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知识点考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知识点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72d4b1f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f.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知识点考点单元首页【人文主题】★春天古诗词诵读板块共选编十首古诗词,包括《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江上渔者》《泊船瓜洲》《游园不值》《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浣溪沙》《清平乐》,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春天的多彩,并借春抒情,表达了作者爱春、惜春、赞春、诵春之情。
【语文要素】★增加积累,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研究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为更高年段的研究作准备。
【阅读要素】★借助注释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方法突破】★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词背景;紧扣诗题,了解内容;反复诵读,悟出诗情。
一、会背《采薇(节选)》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读准音雨(yù)霏(fēi)载:zǎi记载、三年两载zài载重,本课读zài行:háng银行xíng行走,本课读xíng2.看注释(1)薇:野豌豆(2)雨[yù]:下雨,落下。
雨雪,下雪。
3.解诗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4.知背景《采薇(节选)》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况和心情。
原诗共六章,本诗节选的是第六章:归途之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约编成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5.悟诗情《采薇(节选)》描写了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戊边战士在归途中的所思所想,表达了他爱国恋家服役思归的思想感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四句是《诗经》中以景写情的胜利典范,是描述情景交融的名句,被称为《三百篇》中最好诗句之一。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背诵)知识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背诵)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2c1b4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2.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背诵)知识梳理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雨雪】雨雪:指下雪。
“雨”,这里读yù。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载】则,又。
【莫】没有人。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主题《采薇(节选)》写一位远征战士在回乡途中的所思所想等,表达了从军将士思归的情怀。
赏析作者抓住“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这两种分别代表春天和冬天的自然景物,描述了军旅生活的漫长。
“杨柳依依”写出了杨柳枝条随风摇曳的样子,“雨雪霏霏”写出了雪花飞舞的情景。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湿润,沾湿。
客舍:旅店。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主题:《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
赏析: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朝雨浥尘,客舍青青,柳色如洗,环境越美,越让人不忍离别,也就更衬出依依惜别的情绪。
三、四两句剪取了饯行宴席上一刹那间的情景,这“一杯酒”代表了自己珍贵的感情,是友谊的象征,同时多饮一杯,就是多挽留对方一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各首知识点分类梳理汇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各首知识点分类梳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68e143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d.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各首知识点分类梳理汇总采薇(节选)》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诗歌,记录了一位远征战士回乡途中的所思所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从军将士思归的情怀。
作者用“___”和“雨雪霏霏”这两种分别代表春天和冬天的自然景物来描述军旅生活的漫长。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___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
送元二使安西》是___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这首诗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___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淡泊清凉为主题,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送元二使安西》中,___用“阳关三叠”来比喻人生的旅程,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中的“送”意味着离别,而“安西”则是指当时的西域地区。
___在诗中写道:“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同时也表现了对于自己的旅程的感慨。
总的来说,___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诗主题是游园不值,表达了作者想游园却没有得到机会的遗憾和失落。
同时也通过描绘春色和红杏的生机勃勃,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游园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其中“应怜屐齿印苍苔”这一句,不仅表现出园主人的细心和爱护,也暗示了作者的身份和地位。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送别好友___归乡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好友的美好祝愿,抒发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上阕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着重写人,通过运用风趣的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含蓄地表达了惜别之情。
下阕直抒胸臆,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祝愿。
最后两句一反送别词中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___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古诗词诵读六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古诗词诵读六年级下册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37580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4.png)
古诗词诵读六年级下册课堂笔记一、导入1. 介绍古诗词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询问学生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和兴趣。
二、学习目标1.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古诗词的起源、发展历程、特点等。
2. 理解并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词。
3. 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提高审美能力。
4. 感受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
三、学习内容1. 古诗词的基本知识介绍。
2. 学习《登鹳雀楼》和《春晓》两首古诗,了解其背景、作者、诗意和表达的情感。
3. 了解古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和意境,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情感表达等。
4. 分析《登鹳雀楼》和《春晓》两首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感受其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
5. 拓展阅读,介绍其他诗人及其作品,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6. 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诗。
7. 课堂练习,包括古诗词常识和诗意理解题目。
四、学习过程1. 教师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瑰宝——古诗词。
2. 学生朗读《登鹳雀楼》和《春晓》两首古诗,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3. 教师讲解每首古诗的背景、作者、诗意和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
4. 教师介绍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分析《登鹳雀楼》和《春晓》两首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5. 学生自由朗读并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6.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古诗词常识和诗意理解的情况,学生回答问题。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词,并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阅读,准备在下节课分享。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古诗词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思、多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1. 本次课堂整体进展顺利,学生表现积极,能够较好地掌握和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2. 在朗读环节中,部分学生的朗读技巧仍需加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古诗词诵读 知识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总复习 古诗词诵读 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517cd7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c.png)
古诗词诵读知识梳理一、字音1.易混的多音字zǎi(转载)shě(舍得)zhāo(朝霞)载zài(载重)舍shè(宿舍)朝cháo(朝代)mò(淹没)kān(看守)yīng(应该)没méi(没有)看kàn(看见)应yìng(答应)2.易读错的字鲈.鱼(lú)面临.(lín)浣.纱(huàn)潜.伏(qián)柴扉.(fēi)酥.糖(sū)渭.城(wèi)屐.齿(jī)雨雪霏.霏(fēi)二、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约编成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2.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3.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4.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5.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6.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7.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著有《四朝闻见录》,诗集有《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
8.王观(公元1035年—1100年),字通叟,宋代词人,如皋(今江苏如皋)人,一说高邮人。
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
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
202X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 知识梳理
![202X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 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1a580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c.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梳理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语文学习中,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感受力。
下面是202X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的知识梳理,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古诗词和相关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唐诗宋词名篇1. 唐诗(1)杜甫《望岳》、《登高》、《月夜忆舍弟》(2)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3)王之涣《登鹳雀楼》(4)杜牧《秋夕》(5)李白《静夜思》、《将进酒》2. 宋词(1)苏轼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青玉案·元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杨万里《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3)辛弃疾《青玉案·暗香》、《青玉案·醉笑冯唐》二、古诗词知识点梳理1. 押韵规律古诗词的押韵规律是按照声韵的相近程度进行的。
常见的押韵方式有平仄对仗、声母对仗、韵母对仗等。
押韵可以使整首诗词更加优美,音韵和谐。
2. 辞藻与意境古诗词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丰富的意境,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通过运用丰富的辞藻和意境的描绘,古诗词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让人们对文学产生更深的感受和思考。
3. 诗词的运用古诗词既可以独立诵读,也可以用作写作材料。
学习古诗词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通过模仿古诗词,学生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古诗词诵读的重要性1. 培养审美情趣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加对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 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古诗词具有独特的语言艺术,学习古诗词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表达更加言简意赅、形象具体。
3. 增强语言感受力古诗词给人以美的享受,学习古诗词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使其对语言的音韵、形象和情感更加敏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部编(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背诵内容
![部编(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背诵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04dfb4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66.png)
部编(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背诵内容1.《寒食》XXX(hóng)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十五夜望月》XXX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XXX素手,XXX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XXX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长歌行》(第一单元日积月累)XXXXXX,朝露待日晞。
XXX,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XXX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马诗》XXX大漠XXX,XXX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6.《竹石》XXX(xi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XXX工具南北风。
7.《石灰吟》XXX千锤万凿出深山,猛火焚烧若轻易,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8.《采薇》(节选)昔我往矣,XXX。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酸悲,莫知我哀!9.《春夜喜雨》XXX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XXX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XXX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老婆愁安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XXX须纵酒,XXX作伴好回籍。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1.《江上渔者》XXXXXX往来人,但XXX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2.《呈水部张十八员外》XXX天街细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3.《泊船瓜洲》XXX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照我还。
14.《游园不值》XXX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5.《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XXX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必考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7d93f8647d27284a7351cc.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必考知识点名师梳理课文中古诗、文言文★ 《寒食》[ 唐] 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1、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 天,在清明节前1-2 天。
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2、春城: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3、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4、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译文: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吹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1.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2. 迢迢(ti áo):遥远。
牵牛星: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3. 皎皎:明亮。
河汉:即银河。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
4. 擢(zhu ó):伸出,抽出。
5. 札(zh á)札弄机杼: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札札:织机发出的声音。
6. 终日不成章: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7. 零:落下。
8. 几许:多少。
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9. 盈盈:清澈。
10. 脉脉(mòmò):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11. 素:白。
12. 涕:眼泪。
13.章:指布匹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14 . 间:隔。
译文:(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2课《送元二使安西》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2课《送元二使安西》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05b892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b.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2课《送元二使安西》知识点梳理朝代:唐代作者:王维一、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二、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三、注释:(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yì):润湿。
(3)客舍:旅馆。
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四、创作背景: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
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
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五、赏析: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
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
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
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
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2020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0首)知识点复习资料
![2020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0首)知识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befa724e45c3b3567ec8beb.png)
部编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一)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yù。
载: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两句诗中,“依依”是形容柳丝轻柔的样子,既写出柳枝随风飘动,又表现出出征战士展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7、“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二)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诗人用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滋润万物雨的特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杜甫忧国忧民,作品集为《杜工部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意: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的春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意: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诗意: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意: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表达了唐朝诗人杜甫,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胜仗收复北地的喜悦心情。
闻:听说。
官军:指唐朝军队。
诗中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喜”。
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涕:眼泪。
诗意:从剑门关外传来喜讯,官军收复了蓟北。
刚一听说,泪满衣裳。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梳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ba3872f90f76c661371af5.png)
第七单元考点梳理考点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约编成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2.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3.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4.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5.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6.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7.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著有《四朝闻见录》,诗集有《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
8.王观(公元1035年—1100年),字通叟,宋代词人,如皋(今江苏如皋)人,一说高邮人。
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
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
9.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0.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书法独树一帜,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合称“宋四家”。
考点二:古诗词理解1.《采薇(节选)》是一首写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背诵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背诵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06a820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8.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背诵知识点总结1.《采薇》选自《诗经·小雅》。
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位远征战士在回乡途中,抚今追昔,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表达了从军将士的思归情怀。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写出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这首抒情诗,抒发了听到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消息后的极度喜悦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人民生活得到安定的热烈感情。
3.《春夜喜雨》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
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是唐代诗人韩愈。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5.《江上渔者》作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
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泊船瓜洲》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地思念和爱恋。
《游园不值》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
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
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7.《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作者是宋代诗人王观。
上片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表达了心中对鲍浩然的不舍与留恋,以及对他的生活送出祝福。
8.《浣溪沙》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9.《清平乐》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
此词赋予抽象的春以具体的人的特征。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象失去了亲人似的。
这样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9课《浣溪沙》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9课《浣溪沙》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a429b8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b.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9课《浣溪沙》知识点梳理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1101年8月)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二、创作背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
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写下此词。
三、注释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浸:泡在水中。
萧萧:形容雨声。
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
它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这种鸟也叫子规。
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四、古诗大意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五、古诗赏析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
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
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知识点易考点名师归纳总结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知识点易考点名师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7b9e8d002768e9950e73852.png)
新部编版六语下知识点易考点一线名师梳理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学习目标1.有节奏地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培养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
1.我会读。
易错音:采薇(wēi huī) 昔我往矣(yǐ yì)雨雪霏霏(yù yǔ)莫知(mò mù)莫知我哀(āi shuāi) 载渴载饥(zǎi zài)答案:wēi yǐ yù mòāi zài多音字:载zǎi (记载) zài(载重)行háng(行业) xíng(行人)2.我能理解古诗★《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采薇:选自《诗经小雅》。
薇,薇菜,植物名。
昔我往矣:“昔”从前,指出征时。
“往”指当初去从军。
杨柳依依:“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今我来思:“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雨雪:指下雪。
雨,这里读yù。
雨雪霏霏:“霏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迟迟”,迟缓的样子。
“载”,又。
莫知我哀:莫:不,没有。
莫知:没有人知道。
译文:昔日从军出征时,只见杨柳随风飘摇;如今我回来了,眼前是大雪纷飞之景。
一路缓缓走来,已经是饥渴交加。
我的心里充满了悲伤和哀痛,没有人能明白现在我胸中的感慨。
3.课文重点梳理。
★★《采薇(节选)》是一首写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这是什么季节?从哪个词看出来?(春天杨柳)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要去哪里?(出征,诗中人是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
)(2)这句诗中除了主人公,还可能有谁?(送别的亲友)此刻主人公会是什么心情?(不舍)(3)家乡的一草一木,每一位亲友都值得留恋,但“我”能留下吗?(不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4课《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4课《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b7664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b.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第4课《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知识点梳理一、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推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二、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诗写了两首,这是第一首。
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
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
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附第二首:“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三、词语注释①[呈]恭敬地送上。
②[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③[天街]京城街道。
④[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
酥,酥油。
⑤[处]时。
⑥[绝胜]远远胜过。
四、诗句大意京城的街道上下着纷纷扬扬的丝雨,它就像酥油般柔滑细腻,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嫩绿而略带黄色草芽,在远处看去,一大片满是的,可走近一看,却显得稀疏起来。
这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远远胜过杨柳堆烟的晚春。
五、诗句赏析这是一首写给张籍的小诗,大概是诗人希望张籍能够出来看下春景吧,至于张籍去看了没,根据诗人的两首诗,应该是没有成行的。
古时候的人排行都是整个氏族同辈分的一起排,张籍就刚好排到十八,所以就称“张十八”。
首句“天街小雨润如酥”。
“天街”只是虚指,以小见大,它实指整个京城,并不是说这雨就只下在京城的街道,也不是说只有京城街道的雨是柔滑细腻的。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清单+检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清单+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c6b1c4f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0.png)
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表达了词人心中对鲍浩然的不舍与留恋,以及对他的美好祝福。
二、理解词语
①卜算子:词牌名。
②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③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④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⑤欲:想要。
⑥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的地方。盈盈,仪态样子。
部编版六下古诗词诵读专题复习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知识梳理】
知识点:借助注释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一、古诗概述
这首诗选自《诗经·小雅》,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薇,薇菜,植物名。这段节选描写了戍边战士在还乡路上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戍边时的艰苦,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及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二、理解词语
①呈:恭敬地送上。
②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③天街:京城街道。
④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酥,酥油。
⑤最是:正是。
⑥处:时。
⑦绝胜:远远胜过
⑧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三、了解诗意
京城的街道上空丝雨纷纷,雨丝就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小草钻出地面,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一年之中最美的正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绿杨满城的暮春。
(三)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一、古诗概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归纳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归纳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e786c6b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3.png)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知识点归纳梳理诗歌内容:《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江上渔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语文要素: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背诵诗词。
领会诗的意境,把握诗的思想内容,理解诗精练优美的语言。
一、汉字考点易读错的字:采薇.(wēi) 昔我往矣.(yǐ)雨.雪霏霏(yù)莫.知我哀(mòshuāi) 浥.轻尘(yì)载.渴载饥(zài) 渭城朝.雨 (zhāo) 客舍.青青(shě)更.尽(gèng) 潜.入(qián)润.物(rùn)花重.锦官城(zhòng)晓.看(xiǎo) 乃.发生(nǎi)润如酥.(sū) 野径.云俱.黑(jìng jù )满皇都.( dū ) 但爱鲈.(lú)鱼美出没.(mò)风波里二、句子考点特殊句型:拟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把雨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
比喻: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把小雨比作酥油,表现诗人对小雨的喜爱。
对比: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将初春草色与暮春的烟柳作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
)理解诗句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1)这是春天(季节),从杨柳看出来。
在从前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我”要去出征。
诗中除了主人公,还可能有谁?送别的亲友。
此刻主人公会是什么心情?不舍。
(2)家乡的一草一木,每一位亲友都值得留恋,但“我”能留下吗?(不能。
因为他既是父母的儿子,也是国家的臣民。
)2.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现在是冬天(季节),从雨雪看出来。
(2)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战争结束,终于可以回家了。
此时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雨雪霏霏(用诗中的词填空)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大雪纷纷满天飞。
(3)此刻“我”的心情怎样?(归家的喜悦、激动、急切;劫后余生的感慨)有道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点三篇
![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知识点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e5272a08a1284ac9504325.png)
部編本六年級下冊語文古詩詞誦讀知識點篇一:采薇(節選)教材分析:《采薇(節選)》出自《詩經·小雅》,為先秦時代的漢族詩歌。
《詩經·小雅》是《詩經》二雅之一,它的內容十分廣泛豐富,其中最突出的,是關於戰爭和勞役的作品。
全詩六章,每章八句。
《采薇(節選)》是一首戎卒返鄉詩。
詩歌表現了將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並將這種感情放在對景物的描寫及對軍旅生活的述說中表現。
全詩六節(每八句為一節),模仿一個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興,前五節著重寫戍邊征戰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禦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第六節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感人至深。
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
末章頭四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有名的詩句之一。
《詩經》是漢族文學第一部詩歌總集。
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
詩歌理解:采薇(節選)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注釋:【昔】從前,指出征時。
【往】指當初去從軍。
【依依】形容柳絲輕柔、隨風搖曳的樣子。
【思】句末語氣詞,沒有實在意義。
【雨雪】雨雪:指下雪。
“雨”,這裏讀yù。
【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樣子。
【遲遲】遲緩的樣子。
【載】則,又。
【莫】沒有人。
譯文: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
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
滿心傷感滿腔悲。
我的哀痛誰體會!主題:《采薇(節選)》寫一位遠征戰士在回鄉途中的所思所想等,表達了從軍將士思歸的情懷。
賞析:作者抓住“楊柳依依”和“雨雪霏霏”這兩種分別代表春天和冬天的自然景物,描述了軍旅生活的漫長。
“楊柳依依”寫出了楊柳枝條隨風搖曳的樣子,“雨雪霏霏”寫出了雪花飛舞的情景。
六年级语文下册 20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课文知识点(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20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课文知识点(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f3fa4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7.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送元二使安西)》课文知识点知识点:教材分析: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
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唐代诗人、画家。
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
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又因为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宗教倾向,故又称王维为“诗佛”。
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以擅长描写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著称。
他的山水田园诗幽静恬适,且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极具诗情画意。
苏轼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主要作品:《相思》《鹿柴》《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诗歌理解: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使: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雨:早晨下的雨。
浥(yì):湿润,沾湿。
客舍:旅店。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译文: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主题:《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饯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
赏析: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朝雨浥尘,客舍青青,柳色如洗,环境越美,越让人不忍离别,也就更衬出依依惜别的情绪。
三、四两句剪取了饯行宴席上一刹那间的情景,这“一杯酒”代表了自己珍贵的感情,是友谊的象征,同时多饮一杯,就是多挽留对方一刻。
诗人把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感情——友谊,表现得极其饱满深挚,自然朴素,使这首诗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成为送别曲、友谊曲,更成为离筵别宴的绝唱。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笔记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4b5cf6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7.png)
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笔记标题: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笔记一、引言在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我们接触到了一系列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古诗词。
这些诗词不仅是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培养我们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的良好素材。
下面,我将对本学期学习的部分重点古诗词进行梳理和感悟记录。
二、古诗词篇目及赏析1.《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白帝城出发,一日之间行过千里江陵的壮丽景象,展示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首五言绝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夜思乡的画面,寓深情于淡墨之中,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3.《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战乱后春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三、诵读感悟通过诵读这些古诗词,我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和才情所打动,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到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让我在品味诗词之美时,也领略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四、诵读方法与技巧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不仅要注重字音准确、节奏韵律恰当,更要用心去体味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反复诵读,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力求做到声情并茂,使古诗词的生命力在诵读中得以焕发。
五、结语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艺术的熏陶,更是一种人格品质和人生观的塑造。
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能继续深入研读更多古诗词,让它们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滋养我的精神世界,丰富我的文化内涵。
以上就是我对六年级下册部分古诗词诵读的笔记整理,愿我们在诗词的世界里一同成长,共同传承并发扬我们的中华文化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考点梳理
考点一:文学常识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约编成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2.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3.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4.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5.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6.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7.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著有《四朝闻见录》,诗集有《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
8.王观(公元1035年—1100年),字通叟,宋代词人,如皋(今江苏如皋)人,一说高邮人。
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
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
9.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10.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书法独树一帜,与苏轼、米芾和蔡襄合称“宋四家”。
考点二:古诗词理解
1.《采薇(节选)》是一首写被遣戍边的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
2.《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前两句写渭城驿馆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二句转入伤别,却不着伤字,只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强烈深沉的惜别之情。
全诗以洗尽雕饰、明朗自然语言抒发别情,写得情景交融,韵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落成之后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传唱,并成为流传千古的名曲。
3.《春夜喜雨》全诗没有一个“喜”字,但句句洋溢着喜悦之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对春雨的特点和品性的描写生动、细腻。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前两句细致描写了初春的小雨和草色的朦胧美,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这一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5.《江上渔者》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
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6.《泊船瓜洲》借景抒情,借身边的“山水、春风、明月”来表达对家乡的
思念之情。
诗中一个“绿”字形象鲜活,给人以阵阵春风扑面之感。
7.《游园不值》一诗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诗的后两句为我们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写的是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归家时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美好祝福。
这首词以眼喻水,以眉喻山,设喻巧妙、情趣盎然。
9.《浣溪沙》一词描写了清泉寺幽雅的风光,词人即景抒怀,表现了自己执着生活、豁达乐观的性情。
10.《清平乐》是一首感叹时光去而不返的惜春词,作者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痴情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