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特殊土工程地质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膨胀土的特征 • 1、土体现场工程地质特征 (1)地形地貌:膨胀土多分布于Ⅱ级以上河谷 阶地或山前丘陵地区,微地貌特征有①呈垄岗 式低丘、浅而宽的沟谷;②快速被自然夷平的 人工地貌;③旱季地表常出现裂缝,雨季闭合。 • (2)土质特性: ①颜色呈黄、褐黄、灰白或花 斑色; ②多为高分散的粘土矿物组成,土质细 腻,干土坚硬,遇水软化。 ③近地表常有网状 裂隙。
• (一)、软土的组成及状态特征 • 主要由粘粒及粉粒等细小颗粒组成,淤泥粘 粒含量较高,含量30%~60%,矿物成分主 要有蒙脱石、水云母等,富含有机质,一搬 5%~15%,高含量17%~25%。富含结合 水而呈絮状结构、蜂窝状结构。淤泥及淤泥 质土一般呈软塑状态。
• (二)、软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 1、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天然含水量50%~ 70%,最大可大于200%;液限40%~60%, 天然孔隙比1~2,可达3~4。 • 2、渗透性弱:渗透系数10-4~10-6cm/s, • 3、压缩性高:压缩系数a0.1~0.2一般0.7~ 1.5MPa-1,大于0.5 MPa-1为高压缩土.
(二)、黄土湿陷性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黄土湿陷性:黄土被水浸泡后,在自重作用 下,土的结构遭受破坏,产生下沉,强度降 低的性质。 2、形成湿陷性原因:干旱状态下,土中的可溶 盐因蒸发而在土粒间结晶,形成土中的胶结 物,遇水后可溶性盐溶化而形成土体下陷。 3、影响因素:①土粒结构及构造;②粘土及可 容盐含量;③黄土的孔隙比及黄土形成年代。
• 四、
膨胀土的特征地基胀缩变形评价
• (一)、膨胀土的分布与研究意义 • 膨胀土是指含有大量的亲水性粘土矿物成分, 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且胀缩变形 往复可逆的高塑性粘土。 • 膨胀土在我国分布较广,膨胀土的胀缩易造成 建筑物的结构损伤、导致建筑场地崩塌、滑坡、 地裂等,有必要加强对膨胀土的工程属性研究。
• (三)、不同成因类型软土层的构造及分布 • 沿海温州、海宁一带泻湖相沉积的软土厚度大、 分布广、土质均一。上海、天津等地三角洲、 滨海相软土分布广、厚度大、含交错层理。 • 内陆湖相厚度大而富含有机质, • 山间湖盆及山塘水库厚度变化大而受原始地貌 所控制。
• • • • • • • • •
△s<30 30<△s<60 △s>60
(六)、黄土工程勘察要点 1、黄土区场地地基勘察要点 ①、地形起伏、大气降水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②、查清土层的类型、成因及分布情况;岩土 层物理力学性质; ③、了解临近建筑物变形情况, ④、了解场区有无古井、坑穴及砂井等情况。 ⑤、勘探点密度和深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三)、黄土湿陷性及湿陷类型判别
• 湿陷系数
δ= Hp-hp‘ h0
• Hp为保持天然结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下 沉稳定时的厚度(cm) Hp’浸水作用后的残余 厚度( cm) H0为原始厚度( cm) • δ <0.015时 定为非湿陷性黄土 • δ ≥ 0.015时 定为湿陷性黄土
• δ ≤ 0.03时 为弱湿陷性; δ > 0.07时,为强 湿陷性; • 0.03>δ ≤ 0.07时 为中等湿陷性 • 建筑场地或地基的湿陷类型: • 当实测或计算的自重湿陷量小于或等于7cm时, 定为非湿陷性黄土场地 • 当实测或计算的自重湿陷量大于7cm时,定为 湿陷性黄土场地。
• • • • • • •
2、外部因素:主要是影响土体含水量变化。 (1)气候条件; (2)地形地貌条件; (3)日照通风因素; (4)植物吸水。 (五)、膨胀土的胀缩指标 1、自由膨胀率(δef):指人工制备的通过 0.5mm筛的烘风干土,在水中增加的体积与原 体积之比的百分数。
• 2、膨胀率(δep):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浸水 膨胀稳定后,试样增加的高度与原高度之比的 百分数。 • 3、膨胀力Pe:为原状土样体积不变时,由于 浸水膨胀产生的最大内应力; • 4、土的收缩率(δs) :原状土在干燥过程中 收缩的高度与其原始高度之比的百分数。
(四)、黄土湿陷起始压力
定义:黄土地基在某一压力下浸水开始出现湿陷时, 此时的压力为湿陷起始压力。实质是土体浸水后的剩 余结构强度。 1、用于确定土层和场地的湿陷类型;即黄土湿陷起始 压力小于上覆饱和土自重压力,即土层为自重湿陷性, 反之为非自重湿陷性。 2、评价地基土的承载力。对非自重湿陷性土层, psh(起始压力)>pczh (自重压力)+pz (附加压力) 则地基可不作处理,反之则需作处理。
3、冲(吹)填土:由人工水力冲填泥沙而形成 的土。 • (三)、填土地基的勘察与评价 • 1、素填土和压实素填土地基勘察与评价 • 查清填土层的物质组成及分布情况;现场测试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可用动探、触探等试验现 场测定。
• 2、杂填土地基勘察与评价 • 用钻探、槽探等手段查清杂填土层的物质组成 及分布情况;了解堆填前的地形地貌情况,现 场测试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可用动探、触探等 试验现场测定。 • 3、吹填土地基勘察与评价 • 了解堆填前的地形地貌情况,通过调查,辅以 钻探等手段查清吹填土层的物质组成及分布情 况;现场测试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可用动探、 触探等试验现场测定。
(四)、影响膨胀土胀缩变形的主要因素 1、内因 (1)矿物成分:膨胀土主要由蒙脱石、伊利石 等强亲水矿物组成; (2)粘粒含量:粘粒含量越多,膨胀性越强; (3)土的初始密度和含水量:孔隙比越大,收 缩性越大,孔隙比越小,膨胀性越大;初始含 水量于膨胀含水量相差越大、则膨胀性越大; (4)土的结构强度:结构强度越大,膨胀性越 小。
• 五
填土的工程性质与地基评价
• (一)、填土的分布 • 填土是人类工程活动而堆填的土。由于历史 久远,几乎所有地区都有填土。 • (二)、填土工程分类及工程地质问题 • 对填土的分类与评价主要考虑其堆填方式、 年限、组成物质和密实度。将填土划分为素 填土、杂填土、冲填土。
• 1、素填土:由碎石、砂土、粉土或粘土等 一种或几种材料组成的填土。按其组成成分 分为:碎石素填土、砂性素填土、粉性素填 土或粘性素填土。素填经分层压实者称为压 实素填土。素填土的工程属性取决于土的均 匀度和密实度。 • 2、杂填土:含有大量杂质的填土,按组成 成分分为建筑杂填土、工业废料土、生活垃 圾土。工程特性取决于均匀性、堆填时间、 物质组成。
• (五)、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划分 • 综合考虑各土层的总湿陷量△s和土层自重湿陷量 △zs确定。 •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
湿陷类型
非自重湿陷性 场地 △zs≤7(cm) Ⅰ(轻微) Ⅱ(中等) ——
自重湿陷性场地
总湿陷量 (cm)
7<△zs<35 Ⅱ(中等) Ⅱ或Ⅲ Ⅲ(很严重)
△zs>35 —— Ⅲ(严重) Ⅳ(很严重)
• 三、 红粘土的工程性质与地基评价 • (一)、红粘土的特征分布与研究意义 • 红粘土是指亚热带气侯条件下碳酸盐类岩石及 其所夹的其它岩石,经红土化作用而形成的高 塑性粘土。颜色呈褐红或棕红色,液限大于 50%。 • 广泛分布于云贵高原,川东、鄂西、广西等地。 红粘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高、低 压缩性等特点,合理利用可节省工程投资。
• (六)、膨胀土建筑场地与地基评价 • 膨胀土建筑场地与地基评价,应根据场地的地 形地貌条件、膨胀土的分布及膨胀性能、地表 水和地下水的分布,集聚和排泄条件,并根据 建筑物结构、荷载、工程级别等因素,分析计 算膨胀土建筑场地、地基变形、强度和稳定问 题,为设计提供相应的地质参数。
• (七)、膨胀土工程勘察要点 • 1、查清场地地形起伏、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 2、查清膨胀土层的类型、成因及分布情况;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 3、查明建筑场地因膨胀造成的滑坡、坍塌地 裂等不良地质现象。 • 4、收集气象资料及膨胀土地基已有建筑物资 料,包括上部结构、地基基础设计情况、地基 变形及沉降观测资料。 • 5、勘探点密度和深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第五节
特殊土的工程地质问题
特殊土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软土分布 于沿海及内陆地区,黄土分布于西北、华北 等干旱地区,红粘土分布于西南亚热带地区, 冻土分部于高海拔地区等,各种土都具有独 特的工程特性,对工程的影响各不相同。
• 一、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地基评价 • 定义:泛指淤泥及淤泥质土,形成于第四纪后 期的沿海的滨湖、泻湖、三角洲及内陆湖泊等 静水环境的沉积物,经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的 饱和软粘性土。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 • e≥1.5 称为淤泥; • 1.5>e≥1 淤泥质土 10% ≥有机质含量≥5% 称为有机质土, 60≥ 有机质含量>10% 称为泥炭质土; 有机质含量 >60% 称为泥炭土;
• (五)、红粘土的工程勘查要点 • 1、查清场地地形起伏、大气降水及场地水文 地质条件。 • 2、查清红粘土层的类型、成因及分布情况;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 3、查明建筑场地岩溶及红粘土的潜蚀条件; • 4、收集红粘土地基已有建筑物资料,包括上 部结构、地基基础设计情况、地基变形及沉 降观测资料。 • 5、勘探点密度和深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 2、膨胀土物理力学及胀缩指标 • (1)粘粒含量多达35%-85%,液限一般 40%-50%,塑性指数多在25%-35%; • (2)天然含水量接近或小于塑限,一般呈坚 硬或硬塑; • (3)天然孔隙比小,变化范围0.5-0.8; • (4)自由胀缩量超过40%; (三)膨胀土判别 ①现场特征判别;②室内试验指标判别,③两 者综合判别。
• (三)红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范围及 其规律性 • 1、物理力学指标变化幅度较宽,如贵州红 粘土天然含水量变化范围25%~88%。 • 2、沿深度方向,随深度增加,天然含水量、 孔隙比、压缩性增大(高) • 3、在水平方向上,岩土力学指标随地形和 下伏基岩面起伏而变化。
• (四)、红粘土地基承载力 • 1、确定红粘土地基承载力应按不同地区区别 对待,承载力随埋深度和湿度而变化,并与上 部建筑结构相关。 • 2、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基承载力,基础宜浅埋; • 3、红粘土的空间分布对地基承载力影响较大, 应分析建筑物可能出现差异变形情况。
• 4、抗剪强度:软土的抗剪强度与于加荷速度 与排水固结条件有关,不排水三轴抗剪强度内 摩察角近于零,内聚力小于20kpa,直剪内摩 察角2-5度。内聚力10-15kpa。固结快剪内摩 察角8-12度。内聚力20kpa左右。 • 5、较显著的触变性(受扰动而结构改变造成 强度降低),和蠕动性:在长期恒力作用下产 生缓慢变ຫໍສະໝຸດ Baidu导致强度下降。
• (二)、红粘土的成分、物理力学特征及 变化规律 • 1、红粘土的组成成分 • 主要矿物成分:多水高岭石、水云母类、 胶体SiO2、赤铁矿、三水铝土矿等。不含 或极少含有机质。红粘土粒度较均匀,粘 粒含量占60-70%,最大达80%。
2、红粘土的一般物理力学性质 (1)天然含水量高,一般40~60%,最大达90% (2)密度小,天然孔隙比1.4~1.7,最高2.0, 具有大孔性, (3)高塑性,液限60%-80%,塑限40%~60%, 塑性指数20-50。 (4)由于塑限较高,尽管天然含水量较高,仍处 于坚硬或硬塑状态。 (5)具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φ=8~180, 内聚力C=40-90kpa; (6)不具有湿陷性; (7)原状土浸水后膨胀较小,失水收缩较大,原 状土收缩25%,扰动土收缩40~50%。
(四)、软土地基工程勘察与评价 1、勘察内容 ①、软土成因、软土的空间展布情况; ②、软土固结历史、土层强度及变形特征; ③、微地貌形态; ④、地下水情况。主要是水位和水质; ⑤、地区建筑经验。 2、地基基础评价 根据勘察成果,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评价,确 定基础持力层、提出基础结构类型建议。
• 二、 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及评价 • (一)、湿陷性黄土特征和分布 • 黄土是第四纪干旱或半干旱气象条件下形成的 特殊土,颜色呈黄色、淡黄或褐黄,颗粒组成 以粉土为主,约占60%-70%,粘粒含量占 10%-20%。含少量可溶性矿物盐类。孔隙比 大(1左右)土体内含垂直节理。天然状态下 具较高的强度和低压缩性。 • 黄土在我国分布较广,面积63万km2,湿陷性 黄土占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