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
地质构造—地质年代(工程地质课件)
•与地质年代相对应的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阶。
• • 每个宙中分为若干“代”,每个代又分为若干“纪”,“纪”
内再分为世、期等。宙、代、纪、世是国际通用地质时间单位,期的 划分和名称,则适用于一个生物地理区,其下尚可再分时,均称为区 域性年代单位。
•
三、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反映了 地壳历史阶段的划分和 生物的演层的地质年代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地质代,另一种是 相对地质年代。在地质工作中,一般以相对地质年代为主。
1.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1)地层层序法 3)岩层接触关系法
2)岩性对比法 4)古生物法
a 整合接触
b 平行不整合接触 c 角度不整合接触
2.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1) 侵入接触
2) 沉积接触
花岗岩与围岩的侵 入接触和沉积接触
岩脉的穿插关系
地质年代
一、地质年代和地层
地壳发展演变的历史叫做地质历史,简称地史。据科学推算,地球 的年龄至少有45.5亿年。
地质年代是指一个地层单位的形成时代或年代。 地层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层 (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并具有时代的概念。
• 二、地质年代单位和地层单位
岩石的成因和分类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
岩石的成因和分类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第九讲岩石的成因和分类、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一、内容提要:本讲主要讲述①岩石的成因和分类:主要造岩矿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分类。
常见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他主要特征。
②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褶皱形态和分类、断层形态和分类、地层的各种接触关系;大地构造概念;地史演变概况和地质年代表。
二、重点、难点: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分类;褶皱形态和分类、断层形态和分类、地层的各种接触关系和地质年代三、内容讲解:第一节岩石的成因和分类一、主要造岩矿物(一)矿物的基本概念矿物是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形态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
组成地壳的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
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岩石的特征及其工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矿物成分、性质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变化。
已被发现的矿物有三千多种,而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只有三十多种。
造岩矿物绝大多数是结晶质,其基本特点是组成矿物的元素质点在矿物内部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稳定的结晶格子构造。
矿物的外形特征和许多物理性质都是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的反映。
但当外界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后,矿物原来的成分、内部构造和性质会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次生矿物。
(二)矿物的分类矿物按生成条件可分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原生矿物:一般是由岩浆冷凝生成的,如石英、长石、辉石、角闪石、云母等。
次生矿物:一般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作用直接生成的,如高岭石、绿泥石等;或在水溶液中析出生成的,如方解石、石膏等。
(三)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主要有形状、颜色、光泽、硬度、解理、断口等。
1.形状:指矿物的外表形态。
结晶体的大都呈规则的几何形状,非结晶体则呈不规则的形状。
2.颜色:指矿物新鲜表面呈现的颜色,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所含的杂质。
按成色原因,有自色、他色、假色之分。
自色是矿物固有的颜色,颜色较固定。
《工程地质》第二章——构造运动地史概要地质构造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 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 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公里 以上,最大宽度306公里, 面积45万平方公里。红海 北端分叉成二小海湾,西 为苏伊士湾,并通过贯穿 苏伊士地峡的苏伊士运河 与地中海相连;东为亚喀 巴湾。按海底扩张和板块 构造理论,认为红海和亚 丁湾是海洋的雏形。据研 究,红海底部确属海洋性 的硅镁层岩石,在海底轴 部也有如大洋中脊的水平 错断的长裂缝,并被破裂 带连接起来。非洲大陆与 阿拉伯半岛开始分离在2 千万年前的中新世,目前 还在以每年1厘米的速度 继续扩张。
指:地壳运动在地层中留下的痕迹或形迹 水平构造 (3) 地质构造 倾斜构造 基本类型 断裂构造 褶皱构造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国家公园
何鹏摄于,2009年3月26日 Photographer: Trent Larson
(4) 地壳运动的原因 ① 大陆漂移说(德国人 A · Wegener 于1912年提出) 学说提出的诱因—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边缘形态正好可以拼接起来
Measuring Strike and Dip from Outcrop
Image No. 4
With these three images you can see the outcrop from the north, south, and the left image shows it looking west, or straight at the rock. In this image the rock is sloping down and out towards the bottom of the picture. If this orientation isn't clear, place a book against the front of your computer monitor, such that the top of the book is on the monitor and the bottom is about 10cm away from the it, towards your keyboard. Note the hammer in the left picture - and in all subsequent images - it never moves.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识别
3 地质构造与地质图识别本章重点、难点⏹地层地质年代的确定;⏹判读地质年代表;⏹认识地质构造的各种类型、地质构造与公路工程的关系;⏹节理玫瑰花图的绘制⏹阅读地质图3.1 地史的基本知识几个概念的区分:地史---地壳发展演变的历史叫做地质历史绝对地质年代----地质事件发生(或地质体形成)的时代,是用距今多少年以前来表示,是通过测定岩石样品所含放射性元素确定的;相对地质年代----地质事件发生(或地质体形成)的先后顺序,是由该岩石地层单位与相邻已知岩石地层单位的相对层位的关系来决定的。
一般以应用相对地质年代为主.一、地层的地质年代地层和岩层的区别:岩层-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岩层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称为~,岩层是沉积岩的基本单位而没有时代的含意。
地层-在地质学中,把某一地质时期形成的一套岩层及其上覆堆积物统称为那个时代的地层。
二、地层的相对地质年代◆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绝对地质年代的确定(一)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1.地层层序律: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自然的层序总是先老后新(下老上新).2.标准地层对比法:一定区域内,同一时期形成的岩层特征基本一致。
可以以岩石的组成、结构、构造等特点,作为岩层对比的基础. 但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和不可靠性。
3.层位接触关系对比法:不整合接触就成为划分地层相对地质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4. 生物层序法:化石是确定地质年代的重要依据.沉积岩的接触关系地壳上升可以形成侵蚀面,然后下降又被新的沉积物所覆盖,这种埋藏的侵蚀面称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之间具有埋藏侵蚀面的这种接触关系,称不整合接触.(1)角度不整合:埋藏侵蚀面将年轻的、新的、变形较轻的沉积岩同倾斜或褶皱的沉积岩分开,不整合面上下岩层之间有一角度差异。
(2)平行不整合(假整合):上下两套岩层之间产状一致、互相平行,但在岩性时代、古生物特征上是不连续的,中间发生过沉积间断。
地质历史上八大运动
地质构造运动: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
1、加里东运动: 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主要指志留纪至泥盆纪形成山地的褶皱运动,加里东运动的完成标志着早古生代的结束。
2、海西运动:当加里东运动终结后,整个地壳比较稳静这时没有褶皱运动,海西早期(泥盆纪至石炭纪)只有升降运动,形成了许多陷落盆地群。
从石炭纪末到二迭纪,为海西运动的后半期,海西褶皱运动,它将俄罗斯地块和西伯利亚地块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亚欧大陆的雏形。
3、印支运动:三叠纪中期至侏罗纪早期的地壳运动。
印支运动对中国古地理环境的发展影响很大,它改变了三叠纪中期以前“南海北陆”的局面。
包括川西、甘肃和青海南部等地的“雪山海槽”全部褶皱升起;海水退至新疆南部、西藏和滇西一带,仍属特提斯型海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大部分已由浅海转为陆地。
从此中国南北陆地连为一体,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陆地环境。
4、燕山运动: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
该运动形成了大量褶皱断裂山地和大量小型断陷盆地,并伴以岩浆活动,特别在东南沿海一带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岩的喷发尤为剧烈,显示了太平洋沿岸地带构造活动的加强。
经过燕山运动,中国地貌的构造格局已清晰地显现出来。
5、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地壳运动的总称。
因形成喜马拉雅山而得名。
这一运动对亚洲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西亚、中东、喜马拉雅、缅甸西部、马来西亚等地山脉及包括中国台湾岛在内的西太平洋岛弧均告形成,中印之间的古地中海消失。
八个地史运动(时间,地点,形成过程,结果)1.阜平运动(25亿年)在太古宙末期,有一次大的构造运动称为阜平运动(25亿年)。
它使得硅铝质地壳形成、加厚,成为小型稳定地块,称为陆核。
火山岩减少和沉积岩增加,说明阜平运动后,Ar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核,Pt1分布于韧性剪切成因盆地内,吕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原地台。
阜平运动——形成陆核(25亿年)2.吕梁运动(19亿年)吕梁运动——形成华北地块(17~19亿年)3.晋宁运动(10-8.0亿年)火山岩减少和沉积岩增加,说明晋宁运动后,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块,晋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为相对稳定的大型板块-扬子板块。
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大纲(基础部分与专业部分)
?11.4 特殊性土 软土 湿陷性土 膨胀土 红粘土 盐渍土 冻土 填土;风化岩和残积土
?11.5 沉降计算 土中应力的计算 沉降计算 弹性力学公式 分层总和法 一维固结理论
?11.6 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 Rankine土压力理论 Coulum土压力理论
典型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及用途:甲烷 乙烷 苯 甲苯 乙醇 酚 乙醛 乙酸 乙酯 乙胺 苯胺 聚? 氯乙烯 聚乙烯 聚丙烯酸酯类 工程塑料(ABS) 橡胶 尼龙
四、理论力学
?4.1 静力学 平衡 刚体 力 约束 静力学公理 受力分析 力对点之距 力对轴之距 力偶理论 力系的简化 主矢 主矩?力系的平衡 物体系统(含平面静定桁架)的平衡 滑动摩擦 摩擦角 自锁 考虑滑动摩擦时物体系统的平衡重心
?11.2 土的压缩性 压缩试验 压缩曲线 固结系数 压缩模量 压缩系数 载荷试验 变形模量 高压固结试验 先期固结压力 压缩指数 回弹指数 超固结比 正常压密土 超压密土 欠压密土
?11.3 土的抗剪强度 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 土的极限平衡条件 内摩擦角 粘聚力 直剪试验及其适用条件 三轴试验 总应力法 有效应力法 应力路径
?8.3 正弦交流电路:正弦量三要素 有效值 复阻抗 单相和三相电路计算 功率及功率因数 串联与并联谐振 安全用电?常识
?8.4 RC和RL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分析法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地质现象和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
地质构造的形成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它揭示了地球演化的规律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地质构造可以分为内因性地质构造和外因性地质构造两大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地理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分类、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一、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外因素作用下,地壳和上地幔的构造特征,包括地壳的构造、地质体的形态、构造运动和构造形成的过程等。
地质构造控制着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变化。
二、地质构造的分类1. 内因性地质构造内因性地质构造是指地壳内部的构造特征和动力学活动,包括地壳变形、地壳遗迹、构造运动等。
内因性地质构造主要是地震、火山活动、构造运动等造成的地质现象。
2. 外因性地质构造外因性地质构造是指由地表外力、气候效应、侵蚀和沉积等地质过程造成的构造特征,包括地貌、河流、湖泊、风化等。
外因性地质构造主要是由风、水、冰等外力造成的地质现象。
三、地质构造的特征地质构造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地质构造是区域性的。
地球上的地质构造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一个区域内的相似地质特征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地质构造单元,如板块、地块等。
2. 地质构造是组合性的。
一个地质区域内常常存在多种类型的地质构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丰富的地质构造景观。
3. 地质构造是动力性的。
地质构造是地球内外力作用的结果,构造活动量大或小,构造运动迅速或缓慢,地形地貌的变化都与构造活动有关。
4. 地质构造具有时间性。
地质构造是地球演化的历史产物,构造形成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形成的结果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
四、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1. 内因内因包括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和地球尺度的物质运动等。
内因构造是由地球自身的物质运动引起的,如地震、火山活动等。
2. 外因外因包括大气、水体、风、生物等地表的物质和作用力对地质构造的影响。
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重点
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第一章高等数学第一节空间解析几何第二节微分学第三节积分学第四节无穷级数第五节常微分方程第六节线性代数第七节概率与数理统计第一章普通物理第一节执学八、、4第二节波动学第三节光学第二章普通化学第一节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第二节溶液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第五节有机化学第四章理论力学第一节静力学第二节运动学第三节动力学第五章材料力学第一节拉伸与压缩第二节勇切与挤压第三节扭转第四节截面的几何性质第五节弯曲第六节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第七节组合变形第八节压杆稳定第/、、流体力学章第一节流体的主要物性与流体静力学第二节流体动力学基础第三节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第四节孔口、管嘴和有压管道恒定流第五节明渠恒定流第六节渗流、井和集水廊道第七节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第七章电气与信息第一节电磁学概念第二节电路知识第三节电动机与叟压器第四节仁号与彳口息第五节模拟电子技术第六节数字电子技术第七节计算机系统第八节信息表示第九节常用操作系统第十节计算机网络第八章法律法规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冋法第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七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八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九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九章工程经济第一节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二节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第三节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第四节财务分析第五节经济费用效缶:分析第六节不确定性分析第七节方案经济比选第八节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第九节价值工程第十章土木工程材料第一节材料科学弓物质结构基础知识第二节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第十章工程测量第一节测量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水准测量第二节角度测量第四节距离测量第五节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第六节控制测量第七节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第八节建筑工程测量第十一章职业法规第十二章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第一节土石方丄社与桩基础丄柱第二节钢筋混凝土工程弓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第三节结构吊装丄程与砌体丄程第四节施工组织设计第五节流水施工原理第六节网络计划技术第七节施工管理第十四章结构力学第一节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第二节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与特性第三节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第四节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与特性第五节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动力反应第十五章结构设计第一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二节钢结构第三节砌体结构弟十八早岩体力学与土力学第一节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及其试验方法第二节工程岩体分级第三节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第四节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第五节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第六节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第七节土的抗男强度第八节特殊性土第九节土压力第十节边坡稳定分析第十节地基承载力第十七章工程地质第一节岩石的成因和分类第二节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第三节地貌和第四纪地质第四节岩体结构和稳定性分析第五节动力地质第六节地下水第七节岩土工程勘察与原位测试技术第十八章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第一节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第二节岩体力学在岩基工程中的应用第三节浅基础第四节深基础第五节地基处理。
煤矿地质名词解释
煤矿地质名词解释1、地质作用:促使地球的物质成分,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2、冲击低压:是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它可以分为采矿活动引起采矿型冲击地压和构造运动引起的冲击地压.3、矿物: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4、地壳运动:是指由地球内部动力引起的,促使地壳物质发生变形变位的运动.5、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6、火成岩:岩浆侵入到地壳不同深度或喷出地表逐渐冷凝而形成新的岩石称为火成岩.7、沉积岩:由母岩经过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化学作用或某种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成层的松散沉积物,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沉积,固结成岩而形成的层状岩石.8、变质岩:地壳上已形成的岩石,由于高温高压和外来物质的渗入而引起其他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改变形成新的岩石.9、变质作用:地壳上已形成的岩石,由于高温高压和外来物质的参与使原来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或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这种促使原来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10、断层:断裂面两侧部分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11、标准化石:在地史时期,生物界各门类生物那些演化迅速,地质历程短,地理分布广,数两丰富,易于鉴别,能够确定地层地质年代的古生物遗体化石.12、旋回结构:在地层垂直剖面上一套岩性或共生相多次有规律的交替出现.13、旋回结构:含煤岩系垂向剖面上,一套成因联系的岩性或岩相规律性组合和交替出现的现象.14、褶皱构造: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岩层受地应力作用发生塑性变形,形成波状弯曲,这种构造形态为褶皱构造.15、节理:岩石脆性变形的破裂面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其破裂面称为节理面.16、层理:是指岩石的成分,颜色,结构等沿垂直方向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层状构造.17、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地应力作用下,使沉积岩层或火成岩,变质岩的原始状态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或变位,把改变后的岩层空间形态,称为地质构造.18,、煤系:指在一定的地质时期连续沉积形成的一套含有煤层并具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岩系.19、煤田:是指在同一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分布较连续的广大含煤区域.20、挥发分:在隔绝空气的状态下,把煤样置于900℃的温度下加热7分钟,煤种的有机物质和矿物发生热分解,分解出来的气态物质.21、灰分: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留物.22、矿井水:在煤矿生产建设中,进入井筒巷道工作面的各种类型水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老窑积水称为矿井水.23、老窑积水:古代和近期的采空区和废弃巷道,由于长期停止排水而积存的地下水称为老窑积水.24、承压水:充满与两个稳定的隔水层之间含水层具有压力的重力水25、防隔水煤柱:在受水危害的地段预留一定宽度和高度的煤层不开采使工作面和水体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地下水溃入工作面,这部分不开采的煤层叫做防隔水煤柱.26、构造岩:断层内的岩石,断层破碎原岩后重新形成新的岩石.27、煤与瓦斯突出:在煤矿生产建设中,破碎的煤岩和瓦斯在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很短时间内,从煤岩体内部向采掘空间突然喷出大量煤与瓦斯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28、岩溶陷落柱:岩溶和坍塌作用而形成的镶锲在煤系地层中杂乱无章的碎石堆积体.在井下生产中揭露陷落柱的位置,煤层被岩石碎块堆积所替代,又称无炭柱.29、岩墙:是指以断层或节理作为通道侵入,穿插在煤系地层,与煤层面斜交或垂直的火成岩侵入体.30、岩床:是指沿煤层层面方向侵入的层状火成岩侵入体.。
煤矿地质学复习要点
煤矿地质学复习要点煤矿地质学复习要点⼭科⼤采矿⼯程第⼀部分矿物与岩⽯⼀、矿物1.矿物的概念矿物是在地质作⽤下,有⼀种元素或两种以上元素组合在⼀起,具有⼀定的外部形态、物理性质和⽐较固定的化学成分的⾃然物质。
它是成地壳岩⽯的基础。
通常,⾃然物质多以固态存在于地壳中,少数呈液态(如⽯油、⽔银)和⽓态(如天然⽓)。
⾃然界中,有⼀种元素组成的单质矿物,如⾃然⾦Au,铜Cu、⽯墨C等,也有两种以上的元素化合⽽形成的矿物,如⽯英SIO2,⽅解⽯caco3等。
2.矿物的⾁眼鉴定⽅法通常,对矿物⾁眼鉴定的主要依据是矿物的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
(1)矿物的形态矿物的形态是指矿物的单体及集合体的形态。
1)矿物单体的形态结晶习性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往往⽣成某⼀习见形态的趋势。
根据矿物晶体在三维空间发育成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向延伸:呈柱状、针状。
如六⽅柱状的⽯英。
②⼆向延伸:呈板状、⽚状、鳞⽚状。
如⽚状云母、板状⽯膏等。
③三向等长:呈粒状。
如⽴⽅体的黄铁矿。
晶⾯特征主要指晶⾯条纹。
如⽴⽅体的黄铁矿晶⾯上条纹互相垂直,⽔晶的柱⾯上有平⾏的横纹。
2)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取决于个体形态和集合⽅式。
常见的集合体的形态有针状、柱状、纤维状、板状等。
(2)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取决于矿物的内部构造和化学成分。
1)颜⾊颜⾊是矿物对光线中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
由于矿物对各种波长的光波吸收不同,则呈现的颜⾊也就不同。
取不吸收的可呈现⿊⾊,基本不吸收的呈现⽩⾊,质吸收其中某些⾊光则呈现混合⾊。
根据成因不同,颜⾊可分为以下三种:①⾃⾊指矿物本⾝固有的颜⾊。
它是由矿物化学成分中含有的⾊素离⼦所引起的。
⾃⾊⽐较固定,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
产⽣⾃⾊的另⼀个原因,使矿物晶体的结构构造引起的。
②他⾊是指混⼊矿物中的带⾊杂质或⽓泡等所引起的颜⾊,它与矿物本⾝的内部构造和成分⽆关。
他⾊随杂质成分的不同⽽发⽣变化。
31地质年代和地质构造
一、褶曲要素
轴面
轴 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核部
翼部
枢纽
轴面与褶曲同一岩层 层面的交线。
1. 二、褶曲的类型
1 基本类型 ( 背斜、向斜)
背斜、向斜立体示意图
a、背斜
b、向斜
2 按轴面的产状分类
直立的
倾斜的
倒转的
平卧的
3 按枢纽的产状分类
倾伏褶皱
水平褶皱
4 按褶曲长、宽比例分类
穹窿
构造盆地
短轴褶曲
在地质图上,岩层的产状用符号“├5°”表示,长线表示岩 层的走向,与长线垂直的短线表示岩层的倾向(长短线所示 的均为实测方位),数字表示岩层的倾角。
§3.2 褶 皱 构 造
褶皱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在构造应力的强烈作用下
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
褶曲: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
地质罗盘构造
1—底盘;2—磁针;3—圆盘校正螺丝;4—倾斜仪;5—圆盘; 6—磁针制动器及倾斜仪制动器;7—水准气泡;8—方位角刻度;
9—倾斜角刻度;10—倾斜仪上水准气泡; 11—折叠式瞄准器;12—玻璃镜;13—观测孔
三、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
以正北方向为0°,按顺时针方向将坐标方位分为360°,正 东方向为90°,正南为180°,正西为270°,正北为360° 与0°的重合。此法只记倾向和倾角,如135°∠30°。
§2.3 地质年代及其特征
一、地质年代
1 绝对年代法:指组成地壳岩层从形成到现在有多少“年”。 2 相对年代法:能说明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及其相对的新老关系。
古生物:指生存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绝大部分已绝灭的生物。 古生物的研究对象是化石。
化石: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遗迹
工程地质选择题例题
第一节岩石的成因和分类1.下列矿物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B)A. 石英B. 方解石C. 黑云母D. 正长石2.摩氏硬度所反映的是(B)。
A. 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B. 矿物相对硬度的等级C. 矿物绝对硬度的顺序D. 矿物绝对硬度的等级3.矿物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特性称为(D)A. 断口B. 节理C. 层理D. 解理4.关于矿物的解理叙述不正确的是(B)A. 矿物解理的彻底程度和断口是互相消长的B. 矿物解理彻底时则不显断口解理彻底还是有断口C. 矿物解理不彻底或者无解理时,则断口显著D. 矿物解理彻底时则断口显著5.岩石按成因分为(C)1. 岩浆岩2. 沉积岩3. 花岗岩4. 片麻岩5. 变质岩A.1、2 、3B.2 、3 、5C.1 、2 、5D.2、4 、56.按照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分类,浅成岩是(B)。
A.岩浆侵入地壳某深处冷凝而成的岩石B.岩浆沿地表裂缝上升到距地表较浅处冷凝而成的岩石C.岩浆沿地表裂缝上升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D.岩浆沿地表裂缝侵入到地表某部位冷凝而成的岩石7.根据物质组成的特点,沉积岩普通分为:(B)A. 碎屑岩类、化学岩类、生物岩类B. 碎屑岩类、黏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C. 黏土岩类、化学岩类、生物化学岩类D. 碎屑岩类、生物化学岩类、黏土岩类8.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份加入的影响(B)。
A. 矿物化学性质及结构发生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B. 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份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C. 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D. 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9.下列属于沉积岩中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岩类的是(B)。
A. 大理岩B. 石灰岩C. 花岗岩D. 石英岩10.下列结构中,(D)不是岩浆岩的结构。
A. 全晶质结构B. 隐晶质结构C. 玻璃质结构D. 化学结构11.下列结构中,(A)不是沉积岩的结构。
工程地质学基础 第三章 地质构造、地史学及地质图.
3) 褶曲的类型
褶曲的基本类型有两类:背斜和向斜(读图)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的弯曲构造,称为背斜。
向斜:岩层向下凹的弯曲构造,称为向斜。
背斜的特点是:
A 两翼产状倾向相背 B 核部岩层老、翼部岩层新 C 由核部向两侧岩层对称重复出现
向斜的特点是:
A 两翼产状倾向相向 B 核部岩层新、翼部岩层老 C 由核部向两侧岩层对称重复出现
工程地质学基础
史付生
课程基本内容
1 绪论(1) 2 矿物与岩石(7+8) 3 地质构造、地史学及地质图(8) 4 水的地质作用、土体的形成与特征、地貌学基 本概念(6) 5 岩、土体工程性质(6) 6 常见地质灾害(3) 7 工程地质勘察(1)
3 地质构造、地史学及地质图
3·1 构造运动的概念 3·2 地质构造的概念及地质构造类型 3·3 地史学基本知识 3·4 地质图
根据褶皱的对称性分类:
对称褶皱:褶皱的轴面与水平面垂直,或与褶皱包络面垂直,而 且两翼的长度也基本相等。 不对称褶皱:褶皱的轴面与水平面斜交,或与该褶皱的包络面斜交,而 且两翼不等长
根据翼间角大小分类:
平缓褶皱: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 开阔褶皱:翼间角小于120°,大于70°。 闭合褶皱:翼间角小于70°,大于30°。 紧闭褶皱:翼间角小于30°。
则取与南北方向平行的边与层面贴触,并使罗盘放水平(水准气 泡居中),此时罗盘长边(或S—N)与岩层的交线即为走向线,磁 针(无论南针或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走向。
2)测量倾向:把罗盘的N极指向岩层层面的倾斜方向,同时 使罗盘的短边(或与东西方向平行的边)与层面贴触,气泡居中, 罗盘放水平,此时北针所指的度数即为所求的倾向。
(1)测量方向 用罗盘测量任一目标的方向时,永远以00(即N方 向)对准目标,使水准气泡居中,然后读磁针北端所指方位刻度盘上 的数字,即为所测目标的方位角。记录时除记方位角值外,还要冠 以所处象限名称,如SW230°,其中230°是方位角,SW是象限称呼。
古生物地史学概论
第2章:主要的大地构造理论及大地构造分区一:相关概念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厚度约70公里(海洋之下)或120—150公里(大陆之下),是地球表层的刚性块体。
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厚达几百公里的可缓慢塑性流动的软弱带,岩石圈可在它上面缓慢的移动。
但软流圈在各处的厚度可有较大的差异,甚至是不连续的。
洋中脊:地貌上表现为贯穿于世界各大洋的深海海岭,一般位于大洋盆地中间,它是大的板块增生边界,板块在这里生长向两侧扩张。
转换断层:是连接其它板块边界的板块边界,在这里板块既不增生也不消亡。
威尔逊旋回:将洋盆开合的多阶段发展模式划分为六个阶段:1、胚胎期(东非裂谷);2、初始大洋期(红海);3、成熟大洋期(大西洋);4、衰退大洋期(太平洋);5、残余大洋期(地中海);6、消亡大洋期(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第三章一:地层分类1)岩石地层单位:根据岩层的岩性特征划分的地层单位。
2)生物地层单位:根据岩石中的化石内容划分的地层单位。
3)年代地层单位:以岩石的年龄或形成时间为基础划分的地层单位。
注意区分地层的接触关系:(1)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较长时期的间断,并且还有剥蚀过程发生。
①角度不整合:不但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较长时期的间断,并且还有剥蚀过程发生,而且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产状不同,有一个交角。
②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有较长时期的间断,并且还有剥蚀过程发生。
但是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产状是一致的。
③非整合:指沉积岩和岩浆岩或变质岩之间的接触关系,可有侵入接触和沉积接触两种类型。
(2)整合接触:指沉积盆地持续下降,不断的接受沉积而形成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如果在沉积过程中,曾经有一段时间沉积作用停止,但没有发生明显的大陆剥蚀作用,而后又接受沉积,这样就形成了间断(小间断),这仍然属于整合的范围。
二:具体分类(一)岩石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群、组、段、层)根据岩层的岩石特征划分的地层单位,具有形成环境的相似性和一致性,没有形成时间的同一性。
地质年代及地史简述
第二节 地质年代表
为了研究地球发展历史,首先要建立地质时代。地质学家根据世 界各地区地层划分对比的结果,以及生物演化阶段、大的构造运动、 古地理环境变化等的研究,结合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建立起包括地 史时期所有地层在内的世界性的标准年代地层表及相应的地层年代 表,综合反应了地壳中无机界和有机界的演化顺序及阶段。
第十七章 地质年代及地史简述
主要内容
1、地质年代的确定 2、地质年代表 3、地壳历史简述
第一节 地质年代的确定
● 研究地球的演化历史以及确定地球演化过程中发生地质事件的年 龄与时间序列,称为地质年代学。 ● 地质年代系指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包括两层含义 (两种计时方法): ● 相对地质年代:相对年代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相对先后关系); ● 绝对地质年代:绝对年龄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距今有多少 年(确切年龄),以年为单位测定岩层形成至今的年龄。
宙时期地壳发生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使地层褶皱、变质、岩浆侵入,从 而扩大了原始古陆的范围。 二、元古宙
元古宙是地壳演变过程中的第二个时间单位,距今25亿年-5.4亿年, 分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陆核继续生长,原始陆壳板块出具 规模。元古宙出现真核细胞的菌藻类植物,元古宙后期出现了全球性的大 冰期。
二、岩石地层单位Biblioteka 第三节 地壳历史简述地球的历史包括地球形成以来的古地理沉积环境和生物的演化史、构 造运动史、岩浆活动史以及变质史、成矿作用史,属于古生物地史学研 究范畴。
一、太古宙 太古宙是地质年代中最古老的时期,自地球形成到25亿年前,太古宙
进一步分为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 太古宙是地壳形成的时期,出现最原始的无细胞核的原核生物,太古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大纲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大纲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考试大纲,由上、下午两个部分组成(共约1000个知识点)。
上午段为公共基础(注册结构、注册岩土等等,都考这个公共基础);下午的为专业基础。
十、土木工程材料(7题)10.1 材料科学与物质结构基础知识材料的组成: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原子结构;离子键;金属键;共价键和范德华力;晶体与无定形体(玻璃体)材料的宏观结构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孔隙与孔隙率特征:亲水性与憎水性;吸水性与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强度与变形性能;脆性与韧性10.2 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无机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石膏和石灰技术性质与应用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的组成;水化与凝结硬化机理;性能与应用混凝土:原材料技术要求;拌合物的和易性及影响因素;强度性能与变形性能;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碱—骨料反应;混凝土外加剂与配合比设计沥青及改性沥青:组成、性质和应用建筑钢材:组成、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加工处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建筑钢材和种类与选用木材:组成、性能与应用石材和粘土:组成、性能与应用十一、工程测量(5题)11.1 测量基本概念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面点位的确定;测量工作基本概念11.2 水准测量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构造、使用和检验校正;水准测量方法及成果整理11.3 角度测量经纬仪的构造、使用和检验校正;水平角观测;垂直角观测11.4 距离测量卷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11.5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测量误差分类与特性;评定精度的标准;观测值的精度评定;误差传播定律11.6 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定位与定向;导线测量;交会定点;高程控制测量11.7 地形图测绘地形图基本知识;地物平面图测绘;等高线地形图测绘11.8 地形图应用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建筑设计中的地形图应用;城市规划中的地形图应用11.9 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建筑安装测量;建筑工程变形观测十二、职业法规(4题)12.1 我国有关基本建设、建筑、房地产、城市规划、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12.2 工程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十三、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5题)13.1 土石方工程;桩基础工程;土方工程的准备与辅助工作;机械化施工;爆破工程;预制桩、灌注桩施工;地基加固处理技术13.2 钢筋混凝土工程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混凝土冬、雨季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施工13.3 结构吊装工程与砌体工程起重安装机械与液压提升工艺;单层与多层房屋结构吊装砌体工程与砌块墙的施工13.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分类;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平面图;措施13.5 流水施工原则节奏专业流水;非节奏专业流水;一般的搭接施工13.6 网络计划技术双代号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网络计划优化13.7 施工管理;现场施工管理的内容及组织形式;进度、技术、全面质量管理竣工验收十四、结构力学与结构设计(12题)14.1 结构力学;14.1.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及其应用14.1.2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与特性静定结构受力分析方法;反力;内力的计算与内力图的绘制;静定结构特性及其应用14.1.3 静定结构位移广义力与广义位移;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荷载下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图乘法;支座位移和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互等定理及其应用14.1.4 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及特性超静定次数;力法基本体系;力法方程及其意义;等截面直杆刚度方程;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基本体系基本方程及其意义;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力矩分配系数与传递系数;单结点的力矩分配;对称性利用;超静定结构位移;超静定结构特性14.1.5结构动力特性与动力反应单自由度体系;自振周期;频率;振幅与最大动内力;阻尼对振动的影响;14.2 结构设计14.2.1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性能:;钢筋;混凝土;基本设计原则:结构功能;极限状态及其设计表达式;可靠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受弯构件;受扭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冲切局压;疲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抗裂;裂缝;挠度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受弯构件单层厂房:组成与布置;柱;基础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体系及布置;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设计要点抗震设计要点:一般规定;构造要求14.2.2 钢结构;钢材性能:基本性能;结构钢种类构件: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的计算和构造连接:焊缝连接;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连接;构件间的连接14.2.3 砌体结构;材料性能:块材;砂浆;砌体基本设计原则:设计表达式承载力:受压;局压;混合结构房屋设计:结构布置;静力计算;构造房屋部件:圈梁;过梁;墙梁;挑梁抗震设计要点:一般规定;构造要求十五、岩体力学与土力学(7题)15.1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及其试验方法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及其试验方法岩石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强度理论15.2 工程岩体分级工程岩体分级的目的和原则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简介15.3 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初始应力的基本概念;量测方法简介;主要分布规律15.4 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土的三相组成和三相指标;土的矿物组成和颗粒级配;土的结构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砂土的相对密实度;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土的工程分类;15.5 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基础底面压力;基底附加压力;土中附加应力;15.6 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压缩试验;压缩曲线;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压缩模量;载荷试验变形模量;高压固结试验;土的应力历史;先期固结压力;超固结比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欠固结土沉降计算的弹性理论法;分层总和法;有效应力原理;一维固结理论;固结系数固结度15.7 土的抗剪强度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库仑定律;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内摩擦角;粘聚力直剪试验及其适用条件;三轴试验; 总应力法;有效应力法15.8 特殊性土软土;黄土;膨胀土;红粘土;盐渍土;冻土;填土;可液化土15.9 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Rankine土压力理论;Couloumb土压力理论15.10 边坡稳定分析土坡滑动失稳的机理;均质土坡的稳定分析;土坡稳定分析的条分法15.11 地基承载力地基破坏的过程;地基破坏型式;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地基极限承载力;斯肯普顿公式;太沙基公式;汉森公式十六、工程地质(10题)16.1岩石的`成因和分类主要造岩矿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分类常见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他主要特征16.2 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褶皱形态和分类;断层形态和分类;地层的各种接触关系大地构造概念;地史演变概况和地质年代表16.3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各种地貌形态的特征和成因;第四纪分期16.4 岩体结构和稳定分析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类型和特征赤平极射投影等结构面的图示方法根据结构面和临空面的关系进行稳定分析16.5 动力地质地震的震级、烈度、近震、远震及地震波的传播等基本概念断裂活动和地震的关系活动断裂的分类和识别及对工程的影响岩石的风化流水、海洋、湖泊、风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滑坡、崩塌、岩溶、土洞、塌陷、泥石流、活动砂丘等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发育过程和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16.6 地下水渗透定律;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径流、排泄规律地下水埋藏分类地下水对工程的各种作用和影响地下水向集水构筑物运动的计算;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的判别16.7 岩土工程勘察与原位测试技术勘察分级;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勘探;取样;土工参数的统计分析;地基土的岩土工程评价原位测试技术:载荷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扁铲侧胀试验十七、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10题)17.1 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边坡的应力分布、变形和破坏特征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平面问题;边坡治理的工程措施17.2 岩体力学在岩基工程中的应用岩基的基本概念;岩基的破坏模式基础下岩体的应力和应变岩基浅基础、岩基深基础的承载力计算17.3 浅基础浅基础类型;刚性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扳基础;箱形基础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平面尺寸确定;地基承载力确定;深宽修正;下卧层验算地基沉降验算;减少不均匀沉降损害的措施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概念浅基础的结构设计17.4 深基础深基础类型;桩与桩基础的类型单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群桩效应;群桩基础的承载力;群桩的沉降计算桩基础设计17.5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目的;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方法和质量检验【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岩土工程师基础部分考试涉及的内容(三)
岩土工程师基础部分考试涉及的内容(三)岩土工程师基础部分考试涉及的内容(三)八、电工学8.1 电场与磁场: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环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8.2 直流电路:电路基本元件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妇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8.3 正弦交流电路:正弦量三要素有效值复阻抗单相和三相电路计算功率及功率因数串联与并联谐振安全用电常识8.4 rc和rl电路暂态过程:三要素分析法8.5 变压器与电动机: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使用常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8.6 二极管及整流、滤波、稳压电路8.7 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8.8 运算放大器:理想运放组成的比例加、减和积分运算电路8.9 门电路和触发器:基本门电路 rs、d、jk触发器九、工程经济9.1 资金时间价值计算常用公式及应用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9.2 建筑设计方案评价的要求和准则居住、公共、小区设计方案9.3 建筑产品价格形成的特点和构成建筑工程定额工程量及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建筑工程预算文件和费用组成施工图预算和预算编制9.4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阶段、步骤、内容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盈亏平衡分析和效益费用分析方法、财务分析基本报表静态和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9.5 预测作用和步骤定性和定量预测的基本方法及应用决策的作用和步骤期望值、决策树和非肯定型决策方法9.6 固定资产直线、工作量和加速折旧及应用9.7 价值工程概念、实施步骤及基本方法9.8 建筑工程招标形式和程序投标程序和策略工程中标条件和评价方法工程承包合同管理工程成本和资源控制工程髋?nbsp;十、工程地质10.1 岩石的成因和分类主要造岩矿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分类常见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他主要特征10.2 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地层褶皱形态和分类断层形态和分类地层的各种接触关系大地构造概念地史演变概况和地质年代表10.3 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各种地貌形态的特征和成因第四纪分期10.4 岩体结构和稳定分析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类型和特征赤平极射投影方法根据结构面和临空面的关系进行稳定分析10.5 动力地质地震的成因、震级、烈度、地震波的传播及地震区划等基本概念活动断裂的分类和识别及对工程的影响场地与此同时地的地震效应岩石的分化流水、海洋、湖泊、风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滑坡、崩塌、岩溶、土洞、塌陷、泥石流、地面沉降、活动沙丘等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发育过程和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10.6 地下水渗透定律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径流、排泄规律地下水对工程的各种作用和影响地下水向集水构筑物运动的计算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的判别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
第二节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在漫长的地质发展过程中,地壳在内、外力地质作用下,不断运动演变,所遗留下来的种种构造形态,如地壳中岩体的位置、产状及其相互关系等,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的规模有大小,但即使是大型的复杂的地质构造,也是由一些基本构造形态组合而成的,常见的如褶曲和断层。
地质构造(或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叫做产状。
产状有三个要素,即走
向、倾向和倾角(图16-2-1)。
走向:地质构造面或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走向线两端的延伸方向就是走向,它表示地质构造或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
倾向:垂直于走向线的地质构造面或岩层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也就是地质构造面或岩层层面的倾斜方向,倾向与走向正交。
倾角:地质构造面或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之间的所夹的锐角。
地质构造面或岩层层面的产状要素可以用地质罗盘测得,测量结果以倾向的方位角(从正北开始顺时针方向量至倾向线)和倾角表示出来。
常用的记录格式如:150°∠60°上式表示:倾向为150°(即南偏东30°),倾角为60°。
一、褶皱形态和分类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水平构造应力的作用,使原始为水平产状的岩层塑性变形,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性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一)褶曲褶皱的基
本单元是褶曲,它表示褶皱的一个弯曲。
每一个褶曲都有核部、翼、轴面、轴及枢纽等几个部分组成,一般称为褶曲要素(图16-2-2)。
核部褶曲的中心部分。
通常把位于褶曲中央最内部的一个岩层称为褶曲的核。
翼位于核部两侧,向不同方向倾斜的部分,称为褶曲的翼。
轴面从褶曲顶平分两翼的一个假想面。
轴面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平面,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曲面。
轴面可以是直立的、倾斜的或平卧的。
轴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