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专项练习题1.学校开展《儒林外史》名著阅读成果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品人物形象,赏讽刺笔法《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的故事连缀而成。
作品中既有不慕功名富贵,成为全书的理想人物典型的_____;也有迂腐愚昧、恪守礼教、支持女儿为死去的丈夫殉节的_____和因中举而疯的_____等深受科举毒害的反面人物形象。
要求:在横线处填写相关人物名字。
(2)任务二:理故事情节,悟批判精神鲁迅这样评价《儒林外史》“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儒林外史》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地叙述中,针砭时弊,揭露某种社会现象背后的荒谬本质。
请你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具体情节....分析。
A.严监生B.周进2.在A、B两处横线上写出你的旁批;并将事例三中的C空格填充完整。
3.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题目。
【选文一】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
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
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
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
故此周客人中了邪。
”金有余道:“贤东!我扶著他,你且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
”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著,灌了下去。
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
众人道:“好了。
”扶著立了起来。
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选文二】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去。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附带答案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附带答案《儒林外史》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选择题、填空题。
1.《儒林外史》刻画了众多鲜活的⼈物形象,下⾯典型归类不正确的⼀项是()。
A.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庄绍光 B.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C.正⾯⼈物的典型-----王冕、杜少卿 D.⼋股迷的典型----马⼆先⽣、鲁编修2.《儒林外史》是⼀部__________篇__________⼩说。
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
因家有“⽂⽊⼭房”,所以晚年⾃称“__________”,是__________(朝代)⼩说家。
3.《儒林外史》刻画了形形⾊⾊的儒⽣形象,如穷困潦倒、受尽别⼈的⽩眼和嘲讽的腐儒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股迷的典型⼈物__________、__________;贪官污吏的典型__________、__________。
《儒林外史》中不仅有对儒林丑类的揭露和讽刺,⽽且有对正⾯⼈物的肯定和歌颂。
作者肯定的最多的是那些不慕功名利禄的知识分⼦,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4.《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这是⼀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说,全书⽤__________⽂写成,善于通过描写⼈物⾔⾏的讽刺⼿法揭⽰其内⼼世界。
细节描写传神,⼈物栩栩如⽣。
5.《儒林外史》是⼀部以__________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说,也是⼀部典型的讽刺⼩说。
《儒林外史》描写了⼀些深受_________________毒害的__________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的败坏。
6.《儒林外史》中,______________是以⼀个巧取豪夺、横⾏乡⾥的奸诈、卑鄙⼩⼈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动传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物的灵魂。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培优训练:名著阅读练习——《儒林外史》-附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培优训练:名著阅读练习——《儒林外史》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儒林外史》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古典小说。
小说人物纷杂,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以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构成一个个短篇的连环,组成一幅宏大的人物群像。
鲁迅说:“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B.《儒林外史》中三名真儒贤士是杜少卿、王德和王仁。
C.《儒林外史》中的“二严”指的是严贡生和严监生,两人是亲兄弟。
D.《儒林外史》第一回中,时知县听了翟买办回复王冕因病拒绝来赴约的说辞之后,有一段精彩的心理活动:知县心里想道:“……老师既把这个人托我,我若不把他就叫了来见老师,也惹得老师笑我做事疲软……我就便带了他来见老师,却不是办事勤敏?”又想道:“一个堂堂县令,屈尊去拜一个乡民,惹得衙役们笑话。
”想到:“……况且屈尊敬贤,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
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有甚么做不得!”当下定了主意。
知县三次心理活动的真正意图是为利、为权、为名,这段自然真实的心理描写逼真地刻画了一个灵魂深处被权势、名利所腐蚀的虚伪官吏形象。
2.活动中,同学们对下列一段话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和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A.这段话对严监生的描写既是动作描写,又是细节描写。
B.这段话写出了严监生因不能说出他的意思而焦急的心理。
C.这段话通过严监生临死前了不忘一茎灯草刻画了他吝啬的形象。
D.这段话运用夸张与对比的写法,达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3.下列关于名著《儒林外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儒林外史》刻画了许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从而展现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毒害,揭露了科举制度本身的不合理。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儒林外史》中的蘧家和娄家的关系是()A.世交B.姻亲C.仇人D.邻居2.《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A.匡超人B.杜慎卿C.杜少卿D.牛布衣3.下列关于《儒林外史》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古典小说。
小说人物纷杂,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以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构成一个个短篇的连环,组成一幅宏大的人物群像。
鲁迅说:“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B.《儒林外史》中三名真儒贤士是杜少卿、王德和王仁。
C.《儒林外史》中的“二严”指的是严贡生和严监生,两人是亲兄弟。
D.《儒林外史》第一回中,时知县听了翟买办回复王冕因病拒绝来赴约的说辞之后,有一段精彩的心理活动:知县心里想道:“……老师既把这个人托我,我若不把他就叫了来见老师,也惹得老师笑我做事疲软……我就便带了他来见老师,却不是办事勤敏?”又想道:“一个堂堂县令,屈尊去拜一个乡民,惹得衙役们笑话。
”想到:“……况且屈尊敬贤,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
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有甚么做不得!”当下定了主意。
知县三次心理活动的真正意图是为利、为权、为名,这段自然真实的心理描写逼真地刻画了一个灵魂深处被权势、名利所腐蚀的虚伪官吏形象。
4.选出《儒林外史》中与下列句子对应的人物。
A.虞育德 B.杜慎卿 C.牛浦郎 D.严贡生(1)灵魂扭曲、鱼肉乡里的乡绅。
()(2)附庸风雅、精神空虚的望族弟子。
()(3)本质不坏却一步步堕落的年轻人。
()(4)为人慷慨、品行高洁的贤人。
()5.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
书中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的追求。
6.为纪念吴敬梓诞辰310周年,中国邮政2011年3月份发行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特种邮票。
《儒林外史》练习题(含答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儒林外史》节选目录,完成各题。
(5分)目录(节选)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旧地赵医生高踞诗坛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访朋友书店会潘三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第二十回匡超人高兴长安道牛布衣客死芜湖关(1)下面情节选自上述目录中的第回。
(2 分)潘三送了李四出去,回来向匡超人说道:“二相公,这个事用的着你了。
”匡超人道:“我方才听见的。
用着我,只好替考。
但是我还是坐在外面做了文章传递,还是竟进去替他考?若要进去替他考,我竟没有这样的胆子。
”潘三道:“不妨,有我哩!我怎肯害你?且等他封了银子来,我少不得同你往绍兴去。
”当晚别了回寓。
(2)根据以上五回的具体内容,说说匡超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2.阅读《儒林外史》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①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
……扶著立了起来。
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也劝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著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著他的膀子。
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②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几片将肚于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登时好了。
剩下的几片云片糕,严贡生搁在船板上, 半日不来查点。
那船家肚饥,又害馋痨,于是就顺手一片一片拈在了嘴里,严贡生见着,又假裝不见。
……“还说是云片糕!再说云片糕,光打你几个嘴巴!严贡生转骂道:“既然你众人说,我又喜事匆匆,且放着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账!不怕他飞上天去!”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及答案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艺术高峰是《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作家吴敬梓。
2.《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为中心思想的长篇小说。
书中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
3.在《儒林外史》中,严贡生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
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4.《儒林外史》中,王冕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书中第一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5.匡超人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对父母的一片孝心令人感动,却一步步走向堕落,最终变成了薄情寡义的虚伪小人。
6.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沈琼枝。
7.张铁臂曾在娄家人头会事件中骗取钱财。
此后,他以张俊民的身份,出入天长杜府,后被蘧公孙“看破了相”。
8.牛浦郎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爹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为妻,但他后来却撇下妻子。
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9.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
【甲】又不肯举。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选段中【甲】指的是范进,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虚伪做作的特点。
10.【乙】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着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是的?”【乙】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
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完整版)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测试及答案
精心整理名着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雍正诸生。
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乾隆初""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端。
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
《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
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
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内容简介】《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着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
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周进、范进;-汤奉、王惠;-马静、鲁编修;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这是《儒林外史》中主要写的四类人。
一、儒生形象a.利禄熏心,热衷功名的腐儒:首先集中力量叙述周进与范进这两个穷儒生的科场历,揭示科举制度如何以巨大的力量引诱、摧残读书人的心灵。
周进头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b.沉迷于八股和封建礼教的自害与害人者:马纯上、王玉辉、鲁小姐。
马纯上为举业空耗终生,反而一再热心宣扬“科举”,认为“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
结果成为麻木愚味,精神世界一片荒芜的人。
展示一个被科举制度异化的读书人的迂腐最初热衷科举,碰壁之后,转而清高,毫无真才实学。
类三、类四公子、杜慎卿他们故弄风雅,空虚做作,不学无术。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及答案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儒林外史》中,有较多作者本人影子的人物形象是()A 匡超人B 杜少卿C 牛浦郎D 严监生答案:B解析:杜少卿这个人物身上有作者吴敬梓自身的影子。
他淡薄功名,傲视权贵,慷慨仗义,尊重妇女,具有一定的叛逆精神。
2、下列对《儒林外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
B 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C 主要描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D 书中没有正面歌颂的人物。
答案:D解析:书中有正面歌颂的人物,如王冕等。
3、在《儒林外史》中,被科举制度扭曲了灵魂的读书人不包括()A 周进B 范进C 匡超人D 杜慎卿答案:D解析:周进、范进、匡超人都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而杜慎卿则更多地是追求名士风度。
4、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儒林”的是()A 蘧公孙B 马二先生C 凤四老爹D 鲁小姐答案:C解析:凤四老爹不属于儒林中人,他是一个侠士。
5、严监生临终前因为()而不肯断气。
A 两个侄子不在跟前B 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C 家人没有安排好后事D 自己的财产没有分配好答案:B解析:严监生临终前因为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而不肯断气,体现了他的极度吝啬。
二、填空题1、《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该书是一部_____小说。
答案:吴敬梓长篇讽刺2、匡超人原本是一个_____的青年,后来在社会的影响下逐渐变得_____。
答案:善良淳朴虚伪狡诈3、周进在贡院里看到号板痛哭不止,后来_____帮助他捐了个监生,得以参加乡试。
答案:商人金有余4、范进中举后,_____(人物)来攀附,送给他银子和房子。
答案:张乡绅5、王冕是《儒林外史》中一个_____的人物形象。
答案:不慕名利、坚守自我三、简答题1、请简要概括《儒林外史》的主题。
答案:《儒林外史》通过对儒林群像的描绘,深刻地批判了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以及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同时也展现了一些文人的正直善良和对理想的追求,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阅读关于《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王冕家境贫寒,善画荷花,很早就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
京官危素因喜爱他的画很想见他,但他不愿结交官绅,又恐受害,遂远走他乡。
B.严监生正妻王氏病后,他也不愿给她治疗,舍不得花钱,还急于扶侧室为正房。
王氏死后,他假装悼念,做做样子“伏着灵床子又哭了一场”,临死因为点两根灯草而不肯咽气,体现了他吝啬、薄情冷酷的性格特点。
C.匡超人少年时期手脚勤快,心地善良,事亲孝顺,后来匡超人到了杭州,要投奔的潘三外出未归,便与一班假名士交往,受到他们的影响,年少时那朴实敦厚的人品开始受到污染,思想开始蜕变。
D.扬州盐商宋为富骗娶沈琼枝为妾,其父沈大年提出申诉,宋为富买通江都县,诬沈大年为“刁健讼棍”押解回常州。
沈琼枝不甘“伏低做小”,携带一些宋家财物逃奔南京,靠卖诗刺绣,独撑门户,自谋生计。
2.下列对名著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生命的意义”一节,写保尔在双目失明后即将返回基辅,仍然坚持来到烈士陵园悼念战友,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B.《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
法布尔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C.《简·爱》中的简·爱和《骆驼祥子》中的虎妞都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依然坚定独立,勇于反抗,敢于追求自由与平等。
D.《儒林外史》在讽刺丑恶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些正面人物形象,如王冕、杜少卿、虞育德、范爱农等。
3.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中,有误..的两项是()()A.《骆驼祥子》中,虎妞大胆泼辣有点变态,敢于追求自由幸福却又好逸恶劳,控制欲极强。
她最后难产而死是祥子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
B.《水浒传》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先生的代表作。
书中许多经典情节脍炙人口,如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
C.《大堰河一我的保姆》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所作,抒发了艾青对抚养他的保姆一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是他的成名作。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试题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试题一、名著阅读题1.根据《儒林外史》,回答下列问题。
话说他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
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着问,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
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他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上面语段描写的是著名的吝啬鬼形象_________。
《现代汉语词典》对“吝啬”一词是这样解释的:“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当用不用或当给的舍不得给。
”书中的这个吝啬鬼真的无比吝啬吗?请你结合书中内容为其正名。
(2)这个吝啬鬼的兄长是一个巧取豪夺的奸诈卑鄙小人,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有关《儒林外史》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3.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先生,我现今衣食缺少,还拿甚么本钱想读书上进?这是不能的了。
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
所以几回自心里恨极,不如早寻一个死处!”上面的话出自______(人物)之口。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他_________的性格。
4.读评价·知经典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重要奠基人的鲁迅先生,不仅在文学创作、思想研究、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在文学评论与批评方面也是造诣颇高,请阅读下面鲁迅先生的评价,并依据评价内容,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
5.选出《儒林外史》中与下列句子对应的人物。
(1)灵魂扭曲、鱼肉乡里的乡绅。
(________)(2)附庸风雅、精神空虚的望族弟子。
(________)(3)本质不坏却一步步堕落的年轻人。
(________)(4)为人慷慨、品行高洁的贤人。
(________)A.虞育德 B.杜慎卿 C.牛浦郎 D.严贡生6.(盘点人物)以下哪位小说人物适合作为志愿者的精神引领?结合相关内容说明理由。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附答案)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附答案)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年),清⼩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秦淮寓客,安徽全椒⼈。
雍正诸⽣。
早年⽣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
⼯诗词散⽂,尤以长篇⼩说《儒林外史》成就最⾼。
⼜有《⽂⽊⼭房集》、《⽂⽊⼭房诗说》等。
吴敬梓出⾝望族。
曾祖⽗和祖⽗两代⼈"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先⽣传》),共有六名进⼠,其中榜眼、探花各⼀名。
⽽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
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年)考取秀才,同年⽗亲病逝。
由于不善于治理⽣计,他过着挥霍浪⼦⽣活。
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章⼤好⼈⼤怪",遭到侮辱。
后愤懑离开故⼟,靠卖⽂和朋友接济为⽣。
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
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
这样的个⼈经历,令他本⼈对考⼋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以讽刺的⼿法,对丑恶的事物进⾏深刻的揭露。
【故事背景】《儒林外史》是我国⽂学史上⼀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说。
《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之“外史”。
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
作者吴敬梓⽣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端。
⽂⼠们醉⼼举业,道德沦丧。
《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林”。
书中⼈物,⼤都有当时真⼈真事做影⼦。
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
作者托明写清,⽬的是要塑造⽣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群像,⽣动描绘吃⼈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名著复习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名著复习一、名著阅读题1.近代学者刘咸炘论及《儒林外史》人物时说“天下莫贵于孝子,莫贱于偷。
匡以孝子趋下流,牛以小偷攀上品,全书诸恶,二人为总相焉。
”请写出人物全名,并各选取一个相关情节,说明二人的性格特征。
(1)匡的全名是______,牛的全名是_________。
(2)匡:________________牛: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有关《儒林外史》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3.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先生,我现今衣食缺少,还拿甚么本钱想读书上进?这是不能的了。
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
所以几回自心里恨极,不如早寻一个死处!”上面的话出自______(人物)之口。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他_________的性格。
4.读评价·知经典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重要奠基人的鲁迅先生,不仅在文学创作、思想研究、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在文学评论与批评方面也是造诣颇高,请阅读下面鲁迅先生的评价,并依据评价内容,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
5.名著阅读。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书中的______(填人名),被吹捧为能作“天地间之至文”竟连北宋大文学家苏轼都不知道,而就是这样一个无知之徒,一旦中举,立刻成为众人艳羡的对象,集名利于一身。
小说将讽刺的锋芒寄寓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_______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中心对象。
6.学校开展“品读名著,滋养心灵”阅读成果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7.阅读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旦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五个侄子穿梭地过来陪郎中弄药。
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
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附答案)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雍正诸生。
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
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吴敬梓出身望族。
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
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
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
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
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
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
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
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
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故事背景】《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之“外史”。
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端。
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
《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
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
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完整版)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雍正诸生。
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
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吴敬梓出身望族。
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
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
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
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
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
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
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
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
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故事背景】《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之“外史”。
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端。
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
《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
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
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 儒林外史练习题(含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了解与识记。《儒林外史》是一部以辛辣的笔触对社会现状和儒士命运进行批判揭露的讽刺小说,它透过人生百态揭示了士人功名利禄的观念、官僚制度、人伦关系和整个社会风气。根据其中记述的人物,可以看出他们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者,有假托功名富贵而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等等,所以说“一篇之骨”的“大义”指的是功名富贵。“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意思就是通过楔子铺叙创作大意,塑造名流王冕的示例用来隐喻全书的中心思想。所以名流指的就是王冕。
C.《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鲁直率,爱憎分明。
D.《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著作,它通过描绘士林的“群丑图”,展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积累。
A. 《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选项错误。B.夏洛蒂是英国作家。选项错误。 C. 李逵绰号“黑旋风”。选项错误。故选D。
7、【2019·浙江绍兴卷】名著阅读。(4分)
《儒林外史》人物众多,形象繁杂,同学们在共读此书时,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了梳理。阅读下表,完成表中题目。
作品
类别
人物
类别
人物
思考
︽
儒
林
外
史
︾
主要形象
(2)众人认为周进“撞死在地下”是“中了恶”,你觉得他们说的合理吗?请结合相关篇章内容阐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合理 周进好不容易进入贡院,回想起自己读书数十年的经历,却没能中个秀才,悲痛难耐,于是一头撞上去,而不是因为“中了恶”。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及答案(非转载)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及答案(非转载)《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及答案(非转载)《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的一部长篇小说,以揭示当时社会庸俗文人的丑态为主线,深入描述了清朝末年儒士的生活现状和社会风气。
该作品不仅对于了解清代社会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是文学创作上的杰作。
下面将列出一些与《儒林外史》相关的阅读题目,并提供相应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1.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谁?他作为一位文人,通过这部作品想要表达什么?答案:《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作家吴敬梓。
作为一位文人,吴敬梓通过这部作品想要揭示清代社会庸俗文人的丑态,以及儒学的虚伪和功利性。
2. 《儒林外史》这部小说主要以哪个角色为中心,通过他的生活来反映当时社会的现状?答案:《儒林外史》这部小说主要以陶渊明为中心,通过他在科举考试中的遭遇和生活困境来反映当时社会的现状。
3. 陶渊明在小说中遇到了哪些困境?这些困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什么问题?答案:陶渊明在小说中遇到了科举考试的失败、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女儿的婚姻等困境。
这些困境揭示了当时社会庸俗文人的功利心态和缺乏真正的学问精神。
4. 《儒林外史》对于揭示清代社会儒学的虚伪性有何描述?答案:《儒林外史》通过描写一些儒生只注重科举功名、以取悦权贵为目的,而忽视真正的学问修养,表现了当时儒学的虚伪性。
5. 陶渊明在小说中受到的不公正对待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科举制度的问题?请阐述你的观点。
答案:是的,陶渊明在小说中受到的不公正对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科举制度的问题。
通过描述陶渊明在科举考试中的遭遇以及其他文人的求官之道,揭示了科举制度中的腐败和不公。
6. 除了对当时社会现状进行揭露之外,你认为《儒林外史》还有哪些其他值得关注的主题?答案:除了对当时社会现状进行揭露外,《儒林外史》还涉及到儒学的真正意义、官场的险恶斗争、女性地位的局限等其他值得关注的主题。
7. 你认为《儒林外史》对于当代读者有何启示?答案:《儒林外史》对于当代读者提醒了我们儒学的真正意义、追求知识的重要性以及清廉官场的理想。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儒林外史》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专项训练1.名著阅读。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请结合小说的具体人物及其相关情节,谈谈人物热衷功名富贵的具体表现。
2.有外国运动员对于中国传统小说中的讽刺手法表示不理解,请从《儒林外史》的两个片段中任选一个,分析作者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运用了哪种讽刺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讽刺效果。
片段一范举人先走,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
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节选自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片段二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蘧景玉说道:“老先生,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
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
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
’这位老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
想是临场规避了。
’”说罢,将袖子掩了口笑;又道:“不知这荀玫是贵老师怎么样向老先生说的?”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苟玫是老师要提拔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
”(节选自第七回《范学道视学报师恩王员外立朝敦友谊》)3.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儒林外史》“婉而多讽”,请结合下面两个标题和相关情节谈谈作品是如何做到“婉而多讽”的。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名士大宴莺脰湖4.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片段一】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A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
A又不肯举。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片段二】B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5知识点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训练题(含答案)5知识点一、名著阅读题1.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忽一日,臧三爷走来,立着说道:“你晓得有个新闻?县里王公坏了,昨晚摘了印,新官押着他就要出衙门,县里人都说他是个混账官,不肯借房子给他住,在那里急的要死。
”(A)道:“而今怎样了?”臧寥斋道:“他昨晚还赖在衙门里,明日再不出,就要讨没脸面。
那个借屋与他住?只好搬在孤老院!”(A)道:“这话果然么?”叫小厮叫王胡子来,向王胡子道:“你快到县前向工房说,叫他进去禀王老爷,说王老爷没有住处,请来我家花园里住。
他要房子甚急,你去!”王胡子连忙去了。
臧寥斋道:“你从前会也不肯会他,今日为甚么自己借房子与他住?况且他这事有拖累,将来百姓要闹他,不要把你花园都拆了!”(A)道:“先君有大功德在于乡里,人人知道。
就是我家藏了强盗,也是没有人来拆我家的房子。
这个,老哥放心。
至于这王公,他既知道仰慕我,就是一点造化了。
我前日若去拜他,便是奉承本县知县,而今他官已坏了,又没有房子住,我就该照应他。
他听见这话,一定就来,你在我这里候他来,同他谈谈。
”(1)选文出自(朝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鲁迅曾称赞该书是“秉持公心,;文中的人物“A”是____________。
(2)从选文来看,人物“A”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赏析笔法)结合《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这条回目,再根据“严监生积劳成疾,临终前一直摇晃两个手指,最后由赵氏掐掉了一茎灯草,严监生才断气”这样的情节,请说说严监生“终正寝”讽刺了什么。
3.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先生,我现今衣食缺少,还拿甚么本钱想读书上进?这是不能的了。
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
所以几回自心里恨极,不如早寻一个死处!”上面的话出自______(人物)之口。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他_________的性格。
4.读评价·知经典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重要奠基人的鲁迅先生,不仅在文学创作、思想研究、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在文学评论与批评方面也是造诣颇高,请阅读下面鲁迅先生的评价,并依据评价内容,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着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雍正诸生。
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
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
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吴敬梓出身望族。
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
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
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
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
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
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
1736年(乾隆元年),吴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
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
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
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
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故事背景】《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写的是“儒林”之“外史”。
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方意志,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砭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出它的弊端。
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
《儒林外史》主要书中人物,。
尤在士林”“机锋所向,正如鲁迅所说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
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
作者托明写清,目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内容简介】《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着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
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整书开首以王冕“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名的旧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然后描写的是周进、范进一批八股学士,包括王惠、荀玫,都不再是多少光鲜亮丽的形象。
荀玫等人之后,《儒林外史》中大着笔墨的便是蘧公孙娄公子一批官宦之后了,也不过是附庸风雅之辈,接着又引出马二先生匡超人等一批人物来,坑蒙拐骗,混迹“文坛”上。
最后作者写下琴棋书画四大奇人,身有一技之长,谋生吃饭,闲暇便做“学问”,自言“我也不是要做雅人。
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
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识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和我们相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得我。
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颜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人物形象】《儒林外史》中写得好的不是完人,而是卑微的小人物,或是丑人。
腐儒的典型-周进、范进;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马静、鲁编修;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这是《儒林外史》中主要写的四类人。
一、儒生形象a.利禄熏心,热衷功名的腐儒:首先集中力量叙述周进与范进这两个穷儒生的科场历,揭示科举制度如何以巨大的力量引诱、摧残读书人的心灵。
周进头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b.沉迷于八股和封建礼教的自害与害人者:马纯上、王玉辉、鲁小姐。
马纯上为举业空耗终生,反而一再热心宣扬“科举”,认为“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
结果成为麻木愚味,精神世界一片荒芜的人。
展示一个被科举制度异化的读书人的迂腐灵魂。
王玉辉深刻地反映了“良心与礼教之冲突”(鲁迅语),封建礼教对其灵魂之腐蚀已到惊人的地步。
c.道德败坏,招摇过市的骗子。
匡超人、牛浦郎原本是纯朴的青年,后来中了八股毒害而堕落。
匡超人本是农家子,后诋毁师友,忘恩负义,停妻再娶,成了江湖骗子。
二、官绅形象科举制度“制造”出来的官僚缙绅,更是令人感到卑鄙可憎。
南昌太守王惠,唯一的信念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刚到位,便了解此地“出产”。
知县汤奉为求升官,沽各钓誉,竟将回民师傅迫害致死。
将五十斤牛肉堆在枷上,三日师傅断命。
.绅士:严贡生(严大位,字致中)、严监生(严大育,字致和)、王仁、王德。
三、形形色色的假名士最初热衷科举,碰壁之后,转而清高,毫无真才实学。
类三、类四公子、杜慎卿他们故弄风雅,空虚做作,不学无术。
明明是趋势之徒,却伪装不叩权门;明明是不学无术之徒,却故弄风雅。
愚蠢自嘲,使人发笑,也使人憎恶之行经。
四、作者所肯定、赞颂的人物。
分为两类:士林中为数不多的贤者,市井小民(普通民众和“市井奇人”)。
理想人物:杜少卿、沈琼枝。
杜少卿:“品行、文章是当今第一人”,其身上寄托着作者理想。
“一门三鼎甲,四代六尚书”,“眼里没有长官,又没有本家”,“做慷慨仗义之事”。
巡抚荐举他入京作官,他装病不去。
县令罢官无处安身,他请到他家住。
他无视礼教,与妻子携手游山饮酒。
他是具有个性理想的人物。
沈琼枝:新女性形象,她被骗为盐商宋为富作妾,不甘作小,私逃南京,靠刺绣、卖文为生,自食其力。
迟衡山:强调“礼乐兵农”,幻想用古礼古乐来挽救世道人心。
庄绍光:无心仕途,专门闭户着书。
他们修建和祭祀泰伯祠。
在这类文人身上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理想。
市井奇人:最后一回,塑造了四个自食其力,置身于功名富贵之外的人物:卖火纸筒的王太,开茶馆的盖宽,写字的季遐年,裁缝荆元。
不受名教礼法约束,不受功名富贵羁绊,追求自由生活,表现出正常人的尊严和独立人格。
.【小说主题】全书一开始就通过周进、范进中举前后的悲喜剧,揭示了科举制度是怎样腐蚀着文士的心灵,以及士子们热衷科举不过是为了爬上统治阶级地位,升官发财,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一群考取科名的读书人,他们出仕则为贪官污吏,居乡则为土豪劣绅,从而进一步暴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腐败。
【艺术特色】第一,卓越的讽刺手法。
《儒林外史》以讽刺作为全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讽刺手法又表现出多样性,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这是此书的最主要特色。
首先,《儒林外史》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真实性结合起来。
作者“秉持公心,指摘时弊”(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以客观的态度去处理事物,不以主观偏见去阉割对象的丰富内容。
小说中许多人物都有生活原型,如马纯上取材于冯粹中,杜慎卿取材于青然先生,,杜少卿也是以吴敬梓自己为生活原型等。
作者注意表现对象身上的喜剧性因素,又将之还原到生活之中。
例如马二先生处处显示出可笑的喜剧性格。
但他同时又富有同情心,慷慨仗义,他出资埋葬了假仙人洪憨仙,他送钱送衣资助流落他乡的匡超人。
但是作者在写他的义举时,又揭示了他可鄙、可笑的一面。
他出题目叫匡超人做八股文,嘱咐匡超人以文章举业为重,以争取功名富贵来荣宗耀祖,显亲扬名。
又如,王玉辉是受封建礼教毒害很深的人,为了“青史留名”,他鼓励女儿殉节,在女儿死后,还“仰天大笑道:‘死得好 ! 死得好!'”但到了大家送他女儿入烈女祠公祭的时候,他却“转为心伤,辞了不肯来”。
后来在苏州见到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他却又想起了他的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
作者通过他矛盾心情的揭露,掌握了人物复杂的性格,同时又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面目。
其次,《儒林外史》还善于将讽刺对象的喜剧性与悲剧性结合起来,使这部书不仅成为一部儒林丑史,而且成为一部儒林痛史。
吴敬梓善于“从悲剧中发现喜剧”。
他笔下的喜剧性人物都有某种悲剧性;如周进、范进都是出身社会最下层、为了生活而不得不挣扎着向上爬的悲喜剧人物。
周进考了几十年,却连一个秀才也没考上,一直考到他胡子发白也仍然只是一个老童生,还受尽年青秀才梅玖的欺侮凌辱。
最后,周进连一个赖以维持生计的私塾教师的职位也弄丢了,可以说是穷困潦倒之极。
以至参观贡院时,见了号板痛器,“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
”当人们可怜他,要凑银子为他捐个监生时,他爬到地上磕了几个头,说:“劳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
”范进呢,几十年来一直考试不中,弄得全家缺吃少穿,还受尽岳父胡屠夫等人的欺凌漫骂,有一天他的梦想突然实现了,自然喜出望外,以致他的精神难以承受而发疯。
范进发疯的状态和过程虽使人发笑,但更令人感到悲惨可怜。
正因为吴敬梓给可笑注入了辛酸,给滑稽注入了哀愁和痛苦,更能发人深省。
再次,用夸张法和对照法将喜剧因素放大。
小说第五回写严监生之死,就是着名的例子。
再如范进与张静斋到高腰县打秋风,汤知县不在,只得暂住关帝庙。
严贡生来拉关系,送来九个盘子,并且自夸说:“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正说着,他家的小厮来请他回去,说:“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
”严贡生强圈别人猪的行动,否定了他自己“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的谎言,使人哑然失笑。
又如五河县盐商送老太太入节孝祠,满街是仕宦人家的牌杖,满堂.有知县、学师等官员设祭悼念,显得一派庄严肃穆。
但盐商方老大此时却正和一个卖花牙婆伏在栏杆上看这些仪仗,“牙婆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
捉着一个,便一个一个往嘴里送。
”形成奇怪地比照,崇高庄严也就在这对照中消解了。
第二,《儒林外史》提供了全新的叙事框架,采用淡化情节与白描手法反映真实的生活。
《儒林外史》排除了激烈的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大力描写平平淡淡、细琐平常的生活,这一特色比同样是采用写实手法的《红楼梦》还要突出,如“马二先生游西湖”一节,只写他如何在西湖边拜宋徽宗字画、请仙问功名、吃面喝茶、看鸡鸭鱼肉、看女人等小事,便写出了他的迂儒本色。
由于《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
所以,吴敬梓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人生相,用白描手法来速写和漫画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阅读练习】一、填空题1、《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共56回。
它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假名士的庸俗不堪,贪官污吏的卑鄙刻薄。
2、《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以写实主义描绘他们对“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
“儒林”一词源自《史记》“儒林列传”,指封建社会里“读书人”记述各朝有学问、,“儒林传”历代正史皆相沿设有这一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