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备课讲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续学习比例尺、概率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比例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感受比例的意义,逐步形成对比例的认识。

同时,学生需要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

2.比例的计算方法。

3.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

2.准备比例计算练习题。

3.准备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如购物时商品打折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比例解决问题。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引出比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比例的定义和性质,通过PPT课件和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比例的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比例与分数、小数的关系,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比例计算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练习题包括简单的比例计算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加深对比例应用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身高、体重等。

让学生举例说明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P32—34页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六第5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能力目标: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主动构建新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能和在座的同学们一起上课我感到非常高兴,听说同学们都非常聪明、爱动脑筋,课上积极回答问题。

今天,我和在座的领导老师们想看一看同学们的表现如何,这节课同学们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P32页四幅图。

二、探究新知1、比例的意义师问:①这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事物?(齐说)②这四面国旗出现在什么场合或什么地点?(指生回答)③这四面国旗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指生回答)④这四面国旗的大小相同吗?说明:虽然国旗的大小不同,但是,这四面国旗都是按一定的比制作的,那么,我国的国旗法是怎样规定国旗的大小的呢?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从国旗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⑤请同学们分别写出这四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指生回答师板书)⑥请同学们看我们写出的国旗长与宽的比及求出的比值,谁发现了我国国旗法是怎样规定国旗的大小的?(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与宽的比值是3/2也可以说成国旗长与宽的比是3:2)师问:①现在我们选取其中的两个比,如:2、4:1、6和60:40。

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3/2相等。

《比例的意义》教案(6篇)

《比例的意义》教案(6篇)

《比例的意义》教案(6篇)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学生能理解比例的根本性质,熟悉比例的各局部名称。

2、学生能运用比例的根本性质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熟悉比例的各局部名称。

2、理解比例的根本性质。

教学难点:会依据比例的根本性质正确推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学问链接:比例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目标1、什么叫比例?2、下面的比能组成比例吗?你是怎样推断的?2.4:1.6和60:40二、导学探究,建立模型(一)导学探究,解决问题1、导学提示,明确方向请自学教材41页例1之前的内容,然后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比例各局部的名称是什么?2)找出比例2.4:1.6=60:40的外项和内项,计算比例中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的积,你有什么发觉?3)请自己任意举例,验证你的发觉。

4)试着总结比例的根本性质。

2、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二)展现沟通,建立模型1、学生汇报,重点释疑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2)2.4∶1.6=60∶40两外项积是:2.4×40=96两内项积是:1.6×60=962.4×40=1.6×60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各小组代表汇报全班沟通3)学生举例子,验证发觉的规律。

2、归纳小结,建立模型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

三、练习检测,稳固应用1、填空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2、在比例里,()等于()。

这叫做比例的根本性质3、在a:7=9:b中,()是内项,()是外项,a×b=()。

4、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3和8,则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外项可能是()和()。

2、推断(1)由于6×9=18×3,所以6∶3=18∶9()(2)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两个外项也应互为倒数。

《比例的意义》教案5篇

《比例的意义》教案5篇

《比例的意义》教案5篇《比例的意义》教案1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理解、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让学生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量成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成正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说出下列每组数量之间的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2)单价数量总价(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2.引入新课。

上面是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中,数量之间是有联系的,存在着相依关系。

当其中有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今天,先认识正比例关系的意义。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1.教学例1。

出示例l。

让学生计算,在课本上填表,并思考能发现什么。

指名口答,老师板书填表。

让学生观察表里两种量变化的数据,思考:(1)表里有哪两种数量,这两种数量是怎样变化?(2)长方形的面积随着那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你能看出它们变化的特点吗?(3)分别找出面积与款项对应的数,面积与宽的比各是几比几?比值各是多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1)表里的两种量是长方形的宽与面积(长与面积)。

宽与面积(长与面积)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面积随着宽(长)的变化而变化。

(2)宽(长)扩大,面积也扩大;宽(长)缩小,面积也缩小。

(3)可以看出它们的变化规律是:面积与宽(面积与长)比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板书:面积和宽比的比值一定)因为面积和宽(面积与长)对应数值比的比值都是5(2)。

提问:这里比值5(2)是什么数量?谁能说出它的数量关系式?板书:面积/宽=长(一定)面积/长=宽(一定)想一想,这个式子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把上面板书补充成:长一定时,面积和宽比的比值一定宽一定时,面积和长比的比值一定)2.教学例2。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5篇)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5篇)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比例的意义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況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效果预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介绍。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39正比例的意义。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正比例关系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正比例的教学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重点是理解正比例的意义,难点是能准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关键是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

4、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新课标有关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认识成正比例的量以及正比例关系,并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通过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

情感态度: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二、学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数学能力。

在学习正比例之前已经学习过比和比例,以及常见的数量关系。

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比值一定的变化规律。

学生容易掌握的是:判断有具体数据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比较难掌握的是:离开具体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

三、教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通过游戏引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归纳正比例的特征。

人教版小学的数学六年级的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小学的数学六年级的下册《比例的意义》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课设计《比率的意义》教课设计教课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比率的意义。

技术目标: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能构成比率,培育学生抽象归纳能力。

感情目标: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互相联系、变化发展的。

要点:理解比率的意义。

难点:判断两个比可否构成比率。

教课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比的知识,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二、教课过程1.比率的意义(1)出示 P40 例 1操场上和教室里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2.4∶ 1. 6=3∶ 260∶ 40=3∶ 22. 4∶ 1. 6=60∶ 40象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率。

比率也能够写成:60 = 40做一做1、下边那组中的两个比能够构成比率?把构成的比率写出来。

(1)6∶10 和 9∶15(2)20∶5和1∶4(3)1∶1和 6∶4(4)∶和3∶12 3 4 4答:( 1) 6∶ 10=3∶ 5 9∶ 15=3 ∶5 (2) 20∶ 5=4∶ 1 ( 3) 6∶4=3∶ 2 ( 4) 0. 6∶ 0.2=3∶ 2 3 ∶ 1 =3∶ 14 4因此,只有第一组能够构成比率为6∶ 10=9∶ 152、用图中 4 个数据能够构成多少比率?答: 2∶ 4=1. 5∶ 34∶ 2=3∶3∶ 4=1.5 ∶24∶3=2∶ 1. 5全课小结经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是比率?拓展延长用1、 8、1、12 四个数分别作为比率的项,你能构成几个比率?23。

《比例的意义》教案

《比例的意义》教案

《比例的意义》教案《比例的意义》教案(通用20篇)《比例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能力目标: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情感目标:通过动手、动脑、观察、计算、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全面参与教学活动。

重点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难点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每周一的早上我们学校都要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那么,你们对国旗都有哪些了解呢?(生自由回答)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明你们都很热爱我们的国家,希望你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五星红旗是庄严而美丽的,并且它与我们数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比例(板书课题:比例)合作探究二、新授(课件出示不同大小的国旗图案)师:画面上出现了四幅不同大小的国旗,请同学们任选两面国旗来算一算它们各自长与宽的比值是多少?然后观察结果,你能发现什么?(板演,观察到比值相等,教师板书:两个比相等)师:那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生汇报的两个相等的比)教师边指着这组相等的比一边说:好,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

(把定义补充完整)。

这就是比例的意义(把课题板书完整)请同学们齐读。

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比例的意义,思考:想要组成比例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生回答,等式;有两个相等的比)(教师再强调:一定是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师:你还能从四面国旗中找出哪些比例?(写在练习本上,然后汇报。

教师板书)师: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比如:60:40=60/40,那比例也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吗?怎么写?(口答)师:我们刚才一直在强调比和比例的联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吗?从形式上区分:比由两个数组成;比例由四个数组成。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
-比例的定义:强调比例是由两个等比例数列的部分对应项构成的等式,这是比例学习的基石。
-比例的基本性质:包括比例的对称性、反比性质、合比性质和等比性质,这些性质是解决比例问题的重要工具。
-比例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进行计算,如购物打折、距离换算等,这是比例知识的核心应用。
举例:
-重点讲解比例的定义,通过具体例子(如购物时商品原价与折后价的比例关系)来加深理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例的定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比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打折、距离换算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使用比例尺测量并绘制教室的平面图。
在学生小组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独特思路和方法,这让我深感欣慰。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然而,本节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讲解重点难点时,可能部分学生对比例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同时,我也意识到,对于难点的讲解,我应该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选自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一节。本节课主要内容为:
1.比例的定义:介绍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是由两个等比例数列的部分对应项构成的等式。
2.比例的基本性质:探讨比例的四个基本性质,即:比例的对称性、比例的反比性质、比例的合比性质和比例的等比性质。
四、教学流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77页,学习了比例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之前学过的比例、比、除法等知识的一个综合应用,也是为后面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基础。

比例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如购物时比较价格、测量长度等。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比例、比、除法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例的深层次意义和应用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比例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2.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理解比例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学具:学生手册、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比较价格,引出比例的概念。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比例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比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选择一道实际问题,运用比例的知识进行解决。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10篇)《比例》教学设计篇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教材第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

2、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与联系。

2、能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1、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引出新的知识。

教具准备:情景图、多媒体课件、习题卡。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课题:比例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生1,生2等回答)我们已经了解了比的这些知识,请做下面练习。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8:453:52.7:4.5求完比值你觉得哪些比有联系?【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比单关的有关知识。

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例”在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符合某种条件。

今天这两个比的比值一样,能不能用等号连接呢?师:相机板书:3:5=2.7=4.5?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比例的意义,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什么知识呢?板书完整课题:比例的意义二、揭题示标。

预设:生:1、比例的意义是什么?生:2、比例的意义有什么作用?(师趁机板书在黑板右上角)【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课题,提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本节课我们就来完成这两个目标:三、自主探索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神圣不可侵犯,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国旗?【设计意图:对学生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教育】生各抒己见。

你知道下面这些国旗的长和宽是多少吗?它们有大有小,都符合要求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自学指导:1、请每位同学任选两面国旗,分别计算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值和宽与长的比值。

2、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3、把你的发现尝试用算式写下来。

(5分钟后,期待你精彩的分享)【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设计教学情景,设置悬念,国旗为什么形状相似却大小不一,这其中的奥秘何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感受大小不同的国旗的变化。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

2、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教学流程:一、复习铺垫,猜想引入师:(1)表格里有哪两个相关联的量?(2)这两个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2、猜想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比例关系反比例关系。

(说板书:反比例)师:从字面上看反比例与正比例会是怎样的关系?生:相反的。

师:既然是相反的,你能联系正比例关系猜想一下,在反比例关系中,一个量会怎样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变化会有怎样的规律?生:(略)反思:根据学生认知新事物大多由猜而起的规律,从概念的名称正、反两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顾名思义,对反比例的意义展开合理的猜想,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愿望。

二、提供材料,组织研究1、探究反比例的意义师:大家的猜想是否合理,还需要进一步证明。

下面我提供给大家几张表格,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1)表中有哪两个相关联的量?(2)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是怎样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化规律是什么?2、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巡回查看,并做适当指导。

)3、汇报研究结果(在汇报交流时,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分析到表3时,大家开始争论起来。

)生1:剩下的路程随着已行路程的扩大而缩小,但积不一定。

生2:已行路程十剩下路程=总路程(一定)。

(最后通过对比大家达成共识:只有表2和表3的变化规律有共性。

)师:表2和表3中两个量的变化规律有哪些共性?(生答略。

)师: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完成说板书。

)师:如果用字母A和B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用C表示它们的积,你认为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关系式表示?[说板书] 反思:教材中两个例题是典型的反比例关系,但问题过瘦过小,思路过于狭窄,虽然学生易懂,但容易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4.1.1《比例的意义》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4.1.1《比例的意义》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4.1.1《比例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意义》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以及比例的性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等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比例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

2.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性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比例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比例的性质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使用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思考,逐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练习。

2.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问题导入,如:“小明和小华的重量比是2:3,如果小明的重量增加了10千克,他们的重量比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比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如2:3可以表示为2/3或者2比3。

并通过实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如计算比例中的未知数,改变比例中的数值观察比例的变化等。

通过动手操作和思考,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和运用。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如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比例中的未知数等。

通过练习,巩固对比例的掌握和运用。

5.拓展(10分钟)讲解比例的性质,如比例的倒数、比例的乘法等。

并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性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比例的意义》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比例的意义》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内涵,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比例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等基本知识,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比例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引导、探究、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组成,比例的基本性质。

2.难点:比例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体验比例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比例的相关情境和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黑板、粉笔: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比例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比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组成,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操练情况,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比例的知识。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5篇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5篇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优秀5篇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求比值和比的应用的基础上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比例的意义,对学生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乃至在初中继续学习有关正、反比例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1、本班现有学生92人,男生49人,女生43人。

2、本班班额大,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学时的内容分成了两课时,本节课主要学习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比例的意义的过程,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主动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比例的意义。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3、能根据一个比例写几个不同的比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复习1、什么叫比?怎样表示比?一辆汽车1小时行60千米,2小时行120千米,3小时行180千米,分别说出所行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这些比表示的意义是什么?2、怎样求比值?求下面各比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20∶252.7∶4.56∶10生回答。

学生回答后,独立求出各比值,并交流汇报。

复习旧知,为新知探究奠定基础。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在比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揭示课题,比例的意义。

学生打开数学课本48页。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探究比例的意义1、课件出示例1:两组同学同时在操场探讨竹竿长与影子长之间的规律。

列表如下:竹竿长(m)23......影子长(m)69......2、你能写出多少个有意义的比?并求出它们的比值。

3、观察这些比,把能用等号连接的比用等号连接起来。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5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5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意义。

2. 能够解释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根据比例关系进行计算。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例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 一本书的宽和高的比例。

- 一辆汽车的轮胎和车身的比例。

- 一次混合果汁的水和果汁的比例。

步骤二:讲解比例的意义1. 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或相似特性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 比例可以用来描述两个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状关系或者其他特点关系。

3. 比例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购物中的优惠折扣、食谱中的配料比例等。

步骤三:比例的表示方法1. 比例用两个数或两个量之间的冒号“:”表示,例如1:2、2:3。

2. 比例也可以用分数表示,例如1/2、2/3。

步骤四:比例的计算1. 如果已知一个比例中的一项和比例的另一项,可以通过分析得到未知项目的值。

例如,已知比例2:3,其中2的值是4,可以通过分析得到3的值是6。

2. 如果已知一个比例和比例的一个项的值,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比例的其他项的值。

例如,已知比例2:3,其中一个项的值是4,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另一个项的值是6。

步骤五:练习和巩固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来巩固比例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进行课堂讨论和解答。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确保学生对比例的意义和计算有清晰的理解。

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和发现比例。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精选5篇(二)教学目标:1. 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大小比较方法;2. 能够用不等式比较法进行负数的大小比较;3. 通过练习,提高对负数大小比较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2. 教学素材(包括正负数的数轴、练习题等);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负数的概念(5分钟)1. 要求学生回顾正数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正数表示什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4.1.1《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4.1.1《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4.1.1《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4.1.1《比例的意义》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为后续的比的计算、比例尺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使学生感受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学生在理解比例的意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含义,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知道比例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比例的组成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3.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组成,比例的基本性质。

2.难点: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比例的实际应用。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讲解法,教师详细讲解比例的组成及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如购物、烹饪等场景。

2.准备比例的图片或实物,如尺子、天平等。

3.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比例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购物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小明购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铅笔的价格是3元,橡皮的价格是1.5元,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让学生尝试用比例解决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比例的概念,介绍比例的组成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并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例子,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比例的意义》教案

《比例的意义》教案

《比例的意义》教案《比例的意义》教案(精选2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比例的意义》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比例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猜想与验证、观察与概括的能力。

4、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收获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投影片、练习纸三案设计:学案一、自学质疑[探究任务一] 比例的意义1、投影出示几组比,让学生写出各组的比值,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一、回顾旧知、孕伏新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许多知识,说说你已经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识?(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能很快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吗?2、师板书题目:(1)4:5 20:25 (2)0.6:0.3 1.8:0.9(3)1/4: 5/8 3:7.5 (4)3:8 9:27[评析:开门见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循序渐进,为新课做好准备。

因为这些题目还要用到,所以不惜费时板书——有效的呈现方式]二、丝丝入扣,深挖比例的意义(一)认识意义1、指名口答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在比例下方写上比值。

师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三组比值相等,一组不等)2、是啊,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4:5=20:25 师:最后一组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板书:比例)[评析:通过口算求比值,不经意间学生就有了发现,有三组式子比值相等,一组不等,如行云流水般引出比例。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模式:“激趣—自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成年男女体形的差异。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临摹、写生锻炼学生的人物速写能力。

3、态度情感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了解人体的完美,感化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情操,让学生在完美中感受现实世界。

教学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为绘画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美术课不在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是用艺术美净化灵魂和审美、美术感受及绘画能力的培养。

本节课主要以测量实验、临摹写生为主,教材在本节课中起辅助作用。

2、重点和难点:重点:解人体的基本结构;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成年男女体形的差异。

锻炼学生的人物速写能力。

难点:人物速写技法、技巧及速写线条的把握。

3、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以多媒体演示、欣赏、测量、比较、临摹、写生与教师示范相结合,创造性参与活动的综合形式结合教学,指导学生在参与测量实验活动中获得人体结构与比例的知识,从欣赏中获得美的感受,从临摹写生中锻炼学生的人物速写能力,体现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用具:直尺、挂图、铅笔、橡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兴趣1、教师出示脑筋急转弯小题目:“有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

”2、由学生的回答“人”导入新课,“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有关人的问题。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美术作品的主要表现对象。

”3、通过多媒体出示多幅中外有关人体的绘画作品,教师并简单讲解。

4、教师引导“这些作品中的人物都十分完美,那么人体为什么这么完美呢?”5、“人体之所以完美是因为人体的各部分都是按照和谐对称和严格的结构、比例关系组合而成的”师生问好二、讲授新课自主探究、互动交流1、出示人体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讨论人体可以分为几部分?2、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总结出正确的人体结构。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比例的意义》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意义》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以及比例的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比例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比例这一概念,学生可能初次接触,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了解比例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表示方法,比例的性质。

2.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2.操作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3.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比例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例材料。

2.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购物时发现商品打折,原价与现价之间的比例关系,引出比例的概念。

提问:什么是比例?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具体的数据,如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比例关系。

引导学生用比例表示这组数据,并解释比例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例操作,选取一些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浓度问题等,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

每组选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然后分享给全班同学。

4.巩固(10分钟)针对每组实例,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如比例的表示方法、比例的性质等,让学生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0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能力目标: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设计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复习,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根据游戏写出比,复习比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勾起学生关于与比相关知识的记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情趣导入,激发兴趣
(一)、照片激趣
师:小小的游戏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只要你善于发现、多思考,就会有所收获。

1、教师出示本人原照与放大后的三幅照片,提问:
“老师想把这张照片放大,出现了下面的几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用教师同人不同样的照片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初步感知:照片不变形,是因为由原照“按比例”放大的。


2、揭题:——比例。

师:这张照片之所以没有变形,因为它是由原照片“按比例”放大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例。

三、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1)教师课件出示原照与一张放大照,提问:
“现在老师给出这两张照片的数据,分别算出每张照片长和宽的比值,然后看一看这两个比有什么关系?”
学生独立计算两张照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后,思考,交流,谈发现
(2)师解释比例的意义并板书。

师:原来不变形、按比例缩放指的是可以找到两个比值相等的比。

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写成这样的一个等式,板书: 7:5=14:10或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情境中的两张照片,在对数据充分观察和分析的过程中,积累宝贵的数学经验,初步感知比例的意义。


2、深入理解比例的意义。

(1)教师出示课件,提问:
生活中还有很多“按比例”缩放的现象,请看——五星红旗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当它冉冉升起的时候,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操场上的国旗和教室里的国旗的尺寸,它们的长与宽的比是不是也能组成这样一组等式呢?
学生独立思考,记录,尝试写出等式。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课件出示天安门国旗,提问:
师: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尺寸又不同了。

图上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组成哪些比值相等的等式?
学生自主观察、计算,发现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3)教师小结,介绍国旗法。

师:是的,这三面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一样的,其实所有国旗长和宽的比都是3:2。

这在国旗法中是有明文规定的。

(4)揭示意义。

师:像大家刚才写的这些等式都是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5)深入挖掘。

师:刚才同学们就是发现长和宽的比值相等,可以组成比例。

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启发学生写出其它相对应的量组成的比。

师:这三面国旗宽和长的比值也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宽和长的比也都可以组成比例;每两面国旗长和长的比值、宽与宽的比值也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长的比与宽的比也可以组成比例。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多面国旗情境,给学生有更充分的探究和体验的机会,为比例意义的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源。

同时为后续深入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做了坚实的铺垫。

更有助于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注重了“数学化”与“生活化”的结合。


3、抽象比例的概念。

师: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吗?学生概括。

师: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什么?学生抓关键,悟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理解后的语言叙述比例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长知识长智慧的同时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4、比较“比”和“比例”。

师:大家觉得“比”和“比例”是一回事儿吗?
(设计意图:学生从意义与形式上深刻区分两个概念,拓宽思维的广度。


四、练习巩固,综合运用
师:咱们现在已经认识了比例的意义,下面我要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基本练习:判定哪组比能组成比例。

2、明辨是非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这组题的练习,增强了新知识的清晰度与稳定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层次清楚。


3、开放练习:教师给出一个比,提问:
师:现在,提高难度。

老师给出一个比10:5,看看谁能在一分钟内写出的比例最多。

师:还可以写更多吗?有什么诀窍?(我们在最简比的基础上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就可以写出无数个比例。


(设计意图:提出条件让学生自己组成比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五、总结提升,拓展视野
1、总结回顾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比例的哪些知识?你还想研究比例的什么知识?”学生自由发言,回顾知识要点。

2、视野拓展(介绍5个人体中有趣的比)
师:比例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看生活小百科——人体中有趣的比例。

希望你们课后能找到更多的“比例”,到那时,相信你们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会“比例”后再去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更容易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数学化”与“生活化”紧密结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