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选择题达标测试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2019·江苏仪征期中)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两宋时期,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A)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皇帝崇尚节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2019·辽宁沈阳期中)今江苏苏州和浙江湖州一带,历史上曾因统治者兴修水利、自然条件优越,再加上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成为南宋时期的重要粮仓。

下列说法与之相关的是(D)A.天下谁人不识君B.安得广厦千万间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3.南宋时期,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

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C)A.茶树、烟草B.棉花、大豆C.棉花、茶树D.棉花、玉米4.在我国封建王朝中,有一个王朝大力推广占城稻,其造船业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这个王朝是(B)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5.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瓷都”。

宋朝时期的“瓷都”是(C)A.河北曲阳B.河南汝州C.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6.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作(D) A.夜市B.驿站C.会所D.草市7.(2019·陕西西安期中)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

他抵达泉A.都护府B.市舶司C.礼部D.市舶使8.(2019·江苏宿迁期中)“南海1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材料反映了宋代(C)A.农业繁荣B.手工业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D.文化昌盛9.(2019·江西南昌期末)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后检测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后检测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课后检测一、选择题1.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宋代国家统一D.宋代民族融合2.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C.江南青花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D.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3.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

……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①交子②在报纸上看新闻③瓦子④发电报问候亲人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4.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取得了突出成就,下列叙述有误的是()A.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B.茶树的种植遍及大江南北C.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D.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首位5.宋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方仍然是全国经济的重心B.政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宣政院管理海外贸易C.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南宋的都城东京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6.根据表格中的相关内容,你认为在“原产地”栏目中应该填写()A.日本B.越南C.印度D.朝鲜7.景德镇成为我国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开始于()A.西汉B.隋朝C.唐朝D.宋朝8.宋朝“神舟”是中国宋代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洋客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成就。

下列对当时中国造船业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领先于日本B.落后于欧洲C.居世界前列D.比阿拉伯发达9.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繁荣B.手工业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D.文化昌盛10.《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的经济发展一、选择题1.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淮南每年向都城开射运送的粮食六百万石。

下列表述与此相对应的是A.“苏湖熟,天下足”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C.“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D.“一半胡汉似汉家”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 A.行政、军事、监察B.行政、外交、军事C.财政、监察、外交D.财政、军事、监察3.南宋时,都城临安曾有谚语“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这主要说明临安A.蔬菜类品种丰富B.水利建设获得发展C.城市商业的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5.宋朝的对外贸易非常频繁,出海贸易的商人应该向哪个部门报批()A.市舶司B.中书省C.三司D.十三行6.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A.河北曲阳B.河南汝州C.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7.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唐朝中后期开始,最后完成于A.隋朝时期B.唐朝时期C.南宋时期D.元朝时期8.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A.市舶司B.蕃坊C.蕃学D.宣政院10.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①用“交子”在脚店换酒喝②在“瓦子”里听说书③在“宛囿”里赏花、喝茶,品茶④去“夜市”吃夜宵⑤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11.下列有关我国经济重心的变迁说法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长江流域是全国的经济重心B.经济重心南移的最主要原因是南方气候适宜农业发展C.唐朝初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12.移动支付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使电子货币开始普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如下图)出现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北宋时期A.各民族间贸易频繁B.都市生活丰富多彩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D.对外贸易兴盛发达13.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是在:A.东晋B.隋朝C.南宋D.明朝14.下列关于宋代对外交往的叙述错误的是A.宋代政府禁止海外贸易B.宋朝的商船最远到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C.宋代政府曾经设立市舶司D.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15.被称为瓷都的北宋城市是A.东京B.景德镇C.广州D.泉州16.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随堂检测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随堂检测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上述现象不可能出现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2.如果你生活在宋代时期,可以做到的事情有()①在浙江一带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②到在泉州坐海船出海③在黄河流域种植大片的棉花④带纸币在四川经商⑤加强海外贸易管理设置市舶司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3.中国被称为“瓷之国”,两宋时期有很多地方出产了大量精美的瓷器,其中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浙江越窑B.河北定窑C.河南汝窑D.江西景德镇4.宋代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热闹非凡有卖古玩字画的,有卖药材的,有说书的,有唱曲儿的,有相面算卦,耍杂技的等等,他们这是来到了当时的()A.瓦子B.勾栏C.酒店D.茶馆5.宋代,南方人口明显超过北方,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这说明()A.文化科技繁荣B.经济重心南移C.国家统一完成D.对外交流发展6.下列历史史实最能体现宋朝商业繁荣的是()A.开始使用牛耕B.国家根本,仰给东南C.棉花在两广、福建开始种植D.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7.永州某中学七年级(1)班举行“经济重心南移主题讨论会”,下列叙述不符合这次讨论会主题的是()A.苏湖熟,天下足B.国家根本,仰给东南C.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D.开封成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8.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当时为海外贸易发展提供必要交通条件的是()A.极高水稻产量B.发达的造船业C.棉纺织业兴起D.江南地区开发9.宋朝时有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清朝又出现“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对这两句谚语理解不准确的是()A.两句谚语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情况B.“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宋朝我国经济重心南移C.谚语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高产农业区域不断扩大D.“湖广熟;天下足”反映了清朝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湖广地区10.关于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宋临安城内最繁华的场所是大相国寺B.杂剧形成于元代,演出活动遍及城乡C.瓦子是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D.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不受当时民众重视二.辨析题(共3小题)11.材料: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当堂达标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当堂达标题】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基础达标】1.下面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该表格反映的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A.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北方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2.两宋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由越南传入的优良品种是()A.玉米 B.甘薯 C.占城稻 D.马铃薯3.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对江南农业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查明属实的是()①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并加以推广②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③棉花的种植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④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外国人以一个地方的原名“昌南”的发音来代表瓷器和中国,并且此地在宋代已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此地是()A.海南岛B.湖州C.景德镇D.泉州5.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

”材料反映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①广州②泉州③杭州④明州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6.“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秦都咸阳 C.唐都长安B.汉都长安 D.宋都开封7.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 C.行省D.宣政院8.历史兴趣小组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论据支持这一论点的是( )①水稻产量居全国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③南宋后期,丝织业在南方兴起,纺织品种类多④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杭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随着宋代商业活动的发展,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五铢钱 B.瓦子 C.交子 D.会子10.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

【教育资料】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测试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测试学习专用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1.唐中期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两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

这段材料说明()A.两宋时期海路贸易发达的原因B.陆上丝绸之路在贸易中的作用C.唐宋时期路上丝绸之路的形成D.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产生的影响2.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一批商品到泉州市场上销售,他需要到哪个机构办理相关手续()A.蕃市B.市舶司C.蕃所D.海关3.在欣赏宋朝的《清明上河图》时,参现者发表了以下见解,其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它是潍坊诸城人张择场的代表作B.它是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产物C.它反映了两宋时期宫廷画的活跃D.它以表现社会风俗为主题4.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经济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查明属实的是()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②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③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④中国商船已远达非洲东海岸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5.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其中“一路”是指“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

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6.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A.开封B.景德镇C.广州D.洛阳7.宋代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苏湖熟,天下足”说的是哪一地区成为了丰饶的粮仓?()A.黄河流域B.珠江流域C.太湖流域D.淮河流域8.宋代有一位阿拉伯商人,他从浙江哥窑买了一箱冰裂纹瓷器,由于生意忙,自己不能脱身,就托运到泉州。

他的家人认为其实劣质瓷器,找到当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咨询,这一机构应该是()A.瓦子B.市舶司C.早市D.宣政院9.“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1.“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织业、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A.两晋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2.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大发展。

下列现象属于这一时期的是()①出现了精美的四羊方尊②国家根本,仰给东南③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辨别航向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

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A.宋代商业贸易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南宋国家统一D.宋代闻名世界4.“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C.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非常发达D.江南地区成为我国的制瓷业中心5.南宋时,南方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开垦出许多梯田、圩田。

梯田就是依山势而建,状如梯子;圩田就是把临近江河湖泊的水洼地用堤围起来,堤上有闸门,洪涝时闭闸防淹,干旱时开闸灌溉。

南宋时南方梯田、圩田的开垦()AA.源自于人民的劳动实践B.依赖于北方农民南迁C.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取决于南方社会安定6.下列关于宋代农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B.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C.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D.棉花种植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7.景德镇陶瓷制品以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之处享誉世界。

景德镇兴起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8.宋朝时期,地处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它们还是当时的()A.重要粮仓B.著名瓷都C.著名大商港D.丝织业中心9.某学者在分析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3.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4.“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5.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6.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7.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不属于该主题的是()A. B. C.D.9.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农具中,宋朝时发明的农具是()A.B.C.D.10.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D.宣政院11.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2.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13.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2020_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

2020_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练习题一、选择题1.进口的泰国米因口感好、味道香而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其实,早在宋朝中国就曾引进外国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占城稻引进于()A.越南B.朝鲜C.印度D.泰国2.宋朝时,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的是()A.水稻B.小麦C.玉米D.高粱3.一个北宋人要了解当时丝织业最高水平的情况,他应去的地区()A.河北和河南B.江浙和广东C.福建和广东D.江浙和四川4.我国经济重心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与图③所示经济状态相对应的时期是()A.南北朝B.唐朝C.五代十国D.南宋5.“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A.秦都咸阳B.汉都长安C.隋都长安D.宋都东京6.宋代海外贸易频繁,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香料到泉州出售,他到达泉州港后办理手续并缴税应该去( )A.蕃市B.蕃坊C.市舶司D.都护府7.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

”材料反映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技术最为精良的是()A.泉州B.广州C.温州D.明州8.宋代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朝廷还允许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修建清真寺。

这些措施主要表明()A.宋朝提高外商待遇并鼓励通商B.宋朝尊重外国人的生活习俗C.宋朝要求外商必须在华定居D.宋朝实行了平等的民族政策9.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形成这种经济格局最主要的原因是()A.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的战与和促进了民族交融B.元朝逐步统一全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C.躲避战乱的人民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D.宋朝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以提高财政收入10.北宋末年,一位大商人在四川采购大宗货物,他使用的货币最有可能是()A.“交子”B.“会子”C.开元通宝D.刀币11.下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情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时练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时练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3.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4.“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5.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6.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7.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不属于该主题的是()A. B. C.D.9.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农具中,宋朝时发明的农具是()A.B.C.D.10.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D.宣政院11.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2.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13.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习题3(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2.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景德镇B.邢窑C.哥窑D.越窑3.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4.“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5.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6.宋朝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①南方战乱少②许多中原人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那里原来就有先进的生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7.两宋时期,社会经挤高度发展。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第1页(共23页)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邻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XXX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研究。

不属于该主题的是()A.B.C.D.9.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下图农具中,宋朝时发明的农具是()A.B.C.D.10.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XXX11.下面常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开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揣度这一朝代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12.南宋诗人XXX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第2页(共23页)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13.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测试(有答案)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测试(有答案)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南宋时,南方人的主食是()A.米饭B.面食C.肉类D.鱼类2.两宋时期,一行业在南方兴起并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这一行业是()A.丝织业B.棉纺织业C.造船业D.制瓷业3.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A.扬一益二B.苏湖熟,天下足C.无徽不成商D.湖广熟,天下足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从北方向南方逐渐转移的过程。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

下列对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北方劳动人民不够勤劳B.北方各政权不重视发展生产C.南方开发的时间比北方要早D.中原人南迁带去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力5.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A.杭州B.泉州C.景德镇D.广州一、ABBDC6.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B.南宋手工业进步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交子”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7.宋代时发明的新农具是()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8.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D.宣政院9.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

这一次巨大变迁完成于()A.南北朝时期B.随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10.两宋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下列哪一个国家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A.越南B.朝鲜C.印度D.日本DDACA11.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当时闻名世界的两大商港是()A.天津和上海B.开封和杭州C.广州和泉州D.厦门和宁波12. 下列对宋代的社会生活描述不正确的是()A.晚上去吃宵夜B.乡村的货郎很多C.在开封,晚上不能出门D.开封的早市很热闹13.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CCB二、材料题1.中国是一个历悠久的文明古国,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1.下列粮食作物的产量居宋朝首位的是()A. 小麦B. 水稻C. 粟D. 玉米2.从宋代《耕获图》可直接得到的结论是()A. 北方人口的南迁B. 棉花的大量种植C. 耕作技术的提高D. 苏湖熟,天下足3.诗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最早创作于()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4.“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A. 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B. 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C. 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 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5.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A. 景德镇B. 邢窑C. 哥窑D. 越窑6.“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A. 秦都咸阳B. 唐都长安C. 陪都长安D. 宋都东京7.南宋时,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几十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

宋朝政府给他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A. 市舶司B. 澎湖巡检司C. 宣政院D. 广州十三行8.南宋都城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这反映了当时()A. 农业发达B. 手工业发达C. 商业发达D. 对外贸易繁荣9.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A. 唐朝B. 元朝C. 北宋D. 南宋10.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 秦朝的圆形方孔钱B. 汉朝的五铢钱C. 北宋的交子D. 南宋的会子11.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 (宋代中国) “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 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B. 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C. 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 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12.《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达标训练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达标训练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选择题1.两宋时期,为提高粮食产量,由越南传入的优良品种是A.B.C.D.2.两宋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尤其突出,出现的新兴手工业部门是()A.陶瓷业 B.棉纺织业 C.丝织业 D.造船业3.考古工作者对泉州沿海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多处南宋时期的古代港口、码头和古海船遗址。

这说明,南宋泉州()①造船业发达②海外贸易兴盛③是闻名的大商港④是当时对外贸易的唯一港口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4.《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

”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学习和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B.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5.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秦都咸阳B.汉都长安 C.隋都长安D.宋都东京6. 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下列图中文物对我们了解宋代海外贸易有帮助的是()铸有武王伐纣铭文的青铜利簋唐三彩甬宋持罗盘陶甬蒸汽机A B C D7. 某同学选用如下材料进行研究性学习。

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8.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

此生活景象反映的是A.南方经济飞速发展,打破时空限制 B.唐朝经济繁华,都市生活丰富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9.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

”这一铜版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选择题达标测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选择题达标测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50道选择题达标测试及答案1.宋朝以前.荷泽曾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才辈出;两宋以后,经济落后,杰出人物寥若晨星。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荷泽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B.北方战乱较多,经济重心南移C.黄河改道频繁,对下游影响大D.荷泽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是()A.洞庭湖流域B.洪湖流域C.太湖流域D.淮河流域3.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农业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

查证属实的是()①当地人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②粮食产量提高,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③占城稻得到推广和种植④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改进4.有的同学很爱吃从泰国引进的香米,而宋朝时也从外国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你知道它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吗()A.越南B.泰国C.新加坡D.缅甸5.“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A.瓷器B.丝绸C.铁器D.青铜器6.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A.水稻B.小麦C.粟D.玉米7.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步超过北方。

宋代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推广种植釉型杂交水稻B.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C.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D.江南新辟许多茶园8.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材料反映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技术最为精良的是()A.泉州B.广州C.温州D.明州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唐朝关中地区.北宋四川地区C.南宋江南地区D.元朝中原地区10.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诗)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下列关于宋朝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②宋朝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③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的粮仓④开封和杭州是当时最大的商业都市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2.宋人说:“海舟以福建船为上,广东、西船次之,温、明州船又次之。

”这反映了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建在当时的( )A.泉州附近B.广州附近C.东京郊外D.温州附近3.下列关于宋代农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B.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C.小麦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D.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4.景德镇陶瓷制品以其“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之处享誉世界。

景德镇兴起于(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5.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

”材料反映了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建在当时的( )A.泉州附近B.广州附近C.东京郊外D.温州附近6.宋代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朝廷还允许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修建清真寺。

这些措施主要表明( )A.宋朝提高外商待遇并鼓励通商B.宋朝尊重外国人的生活习俗C.宋朝要求外商必须在华定居D.宋朝实行了平等的民族政策7.宋代农业进一步发展。

以下粮食作物属于从国外引进并推广到东南地区的是()A.玉米B.小麦C.高粱D.占城稻8.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中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的史实。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B.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C.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D.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9.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50道选择题达标测试及答案1.宋朝以前.菏泽曾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才辈出;两宋以后,经济落后,杰出人物寥若晨星。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菏泽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B.北方战乱较多,经济重心南移C.黄河改道频繁,对下游影响大D.菏泽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是 ( ) A.洞庭湖流域 B.洪湖流域 C.太湖流域 D.淮河流域3.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农业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

查证属实的是( )①当地人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②粮食产量提高,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③占城稻得到推广和种植④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改进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有的同学很爱吃从泰国引进的香米,而宋朝时也从外国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你知道它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吗 ( )A.越南 B.泰国 C.新加坡 D.缅甸5.“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

”这是1 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 )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6.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A.水稻 B.小麦 C.粟 D.玉米7.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步超过北方。

宋代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推广种植籼型杂交水稻 B.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C.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D.江南新辟许多茶园8.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材料反映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技术最为精良的是 ( ) A.泉州 B.广州 C.温州 D.明州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唐朝关中地区 B.北宋四川地区C.南宋江南地区 D.元朝中原地区10.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A.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诗)B.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唐杜甫诗)C. “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D. “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11.水稻跃居粮食作物首位是在()A. 宋朝B. 隋朝C. 五代D. 唐朝12.我国棉纺织业兴起于()A. 北宋初期B. 北宋后期C. 南宋初期D. 南宋后期13.从魏晋到南宋,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 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B. 南方战乱较少C. 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D. “苏湖熟,天下足”14.南宋时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 都护府B. 宣政院C. 市舶司D. 理藩院15.《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说明了南宋()A. 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 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D. 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16.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 开封B. 广州C. 临安D. 泉州17.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 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 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C. 江南青花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D. 长安成为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18.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

……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

”下列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①交子②在报纸上看新闻③瓦子④发电报问候亲人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 ②④19.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的叙述错误是()A. 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B. 茶树的种植遍及大江南北C.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D. 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20.宋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北方仍然是全国经济的重心B. 政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宣政院管理海外贸易C. 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 南宋的都城东京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21.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22. 假如你回到了宋朝,可能会遇到下列哪几种情况?()①使用交子买东西;②穿丝绸衣服;③坐船航行;④使用景德镇的瓷器;⑤吃上占城稻A.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D.④⑤23.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

材料反映了( )A.宋代税收徭役沉重B.宋代京城物资匮乏C.宋代经济重心南移D.宋代经济发展迟缓24.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下列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A. 市民阶层不断兴起,休闲娱乐成为都市生活的主流B.为躲避战争,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农业D.政治中心南移,加快了南方开发25.宋朝“神舟”是中国宋代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洋客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技术。

下列对当时中国造船业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领先于日本B.落后于欧洲C.居于领先地位D.比阿拉伯发达26.李明上网查阅了有关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下列各项不可能出现的是( )A.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B.棉布成为北方普通百姓的衣料C.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D.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27.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数十万贯。

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

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繁荣B.手工业兴旺C.海外贸易发达D.文化昌盛28.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主要表现有( )①早市、夜市昼夜相连②城郊和乡村‘"草市”更加普遍③“交子”已经出现④徵商和晋商实力最强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9.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

”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交子的出现 B.热闹的瓦子C.景德镇的兴起 D.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后完成30.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城市商品经济繁荣B.对外征战,拓展疆土C.便武兴文,士人地位高D.对外开放,外贸兴盛31.《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32.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

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3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契丹国建立②北宋建立③西夏建立。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34.某班举行辩论会,同学们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两宋时期的特征()A.盛世危机 B.短暂繁荣 C.帝国中兴 D.政权并立35.辽与西夏国力不断增强的共同原因是()A.军队规模庞大,武力强大B.创制汉字C.学习中原文化,发展生产D.汉人迁入36.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①北宋建立②澶渊之盟③阿保机建立契丹国④元昊称大夏国皇帝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37.北宋在历史上被称为“弱宋”,与辽、西夏进行了和议,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的相同内容是()A.对宋称臣 B.辽、西夏给北宋送“岁币”C.北宋给辽、西夏送“岁币” D.辽、西夏推行汉法38.袁腾飞从2010年4月16日起在《百家讲坛》讲“塞北三朝”,这指的是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它们分别是()A. 辽、西夏、清 B. 大理、金、元C. 金、西夏、元D. 辽、西夏、金4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议和、宋夏议和共同点的是()A.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 B.宋朝都需要交纳岁币C.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共处41.宋夏议和之前,在宋夏之间的不断战争中,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研究其原因应该是()①宋朝文臣不悉军务,却掌握军政大权②宋朝重文轻武,不重视军队建设③宋朝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战斗力削弱④宋朝军队将领处处受制,往往会错失战机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2.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之处是()A.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 B.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C.重新划定边界 D.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纳岁币43.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党项族的元昊等少数民族首领对我国历史发展最大的贡献是()A.建立民族政权,扩大了中国的疆域B.使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C.使少数民族封建化,促进了边疆D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44.对于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和北宋与西夏的和议,分析正确的是()A.都是在宋朝战争失败的情况下议和的B.宋朝都向对方割让了大片土地C.宋朝都要向对方称臣D.两次议和都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45.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宋朝统治者的这种做法()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B.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46.北宋时,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别掌管行政、军政和财政大权,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

北宋采取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在于()A.削弱相权 B.完善中央机构C.重文轻武 D.加强皇帝专权,武将跋扈47.宋太祖为强化中央集权,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有()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②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③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④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⑤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48.北宋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实行这一措施的根本目的是()A.保证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B.避免地方官员的腐败C.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D.解决支付辽、西夏岁币的财源49.在中国历史上沿用了1 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断完善。

其中宋代完善科举制的措施是()A.分科考试 B.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C.创设殿试D.重视考诗赋50.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