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属于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合集下载

风景区规划名词解释

风景区规划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旅游区:是表现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统一的旅游地域单元。

2、旅游景区:是一系列相对独立景点组成,从事商业性经营,满足旅游者观赏、休闲、娱乐、科考、探险等多层次精神需求,具有明显地域边界,相对独立的小尺度空间旅游地。

3、自然类景区:山地类,森林类,水景类,洞穴类,综合类4、人文类景区:历史文化名城,工程建筑,古代寺庙,古代园林5、复合类景区:6、主题公园类景区:苏州乐园7、社会类景区:江西瑞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观光类景区: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厦门鼓浪屿,湖南张家界9、度假类景区:环境和生活配备设施齐全,夏威夷10、科考类景区:遗址11、游乐类景区:深圳欢乐谷12、风景园林:指在一定的地域上,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地域。

13、旅游景区规划:是指为了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旅游景区,使其具有旅游接待等多种功能和作用而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部署和具体安排。

14、市场区位:企业组织可以盈利的空间市场范围。

15、交通区位:关于交通的位置。

通常在绝对区位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

16、地价区位:17、环境区位:18、定位:定位就是树立组织形象通过设立有价值的产品和行为,以便使细分市场上的顾客了解和理解本企业组织与竞争者的关系。

19、竞争力:1、指一国或一公司在市场上均衡的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2、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占有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并以其为基础创造更具竞争优势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环境,向市场提供高效度和满意度的产品及服务,并获得较高收益的能力。

20、巴特勒(Bulter)模型:探查、参与、发展、巩固、成熟、衰落或复苏六个阶段。

21、普罗格(Plog)模型:普罗格从旅游者的心理特性出发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心理图式假说”,即认为旅游地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与旅游者的行为有关。

按照心理类型,旅游者被划分为多中心型、近多中心型、中间型、近自我中心型和自我中心型五类。

旅游景区建设方案

旅游景区建设方案

旅游景区建设方案
旅游景区建设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确保景区的正常运营和游客的便利。

2. 景区规划设计:根据景区的地理环境和特色,进行景区的规划设计,包括景区景点的设置、游览线路的规划等。

3. 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采取措施保护景区内的自然环境,如种植绿化、水体治理等。

4. 游客接待中心建设: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提供游客咨询、导览、票务等服务,以提高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5. 文化遗产保护:对景区内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修缮,建立相关文化展示设施,向游客展示景区的文化历史。

6. 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景区内的安全设施建设,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7. 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体宣传景区的特色和优势,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吸引游客来到景区。

8. 特色产品开发:根据景区的特色和资源,开发相关的旅游产品,如特色美食、工艺品等,增加游客的消费体验。

9. 合理价格定价:根据景区的投资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合理定价,保证景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10. 持续改进和管理:建立景区的管理体系,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使景区能够持续发展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旅游景区设施设备配置责任单位

旅游景区设施设备配置责任单位

旅游景区设施设备配置责任单位1. 引言旅游景区设施设备配置是旅游景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

为了确保旅游景区设施设备的合理配置和有效运营,需要明确责任单位,使各个单位能够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旅游景区的发展。

本文将从景区设施设备的分类、责任单位的划分以及协作机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旅游景区设施设备配置责任单位的确定提供参考。

2. 景区设施设备的分类旅游景区设施设备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两大类。

2.1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指旅游景区中必不可少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道路交通设施:道路、桥梁、停车场等;•水电设施:供水、供电、排水等;•通信设施:电话、网络、无线电等;•安全设施:消防设备、监控系统等。

2.2 附属设施附属设施是指旅游景区中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而设置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导览设施:导览图、标识牌、讲解设备等;•休息设施:座椅、休息区、卫生间等;•娱乐设施:游乐设备、表演舞台等;•餐饮设施:餐厅、小吃摊等。

3. 责任单位的划分旅游景区设施设备配置责任单位的划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但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划分:3.1 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景区设施设备配置的主要责任单位,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规划设计:负责制定景区设施设备配置的规划和设计方案;•投资建设:负责景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工作;•监管管理:负责对景区设施设备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运营;•维护维修:负责景区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

3.2 旅游景区管理机构旅游景区管理机构是景区设施设备配置的重要责任单位,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协调:负责组织协调各个责任单位的工作,确保景区设施设备配置的顺利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对景区设施设备配置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服务管理:负责景区设施设备的服务管理,包括接待、导览等工作。

3.3 企业单位企业单位是景区设施设备配置的重要责任单位,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运营管理:负责景区设施设备的运营和管理,保障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投资建设:负责景区附属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工作;•服务提供:负责景区设施设备的服务提供,包括餐饮、娱乐等。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方案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方案

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方案1. 引言旅游景区作为人们休闲度假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其规划设计对于提升景区吸引力和游客体验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方案,详细介绍景区规划的重要性、目标和原则,并提出一套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

2. 景区规划的重要性景区规划是确保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个良好的规划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景区的资源,合理安排游客流量,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提升景区形象和品牌价值。

同时,景区规划还有助于提升游客体验,增加游客满意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3. 景区规划的目标•提升景区形象和品牌价值•优化游客流量分布,避免拥堵•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服务和设施•提升游客体验,增加游客满意度•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4. 景区规划的原则在制定景区的规划设计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可持续性:规划设计应考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尽量减少负面影响,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综合性:综合考虑景区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人文景观和旅游设施等方面,设计出最优的规划方案。

•开放性:充分考虑游客需求和市场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服务和设施。

•安全性:确保游客在景区内的安全,规划合理的应急预案和安全设施。

•实用性:规划设计方案要具有可行性,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有效落地。

5. 景区规划设计方案5.1 景区整体布局景区整体布局是景区规划设计的基础,它决定了游客流线、景点分布和设施位置等方面。

在进行整体布局时,需要综合考虑景区的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和旅游需求。

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规划设计:1.地理环境分析:了解景区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地貌、水系分布等,确保布局与自然环境协调。

2.传统文化考察:考察景区所在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将其中的元素融入景区设计,提升其文化内涵。

3.游客需求调研:调研目标游客群体的需求和偏好,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进行差异化服务设计。

4.总体布局方案设计:根据前期分析和调研结果,制定景区整体布局方案,确定景点分布、游客流线和设施位置等。

第三章第五节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分析

第三章第五节 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规划分析

(4)为适应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在景区内部可设计算机终端中心,进行控
制及管理。
旅游景区内供水、供电及床位用地标准,应在表3-8中选用,并以下限标准为主。
表 3-8 供水供电及床位用地标准
类别 简易宿点 一般旅馆 中级旅馆 高级旅馆 豪华旅馆 居 散 民 客 供电(W/床) 50—100 100—200 200—400 400—1000 1000 以上 100—500 供水(L/床·日) 50—100 100—200 200—400 400—500 500 以上 60—150 10—30 L/人·日 用地(m2/床) 50 以下 50—100 100—200 200—300 300 以上 50—150 备注 公用卫生间 六级旅馆 四五级旅馆 二三级旅馆 一级旅馆
2、用水量估算 (1)居民:居民数×单位规模[ 75—100L/(人· D)] (2)内宾:内宾数×单位规模[ 100—150L/(人· D)] (3)外宾:外宾数×单位规模[ 150—300L/(人· D)] (4)当日游客:当日游客数×1/3×单位规模[ 100—150L/
(人· D)]
(5)消防用水:每5000m3的建筑体积5L/s (6)休养所:人数×单位规模[ 150—100L/(人· D)]
一、交通设施规划
旅游景区规划,应分为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两方面内容。应进行 各类交通流量和设施的调查、分析、预测,提出各类交通存在的问题 及其解决措施等内容。
(一) 旅游景区交通的类型
旅游景区的交通由对内交通与对外交通两部分组成。 对外交通 对内交通
1、对外交通
指国际、国内远途游客进入旅游景区交通枢纽城镇的交通运输, 及远途客源地经过最靠近景区的城镇至接待中心的交通。对外交通设施

旅游总规,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

旅游总规,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

旅游总规,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规划引言概述:旅游总规、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规划是旅游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它们共同构成了旅游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总规是指对整个旅游发展区域进行综合规划设计,明确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发展目标;控制性规划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限制性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修建性规划是在控制性规划的基础上,对旅游设施和景区进行具体的建设规划,确保旅游设施的合理布局和建设。

一、旅游总规1.1 确定旅游发展方向和目标旅游总规要明确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确定旅游业的发展主题和定位,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1.2 综合规划设计通过对旅游资源、交通、住宿、餐饮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设计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旅游总体规划方案。

1.3 制定实施方案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包括时间表、工作计划、投资规划等,确保旅游总规的有效实施和落地。

二、控制性规划2.1 保护旅游资源控制性规划要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分类,确定哪些资源需要保护和哪些资源可以开发利用。

2.2 确定开发范围和强度根据资源的特点和规划要求,确定旅游开发的范围和强度,避免过度开发对资源的破坏。

2.3 制定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监测机制,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监管和控制,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修建性规划3.1 设施布局规划修建性规划要对旅游设施的布局进行规划,合理安排景区、酒店、停车场等设施的位置和数量。

3.2 设施建设标准根据规划要求和景区等级,确定旅游设施的建设标准和品质要求,确保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3.3 确定建设时序和计划制定详细的建设时序和计划,包括工程进度、资金投入等,确保旅游设施的按时建设和投入使用。

四、监测和评估4.1 监测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对旅游总规、控制性规划和修建性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4.2 评估效果和成果评估旅游规划的实施效果和成果,分析规划的优缺点,为未来规划提供经验和借鉴。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深度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深度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在现行旅游规划体系中,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旅游区规划体系中最具体、最细致的一个层次,是联系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旅游区规划体系中对规划深度和具体内容较难把握的一个规划阶段。

按照现行《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两个部分。

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其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当前要建设的地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包括:(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二、修建性详规文件和图纸主要包括:(1)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2)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规划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

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三、修建性详规实施步骤:1、成立组织机构2、收集必要规划资料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痪料调查;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3、根据规范计算出本小区各项规划指标4、确定路网和排水排污体系5、确定需拆除及改造项目,并议定赔偿搬迁方案;6、确定活动中心与绿化位置7、绘制总平面和坚向设计;8、各基本原则经济指标分析;9、编制文本说明10、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评审;11、报规划主管部审批;四、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一)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现状条件分析;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3、用地布局;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7、竖向规划;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1)总用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3)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4)容积率、建筑密度;5)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6)绿地率。

旅游景区管理规范要求

旅游景区管理规范要求

旅游景区管理规范要求引言: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外游客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自然风光的重要场所。

为了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范要求。

本文将从景区规划、景区设施、服务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分小节逐一论述旅游景区管理规范要求。

一、景区规划1.1 规划设计景区规划设计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合理确定景区规模、布局和功能区划。

同时应考虑游客的流动线路,提供便捷的交通设施和服务设施。

1.2 安全预防景区规划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灾害、火灾等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在山区景区规划中,要确保游客的登山路径安全可靠,建设护栏和警示标识等,防止游客发生意外。

二、景区设施2.1 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

特别是对一些偏远地区的景区,要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2.2 导览服务设施景区应设立导览中心,并提供导游、讲解员等专业人员,为游客提供详细、准确、有趣的导览服务。

导览中心应配备交互式地图、多媒体展示等设施,方便游客了解景区的历史文化和旅游项目。

2.3 休息和餐饮设施景区应提供充足的休息和餐饮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餐厅、咖啡厅、休息区等应干净整洁,菜品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同时,景区还应提供设施完备的洗手间和更衣室,方便游客的日常使用。

三、服务质量3.1 门票管理景区门票应明码标价,价格合理公正,并提供不同类型和时段的票价选择。

景区还应建立电子售票系统并提供网上预订服务,方便游客购票。

3.2 游客接待服务景区工作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能够熟练掌握景区的相关知识,以及提供周到、热情的接待服务。

游客在交通、导览、餐饮等方面有需求时,工作人员应及时提供帮助。

3.3 投诉处理景区应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并设立专门的投诉处理部门。

对于游客的投诉,应及时做出回应和处理,并向游客解释处理结果。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设计方案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景区的品质和游客的体验感受。

本次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的背景是一座位于中国南方的山水旅游景区。

景区占地面积约3000亩,包括湖泊、山脉、河流等多种自然景观。

目前,景区已经投入使用,但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道路交通不畅、景观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需要进行规划与设计。

二、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的目标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的目标是优化景区的整体布局和管理,提升景区的品质,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同时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优化景区的交通设计,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2.重新设计景区的景观设置,打造出更具吸引力和可塑性的景点。

3.设计并实施更加智能化、科技化的观光服务,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

4.设计合理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备,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三、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1.交通规划设计在交通规划设计方面,我们将采取多种手段来提高景区的道路交通性能。

具体措施包括:–设计合理的交通路线,将主要出入口和道路连接起来,确保游客的交通畅通。

–实施数字导游系统,在游客到达景区后就能获得景区的相关信息和导航服务。

–设计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方便游客的停车,缓解景区的交通压力。

2.景观设计在景观设计方面,我们将根据景区的自然特点,重新设计出更为吸引人的景点。

具体措施包括:–根据自然景观的特点,设计出符合景区特色的景点,如根据湖泊设计出水上乐园等。

–设计更多的游憩区和休息区,让游客在享受景色的同时可以得到更多的舒适和放松。

–加强景点的互动性,鼓励游客参与其中,增加游客的游乐体验。

3.智能化管理和服务设计在智能化管理和服务设计方面,我们将引入更多的科技手段和智能设备,升级景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实施数字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包括智能导游、智能购物和智能语音服务等。

多维视角下的景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多维视角下的景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2023年第18期现代园艺随着我国旅游体系及物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景区公园及大型风景名胜已经逐步成为推动市场经济体系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人们物质及精神娱乐需求不断提升的环境下,景区规划也逐步向系统性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其中,景区风景园林工程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社会生态建设及景区功能性建设需求。

因此,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规划和设计,不能远离生态设计的本质,应坚持多维视角及多维理念的融合,才能全面提升景区园林工程的规划科学性。

1景区风景园林工程的规划设计理论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角度来讲,景区属于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景区风景园林工程包含自然类风景园林和人工类风景园林。

(1)自然类风景园林:大部分以自然保护区或原生态森林公园为主,其中绝大部分景观都是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未进行人工修葺或人工干预程度较少,这类景区往往保留着原始的野生特征,是人们亲近自然的一部分,能够呈现出极高的生态效益以及原生美学[1]。

(2)人工类风景园林:通过人工修砌打造的园林景观工程,是建立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城市绿化率,提升景区生态效益为目的构建的风景园林,这类风景园林往往体现出更为浓厚的人文性、服务性特点,有大量人工修砌的建筑物、景观小品及人造自然生态结构。

这类景观工程更需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契合性、游客的审美需求、不同区域的地域性需求及文化传承需求,是需要进行多维设计的重点内容。

但无论是何种景观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都不能远离景区本身的规划需求。

首先,要有完善的生态体系,能够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

其次,要与基础设施相辅相成,可构建具备人文性和生态性的小广场、公园、游步道、庭院及景观小品;要营造出审美与体验相互融合的景观园林环境,同时,构建动静分区,确保景观工程空间分布合理,以满足游客的感官和心理需求。

而要想达到以上目的,必须从多个视角出发设计景区园林景观,不能单纯将其作为生态工程,更需要具备人文性、经济性、艺术性。

旅游集散中心设计说明

旅游集散中心设计说明

金华山双龙风景旅游区旅游集散中心设计入围单位设计说明一、前言旅游集散中心是风景区环境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车辆换乘、旅游咨询、休闲购物、业务接待等功能,直接体现风景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和综合服务水平。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日益发展,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游客的数量越来越多,要求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与日俱增。

集散中心在风景区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是游客首先到达的地方,直接影响到游客对风景区的第一印象。

旅游集散中心成为风景区整体空间环境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时甚至成为一个风景区的标志。

二、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有利于景区规范化管理金华双龙风景区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共有8个景点,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部分景点之间相隔较远,高峰期私家车和大巴车经常拥堵在各景区道路,造成游客时间浪费,旅游体验差。

管理部门精力分散,资源浪费.本项目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能缓解景区的交通压力,减轻管理成本,极大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受。

2、有利于更好的服务游客金华山双龙旅游度假区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立足民生、服务游客,俱备车辆换乘、旅游咨询、休闲购物、业务接待等功能,用一系列的服务,为游客全方位、全过程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提供保障。

3、有利于当地旅游市场档次的提升本项目的建设为整个景区的配套服务补上了短板,树立了形象,为打造5A级景区做好一定的基础,为当地旅游市场档次的提升添砖加瓦。

4、有利于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通过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和运营,既可以汇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产生的就业、消费和购物,税收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项目地理条件设计地块位于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和罗电线交叉口东北部。

双龙风景名胜区位于金华山西南山麓,国家AAAA级旅游区,距金华市区15公里,总面积79.7平方公里,素有“双龙胜景,大仙圣地,禅学中心,浙中凉都”之美誉.分双龙洞、黄大仙、家园里、赤松山、大盘天、尖峰山六大景区,有300多处景点,是一处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景观、道教胜地为特色,以观光度假、康体休闲、海外朝圣为主要功能的风景名胜区,也是黄大仙传说、举岩贡茶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金华市境的东、东北有大盘山、会稽山,南属仙霞岭,北、西北接龙门山及干里岗山脉.仙霞岭山脉从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延伸入境,至武义县、婺城区南部和永康市境,向东北延续为大盘山和天台山脉,一般海拔500-1000米,山体多由火山岩和花岗岩构成。

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属于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属于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属于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前的景区建设过程中,其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作为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建立的一门传统学科,难免会带上城市的烙印。

如何正确理解景区与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如何避免盲目照抄城市化建设、如何升级改造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旅游规划设计中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绿维创景认为,旅游景区市政工程和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旅游景区特点,打破城市规划设计惯性思维,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景区自然环境相融合,做到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达到人们旅游休闲的需求。

一、惯性思维的苦果旅游景区市政工程和服务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属于基础设施工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市政工程包括供水、排水、能源、交通、邮政电信、防灾六大专项,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防洪、环保、环卫等工程规划设计。

目前,旅游景区市政工程一般都按照城市规划设计相关规范法规进行规划。

但是盲目照搬城市规划的方法进行旅游区规划设计,以城市规划代替旅游规划,就会导致市政工程的模式化、市政基础设施的城市化。

模式化的市政工程没有注意到旅游景区与城市的差异化问题,不能满足旅游景区对于市政工程设施的实际需求;而城市化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冲淡了旅游景区原有的景观意境,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而且由于此类规划缺乏前瞻性,不适应旅游区环境和市场发展需要,逐渐沦为障碍,造成投资的浪费。

二、丢掉惯性思维,抓住本质区别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规划设计环境不同于城市,因此不可依照惯性思维照搬城市要求,来进行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规划设计。

一般来说,旅游景区距离城市较远,地势复杂,基础建设环境无法达到城市建设所要求的“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

同时,旅游景区与城市的性质不同,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周边和当地的地理与资源条件,结合景区特点,对方方面面的问题做出科学合理地判断,准确掌握规划区的现状优势与不足,立足规划目标,找到经济、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从而使整体规划设计思路更加明确、清晰、合理。

旅游景点规划设计规范

旅游景点规划设计规范

旅游景点规划设计规范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对于提升景点形象、提供游客体验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景区规划设计、景点布局、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探讨旅游景点规划设计的规范和标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景区规划设计1.1 规划目标景区规划设计应根据地理环境、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的特点,确定旅游目标和发展方向。

同时,应注重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提升景区形象和知名度。

1.2 地区特色根据景区所在地的特点,合理挖掘和利用地方资源,强化地域特色。

可以通过景区文化建设、传统节庆活动等方式,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

2. 景点布局2.1 主题景点设置景区设计应尽量突出主题,凸显独特性。

合理布局主题景点,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内容。

同时,应根据不同场景和目标人群的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景点,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2.2 空间布局在景区内部,应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如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餐饮区、卫生间等,以方便游客的参观和休息。

此外,景点之间的连通性也需要考虑,确保游客可以顺利游览整个景区。

3. 交通规划3.1 公共交通配套景区规划设计应考虑公共交通的便利程度,以提高游客的访问效率和消费体验。

合理规划公交线路、交通换乘枢纽和停车设施,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降低游客的出行成本。

3.2 步行交通通道在景区内部,应设计合理的步行交通通道,确保游客可以舒适地步行游览。

同时,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可以在景区内部限制车辆通行,倡导绿色出行方式。

4. 环境保护4.1 生态环境保护景区规划设计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景区建设过程中,采取合理措施防止土壤侵蚀、水源污染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同时,在游客使用过程中,加强环保意识教育,避免游客破坏自然景观。

4.2 资源合理利用规划设计中应合理规划景区资源的利用方式。

如合理控制游客数量、游览时间等,以保障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景区也应注重资源再生利用,如垃圾分类、能源回收等。

景区管理的名词解释

景区管理的名词解释

景区管理的名词解释一、引言景区管理是指对旅游景区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管理和运营的一项工作。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资源的不断丰富,景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景区管理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提升游客体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景区规划、景区服务、环境保护和危险源管理等方面对景区管理进行解释和探讨。

二、景区规划景区规划是景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指导着景区的发展方向,并确保其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景区规划考虑到景区内的道路、停车场、餐馆、卫生间等基础设施的布局与建设,以及游客流线的设计,从而提供更好的游览服务。

此外,景区规划还包括对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修复和开发。

通过精心规划,景区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提高景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三、景区服务景区服务是景区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增强景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关键。

景区服务包括接待中心的设立、导游服务、安全保障、咨询服务、餐饮服务等。

接待中心是游客到达景区的第一站,接待中心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游客的第一印象。

导游服务则能够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信息和专业的讲解,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景区。

而安全保障是景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应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为游客提供安全可靠的旅游环境。

四、环境保护景区管理必须注重环境保护。

景区的独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但也是脆弱的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需要加以保护。

景区管理者应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保护包括植被恢复、水资源管理、垃圾处理等,而文化遗产保护涉及到文物保护、历史保存等内容。

景区管理者应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景区的环境质量和景观品质。

五、危险源管理景区管理中,危险源管理是为了预防和应对各类潜在的危险事件。

危险源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

景区管理者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和实施安全预案,提供应急救援措施,确保游客的安全。

浅析风景旅游区建筑及其规划

浅析风景旅游区建筑及其规划

浅析风景旅游区建筑及其规划在风景旅游区的开发过程中,每个建筑物都是景区的组成部分,因此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的合理性布置,在整个景区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建筑过程中需要大胆创新,运用工程与艺术的手段,营造出建筑的独特风格,并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民俗习惯相融合。

风景旅游区内的建筑设计一定要让游客有一种美的观感,在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区,可以在空间上追求曲径通幽,在视觉上做到与环境相协调。

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区,其建筑物要做到大小适宜,既不显得突兀,还要有点缀的作用。

同时旅游区的建筑尽量不要相同,否则游客失去新鲜感,会丧失游玩的兴趣。

一、旅游区建筑出现的问题旅游区作为人类游览活动的场所,建筑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匀速,景区的建筑好坏对于游客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因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对于旅游区景区建筑的规划设计要求逐渐提高。

事实上说好的建筑确实能为景区增色,甚至优秀的建筑还能成为新的旅游景观,反之来讲,不好的建筑也会影响到旅游区的形象。

虽然当前不少景区能够根据自身的环境特点,旅游主题,地域文化为基础,充分考虑建筑的科学化、合理化、美观化。

但是很多景区的建筑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例如,河南省少林寺景区环境曾经一度成为整治的重点,由于周围农民私搭乱建,在当初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登封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景区周边的违规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将景区内的饭店、旅馆、农家乐、厕所全部拆除。

因为这些违规建筑在建造的时候,丝毫没有顾忌景区的协调,完全就是乱搭乱建,建筑密度过大。

同时随处可见的垃圾还会影响到游客对景区的观感,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二、旅游区建筑规划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自然环境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是建筑规划设计的重要前提,设计者应该考虑如何让建筑在服从原有的环境秩序基础上,有效融合到里面,让建筑与景区整体的景观协调共存。

首先,在景区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应该查看当地的自然环境,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充分利用自然,适应自然。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深度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深度

旅游景区中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在现行旅游规划体系中,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旅游区规划体系中最具体、最细致的一个层次,是联系旅游区总体规划和施工图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旅游区规划体系中对规划深度和具体内容较难把握的一个规划阶段。

按照现行《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包括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区规划两个部分。

旅游区规划按规划层次分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其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或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对当前要建设的地段,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一、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包括:(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二、修建性详规文件和图纸主要包括:(1)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2)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规划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

图纸比例为1/500---1/2000。

三、修建性详规实施步骤:1、成立组织机构2、收集必要规划资料A、本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资料;B、现行规划相应规范、要求C、现有场地测量和水文地质痪料调查;D、人口资料及本区经济发展情况调查;E、供水、供电、排污等情况调查;F、居民消费水平调查;3、根据规范计算出本小区各项规划指标4、确定路网和排水排污体系5、确定需拆除及改造项目,并议定赔偿搬迁方案;6、确定活动中心与绿化位置7、绘制总平面和坚向设计;8、各基本原则经济指标分析;9、编制文本说明10、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评审;11、报规划主管部审批;四、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一)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现状条件分析;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3、用地布局;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7、竖向规划;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1)总用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3)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4)容积率、建筑密度;5)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6)绿地率。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1999)是为了适应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优化风景区用地布局,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和规范化程度而制定的。

本规范适用于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审定公布的各类风景区的规划。

风景区按用地规模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

风景区规划应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进行。

对于大型且复杂的风景区,可以增编分区规划和景点规划。

一些重点建设地段,也可以增编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

风景区规划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地突出本风景区特性。

并应遵循以下原则:统筹兼顾,综合安排;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风景区规划应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互协调。

规划编制前应对风景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经济社会、旅游发展现状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3.2总体规划第3.2.1条总体规划应明确风景区的发展目标和定位,确定风景区的空间范围和分区特征,规划风景线、功能区和景点群落等,同时考虑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3.3详细规划第3.3.1条详细规划应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对风景区内的各功能区、景点群落、景点、景观等进行具体规划,明确各区域的用地性质、规模和布局,制定相应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

3.4保护规划第3.4.1条保护规划是风景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风景区内的自然生态、文化遗产等进行科学保护,制定相应的管理和维护措施,防止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对风景区的影响。

3.5管理规划第3.5.1条管理规划是风景区规划的保障和支撑,应制定相应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确保风景区的正常运转和管理效果。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教学反思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教学反思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教学反思一、引言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是旅游与城市规划交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规划设计原理、方法和工具,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教学环节分析目前,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教学通常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

1. 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是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教学的基础,它涵盖了规划原理、方法和工具的介绍。

传统的理论教学往往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而在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中,实践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规划设计原理。

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实地考察、实际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规划设计的过程。

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等。

三、教学反思与改进1. 理论教学的改进在理论教学中,应增加实例分析和案例研究的内容。

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规划设计原理。

此外,可以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实地调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2. 实践教学的改进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采用模拟项目和虚拟实践的方式来弥补时间和资源的限制。

通过模拟项目,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完成规划设计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虚拟实践则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规划设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实际项目的合作,与相关景区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

通过与专业人士的互动和指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行业需求,并且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四、总结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教学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全面考虑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通过对教学环节的分析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培养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专业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景区规划维修方案

景区规划维修方案

景区规划维修方案1. 引言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景区的良好运营和持续发展,景区规划维修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景区规划维修方案,以确保景区设施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高效性。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维修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景区的价值和吸引力。

2. 规划阶段2.1. 景区规划目标在规划阶段,我们需要明确景区规划的核心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符合景区的定位,并考虑市场需求、环境保护以及游客体验等方面的因素。

景区规划目标的明确将为后续的维修工作提供方向和依据。

2.2. 设施评估在规划阶段,对景区内的设施进行全面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评估设施的现状和状况,可以确定哪些设施需要进行维修、更新或替换。

同时,还需要评估设施的使用寿命和适应性,以确保规划的可持续性。

2.3. 规划设计规划设计是景区规划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阶段,需要考虑景区整体布局、设施的分布和布置、交通组织等方面的问题。

规划设计应该注重美观性、便利性和可持续性,以提供最佳的游览体验。

3. 维修阶段3.1. 设施维护设施维护是景区维修的重要环节。

定期检查和保养设施,及时处理设施的故障和损坏,可以确保景区设施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维护工作包括设施清洁、涂漆、设施保养等,应根据具体设施的特点和要求来进行。

3.2. 设施更新根据设施评估的结果,需要对老化或不适用的设施进行更新。

设施更新可以提升景区设施的功能和品质,提供更好的游客体验。

在更新设施时,应考虑设施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

3.3. 环境保护在进行景区维修工作时,需要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维修工作应符合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遵守环境保护的原则。

同时,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等。

3.4. 安全管理安全是景区维修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维修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确保维修工作的安全性。

同时,需要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具备维修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属于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前的景区建设过程中,其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作为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建立的一门传统学科,难免会带上城市的烙印。

如何正确理解景区与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如何避免盲目照抄城市化建设、如何升级改造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旅游规划设计中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绿维创景认为,旅游景区市政工程和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旅游景区特点,打破城市规划设计惯性思维,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景区自然环境相融合,做到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达到人们旅游休闲的需求。

一、惯性思维的苦果
旅游景区市政工程和服务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属于基础设施工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市政工程包括供水、排水、能源、交通、邮政电信、防灾六大专项,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防洪、环保、环卫等工程规划设计。

目前,旅游景区市政工程一般都按照城市规划设计相关规范法规进行规划。

但是盲目照搬城市规划的方法进行旅游区规划设计,以城市规划代替旅游规划,就会导致市政工程的模式化、市政基础设施的城市化。

模式化的市政工程没有注意到旅游景区与城市的差异化问题,不能满足旅游景区对于市政工程设施的实际需求;而城市化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冲淡了旅游景区原有的景观意境,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而且由于此类规划缺乏前瞻性,不适应旅游区环境和市场发展需要,逐渐沦为障碍,造成投资的浪费。

二、丢掉惯性思维,抓住本质区别
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规划设计环境不同于城市,因此不可依照惯性思维照搬城市要求,来进行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规划设计。

一般来说,旅游景区距离城市较远,地势复杂,基础建设环境无法达到城市建设所要求的“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

同时,旅游景区与城市的性质不同,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周边和当地的地理与资源条件,结合景区特点,对方方面面的问题做出科学合理地判断,准确掌握规划区的现状优势与不足,立足规划目标,找到经济、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从而使整体规划设计思路更加明确、清晰、合理。

1、旅游景区的季节性不容忽视
旅游具有季节性,旺季人口聚集但常驻人口少,森林、温泉等休闲度假类旅游更为明显。

此类旅游景区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在考虑需求功能、维护运行、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同时,应着重考虑季节因素影响。

例如规划旅游区水源水库容量时,必须根据当地气候、居民生活习惯、景区淡旺季不同时段的用水量等具体条件测算,而不能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按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规划年用水量和水库容量。

在温泉休闲项目中进行用水量的计算,也应将游客的热水和生活冷水的消耗纳入游客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中,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根据水娱休闲项目与旅游季节性的变化来确定。

2、充分考虑景点的集散性
一般来说,景区内游客聚居地、建筑群等设施分布较为分散,与相对集中的城镇相比,由于距离、地形、地质等因素,不具备建立高效集中、功能齐全、联合统一的市政工程设施条件,这就需要根据旅游景区的具体情况,对市政工程的形式进行代替式、选择性地建设。

水的供给与处理:不同于城镇的集中供水系统,旅游景区可选择多样供水方式。

远离
都市、污染少的地表水源丰富、水质稳定的旅游景区可选择地表水作为水源,如溪流泉水、河流湖泊;易开采并适合饮用的地下水也可作为一种方式开采利用;对于缺水地区则可将雨水处理后作为生活供水。

对于分散污水的处理,如一些山区散住户的污水不可能统一处理,则应建立单户或几户规模的简易污水处理系统,或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

旅游景区的综合管网也应按各点独立、局部统一的方式进行建设。

专项规划设计:在旅游景区的专项规划中,也应充分考虑其分散性。

例如消防规划中的消火栓,在《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规定“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管道……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米。

”在新建城市道路的市政输供水管线上,一般都是按此规定执行,因为城市市政管线两侧建筑密集,然而在旅游区规划上,除了游客接待聚居区,古建保护区等集中建设区外,在输水管线两侧并没有其他设施,因此并不需要在供水管线上设置大量的消火栓。

能源利用:对于能源引入有线路较长、投资大,但负荷小的偏僻景区,可以考虑当地的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自然能源条件,若能开发利用,则此类能源既清洁环保同时又解决了线路铺设问题。

电信设备:景点大范围分散的景区内公用电话的设置,如采用架设,则影响景区风景;如地埋铺设,崎岖的地形和地质构造使通讯线路铺设变成了一项复杂的工程,而在手机大量普及的今天,建设覆盖景区的移动基站就成较为合适的选择。

但在旅游沿途,应设置手机充电插座。

综合防灾:与城市相比,旅游景区面对更多来自大自然的各种直接灾害,如火灾、暴风雨、泥石流、地震等。

景区应根据灾害形成的条件,采取防阻结合的方式应对。

“防”,即改善自然环境,消除灾难形成条件;“阻”,即在灾害产生前,采取一定措施预防和减少灾害产生时对周围事物造成的破坏。

如在重要景点、建筑附近设置景观水池(如莲花池、喷泉池等)或人工湖,保持一定水量作为消防水池;通过植被护坡,构建生态景区,来减少滑坡及泥石流灾难发生。

三、旅游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与环境协调
景观化与生态化,是社会进步、旅游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在旅游景区的一些配套设计中,也存在一些惯性思维,如城市化的大广场、桥梁,非生态化的硬质水道、垂直驳岸等。

如果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来部分实现基础设施和景观的和谐统一,实现市政工程设施与景区特点和整体环境的更好融合,则能避免市政设施在景区内生硬另类、与景区环境格格不入的现象。

如景区内的一些垂钓池、人工湖、溪流等水景观,生硬地采用混凝土结构,搭配大规模的喷泉,虽达到了亲水地效果,但人工符号强烈,与景区极不相称。

而旅游者对这种非生态的大手笔也往往并无好感,丝毫没有回归自然的情趣。

事实上,这类设计只是早期城市水景的翻版,动植物无法在其中生存,水质极易变质,甚至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已经日薄西山,不少城市已不惜重金改善,将其恢复成有生态护坡的驳岸。

再如景区内的厕所,其造型若与城市一般,则极大地影响景区的档次。

若将厕所作为
一个景点来设计,就像对待山门、楼阁亭台一般,做到外观和环境协调一致,内部清洁卫生,外部造型别致,则反响非同一般。

而对于厕所的卫生处理技术来讲,偏远无水景点可采用分集式生态环保旱厕或无动力污水处理厕所;有水源的景点可采用生态节水的厕所;水电充足时建设星级厕所等。

无论什么样的方式,都要做到既美观,可以成为一道风景,又环保,符合生态学原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