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生物 学业达标限时自测(十二)新人教版必修1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模块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2d9cb8e052ea551811a68774.png)
模块综合测评一、选择题1.(2021·陕西省西安中学期末)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结合能发生在①中B.图中②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C.图中③与①最主要的区别是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D.图中④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又称细胞外液B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内环境,分析图示可知,细胞外液中,指向③的箭头单进单出,故③为淋巴液,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它们共同组成了④内环境,B错误;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与抗体的结合能发生在①血浆中,A正确;①血浆和③淋巴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正确;④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D正确。
]2.(2021·福建厦门期末)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时全身颤抖是因为内环境稳态失调B.常吃咸菜的人细胞外液渗透压依然能维持相对稳定C.作为细胞代谢产物的CO2,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D.疾病的产生都是源于内环境稳态失调B [寒冷时全身颤抖有利于增加产热,不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A错误;由于人体内有调节渗透压的机制,常吃咸菜的人细胞外液渗透压依然能维持相对稳定,B正确;作为细胞代谢产物的CO2,也可以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C错误;疾病的产生不一定都是源于内环境稳态失调,如遗传病,D错误。
]3.(2021·湖北黄冈期末)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C.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饮酒过量后呼吸急促,这与脑干的生理功能有关A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和脊髓组成,A错误;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B正确;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正确;呼吸中枢在脑干,饮酒过量后呼吸急促,与脑干的生理功能有关,D正确。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测试一学业水平综合性测试卷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测试一学业水平综合性测试卷作业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b38f140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9.png)
单项选择题
5.[2023扬州中学高二开学考]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中的尿液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中的牵张感受器 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信号后收缩、尿道内括约肌舒张,产 生排尿反应。脊髓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支配膀胱的活动,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且不受意识支配 B.自主神经系统对膀胱的支配不受神经中枢的调控 C.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同时兴奋并支配尿道内括约肌活动 D.交感神经是传入神经、副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
答案
4.B 【解题思路】 书写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W区,A正确;感觉性记忆是转瞬即逝的,有效作用时间往往不超过1秒, 暂时使用的号码在记忆中停留的时间为数秒到数分钟,该记忆属于第一级记忆,B错误;亲人的号码通过长年累月地运 用不易遗忘,信息储存在第三级记忆中,成为永久记忆,才能脱口而出,C正确;对某一信息加以注意,则可以将这种瞬时 记忆转入第一级记忆,D正确。
单项选择题
8.[名师改编]高渗性脱水是指机体中水和钠同时丧失,且失水多于失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生高渗性脱水的人体内垂体释放到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B.若对高渗性脱水患者进行断水,则患者细胞外的水向细胞内流动 C.剧烈运动后应优先补充水,属于预防高渗性脱水的措施 D.发生高渗性脱水时,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使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单项选择题
2.[2023德州一中高二月考]横纹肌包括骨骼肌和心肌。某些因素会导致横纹肌溶解,肌细胞的内容物(如肌红蛋白等) 进入血液,引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肾损伤和机体代谢功能紊乱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蛋白尿 B.超负荷的体能训练可能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C.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D.横纹肌溶解时不会改变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021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生物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5)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生物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5)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3c6ac8ff00bed5b8f31dbc.png)
2021年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生物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5)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①~⑨物质与结构在各种生物中的存在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核酸②蛋白质③中心体④叶绿体⑤线粒体⑥核膜⑦核糖体⑧细胞膜⑨细胞壁A.①、②在噬菌体、大肠杆菌、衣藻、草履虫体内都存在B.⑦、⑧、⑨在大肠杆菌和衣藻体内都存在C.①~⑨在衣藻体内都存在D.①~⑨中除③、④、⑨以外,其余的在衣藻和草履虫体内都存在2.下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肯定含有P元素B.①过程有水生成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D.d表示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3.细胞衰老时,细胞内蛋白质和RNA的总量均会下降。
将一完整的烟草叶片,一半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另一半用水处理,放置暗处一段时间后,测得叶片中蛋白质和RNA的含量如图所示。
由实验结果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 )A.蛋白质量的变化和RNA量的变化有着必然的联系B.N、P等的缺乏可能会加速叶片的衰老C.细胞衰老是由基因决定的,与环境因素无关D.细胞分裂素能延缓细胞衰老,可用于某些蔬菜的保鲜4.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
下列关于结核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选运输到相应部位5.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 mL,放入适宜温度的热水中,保温5 min。
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 g/mL 的NaOH溶液1 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 )A.砖红色 B.无色C.蓝色 D.紫色6.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2021年高一12月质检 生物 含答案
![2021年高一12月质检 生物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cd94c655270722182ef79f.png)
2021年高一12月质检生物含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红细胞和小肠绒毛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分别是( )A.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C.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D.都是协助扩散2.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加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3.在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中,自由扩散区别于主动运输的特点是( ) A.需要消耗细胞的能量 B.需要载体帮助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D.只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4.下列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的是( )①酒精被胃黏膜吸收②氧气进入细胞③肾小管管壁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将蚕豆叶表皮浸泡在尿素的质量分数为7%的溶液中,表皮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其原因是( )A.细胞壁被破坏B.原生质层被破坏C.尿素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D.尿素溶液中的离子不断进入细胞6.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蓝藻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D.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7.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 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8.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9.脂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支架 B.细胞膜上有搬运脂质物质的载体蛋白C.细胞膜外有一层糖蛋白 D.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10.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C.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11.若向日葵的某种细胞间隙的液体浓度为A,细胞液浓度为B,细胞质基质的浓度为C,则当它因缺水而萎蔫时,三者之间的浓度关系为( ) A.A>B>C B.A>C>B C.B>C>A D.B>A>C12.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A.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B.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D.细胞壁、液泡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13.葡萄糖经小肠黏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至少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 )A.4层 B.6层 C.8层D.10层14.为了检测麦种的质量,将麦种100粒浸入红墨水中,2h后用刀片纵剖开,发现胚乳被染红95%,胚被染红32%,因而断定麦种发芽率太低不宜作种。
2021年高中生物 学业达标限时自测(一)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生物 学业达标限时自测(一)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87a7eaf27284b73f3425020.png)
2021年高中生物学业达标限时自测(一)新人教版必修11.下列可以作为生命系统基本层次的生物是( )A.病毒B.毒素C.大肠杆菌D.松树【解析】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其他非细胞结构或多细胞结构体均不是生命系统的基本层次。
本题中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毒素是细胞分泌物;松树是多细胞生物。
【答案】C2.(xx·济南联考)据《齐鲁晚报》报道,山东省十几个市县的某种玉米患上了“粗缩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粗缩病”病毒引起的。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实用文档A.“粗缩病”病毒无细胞结构B.培养“粗缩病”病毒不能用普通的培养基C.“粗缩病”病毒能借助玉米细胞内的物质和结构进行繁殖D.“粗缩病”病毒可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解析】玉米“粗缩病”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在人工配制的普通培养基中不能生活,必须依靠宿主(玉米)细胞才能生活和繁殖。
【答案】D3.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病毒不是的理由是( )①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病毒虽然是生物,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③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④多细胞生物也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实用文档命活动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依赖于活细胞,但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如病毒。
因为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因此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答案】B4.“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各项功能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整体中才能完成B.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C.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能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实用文档D.病毒无细胞结构,脱离细胞的病毒也能进行生命活动【解析】病毒离开宿主细胞不能生存的事实,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重要性。
D项显然不符合“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观点。
2021年高一12月质检生物含答案
![2021年高一12月质检生物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4bc358680203d8cf2f2478.png)
2021年高一12月质检生物含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1.形成蛋白质结构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①氨基酸 ② C 、H 、O 、N 等元素 ③ 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 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 ⑤ 多肽 ⑥ 蛋白质( )A .②→①→③→④→⑤→⑥B .②→①→③→⑤→④→⑥C .②→①→⑥→⑤→③→④D .①→②→③→④→⑤→⑥2.下列各项中,不是蛋白质所具有的功能的一项是( )A .调节作用B .免疫作用C .运输作用D .遗传作用3.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
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则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最接近于( )A .12 800B .12 544C .11 036D .12 2884.下列有关肽键写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B. —CO —NH —C . D. 5.下面是3种氨基酸的结构式,由这3种氨基酸按顺序脱水缩合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A .1,2,3B .1,1,3C .1,2,2,D .2,2,26.ATP 分子简式和 18个 ATP 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A.A —P —P ~P 和18个B.A —P ~P ~P 和36个C.A ~P ~P 和36个D.A ~P ~P ~P 和54个7.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完全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8.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C.蔗糖是二糖,由两分子葡萄糖缩合而成D.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9.下列哪项不是..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 ( ) —C —N — O —C —N — H O —C —N — H O NH 2—C —COOH 3 H NH 2—C —COOH H NH 2—C —CH 2—OH HA.构成生物膜B.调节生理代谢C.携带遗传信息D.储存能量10.下列关于各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自由水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B.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的基本框架C.糖类、蛋白质、核酸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脂质不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又保持相对稳定11.有关细胞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代谢提供水、无机盐、脂质、核苷酸、氨基酸等物质B.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在内质网中经过加工后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C.在低等植物细胞中,中心体与其细胞有丝分裂有关D.人体不同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数量相差不大12.需要载体协助通过膜的一组物质是 ( ) A.O2、CO2 B.H2O、K+ C.葡萄糖、氨基酸 D.胆固醇、脂肪酸13.利用高浓度食盐溶液杀菌防腐的原理是 ( ) A.由于食盐中氯有杀菌作用B. 由于高浓度食盐溶液的水分不足,以致细胞不能生存C.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脱水而死亡D.由于食盐是中性,不适于细菌生长14.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②是根尖分生区细胞③大量吸水④大量失水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15.高浓度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的物质是( )A.细胞液 B.蔗糖溶液 C.空气 D.水16.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A.细胞液和细胞壁分离 B.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C.细胞壁和液泡膜分离 D.细胞壁和细胞膜分离17.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指()A.细胞膜和液泡膜 B.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膜C.细胞膜、细胞质 D.细胞膜、细胞壁18.能够水解唾液淀粉酶的酶是()A.淀粉酶 B.蛋白酶 C.脂肪酶 D.麦芽糖酶19.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装入一容器中,调整pH值至2.0,保存于37℃的水浴锅内。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全册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全册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75f7c43e0508763230121235.png)
全册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以下关于蓝藻和伞藻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蓝藻和伞藻细胞中含有光合色素,均能进展光合作用B.蓝藻和伞藻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其各种生命活动C.蓝藻和伞藻细胞中均有拟核,拟核区域有一环状DNA分子D.蓝藻和伞藻的细胞膜构造相似,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膜的根本支架解析:选C 蓝藻和伞藻细胞中含有光合色素,均能进展光合作用,A正确;蓝藻和伞藻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其各种生命活动,B正确;蓝藻细胞中有拟核,拟核区域有一环状DNA分子,而伞藻细胞为真核细胞,其细胞中没有拟核,C错误;蓝藻和伞藻的细胞膜构造相似,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膜的根本支架,D正确。
2.细胞学说的创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不能说明( )A.细胞是一切生物构造的根本单位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及其细胞产物构成解析:选A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是一切动植物构造的根本单位,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及其细胞产物构成。
病毒也属于生物,但是没有细胞构造。
3.如图1、2为光学显微镜物镜,3、4为目镜。
欲获得最小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 )A.1、4 B.2、4C.2、3 D.1、3解析:选A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看图可知:1、4的放大倍数小,物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故欲获得最小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1、4。
4.以下有关细胞的构造和功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细胞器中不一定含有磷脂,但一定含有蛋白质B.在电子显微镜下拍到的叶绿体构造照片属于物理模型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代谢中心和控制中心D.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构造的统称解析:选A 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细胞器不一定含有膜构造,因此不一定含有磷脂,但一定含有蛋白质,A正确;在电子显微镜下拍到的叶绿体构造照片属于实物图,不是物理模型,B错误;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 错误;生物膜是对细胞内所有膜构造的统称,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特异性免疫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特异性免疫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591f5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7.png)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特异性免疫一、选择题1.人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下列生理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B.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将之消化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解析:选D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抗体和抗原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属于体液免疫。
2.人体特异性免疫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下列过程只属于细胞免疫的是() A.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B.辅助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被激活C.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D.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解析:选C 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的过程只发生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分泌细胞因子的过程,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都可发生;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的过程只发生在细胞免疫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过程只发生在体液免疫中。
3.如图表示免疫反应的某一环节,X代表的细胞是()A.细胞毒性T细胞B.浆细胞C.造血干细胞D.癌细胞解析:选A据图分析,被病毒感染的体细胞为靶细胞,细胞X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说明细胞X是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
4.B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B.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C.甲增殖分化为乙需要抗原刺激D.丙不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解析:选C B细胞在骨髓中形成并发育成熟,所以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A 正确;成熟的B细胞可以特异性的识别抗原,所以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B正确;B细胞的形成和成熟不需要抗原的刺激,C错误;丙是浆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D正确。
5.研究发现两种现象:①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分裂、分化为浆细胞;②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后,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
高中生物 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2f48df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c.png)
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某某省隆回县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碳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磷脂、固醇都是小分子物质,故脂质不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B.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C.核酸分子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长链D.多糖中只有植物类多糖是以单糖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解析] 有机物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形成其分子结构,A、D错误;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B正确;DNA分子是以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长链;RNA分子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单位的碳骨架构成的长链,C错误。
2.(2019·某某某某市高一期末)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常用的实验仪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若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暗,应使用小光圈使视野变亮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能观察到细胞连续分裂C.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都需要染色D.在高倍显微镜下的视野内观察到的图像是“dp”,则实际图像是“dp”[解析] 若观察物像时发现视野较暗,应使用大光圈增加进光量,A错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细胞已死亡,不能观察到细胞连续分裂,B错误;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线粒体等结构都需要染色,叶绿体不需要染色,C错误;在高倍显微镜下的视野内观察到的图像是“dp”,则实际图像是“dp”,D正确。
故选D。
3.(2019·某某某某期末)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核苷酸、磷脂和胰岛素都含有C、H、O、N、P等元素B.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DNA和蛋白质C.蛋白质经高温加热后会丧失其基本功能,但遇双缩脲试剂仍然会呈现紫色D.腺嘌呤(A)、胸腺嘧啶(T)、尿嘧啶(U)这三种碱基可参与组成5种核苷酸[解析] 核苷酸和磷脂都含有C、H、O、N、P这五种元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含P元素,A错误;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和蛋白质,核糖体中含有RNA和蛋白质,B错误;蛋白质经高温加热后,会因其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丧失其基本功能,但仍然含有肽键,所以遇双缩脲试剂仍然会呈现紫色,C正确;腺嘌呤(A)、胸腺嘧啶(T)、尿嘧啶(U)这三种碱基可参与组成4种核苷酸,即2种脱氧核苷酸和2种核糖核苷酸,D错误。
2021年高二上学期限时训练一生物(必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限时训练一生物(必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b4f6dc844769eae109ed3d.png)
2021年高二上学期限时训练一生物(必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xx.10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指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体液 D.组织液2. 人体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A.细胞内液 B.血浆和组织液 C.淋巴和组织液D.血浆和淋巴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了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三者之间关系的是4.右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②可以进入A、C、D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③C.血红蛋白属于①的成分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5.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7、反射的结构基础是A.神经节B.神经中枢C.反射弧D.神经元8.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A.树突和轴突 B.细胞体和突起 C.细胞体和轴突 D.细胞质和细胞膜9.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A.脑干 B.小脑 C.大脑皮层 D.脊髓10.下列关于兴奋的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B.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C.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发生信号转换D.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11.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12.在下图所示的反射弧中,在S点给予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结果是A.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递B.可使感受器产生兴奋C.可使效应器发生反应D.可使大脑产生感觉1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是双向的B.反射活动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C.体温调节与神经系统无关D.反馈调节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1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反射弧上都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动到靶器官、靶细胞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15.不能将塑化剂添加到食品中,否则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021-2022年高一12月质检生物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一12月质检生物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a1b2a37fd5360cba1adbd7.png)
2021年高一12月质检生物含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新鲜鱼、肉用盐渍不易变质,其作用是()A.食盐水有杀菌作用 B.浓盐水中含水少,细菌无法生存C.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死亡 D.原生质层与细菌发生了质壁分离2.已知二十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
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则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最接近于()A.12 800 B.12 544 C.11 036 D.12 288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人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4.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A.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B.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5.下列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是()A.中心体、高尔基体、细胞核 B.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C.线粒体、核糖体、液泡 D.线粒体、溶酶体、高尔基体6.当植物由代谢旺盛的生长期转入休眠期时,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通常会() A.升高 B.下降 C.无变化 D.产生波动7.下列有关能量的表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生物体的最终能量来源、主要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光能、糖类、蛋白质、ATPB.只有绿色植物可以利用光能C.生物体形成ATP的途径只有呼吸作用D.每克脂肪储能多于每克糖类的主要原因是脂肪分子中含C、H比例高8.有一种物质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膜,但却不能顺浓度梯度进出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层膜。
这种物质出人细胞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胞吐9.马拉松赛跑进入最后阶段,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出汗而向体外排出了过量的()A.水 B.钙盐 C.钠盐 D.尿素10.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是 ( )11.右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属于生物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外分开B.②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C.③与某种RNA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④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12.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原核细胞的核膜也具有两层膜,利于控制物质的进出C.核仁中的DNA控制着细胞代谢D.染色质上的DNA贮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13.水稻根毛细胞中的DNA存在于()A.细胞核、线粒体B.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C.细胞核、叶绿体和核糖体D.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14.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达标检测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达标检测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a0bc762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6c.png)
第1章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
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A.细胞液B.主要组成成分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答案】A 【解析】A项中的细胞液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载体和呼吸酶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答案】A 【解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呼吸酶是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它们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而O2、CO2、胰岛素和葡萄糖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B.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肾上腺、胰岛、卵巢和唾液腺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D.泪液、汗液、消化液、尿液等来源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答案】D 【解析】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约占1/3,A错误;血细胞生活的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B错误;唾液腺分泌唾液到口腔,口腔是外界环境,C错误。
4.(2021·湖北适应性考试)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方面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为外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C.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D.若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则组织液生成增多【答案】B 【解析】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且理化性质是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的,A正确;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为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不是外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B错误;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绝大多数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C正确;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故若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液生成增加,D正确。
新教材高中生物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1(含答案及解析)
![新教材高中生物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1(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35856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c.png)
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综合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病毒和柳树B.细菌和草履虫C.蓝细菌和酵母菌D.青蛙和酵母菌答案:D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细菌、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青蛙和酵母菌都属于真核生物。
2.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某有机物的化学元素及含量如下表所示,该物质最可能是( )A.核酸B.脂肪C.蛋白质D.糖类答案:C解析: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化合物不含有P而含有S、Fe,因此该化合物不是核酸。
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因此该化合物不是脂肪。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蛋白质还含有S、Fe等元素,因此该化合物可能是蛋白质。
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是C、H、O。
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B.胰岛素、性激素C.脂肪、核苷酸D.纤维素、丙酮酸答案:D解析:叶绿素中含有镁元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元素组成不同,A项不符合题意。
性激素只含C、H、O,胰岛素含有C、H、O、N、S,B项不符合题意。
脂肪只含有C、H、O,核苷酸含有C、H、O、N、P,C项不符合题意。
纤维素和丙酮酸都只含有C、H、O,D项符合题意。
4.黑藻是一种叶片薄且叶绿体较大的水生植物,分布广泛、易于取材,可用作生物学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B.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成熟叶片C.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D.探究黑藻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种类时,可用无水乙醇作提取液答案:C解析:黑藻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只能观察到叶绿体的形态,A项正确。
高考生物 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考生物 练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629bb948d7c1c708a145e0.png)
广东省揭阳市2015-2016年高考生物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揭阳市2015-2016年高考生物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揭阳市2015-2016年高考生物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高考练习题(一)第I卷(共36分)一、选择题:(每题6分,6题共36分)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亲、子代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ATP是所有细胞均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2.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C。
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D。
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3. 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B.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相同C.②③④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D.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继而出现凋亡小体4.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
2021年高中生物 学业达标限时自测(二十二)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生物 学业达标限时自测(二十二)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e9191043186bceb18e8bb23.png)
2021年高中生物学业达标限时自测(二十二)新人教版必修1 1.珍珠既是一种有机宝石,又可作为护肤品的主要原料,因为它能有效抑制细胞脂褐素的增加,这表明珍珠在保健上可用于( )A.促进细胞分裂B.诱导细胞分化C.延缓细胞衰老D.抑制细胞死亡【答案】C2.(xx·浙江金华模拟)下列现象中属于编程性细胞死亡的是( )A.挤压使细胞死亡B.射线杀死细胞C.成熟的白细胞死亡D.化学药品使细胞死亡【解析】受外来因素干扰,细胞提前结束生命的现象为细胞坏死,细胞的编程性死亡即细胞凋亡,A~D中,实用文档A、B、D均属细胞坏死,只有C选项所述为编程性细胞死亡即细胞凋亡。
【答案】C3. 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 )A.染色体上存在原癌基因B.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协调表达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外的其他基因突变【答案】B4.下列有关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在胚胎时期要经历尾的消失、指间细胞死亡,原因是遗传物质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实用文档B.细胞的自动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C.细胞坏死是由于细胞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如蛋白质合成减慢D.吸烟引起的肺部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答案】D5.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癌症,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夏天应尽可能延长日光浴时间B.经常食用烧烤的食品C.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罐头D.煤焦油含量低的香烟不会诱发癌症【解析】本题考查癌症的预防知识,应尽量远离致癌因子。
发霉的、熏制的、烧烤的以及高脂肪的食品中实用文档可能含有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亚硝酸盐等,香烟中的煤焦油等是化学致癌物质。
夏天日光浴时间不能过长,因紫外线辐射过强,而紫外线是物理致癌因子。
【答案】CB组能力提升6. (xx·泰州高一检测)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凋亡诱导因子①,结合膜受体凋亡信号,激活凋亡相关基因,执行细胞凋亡②,吞噬细胞清除凋实用文档亡细胞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C7.(xx·山东滨州一模)科学家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 降解,所以nuc-1基因又被称为细胞“死亡基因”。
2021年高中生物 学业达标限时自测(三)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生物 学业达标限时自测(三)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0ab9a396294dd88d1d26b4f.png)
2021年高中生物学业达标限时自测(三)新人教版必修11.在大熊猫和大肠杆菌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A.C和H B.C和OC.O和C D.H和O【答案】B2.(xx·辽宁葫芦岛期中)国科温泉有远古“圣水”之誉,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矿物质,水温高达56 ℃,水质淡黄清澈,享有“一盆玉汤” 的美誉,对治疗皮肤病、色斑、关节炎及神经衰弱等有特殊的疗效。
下列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A.Fe、Mn、Zn、Mg B.Zn、Cu、Mn、CaC.Zn、Cu、B、Mn D.Mg、Mn、Cu、Mo【答案】 C3.原产热带非洲地区的光棍树,树形奇特,无刺无叶,它茎干中的白色乳汁可以制取“石油”。
光棍树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实用文档化合物是( )A.水 B.脂质C.蛋白质 D.糖类【解析】细胞中水的含量大约占85%~90%,蛋白质的含量大约占7%~10%,脂质只占1%~2%,糖类和核酸大约占1%~1.5%,所以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答案】 A4.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大豆种子研磨滤液呈紫色B.蛋白质检测实验最好选用花生作为材料C.三种种子都常用来做成面粉或榨取食用油D.脂肪检测实验最好选用大豆作为材料【解析】从题图中看出大豆种子含蛋白质较多,可作为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材料,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显紫色,A项正确,D 项错误。
花生种子含脂肪较多,可用于榨取食用油;小麦种子含淀粉较多,可用于做成面粉。
【答案】 A5.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蛋白酶(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对肉中蛋白质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
据《食品添加剂手册》介绍,嫩肉粉的配方为2%木瓜蛋白酶、15%葡萄糖、2%味精及食盐等。
某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要对市场上售卖的一种嫩肉粉设计实验进行检测,检测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你认为应该选择的材料和试剂是( ) A.淀粉溶液、苏丹Ⅲ染液 B.清水、斐林试剂实用文档C.蛋清溶液、双缩脲试剂 D.清水、双缩脲试剂【解析】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检测蛋白酶的存在与否时应把嫩肉粉溶解于水中并用双缩脲试剂直接检测即可。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课后分层检测案12被动运输新人教版必修1
![2023新教材高中生物课后分层检测案12被动运输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8cb4a0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9.png)
课后分层检测案12 被动运输【合格考全员做】(学业水平一、二)1.下列现象利用到渗透作用原理的是( )A.氧气进入红细胞B.水分子通过细胞壁C.K+通过原生质层D.红细胞在高浓度盐水中皱缩2.质壁分离实验中的“质”和“壁”分别是指( )A.细胞质、细胞壁B.原生质层、细胞壁C.细胞质基质、细胞壁D.原生质、细胞壁3.有一道凉菜叫“酸甜瓜”,其做法是把黄瓜切成条状或片状,然后加糖和醋并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黄瓜除了有酸甜味外,还变软了,口感特别好。
下列是对黄瓜变软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蔗糖分子进入黄瓜细胞,使其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B.醋酸分子进入黄瓜细胞,使其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C.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黄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D.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黄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4.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B.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数量C.细胞中ATP的数量D.细胞膜上的某种转运蛋白的数量5.将人体血液置于质量分数为9%的食盐溶液中制成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呈现( )A.质壁分离 B.正常状态C.细胞膜破裂 D.细胞皱缩6.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 )7.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萎蔫,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A.根系呼吸作用过强,影响根对水分的吸收B.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C.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土壤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8.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下实验材料做相关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用上述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应选择的最佳实验材料是________(填序号)。
(2)在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将取自同一材料、同一区域的三个细胞分别放在A、B、C 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实验结果分别如下图1、2、3所示,这三种蔗糖溶液的浓度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中生物学业达标限时自测(十二)新人教版必修1 1.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 )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磷脂—蛋白质—磷脂三层结构构成的D.科学家将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细胞和鼠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解析】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生物膜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的。
【答案】 C2.科学家将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这说明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状况是( )A.单层排列B.均匀稀疏排列C.双层排列D.均匀紧密排列【解析】由于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呈双层排列,因此将细胞膜中的磷脂成分提取出来铺成单分子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答案】 C3.(xx·彭州高一检测)如图表示将小白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成杂交细胞的过程,图中的小球和小三角表示各自膜表面的蛋白质。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细胞膜的元素组成包括C、H、O、N、PC.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适当提高温度能加速图示细胞融合过程【解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有蛋白质和磷脂,它们的组成元素主要有C、H、O、N、P;两种膜的融合证明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适当提高温度就会加速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的流动性。
【答案】 A4.透析型人工肾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膜材料——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 )A.流动性特点B.信息交流功能C.磷脂双分子层结构D.选择透过功能【解析】血液透析膜是从功能上模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滤去代谢废物并保留营养物质,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
血液透析膜不要求具有生物膜的流动性和磷脂双分子层结构,不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答案】 D5.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
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
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出现了斑点。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解析】根据图示信息,放射性的荧光物质激光束照射时荧光消失,停止照射荧光恢复说明荧光物质并没有跨膜运输。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激光束照射可加快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 CB组能力提升6.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①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②变形虫能伸出伪足③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A.①③ B.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首先要理解细胞膜的流动会影响其形态的变化。
一般来说,细胞膜形态的改变都是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运动的结果。
第二,逐项分析实例,确定细胞膜是否发生了形态的变化,从而得出答案。
膜的融合、伪足及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都是反映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典型例子。
细胞对Na+、K+的吸收是通过细胞膜的运输功能实现的。
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不需要通过细胞膜。
【答案】 C7.(xx·广州模拟)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可以看到的是两条暗带中间夹一条明带,那么关于这两条暗带和一条明带的化学成分的说法比较准确的是( ) A.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B.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无蛋白质C.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D.明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两条暗带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也有蛋白质【解析】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具有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指出,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 C8.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且具有流动性C.生物膜上的糖蛋白起识别作用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解析】生物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骨架,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磷脂分子易与细胞膜融合,并将药物运至患病部位。
【答案】 BC组探究交流9.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重大贡献,他们的研究使我们知道了“闻香识女人”的奥秘。
现在我们已知道,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
如图为嗅觉受体细胞细胞膜模式图(局部),下列对该图有关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B.①②为糖蛋白,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C.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D.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①为糖链,②为蛋白质,③为磷脂分子,所以D项错误。
【答案】 D10.(xx·临沂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所以它们的通透性是相同的B.因为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所以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中是均匀分布的C.所有生物膜的结构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组成D.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是细胞成为有机整体的必要条件【答案】 D11.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B]________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 ]______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
(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些结构?________(填写标号)。
(5)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___(M、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6)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的识别及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
(1)图中B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与细胞膜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E]糖蛋白。
(3)吞噬细胞吞噬细菌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4)不同生物膜功能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5)可以根据糖蛋白的位置判断M是细胞膜的外侧。
(6)图示结构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
【答案】(1)蛋白质氨基酸 D 磷脂双分子层(2)E 糖蛋白(3)流动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可以运动的(4)B (5)M M侧有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6)流动镶嵌模型12.为探究温度对膜透性的影响,取质量和形态相同的两块马铃薯进行对照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如下:马铃薯块在蒸馏水中质量改变百分比(%)时间(h)温0 0.5 1.0 1.5 2.0 2.5 3.0度(℃)20 ℃0 +5 +7 +9 +12 +14 +1640 ℃0 +0.03 0 -2 -3 -3.5 -4物外渗造成的。
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问题:实验原理:随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渗,会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
溶液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
电导仪非常灵敏,空气中的CO2、温度会影响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与药品:电导仪、恒温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4只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10 mL蒸馏水,编号为A、B、C、D;第二步:取2块质量为10克且形态相同的马铃薯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用滤纸将水吸干,再分别放入A、B两烧杯中,C、D两烧杯作为对照;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步:1.5小时后取出烧杯中的马铃薯,使烧杯中的溶液保持或恢复至20 ℃;第五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实验步骤中设计C、D组作为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确定实验目的。
证明40 ℃时,马铃薯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膜通透性增大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渗造成的。
(2)明确实验原理。
①膜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渗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
②电导度大小与外部溶液浓度成正相关,外部溶液浓度与膜通透性成正相关。
因此电导度大小可表示膜通透性大小。
(3)结果预测。
验证性实验的结果与实验目的一致。
由于空气中CO2也会影响电导度大小,因此实验结果预测时,应排除空气中CO2的影响。
【答案】第三步:A和C烧杯置于20 ℃下;B和D烧杯置于50 ℃的恒温水浴中(只要答案合理均可)第五步:用电导仪分别测量溶液的电导度,并记录结果预测:B烧杯中溶液电导度减去D烧杯中溶液电导度的值大于A烧杯中溶液电导度减去C烧杯中溶液电导度的值(只要答案合理并与第三步的答案对应就可) 讨论:排除空气中的CO2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5771 8BBB 讻22098 5652 噒 ;,26394 671A 朚 \j\{21205 52D5 動23269 5AE5 嫥'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