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江城子秦观阅读答案
江城子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江城子古诗词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9afbc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3.png)
江城子古诗词试题及答案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拟两者的异同。
(1)“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
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
(2)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
(xx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江西卷)此为少游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
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慨,到“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
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那么有深意。
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
“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那么有故作撩拨之意。
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
“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
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
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
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
“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过片“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说“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
江城子考试题及答案
![江城子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69c1e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2.png)
江城子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江城子》是一首______词,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______。
答案:宋;苏轼2. “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十年”指的是苏轼与妻子______分离的时间。
答案:王弗3. “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作者对妻子______的深切怀念。
答案:王弗4.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中的“孤坟”指的是作者妻子______的墓地。
答案:王弗5. “纵使相逢应不识”中的“相逢”指的是作者与妻子______在梦中相见的情景。
答案:王弗6. “尘满面,鬓如霜”中的“尘满面”形容作者______的憔悴。
答案:面容7. “夜来幽梦忽还乡”中的“幽梦”指的是作者在______中梦见故乡的情景。
答案:夜晚8. “小轩窗,正梳妆”中的“小轩窗”指的是作者妻子______的闺房。
答案:王弗9.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中的“无言”表达了作者与妻子______相见时的无奈。
答案:王弗10. “料得年年肠断处”中的“肠断”形容作者对妻子______的无尽思念。
答案:王弗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江城子》的词牌名是()。
A. 江城子B. 临江仙C. 浣溪沙D. 卜算子答案:A2. 《江城子》的作者是()。
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十年”指的是苏轼与妻子分离的时间,这个时间是()。
A. 5年B. 8年C. 10年D. 15年答案:C4. “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
A. 憎恨B. 怀念C. 遗忘D. 厌恶答案:B5.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中的“孤坟”指的是作者妻子的()。
B. 墓地C. 故乡D. 坟墓答案:B6. “纵使相逢应不识”中的“相逢”指的是作者与妻子在()相见的情景。
A. 现实B. 梦中C. 回忆D. 想象答案:B7. “尘满面,鬓如霜”中的“尘满面”形容作者()的憔悴。
A. 面容B. 心灵D. 精神答案:A8. “夜来幽梦忽还乡”中的“幽梦”指的是作者在()中梦见故乡的情景。
江城子 秦观阅读答案
![江城子 秦观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066fe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3.png)
江城子秦观阅读答案江城子秦观阅读答案「篇一」引导语:秦观《江城子》抒写别恨,为怀人伤别之作,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的相关知识点。
【原文】江城子⑴西城杨柳弄春柔⑵,动离忧⑶,泪难收。
犹记多情⑷、曾为系归舟⑸。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⑹,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⑺、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⑻,流不尽,许多愁。
【注释】⑴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
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
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⑵弄春:谓在春日弄姿。
明徐渭《赋得万绿枝头红一点》诗:“名园树树老啼莺,叶底孤花巧弄春。
”⑶离忧: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
唐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诗:“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⑷多情:指钟情的人。
宋张先《南乡子·京口》词:“春水一篙残照阔,遥遥,有个多情立画桥。
”⑸归舟:返航的船。
南朝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梦寐伫归舟,释我吝与劳。
”⑹韶华:美好的时光。
常指春光。
唐戴叔伦《暮春感怀》诗:“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⑺飞絮:飘飞的柳絮。
北周庾信《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
”⑻春江:春天的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白话译文】西城的杨柳逗留着春天的柔情,使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很难收回。
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
绿色的原野,红色的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
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孤独地流着。
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何时才到头?飘飞的柳絮,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
即使江水都化作泪水,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创作背景】此词抒写别恨,为怀人伤别之作,据词意可知作于某年的一个暮春,当为秦观前期的作品,具体作年难以考证。
【赏析】此词上片前三句写初春的离别,并未出现告别的对象而悲泪滂沱,已寓无限隐情。
“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
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江城子》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江城子》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15d39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5.png)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江城子》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元好问醉来长袖舞鸡鸣,《短歌行》,壮心惊。
西北神州,依旧一新亭①。
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
古来豪侠数幽并,鬓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一掬钓鱼坛②上泪,风浩浩,雨冥冥。
(注)①新亭:新亭对泣,语出《世说新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
②钓鱼坛:指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字子陵)在浙江桐庐富春江的钓坛。
1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三句凸显词人的忧国之情,词人醉后天不亮就起来舞剑,并且吟诵《短歌行》感叹人生短暂。
B.正值国难,西北神州沦陷,令人难过,而“三十六峰”三句陡转,表明词人雄心不泯、壮志不消。
C.下片开头三句发出悲慨,虽然词人自以为是豪侠,但双鬓已斑白,仍未为国立功,显露无奈之情。
D.“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两句以问句表达豪情,词人虽已年老,但仍想建功立业,封侯留名。
14.简要赏析结尾处“一掬钓鱼坛上泪,风浩浩,雨冥冥”的表达效果。
(6分)【答案】13.D14.借用严子陵隐居的典故,以“泪”直抒胸臆,表达了隐居的无奈和对时局的忧心;以景结情,通过浩浩的风、冥冥的雨营造凄苦氛围,寄托悲情。
【解析】13.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D项,“‘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两句以问句表达豪情,词人虽已年老,但仍想建功立业,封侯留名”理解有误。
“他日封侯,编简为谁青”,等到将来封侯的时候,青史上会留下谁的名字呢。
是词人忿激之辞。
由于自己不在其位,报国无门,他日封侯,名上史书的人到底是谁呢?词人情绪转向低沉,既然自己不能一展宏图,只好隐居江上。
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阅读练习及答案
![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61d90914791711cc791797.png)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秦观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注】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哲宗卒,徽宗即位,五月下赦令,元祐谪臣多内迁。
苏轼自海南内迂廉州(今广西合浦),秦观受命复宣德郎,放还衡州。
两人相逢于雷州。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起句“南来飞燕北归鸿”套用古诗句,使用比兴手法,借喻久别重逢的友人,引起后面“偶相逢,惨愁容”的相逢场景。
B.“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是指两人年轻时的俊美容貌现已经衰老,主要是抒发两人离别时间之久,感叹时间流逝的伤感。
C.“别后悠悠君莫问”中“悠悠”既写分别时间之久,也写相隔距离之远,突出描写了两人分别之后同被排挤的痛苦感受。
D.“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是想象即将到来的分别,用比喻的手法,以落花随水漂流的意象比喻二人身不由己的贬谪迁徙。
E.整首词上阕写相会,下阕写离别。
选用大量景物作为感情依托,并加入人物语言、心理来抒情,符合秦观相思词的风格。
15.这首词后三句“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有何妙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14.B、E详细解析:5 分,选对一个给 2 分,选对两个给 5 分,选三个及三个以上不给分。
B.“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不仅是写两人容颜衰老,更是抒发两人年轻时壮志的消逝。
E.秦观相思词为婉约派风格。
本词不是相思词,且气势宏大,意象大多广阔而苍茫。
15.参考答案:“后会不知何处是”直接表达自己对苏轼西去廉州,关山远隔,前途未卜的担忧。
“烟浪”“暮云”是写烟雾腾腾的江面和重重叠叠的暮云,这两个意象迷离而又苍茫,极写两人分隔后的时空遥远。
最后两句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两人未来命运担心的愁思,也表达了自己与苏轼因被新党排挤被贬远地,无法实现鸿鹄之志,晚景凄凉的悲哀。
江城子秦观阅读答案
![江城子秦观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13e4f926fff705cc170a5c.png)
[标签:标题]篇一:2015年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答案(叶嘉莹)2. “诗言志”出自古书:【尚书】3. 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大学】4. 《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对】5. 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来源于现实生活】6. 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错】7. 《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8.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清乐】9. 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对】10. “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对】11. 《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美女,爱情】12. 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雅乐】13. 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当时传唱度低】14. 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
【对】15. 《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对】16. 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发型】17. “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赏弄,观赏】18. “衣锦尚褧”出自古书【诗经】19.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
【对】20. 《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
【错】21. 词被称为“小词”的原因是【不是言志,载道的】22. 《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昭明文选】24.25.26.27.28.29.30. 长门宫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冷宫”。
【对】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只有两三首是写美女追求爱情的【错】《史记》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是司马迁对()的描述。
【屈原】词学家刘永济在晚年的号是【知秋翁】对石声汉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去世于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那一年】小词都是写的怨妇和思妇。
【对】《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的“离”是指预见、遭遇。
【对】31. 《花间集》集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位词人的作品。
【18.0】32.33. 34.35.36.37.38.39.40. 关于词的理解,错误的是【词本来是一个文学体式】《花间集》中的作品并不都是由男性写作的。
古诗文阅读理解:江 城 子(含答案)
![古诗文阅读理解:江 城 子(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838424af1ffc4fff47ac0e.png)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7分)
江城子
段成己①
阶前流水玉鸣渠。
爱吾庐,惬幽居。
屋上青山,山鸟喜相呼。
少日功名空自许,今老矣,欲何如。
闲来活计未全疏。
月边渔,雨边锄。
花底风来,吹乱读残书。
谁唤九原摩诘②起,凭画作、倦游③图。
【注】①段成己,金末正大间进士,曾任宜阳主簿。
金亡,与兄避居龙门山。
兄殁后,闭门读书,近四十年。
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
②九原,指墓地;摩诘,唐王维字摩诘。
③游:即宦游,外出做官。
21.词的上阕运用修辞描写出了的环境。
(2分)
2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5分)
参考答案
21.(2分)比喻或拟人,清幽、优美
22.(5分)①隐居之乐:幽居环境清新可人,归隐生活闲适自在。
(2分)
②世事之倦:通过少日与老日的对比(1分)(少日功名自许,老去万事成空)表达对世事的厌倦,表达安贫乐道、淡泊自守的人格理想。
(2分。
江城子 秦观 答案
![江城子 秦观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37cae8da38376baf1fae7e.png)
江城子 秦观 答案 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
那么秦观 的《江城子》是怎么样写柳的?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 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 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释】 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阅读训练】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 并分析这首词 表达的情感。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 比较两者的异同。
3.这首词的上阕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4.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与李煜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5.请结合 “杨柳 ”“飞絮” 两个意象分析这首词表 达的思想情感。
(3 分) 6. 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3 分)古代写愁的名句很多,请写出用相同修辞手法写“愁” 的诗句 。
(1 分)7.秦观这首词中感慨颇多,简述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哪些情感?(4 分) 8.赏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 分) 【参考答案】 1.“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 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
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27f5a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a.png)
秦观《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①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②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朱红,莫匆匆,满金钟。
③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④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⑤【注释】①南来句:喻友朋的漂泊。
梁·江总《东飞伯劳歌》:“南飞乌鹊北飞鸿。
”古乐府《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
”此用其意。
②绿鬓朱颜:里发红颜,谓昔时相聚彼此皆年青。
③小槽句:珍珠红,当是酒名。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住卷二十一:“江南人家造红酒,色味两绝。
李贺《将进酒》云:‘小槽酒滴珍珠红’,盖谓此也。
”金钟:酒杯之美称。
宋·欧阳修《去思堂会饮》诗:“自惭白发随年少,犹把金钟劝主人。
”④落花流水:喻行踪飘泊。
宋·柳永《雪梅香》:“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
”⑤暮云:唐·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树,江东日暮云。
”【译文】我们象南飞的燕子北飞的鸿,意外相逢,满面愁容。
当年的黑发红颜,如今变做两个白头翁。
您莫问别后悠悠岁月如何过,唉,无限事,不说你也懂。
且看这小槽酿出的春酒——珍珠红,您不要急匆匆,满满地斟上几盅。
喝完了,我们又象落花流水,各奔西东,不知道今后相逢在何处,举目是雾蒙蒙的波浪,日暮的云影一重重。
【集评】清·陈廷焯:“亦疏落,亦沉郁。
”(《词则·大雅集》卷二)【赏析】此词盖作于元符三年(1100)。
是岁正月,哲宗崩,徽宗即位,五月下赦令,迁臣多内徙。
苏轼自琼州量移廉州,六月二十五日过雷州,与少游相会。
少游出自作《挽词》,苏轼抚其背曰:“某尝忧逝,未尽此理,夫复何言!”词云“重见两衰翁”,当指二人之重逢。
时苏轼年六十四,秦观亦五十二,屡窜南荒,容颜易老,故以为喻。
词中叙事兼抒情,由目前重逢之喜,忆昔时共处之年少;别后悠悠岁月,则不措一语,而难言之隐,尽在其中。
欧阳炯《江城子》的阅读答案和赏析
![欧阳炯《江城子》的阅读答案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31f6e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c.png)
欧阳炯《江城子》的阅读答案和赏析欧阳炯《江城子》的阅读答案和赏析江城子(五代·欧阳炯)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1、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
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赏析:这是一首金陵怀古词。
凭吊的是六代繁华的消逝,寄寓的则是现实感慨。
开头三句点出凭吊之地金陵和当地物色:“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大处落墨,展现出日暮时分在浩荡东去的大江,鲜艳明丽的落霞映衬下,金陵古城的全景;“岸草平”显出江面的空阔,也暗示时节正值江南草长的暮春;“落霞明”衬出天宇的辽阔,也渲染出暮春的绚丽。
整个境界,空阔而略带寂寥,绚丽而略具苍茫。
很容易引动人们今昔兴衰之感。
所以第三句由眼前滔滔东去的江水兴感,直接导入怀古;“水无情”三字,是全篇的枢纽,也是全篇的主句,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它不但直启“繁华暗逐逝波”,而且对上文的'“岸草平”、“落霞明”和下文的“姑苏台上月”等景物描写中所暗寓的历史沧桑之感起着点醒的作用。
这里的“水”已在词人的意念中成为滚滚而去的历史长河的一种象征。
“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三字一顿,句句用韵,显得感慨深沉,声情顿挫。
接下来“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两句是“水无情”的具体发挥。
词人慨叹繁华的消逝,似乎多少领悟到某中不以人的主观一直转移的力量在暗暗起作用这样一个事实。
“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古代诗歌赏析秦观《江城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秦观《江城子》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69c9fdaf1ffc4ffe47aced.png)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 题。
江城子
秦观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
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
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
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
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9. 结合上阕,概括词人“惨愁容”的原因。
(5 分)
10. 简要赏析下阕的“烟浪远,暮云重”。
(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庄子《逍遥游》)
(3)▲,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4)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5)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6)▲,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7)君子病无能焉,▲。
(《论语•卫灵公》)
(8)登山则情满于山,▲。
(刘勰《文心雕龙》)
9.天涯漂泊;年华老去;往事难言。
(每点2分,三点5分)
10.①以景结情(借景抒情),作者借助烟波迷茫、暮云重重的凄迷之景,表达出迷情、压抑的心情
②以景语回答设问,暗示后会难期,含味隽永,意味深长。
(每点3分)
11.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扪参历井仰胁息
(4)幽咽泉流冰下难(5) 甲光向日金鳞开(6)八百里分麾下炙
(7) 不病人之不已知也(8)观海则意溢于海。
江城子欧阳炯赏析-五代-欧阳炯《江城子》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江城子欧阳炯赏析-五代-欧阳炯《江城子》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175b7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0.png)
江城子欧阳炯赏析|五代|欧阳炯《江城子》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五代|欧阳炯《江城子》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江城子五代·欧阳炯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1、首先,要弄清史实,知人论世。
2、其次,要体会的意图及思想感情。
(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对历史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二是感慨个人的身世,三是把史实和现实联在一起,或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类比对比,寄托伤感,或借古讽今,哀叹兴衰,或总结经验,以古谏今等。
)3、再次,要分析写法,把握表达技巧。
【分析】第16题着重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领会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题选用欧阳炯的《江城子》,是对考生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检验。
这是一首怀古凭吊的词作,开头三句点出了词人所在之地为六朝古都,从大处落墨展现了日暮时分金陵城外大江东去的景色,营造出空旷而寂寥、绚丽而苍茫的气氛,这就牵动了人们对于今昔兴亡的感触。
第四句以后,写六朝帝王荒淫豪奢的生活全都“暗逐逝波声”,一去不复返。
尽管历史上早已有吴王夫差的前车之鉴,可是六朝君臣却仍然重蹈覆辙,以致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只剩下姑苏台上的圆月还照临在城头。
“水无情”一句从内容上说是全篇的主旨,它在一定程度上点明了腐败奢糜的王朝必将被历史所淘汰;从写作上说是全篇的枢纽,它不但承接前两句的景色描写,而且启导了以下诗句的怀古抒情。
2022高考江西语文试卷诗歌鉴赏秦观《江城子》答案解析及赏析
![2022高考江西语文试卷诗歌鉴赏秦观《江城子》答案解析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00fa74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6.png)
2022高考江西语文试卷诗歌鉴赏秦观《江城子》答案解析及赏析第一篇:《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含答案》2022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含答案)卢氏一高1、(2102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时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2、(2102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3、(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7分)①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C)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江城子》阅读答案
![《江城子》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a47d4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5.png)
《江城子》阅读答案《江城子》阅读答案江城子苏轼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①。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②。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①娉婷:指美丽的弹筝女。
②湘灵,用娥皇、女皇之典故。
(1)开头三小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2)上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描写弹筝女,请写出两种并作具体分析。
(4分)(3)下片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
(2分)参考答案:(1)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
或写山色湖光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
(2分)(2)比喻或双关(1分),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1分);衬托(1分)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以白鹭有意倾慕来衬托弹筝女的美丽(1分)。
(共4分,若答出拟人也可得分)(3)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写人,写音乐,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1分)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萦绕在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无穷(1分)。
(共2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得分)阅读练习二:1.上片是怎样塑造一位美丽的弹筝女子形象的?请结合词句分析(6分)2.下片划线句子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1.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来塑造,前三句用美丽的湖光山色来衬托人之美,接着用荷花作比,极言其风姿绰约。
后三句用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
(手法各1分,衬托答成侧面描写也可。
结合诗句分析效果各2分)2.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以景结情,以宁静之美侧面烘托音乐的效果。
(手法2分,效果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参考译文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丽。
秦观《江城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秦观《江城子》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569234647d27284b7351ff.png)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
(7分)
江城子(宋)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2分)
20、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与李煜
《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比较这两句诗在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上的异同。
(6分)
19、离愁;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悠悠别恨(1空1分)
20、共同点:(1)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2)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得分点:手法1分,情感1分)
不同点:(1)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2)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
(得分点:手法2分,情感2分)。
江城子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江城子古诗词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cd763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a.png)
江城子古诗词试题及答案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试题】(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参考答案】(1)“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
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
(2)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和拟人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
(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江西卷)【鉴赏】此为少游前期的暮春别恨之作。
词之上片由“西城杨柳弄春柔”的描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下片由“韶华不为少年留”的感叹,到“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的`描写,进一步抒发愁情别恨。
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
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
“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
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
“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
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
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
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
“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江城子》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
![《江城子》理解性默写(附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a17fba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6d.png)
《江城子》理解性默写1、《江城子》中,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的句子是:,。
2、《江城子》中的借设想亡妻思念自己来表现自己对亡妻的深刻思念,用的是从对方写己方的手法的句子是:,,。
3、《江城子》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此情此景正应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的两句是:,。
4、《江城子》中,作者设想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当是凄清幽独,黯然魂销的句子是:,。
5、《江城子》中,极大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凄凉无助而又急于向人诉说的情感,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的句子是:,。
6、《江城子》中“”写天人永隔时间之长,“”又表现了与葬地相隔之远。
7、《江城子》中,与其说是写梦中情形,毋宁说是回忆当年的闺房之乐的句子是:,。
8、《江城子》中,用白描手法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仕途坎坷、心力交瘁的形象特征的句子是:、。
9、《江城子》中,既写出了妻子独卧黄泉之下的孤苦冷清,又写出了词人和妻子不能互诉凄凉的悲哀的两句是:,。
10、《江城子》中写词人由于十年来的奔波劳碌而灰尘满面,鬓发如霜,就算是彼此重逢,恐怕妻子也难以认出的句子是:“,、”。
《江城子》(答案)1、不思量,自难忘。
2、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4、明月夜,短松冈。
5、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6、十年生死两茫茫,千里孤坟。
7、小轩窗,正梳妆。
8、尘满面、鬓如霜。
9、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0、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子秦观阅读答案
:
篇一:2015年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答案(叶嘉莹)
2. “诗言志”出自古书:【尚书】
3. 属于四书五经中“四书”的著作是:【大学】
4. 《诗经·十五国风》主要是当时民间的且大多是无名诗人的作品。
:【对】
5. 关于词的说法,表述错误的是【来源于现实生活】
6. 古人所说的“志”,是泛指人内心的一切情志:【错】
7. 《尚书》在西方被翻译为:【
8. 中国南北朝时期民间的音乐称为:【清乐】
9. 诗是作者显意识的活动。
【对】
10. “词”的本意是指配乐的歌词。
【对】
11. 《花间集》中大部分的作品是描写【美女,爱情】
12. 宴乐的构成要素不包括【雅乐】
13. 关于市井俗曲,描述不正确的是【当时传唱度低】
14. 小词源于当时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
【对】
15. 《花间集》是当时诗人文士所作配合宴乐而唱的歌词【对】 16. 晚唐五代时期,“山”可代表的事物不包括【发型】
17. “弄妆梳洗迟”中对“弄”解释正确的是【赏弄,观赏】 18. “衣锦尚褧”出自古书【诗经】
19. 《硕人》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
【对】
20. 《诗经》中描述最美的女人“庄姜夫人”的“庄”是指她的父姓。
【错】21. 词被称为“小词”的原因是【不是言志,载道的】
22. 《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文人编著的【昭明文选】
24.
25.
26.
27.
28.
29.
30. 长门宫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冷宫”。
【对】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只有两三首是写美女追求爱情的【错】《史记》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是司马迁对()的描述。
【屈原】词学家刘永济在晚年的号是【知秋翁】对石声汉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去世于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那一年】小词都是写的怨妇和思妇。
【对】《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尤兮”的“离”是指预见、遭遇。
【对】 31. 《花间集》集中收录了晚唐至五代()位词人的作品。
【18.0】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关于词的理解,错误的是【词本来是一个文学体式】《花间集》中的作品并不都是由男性写作的。
【错】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编成的词集是《花间集》。
【对】《菩萨蛮》,词牌名,又名【子夜歌】韦庄共写了()首《菩萨蛮》。
【5.0】被称为“秦妇吟秀才”的文人是【韦庄】《花间集》中没有收录南唐词。
【对】南唐词的风格与《花间集》中词的风格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