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精选6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根底知识点〔精选6篇〕篇1:小学三年级数学根底知识点 1、角的组成: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跟角的开口大小有关系:角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3、角的分类,按照角的大小可以分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本学期不需要掌握,孩子知道即可,课上讲过)4、锐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也就是:锐角篇2:三年级数学根底知识点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篇3:小学数学根底知识点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1. 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把和放在等号(=)之后。
例:1、2 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2. 加法各部分名称“ +”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二”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
100 (加数)+ (加号)300 (加数)二(等于号)400 (和)3. 加法性质(1)加法交换律:a+b=b+a 例:56+23=23+56(2)加法结合律:a+b+c二a+(b+c)例:23+18+36=23+ (18+36)4. 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5. 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6. 验算:算题算好以后,再通过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演算一遍,检验以前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例: 23-12=11 验算:11 + 12=237. 验算的作用:验算能够有效地检查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对解题思维上的错误无太大用处,通过验算(用结果来推导条件)所得的数据与原数据比较来建议运算是否正确。
8. 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
其运算结果称为积9. 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X”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二”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 (因数)X(乘号)200 (因数)二(等于号)2000 (积)10•乘法的运算定律整数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消去律。
随着数学的发展,运算的对象从整数发展为更一般群。
群中的乘法运算不再要求满足交换律。
最有名的非交换例子,就是哈密尔顿发现的四元数群。
但是结合律仍然满足。
(1) 乘法交换律:a x b=b x a(2) 乘法结合律:(a x b)x c=a x(b x c)(3) 乘法分配律:(a+b)x c=a x c+b x c11•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若ab=c (b^ 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 (或b除c)。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免费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免费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一)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0的乘法。
连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0除以一个数。
用乘法验算除法。
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法验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
(3)四则混合运算。
两步计算的式题。
小括号的使用。
(4)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
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
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量与计量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周长的含义。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四)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
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
小学数学不好怎么提升对于刚入门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或者,数学在他们看来,只不过是口袋里的零花钱罢了,所以数学学得再好似乎都不影响正常生活。
久而久之,这门功课就被淡忘,因而就学不好了。
所以应当从培养兴趣开始。
一、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作为老师,要善于诱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1、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2、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
这样既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孩子的思考。
3、提出矛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
学生产生疑惑,探求真理的愿望,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之一。
4、诱发求知欲。
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契点。
二、发散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精选14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精选14篇)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第1篇人教版多位数乘一位数1、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与哪一位相乘,积就写在哪一位下面。
2、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②因数中间有0,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上的数,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后面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上要用0来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③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笔算时,可以把一位数与多位数0前面那个数字对齐,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5、公式: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7、“大约”类应用题的计算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1、由4条直的边和4个角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①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②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①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②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通用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通用8篇)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通用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1第一单元混合计算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第二单元观察物体计算连加式题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连减786-284-249=253计算连减式题时,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786-(284+249)=253加减混合259+148-342=65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第1页共29页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里程表中的问题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里程数=终点数-起点数第四单元乘与除2.月:小月:4、6、9、11月平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3.日历:学会看日历,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4.钟表:24时记时法 12时记时法4.公式:1时=60分 1分= 60秒半时= 30 分60分=1时60秒=1分 30 分=半时第八单元可能性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
‘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2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最全)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总结1.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
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
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 km。
1 千米(公里)= 1,000 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 毫米(公厘)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6.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
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
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
把和放在等号(=)之后。
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
7.加法各部分名称“+”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
100(加数) +(加号) 300(加数) =(等于号) 400(和)8.加法性质(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9.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0.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1.验算:算题算好以后,再通过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演算一遍,检验以前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12.验算的作用:验算能够有效地检查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对解题思维上的错误无太大用处,通过验算(用结果来推导条件)所得的数据与原数据比较来建议运算是否正确。
13.四边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立体图形叫四边形。
由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组成.14.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总结一、加法与减法1. 口算加减法: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
2. 连加连减:通过连加或连减的方式求和或求差。
3. 集合运算:学习集合运算的概念并进行实际操作。
二、乘法与除法1. 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学习乘法与加法的运算规律。
2. 乘法口诀:熟记乘法口诀表,掌握乘法口诀的实际运用。
3. 除法:学习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除法口诀。
三、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等。
2. 位数与大小比较:学习数字的位数概念和大小比较方法。
3. 数轴的理解与应用:通过数轴表示数字的大小关系,进行数的比较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4. 实际问题运算:通过实际问题进行数的计算和运算,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分数的认识与运算1. 分数的概念:学习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分数的比较: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掌握分数的大小关系。
3. 分数的运算: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和乘除法运算。
4. 分数与整数的转化:学习分数和整数之间的转化方法。
五、长度、面积和体积1. 长度的认识:学习长度的概念和常用的长度单位。
2. 面积的认识:学习面积的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3. 体积的认识:学习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4. 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换算:学习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六、图形的认识与运用1. 点、线、面的认识:学习点、线、面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2. 常见图形的认识:学习熟悉几何图形的名称、特征和属性。
3. 图形的分类和比较:通过图形的形状和属性进行分类和比较。
4. 图形的位置关系:学习图形在平面内的位置关系,如在左侧、右侧、上方、下方等。
七、时间和日期1. 时钟的认识:学习读懂时钟上的时间、操作时钟进行时间加减运算。
2. 时间的计算:学习时间的加减法运算,计算时间的差值。
3. 日历的使用:认识日历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理解日期的表示方式。
八、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收集:学习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量等方式收集数据。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60秒=1分 30分=半时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 (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位上的数,如果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①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数与计算1. 整数的认识-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了解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
- 掌握100以内的整数比较大小。
- 学习并运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进行100以内的加减运算。
2. 多位数的乘法- 学习乘法表,掌握1-9的乘法口诀。
-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 学习并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3. 除法的初步认识- 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认识除号和除法算式。
-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 理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平均分配。
4. 四则运算的初步- 学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
- 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顺序。
二、几何图形1. 平面图形-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基本平面图形。
- 学习计算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 空间与立体- 认识基本的立体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球体和圆柱。
- 理解空间位置关系,如上下、左右、前后。
三、量与计量1. 长度、质量、容量- 学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 了解质量的概念,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 认识容量单位,学习使用量杯测量液体的容量。
2. 时间与日历- 学习读时钟和手表,了解时间的概念。
- 学习日期和日历的基本知识,能够计算日期。
四、应用题1.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习解决与生活相关的简单数学问题。
- 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逻辑推理与解题技巧-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通过练习提高解题技巧和速度。
五、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等活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教学大纲和知识点应以当地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学校使用的教材为准。
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1、余数: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
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取余数运算:1。
指整数除法中被除数未被除尽部分。
例如27除以6,商数为4,余数为3。
2、余数的性质:余数有如下一些重要性质(a,b,c均为自然数)(1)余数小于除数。
(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余数=被除数-除数×商。
3、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通过平均分一些物体,有时有剩余,就出现了余数。
如: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23÷5=4(组)……3(盆)其中,被除数23,除数5,商4,余数34、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余数除数)如:23÷5=4……3,其中(余数3除数4)5、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或被除数=商×除数小学三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可能性知识点: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
‘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①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②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③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
小学三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四边形知识点:【正方形】概念: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
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平行四边形】概念: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它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自然数:认识1至1000的自然数,能够进行自然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数的比较:根据大小关系进行数字的比较,进行相应的大小排列。
3.数的进位与退位:学习十以内的进位退位运算。
4.数的拆分与组合:学习数字的拆分与组合,例如将一个两位数分解为两个一位数的和。
5.数的计数:学习从1开始数数,数的序数表示法。
6.数的相邻关系:学习数的前驱和后继,数的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7.数量的单位:学习认识长度、面积、体积等数量的单位,进行相互转换。
二、数的整体认识1.数的顺序数:认识从1开始的顺序数,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偶数与奇数:认识偶数和奇数的特点,学习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3.数的分类:将数字进行分类,如正整数、负整数、零等。
4.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学习找出一组数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数的整数运算1.数的加法:学习两个整数的加法运算,包括正数加正数、正数加零、零加零等情况。
2.数的减法:学习两个整数的减法运算,包括正数减正数、正数减零、零减零等情况。
3.数的乘法:学习两个整数的乘法运算,包括正数乘正数、正数乘零、零乘零等情况。
4.数的除法:学习两个整数的除法运算,包括正数除以正数、零除以正数、正数除以零等情况。
5.数的混合运算:学习整数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的组合运算。
四、数的分数认识1.分数的引入:认识分数的概念,学习用图形表示分数。
2.分数的大小比较:学习通过分数的大小比较运算符进行分数的大小排序。
3.分数的简化与扩大:学习分数的简化与扩大,将分数化简成最简形式。
4.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同分母的加减法和异分母的加减法。
5.分数的乘法运算:学习分数的乘法运算,包括整数与分数的乘法和分数乘以分数的乘法。
6.分数的除法运算:学习分数的除法运算,包括整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分数的除法运算。
五、数的测量与时间1.长度测量:学习使用厘米、分米、米等单位进行长度的测量。
小学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

一、整数与自然数1.自然数的认识:自然数是指从1开始,没有尽头的数列,即1,2,3,4,…。
2.正整数和负整数的认识:自然数包括0,还有比0小的数,称为负整数。
3.整数的比较:根据数轴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
二、简单加法与减法1.加法的认识与交换律:加法是把数合在一起,数的顺序不影响结果。
2.加法的计算方法:按位对齐,逐位相加。
3.减法的认识与借位: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借位就是从高位向低位借14.减法的计算方法:按位对齐,逐位相减。
三、简单乘法与除法1.乘法的计算方法:按位对齐,逐位相乘,然后把结果相加。
2.乘法口诀表:掌握小于10的乘法口诀表,能够快速计算结果。
3.利用乘法表完成乘法运算:拆分乘法式,利用乘法表找到对应的结果。
4.除法的认识与计算方法:除法是求被除数被除数的商,有时需要在商中加上余数。
四、数的大小和比较1.数的大小:可以利用数轴来比较数的大小。
2.自然数的认识:根据数值的大小来认识自然数。
3.数量的比较:可以利用加法和减法来进行数量的比较。
4.根据大小的特点判断数及大小:通过数的特点判断大小关系。
五、简单的面积与周长1.面积的认识:面积是二维图形所占的空间大小。
2.通过计数法求矩形的面积:通过计算单位面积的数量来求矩形的面积。
3.面积的计算方法:根据图形的形状和尺寸计算面积。
4.周长的认识:周长是封闭图形上所有边的长度之和。
5.周长的计算方法:根据图形的形状和尺寸计算周长。
六、简单的整数运算1.两个整数的加减运算:整数与整数之间能够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2.三个整数的加减运算:通过改变括号的位置和考虑正负数的特点,计算三个整数的加减运算。
3.同号数相加,异号数相减;带括号的加减运算:根据整数的特点进行运算。
七、简单的分数认识1.分数的认识与表示方法:分数是整数和整数之间的一种表示方法,由分子和分母组成。
2.疑似单位整分数和真分数:疑似单位整分数是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内容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内容知识点
一、整数概念和运算
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零、负整数
2. 整数的比较和大小:绝对值的比较和大小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二、分数与小数
1. 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
2. 分数的化简和扩展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通分后相加、相减
4. 小数的概念: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5. 小数与分数的转换
三、简便计算
1. 乘法口诀表的背诵和应用
2. 乘法和除法的运算法则
3. 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图形与推理
1. 几何图形的认识:点、线、线段、射线、平行线、直角、四边形、三角形、圆等
2. 图形的对称性和轴对称图形
五、面积和体积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时间与日期
1. 时、分和秒的概念
2. 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转换
3. 日、周、月、年的关系和计算
七、应用题
1. 简单的实际问题解决
2. 简单的物理量的计算和换算
八、数学思维与逻辑
1. 数学推理和证明方法
2. 逻辑思维与数学问题的解决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内容的主要知识点,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它不仅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加油!。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1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南、西、北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方向盘,即在一张纸上,画上十字,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好(西-+-东);2、面朝南时,转动方向盘,将南对准前面,即:东-+-西,面朝东时,方向盘定为:北-+-南。
(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三)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用被除数的最高位除以除数,再依次类推,用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和除数相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要将前一步计算后的余数写出来和下一步的数合起来再除。
3、每次计算后的余数都要同除数进行比较,不要忘了余数要比除数小。
4、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1位。
5、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同被除数的位数相同。
6、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A)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B)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速算绝招:(A)60 / 3=『』,可以把60看成6个十,6除以3得2,所以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即20.(B)240 / 4=『』,可以把240看成是由200和40组成的,百位上不够商1,就把240看成24个十,因为24除以4得6,所以24个十除以4得6个十,即60.第三单元:统计(一)简单的数据分析:在画条形图时要先利用格尺找准数量,做好标记后再画。
(二)求平均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平均数 = 总数量 / 总份数总数量 = 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 = 总数量 / 平均数第四单元: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整数的认识
1.自然数和零的概念
2.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
3.整数的比较
4.整数的加减运算
二、加法和减法
1.加法和减法口诀
2.加法和减法的逆运算
3.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4.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乘法的认识
1.乘法的定义
2.乘法的性质
3.乘法口诀
4.乘法的运算方法
四、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1.整数的乘法运算
2.乘法法则:零的乘法、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和分配律
3.整数的除法运算
4.除法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五、分数的认识
1.分数的定义
2.分子和分母的概念
3.分数的比较
4.分数的加减运算
六、长度、质量和容积
1.长度的认识和量度单位
2.长度的估算和换算
3.物体的质量和质量的量度单位
4.容积的认识和量度单位
七、图形和面积
1.不同形状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三角形等
2.图形的边和角
3.图形的面积概念
4.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八、时钟的认识
1.表示时间的基本单位:时、分、秒
2.时钟的读法和表示时间的方法
3.时间的计算方法
九、数据统计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数据的图表表示:条形图、表格、折线图等
3.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十、分析和解决问题
1.数学问题的读懂和理解
2.利用适当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分析问题的策略和思路
4.反思和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15篇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15篇三年级数学知识点1《四边形》1、知识点:认识四边形的特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①能正确辨认四边形。
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注: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长、正方形的对比中找出图形边和角的特征。
2、知识点: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3、知识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①能正确辨认平行四边形。
②能感悟到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③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行四边形。
注: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时,要注意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区别,逐步让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4、知识点:周长的含义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含义。
5、知识点: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①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
②能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知识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在估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养成估计的意识和习惯。
注:应注重引导学生说出估计相应长度的依据,逐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
《测量》1、知识点: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及1毫米、1分米、1千米①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
②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
2、知识点:单位间的进率①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公里)=1000米。
②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知识点:估计、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准确测量给定物体的长度。
4、知识点:质量单位吨及1吨①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②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5、知识点:1吨=1000千克知道1吨=1000千克,并会进行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2一、年月日: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二、100以内的质数口诀:2、3、5、7和11,13后面是17,19、23、29,(十九、二三、二十九)31、37、41,(三一、三七、四十一)43、47、53,(四三、四七、五十三)59、61、67,(五九、六一、六十七)71、73、79,(七一、七三、七十九)83、89、97.(八三、八九、九十七)三、多位数读法歌: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每级末尾若有零,不必读出记心里,其他数位连续零,只读一个就可以,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四、多位数写法歌:写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写几,哪一位上没单位,用0占位要牢记.五、多位数大小比较歌:位数不同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少的小,位数相同比大小,高位比起就知道.六、运算顺序歌: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四则运算聊一聊,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怎么办,小括号里算在先,中括号里后边算,次序千万不能乱,每算一步都检查,又对又快喜心间.七、除的意义:看到除,圈一圈,除字前面是除数,除字后面被除数,位置交换别忘了.八、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我是0,本事大,除法运算显神通.不够商1我来补,有了空位我就坐.别人要想把我除,常胜将军总是我.九、认识钟表:跑的最快是秒针,个儿高高,身材好; 跑的最慢是时针,个儿短短,身材胖; 不高不矮是分针,匀速跑步作用大.十、量角:中心对顶点,0线对一边,一边读刻度,内外要分辨.十一、计量单位间的换算:大化小,用乘好.小化大,除不差.十二、大月、小月的记忆:七前单月大,八后双月大.十三、我是1厘米: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 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一厘米. 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十四、大于号、小于号的用法: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温馨提示:在数学学习方面掌握好数学知识点很重要,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学好数学就并不困难,希望这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内容重点知识汇总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内容重点知识汇总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内容重点知识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精确测量1、mm、分米的了解(1)用到公分可能普遍物块的长短,并在实际上精确测量中找出长度单位mm和分米。
(2)根据精确测量主题活动,实际上体会1mm和1分米大概有多久,用到mm和分米做为长度单位开展可能。
(3)了解米、分米、公分、mm中间的进率,能依据实际情境挑选适当的长度单位,用到这种长度单位开展精确测量。
(4)能进行相关的测算和运用,发展趋势室内空间意识和着手实际操作能力。
2、千米的认识:(1)掌握"公里"是比"米"大许多的长度单位,了解1公里大概有多久,并分步掌握公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把握公里和米中间的进率,能恰当计算和测算,并能处理有关的实际上难题。
3、吨的认识:(1)掌握"吨"是比"公斤"大许多的质量单位,了解1吨大概有多种,掌握质量单位"吨"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把握吨、公斤、克中间的进率,能恰当计算和测算,并能处理有关的实际上难题。
(3)能可能一些普遍物件的品质,能依据实际情境挑选适当的质量单位。
2万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1)能融合实际情境,发展趋势搜集资料、提问问题、解决困难的观念和能力。
(2)能在解决困难的全过程中探索并把握二位数、三位数的持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式,了解笔算的算理和常见问题。
(3)能娴熟进行二位数、三位数的持续进位加法的测算,并能处理有关的实际上难题。
(4)能融合详细情况开展估计,逐渐把握估计的基础方式,培养对数值的大概范畴开展可能的习惯性。
2、减法:(1)能从实际上的情境中获取有效的数学课信息内容,能依据信息内容明确提出适当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困难的全过程中亲身经历估计的全过程,并逐渐懂得有效、适当的估计,可用估计的結果分辨数值的对与错。
三年级的数学语文知识点

三年级的数学语文知识点三年级是小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学生们在这一学年中需要掌握更多的数学和语文知识点。
以下是三年级数学和语文的一些关键知识点:数学知识点:1. 整数的认识与运算:学生们需要掌握千以内的整数,理解整数的大小比较,以及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2. 乘法与除法:学习表内乘法,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表,以及简单的除法运算。
3. 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认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以及简单的分数比较。
4. 时间的认识:学习时钟的读法,理解小时、分钟和秒的关系,以及简单的时间计算。
5. 长度单位:认识米和厘米,理解长度单位的换算,学习使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6. 面积的初步认识:初步了解面积的概念,学习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7. 图形的认识:学习识别和描述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
8.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习如何收集数据,使用图表(如条形图)来展示数据。
语文知识点:1. 汉字书写:学习书写更多的汉字,掌握基本的笔画顺序和字形结构。
2. 词语理解与运用:学习更多的词汇,能够理解词义并正确使用。
3. 句子结构:理解并使用简单的句子结构,如主谓宾结构,学习使用连词和副词。
4. 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5. 写作能力:学习写简单的记叙文,能够表达清晰的观点和情感。
6. 古诗文:学习背诵和理解简单的古诗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7. 成语和谚语:学习使用成语和谚语,理解其含义和使用场合。
8. 文学欣赏:初步接触文学作品,培养文学欣赏的兴趣和能力。
三年级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快乐中学习,不断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形,边长增加n,周长增加n×4,面积增加n×n。
练习题
(1)正方形的面积=()×()
(2正方形的边长是8分米,它的面积是()。
参考答案
(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2正方形的边长是8分米,它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
【篇三】
知识点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16、大于7(3)而小于7(5)的分数有无数个;分数单位是7(1)只有7(4)一个。
17、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18、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练习题
一、填空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它的(),写作:()。
二、判断对错
(1)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
。(×)
【篇二】
知识点
1、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面积的单位:
①.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写作1厘米2(或cm2)。如橡皮、邮票、硬币等。②.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也可以写作1分米2(或dm2)。如课本面、书桌面等。
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6、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4米的和1米的同样长。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2)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平行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
(3)渗透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练习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面积是156平方厘米,高是()厘米。
2、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是1.5米,高是1.2米,如果每平方米钢板重23.5千克,这块钢板重()千克。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都()。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46厘米,一边的长为14厘米,另外三边的长分是()、()、()。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就可以看作是就是1)和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知识点
【三篇】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的分数单位是
参考答案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面积是156平方厘米,高是(13)厘米。
2、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底是1.5米,高是1.2米,如果每平方米钢板重23.5千克,这块钢板重(42.3)千克。
3、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都(相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46厘米,一边的长为14厘米,另外三边的长分是(14)、(9)、(9)。
5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比较大小。
6单位的互化:大化小乘法好,小化大除一下。
3m2=(dm27dm2=()cm2
5m2=()cm2900dm2=()m2
8000cm2=()dm230000cm2=()m2
2m230dm2=()dm24dm260cm2=()cm2
7计算公式:
正方形周长=边长×4;边长=周长÷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8
③.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也可以写作1米2(或m2)。如黑板面、教室地面、花坛、操场等。
3、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
1m2=100dm2=1000100.
4、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块,其中的3块是()分之(),写作:(),它的分子是(),分母是()。
二、判断对错
(1)一个圆分成4份,每一份是它的。()
。()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写作:。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块,其中的3块是(5)分之(3),写作:,它的分子是(3),分母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