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统考真题详解班-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讲义-优质资料

合集下载

2022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真题解析

2022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真题解析

2022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真题解析2022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1题,共42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我国第一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出版《育大纲》的教育理论家是()。

A、XXXB、XXXC、XXXD、XXX【答案】A【解析】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XXX著《育大纲》。

XXX是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

2、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XXX发表的系统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巨人传》C、《太阳城》D、《爱弥儿》【答案】D【解析】A项,《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XXX(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

全书主要论述了XXX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B项,《巨人传》原名《高康大和庞大固埃》,共五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XXX创作的多传本长篇小说,是一部讥刺小说。

C项,《太阳城》是意大利早期空想共产主义者XXX创作的对话体游记,也是一部政治学著作。

D项,《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XXX创作的教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62年。

该书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诲小说,体系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诲思想的著作。

3、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有的人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有的人在顺境中却虚度光阴。

这种现象说明()。

A、顺境有利于人的发展B、环境好坏决定人的发展C、逆境有利于人的发展D、人对环境影响有能动性【答案】D【解析】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不是消极、被动的。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4、教师以自身教诲理论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改进教诲理论,而不在于理论构建的研究属于()。

A、实验研究B、行动研究C、查询拜访研究D、个案研究【答案】B【解析】教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诲讲授情境中自立进行反思性探究,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研究、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下)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下)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下)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一共有《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三个科目,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在三科中的考试通过率相对较高,有想要了解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考生可以看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下半年的考试真题试卷。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有教无类是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指对各类人平等看待,不分愚贤贵贱都进行教育,该词语出自A.《道德经》B.《论语》C.《孟子》D.《劝学》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有教无类出自《论语》。

2.在当代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D教学特殊认识理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教学目标分类学》是布卢姆的代表作,教学过程最优化由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教学与发展由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提出。

3.古代学校教育不仅脱离生产劳动,而且鄙视生产劳动,这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人口构成D.民族文化传统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古代教育具有阶级性,统治积极享有教育权,被统治阶级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造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

故本题选B。

4.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问题,曾出现过“生而知之"的"天才论"这种理论属于A.教育万能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主观决定论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生而知之"意味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属于遗传决定论。

故选C。

5.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具体质量规格要求的是()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培养目标是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的培养人的具体要求。

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讲义+笔记) (1)

中学教资笔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讲义+笔记) (1)

理论精讲 15(上)-教育知识与能力(讲义)第四节中学生的能力发展目录1.能力的定义2.能力的分类3.影响能力的因素4.能力的培养一、能力的定义(P198)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能力的分类(P199)单选构造: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发展趋势:流体能力、晶体能力小试牛刀1.长辈们教训晚辈时常用的一句话是:“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这句话体现的是()。

A.流体智力B.晶体智力C.一般智力D.问题解决智力2.画家的绘画能力属于()。

A.再造能力B.创造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三、影响能力的因素(P199)(一)先天素质(二)早期经验(三)教育与教学(四)社会实践(五)主观努力(内在因素)四、能力的培养(P200)简答第一,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第三,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

第四,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五,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第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梳理总结第五节中学生的异性交往目录1.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特点2.中学生性心理特点3.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一、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特点(P201)(一)交往方式的隐蔽性(二)交往动机的多样性(三)交往欲望趋向强烈二、中学生性心理特点(P202)(一)性意识的出现(二)性情感的发展变化三、正确处理异性交往(P203)(一)正确认识青少年学生的异性交往(二)把握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的原则(三)了解青少年学生异性交往的方法【克服胆怯、真实坦诚、留有余地】(四)引导青少年学生区分友谊与爱情梳理总结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1.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2.第二节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3.第三节压力和挫折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录1.心理健康的概念2.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一、心理健康的概述(P211)单选(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太原阳曲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

太原阳曲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

太原阳曲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卷与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林菁擅长记忆物理定律、数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

这表明他的哪种记忆好?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逻辑记忆D.动作记忆答案::C解析::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逻辑记忆是个体以词语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动作记忆是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也称运动记忆。

对于公式的记忆属于逻辑记忆,故本题选C。

2.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A.六三分段设置B.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并存答案::C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我国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3.当一个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他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这是( ) 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答案::D解析::学生将外部的纪律控制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是自我促成纪律。

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

4.“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符合( )规律。

A.德育过程B.智育过程C.心理辅导D.美育过程答案::A解析::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

根据题干,可以得出知情意行,从而选出A选项德育过程。

5.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大题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选错、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库,术(遂)有序,国有学”这种托古方式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设想的论著是()。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答案B,《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题目中的说法是《学记》中关于学制系统的思想阐述。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

A.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具体目标B.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C.国家目标、学校目标、个人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答案D,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的思想,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3.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或关注窗外悦耳的鸟鸣,或想着下课后欢快活动,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这体现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主观能动性B.遗传C.学校教育D.环境答案A,同样是一个老师教,环境和学校教育没有差别,题目未提到遗传相关内容,学生们各自注意力不一样,导致学习有差别,这是主观能动性的差异。

4.人的心理发展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从无意经意到有意注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反映了人身心发展特征的()。

A.互补性B.顺序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答案B,题目中阐述的规律是顺序性的体现。

互补性是指个体某一个方面较差的话,必然会有另外的方面比较强大,比如盲人触觉都比较灵敏;差异性指的是个体或者群体之间存在不同的特点和差别;不平衡性指的是个体身心发展速度不均。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

(本⼀题共21⼀题,每⼀题2分,共42分)1.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指()。

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B.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C.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和教学中心D.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教学中心2.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倡导的是()。

A.发现学习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范例教学理论3.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的自然”决定教育目的。

这种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国家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4.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有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

这反映了教育的哪特征?()A.阶级性B.生产性C.目的性D.相对独立性5.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6.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西欧19世纪形成了“双轨”的学制。

这里的“双轨”()。

A.衔接并且对应B.衔接但不对应C.不衔接也不对应D.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为,教育投资是有效地生产性投资。

这种观点主要反映了教育的哪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以实践活动课程为主D.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B.长善救失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11.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班-9下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班-9下

1.撰写于我国战国末期,被认为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A【解析】《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因此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故本题答案选择A。

B项《论语》、C项《大学》、D《中庸》都为儒家著作,与《孟子》并称“四书”。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活动【答案】B【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应的是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遗传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环境将遗传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起决定作用。

3.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中小学的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

这主要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影响?()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人口变化D.文化传统【答案】C【解析】人口的年龄结构影响教育结构的比例、教育的分配、教育需求和学校类别以及学校布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A选项B选项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C选项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4.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是()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生活服务B.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C.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的发展服务【答案】B【解析】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5.我国唐代中央官学设有“六学二馆”,其入学条件中明文规定不同级别官员的子孙进入不同的学校。

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哪一特征?()A.继承性B.等级性C.历史性D.民族性【答案】B【解析】封建时期的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题目中不同级别官员的子孙进入不同的学校体现的是等级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022下半年全国统考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解析

2022下半年全国统考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解析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汇集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言论的著作是()。

A. 论语B. 学记C. 大学D. 中庸【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收录的,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著作的是《论语》。

2.在教育多样化发展阶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是()。

A. 实验教育学B. 批判教育学C. 文化教育学D. 实用主义教育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提出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3.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表明教育具有()。

A. 独立性B. 历史性C. 阶段性D. 永恒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体现的是教育的历史性。

4.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个月会喊爸爸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个体能动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影响因素。

5.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着力施以相应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反映了教育应该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

B. 稳定性C. 不平衡性D. 个别差异性【答案】C【解折】6.教育制度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主观愿望和价值需求,但是教育制度的制定不是随心所欲的,每种教育制度都有它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规律。

这表明教育制度具有()。

A. 客观性B. 规范性C. 历史性D. 强制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

题干中教育制度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们要遵循教育制度发展的客观性规律。

7.“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得到发展,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这种观点属于()。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中学版(完整版)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讲义中学版(完整版)

双轨制:
指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制度有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 一个是专门为资产阶级子弟服务的,配备有良好的师资
和设备,学生们沿着这个系统深造,就可以深入一些有 名的高等学府,毕业后就可以直接成为统治阶级和各级 管理人员; 另一个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准备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 备都比较差,主要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和技能,一般在上 中学之后就进入劳动力市场。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 与现代意义上的“学”的含义的差别:
(1)传统文化中“学”的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 明了事理;
(2)学的方法是内省而非外烁 (3)学的内容为历史与道德,不含科学技术 (4)学的主体包括每一个人,不局限于儿童与成人。
(二)教育的定义
1、教育的定义: 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版
教师资格证考前培训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考核指标
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课程一
《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
模块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中学教学 中学生学习心理 中学德育 中学课程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合计
比例 68%
32%
评 价: (1)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2)错误在于未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物: 孟禄(美国教育家)《教育史》 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主要观点:
孟禄
(1)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2)应当从心理学的观点解释教育起源问题。
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班级管理 2、班主任 3、课外活动 4、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5、教师心理

最新版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解析

最新版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解析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

《学记》2.【答案】C。

教育3.【答案】A。

生产力4.【答案】D。

分支型学制5.【答案】B。

个人本位6.【答案】D。

从小学到高中7.【答案】B。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8.【答案】A。

特朗普制9.【答案】B。

形成性评价10.【答案】C。

品德评价法11.【答案】D。

疏导原则12.【答案】B。

注意分散13.【答案】B。

行为主义学习观14.【答案】C。

附属内驱力15.【答案】D。

形式运算16.【答案】B。

心理自我17.【答案】A。

理性情绪疗法18.【答案】D。

完成作业后玩游戏19.【答案】C。

寻求认可20.【答案】C。

消极21.【答案】A。

教学操作二、辨析题22.【参考答案】此题说法不正确。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

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第三,在教育这种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此,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动物界不存在教育现象。

母猴教小猴爬树是一种学习现象,而不是教育现象。

综上,题干表述错误。

23.【参考答案】此题说法错误。

思想品德课指学校依据课程方案开设的旨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课程,包括小学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学开设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

我国中学德育途径是广泛的,其中,基本途径是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德育课程教师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负责系统促进学生品德知识、品德行为的全面发展,是学校德育的中坚力量。

而其他各学科教师是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应该充分挖掘本学科中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综上所述,题干表述错误。

24.【参考答案】此题说法不正确。

首先,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来划分,可以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22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我国第—位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并出版《新教育大纲》的教育理论家是()。

A.杨贤江B.陶行知C.黄炎培D.李大钊【答案】A【解析】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杨贤江著《新教育大纲》。

杨贤江是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

2.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发表的系统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巨人传》C.《太阳城》D.《爱弥儿》【答案】D【解析】A项,《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

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B项,《巨人传》原名《高康大和庞大固埃》,共五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拉伯雷创作的多传本长篇小说,是一部讽刺小说。

C项,《太阳城》是意大利早期空想共产主义者康帕内拉创作的对话体游记,也是一部政治学著作。

D项,《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卢梭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762年。

该书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系统阐述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

3.有的人在逆境中奋起,有的人在逆境中消沉;有的人在顺境中如鱼得水;有的人在顺境中却虚度光阴。

这种现象说明()。

A.顺境有利于人的发展B.环境好坏决定人的发展C.逆境有利于人的发展D.人对环境影响有能动性【答案】D4.教师以自身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旨在改进教育实践.而不在于理论构建的研究属于()。

A.实验研究B.行动研究C.调查研究D.个案研究【答案】B5.“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这说明教育具有()。

A.科学性B.阶段性C.生产性D.独立性【答案】C6.“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热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失时机的泵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这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具有()。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数学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数学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已知函数(f(x)=x2−4x+5),则该函数的最小值是多少?•A) 1•B) 2•C) 3•D) 42、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3, -4)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Q 的坐标是?•A) (-3, 4)•B) (3, 4)•C) (-3, -4)•D) (3, -4)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B的坐标是()A.(3,2)B.(-3,-2)C.(-2,-3)D.(-3,3)4、下列函数中,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减小的是()A. y=2x+3B. y=-x+5C. y=x^2+1D. y=-3x^25、下列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等于180度B、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大于180度C、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小于180度D、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根据三角形形状变化6、对于函数 y = 2^x,当 x > 0 时,关于该函数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y 的值小于 2B、y 的值大于 2C、y 的值随 x 的增大而减小D、y 的值随 x 的增大而增大7、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采用的具体教学策略是()。

A. 多次重复讲解法B.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C. 实例教学与比较教学相结合D. 直接抽象教学8、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应关注的重点不包括以下几点中的()。

A. 确保学生安全B. 学生是否遵循了探究步骤C. 探究活动对学生兴趣的激发D. 探究活动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二、简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第一题请简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体现。

第二题题目:简述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及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第三题请简述课堂提问的艺术,并举例说明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该注意的几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上)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上)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上)2022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马上就要开始报名了,在报名过后一个月左右就会举行笔试考试,因此各位想要报考今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请抓紧时间进行备考。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年上半年《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可供参考。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普遍采用的教材是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凯洛夫的《教育学》D.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上下形成学习苏联的热潮,凯洛夫《教育学》是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编写的比较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出版后风靡全国。

高等师范院校将其作为教材,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教师也将其作为业务进修读物。

故本题选C。

2.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其中个体发展主要体现为A.个性化与道德化B.社会化与个性化C.社会化与标准化D.个性化与趋同化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功能。

教育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可分为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两方面。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故本题选B。

3.“跳一跳,摘到桃”主要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理论依据是A.最近发展区理论B.范例教学理论C.合作教育学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我国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明确提出“生活教育论”,主张“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A.蔡元培B.黄炎培C.杨贤江D.陶行知答案:D陶行知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主张以人类的生活作为教育内容,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社会即学校”,要“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教学做合- ",强调学做结合。

故本题答案选D项。

2.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一切人和社会所必需的。

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阶级性C.永恒性D.独立性答案:C永恒性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故本题答案选C项。

3.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点是()A.将教育视为本能模仿B.忽视教育的社会属性C.否认动物界存在教育D.强调教育的目的性答案:B忽视教育的社会属性解析:本题考查教育起源论。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

教育的心里起源论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因此,二者的共同点是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一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归根结底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 ()A.生产力水平B.政府重视C.人口数量D.文化传统答案:A生产力水平解析:本题考查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

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发展对教育事业所提出的要求。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材精讲+真题解析】-第十一章 学习迁移【圣才出品

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材精讲+真题解析】-第十一章 学习迁移【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 学习迁移考纲提要1.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

2.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3.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一、什么是学习迁移二、学习迁移的分类(一)正迁移与负迁移(二)近迁移与远迁移(三)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四)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一、什么是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如词汇的学习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学会了骑自行车对学习骑三轮车的影响等。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迁移进行分类,不同的分类强调了迁移的不同方面。

(一)正迁移与负迁移(影响效果)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来看,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如加法的学习促进了对乘法的理解掌握。

正迁移可以表现为在学习中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可以是从事某一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次数减少,学习效率提高,顺利地解决新问题等。

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

如,学习了英语字母发音后对汉语拼音的影响。

负迁移表现为一种学习阻碍了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知识的掌握等,学习效率低下。

(二)近迁移与远迁移(迁移范围)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近迁移与远迁移。

近迁移指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比较相似的情境中。

远迁移是指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极不相似的其他情境中。

如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后,计算25×(400+4),就属于近迁移。

根据蝙蝠超声定位的原理创造发明了雷达,就是远迁移。

简言之,如果个体能将所学迁移到表面特征与结构特征都相似的其他情境中,属于近迁移。

如果能迁移到表面特征不相似,但结构特征相似的其他情境中,则属于远迁移。

近迁移与远迁移的区分是相对的,可以视具体的情形而定。

(三)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不同抽象、概括水平上的)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是根据迁移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的划分。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解析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解析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有理数对于乘法运算封闭B.有理数可以比较大小C.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D.有理数集是有界集【答案】D【解析】有理数与有理数的乘积仍然是有理数,所以对于乘法运算是封闭的,A项表述正确;有理数可“通过数轴法、绝对值法、差值法”等比较大小,B项表述正确;实数集包括无理数集和有理数集,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C项表述正确;全体有理数构成的集合是有理数集,记为Q,任意x∈Q,都有x+1∈Q,x-1∈Q,所以有理数集无上界也无下界,是无界集,D项表述错误,当选。

2.设a,b为非零向量,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f(x)垂直于aB.f(x)平行于aC.a·b平行于aD.a·b垂直于a【答案】A【解析】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也称“点乘”,结果是一个数;向量积也称“叉乘”,结果是一个向量,其方向满足右手定则,垂直于原向量的平面。

f(x)为向量积,方向与a,b向量垂直。

而a·b为数量积,结果是一个数,无方向可言。

所以B、C、D项均错误,故本题选A。

3.设f(x)为[a,b]上的连续函数,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f(x)在[a,b]有最大值B.f(x)在[a,b]上一致连续C.f(x)在[a,b]上可积D.f(x)在[a,b]上可导【答案】D【解析】已知f(x)在[a,b]连续,闭区间内连续两数必有界,则必有最大值,所以A 项中命题正确;根据函数一致连续性定理:若函数f(x)在[a,b]上连续,则函数f(x)在[a,b]一致连续。

所以B项中命题正确;f(x)在区间[a,b]上连续,则f(x)在[a,b]上可积。

所以C项中命题正确;连续函数不一定可导,比如y=|x|连续,但在x=0处由于其左右导数不相等,所以不可导,D项中命题不正确,当选。

4.若矩阵与的秩均为2,则线性方程组的解的个数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1.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A.延续性B.模仿性 C 社会性 D.永恒性2.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C.社会文化传统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当代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A.顺序性B.稳定性C.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4.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集体本位论D.个别差异性5.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6.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B.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7.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 A.分科课程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8.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A. 信度B. 效度C.难易度D.区分度9.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那一教学原则(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0.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11.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实际练习法D.情感陶冶法12.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A.适应B.对比C.联觉D.综合13.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人格具有()A.整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功能性14.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料的回忆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分化抑制D.延缓抑制15.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绘成() A.波浪线B.斜线C.U 型曲线D.倒U 型曲线16.孙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A.强迫症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怖症17.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 A.教学支架B.最近发展区C.先行组织者D.互相协助18.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了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C. 美感D.效能感19.晓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绝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A.强化法B.系统脱敏法C.消退法D.合理情绪治疗法20.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A.有效说服B.树立榜样C.群体约定D.价值辨析21.田和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同学认真学习,她的这些品质属于性格里面的那种特征?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意志特征D.情绪特征二、辨析题(每题 8 分,共 32 分)22.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23.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24.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25.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26.简述学校教务活动的基本环节27.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8.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29.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四、分析题(每题 18 分,共 36 分)30.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从小很自卑和孤独,随着他的成长在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成就。

问: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18 分)31.材料学生 A:中学学习英语语法对以后学习英语帮助很大学生 B:平面几何学的好,后来学习立体几何就简单了,知识之间有很大联系学生 A:不光知识这样,弹琴也是,会弹电子琴,学钢琴也快学生 B:可有时候也不一样,会骑自行反而影响骑三轮车。

学生 A:有意思,学习很奇妙(1)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用到的学习原理。

(10 分)(2)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

(8 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人类的教育具有社会性、目的性这与动物的本能教育是有本质区别的。

2.D【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以及教育目的。

3.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爱好、兴趣、特长等都不一样。

因此,要因材施教,如苏霍姆林斯基一样创立多种兴趣小组,满足学生发展。

4.B【解析】造就合格公民,体现了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倾向,属于社会本位论。

5.D【解析】1619 年德国开始实施义务教育。

工业革命后,义务教育发挥着使人们掌握工业知识的任务,义务教育的时间也由最早的 3 个月至 6 个月,发展到 6 年,直至 9 年。

6.A【解析】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7.B【解析】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

8.B【解析】略9.A【解析】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王老师讲解了岳飞的事迹,赞扬了岳飞的爱国精神,使学生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还受到了思想教育。

10.D【解析】道德行为是思想水平的根本标准。

11.C【解析】略12.C【解析】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

小丹听到刮竹子的声音觉得冷,是由声音联系到了温度。

属于联觉。

13.B【解析】人格是由多种性格特征所组成的,其结构是相对稳定的。

人格的这种稳定性是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上的。

小琼性格内向无论什么环境都不爱说话,说明具有稳定性。

14.A【解析】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先学习的效果不如后学习的效果好,说明受到了后面材料的干扰。

15.D【解析】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可知。

16.A【解析】这属于强迫症的状况,强迫症包括强迫意识和强迫行为。

孙斌属于强迫意识。

思考无意义的问题。

17.B【解析】略18.B【解析】理智感主要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感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等。

在解决疑难问题时,就会产生喜悦的情感。

19.D【解析】合理情绪疗法是 20 世纪 50 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

20.C【解析】利用群体约定是指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是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刘老师与学生讨论了网络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被全班同学认可属于群体约定。

21.A【解析】热爱学习,关系同学,主助人为乐等属于性格中的态度特征。

二、辨析题22.答:错误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大类型,而不仅仅指道德品质的教育。

23.答:错误所谓“直观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时应用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和已有经验,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获得生动表象;同时引导学生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行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规律和原理。

教师要认识到直观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

不要为直观而直观,避免直观的形式化、庸俗化。

24.答:错误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而注意的分散是由于个体劳累或其他因素,导致的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现象,是被动而消极的。

25.答:错误非正式群体是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程度。

因此对于非正式群体既不能采取高压政策,又不能放任自流,要正确地引导使其发挥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

三、简答题26.答: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其中上课是中心环节。

27.答: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28.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9.答:教师能力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基础能力素养:1)智能素养(观察、思维、想象、记忆能力素养)2)语言表达素养。

表达能力是影响教师教育活动成效的重要因素。

(二)专业能力素养:1)教学设计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研究能力;(三)心理素养;(四)身体素养。

四、分析题30.答: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这几大类。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但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尼克虽然没有手脚,但他的五官是正常的,并且具有大脑,这为他能够正常接受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对儿童而言,常常是通过教育活动实现的。

尼克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都非常好,这位他能够取得成就奠定了很好的外界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