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氧气》学习要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知识点

课题2 氧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2.三态变化:常温下为无色气体,降温加压时变为淡蓝色液体,继续降温,会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的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2.几种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发出碳+氧气二氧化碳盛有灰黑色木炭的燃烧匙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此反应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固体为白烟小液滴发出色热生成一种无有刺激性气硫+氧气二氧化硫①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②实验前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有毒气体火星放出大量生成黑色铁+氧气四氧化三铁①用砂纸打磨过的细铁丝柴②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于瓶底温熔融物使瓶炸裂特别提醒: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一般考虑四个方面:(1)物质原来的颜色;(2)对产生的光(火焰或火星)加以描述;(3)放出热量;(4)对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及其他性质加以描述。

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化合反应2.氧化反应概念: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注意: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不仅仅是指氧气,也可以是含氧物质中的氧,即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物质和氧气的反应,但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3.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等。

氧化反应包括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两种。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单元 课题二 氧气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单元 课题二  氧气

课题二——氧气【知识要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1)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的气体;(2)在标准状况下,氧气(4)液态与固态的氧气颜色均为。

的密度比空气略;(3)溶于水;2.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等条件下,能跟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放出热量。

(提示:氧气可以帮助其他可燃物质燃烧,具有助燃性,但本身却不能燃烧,即不具有可燃性。

)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现象如下表:提示: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总结;红热木炭,复燃燃烧,发出白光,温度很高。

燃硫入氧,燃烧更旺,火焰蓝紫,美丽漂亮,生成气体,气味够呛。

燃磷入氧,现象难忘,浓厚白烟,冷却粉状。

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熔物,固态黑色。

3.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由或以上物质生成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可以表示为:A+B→AB 。

即“多”变“一”。

(2)氧化反应:物质与发生的化学反应。

(3)缓慢氧化:有的氧化反应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易被察觉。

比如动植物的作用,食物的,酒和醋的酿造等。

【要点分析】1.实验过程中盛有硫(或碳)的燃烧匙应该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这是因为如果盛有硫(或碳)的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的速度过快,则硫(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会使氧气受热,体积迅速膨胀而排出;生成的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也会把中部及上部的尚未起反应的氧气排出,导致反应时间缩短,现象不明显,不利于观察,甚至硫(或碳)会因为缺养而熄灭。

2.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要注意注意以下操作:(1)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2)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以免火柴梗的燃烧消耗过多的氧气,而影响铁丝燃烧);(3)把光亮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集中吸收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4)绕成螺旋状的铁丝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目的是以火柴梗燃烧放出的热量给铁丝加热,达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使反应能够持续进行直至反应完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新人教版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的教案资料,以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和复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图表、视频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等知识,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3. 实验器材:本节课涉及实验操作,需要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如集气瓶、烧杯、导管、橡皮塞、火柴、蜡烛等。在实验前,要确保所有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受伤或器材损坏。
简短介绍氧气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氧气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氧气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氧气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氧气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氧气的特性和重要性。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实验操作中,部分学生对于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安全教育。其次,在课堂讨论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氧气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入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不够清楚,容易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于氧气的用途和实际应用场景不够了解,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安全教育。同时,通过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的用途,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在化学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氧气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重要课题,主要介绍了氧气的性质、制法、用途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通过学习本课题,学生能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制法,认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制法理解不深,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氧气的性质、制法,掌握氧气的用途;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认识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氧气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等,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氧气的性质;2.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氧气性质和制法的直观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氧气制取装置、实验药品、实验仪器等;2.多媒体课件:介绍氧气性质、制法及应用的图片、视频等;3.教学素材:相关案例、讨论题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氧气的自然现象,如闪电、呼吸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氧气有什么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等,并通过实验现象展示氧气的性质。

同时,讲解氧气的制法,如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氧气的制法和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填空、问答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精选】科学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第二课时《制取氧气》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科学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第二课时《制取氧气》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科学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章第二课时《制取氧气》重要知识点总结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3.2 制取氧气第1课时 过氧化氢制氧气 工业制氧气一、氧气的工业制法1.原料:空气。

2.方法与原理:(物理变化)(1)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2)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功能的薄膜,反复进行多级分离,得到含氧气90%以上的富氧空气。

二、实验室过氧化氢制氧气1.原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符号表达式:H 2O 2――→MnO 2H 2O +O 22.催化剂:(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

“改变..”——包括加快、减慢(比如食品中的防腐剂)。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改变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也不能改变化学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2)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3)催化剂没有...”.,即一个反应可以有多个催化剂,一种物质也可能..“.唯一性作多个反应的催化剂。

3.装置的选择:(1)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固液不加热型)。

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①是简易装置:适合制取少量气体。

②③中的长颈漏斗:便于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④中的分液漏斗:便于控制反应速率。

注意:组装时仪器的连接方法。

(2)收集装置: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

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较干燥。

4.操作步骤:(1)检查气密性:导管先.入水,再.手握试管观察气泡。

(2)装药品(先固后液)。

九年级化学上册 《性质活泼的氧气》知识梳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 《性质活泼的氧气》知识梳理

第二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知识梳理一、认识氧气的性质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稍_______空气,氧气_______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 L水中能溶解30 mL氧气。

氧气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时,氧气可变成_________色的液体,甚至可变成雪花状________色的固体。

答案:无色无味大于难淡蓝淡蓝2.氧气的化学性质固体)③瓶壁上有_____出现 ④生成能使_____气体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_____的气体,许多物质可与氧气发生反应。

在某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比较剧烈;而在另一些条件下,物质与氧气会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如动植物的新陈代谢、金属器皿的锈蚀、食物的腐烂、有机肥的腐熟等变化过程都包含有_____作用。

答案:呼吸 燃烧 分离液态空气 二、氧气的用途 1.供给______。

2.支持______。

3.空气中的氧气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4.工业上采用______的方法获得。

答案:呼吸 燃烧 分离液态空气 三、实验室制氧气在试验室里可用______溶液来制取氧气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1)原理:(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氧化锰的作用: 实验编号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Ⅰ在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不复燃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Ⅱ加热上述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有气泡冒出,木条复燃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加快Ⅲ在另一只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木条复燃二氧化锰使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加快锰,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若在实验前准确称出二氧化锰的质量,试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再称量,会发现它的质量改变_______。

结论: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作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本身的______和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氧气》 说课稿

《氧气》 说课稿

《氧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氧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氧气》这一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课题 2。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单元,而氧气是学生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

氧气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对氧气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学习后续的化学知识打下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先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然后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氧气的用途。

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空气的成分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氧气是空气中的一种重要成分。

但对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2、能力水平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在实验设计、现象分析和归纳总结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3、心理特点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和兴趣,喜欢动手操作,但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理解氧气的氧化性,知道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规范书写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知识点汇总知识点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氧气在收集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水中的生物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氧气在气态时是无色的,在固态和液态时是淡蓝色。

重点会描述木炭、硫、铝、磷、铁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知道做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并会写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一般从四方面来描述:①物质原来的颜色;②对产生的光加以描述;③放出热量;④对生成物加以描述。

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中,如果很早伸入集气瓶的底部,集气瓶中的氧气被热的气体赶出来,木炭燃烧会不旺。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实验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光一般指固体燃烧产生的现象,如镁条燃烧、木炭燃烧等只产生光,不产生火焰;火焰是指气体燃烧或达到沸点的固体或液体的蒸气燃烧产生的现象,如硫、酒精、气体燃烧等产生的现象。

无氧化二磷是固体,现象应描述为产生白烟。

烟是指固体小颗粒,雾是指液体小液滴。

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时,把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另一端裹一根火柴。

为了防止生成物把集气瓶炸裂,在集气瓶底部先放一些沙子,放少量凉水。

细铁丝绕成螺旋状;铁丝一端系一根火柴;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

蜡烛燃烧时盛氧气的集气瓶要干燥,可观察到水雾。

缓慢氧化是指进行很缓慢的氧化反应,也要放出热量。

如果放出的热量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可以引起自发燃烧,也就是自燃。

缓慢氧化也可以向剧烈氧化反应转化。

供给呼吸主要用于:医疗、登山、潜水、宇航。

支持燃烧主要用于氧炔焰用于焊接和切割,炼钢,作火箭助燃剂。

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工业上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出氧气。

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然后蒸发。

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

重点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和仪器装置,能够按照操作步骤制取氧气。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2章 空气之谜 第三节 氧气的性质》_18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2章 空气之谜 第三节 氧气的性质》_18
B.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C.燃烧匙中的红磷能够换成硫或木炭
D.本实验能够证明空气中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二、填空题:
1、用符合题目要求的序号填空:
①氧气②空气③二氧化碳④二氧化硫⑤五氧化二磷⑥四氧化三铁
⑴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是⑵有刺激性气味并且污染空气的气体是
⑶属于黑色固体的是⑷支持燃烧的气体是⑸属于白色固体的是
授课时间:
课题: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检验方法,知道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能够写出这些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知道氧气具有氧化性。
3.掌握化合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该特点对反应的类型实行准确地判断。
4.知道氧化反应有剧烈和缓慢之分,并能举出相对应的反应实例。
(2)物质和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分两类:反应剧烈的叫燃烧,不剧烈、缓慢的叫缓慢氧化反应
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区别是:①都有现象;②都是反应;③都与反应。
(3)可燃性与助燃性的区别:可燃性是指自身燃烧;助燃性是指支持其他物质燃烧,自身不燃烧。
(4)烟和雾的区别:烟是体,雾是体,描述时不能混淆。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实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实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例5:如图所示,两个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分别迅速插入瓶中,观察到木条都复燃,并且在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
(2)
甲乙
【观察】上述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有何特点?
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密度比空气略大
C、没有颜色,没有气味D、不易溶于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制备和应用;2.能力目标:能用实验方法验证氧气的存在,能够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一定的应用;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教学难点:理解氧气参与各种化学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方法1.示范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实验方法;2.归纳法:对氧气的性质和应用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理解氧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交互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氧气实验。

四、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氧气的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熔沸点等; 2. 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燃烧性、导电性等; 3. 氧气的制备:氧气的物理制备和化学制备; 4. 氧气的应用:氧气的工业应用和生活应用。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1. 讲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2.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介绍氧气和空气中氧气的比例。

1. 注意听讲,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2.观看视频和图片,了解氧气和空气中氧气的比例。

拓展1. 播放有关氧气应用的视频,引导学生拓宽视野;2.分享有关氧气应用的小故事。

1. 观看有关氧气应用的视频,可以了解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听故事,了解氧气在生物的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学习1.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发放学习材料,让学生自主学习氧气的制备和应用。

1. 观看实验演示,静观其变,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自主学习氧气的制备和应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讨论1. 引导学生采用活动一起探究氧气的应用,发散思维;2. 老师与学生互动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1. 将氧气应用结合生活,一起讨论氧气的作用;2. 和老师一起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既能学到知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知识点总结(新版)粤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知识点总结(新版)粤教版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1、氧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比空气略重),液氧是淡蓝色的。

氧气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特有的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物质现象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 + O2点燃CO2磷产生大量白烟4P + 5O2点燃 2P2O5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 + O2点燃 SO2镁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2Mg+O2点燃2MgO 4Al + 3O2点燃 2Al2O3铝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3Fe+2O2点燃Fe3O4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铁、铝燃烧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铁、铝在空气中不可燃烧。

*氧气用途:供给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高空飞行、潜水、登山)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作火箭发动机的助燃剂、制液氧炸药等)2、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3、氧气的制备: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物理变化)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H2O2MnO22H2O + O2↑2KMnO4△ K2MnO4 + MnO2 + O2↑2KClO3MnO22KCl+3O2↑4、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A)、固液不加热型(B)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5、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a、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b 、注意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7、燃烧和灭火知识点内容说明燃烧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质隔离2、隔绝空气或氧气3、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灭火实例灭火方法分析灭火原理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纸箱着火可用水浇灭降温,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森林着火可将大火蔓延前方的树木砍掉清除可燃物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隔绝空气,降低温度燃烧条件1、物质本身是可燃物2、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3、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8、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氧气》说课稿

《氧气》说课稿

《氧气》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的内容。

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内容--氧气的用途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节课的知识为后面学习其他物质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经过本单元第一节《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

但是学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用途缺乏系统的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会描述实验现象以及相关文字表达式;(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2、过程与方法(1)学会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2)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规律观点。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

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二、说教法(一)实验法教学过程中突出实验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讨论、归纳法结合实验引导学生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来分析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三、说学法通过分组实验、自学、讨论、反馈、调控等机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先以猜谜语的形式开场。

[谜语]:无影无形摸不着,火焰见它跳得高,呼吸作用它参和,生物生长离不了,越往高处越稀少,你说是宝就是宝,航天事业虽伟大,缺它大家都害怕。

——打一物质(氧气)。

学生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导入课题,使学生带着探索的心理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的性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氧气的性质

反应式: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点燃 S + O2 SO2
点燃
【讨论】P34
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 现象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物质燃烧的现象,与氧气的含 量的有关,氧气的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
(3)铁与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 ①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②生成黑色固体 ; ③放出大量热。
练习
1、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极易溶于水 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大 C、在-183℃时变成无色液体 D、在-218℃时变成白色固体 2、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的氧气,并不使混入 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可以是( D ) A、硫粉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3、证明集气瓶里盛的是氧气,其最简便的
反应式: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点燃 3Fe + 2O2 Fe3O4
比较:铁在氧气中 才能燃烧,而在空 气中却不能燃烧。
【思考】实验前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 沙?
答:防止融熔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观察:铁丝在空气中能否被点燃?思考原因
操作注意事项: ①火柴的作用: 引燃铁丝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③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
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水
点燃
碳酸钙
高温
二氧化碳 + 氧化钙
二.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的反应。A + B + … → C “多合一”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氧气在化学反应中 提供氧,它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叫缓慢 氧化。如食物腐烂、酿酒、酿醋、呼吸、钢铁生锈等。 一定放热,但不一定发光。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课题2 氧气10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课题2 氧气10

【总结】
(1)可燃物在 氧 气中比在 空 气中燃烧要剧烈; (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能 燃烧,说明 氧 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 氧 气 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因此在 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即物质燃烧的剧 烈程度与氧气的 浓度 有关。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思考】如何检验氧气?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若复燃则为氧气。
【延伸拓展】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生成无色的能使澄清石灰水
的气体红。

变浑浊
光;都是放出热量;
【实验结论】 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情感、态度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与价值观 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
学态度;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激发学
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
学习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
硫在氧气里燃烧
(1)蓝紫色火焰、火焰更明亮, (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实验结论】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硫+氧气 二氧点化燃硫
【注意】 (1)硫的用量不宜过多,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2)二氧化硫有毒,有刺激性气味,实验时集气瓶中应放少量水吸收二氧化 硫; (3)实验完毕应将燃烧匙立即插入水中,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盛有硫的 燃烧匙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课题2 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设计:2.2氧气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设计:2.2氧气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设计:2.2氧气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性质,包括氧气的颜色、气味和对物质的影响。

2.能力目标:能够观察氧气的性质,并进行相关实验。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氧气的性质,了解氧气的颜色、气味和对物质的影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描述氧气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1. 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物质与变化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氧气的性质。

通过呼吸、燃烧和腐蚀等现象,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2. 概念讲解通过PPT或黑板等媒体,向学生详细讲解氧气的性质,包括氧气的颜色、气味和对物质的影响。

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氧气性质的初步认识。

3. 实验操作实验1:观察氧气的颜色•实验材料:氧气收集瓶、铁架、酒精灯、火柴等。

•操作步骤:1.将氧气收集瓶放置在铁架上,用酒精灯加热瓶底,将氧气收集瓶内的空气排出。

2.关闭酒精灯,用火柴点燃瓶底的酒精棉芯,然后迅速将氧气收集瓶倾斜,靠近火焰,观察氧气的颜色。

实验2:观察氧气的气味•实验材料:氧气收集瓶、氧气导管、石蜡烛等。

•操作步骤:1.将氧气收集瓶放在铁架上,用酒精灯加热瓶底,将氧气收集瓶内的空气排出。

2.关闭酒精灯,将一端连接氧气收集瓶的氧气导管插入石蜡烛燃烧的火焰中,让氧气从导管进入石蜡烛的火焰位置。

3.用鼻子嗅气体的气味,描述氧气的气味。

实验3:观察氧气对物质的影响•实验材料:氧气收集瓶、氧气导管、为供气装置、镁条等。

•操作步骤:1.将氧气收集瓶放在铁架上,用酒精灯加热瓶底,将氧气收集瓶内的空气排出。

2.关闭酒精灯,将一端连接氧气收集瓶的氧气导管插入为供气装置中,打开气阀,让氧气从导管喷出。

3.将燃烧后的镁条放入氧气导管喷出的氧气中,观察镁条的燃烧情况,描述氧气对镁条的影响。

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组织学生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

《氧气》教案

《氧气》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掌握,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学会了分析推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下对氧气的反应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空气的组成成分,引导学生思考空气中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种成分?并引出此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氧气。

(二)教授新课1.氧气的物理性质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展示集气瓶中收集的瓶氧气的状态、颜色、气味,并借用生活常识:鱼类等动物在水中需要呼吸,来引导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能溶于水。

教师补充知识:氧气能溶干水但不易溶干水,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即氧气比空气“重”。

学生思考总结氧气的物理:氧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但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师提问空气中是何种物质使得燃料能够在空气中燃烧进而过渡到氧气的化学性质。

通过与学生一起开展探究性实验验一:木条复燃实验。

并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支持燃烧。

教师操作第二个实验:硫粉在氧气中与空气中分别燃烧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总结。

硫粉燃烧现象:在氧气中的硫粉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的硫粉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且两种情况都产生了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并发出了热量。

教师进行第三个实验:观察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与空气中分别产生什么样的现象。

并以小组形式汇报讨论结果,老师补充总结。

木炭燃烧现象:木炭在空气中时,红热但无火焰无烟尘;在氧气中时剧烈燃烧,散发剧烈白光,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

铁丝加热现象:铁丝在空气中加热持续发红,在氧气中加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九年级化学氧气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氧气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氧气上册知识点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支持燃烧的气体,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

在九年级化学氧气上册中,我们将学习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等知识点。

一、氧气的性质1. 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密度较大,约为空气的1.429倍。

在常温下,每立方米的氧气约含有2.66克的氧分子。

2. 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有效的氧化剂,在许多物质和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和许多元素或化合物发生反应,如与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与非金属反应生成氧化物等。

此外,氧气还是维持燃烧的必需品,即燃烧反应必须有氧气的参与才能进行。

二、氧气的制备方法1. 负压吸氧法负压吸氧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氧气的方法。

它通过在装有锌和稀硫酸溶液的烧瓶中通气,使锌与硫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和硫酸锌。

随后,在水槽中收集氢气,并将氢气通入另一个半水浴装置中,与过量的次氯酸钠发生反应,生成氧气。

2. 分离液体法分离液体法是通过液体的不同沸点来分离得到氧气的方法。

常用的分离液体法有液氮分离法和洗涤液分离法。

其中,液氮分离法利用液氮的沸点较低来分离液态空气中的氧气。

洗涤液分离法则利用洗涤液对氧气的溶解度较低,通过溶液的浸渍、拧干等过程来分离。

三、氧气的用途1. 维持人体呼吸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呼吸的必需气体。

在某些疾病或特殊情况下,患者需要通过氧气瓶等设备供给纯净的氧气,以保证其正常的呼吸功能。

2. 工业应用氧气在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氧化剂用于各类反应、燃烧和氧化过程中。

例如,在钢铁冶炼中,通过吹氧反应可以提高炉温,促进金属元素与夹杂物的反应,提高炉渣的质量。

3. 医疗设备氧气还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中。

例如,在手术中可以使用氧气来控制麻醉剂的浓度和效果,保证患者的安全。

此外,氧气还可用于富氧治疗、氧疗等医学手段。

总之,九年级化学氧气上册涵盖了氧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等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放出热量, 生成黑色 固体。
→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注意事项: ①细铁丝打磨至光亮(除去表面杂质) ②铁丝盘成螺旋状(增大受热面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 面积,有利于铁丝在氧气中的持续燃烧) ③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集气瓶(防止火柴燃烧消耗氧气) ④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熔化物溅落炸 裂瓶底)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激性气味 激性气味
的气体 的气体
注意事项: ①事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 (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其污染空气) ②点燃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③瓶口盖好玻璃片 (②③均为了减少二氧化硫的逸散)
实验:碳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 反应物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物名 颜色、 燃烧的现 燃烧的现
称 状态
象发出白光, 放出热量, 放出热量,
点燃 碳+氧气

黑色 固体
生成能使澄 生成能使 清石灰水变 澄清石灰
二氧化碳
浑浊的气体 水变浑浊
的气体
实验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物 名称
反应物 颜色、
状态
在空气 中燃烧 的现象
在氧气中燃 烧的现象
文字 表达式
铁丝
银白色 固体
不燃烧
氧气
学习要点指导
学习目标 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硫、碳、铁等物质 在氧气中燃烧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认 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 达式; 3.知道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并会判 断反应类型;
知识要点 氧气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 色、味、态
密度 溶解性
氧气 无色、无味、气体
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于水
实验2-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
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 气中能够复燃,说明 氧气能支持燃烧。
实验2-3:硫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 反应物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物名 颜色、 燃烧的现 燃烧的现
称 状态


文字 表达式

黄色 固体
微弱的淡 蓝色火焰, 放出热量, 生成有刺
明亮的蓝 紫色火焰, 放出热量, 生成有刺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
反应。
铁 + 氧气
Fe
O2
点燃 四氧化三铁 Fe3O4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 缓慢氧化。
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