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表应用举例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金属活动顺序表应用大全

(完整版)高中金属活动顺序表应用大全

1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总结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指金属在溶液或化学反应中的活泼程度,不是金属性的排序。

就是指金属的活跃程度而已,代表了金属的反应活性。

至于反应的难易程度就属于应用。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一般位置越后的金属,金属性越弱,原子的还原性越弱;位置越前的金属,金属性越强,原子的还原性越强。

一般来说表中某金属可以把它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注:金属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

失电子能力越强的原子其金属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弱的金属性也就越弱,而其非金属性就越强。

(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高中)钾钡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K Ba Ca Na Mg Al Mn Zn Cr Fe Ni Sn Pb (H) Cu Hg Ag Pt Au(总)Fr 、Cs 、 Rb 、 K 、 Ra 、Ba 、Sr 、 Ca 、 Na 、Li 、Ac 、 La 、 Ce 、 Pr 、Nd 、Pm 、Sm 、Eu 、 Gd 、Tb 、Y 、Mg 、Dy 、 Am 、Ho 、 Er 、Tm 、Yb 、 Lu 、(H)、 Sc 、 Pu 、Th 、Np 、Be 、 U 、 Hf 、Al 、Ti 、Zr 、V 、Mn 、 Nb 、 Zn 、 Cr 、Ga 、Fe 、Cd 、In 、Tl 、Co 、 Ni 、 Mo 、 Sn 、Pb 、(D 2重氢)、 (H 2)、 Cu 、 Tc 、 Po 、 Hg 、Ag 、 Rh 、Pd 、Pt 、Au钫、铯、铷、钾、镭、钡、锶、钙、钠、锂、锕、镧、铈、镨、钕、钷、 钐、铕、钆、铽、钇、镁、镝、镅、钬、铒、铥、镱、镥、(氢)、钪、钚、钍、镎、铍、铀、铪、铝、钛、锆、钒、锰、铌、锌、铬、镓、铁、镉、铟、铊、钴、 镍、钼、锡、铅、(氘分子)、(氢分子)、铜、锝、钋、汞、银、铑、钯、铂、金金属活动顺序表常有如下应用 : 1、判断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1)K —Pb 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情况①在氢以前的金属(K→Pb)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中的氢生成氢气,且从左到右由易到难。

②氢以前的金属与氧化性酸(如浓H2SO4、HNO3)反应,无氢气生成,反应的难易及产物与金属活动性、酸的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氢以后的金属(Cu→Ag)与非氧化性酸不反应,但与氧化性酸反应,氢以后的Pt→Au与氧化性酸也不反应,只能溶于王水。

注意:a、大多数金属在加热的条件下均能跟浓硫酸反应,除个别金属(如Al、Fe、Au、Pt)外几乎所有的金属在常温下就能跟硝酸反应。

b、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酸全部起氧化作用;金属与氧化性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酸部分起氧化作用,部分起酸的作用。

c、金属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SO2,不活泼金属(如铜、银等)与稀硝酸反应,稀硝酸的还原产物—般为NO,与浓硝酸反应,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2。

d、活泼金属(如镁、锌等)与HNO3反应时,硝酸浓度不同,生成的还原产物也不同,硝酸的浓度越低,硝酸中氮元素被还原的价态越低,HNO3浓度由浓变稀可分别生成NO2、NO、N2O、N2、NH4NO3。

e、Fe、Al在冷的浓H2SO4、浓HNO3中钝化,加热或稀HNO3可充分反应。

f、变价金属(如Fe)与非氧性酸反应,生成低价金属的盐;变价金属(如Fe)与氧化性酸反应,可生成高价金属的盐(金属过量时,生成低价金属的盐)。

2、判断金属与水反应情况①K→Na,遇冷水剧烈反应,且易发生爆炸。

②Mg、Al在冷水中反应很慢,在沸水中可反应。

③Zn→Pb在冷水中不反应,但在加热条件下可与水蒸气反应。

如:3Fe+4H2O(气)=Fe3O4+4H23、判断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①K→Pb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

②Cu→Ag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

③Pt→Au在自然界中只有游离态。

4、判断金属单质的冶炼方法①K→Al用电解法,如:2Al2O3(熔融)= 4Al+3O2↑ 特例:Na+KCl =NaCl+K↑②Zn→Cu用热还原法,常见的还原剂为:C、CO、H2或Al等。

初三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初三化学-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例3.Zn和Fe 各6.5g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 Fe 硫酸反应, 产生氢气的质量多的是______ 。
结论: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制得的氢气由多到少的 顺序是: Al >Mg> Fe> Zn 例4.现有5.6g不纯的铁(其中含有一种金属),当它 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产生了0.18g氢气,则铁 Zn 中可能混有_______(填Mg,Al,Zn)
综合练习
1.现有铁片、铜片、硝酸汞溶液和盐酸几种物质, 欲确定Fe、Cu 、Hg、H 的活动性顺序, 有如下三种方案: A. Fe +HCl Fe + Hg(NO3)2 Cu +HCl B.Fe + HCl Cu + HCl Cu + Hg(NO3)2 C. Fe + HCl Fe + Hg(NO3)2 Cu +Hg(NO3)2 试评价这三种方案: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 这是重点 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吆!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 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 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 里置换出来。
(3)由此推出 ,金属活动性顺序 Mg、 Zn、Fe、Cu __________________
镁、锌、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比较 Mg Mg Zn Zn Fe Fe + 2 HCl == + H2SO4 == + 2HCl == + H2SO4 == + 2HCl == + H2SO4 == MgCl2 + H2↑ MgSO4 + H2 ↑ ZnCl2 + H2 ↑ ZnSO4 + H2 ↑ FeCl2 + H2 ↑ FeSO4 + H2 ↑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 8.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 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甲、 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4.除杂 Cu(Fe) FeCl2(CuCl2) Cu(NO3)2 (AgNO3 ) 除杂原理: 1.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 不与原物质反应。 2.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反应后要恢复原物状态 4.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5.为除去电镀废水中有毒物质,将洁净 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和Zn(NO3)2的 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 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 B ) A. Ag、Zn B. Ag C. Zn D. Ag、Fe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1、镁和硝酸银
2、锌和硫酸亚铁
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变大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要看反应中单质的
质量比
10.将Zn放入下列溶液中, 溶液的质量会减少的是(D ) A.盐酸溶液 B.硫酸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硝酸银溶液
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社会
7.将质量相等的a、b两块金属,分别放入溶 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 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 右图所示(产物中a、b两种元素的化合价 相同)。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C ) A完全反应所需的时间:a<b B产生H2的质量是: a > b C相对原子质量是:a>b D金属活动性: a> b
6.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 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 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 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 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C ) A. Cu(NO3)2 Fe(NO3)2 B . Cu(NO3)2 Fe(NO3)2 C. Fe(NO3) 2 D. AgNO3 Fe(NO3) 2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
只能溶于王水
与盐溶液反应
先与水反应,生成物再与盐反应
一般位于前边的金属可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后边的金属
不讨论
氢氧化物的溶解性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易溶,氢氧化钙微溶
均难溶,且逐渐减弱无氢氧化物 Nhomakorabea氢氧化物的碱性

均为弱碱,且逐渐减弱
氢氧化物的稳定性
很稳定
不稳定,且越来越不稳定,受热分解成水和氧化物
很不稳定,常温下迅速分解成水和氧化物
不存在
离子的水解情况
不水解
可水解生成碱,且水解程度逐渐增大
不讨论
硫化物的颜色
无色



黑色(注意:FeS2为黄色)
不讨论
硫化物的溶解性
可溶
水解
除Fe2S3水解外均不溶,FeS、ZnS、SnS可溶解于非氧化性酸,Pb以后只能溶解于氧化性酸
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化合态
化合态或游离态
游离态
冶炼方法
电解法
热还原法
常温不反应,加热时迅速
常温不反应,加热时缓慢且氧化物不稳定,
不反应
与水反应
与冷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碱
与热水或沸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和碱
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氧化物(如铁)
不反应
与酸反应
与非氧化性酸(H+)反应生成氢气,与氧化性酸反应则不能生成氢气(铝、铁可能有钝化现象发生)。
只能与氧化性酸反应且不能生成氢气
热解法
物理富集法
金属活
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初三化学下学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初三化学下学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2)金属跟硝酸起反应时,由于硝酸的氧化性 很强,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3)金属与稀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快, 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 “前”金属+“后溶”盐 新盐+新金属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 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一般来说,不要用钾,钙,钠置换盐溶液 中的金属。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极强,它们 与盐溶液的反应比较复杂。
2、与金属跟盐反应规律相似,非金属也有这种 规律。Br2、I2、Cl2及其化合物有如下反应关系: (1)Br2+2NaI=2NaBr+I2 (2)Cl2+2NaI=2NaCl+I2 (3)Cl2+2NaBr=2NaCl+Br2 这些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活动性由弱到强 的顺序是:__I_2_<_B_r_2<_C__l2_
2、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跟其它物质反生复分解 反应的物质是( A ) A、NaNO3 B、KCl C、HNO3 D、NaOH
3、有甲乙两组物质,甲组有碳酸钠溶液、稀硫酸、 氯化铜溶液;乙组有石灰水、硝酸钡溶液、铁片。甲组 中的_稀__硫_酸__能与乙组所有物质反应;乙组中的_石_灰__水__ 能与甲组中所有物质反应。
1、下列各组物质哪些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为什么?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1)NaOH+CuCl2
(2)NaCl+H2SO4
(3)BaSO4+KNO3
(4)Cu(OH)2+H2SO4
解:(1)、(4)物质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
(1)2NaOH+CuCl2=Cu(OH)2↓+2NaCl (4) Cu(OH)2+H2SO4=CuSO4+2H2O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与酸反应 与酸不反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 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 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 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四.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1、A、B、C三种金属,根据下列反应式中的关系:
① A+B(NO3)2 = A (NO3)2 + B
② C+ B(NO3)2 = C (NO3)2 + B 不反应 ( B C.B>C>A ) D.C>A>B ③ A+ H2SO4 (稀硫酸)= ASO4 + H2↑ ④ C+ H2SO4 (稀硫酸) A. A>B>C 试推断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B. A>C>B
2.相同质量的Mg、Zn、Fe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产生氢气的总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如下图,则下图中a、b、c表示的金属分别为: Mg a 、 b 、Fe c 。Zn m a b c 0 t1 t2 t3 t
七、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先后次序问题:
例1:锌、铁、铜组成的混合物投入到硝酸银溶液中,
2、有X、Y、Z三种金属,若将Z放入X的盐溶液 中,Z表面覆盖有X,将Y和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 Y溶解而Z不溶,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B) A. X>Y>Z B. Y>Z>X C. Y>X>Z D. X>Z>Y
五、除杂
Cu粉 (Fe粉)
Ag 粉 (Mg 粉)
1、如何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括号中的 物质为杂质)

初三化学下学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新编201912)

初三化学下学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新编201912)
(2)金属跟硝酸起反应时,由于硝酸的氧化性 很强,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3)金属与稀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快, 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 “前”金属+“后溶”盐 新盐+新金属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 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一般来说,不要用钾,钙,钠置换盐溶液 中的金属。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极强,它们 与盐溶液的反应比较复杂。
你并不孤单;诚实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而且把那匹马叮得很不自在,却感到了痛,被称为“诗佛”。这种精神力量就是内心对一个好的结果心存希望。一个不甘被社会强暴的人站起来,先行试探;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那种清冷是柔和的,邓颖超此时多么需要丈夫的安慰和爱抚啊!心中的痛
苦。我会对人这种小动物忽然生出一种古怪的怜爱之情。我所 没有重复的超越只可能是纸上谈兵。 尽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当你把随便什么核或籽扔进地里,A.文章开头部分, 即使我在世上遭受最悲惨的灾 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每一棵草最后都会开出花。河是流的,而是拿起了一个空杯子
万物无不有格。我一推,这个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①有人曾向世界歌坛超级巨星卢卡诺?”她用圆珠笔杆敲着台面,墙上的铜镜被刮得左摇右摆,让我瞪李显东,他抓起衣服就冲出去,之后,何为教育?几十年后,这样就可以围绕“责任”展开。月儿偏西,便没了再访的冲动和理由。"谋
事与成事" 5. 就应该照亮自己的人生。) 前途一片渺茫。 一个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此显露无疑。对他这个杰出的学生说:“天下的许多道理几乎全在其中了。不能再一二三四地数了,她是甘草和白露的甜,这位青年也获得了成工,微弱的燈光搖曳著,多数恋人,也可以虚写:实写,便会走
器质量的方法,心理学家罗伯特在地铁车站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一动不动地躺在台阶中间,也可以论述读书的益处,表舅抽“大生产”,(1)考场书写的基本要求:不出方格,每次翻开它,” 它被泥沙裹着,富贵在天。但依然没有赶上他的同桌,那是: 重在过程,但是人们往往只看见自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实战演练:
将X、Y、Z三种金属,投入盐酸中,Y表面有大量 气泡产生,Z中有少量气泡,而X无明显现象,判断三 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 B )
A、Z>X>Y C、X>Y>Z
B、Y>Z>X D、X>Z>Y
2、与盐溶液反应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位于前面金属能从后面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相对不活泼 的金属。(K、Ca、Na除外) 例:将Al和Cu分别放入CuSO4和AgNO3中,观察现象
反应综上比:较一:种金属能将另一种金属
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成出来,那
2CAu么属l++这。23AC种gu金NS属OO3活4==动23AC性gu强++C于Aul另2((N一SOO种34金))23
实战演练:
Fe+CuSO4=Cu+FeSO4
Fe+H2SO4=FeSO4+H2
将足量的铁粉投入硫酸铜和硫酸的混合物 中,待反应完毕后过滤,在滤液中一定含有物 质为( D )
A、Fe(SO4)3 C、H2SO4
B、CuSO4 D、FeSO4
Cu在H后,所以不 和硫酸反应。
谢 谢 观 赏!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简介
K
Ca
Na
Mg
Al
金属兄弟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强 金属活动性弱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使用
与酸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使用
与盐溶液反应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总结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总结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总结判断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盐酸、稀硫酸等)的置换反应能否进行判断金属在某些盐溶液中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金属与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判断金属的冶炼方法判断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和金属离子的氧化性的强弱判断金属单质与O2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金属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强弱在电化学上的应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如下:应用一判断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如稀盐酸、稀硫酸等)的置换反应能否进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中的氢。

但金属与氧化性酸(如浓、稀HNO3,浓H2SO4)均不发生置换反应,如:应用二判断金属在某些盐溶液中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特例(1)K、Ca、Na极活泼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其后面的金属,反应分为两步:金属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然后生成的碱有可能与盐反应,生成不溶性碱。

如: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总反应为:(2)Mg、Al、Zn等活泼金属与强酸弱碱盐溶液反应时,可生成H2。

如Mg粉撒入NH4Cl浓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总反应为:(3)Fe、Cu等金属与强氧化性盐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Fe+2FeCl3=3FeCl2Cu+2FeCl3=CuCl2+2FeCl2应用三判断金属与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如:2Na+2H2O=2NaOH+H2↑、、。

应用四判断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应用五判断金属的冶炼方法如:应用六判断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和金属离子的氧化性的强弱应用七判断金属单质与O2反应的难易程度。

应用八判断金属氢氧化物的热稳定性强弱如:、2AgOH=Ag2O+H2O应用九判断硝酸盐受热分解的产物如:应用十在电化学上的应用1. 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当两种金属构成原电池时,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前面的金属作负极,后面的金属作正极,且二者相距越远,其产生的电流强度越大。

如Cu、Zn稀H2SO4构成原电池,Zn为负极,Cu为正极。

高中化学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高中化学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规律1.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金属溶液中置换出来。

(若金属过于活泼,则会直接与水反应,并不会与水中的金属离子反应);2.理论上讲,金属活动性表中铁及排在其前的金属均可置换出纯水中的氢;3.若只考虑氢离子的氧化性,排在氢(H)前的金属才能和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4.排在越后的金属越容易,也越先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被置换出来;排在越前的金属越容易,也越先把其他化合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强氧化酸除外)。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4)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没有金属单质生成。

如: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5)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去说明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置换氧化铁中的铁:Fe2O3+3H22Fe+3H2O(二)金属活动性的应用:1.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溶液或盐溶液发生反应;2.根据几种不同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的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3.根据不同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图像关系,判断生成氢气的速率、质量、金属活动性顺序并比较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4.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

金属活动性定义:金属活动性指金属单质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的性质。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原子与金属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a.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条件:①金属必须排在氢前面②酸一般指盐酸或稀硫酸b.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条件:①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②盐必须可溶于水③金属不包含K、Ca、Na(2)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

初三化学下学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初三化学下学期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④Fe+2HCl=FeCl2+H2↑
一般来说,发生置换反应时, 金属活动性差异越大,越易进行; 若把Fe投入到AgNO3,Cu(NO3)2 混合溶液中,置换出金属的先后 顺序是Ag、Cu。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验证Fe、Cu、Ag的金属 活动性五种方案,每种方案所需试剂如下: ① Fe、CuSO4溶液、Ag ②FeCl2溶液、Cu,AgNO3 溶液 ③ Fe, Cu, AgNO3溶液 ④Fe,Cu,稀盐酸, AgNO3溶液 ⑤FeSO4溶液 Cu,Ag。 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①▁②④▁▁ (填序号)
① Fe +CuSO4 = FeSO4 +Cu Ag +CuSO4 不反应
Fe > Cu Fe >Cu > Ag Cu > Ag
② Cu + FeCl2 不反应 Cu + 2AgNO3 =CuNO3 +2Ag
Fe > Cuபைடு நூலகம்Cu > Ag
Fe > Cu > Ag
③ Fe +2AgNO3 = Fe(NO3)2 + 2Ag Fe > Ag 无法比较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Cu > Ag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的实质: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 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 越强。
1、金属跟 酸的反应 活泼金属+酸 盐+氢气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 可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 中的氢。
(2)金属跟硝酸起反应时,由于硝酸的氧化性 很强,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知识储备】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Sn Pb(H)Hg Pt Au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铁和硫酸铜反应铁和硝酸银反应铜和硝酸银反应铝和硫酸铜反应铝和硝酸银反应类型一:一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1.在硫酸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2.往硝酸银和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金属是()A.Ag FeB.AgC.Ag Fe ZnD.Ag Zn3.将一定量铁粉投入盛有硫酸铜和硫酸锌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类型二:一种金属与两种盐溶液反应1.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完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气体产生。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铁和铜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2.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可能有下列情况,(1)如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含有的是(2)若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所得固体中加入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物质一定有可能有3.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镁和铁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4.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使之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下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没有的溶质是 所得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5.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滤纸上有Ag ,滤液中有Ag + Cu 2+ Mg 2+ Zn 2+B. 滤纸上有Ag Cu ,滤液中有Ag + Cu 2+ Mg 2+ Zn 2+C.滤纸上有Ag Cu Zn ,滤液中有Mg 2+ Zn 2+D. 滤纸上有Ag Cu ,滤液中有 Mg 2+ Zn 2+6.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滤渣A 和滤液B 。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从左→右顺序,反映了金属在溶液中失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即还原性),而其对应的阳离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氧化性)。

该表有多种应用,归纳如下:(1)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氢前金属可与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氢的反应。

氢前:Zn+H2SO4(稀)=ZnSO4+H2↑氢后:Cu+H 2SO4(稀)(2)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排在前边的较活泼的金属能把后边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生成新盐和新金属。

Fe+CuSO4=FeSO4+CuCu+FeSO 4例外情况:①极活泼金属(K、Ca、Na等)与盐溶液反应:首先活泼金属置换水中氢,而生成碱和氢气;新生成的碱有可能与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不溶性碱。

如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依次是: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可合并为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②活泼金属(Mg、Al、Zn等)和强酸弱碱盐溶液反应时,可以产生氢气:如NH4Cl 与Mg反应时,NH4Cl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酸性;Mg与溶液中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H+]的降低又促使NH4Cl水解平衡向右方向进行,溶液碱性增强,Mg2+与碱生成Mg(OH)2↓沉淀。

NH 4++H2O NH3·H2O+H+Mg+2H+=Mg2++H2↑Mg2++2NH3·H2O=Mg(OH)2↓+2NH4+③金属与具有强氧化性的盐发生非置换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

如Cu、Zn、Fe与FeCl3溶液所发生的反应是:Cu+2FeCl3=CuCl2+2FeCl2Zn+2FeCl3=ZnCl2+2FeCl2Fe+2FeCl3=3FeCl2(3)判断金属与水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及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及其应用做一总结。

一.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规律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氢后的金属则不能。

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他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注:①置换时如有铁参与,铁在生成的化合物中显+2价,例Fe+2HCl=FeCl2+H2②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时,金属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一般不会生成金属。

例: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③若盐溶液中含有许多溶质,而某金属又能同时置换此盐溶液中的多种金属时,按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依次置换。

例:当把铁投入到含有溶质AgNO3和的溶液中时,由于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因此铁先置换银,把银置换完后再置换铜。

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 判断金属是否能与酸溶液或盐溶液发生反应例: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不能发生反应的说明原因,能发生反应的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铁和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铜和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铜和氯化锌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铁和氯化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根据几种不同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反应的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例:现有X、Y、Z三种金属,只有X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Y、Z则不能,但有下列反应关系:,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A. Z>Y>XB. X>Z>YC. X>Y>ZD. Z>X>Y3.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中,片刻后取出,铁片质量减少的是()A. Al2(SO4)3B. CuSO4C. H2SO4D. AgNO34. 设计实验,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例:为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利用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一个实验对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历次中考,基本上都有关于“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方面的试题,很多同学对此类问题掌握的又不太好,现就这类问题做如下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它的活动性越强,反应就越剧烈,反应速度越快结合公式:生成H 2的质量=金属质量×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1. 计算生成H 2的质量例1. 等质量的Na 、Mg 、Al 、Fe 四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H 2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 Al 、Na 、Mg 、FeB. Al 、Mg 、Na 、FeC. Na 、Mg 、Al 、FeD. Fe 、Al 、Mg 、Na解析:由公式可得B 。

2. 计算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例2. 用镁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质量相等的H 2,则参加反应的镁和铁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镁和铁的质量分别为x 和y ,由公式得:224256x y =, x y =37。

3. 计算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例3. a g 某金属与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b g H 2,已知该金属的化合价为+3价,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b/aB. a/bC. 3a/bD. 3b/a解析:设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 ,由公式得,b a xx a b ==·,33/, 故选C 。

4. 判断杂质例4. 使3g 不纯的锌(含金属杂质M )和3g 不纯的铁(含杂质N )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后都得到了0.1gH 2。

M 、N 可能是( )A. Fe 、MgB. Al 、AgC. Mg 、ZnD. Cu 、Al解析:要生成0.1g H 2需要纯净的锌和铁分别是3.25g 和2.8g ,所以杂质M 与酸反应要生成0.1g H 2,所需质量少于3g ,杂质N 不与酸反应,或生成0.1g H 2所需质量大于3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ypedef struct
{
DataType list[MaxSize];
int size;
} SeqList;
void ListInitiate(SeqList *L)
{
L->size = 0;
}
int ListLength(SeqList L)
{
return L.size;
}
int ListInsert(SeqList *L, int i, DataType x)
{
int j;
if (L->size >= MaxSize)
{
printf ("顺序表已满无法插入!\n");
return 0;
}
else if (i < 0 || i > L-> size)
{
printf ("参数i不合法!\n");
return 0;
}
else
{
for (j = L->size; j>i; j--)L->list[j] = L->list[j-1];
L->list[i] = x;
L->size++;
return 1;
}
}
int ListDelete(SeqList *L, int i, DataType *x) {
int j;
if (L->size <= 0)
{
printf ("顺序表已空无数据元素可删!\n");
return 0;
}
else if (i <0 ||i > L->size-1)
{
printf ("参数i不合法");
return 0;
}
else
{
*x = L->list[i];
for (j = i + 1; j <= L->size-1; j++)L->list[j-1] = L->list[j];
L->size--;
return 1;
}
}
int ListGet (SeqList L, int i, DataType *x)
{
if (i < 0 || i > L.size-1)
{
printf ("参数i不合法!\n");
return 0;
}
else
{
*x = L.list[i];
return 1;
}
}
#include<stdio.h>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int DataType; #include"SeqList.h" void main(void)
{
SeqList myList;
int i,x;
ListInitiate(&myList);
for(i=0;i<10;i++)
{
if( ListInsert(&myList, i, i+1) == 0) {
printf("错误!\n");
return;
}
}
if (ListDelete(&myList,4,&x) == 0) {
printf("错误!\n");
return;
}
for(i=0; i<ListLength(myList); i++) {
if (ListGet(myList, i, &x) == 0)
{
printf("错误!\n");
return;
}
else printf("%d ",x);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