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规划三个案例
案例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案例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954a7b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3.png)
案例三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东湖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一处集城市公园、旅游区、文化名胜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近年来,随着人们休闲旅游需求的不断增加,东湖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武汉市的一个经济支柱行业。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业,提高旅游效益,提升景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需要编制一份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谋求可持续发展。
一、规划背景东湖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优美,拥有武汉市五大区域公园和众多文化名胜古迹,是武汉市的旅游“名片”。
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游客对景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前,东湖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问题主要包括:1.旅游资源利用方式单一,游览体验差。
2.景区内环境卫生脏乱差。
3.信息发布手段陈旧,游客导向不明显。
以上问题存在仍需解决,需要通过规划来寻找解决之道。
二、规划内容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根据东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制定适宜的旅游线路和景点,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和游览体验质量。
鼓励开展多样化课程,如生态、体验、文化等,增加游客互动性。
注重科技化开发,在景区内普及电子导游、VR、无人机等旅游新科技。
2.环境卫生管理完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景区内各个区域的管理,根据旅游高峰期的情况加强巡逻和清洁工作,确保景区环境干净整洁。
设立垃圾分类投放点,并对游客进行分类灯具,提高环保意识。
3.信息发布手段改进利用智能公告系统,把实时的旅游信息展示在大屏幕、APP等适应的设备上。
制作并投放新媒体广告,定期展示新的旅游项目和活动推荐。
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游客的购买力,进行宣传推广方案的创新,吸引更多游客来到东湖风景名胜区。
三、规划目标1.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规划的实施,东湖风景名胜区将得到全新的面貌,品牌形象更加明确,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逐步形成"绿色生态、人文风光、宜居生活"的特色品牌。
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成果典型案例
![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成果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3de4f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9.png)
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成果典型案例旅游专业教育教学成果典型案例:1. 旅游规划与设计案例:某旅游专业学生在一门旅游规划与设计的课程中完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规划案例。
他通过研究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旅游线路,并提供了详细的旅游服务和活动安排。
这个案例不仅展示了学生对旅游规划和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为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提供了实际的参考。
2. 旅游市场调研与分析案例:一位旅游专业学生在一门市场调研与分析的课程中完成了一个旅游市场调研案例。
她选择了某个旅游目的地,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了游客的需求、偏好和行为习惯。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她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目的地的旅游企业制定更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
3. 旅游咨询与服务案例:一名旅游专业学生在一门旅游咨询与服务的课程中完成了一个旅游咨询案例。
他担任某旅行社的咨询员,通过电话和面对面的交流,向客户提供旅游目的地的信息、行程规划和预订服务。
他不仅展现了良好的沟通和服务技巧,还积累了丰富的旅游业务知识和经验。
4. 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案例:一位旅游专业学生在一门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的课程中完成了一个旅游项目策划案例。
他选择了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小镇作为项目的开发对象,通过市场研究、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设计,提出了一个包括文化展示、旅游体验和特色商品销售的综合项目方案。
这个案例不仅展示了学生对旅游项目开发和管理的能力,还为小镇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5. 旅游文化传播与推广案例:一名旅游专业学生在一门旅游文化传播与推广的课程中完成了一个旅游宣传推广案例。
他通过制作宣传海报、设计旅游手册和撰写推广文案,为某个旅游目的地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推广。
他不仅展示了艺术设计和文案撰写的能力,还通过推广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提高了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6. 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案例:一位旅游专业学生在一门旅游景区运营与管理的课程中完成了一个旅游景区管理案例。
基于生态保护的旅游开发规划案例分享
![基于生态保护的旅游开发规划案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6c53a6b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d.png)
基于生态保护的旅游开发规划案例分享引言:旅游业是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过度开发和不可持续的旅游模式往往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给地方社区和生态系统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基于生态保护的旅游开发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以期为其他地区的旅游规划提供借鉴和启示。
1. 案例一:新西兰的弗朗茨·约瑟夫冰川新西兰的弗朗茨·约瑟夫冰川是一个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游客数量的激增,冰川面积不断缩小,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冰川和周边生态系统,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游客数量,实行预约制度,并建立了严格的游客行为准则。
此外,还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限制开发和建设活动。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冰川和周边生态系统,同时也提升了游客体验。
2. 案例二:加利福尼亚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约塞米蒂国家公园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为了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遗产,公园管理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实行交通管制,建立徒步和骑行道路网络,并推广可持续旅游理念。
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公园的生态环境,还提供了更好的游客体验,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3. 案例三:中国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湖南省的一处自然保护区,以其壮丽的石峰景观而闻名。
为了保护这片独特的生态环境,公园管理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设立游客交通管制措施,建立徒步和观光车道,并加强对游客行为的监管。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公园的生态系统,提升了游客体验,并为当地社区带来了经济效益。
结论:以上案例表明,基于生态保护的旅游开发规划对于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提升游客体验至关重要。
通过限制游客数量、实行交通管制、建立徒步和观光车道等措施,旅游目的地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
旅游地产成功案例
![旅游地产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75ccf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2.png)
旅游地产成功案例一、导言旅游业是具有巨大潜力的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蓬勃发展。
随着人们对休闲度假需求的增长,旅游地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个旅游地产成功案例,包括项目的规划和执行,以及最终的成功因素。
二、典型案例1:迪士尼乐园迪士尼乐园是全球最知名的旅游地产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主题、精心设计的景点和高质量的服务而闻名。
迪士尼乐园的成功得益于其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独特体验的追求。
首先,迪士尼乐园注重每个细节,从大型设施到小型装饰,都精心打磨,以创造一个完美的环境。
其次,迪士尼乐园创建了多个主题区域,每个主题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吸引力。
例如,迪士尼乐园的“童话城堡”和“明日世界”等景点,带给游客们不同的体验。
最重要的是,迪士尼乐园提供了出色的服务,包括友好热情的员工、高质量的餐饮和住宿设施。
这种关注细节和客户体验的精神,使得迪士尼乐园成为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三、典型案例2:海南亚龙湾海南亚龙湾是中国旅游地产领域的典范之一。
该项目位于海南岛,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规划了多个高档度假酒店、高尔夫球场、商业区和综合体育设施。
海南亚龙湾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它位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美丽的沙滩和温暖的气候。
这使得游客在这里可以享受阳光海滩度假,尤其受到国内外高端旅游者的欢迎。
其次,海南亚龙湾提供了世界一流的酒店和度假村设施。
这些设施配备了豪华客房、高品质餐饮和各种娱乐设施,确保每位游客都能得到满意的服务。
最后,海南亚龙湾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该项目一直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它鼓励游客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四、典型案例3:迈阿密南海滩迈阿密南海滩是美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该项目以其美丽的沙滩、繁华的城市和多样化的文化而闻名。
迈阿密南海滩的成功有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它位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迷人的风景使得游客流连忘返。
旅游资源的开发案例
![旅游资源的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823ee3d6bd97f192279e954.png)
旅游资源的开发案例【篇一:旅游资源的开发案例】旅游景区开发经典案例篇1:案例1、重庆市武隆天生三桥景区针对这个世界遗产地景区不缺乏游客,却面临环境保护、遗产地保护等法律法规问题,围绕如何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游客消费、扩大景区容量等开发难点,由清华同衡设计院承担,从规划设计到项目落地,一直到产品细节乃至观光电梯,都仔细布局开发,获得了市场的认同。
其成功之处:一是聚焦亮点,突显遗产魅力;二是打造了一台演出,消灭暗点,丰富夜间活动;三是疏导热点,扩大景区容量。
开发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一是从规划到落地都应十分慎重。
在遗产地的开发项目做多了,可能就做错了;不做项目,游客又不来。
处理这对矛盾需要开发智慧,既不能盲目开发,也不能因噎废食。
二是开发的景区产品,既要符合国际潮流,又要结合中国国情,这为云南这个多民族省份具有民族特色,又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试点、遗产地景区等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提供了启示。
案例2、广东白水寨景区这项目是位于广州近郊的4a级风景区,以落差428.5米的中国内地落差最大瀑布著称,备受珠三角市民青睐的生态休闲胜地。
其成功之处:一是高水平策划与设计,突出标志景观吸引力;二是应对蓝海市场需求,开发多元产品;三是认真调查市场,找准区域市场空隙;四是着力旅游产业的上下整合,让旅行社输送客源。
该项目最早利用了一项关于该景区的游客问卷调查表明的缺乏吃、住等餐饮设施的研究报告,围绕吃住项目开始进行景区开发,具体做法有:一是立足广州市民及大众旅游市场,围绕温泉、吃住进行多元产品打造和组合。
二是及时扩大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村民菜地观光与蔬菜采摘,开拓漂流项目。
三是联合旅行社,通过广之旅的进入合作开发,带动了景区发展。
使游客从开发前不到10万人,达到现在的300多万人,成为一个都市周边市场火爆的休闲观光景区。
旅游景区开发经典案例篇2: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东北仁化县和韶关浈江区境内,总面积达290平方公里,又称中国红石公园,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山之首,自古为岭南第一奇山。
乡村旅游成功经典案例
![乡村旅游成功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1640a3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a.png)
花香农居
荷塘月色
江家菜地
幸福梅林
东篱菊园
2、多元化乡村旅游知名案例——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2、多元化乡村旅游知名案例——成都三圣乡五朵金花
“五朵金花”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朵金花”的前身是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村”,也是“城中村”改造的难点村,又是未来成都市市区的风口绿地。市区两级政府提出了“开发、保护并举,利用、发展并重,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周边环境”的思路,突出了4个方面开发建设: 1. 坚持高起点规划 2000年在规划“五朵金花”建设规模时,成都市政府提出了用景点形式打造国家级品牌“农家乐”的总体方案,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能够给城乡居民提供市外休闲娱乐场所,有利于当地农民就地转市民;二是有利于保护大城市环境,按照国家5A级风景区标准,突出蜀文化民居风格,建成成都市郊区靓丽风景线。三是有利于形成“一村一品一业”产业特色,为失地农民就地安置提供就业支持等。对市政府的规划建设方案,多次举行由社会各界和规划区农民参加的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确定的规划方案,政府、企业和农户一张蓝图干到底。通过5年的建设和经营,“五朵金花”一直保持着5A级风景区的风貌。 2. 坚持把农民摆在创业的主体位置 集中在一个区、一个街道搞涉及3000多户、10000多农民利益的大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在5年的建设发展中,没有因拆迁、占地等问题出现一例农民“告状”、“上访”,非法修建、违法经营等现象,而是农民和政府拧成一股绳加快发展。最根本的做法是把农民摆在创业和受益的主体位置,从规划设计、建设发展到经营管理等重要环节,各级政府都坚持让农民受益,尊重农民意愿,利用农民传统产业优势,提升农民产业规模,在发展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02
国外经典案例
工匠之乡——日本水上町 1项目概况 观光型农业之路的日本乡村水上町的“工匠之乡”包括“人偶之家”、“面具之家”、“竹编之家”、“陶艺之家”等近30余家传统手工艺作坊,其旅游概念的提出吸引了日本各地成千上万的手工艺者举家搬迁过来。1998年至2005年间,每年来“工匠之乡”参观游览、参与体验的游客达45 万人,24 间“工匠之家”的总销售额达3116 亿日元(约合271 万美元)。
无中生有旅游开发案例
![无中生有旅游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6b954e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b.png)
无中生有旅游开发案例1. 案例一:魔法王国主题公园魔法王国主题公园是一家以魔法为主题的旅游景点,位于某地。
该主题公园以打造一个梦幻的魔法世界为目标,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设施和表演,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魔法体验。
游客可以参观魔法学校、魔法森林、魔法城堡等景点,观看魔法表演和魔法游行,还可以参与互动游戏和魔法实验。
魔法王国主题公园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当地的旅游热点。
2. 案例二:未来科技度假村未来科技度假村是一家以科技为主题的旅游度假村,位于某地。
该度假村借助最新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体验项目。
游客可以在虚拟现实游戏区体验未来科技的奇妙世界,参观机器人展览,还可以亲身体验无人机飞行和智能车辆驾驶。
此外,度假村还配备了智能客房和智能餐厅,让游客在舒适便捷的环境中度过愉快的假期。
3. 案例三:水上乐园度假村水上乐园度假村是一家以水上乐园为主题的度假村,位于某地。
该度假村拥有多个水上游乐设施,如大型水滑梯、浪漫游泳池和冲浪区等。
游客可以在度假村内享受水上运动的乐趣,还可以参加水上表演和比赛。
此外,度假村还提供舒适的客房、餐厅和SPA中心,让游客在度假的同时享受到完善的服务和休闲设施。
4. 案例四:动物园生态旅游区动物园生态旅游区是一家以动物园为主题的旅游景区,位于某地。
该旅游区致力于保护和研究珍稀动物,提供给游客近距离观赏和互动的机会。
游客可以参观不同地域的动物展区,观赏精彩的动物表演,还可以参加动物喂养和饲养员培训等活动。
此外,旅游区还设有研究中心和教育中心,为游客提供动物保护知识和科普教育。
5. 案例五:冰雪主题乐园冰雪主题乐园是一家以冰雪为主题的旅游景点,位于某地。
该乐园利用低温技术和冰雪制作工艺,打造了一个冰雪世界。
游客可以在乐园内参观冰雪雕塑展览,体验滑冰、滑雪和冰壶等冰雪运动,还可以参与冰雪游戏和冰雪派对。
此外,乐园还设有温暖的休息区和餐厅,让游客在寒冷的环境中感受到冰雪的魅力。
6. 案例六:历史文化主题村落历史文化主题村落是一座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村落,位于某地。
旅游策划方案案例
![旅游策划方案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007da2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a.png)
旅游策划方案案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条据书信、规章制度、礼仪常识、自我介绍、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normative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tiquette knowledge, self introduc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旅游策划方案案例旅游策划方案案例5篇其实,活动策划对于一项业务的熟悉度并不比简单的策划差,因为只有完全熟悉才能因地制宜地挖掘潜力。
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案例
![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8f34a4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5.png)
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案例旅游开发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经济发展手段,它对区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效应。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旅游开发对区域的影响。
案例一:云南丽江丽江,这座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古城,曾经是一个相对宁静和古朴的地方。
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丽江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热衷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积极影响方面,旅游开发为丽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大量游客的涌入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繁荣兴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
许多居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转向旅游服务行业,收入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同时,旅游开发也促进了丽江基础设施的改善,道路更加通畅,水电供应更加稳定,通信设施更加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丽江的旅游开发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过度的商业化使得古城原有的宁静和古朴氛围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文化习俗逐渐变得商业化和同质化。
游客数量的剧增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日益凸显。
此外,旅游旺季时,游客的大量涌入导致物价上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案例二:四川九寨沟九寨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旅游开发让这片美丽的土地被更多人所知晓。
在积极影响方面,九寨沟的旅游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为当地的教育、医疗、扶贫等事业提供了资金支持。
同时,为了保护九寨沟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当地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了完善的生态监测和保护体系,使得九寨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此外,旅游开发也促进了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一些传统的藏族文化习俗和艺术形式得到了弘扬和发展。
但是,九寨沟的旅游开发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旅游旺季时,游客数量过多,超过了景区的承载能力,给景区的生态平衡和旅游服务质量带来了不利影响。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https://img.taocdn.com/s3/m/6bb0ec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3.png)
乡村旅游规划案例集案例一:扬州河网风光扬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划,在扬州市郊区的河网地区启动了一个乡村旅游规划项目。
首先,对该地区进行了资源评估,确定了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传统农耕文化和历史建筑等资源。
然后,制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和策略,以扬州特色作为核心,突出河网风光和水乡文化,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接下来,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乡村旅游路线和旅游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方便舒适的旅游环境。
同时,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清洁工作,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吸引游客,当地政府还组织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包括发布旅游宣传册、举办乡村旅游节和艺术展览等。
同时,注重与周边城市进行合作,开展旅游联动,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政府还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项目,提供培训和支持,使其成为旅游业的一部分,增加收入。
通过这些努力,扬州河网乡村旅游项目成为扬州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美丽的河网风光,体验到传统的农耕文化,并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肴。
这个项目带动了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案例二: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乡村旅游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的东南部,拥有独特的苗族侗族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为了推动该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当地政府开展了一系列规划和项目。
首先,政府组织了资源调查和评估,确定了该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然后,制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以苗族侗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为核心,突出少数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打造独特的乡村旅游品牌。
接下来,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旅游线路和配套服务设施,提高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同时,加强了宣传和推广工作,充分展示了当地的乡村旅游资源和特色。
政府还鼓励当地农民和少数民族群体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并提供培训和支持,使其成为旅游业的一部分,增加收入。
经过多年的努力,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乡村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
![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a558921b52acfc789ebc9b6.png)
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案例1:福建省区域竞争力结构评价区域竞争力是当代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课题。
它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方法切入,将所研究的对象(区域)置于一个更大的范畴(大区域)中,运用比较经济学的方法和经济竞争原理进行比较分析。
判断出其相对优劣势,进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999年《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提升福建区域竞争力》课题组的研究者们从“区域竞争力定义“与”区域竞争力模型”两方面对福建省区域竞争力进行了考察和评价,井立足省级区域竞争力这一范畴,选择了七大类别69项指标组成了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此外,该研究还采用了雷达图对福建省区域竞争力进行结构分析(如下图所示)。
福建区域竞争力全国雷达总图是根据福建省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7个竞争力指数在全国的排名情况绘制而成,雷达图的中心为排名第一,竞争力指数排名由里向外逐渐增加,最外围排名为25。
可见,竞争力指数越接近雷达图的中心,该项指标的竞争力越强。
因此,上图清晰地反映出,福建省区域竞争力在涉外竞争力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在国民素质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以及企业竞争力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案例2:海南省保亭县七仙岭温泉度假村深入开发的SWOT分析(改写)项目概况:1、项目区位七仙岭温泉度假村位于海南岛中南部的保亭县,是当地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同时,保亭也是岛上最贫穷的县。
其面积约为1126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其中少数民族约有1.05万。
保亭一度处于海南南北交通的主要道路上,但是1994年之后,由于海南旅游事业的不断快速发展,此南北交通公路逐渐被东部快速交通道所取代。
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保亭县有许多良好的旅游资源条件,如美丽的风景、迷人的温泉、多情的少数族群以及配套的住宿和餐饮设施。
2、资源状况七仙岭温泉度假村成立于1993年,内有小型的游泳池和客房,这个度假村享有许多的优势:①温泉:这里的七个温泉是海南最大同时也是最好的温泉,水温高达摄氏93度,每秒流速3600立方公尺。
地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
![地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fe437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2.png)
地理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旅游业作为一项蓬勃发展的产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增长和文化的传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地理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的核心吸引要素之一,其合理的规划与开发更是决定旅游目的地成功与否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深入探讨地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策略和成效。
一、黄山风景区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遗产。
在规划方面,黄山风景区注重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
划定了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旅游开发区,严格限制在核心保护区内的建设活动,以保护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
同时,合理规划旅游线路,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和体力,设计了多条登山路线,如经典的前山玉屏索道线路和相对较为平缓的后山云谷索道线路。
在开发方面,黄山风景区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建设了高品质的索道、登山步道和观景平台,为游客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游览条件。
同时,加强了景区内的住宿、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此外,还积极开展旅游营销活动,通过举办黄山国际旅游节、摄影大赛等活动,提高了黄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然而,黄山风景区的规划与开发也面临一些挑战。
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景区的环境承载压力逐渐增大,生态保护面临严峻考验。
此外,旅游旺季时游客拥堵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二、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清澈的漓江而闻名于世。
在规划上,桂林市政府将整个桂林地区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规划,将漓江流域的各个景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
同时,注重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限制沿江的工业发展和污水排放,确保漓江水质的清澈。
在开发方面,桂林积极开发多种旅游产品。
除了传统的漓江游船观光,还推出了徒步旅行、骑行、攀岩等户外运动项目,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加强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展示,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建设民族风情园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桂林的民族文化。
旅游开发规划三个案例
![旅游开发规划三个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7733d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7.png)
旅游开辟规划三个案例近年来,旅游业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各国纷纷制定旅游开辟规划,以吸引更多游客,促进经济繁荣。
本文将介绍三个旅游开辟规划的案例,探讨它们的成功之处和可借鉴之处。
一、日本的“访日旅游2022”计划日本自2022年开始实施“访日旅游2022”计划,旨在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并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
该计划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目标,包括放宽签证政策、提供多语种的旅游信息、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等。
首先,日本放宽了签证政策,为来自中国、韩国等国家的游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签证申请程序。
其次,日本积极推广旅游资源,通过建设多语种的旅游信息网站和APP,向游客提供详细的旅游信息。
此外,日本还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了交通、酒店、卫生等方面的条件。
这一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根据数据统计,2022年,日本接待的国际游客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这一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放宽签证政策、提供多语种的旅游信息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
二、泰国的“泰国旅游年”计划泰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其旅游业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升泰国的旅游竞争力,泰国政府于2022年提出了“泰国旅游年”计划。
该计划的目标是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并提升泰国旅游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泰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他们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了交通、酒店、景区等方面的条件。
其次,泰国政府积极推广泰国的旅游资源,通过举办各种旅游活动和展览,向游客展示泰国的独特魅力。
这一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根据数据统计,2022年,泰国接待的国际游客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一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积极推广旅游资源是提升旅游竞争力的关键。
三、新加坡的“新加坡旅游2022”计划新加坡是亚洲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其独特的文化和先进的城市规划吸引了众多游客。
为了进一步提升新加坡的旅游竞争力,新加坡政府于2022年提出了“新加坡旅游2022”计划。
20个旅游策划经典案例
![20个旅游策划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2fff2c2f60ddccda38a08b.png)
20个旅游策划经典案例李也咨询机构是中国第一家真正实现综合性旅游产业服务的专业管理咨询机构,也是中国旅游产业管理咨询的第一品牌。
机构专注于旅游产业服务链领域,主要为景区、目的地城市、旅游投资开发商、政府等相关部门、旅游企业等提供专业的旅游服务,服务链包括战略建议、整体策划、项目开发、旅游规划、旅游地产、乡村旅游、旅游投资、营销策划、规划设计、落地实操、成功实施等,机构目前已拥有300多个成功案例,足迹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
其中创造的20个第一案例更是业界的标杆。
案例一:贵州第一旅游目的地:贵州黄果树黄果树景区是由黄果树瀑布景区、天星桥景区、陡坡塘景区、滴水滩瀑布景区、石头寨等布依族十大村寨景区等组团而成。
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西部最具魅力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中国风景名胜区顾客十大满意品牌”、“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国家首批5A级风景区,是休闲、度假、观光、疗养的旅游胜地。
策划成果:开启中国旅游“后5A”时代!黄果树30年旅游发展瓶颈,李也咨询机构创新提出国家AAAAA级景区8大升级体系,开创黄果树后5A时代。
策划内容1)提出“大黄果树旅游圈”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改造游客动线,提高游客流动量,实现景区扩容四倍之多。
2)品牌上提出“黄果树>瀑布”,以“自然自在黄果树”定位,策划百家媒体“重新发现黄果树”品牌营销活动,景区关注度暴涨三倍。
3)打造黄果树“和谐家园”工程,彻底解决景村共建矛盾,优化景区发展环境,成为贵州“5个100工程”重要标签。
4)系统制定黄果树年度营销大纲,综合提升人气。
实现黄果树逆势发展,实现连续数月40%以上游客量增长。
案例二:青岛第一旅游目的地:青岛崂山崂山,青岛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被誉为“海上第一仙山”,是"全真道教天下第二丛林"。
曾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国家级"卫生山"、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风景名胜区顾客十大满意品牌等荣誉称号。
旅游开发规划三个案例
![旅游开发规划三个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196f67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5.png)
旅游开发规划三个案例案例一:城市旅游开发规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城市旅游资源,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制定一份城市旅游开发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通过旅游开发,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形象,增加旅游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2. 原则:- 突出特色:发掘和利用城市独特的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
- 可持续发展:确保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 产业融合:将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促进多元化发展。
- 公平公正:确保旅游资源的合理分配,让更多人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三、规划内容1. 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对城市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了解资源的类型、数量和质量。
2. 旅游市场分析:研究目标市场的需求和趋势,了解目标游客的特点和喜好。
3. 旅游产品开发:根据资源和市场分析结果,制定旅游产品开发计划,包括景点开发、旅游线路规划等。
4.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旅游产品开发计划,确定需要建设或改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如交通、住宿、餐饮等。
5. 旅游宣传推广:制定宣传推广策略,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游客。
6. 旅游管理与服务:建立健全的旅游管理体系,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满意度。
四、实施计划1. 时间安排:制定详细的实施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起止时间和责任人。
2. 资金投入:评估实施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投入,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
3. 组织架构:建立旅游开发规划的组织架构,明确各职责部门和人员。
4. 合作与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合力推进旅游开发规划的实施。
案例二:乡村旅游开发规划一、背景介绍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通过开发乡村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资源,吸引游客前往体验农村生活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制定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可以有效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收入。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案例分析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39b99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c9.png)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案例分析引言:旅游业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部门之一,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目的地面临了环境破坏、文化冲击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目的地开始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成功的案例,探讨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案例一:巴厘岛(Bali)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巴厘岛面临着严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巴厘岛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规划。
首先,他们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以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其次,他们鼓励旅游企业采取可持续的经营模式,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减少废物排放。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旅游业的监管,确保旅游企业遵守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规定。
通过这些措施,巴厘岛成功地实现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环保意识的目的地。
二、案例二:新西兰(New Zealand)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新西兰是一个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旅游资源的国家,但过度旅游和资源开发威胁到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新西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建立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限制了开发和建设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其次,政府鼓励旅游企业采用可持续的经营模式,例如推广低碳交通工具和使用环保材料。
此外,政府还鼓励游客参与可持续旅游活动,例如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项目。
通过这些措施,新西兰成功地实现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可持续旅游体验的目的地。
三、案例三:挪威(Norway)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挪威是一个以自然景观和户外活动为主要旅游资源的国家,但过度旅游和气候变化对当地的环境和社会造成了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挪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706f7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b.png)
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案例分析旅游景区的规划与开发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景区的吸引力、游客体验以及可持续发展。
以下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一、成功案例:黄山风景区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其成功的规划与开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规划与保护黄山风景区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划定了核心保护区和缓冲区,限制游客活动范围,减少对生态的干扰。
同时,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系统,对景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2、丰富的旅游产品除了自然景观,黄山还开发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
如登山徒步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体能和兴趣需求;文化体验活动,包括参观古寺庙、了解徽文化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
3、完善的基础设施景区内建设了高质量的步道、索道、休息亭等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游览条件。
同时,配套的餐饮、住宿设施也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
4、有效的营销推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如举办国际登山节、在各大旅游网站和社交媒体上进行宣传等,提高了黄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
二、成功案例:杭州西湖杭州西湖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其成功之处在于:1、免费开放政策西湖实行免费开放,打破了传统景区依靠门票收入的模式。
这一举措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旅游综合收入的大幅增长。
2、融合城市发展西湖与杭州市区紧密融合,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周边的城市景观与西湖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旅游风貌。
3、文化传承与创新注重对西湖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西湖音乐节、西湖诗会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4、智慧旅游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旅游平台,为游客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如智能导览、在线预订等,提升了游客的体验。
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开发案例
![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开发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c2bbb7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77.png)
成功的旅游目的地开发案例
1、重庆市武隆天生三桥景区
项目地址:重庆市武隆县仙女山镇
面临问题:环境保护、遗产地保护等法律法规问题、提高游客满意度、增加游客消费、扩大景区容量等。
如何解决:从规划设计到项目落地,一直到产品细节乃至观光电梯,都仔细布局开发,获得了市场的认同。
成功之处:一是聚焦亮点,突显遗产魅力;二是打造了一台演出,消灭暗点,丰富夜间活动;三是疏导热点,扩大景区容量。
经验总结:开发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一是从规划到落地都应十分慎重。
在遗产地的开发项目做多了,可能就做错了;不做项目,游客又不来。
处理这对矛盾需要开发智慧,既不能盲目开发,也不能因噎废食。
二是开发的景区产品,既要符合国际潮流,又要结合中国国情,这为那些具有民族特色,又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试点、遗产地景区等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提供了启示。
推荐指数:☆☆☆☆
可复制指数:☆☆☆☆
2、广东白水寨景区
项目地址:广州市增城市
成功之处:一是高水平策划与设计,突出标志景观吸引力;二是应对“蓝海”市场需求,开发多元产品;三是认真调查市场,找准区域市场空隙;四是着力旅游产业的上下整合,让旅行社输送客源。
具体做法:
一是立足广州市民及大众旅游市场,围绕温泉、吃住进行多元产品打造和组合。
二是及时扩大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村民菜地观光与蔬菜采摘,开拓漂流项目。
三是联合旅行社,通过“广之旅”的进入合作开发,带动了景区发展。
使游客从开发前不到10万人,达到现在的300多万人,成为一个都市周边市场火爆的休闲观光景区。
推荐指数:☆☆☆☆
可复制指数:☆☆☆☆。
现代旅游发展规划案例分析
![现代旅游发展规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fe322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6a.png)
现代旅游发展规划案例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行旅游。
旅游不仅仅是为了放松身心,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和认识不同风景的方式。
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旅游需求,各地旅游业发展规划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三个现代旅游发展规划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
一、北京旅游发展规划首都北京是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2004年,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年)》,明确了未来16年北京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
该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中国著名世界重要旅游城市”,实现旅游业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0年实现各项旅游指标翻番。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市政府提出了以下措施:1. 建设众多旅游资源品牌,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国际都市、世界文化遗产、自然生态旅游区等。
2. 加强旅游市场推广,提高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3. 继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
4. 培养专业旅游人才和团队,加强旅游开发和管理的能力。
北京市政府的规划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宣传、旅游产品创新等各个方面都制定了明确的政策和目标,为北京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上海旅游发展规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上海的旅游业也十分发达。
2016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6-2020年)》,规划了上海未来五年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战略方向。
该规划的主要目标是打造成为全球旅游目的地中的一流城市,旅游业年均增长率要达到10%至13%。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上海市政府提出了以下策略:1. 发展文化旅游,完善旅游文化产品和旅游环境,推动旅游和文化的交融。
2. 加强市场营销,提高上海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3.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打造涵盖文化、商务、品牌等多元化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4.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提高旅游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山文化地质生态休闲景区总体规划批本次规划范围西起大阳山,东至狮子山,北起锡陆公路-阳中路,南至桃源路,总面积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为以阳山水蜜桃产业为依托,以大阳山为空间载体,以阳山桃文化生态观光园为核心,以生态山水、田园风光、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都市农业中心核。
规划以中国园林拓扑向心的传统布局结构,依山抱湖安排各功能区块;功能分区主要为自然山体景区、宾馆区、商业街区、企业家会所、农家乐、旅游度假区、生态社区、桃园社区、生态桃林观赏区等;主要用地为旅游设施用地、生态观光园用地、居住用地、公建配套用地等。
宗教遗产文化的开发——以空相寺禅宗文化开发为例文化往往是一个景区的灵魂所在,因此也就成为了景区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塑造的一个核心所在。
我们在对于这些拥有这核心文化的进去在开发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于这一核心文化的打造,在这一过程中“忠于文化、挖掘文化、支撑文化”就成为一种可行的开发思路。
本文将以空相寺景区在旅游开发中对于禅宗文化的塑造为例,对“忠于文化、挖掘文化、支撑文化”这样一种开发思路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
一、背景介绍空相寺古称定林寺,俗称西山寺。
因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李村乡境内熊耳山下,故又称熊耳寺,空相寺建于东汉永平年间,是我国建筑时间较早的寺院之一,素有“陕郡之圣地,天下之名蓝”的美誉。
公元526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立中国禅宗,被后人尊为“禅宗初祖”。
公元535年,初祖又来到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传法,次年在此圆寂,终年150岁。
公元538年,众僧徒为纪念达摩初祖,又建造了达摩造像碑。
寺院历代都有维护和扩修,但是,寺内大部分建筑,自抗日战争以来,或毁于战火,或人为破坏,寺院原貌已荡然无存。
目前空相寺的建造主要是在1994年由释永信大和尚力促恢复空相寺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之后逐渐恢复建设的,目前已经完成山门殿、接迎殿、达摩殿、达摩墓的修建。
二、文脉研究笔者认为对于景区核心文化的一个文脉分析正是文化开发中“忠于文化”、“挖掘文化”的一个必由之路。
依靠对于这种文化具有针对性的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景区开发中始终把握住景区核心文化的真实性,同时在这样一个文脉追寻、梳理、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将文化进行有效扩展、剔除糟粕。
一种核心文化往往涵盖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如果对其全部进行开发设计,反而适得其反不能够把握住文化的精髓,通过文脉研究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可以把握住景区核心文化的关键所在,在这些关键点上“顺藤摸瓜”最终挖掘出最具有代表性和表现力的文化特征。
在对空相寺禅宗文化文脉研究中,我们梳理出以下几个关键点所在:(一)禅的起源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拿着一朵花面对大家,不发一语,这时听众们面面相观,不知所以。
只有迦叶会心地一笑。
于是释迦牟尼便高兴地说:“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实相。
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一朵花和一个微笑之间,禅诞生了,所谓因花微笑,由笑花开。
如果将中国的佛教的禅与古印度的禅纳为一个体系的话,那么迦叶就是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是印度古禅的第二十八祖。
禅是梵文‘禅那’的简称,鸿摩罗什意译作"思维修",即运用思维活动的修持;玄类意译为“静虑”即宁静安祥地深思。
”另外,作为佛教三学‘戒、定、慧‘的内容之一“,亦指“由心意的安定、专注而获得智慧和超脱。
总之,禅是一种思考,一种表现,是智慧的结晶。
(二)禅宗在中国的传播1.禅宗的发展:菩提达摩于中国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0年),乘商船到达广州。
达摩闻说梁武帝信奉佛法,于是至金陵(今江苏南京)与其谈法。
由于当时在南朝主要流行的是小乘佛教,与达摩理念不合,达摩遂“一苇渡江”至嵩山少林寺,于寺中面壁九年,传佛心印二祖慧可(公元487年——593年)、三祖僧璨(公元——606年)、四祖道信(公元580年——615年)、五祖弘忍(公元602年——675年)、六祖惠能(公元638年——713年)。
唐高宗凤仪二年(677年),六祖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弘扬禅宗,影响渐大。
唐玄宗开元二年(730年),在洛阳的明定南北总是非大会上,惠能弟子神会辩倒其余宗派,使得禅宗树立了全国性的影响。
此后禅宗在中国又分成“五家七派”,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甚广,至今仍延绵不绝,在中国哲学思想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8世纪,禅宗传入朝鲜。
12世纪末传入日本。
东南亚各国也受到了禅宗的影响。
2.禅宗门派沩仰宗,沩山灵佑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慧寂治所在栖隐寺(今江西宜春的太平兴国寺)。
临济宗,由黄檗希运禅师住持宜丰黄檗寺(今江西宜春境内宜丰县)初露端倪,义玄从希运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河北正定)滹沱河畔建临济院创立。
因临济义玄住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临济院而得名。
曹洞宗,由洞山良价与其弟子曹山本寂创立,良价禅师治所在今江西宜春境内宜丰县洞山,良价的弟子本寂(840-901)在洞山学法数年,后到曹山(今江西宜黄境内)统扬师法,遂使宗风大举。
由于良价住洞山,本寂居曹山,所以禅林中把师徒两人创立、弘扬的新禅宗称为“曹洞宗”。
云门宗,文偃创立。
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光泰禅院而得名。
法眼宗,文益创立。
南唐中主李璟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
黄龙派,慧南创立。
因其住黄龙山(在今江西南昌市)而得名。
杨岐派,方会创立。
因住杨岐山(治所在今江西萍乡县北)而得名3.达摩祖师在中国的游历(图解)(三)空相寺禅宗文脉的定位分析禅宗祖茔——达摩祖师眷顾的地方达摩祖师“九年面壁”、“卓锡得泉”、“断臂求法”的故事都发生在嵩山少林寺,作为禅宗的祖庭少林寺在禅宗文脉中的定位已经明确。
然而与少林寺同在当年达摩传教区域的熊耳山空相寺一样有着关于达摩的神奇传说,达摩在少林寺弘法,却在圆寂之后选择了熊耳山安葬,这就足以说明熊耳山空相寺和嵩山少林寺在达摩一生中都拥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为达摩在中国传法的最后一站,留下“只履西归”美丽传说的熊耳山空相寺将其定位于“禅宗祖茔”是最能直接表达其地位的一种定位,附加上“达摩祖师眷顾的地方”更能将达摩、禅宗融为一体。
三、文化开发支撑体系在“忠于文化”和“挖掘文化”之后,景区的核心文化关键点已经十分明了。
文脉分析为我们得出的结论正是景区文化开发的关键所在,也是整个景区设计的一个核心思想所在。
对于景区的核心文化的文脉分析,不是让规划者用景区的项目去附会核心文化,而是用这种核心文化始终去指导景区的规划设计。
景区的全部建设内容都是围绕这一个核心文化的关键点成系统的展开,最终形成一个可以支撑这一文化的完整而有力的体系。
(一)文化结构创意通过前面文脉分析中,可以得出空相寺景区核心文脉在于“禅宗”和“达摩”。
从分区规划这个大的尺度上通过具有主题含义的项目的设置,形成这样两个文化空间结构。
1.“禅宗”在表象禅宗文化上,我们通过对6个功能分区赋予不同的禅宗文化主题进行展开。
表1 禅宗文化分区解析表“禅之寂”禅宗对于“生与死”的各种看法塔林祭祀区定林塔院、香溪别院、智慧林2.达摩达摩文化的展示上我们主要通过景区主游览轴线展开,通过主轴线上的景观节点建设来描绘达摩一生的传奇。
表2 达摩主题景观设计说明表名称内容位置表现形式王子初诞以达摩出家之前的故事为内容。
如意巷入口广场景墙、浮雕天竺问佛讲述达摩在天竺求佛、问禅的故事。
如意巷入口广场景墙、浮雕东渡来华达摩选择来华传教的故事。
如意巷入口广场景墙、浮雕武帝初到中土与梁武帝谈论佛道祥云广场壁画空相春风目前空相寺每年举办的春季古庙会。
井底明月五块、浮雕墙祭师盛会少林寺主持的每年一度达摩祖师祭祀大会。
井底明月五块、浮雕墙(二)核心形象塑造空相寺景区的主题定位于“达摩圣迹、禅宗祖茔”,针对这样一个定位,我们通过在项目设置中,严格的遵循这一构思,用不同的项目共同来支撑起这样一个核心的主题形象。
1.禅宗祖茔2.达摩圣迹达摩圣迹塑造要通过整个景区的建设完成,而塑造达摩圣迹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简单的采用不同的项目、景点建设,我们在设计的各种圣迹事实上形成一个整体,最终形成“圣迹”向“圣地”的转变。
四总结笔者认为景区核心文化的开发中,忠于文化、挖掘文化、支撑文化的开发思路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忠于文化:真实的文化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旅游开发是为了保护文化、弘扬文化,不是改造、更不是改变文化。
文脉研究就是要还文化以原貌,在原貌中追寻文化的发光点。
挖掘文化:文化拥有着丰富而深厚的内涵。
从丰富角度来讲,一个景区是不足以全面得展示一种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往往表现的是一个宏伟的全景,或者一个细致的方面;从深厚来讲,文化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因才挖掘文化在展现文化宏伟全景上可以补漏查缺,在表现文化的一个方面上又可以做到深刻透彻,从纵、横两个面上完善景区的核心文化。
支撑文化:要从内涵和外在两个层次上建立其景区核心文化的支撑体系,做到不仅能够拔高文化,更能支撑得起这个文化。
规划淹城——解决功能定位问题规划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次完成,为此分阶段开发是规划实施的一个重要方式。
本次规划在研究每一阶段的选址、项目内容以及投资方向等问题的同时,充分留有弹性,包括目标弹性、资源弹性、时间弹性,采用紧凑、集中、成组成团,达到每一阶段的相对集中、经济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并保障各个阶段的顺利衔接。
一、春秋淹城旅游区总体规划一个景区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特色才具有与其他景区相比的差异性,才具有竞争力。
而淹城旅游区最大的特色就是春秋淹城遗址,淹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淹城旅游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原点。
根据总体策划对整个旅游区"以中国春秋文化品牌为依托的文化休闲型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和"一回走千年,春秋在淹城"的形象定位,我们认为在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中,应该突出淹城旅游区的吸引核心——淹城遗址公园,形成合理的旅游结构,以春秋文化为内涵,力争实现文化与环境有机融合,形成旅游区的整体吸引力,并合理配置旅游产业要素,完善旅游区的功能布局。
因此,我们提出了春秋淹城旅游区的总体规划目标是在有效保护遗址资源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淹城旅游资源,合理进行旅游布局和项目建设,理顺各功能区间的关系,引导和促进淹城旅游区的快速和持续发展,把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建设成国家5A级旅游区,进而成为常州市的城市文化名片。
总体规划图(土地利用规划布局图)1、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三层保护体系,圈层式开发淹城遗址属于国家文保单位,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春秋古城,"三河三城"的城市格局实属罕见。
依据《文物保护法》和《淹城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南京博物院,2007年9月),外城河外200米以内属于保护区,其外还划有建设控制带和环境协调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形成了一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