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实验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图像分割实验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图像分割实验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导论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电气与信息学院与谐勤奋求就是创新一.实验目得1.理解图像分割得基本概念;2.理解图像边缘提取得基本概念;3.掌握进行边缘提取得基本方法;4.掌握用阈值法进行图像分割得基本方法.二。

实验内容1.分别用Roberts,Sobel与拉普拉斯高斯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

比较三种算子处理得不同之处;2.设计一个检测图1中边缘得程序,要求结果类似图2,并附原理说明。

3.任选一种阈值法进行图像分割、图1 图2三.实验具体实现1.分别用Roberts,Sobel与拉普拉斯高斯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

比较三种算子处理得不同之处;I=imread(’mri、tif');imshow(I)BW1=edge(I,’roberts’);figure ,imshow(BW1),title(’用Roberts算子’)BW2=edge(I,’sobel’);figure,imshow(BW2),title(’用Sobel算子 ')BW3=edge(I,’log’);figure,imshow(BW3),title(’用拉普拉斯高斯算子’)比较提取边缘得效果可以瞧出,sober算子就是一种微分算子,对边缘得定位较精确,但就是会漏去一些边缘细节.而Laplacian—Gaussian算子就是一种二阶边缘检测方法,它通过寻找图象灰度值中二阶过零点来检测边缘并将边缘提取出来,边缘得细节比较丰富。

通过比较可以瞧出Laplacian-Gaussian算子比sober算子边缘更完整,效果更好。

2.设计一个检测图1中边缘得程序,要求结果类似图2,并附原理说明.i=imread('m83、tif’);subplot(1,2,1);imhist(i);title('原始图像直方图');thread=130/255;subplot(1,2,2);i3=im2bw(i,thread);imshow(i3);title('分割结果’);3.任选一种阈值法进行图像分割、i=imread('trees、tif’);subplot(1,2,1);imhist(i);title('原始图像直方图’);thread=100/255;subplot(1,2,2);i3=im2bw(i,thread);imshow(i3);title('分割结果’)1、分别用Roberts,Sobel与拉普拉斯高斯算子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完整版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完整版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一 MATLAB数字图像处理初步一、显示图像1.利用imread( )函数读取一幅图像,假设其名为lily.tif,存入一个数组中;2.利用whos 命令提取该读入图像flower.tif的基本信息;3.利用imshow()函数来显示这幅图像;实验结果如下图:源代码:>>I=imread('lily.tif')>> whos I>> imshow(I)二、压缩图像4.利用imfinfo函数来获取图像文件的压缩,颜色等等其他的详细信息;5.利用imwrite()函数来压缩这幅图象,将其保存为一幅压缩了像素的jpg文件,设为lily.jpg;语法:imwrite(原图像,新图像,‘quality’,q), q取0-100。

6.同样利用imwrite()函数将最初读入的tif图象另存为一幅bmp图像,设为flily.bmp。

7.用imread()读入图像Sunset.jpg和Winter.jpg;8.用imfinfo()获取图像Sunset.jpg和Winter.jpg的大小;9.用figure,imshow()分别将Sunset.jpg和Winter.jpg显示出来,观察两幅图像的质量。

其中9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源代码:4~6(接上面两个) >>I=imread('lily.tif')>> imfinfo 'lily.tif';>> imwrite(I,'lily.jpg','quality',20);>> imwrite(I,'lily.bmp');7~9 >>I=imread('Sunset.jpg');>>J=imread('Winter.jpg')>>imfinfo 'Sunset.jpg'>> imfinfo 'Winter.jpg'>>figure(1),imshow('Sunset.jpg')>>figure(2),imshow('Winter.jpg')三、二值化图像10.用im2bw将一幅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并且用imshow显示出来观察图像的特征。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模板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模板

Ai实验报告
实验一:机器猫
1、实验目的、要求:
2、
掌握Ai的基本操做作,学会利用Ai处理各种图形.
3、实验原理:
工具:Ai软件中的选择工具、直接选择工具、钢笔工具、直线工具、椭圆工具、矩形工具、剪刀工具、比例缩放工具、镜像工具等命令:画椭圆、用钢笔工具画轮廓、用路径查找器实现图像的交集、减集和联集
4、实验环境要求:
电脑硬件 Ai 软件图片素材
4、实验内容:
A、创作计划、相关过程以及资料:
从网上下载机器猫图片
5、制作步骤
头:用椭圆工具绘制机器猫的头、眼睛、鼻子
用镜像工具进行复制,然后等比例缩放复制出机器猫的脸
同样方法绘制出机器猫的眼睛
用椭圆工具绘制出一个椭圆,然后用剪刀工具剪出机器猫的嘴
用直线段工具绘制机器猫的胡须
身体:用钢笔工具勾画出机器猫的身体
肚皮:画圆--->修改锚点,把圆调整到适合
口袋:两椭圆进行处理,减去顶层,取消编组
项圈:两椭圆进行处理,减去顶层,取消编组
铃铛:画圆--->左右各添加锚点、按住shift对锚点进行操作--->重复上一步
对机器猫的各部分进行相应的颜色填充
完成图片编组、保存、导出
6、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用钢笔工具画出身体后不好调整形状
--解决方法:先画出比较相似的身体形状,然后再进行调整
下面为图片介绍:
第一张为网上搜到的图片
第二张为模仿完成的图片。

DSP图像处理技术-实验报告模板New1

DSP图像处理技术-实验报告模板New1

西安**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DSP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课内实验报告(2016/ 2017 学年第 2学期)学生姓名: 88888专业班级: 7777学号: 0000指导教师: 0000目录实验1:Code Composer Studio入门实验 0一、实验目的 0二、实验原理 0三、实验内容(调试好的程序,实验结果与分析) (1)四、实验小结 (1)实验2:编写一个以C语言为基础的DSP程序 (4)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三、实验内容(调试好的程序,实验结果与分析) (4)四、实验小结 (6)实验3:图像灰度化实验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原理 (7)三、实验内容(调试好的程序,实验结果与分析) (7)四、实验小结 (8)实验4:图像平滑实验 (10)一、实验目的 (10)二、实验原理 (10)三、实验内容(调试好的程序,实验结果与分析) (12)四、实验小结 (15)实验5:图像锐化实验 (16)一、实验目的 (16)二、实验原理 (16)三、实验内容(调试好的程序,实验结果与分析) (16)四、实验小结 (18)实验6:图像灰度变换实验 (21)一、实验目的 (21)二、实验原理 (21)三、实验内容(调试好的程序,实验结果与分析) (21)四、实验小结 (22)实验7:图像均衡化实验 (24)一、实验目的 (24)二、实验原理 (24)三、实验内容(调试好的程序,实验结果与分析) (24)四、实验小结 (24)实验8:图像边缘检测实验 (28)一、实验目的 (28)二、实验原理 (28)三、实验内容(调试好的程序,实验结果与分析) (28)四、实验小结 (30)实验总结与心得体会 (36)实验1:Code Composer Studio入门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创建工程和管理工程的方法2、了解基本的编译和调试功能3、学习使用观察窗口4、了解图像功能的使用二、实验原理开发 TMS320C6xxx 应用系统一般需要以下几个调试工具来完成:1. 软件集成开发环境(CCS):完成系统的软件开发,进行软件和硬件的仿真调试,它是硬件调试的辅助工具。

图像处理美工实验报告

图像处理美工实验报告

图像处理美工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升图片的美观度。

通过对图像进行调整、修复、美化等处理,使得图片在色彩、对比度、清晰度等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2.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编程语言:Python- 开发环境:Anaconda Navigator- 相关软件:Adobe Photoshop3. 实验过程3.1 图片调整首先,我们使用Adobe Photoshop对原始图片进行调整。

通过调整图片的亮度、对比度、色调等参数,使得图片的整体效果更加明亮、鲜艳。

3.2 图像修复接着,我们使用图像处理库中的算法对图片进行修复。

通过去除噪点、消除瑕疵、修复缺失等操作,使得图片中的细节更加清晰、完整。

3.3 图像滤镜在调整和修复完成后,我们尝试使用不同的滤镜效果来美化图片。

通过施加不同的滤镜效果,例如模糊、锐化、马赛克等,我们可以给图片加入一些艺术效果,使得图片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3.4 图像细节增强为了使得图片更加饱满、立体,我们可以对图片中的细节部分进行增强处理。

通过增强细节的锐度、增加线条的清晰程度,我们可以使得图片中的物体更加鲜活、立体。

3.5 色彩调整最后,我们对图片的色彩进行调整。

通过调整图片的色相、饱和度、明度等参数,我们可以让图片的色彩更加丰富、鲜艳。

同时,我们可以对不同色彩通道进行调整,使得图片的整体色调更加协调、统一。

4. 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图像处理操作,我们成功提升了图片的美观度。

原始图片与经过处理后的图片相比,色彩更加明亮饱满,细节更加清晰,整体效果更加出色。

同时,通过施加不同的滤镜效果和调整色彩,我们还加入了一些艺术效果,提升了图片的视觉冲击力。

5.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图像处理技术在美工方面的应用。

图像处理可以对图片进行调整、修复、美化等操作,提升其美观度和质量。

合理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可以使得图片更加生动、吸引人,为设计和美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姓名:学号:专业:[2015.6.25]一、彩色图BMP图像转灰度图1.实验要求打开一幅*.bmp图像, 并将彩色图像变灰度图像, 并读取图像数据。

2.实验内容(1)一般BMP图像的结构一般的bmp文件的结构可分为三部分: 表头、调色板和图像数据。

①BMP文件头(14字节) ,文件的第0字节到第13字节为BMP图像的文件头。

BMP文件头数据结构含有BMP文件的类型、文件大小和位图起始位置等信息。

其结构定义如下:Typedef struct tagBITMAPFILEHEADER {WORD bfType; // 位图文件的类型, 必须为BM(0-1字节)DWORD bfSize; // 位图文件的大小, 以字节为单位(2-5字节)WORD bfReserved1; // 位图文件保留字, 必须为0(6-7字节)WORD bfReserved2; // 位图文件保留字, 必须为0(8-9字节)DWORD bfOffBits; //位图阵列的偏移量, (10-13字节)// 位图阵列的偏移量, 以字节为单位, 说明从文件头开始到实际图像数据之间的字节偏移量} BITMAPFILEHEADER;②BMP信息头位图信息头(40字节), 文件的第14个字节到第53个字节为BMP图像的信息头, 位图信息头数据用于说明位图的尺寸等信息。

typedef struct tagBITMAPINFOHEADER{DWORD biSize; // 本结构所占用字节数(14-17字节)LONG biWidth; // 位图的宽度, 以像素为单位(18-21字节)LONG biHeight; // 位图的高度, 以像素为单位(22-25字节)WORD biPlanes; // 目标设备的级别, 值为1(26-27字节)WORD biBitCount; // 每个像素所需的位数, 必须是1(双色), 4(16色), 8(256色)或24(真彩色)之一(28-29字节)DWORD biCompression; // 位图压缩类型, 必须是0(不压缩), 1(BI_RLE8压缩类型)或2(BI_RLE4压缩类型)之一(30-33字节)DWORD biSizeImage; // 位图的大小, 以字节为单位(34-37字节)LONG biXPelsPerMeter; // 位图水平分辨率, 每米像素数(38-41字节)LONG biYPelsPerMeter; // 位图垂直分辨率, 每米像素数(42-45字节)DWORD biClrUsed; // 位图实际使用的颜色表中的颜色数(46-49字节)DWORD biClrImportant; // 位图显示过程中重要的颜色数(50-53字节)} BITMAPINFOHEADER;③调色板调色板用于说明位图中的颜色, 它有若干个表项, 每一个表项是一个RGBQUAD类型的结构, 定义一种颜色。

图像处理实习报告

图像处理实习报告

图像处理实习报告篇一:图像处理综合实验报告专业综合实验报告——图像处理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XX.12.1实验二图像变换一、实验目的学习灰度变换修正图像的颜色和灰度的方法。

学习图像直方图的生成和修正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理解其对于观察图像的意义。

了解图像变换的意义和手段,熟练掌握傅里叶变换等图像正交变换方法,了解二维频谱的分布特点。

二、实验要求1.掌握灰度变换函数的用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变换,增强对比度,显示变换前后的图像以及它们的灰度直方图。

2.选择一幅直方图不均匀的图像,对其作直方图均衡化处理,显示处理前后的图像以及它们的灰度直方图。

三、实验内容1.直方图均衡化处理I1=imread('h1.bmp'); % 读入原图像I2=imread('h2.bmp'); % 读入原图像I3=imread('h3.bmp'); % 读入原图像I4=imread('h4.bmp'); % 读入原图像J=histeq(I); %对原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imshow(I); %显示原图像title('原图像'); %给原图像加标题名figure,imshow(J); %对原图像进行屏幕控制;显示直方图均衡化后的图像 title('直方图均衡化所得图像'); %给直方图均衡化后的图像加标题名figure;subplot(121); %对直方图均衡化后的图像进行屏幕控制;作一幅子图作为并排两幅图的第imhist(I,64); %将原图像直方图显示为64级灰度 title('原图像直方图'); %给原图像直方图加标题名subplot(122); %作第2幅子图imhist(J,64); %将均衡化后图像的直方图显示为64级灰度 title(‘均衡变换后的直方图’); %给均衡化后图像直方图加标题名1幅图2. 显示图像频谱I=imread('chuizhi.bmp');%读入原图像文件imshow(I); %显示原图像fftI=fft2(I); %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sfftI=fftshift(fftI);%直流分量移到频谱中心RR=real(sfftI); %取傅立叶变换的实部II=imag(sfftI); %取傅立叶变换的虚部A=sqrt(RR.^2+II.^2);%计算频谱幅值A=(A-min(min(A)))/(max(max(A))-min(min(A)))*225;%归一化 figure; %设定窗口imshow(A); %显示原图像的频谱四、思考题1.直方图是什么概念?它反映了图像的什么信息?答:直方图是图像亮度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是图像最基本的统计特征,它反映的是图像的灰度值的分布情况和图像的明暗分布规律,。

遥感影像处理实验报告(3篇)

遥感影像处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影像已成为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重要手段。

遥感影像处理是对遥感影像进行一系列技术操作,以提高影像质量、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遥感影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提高学生对遥感影像数据的应用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据准备:获取实验所需的遥感影像数据,包括光学影像、红外影像等。

2. 影像预处理: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图像增强等处理。

3. 影像分割:对预处理后的影像进行分割,提取感兴趣的目标区域。

4. 影像分类:对分割后的影像进行分类,识别不同的地物类型。

5. 结果分析: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分类精度。

三、实验步骤1. 数据准备- 获取实验所需的遥感影像数据,包括光学影像、红外影像等。

- 确保影像数据具有较好的质量和分辨率。

2. 影像预处理- 辐射校正: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辐射校正,消除大气、传感器等因素对影像辐射强度的影响。

- 几何校正:对原始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消除地形起伏、地球曲率等因素对影像几何形状的影响。

- 图像增强:对预处理后的影像进行图像增强,提高影像对比度、清晰度等。

3. 影像分割- 选择合适的分割方法,如基于阈值分割、基于区域生长分割、基于边缘检测分割等。

- 对预处理后的影像进行分割,提取感兴趣的目标区域。

4. 影像分类- 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如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等。

- 对分割后的影像进行分类,识别不同的地物类型。

5. 结果分析- 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分类精度。

- 分析分类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影像预处理结果- 经过辐射校正、几何校正和图像增强处理后,遥感影像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对比度、清晰度等指标明显改善。

2. 影像分割结果- 根据实验所采用的分割方法,成功提取了感兴趣的目标区域,分割效果较好。

3. 影像分类结果- 通过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对分割后的影像进行分类,成功识别了不同的地物类型。

图像处理 实验报告

图像处理 实验报告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图像处理实验报告一、引言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涉及到对图像进行获取、处理、分析和识别等一系列操作。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图像处理算法的实现和应用,探索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目的1. 学习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算法;2. 掌握常用的图像处理工具和软件;3. 实现并应用图像处理算法,提高图像质量和识别效果。

三、实验方法1. 实验环境: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和OpenCV图像处理库;2. 实验工具:Jupyter Notebook;3. 实验步骤:a) 图像读取:使用OpenCV读取图像文件,并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b) 图像增强:对灰度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图像的对比度;c) 图像滤波:使用高斯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去除噪声;d) 边缘检测:应用Canny算法进行边缘检测,并提取图像中的边缘信息;e) 图像分割:使用基于阈值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得到目标区域;f) 特征提取:计算图像中目标区域的形状、纹理等特征;g) 图像识别: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图像增强:经过直方图均衡化处理后,图像的对比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细节更加清晰;2. 图像滤波:高斯滤波器的应用能够有效平滑图像,去除噪声,使图像更加平滑自然;3. 边缘检测:Canny算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图像中的边缘,提取出目标物体的轮廓;4. 图像分割: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能够将图像中的目标区域与背景区域分离开来,方便后续的特征提取和识别;5. 特征提取:通过计算目标区域的形状、纹理等特征,可以对图像进行更加细致的描述和识别;6. 图像识别: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和识别,可以实现对图像中目标物体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实现了图像的增强、滤波、边缘检测、分割、特征提取和识别等一系列操作。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理工类)2011 至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图像处理系别班级10土木建筑系建筑学班学号**********姓名陈孝飞授课教师周艳艳指导教师周艳艳实验项目一:奥运五环的制作同组者:无填写日期:2011.12.14实验日期:2011.11.20别选择黄色和绿色环向下拉形成奥运五环形状6.选择蓝色图层,点击工具箱路径选择工具,右击蓝色图层建立区域再确定,再反向(菜单栏的反向或者ctrl+shift+i),选择黄色图层,添加图层蒙版,把前后景色设置为白和黑,运用画笔工具轻轻绘一下蓝色和黄色左下角交接的地方,这时两个环已经连接套在一起了7.(两两环套在一起跟上面同理)选择黄色图层,选择反向(ctrl+shift+i)此图层,再选择黑色图层。

添加图层蒙版,运用画笔工具把黄黑色环上面交接地方轻轻绘一下,因此黄黑两环也套在了一起了。

8,运用黑色图层,选择反向(ctrl+shift+i)此图层,再选择绿色图层,添加图层蒙版。

运用画笔工具把黑绿色环下面交接地方轻轻绘一下,因此绿黑两环也套在了一起了。

9.选择绿色图层,,选择反向(ctrl+shift+i)此图层,再选择红色图层,添加图层蒙版。

运用画笔工具把绿红色环下面交接地方轻轻绘一下,因此绿红色也套在了一起了。

现在的奥运五环就这样做好了。

一、实验结果分析(可另加附页)通过这次的奥运五环制作,可以初步了解到在制作一个较为简单的图像的时候,图像中的图层和蒙版的重要性。

以及运用这些工具对我们制作出图像的必要性。

都离不开这样的过程。

对于这次的奥运五环的制作,其实还是有不同的方法来实验项目二:一寸证件照同组者:无填写日期:2011.12.14实验日期:2011.11.20工具】按住Alt 键再进行选择将该处选区减去。

6.得到人像选区。

使用【反选】命令反选选区,并使用【收缩】命令稍微收缩选区,得到人物头像的选区。

7.羽化选区。

为使交界更加自然,使用【羽化】命令稍微羽化选区。

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实验报告

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实验报告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学院:指导老师: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一:图像处理基础及图像变换(一)【实验目的】:掌握使用Matlab进行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图像进行变换的方法,观察图像变换的效果,加深对图像变换知识的理解。

【实验内容】:Matlab的安装和基本的操作以及傅立叶变换实验步骤:1、熟悉Matlab的安装和基本的操作,包括对基本图像处理函数的掌握(imread, imshow, figure, subplot)2、傅立叶变换(fft2, ifft2, fftshift)1) 调入图像文件。

2) 对图像做傅立叶变换,观察图像的原始频谱。

3) 对傅立叶变换的进行移动,观察移位以后的频谱。

4) 对移动后的频谱进行增强,观察增强以后的频谱。

5) 对图像傅立叶变换进行逆变换,比较原图像和经过傅立叶变换和逆变换以后获得的图像。

【源程序】:close all;clear all;A=imread('Fig6.38(a).jpg');subplot(2,3,1);imshow(A);title('原图像');B=rgb2gray(A);subplot(2,3,2);imshow(B);title('原图像灰度图像');C=FFT2(B);subplot(2,3,3);imagesc(abs(C),[0 2000]);title('傅里叶变换图像');subplot(2,3,4);imshow(log(1+abs(C)),[0 10]);title('增强');% subplot(2,2,3);imshow((F.*F),[0 10]);subplot(2,3,5);imshow(fftshift(C));title('移位图像');D=ifft(double(B));subplot(2,3,6);imshow(D);title('傅里叶反变换图像');【实验结果】:傅呈叶变换因傅.100200300400500100 200 300 40& 50C移宜囲傑條里叶反驾拽團像实验二:图像处理基础及图像变换(二)【实验目的】:掌握使用Matlab 进行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图像进行变换的方法,观察图像变换的效果,加深对图像变换知识的理解。

数字图像处理 实验报告(完整版).doc

数字图像处理 实验报告(完整版).doc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一 MATLAB数字图像处理初步一、显示图像1.利用imread( )函数读取一幅图像,假设其名为lily.tif,存入一个数组中;2.利用whos 命令提取该读入图像flower.tif的基本信息;3.利用imshow()函数来显示这幅图像;实验结果如下图:源代码:>>I=imread('lily.tif')>> whos I>> imshow(I)二、压缩图像4.利用imfinfo函数来获取图像文件的压缩,颜色等等其他的详细信息;5.利用imwrite()函数来压缩这幅图象,将其保存为一幅压缩了像素的jpg文件,设为lily.jpg;语法:imwrite(原图像,新图像,‘quality’,q), q取0-100。

6.同样利用imwrite()函数将最初读入的tif图象另存为一幅bmp图像,设为flily.bmp。

7.用imread()读入图像Sunset.jpg和Winter.jpg;8.用imfinfo()获取图像Sunset.jpg和Winter.jpg的大小;9.用figure,imshow()分别将Sunset.jpg和Winter.jpg显示出来,观察两幅图像的质量。

其中9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源代码:4~6(接上面两个) >>I=imread('lily.tif')>> imfinfo 'lily.tif';>> imwrite(I,'lily.jpg','quality',20);>> imwrite(I,'lily.bmp');7~9 >>I=imread('Sunset.jpg');>>J=imread('Winter.jpg')>>imfinfo 'Sunset.jpg'>> imfinfo 'Winter.jpg'>>figure(1),imshow('Sunset.jpg')>>figure(2),imshow('Winter.jpg')三、二值化图像10.用im2bw将一幅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并且用imshow显示出来观察图像的特征。

图形图像处理实验报告范本

图形图像处理实验报告范本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报告
学院闽江学院系:系专业:年级:
姓名:学号:_ 报告退发:(订正、重做)实验日期:201 年月日交报告日期:201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一图像图形处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影像处理的基本方法
2、熟悉各种工具、命令、对话框和调色板的使用
3、掌握精确选取复杂选区的方式、方法和技巧
4、掌握利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合成以及利用图层样式进行素材制作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利用各种工具制作一课件封面图。

2、利用图层样式制作一按钮。

三、实验器材
1、计算机
2、photoshop等软件
四、实验步骤
内容1:利用各种工具制作一课件封面图
内容2:利用图层样式制作一按钮
五、实验心得与体会
1。

实验报告模板(图像处理实验一填写参考)

实验报告模板(图像处理实验一填写参考)
四、成绩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ຫໍສະໝຸດ 二、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工具栏的简单工具对照片进行处理;
2、学会照片的裁剪以及尺寸调整,并学会复制排版。
三、实验具体操作过程(仅作参考,按自己制作的步骤填写)
1、人物照片处理
(1)打开一张照片;
(2)用污点修复画笔去掉脸上的斑点;
(3)用模糊工具对皮肤做处理,使皮肤更细腻;
(3)用锐化处理轮廓;
(4)用吸管吸取头发的颜色,用画笔为其画眉,流量值1%;
实验报告
(理工类)
至学年度第学期
课程名称(公选)
系别班级
学号
姓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实验项目一:人物照片处理与一寸证件照制作
同组者:
填写日期:实验日期:
一、实验主要内容
1、用左边工具栏的工具对一副人物照片做处理,使之效果更好;
2、制作一张自己的一寸证件照片。
要求:将原始图片以及最后制作的效果图(要求效果图是PSD格式的源文件)交给老师以作评分参考。
222选取左边工具栏中的裁剪工具上部属性栏中填写宽选取左边工具栏中的裁剪工具上部属性栏中填写宽选取左边工具栏中的裁剪工具上部属性栏中填写宽272727厘米高厘米高厘米高363636厘米分辨率厘米分辨率厘米分辨率300300300像素像素像素英寸英寸英寸在图片中选中需要的部分调好大小后点击确在图片中选中需要的部分调好大小后点击确在图片中选中需要的部分调好大小后点击确点击点击点击文件文件文件菜单菜单菜单选取选取选取新建新建新建才弹出的对话框中才弹出的对话框中才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类型为选择类型为选择类型为照片照片照片大小为横幅大小为横幅大小为横幅44666
(5)设置前景色为粉色,用画笔为其涂唇上色;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一、引言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涉及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的重要学科,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通信技术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介绍并总结我所进行的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讨论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掌握和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技术,包括灰度变换、空间域滤波、频域滤波等,以及层次分割、边缘检测和形态学处理等高级应用技术。

三、实验方法1. 寻找合适的图像在实验中,我选用了一张自然风景图像作为处理对象。

这张图像包含丰富的纹理和颜色信息,适合用于多种图像处理方法的验证和比较。

2. 灰度变换灰度变换是数字图像处理中常见的基础操作,可以通过对图像的像素灰度值进行线性或非线性变换,来调整图像的对比度、亮度等特征。

在实验中,我利用线性灰度变换方法将原始彩色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并进行对比度的调整,观察处理结果的变化。

3. 空间域滤波空间域滤波是一种基于像素邻域的图像处理方法,常用于图像去噪、边缘增强等应用。

我使用了平滑滤波和锐化滤波两种方法,并针对不同的滤波算子和参数进行了实验和比较,评估其对图像细节和边缘保留的影响。

4. 频域滤波频域滤波是一种基于图像的频谱特征的图像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图像增强、去噪和特征提取等方面。

我利用傅里叶变换将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域,采用理想低通滤波器和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进行图像的模糊处理,并进行了实验对比和分析。

5. 高级应用技术在实验中,我还研究了数字图像处理中的一些高级应用技术,包括层次分割、边缘检测和形态学处理。

通过应用不同的算法和参数,我实现了图像区域分割、提取图像边缘和形态学形状变换等效果,评估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以上实验方法的实施,我获得了一系列处理后的图像,并进行了结果的比较和分析。

在灰度变换实验中,我发现线性变换对图像的对比度有较大影响,但对图像的细节变化不敏感;在空间域滤波实验中,平滑滤波可以有效降噪,但会导致图像细节损失,而锐化滤波可以增强图像的边缘效果,但也容易引入噪声;在频域滤波实验中,理想低通滤波对图像的模糊效果明显,而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图像的高频细节信息;在高级应用技术实验中,边缘检测和形态学处理对提取图像边缘和形状变换非常有效,但参数的选择会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第一次实验课:绘制直方图f=imread('bld.tif');imshow(f)imhist(f)原图像:直方图:第二次实验课:图像增强f=imread('hua.jpg');imshow(f)g=gscale(f);figure,imshow(g)原图像:处理后的图像:第三次实验课:图像平滑f=imread('noisy.jpg');imshow(f)f1=imnoise(f,'salt & pepper',0.1);figure,imshow(f1)f2=medfilt2(f1);figure,imshow(f2)imwrite(f2,'w.tif')原图像:加噪声后的图像:平滑后的图像:第四次实验课:图像分割f=imread('bld.tif');imshow(f)[gc,t]=edge(f,'canny');figure,imshow(gc)tt =0.0188 0.0469[gc,t]=edge(f,'canny',[0.04 0.10]); figure,imshow(gc)[gc,t]=edge(f,'canny',[0.04 0.10],1.5); figure,imshow(gc)原图像:线检测后得到如下图像:第五次实验课:彩色图像处理f=imread('iris.tif');imshow(b)fr=f(:,:,1);fg=f(:,:,2);fb=f(:,:,3);w=fspecial('disk',3.5);fr_f=imfilter(fr,w,'replicate');fg_f=imfilter(fg,w,'replicate');fb_f=imfilter(fb,w,'replicate');f1=cat(3,fr_f,fg_f,fb_f);原图像:处理后图片为:第六次实验课:形态学处理f=imread('calculator.tif');imshow(f)se=strel('line',55,0);f0=imopen(f,se);f1=imsubtract(f,f0);figure,imshow(f1)原图像:处理后图像:第七次实验课:频域处理f=imread('periodic.jpg');[m,n]=size(f)sig=30;h=lpfilter('gaussian',m,n,sig);F=fft2(double(f));G=h.*F;figure,imshow(abs(G),[])x=real(ifft2(G));figure,imshow(x,[])原图像:处理后图像:f=imread('noise.jpg'); imshow(f)g=fft2(f);s=abs(g);figure,imshow(double(s))figure,imshow(double(s),[])h=fftshift(g);figure,imshow(double(abs(g)),[]) figure,imshow(double(abs(h)),[]) ss=log(1+s);figure,imshow(double(ss),[])原图像:处理后图像:。

实验报告模板(图像处理)

实验报告模板(图像处理)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班级指导教师马勤勇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提交日期2015-4实验一Matlab基本语句的编写一、实验要求在电脑里找一个彩色图像文件。

1.用Matlab读入此文件并显示出来。

2.将此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将其中的第100行到200行,第200列到300列置0。

然后显示。

3.对于此彩色图像中的每个点,判断RGB分量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将此点的RGB分量全部置0。

然后显示。

二、实验内容实验二傅立叶变换的性质及频谱显示一、实验要求1.读入一个图像文件。

进行傅立叶变换得到Fuv,对Fuv进行傅立叶逆变换得到Gxy。

分别显示出原始图像和Gxy,观察它们是否一致。

2.设计一个方案并用matlab实现,来验证傅立叶变换的平移性。

3.设计一个方案并用matlab实现,来验证傅立叶变换的旋转不变性。

二、实验内容实验三图像增强的空间域平滑一、实验要求1.读入一个图像文件。

分别使用matlab的fitler2和conv函数实现图像局部平滑,并显示出平滑后的图像。

2.读入一个图像文件。

分别使用三个空间低通滤波法的模版对图像进行卷积,并显示出平滑之后的图像。

3.读入一个图像文件。

使用5*5的窗口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并显示出中值滤波之后的图像。

二、实验内容实验四图像增强的空间域锐化一、实验要求1.读入一个图像文件。

分别使用梯度算子,Roberts 算子,Prewitt算子,和Sobel 算子对图像进行卷积,并显示出卷积后的图像。

1.构造出一个这样的图像:对于图像中的每一点,如果该点的Prewitt梯度大于最大梯度的50%,则改点的数值置为1,否则置为0。

显示出此图像。

二、实验内容。

工作报告之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工作报告之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篇一: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班级:通信103学号:201027201姓名:计富威指导教师:孙洁实验一 matlab数字图像处理初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熟悉及掌握在matlab中能够处理哪些格式图像。

2.熟练掌握在matlab中如何读取图像。

3.掌握如何利用matlab来获取图像的大小、颜色、高度、宽度等等相关信息。

4.掌握如何在matlab中按照指定要求存储一幅图像的方法。

5.图像间如何转化。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1.利用imread( )函数读取一幅图像,假设其名为”第一个.tif”,存入一个数组中;i=imread(第一个.tif);2.利用whos命令提取该读入图像”第一个.tif”的基本信息; whos i3.利用imshow()函数来显示这幅图像;imshow(i);第一个.tif4.利用imfinfo函数来获取图像文件的压缩,颜色等等其他的详细信息;imfinfo(第一个.tif);5.利用imwrite()函数来压缩这幅图象,将其保存为一幅压缩了像素的jpg文件,设为flower.jpg;语法:imwrite(原图像,新图像,‘quality’,q), q取0-100。

imwrite(i,第一个.jpg,quality,50)6.同样利用imwrite()函数将最初读入的tif图象另存为一幅bmp图像,设为flower.bmp。

imwrite(i,第一个.bmp);7.用imread()读入图像:lenna256.jpg 和camemaman.jpg;b=imread(lena256.bmp);c=imread(cameraman.tif);8.用imfinfo()获取图像lenna256.jpg和camemaman.jpg 的大小;imfinfo(lena256.bmp);imfinfo(cameraman.tif);9.用figure,imshow()分别将lenna256.jpg和camemaman.jpg显示出来,观察两幅图像的质量。

图像处理与分析实验报告格式

图像处理与分析实验报告格式

《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实验报告专业年级姓名学号任课老师龚声蓉指导老师蒋德茂实验室理工楼243机房学期2014(春)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统一印制二零一四年六月实验报告注意事项:(上交时本页请删除)(1)实验报告请上交到ftp://192.168.131.164的“实验报告”文件夹中,用户名tx。

(2)实验报告文件的命名格式为:学号-姓名.doc(3)由于用户名tx的权限不足,所以文件上传后不能读取打开是正常现象。

(4)若实验报告做了修改想重新上交。

由于原文件不能覆盖,所以请重新命名,如:学号-姓名(1).doc (5)此ftp对中文支持有时有问题,所以若上传不成功,请重新命名:学号-姓名拼音.doc(6)若上传后看不见上传的内容,请刷新一下。

(7)实验报告的完成质量(包括排版)决定最终的实验分数。

新增注意事项!(8)本次上交的是学期最终的实验报告,总共包含下面4个实验。

(9)纸质版实验报告要求除封面外,其余部分双面打印(有加分)。

(10)实验报告(电子稿)上交的截止时间为2014年6月20日(周五)。

(11)实验报告(纸质版)上交的截止时间为2014年6月20日(周五实验室上交),最晚周一上午交到理工楼111室。

实验一:空域及频域增强一.实验目的(1)叉叉叉叉(2)叉叉叉叉(3)二.实验内容Matlab编程:实现Butterworth低通滤波和Butterworth高通滤波。

提示:预设Butterworth的阶等于2,d0=10。

使用cameraman.tif作为原图像。

要求:使用subplot函数按3行2列分别显示(1)原始图(2)傅里叶频谱(3)Butterworth低通滤波(4)低通滤波图(5)Butterworth高通滤波(6)高通滤波图三.实验分析(1)叉叉叉(2)叉叉叉(3)四.程序及实验结果实验二:图像编码与压缩一.实验目的(1)叉叉叉叉(2)叉叉叉叉(3)二.实验内容Matlab编程:算术编码及解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基本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读取、写入、显示、剪切、运算以及快操作
等等。

2、掌握常用的图像变换方法,分析变换结果。

二、实验内容
编写程序,在Matlab下调试运行,并注意观察分析结果。

1、使用imread函数分别读入图象cameraman.tif 、canoe.tif,并使用subplot 和imshow函数进行显示。

再使用imcrop对第一幅图片进行剪切,并保存成文件。

2、申明向量X和矩阵A,使用二维傅立叶变换和fftshift函数进行处理,观察向量和矩阵结果。

3、创建一个1000*1000的全0图像,其中选择某矩形区域设置其象素为1(350:649,475:524),对该二值图逆时针旋转45°角,比较旋转前后的图像和傅里叶变换频谱。

三、实验设备、环境
计算机
四、实验原理
1、图像平滑算法
(1) 简单平均法:
设某像素的灰度值为,迭加噪声后,一幅含噪声的图像可表示为
现取以为中心的邻域S ——NN 方形窗口,在S 域内进行局部平均,得
式中,N 的平方为窗口内像素总数。


,则
式中,加权函数
(2)中值滤波:
中值滤波是一种非线性的信号处理方法。

中值滤波器在1971 年由J.w.Jukey 首先提出并应用在一维信号处理技术(时间序列分析)中,后来被二维图象信号处理技术所引用。

中值滤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克服线性滤波器如最小均方滤波、均直滤波等带来的图象细节模糊,而且对滤除脉冲干扰及图象扫描噪声最为有效。

由于在实际运算过程中不需要图象的统计特征,因此这也带来不少方便。

但是对于一些细节多,特别是点、线、尖顶细节多的图象不宜采用中值滤波。

中值滤波一般采用一个含有奇数个点的滑动窗口,将窗口中各点灰度值的中值来替代值定点(一般是窗口的中心点)的灰度值。

对于奇数个元素,中值是指按大小排序后,中间的数值;对于偶数个元素,中值是指排序后中间两个元素灰度值的平均值。

一般选用3*3或5*5窗口,形状可分为方形或十字形,如下图所示。

(a) 方形 (b) 十字形
图2-1 二维中值滤波窗口形状
二维中值滤波可表示为
式中,s为所选取的窗口(邻域)范围。

通常,窗口尺寸可先小(3*3)后大(5*5),直到滤波效果满意为止。

2、锐化算法
(1)微分法(梯度法):
典型算法:
(3.3.3)
Roberts算子法:
(3.3.4)
(2)Laplace(拉普拉斯)算子法:
借助Laplace算子实现空域高通滤波算法如下:
(3.3.12) 式中,二阶差分称为Laplace算子。

对于数字图像,该算法近似为
得到相应的掩模为
五、实验步骤(手写)(按照实际操作过程)
六、实验过程记录(手写)(数据、图表、计算等,可以打印贴
图)
七、实验结果分析及思考(手写)(包括对本次实验的数据分析、
思考题以及对本实验的建议和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