增加或减少。

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数量,受到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对研究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主题1钻石、石墨和C60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1.钻石(c)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

无色、透明、八面体。

它可以用来制造钻石;雕刻玻璃、钻床钻头(反映其高硬度)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和木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因为它们具有疏松的多孔结构)。

木炭可以用来去除食品和工业产品中的色素和异味。

活性炭可用于去除防毒面具中的有毒气体,在制糖工业中脱色制成白糖;焦炭用来炼铁。

在橡胶中加入炭黑可以提高轮胎的耐磨性。

注:吸附是活性炭和木炭的物理性质4、c60: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相对分子质量为720.属于碳单质。

二、元素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化学性质在室温下相对稳定。

因此,古代的笔墨书画保存了很长时间,至今没有变色。

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o点燃2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足),Co:2C+O,点火22co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为亮红色,产生的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浑浊。

(置换反应)c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具有氧化性。

小结:还原剂: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具有还原性氧化剂:氧气损失和还原反应。

氧化的应用:冶金工业:2fe高温2o3+3c4F e+3co2↑ C+co22co高温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产气思路:(原理、装置和试验)(1)发生器:由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①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性质与分类1.金属的性质:良导电、良导热、延展性、韧性、金属光泽;2.金属的分类:活泼金属、稀有金属、过渡金属、亚稳金属。

二、金属的氧化与腐蚀1.金属的氧化:活泼金属容易受氧化,形成金属氧化物;2.金属的腐蚀:金属在氧气、水或酸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其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导致金属的腐蚀。

三、金属的防护与处理1.电镀: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防护层;2.镀锌:将铁制品浸入熔融的锌中,形成一层锌的保护层;3.钝化:利用化学方法,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起到防护作用;4.阳极保护:利用金属间的电位差,以较活泼的金属来保护较不活泼的金属。

四、电解与电池1.电解现象:利用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的离子移动产生的现象;2.电解液:能导电的液体或熔化的物质;3.电解方程式:描述电解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4.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5.电池的组成:电解质、正极、负极。

五、原理与应用1.阳、阴极:正极为电解质中电离度较高的溶质,负极为电解质中电离度较低的溶质;2.氯碱工业: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等。

六、非金属元素1.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不良导电、不良导热、脆性、不良延展性;2.非金属元素的两种状态:单质、化合物;3.非金属元素的应用:氧气、氯气、氨气等。

七、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1.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化合的方式: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2.同质与异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物的名称。

总结:第六章主要讲述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氧化与腐蚀、防护与处理、电解与电池、非金属元素以及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章知识,我们了解了金属的特性和分类,以及金属的氧化和腐蚀现象,并学习了金属的防护与处理方法。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电解和电池的原理与应用,并学习了一些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性质和应用,为以后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重要概念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重要概念总结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第六章重要概念总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重要概念总结(人教版)1.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由于化学反应无法再分解成其他物质的物质,如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等。

- 化合物:由两个或更多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等。

2.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两个或更多的物质结合形成一个新的物质,如2H₂ + O₂ → 2H₂O。

-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物质,如CaCO₃→ CaO + CO₂。

- 双替换反应:两个反应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位置形成两个新的化合物,如AgNO₃ + NaCl → AgCl + NaNO₃。

- 单替换反应:一个化合物中的离子与单质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如Zn + 2HCl → ZnCl₂ + H₂。

3. 化学键- 离子键:由正负电荷相吸引的吸引力所形成的键,如NaCl。

- 共价键:两个非金属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的键,如H₂O。

- 金属键:金属原子之间共享多个电子的键,如铜、铝等金属物质。

4.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如酸、碱等。

- 非电解质:在溶液中无法导电的物质,如糖、酒精等。

5.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吸热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吸收热量的反应,如燃烧反应。

- 放热反应:在化学反应中释放热量的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

6.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个数、原子种类和总电荷需要相等,即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 平衡状态下,反应物的浓度比例保持不变。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第六章重要概念的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合集5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合集5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合集5篇]第一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而不是化学性质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因此古代用墨书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①若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则制气体时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而不是化学性质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因此古代用墨书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①若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则制气体时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初中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浓缩精华版)含重点标记

初中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浓缩精华版)含重点标记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一、金刚石、石墨和60C 1、碳的几种单质①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玻璃刀的刀头、钻探机的钻头等②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电池的电极等。

注意:铅笔里面其实不含铅,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H 代表Hardness,坚硬的;B 代表Black,黑的③60C 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④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⑤碳的几种单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①常温下的化学性质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②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2CO :22CO O C −−→−+点燃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 :CO O C −−→−+点燃2③还原性:木炭高温还原氧化铜应用:冶金工业↑+−−→−+2CO Cu CuO C 高温(置换反应)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课题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1、实验室制法①原理: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②发生装置和过氧化氢制氧气相同③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2CO 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④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澄清的石灰水浑浊,则是二氧化碳验满方法:用点燃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小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2、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CaO+CO 2↑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二氧化碳①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②化学性质:a.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高温b.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 2+H 2O =H 2CO 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 2CO 3=H 2O+CO 2↑c.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 2+Ca(OH)2==CaCO 3↓+H 2O (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d.与灼热的碳反应:C+CO 2=2CO (吸热反应,CO 2是氧化剂,C 是还原剂)③用途:a.灭火(灭火器原理:Na 2CO 3+2HCl =2NaCl+H 2O+CO 2↑)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④危害及防治措施温室效应——原因:过多的CO 2、O 3、CH 4、氟氯代烷等a.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b.开发新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2、一氧化碳①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②化学性质:(H 2、CO、C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a.可燃性:2CO+O 2=2CO 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还原性:CO+CuO =Cu+CO2应用:冶金工业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有毒: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高温点燃。

人教部编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知识梳理与复习

人教部编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知识梳理与复习

人教部编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1. 基本概念及定义- 化学反应:原质和化合物之间发生的物质变化的过程。

- 反应物:参加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新物质。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计量数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表示法。

2. 反应的分类- 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新物质。

-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

- 反应的催化剂和酶:改变反应速度的物质。

-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反应,涉及氧化剂和还原剂。

3.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物质的气态、溶解度等)。

- 定性分析:基于实验现象推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 定量分析:利用化学计量学关系计算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和物质的量。

- 反应的电荷平衡:反应中电荷总量相等。

4. 反应速率与反应机理- 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失量或生成物的出现量。

-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表面积、催化剂等。

- 化学反应机理:描述反应过程中分子间碰撞、键的形成和断裂等细节。

5. 总结与复要点- 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过程,经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

- 反应物是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反应过程中形成的新物质。

- 反应可以按照产物的数量或反应类型进行分类。

- 化学方程式需要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

- 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浓度、表面积和催化剂。

- 反应机理描述了反应过程中分子间的碰撞和键的形成和断裂。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的内容摘要,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质软),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润滑剂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金属。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冶金工业2Fe2O3+3C高温4Fe+3CO2↑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A) (B) (C) (D)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A )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B)(C)(D)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A ) (B) (C) 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 (A )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CO 只能用排水法(有毒,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CO 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要溶于水、跟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2) 发生装置:左图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最新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最新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碳元素,不是具体指某种物质;而“炭”指具体的、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二、金刚石、石墨、C 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

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三、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没有固定形状。

常见的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

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

四、C 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

五、金刚石、石墨、C 60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六、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具有可燃性:C+O 2CO 2(充分燃烧)2C+O 22CO (不充分燃烧)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C+2CuO 2Fe 2O 3+3C4Fe+3CO 2↑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七、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氧化铜【实验操作】①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③集中加热;④过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

观察现象并分析。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化学方程式】C+2CuO2Cu+CO2↑⏹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八、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质软),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润滑剂等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金属。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相同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2、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2点燃CO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3、还原性:C+2CuO 高温2Cu+CO2↑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冶金工业2Fe2O3+3C高温4Fe+3CO2↑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A) (B) (C) (D)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A)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B)(C)(D)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A) (B) (C) 排水法:气体难溶于水(A)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B)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C)CO只能用排水法(有毒,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要溶于水、跟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2) 发生装置:左图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中考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碳”和“炭”的区别:“碳”指碳元素,不是具体指某种物质;而“炭”指具体的、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二、金刚石、石墨、C 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三种不同的单质。

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三、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没有固定形状。

常见的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物理性质)。

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

四、C 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

五、金刚石、石墨、C 60性质不同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六、碳的化学性质⏹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具有可燃性:C+O 2CO 2(充分燃烧)2C+O 22CO (不充分燃烧)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C+2CuO 2Fe 2O 3+3C4Fe+3CO 2↑单质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七、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见右图)氧化铜【实验操作】①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③集中加热;④过几分钟后,先撤出导气管,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

观察现象并分析。

【实验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

【化学方程式】C+2CuO2Cu+CO2↑⏹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八、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知识归纳
课题1
一、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C60)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

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可用于制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因为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木炭可用于食品、工业产品中除去色素、异味等,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中除去毒气、制糖业中脱色以制白糖。

注意:吸附性是活性炭、木炭的物理性质
4、C60: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结构稳定。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因此古代用墨书写、绘画的字画保存时间很久,仍不变色。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 + 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 + O2点燃
2CO
3、还原性:C + 2CuO 高温2Cu + CO2↑(置换反应)【氧化铜是黑色,铜是红色】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C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夺氧的物质称为还原剂,有还原性】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具有氧化性。

【失氧的物质称为氧化剂,有氧化性】
应用:冶金工业:2Fe2O3+3C 高温
4Fe+3CO2↑ C+CO2 2CO
课题2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①固体加热型,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②固液不加热型,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①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②密度比空气大(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③密度比空气小(或相对分子质量<29)用向下排空气法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
高温
2、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图
装置的注意事项:(1)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2)锥形瓶中的导气管不应伸入反应液面以下,应刚露出胶塞为宜(便于气体排出);(3)伸入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口应位于集气瓶底部,(目的是为了排尽瓶中空气)。

4、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5、检验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6、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课题3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H2CO3 == H2O+ CO2↑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这
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要除去这白膜,用稀盐酸。


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
2CO(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
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①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大),又利用其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利用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③ 温室肥料④做碳酸型饮料(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4、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⑴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
②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因此在冬季用煤
炉来取暖时,要注意房间的通风和换气。

3、化学性质: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发出蓝色火焰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2)还原性: CO+CuO △
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CuO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具有氧化性。

Fe2O3+3CO 高温
2Fe+3CO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可燃性 C + O2点燃CO2 2CO+O2点燃2CO2 2H2 + O2 点燃2H2O
B还原性:H2 + CuO Cu + H2O CO+CuO △
Cu+CO2
C + 2CuO 高温
2Cu + CO2↑
4、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分子构成不同是本章知识间的联系:
①C→CO :2C+O2点燃
2CO C+CO2高温2CO
②C→CO2:C+O2点燃CO2C+2CuO 高温2Cu+CO2↑
3C+Fe2O3高温3CO2↑+2Fe
③CO→CO2:2CO+O2点燃2CO2CO+CuO △
Cu+CO2
3CO+Fe2O3高温2Fe+3CO2
④CO2→H2CO3: CO2+H2O ===H2CO3
⑤H2CO3→CO2:H2CO3===CO2↑+H2O
⑥CO2→CaCO3 :CO2+Ca(OH)2===CaCO3↓+H2O
⑦CaCO3→CO2 :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高温CO2↑+CaO

第6单元化学方程式练习1.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2.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3. 木炭还原氧化铜:
4. 碳还原氧化铁:
5. 二氧化碳与炽热的碳反应
6.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7.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
1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11. 一氧化碳燃烧:
1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4.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第6单元化学方程式练习1.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2.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3. 木炭还原氧化铜:
4. 碳还原氧化铁:
5. 二氧化碳与炽热的碳反应
6.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7.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
1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11. 一氧化碳燃烧:
1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1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4.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