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四舍五入法试商 ︳青岛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运算方法,分数的基本概念,以及估算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进行除法的估算,提高计算的效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于除法的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除法计算时,往往因为计算的精度问题,导致结果的偏差。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精度,提高计算的速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含义,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除法的估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法的运用方法,提高计算的效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四舍五入法的含义,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除法的估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提高计算的效率。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的情境,如购物时需要进行除法计算,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四舍五入法的定义和运用方法。
同时,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四舍五入法在除法计算中的应用。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除法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
教师可以通过巡视课堂,对学生的计算过程进行指导。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些除法题目。
四年级数学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案、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四舍五入法在除法运算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4.实践操作,巩固提高
安排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5.反思总结,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布置一些拓展延伸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发现四舍五入法在除法运算中的作用,并总结出相应的解题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3.演示讲解,突破难点
针对教学难点,教师进行详细的演示讲解,让学生理解四舍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的具体运用和商的位数规律。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突破难点。
3.应用题:设计一道与生活相关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解答。例如:“小华去超市购物,花了82元,给了售货员100元,请计算售货员应该找给小华多少钱。”此类题目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
4.小组讨论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完成课本第47页的讨论题1、2。各小组需要将讨论过程和答案整理成文字材料,上课时与其他同学分享。
综上,本章节的学情分析表明,教师需关注学生在四舍五入法运用、逻辑思维、合作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因材施教,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推荐】《商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看题中需要保留是几位小数,就除到商的小数部分比要保留的位数多一位,再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如果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就除到商的小数部分第二位,再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如果要求保留两位小数,就除到商的小数部分第三位。……
●如果要求保留整数,就除到商的小数部分第一位。……
学生可能会说:
(1)两种都正确,因为12.0等于12。
(2)12.0正确,因为12.0是一位小数,12是整数。
(3)因为要求保留一位小数,所以商就要写成一位小数。
……
师: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很好。71.8除以6的商保留一位小数到底是多少呢?虽然12和12.0表示的数值相等,但它们表示的取近似值的范围不一样。12表示保留到整数,12.0表示商保留到一位小数,所以,正确的结果是12.0。
生:解放军。
师:对!是解放军。解放军叔叔在救助人民的生命财产时,经常有人受伤,有时也有人牺牲。所以,人们说解放军叔叔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人们最亲的人。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育红小学五(1)班的全体同学决定去慰问在“抗洪”中受伤的七位解放军叔叔。他们把省下来的零花钱凑在一起,买了158元的水果分装在7个果篮中。
学生尝试计算,请一人板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2、交流计算情况。让计算出不同位数的同学汇报计算结果。
展示不同的计算结果,让学生感受计算结果的多样化,进一步体验商的小数位数特别多,产生求知的需要,为求商的近似值打下基础。
师:同学们,算完了吗?请大家先先停下来,谁来汇报一下,你除到了商的小数第几位?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58÷7=22.5714……
师:同学们都没有算完,只算到了第四位小数。现在,请大家用计算器算一算,看结果怎么样。
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四舍五入试商》教案(二)

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四舍五入试商》教案(二)教学内容:四舍五入试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除法笔算练习和交流算法,进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法则,能用四舍五入法正确试商、计算得数,并用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练习、比较和交流等活动,提高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技能和运算能力;在比较和发现特点或规律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具有对事物观察、比较和发现数学特征的意识,形成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学习习惯,并且培养有错就改的意识和态度。
教学重点:除数四舍五人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除数四舍五人的试商方法。
教具学具:小黑板、课件或情境图等。
教学资源:苏教版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光盘;《小学数学备课手册四年级上册》表达训练: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可以用四舍五人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计算时先看被除数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
用四舍五人法把除数看成几十时,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几十,就试着商几,再和除数乘一乘看商几是不是合适。
板书设计:四舍五入试商练习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先看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教学过程:一、迁移互助1.口算。
出示练习三第8题,让学生在课本上口算第8题、填写得数。
同桌互助交流得数,呈现结果。
提问:100里面最多有几个20630里面最多有几个90?【互助】①互助表达:100里面最多有5个20,630里面最多有7个90.互助方法:双号说给单号。
互助目标:人人都会说。
755是怎样口算的?423呢?说明:除法计算时,可以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几十,确定相应的商是几。
2.迁移谈话。
谈话:上面是以前学过的口算,上节课我们又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归纳了除法笔算的法则。
这节课我们按除法笔算法则,围绕试商练习笔算。
(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试商方法,能正确地按笔算法则计算得数,并且要有细心、耐心计算的习惯。
【精品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通过这种练习,可以使学生认识一条规律,商如果是一位数,商的最高位应该是个位,商如果是两位数,商的最高位应该是十位……,利用这条规律,可以检查商的位数够不够,如商的末尾丢0问题,尤其今后遇到多为数除法,更为适用。
(3)133÷18,把18看成20试商,商()偏(),改商()。285÷42把42看成40试商,商()偏(),改商()。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能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提前进行计算题练习.
教学策略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计算过程中,试商是重点也是难点。在练习中除使用教材中编排的习题外,还可以针对重、难点内容,自己编写一些其他形式的题目,以启迪学生智慧、开拓思路,巩固所学知识。
(1)先判断()里最大填几,再计算。
25×()<120;72×()<420;
120÷25 420÷72
通过这种练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在试商的过程中,每一位上要商的数尽可能的大,而每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最开始通过此类练习,促使学生注意观察在什么情况下,初商容易偏大或偏小,试商时参照此规律,可以减少调商的次数,较快地找到合适的商,真正提高计算的速度。
4.注意对数和运算意义等的深入理解。
学生在计算中的困难和错误往往与其对数和运算的意义理解不深有关。比如本单元商末尾有零的运算,不管是口算还是笔算,学生在最初学习时出现错误,与其对运算的关键“每一步商”的意义不理解有关。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意义理解的教学;另一方面,当学生计算出现困难或错误时,教师要注意学生是否理解相应的数和运算的意义。
《五入法试商》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入法试商》教学设计与反思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实验小学林向阳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4页绿点和75页内容、76页、77页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让学生经历用“五入”法试商发现初商过小需要调商的探索过程,能够用这种试商、调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让学生通过调商方法的比较加深对除法计算中试商、调商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除法计算中对商进行试验调整的策略。
3、能够运用所学的计算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进行计算的习惯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调商的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一)创情板题示标导学1.创情板题谈话:同学们,科学的灌溉方式可以节水。
你了解“滴灌”这种灌溉方式吗?请看录像(播放30秒录像),【录像内容包括:滴灌灌溉方式介绍:按支管、毛管、发管顺次连接铺设。
支管是总管,沿过道铺设;毛管较细,沿农作物行间铺设,均埋在地表下30厘米左右;发管最细,是滴灌系统的终端。
用压力泵把水经支管、毛管、发管输送到植物根部。
】录像后直接出示信息窗3: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信息窗中提供的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问题1:采用浇灌的方式,平均每公顷用水多少吨?问题2:采用喷灌的方式,平均每公顷用水多少吨?问题3: 采用滴灌的方式,平均每公顷用水多少吨?……教师把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采用滴灌的方式,平均每公顷用水多少吨?师:我们今天要借助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学习——五入法试商。
板书课题:五入法试商2.出示学习目标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课件出示):【(1)学会“五入”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调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用“四舍五入法 ”求小数的近似数 》表格式教学设计

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要求:1、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
2、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3、通过教学,让学生养成思维的良好习惯及自主意识,在认知的冲突和反省中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总结概括能力;
4、在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感。
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具准备:电教设备、投影片等
学具准备:乘法分配律演示卡
补充练习: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00+4)×25 256×99 + 256
2、综合练习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2×(6+5)=2×6+2×5 ()②(25+7)×4=25×4+7×4 ()
③(25×7)×4=25×4×7 ()(注意与第②题的比较)
④(13+7)×4=13×4+7 ()
(2)将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连接起来。
①4×(25+3) A.(6+9+3)×2
②101×57 B.(6+2)×2
③6×2-3×2 C.4×25+4×3
④6×2+9×2+3×2 D. 100×57+57
E.(6-3)×2
(渗透乘法分配律的扩展形式,问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案)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笔算除法--“四舍法”试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 P76例3笔算除法--“四舍法”试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用“四舍”法进行试商;能力与方法:理解两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试商、调商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两、三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等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试商、调商以及计算能力。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1、()里最大能填几?20×()<85 60×()<20640×()<316 90×()<64370×()<165 30×()<28250×()<408 80×()<5052、列竖式计算67÷20= 456÷70=学生笔练、汇报交流师:谁来说说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学生可能回答:用整十数除的笔算方法——除数是两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不够除,就要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写出下列各数最接近的整十数41 67 72 89 13问:怎样来找一个两位数最接近的整十数呢?(学生可能回答:当个位上是0~4的时候就舍去;当个位上是5~9的时候就向十位进一。
)师:这种方法也叫做“四舍五入”法。
我们经常会利用“四舍五入”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的除法计算。
媒体出示:笔算除法二、新授探究一、用“四舍”法试商--初商1、媒体出示图片:张老师用84元,买了21本《作文选》。
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算式怎样列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出示媒体:一本《作文选》多少元?84÷21=师:我们已经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除数不是整十数,那应该怎样商呢?小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舍五入法试商
教学内容:四舍五入法试商
教材与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逻辑起点来看,经过第一学段除数是一位数(及整十数)除法的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笔算除法的直接经验, 能较好的掌握计算步骤和确定商的位置。
为除数是两位数,但不是整十数的除法做好了铺垫,而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能够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想成整十数来试商,因而学生只要有够解决试商以及调商等问题,就会很快的掌握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
习的能力。
(2)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题中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运用“四舍五入法”正确地试商与调商,并注意商的书写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复习铺垫。
1、请你说出下面各数最接近哪个整十数?
21接近()72接近()39接近()68接近()
2、笔算:84÷20= 196÷40=
笔算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哪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余数要比除数小。
3、()里最大能填几?(个别指名说说怎么想的?)
20×()<84 30×()<160
40×()<310 50×()<420
二、紧扣预习,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交流预习问题:(1)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根据这些信
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①回答问题②交流算式③观察算式(说说除数与上节课笔算除法算式的除
数有什么不一样?)
2、提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
1、教学用“四舍”试商
(1)自学例题,探究算法
①尝试计算266÷34
②指名板演并汇报计算过程;
③引导学生质疑;(预设:理解为什么把34看成30来试商?这个266是怎么
来的?商写在哪个位置?把30用虚线圈起来,说明想在脑子里)
④指名说说计算过程;(除数34接近30,把它看作30,8个30是240,接近266
又小于266,所以商8,把8与34相乘,正好<266,说明商4合适。
)(2)变一变:266÷32=
学生尝试之后讨论:把32看成30试商,把8乘32的积大于84怎么办?(调小)最后还要注意什么?(看一看余数是否比除数小)
上面这道题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试商?(四舍)
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四舍”法试商?(除数个位数是1、2、3、4的情况)用“四舍”法试商,商可能会怎么样?(偏大)
需要怎样调商?(调小)
(3 )小结方法:
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先用(“四舍”)把除数看做(整十数)试商。
用“四舍”法试商:商可能会偏大,需要调小。
(4)做一做:
68÷23= 324÷81= 245÷72=
2、教学用“五入”试商
变一变:266÷38= 266÷36=
(预设:为什么要把38看成40?38乘6得228比266小38,余数与除数一样大又怎么办?(调大)
讨论:上面这道题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试商?(五入)
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五入”法试商?(除数个位数是6、7、8、9的情况)用“五入”法试商,商可能会怎么样?(偏小)
需要怎样调商?(调大)
(4)小结算法:
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先用(“五入”)把除数看做(整十数)试商。
用“五入”法试商:商可能会偏小,需要调大。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18 6 3 (2)32 9 6 (3)22 1 4 3 (4)49 3 0 1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用“四舍五入”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来试商。
•用“四舍”法试商:商可能会偏大,需要调小。
•用“五入”法试商:商可能会偏小,需要调大。
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