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泾阳县出过什么历史名人吗
泾阳西北塬的往事
口镇那如烟的往事泾阳县口镇有着丰富辉煌的文化遗产。
据考古专家论证早在6000多年前,口镇就是古人类的繁衍生息地,4000多年前,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曾在口镇冶铜铸鼎。
冶峪河由此得名。
春秋战国中期,纵横家王禅(鬼谷子)及其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渭等曾在此建寨、教学、练兵,智壳寨遗址至今尚存。
秦王朝东扩时曾在此建都,建谷口宫。
唐女皇武则天曾在此设鼎州府。
唐代佛教大师悟空曾在口镇生活传教,官道村尚有悟空庙遗址,且庙会至今还在举行。
北魏时期建的清凉寺,相传几千年,遗址至今尚存。
口镇地处要塞,是关中通往陕北、西北的要道,在军事上举足轻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谷口的两侧山上留有多处古城堡遗址。
口镇也是共产党活动较早的地区。
解放前,共产党在口镇建有地下党支部、设有地下交通站,做为向陕北解放区输送人才、物资和传递信息的中间站。
泾阳解放时,也首先是从口镇开始的。
现在211国道横穿口镇东西,泾石口路贯通南北,咸旬高速出口位于东曹村口,通村道路全面硬化,交通十分便利。
境内北部和西北部系嵯峨山、北仲山、西凤山及黄土台塬。
如今的口镇难觅昔日的踪迹。
说到口镇必然提到两个人。
苗家祥(1908—1933)又名迪民,字养元,乳名明娃,白王乡西苗村人,1924年升入桥底镇县立第二高小就读。
1926年2月,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
后任口镇农民自卫团团长,率领900余名自卫团员,控制了县域西北乡的乡村政权,先后开展反对贪官污吏、严惩恶霸等活动。
1927年3月,经庞继震、武清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隐蔽乡村继续坚持斗争。
1928年4月,组织和领导西北乡“交农”起义,起义失败后,潜往外地。
后返回县内,在西凤山下联络人员,发展组织。
1932年3月,泾阳游击队正式成立,任负责人。
游击队成立后,迅速控制本县西北部地区,开展一系列武装斗争。
1933年1月陕北红军创始人刘志丹率红二十六军700余人,黄子文率渭北游击第一大队100余人,来到本县西苗村,在三官庙召开军民大会,正式给渭北游击第二大队颁授队旗和关防图记。
【中国文学名人】雷抒雁简介
【关键字】中国文学名人雷抒雁简介雷抒雁短诗欣赏【作者简介】雷抒雁,中国当代著名诗人。
1942年出生在陕西省泾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上学,1962年进入西北大学中文系攻读文学。
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3年调至解放军文艺任诗歌编辑,1979年被接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要从事歌创作,出版过诗集《沙海军歌》、《漫长的边境线》。
以下小诗选自《小草在歌唱》。
星星仰望天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
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简析】这是一首哲理诗。
所谓“哲理”,就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道理。
“星星”是人们向往的,这个意象具有广泛的象征性和暗示性。
因为人们常把自己喜欢的、崇拜的或向往的东西比喻成“星星”,它美妙至极,无以伦比。
正是这种强烈的喜爱之情使人们放弃了冷静的思考,使自己的眼睛被假象和情感蒙蔽,从而犯了一些低级的错误。
如盲目的出国留学,使不少青少年浪费了宝贵的时光;盲目的追星,使有的未成年人迷失自我;自以为吸毒无害,结果走向深渊;等等。
“星星”也“和地球一样复杂”的客观真理,警示人们:要擦亮眼睛,千万别为情绪和物象所迷惑!多听听过来人怎么说吧!差别久飞的鸟,想栖于一枝,歇一歇困倦的翅膀。
学飞的鸟,想离开树枝,试一试翅膀的力量。
【简析】这是一首哲理诗。
“飞”是鸟儿向往的事情,可“久飞的鸟”往往对此失去了新鲜感,会觉得困倦;而“学飞的鸟”却对此充满热情,它们为了获得这项技能而敢于尝试,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冲劲和无所畏惧的精神。
一个人如果能始终保持对所做事情的热情和干劲,就一定会获得惊人的成功。
爱因斯坦“第三只板凳”的故事和他后来的成功不就能说明这一点吗?防风林的歌同志,把手给我!朋友,把手给我!只要我们的心紧紧靠拢,风暴就会在面前退却!【简析】这首抒情诗,热情礼赞了抗击风暴的英雄。
短短四行,特定情景和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同志”“朋友”的呼喊,表现出抗击风暴的英雄们之间亲密的感情;“把手给我!”的语言,突显出抗击场面的热烈和彼此之间的信任、团结。
泾 阳 历 史 文 化 名 人
泾阳历史文化名人于右任(1879—1964),名伯循,字右任,笔名太平老人。
祖籍泾阳县云阳镇斗口村,著名书法大师,爱国人士。
幼年家境贫寒,曾在三原宏道书院、泾阳味经书院、西安关中书院学习,受进步学者刘古愚、朱佛光等人思想影响,痛恨满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萌生反清革命意识,创办《神州日报》,以打倒满清、建立民国为主旨,在宣传革命中影响很大,时有“一支笔抵十万毛瑟(枪)”之誉。
1907年加入同盟会。
民国成立后,就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
1918年1月,被诸将领推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
1922年,与叶楚伧等人创办上海大学,任校长,聘共产党人瞿秋白为社会科学系主任,极力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上海执行部工人农民部部长,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兼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与共产党人合作,主办政治队、中山学院、中山军事学校等,为陕西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
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先后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审计院院长等职。
1931年起任监察院院长, 1938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
抗日战争期间,坚持抗战反对投降,1945年重庆谈判时,设宴欢迎毛泽东,公开支持两党再次合作,和平建国。
1949年11月,被迫离开大陆去台。
在台期间,对大陆和故乡充满眷恋之情,1962年1月写下“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的诗句,真挚衰惋,感人至深,成为传达在台人士怀念家乡、渴望结束隔绝状态普遍心声的名句。
他同时还是一位具有崇高地位的书法巨匠,早年苦研魏碑,博采众长,书势险劲峭拔,气度磅礴豪放,1937年后致力于标准草书研究,开创个人风格,形成著名的“于派”草书,苍劲精妙,时人誉为“舞鹤游天”,在20世纪书坛上独树一帜。
他也是一位久负盛名的诗人,其旧体诗词雄健开阔,洗炼爽洁,矢矫不群,率多佳作。
神道碑证明唐朝已遣使下西洋 比郑和早620年
杨良瑶:最早开拓中西海洋丝绸之路的咸阳人2015-3-23 09:15∙参与:0人∙评论:0条∙字体大小据一通来自泾阳县境内的《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记载,杨良瑶(736—806),字良瑶,系云阳县龙云里(今属泾阳县云阳镇)人。
杨良瑶系宦官出身,大约生活于唐朝代、德、顺、宪宗时期。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返回泾阳老家,我在县文物工作者李世英那里第一次读到神道碑拓片,当即对其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根据个人释读,首先在史念海先生主编的《唐史论丛》1998年第七辑发表了初步研究报告,随后又在《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五期发表了碑文全文及研究报告,由此断定:杨良瑶可能是我国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
近年来,由于海洋问题和中西丝绸之路引起了广泛关注,所以杨良瑶率使团航海下西洋的掌故在网络上关注率甚高,原本刊登在偏僻地方的刊物论文,也被各大网站反复引述,西北大学周伟洲教授有关长安与南亚、中西亚列国的关系研究、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有关唐朝与黑衣大食国的关系研究,都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探索。
文物出版社《书法丛刊》2013年第五期刊登了拙作《杨良瑶:中国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一文,更引起了比利时和德国汉学家的注意,他(她)们索取碑文图片并希望译成外文,足见这一研究在海外也引起了学术关注。
自从杨良瑶率领外交使团航海出使黑衣大食,其时距今已将近1230周年了。
这一时间,较之永乐三年(1504)明成祖派遣太监郑和七次率船队远航印度洋西岸,整整早了620年。
现在,我们既要为郑和下西洋给予世界航海事业的伟大贡献而骄傲,更要为杨良瑶早在公元8世纪后期就远航中东的历史壮举而自豪。
研究与追怀杨良瑶的历史功勋,让沉埋在地下的历史丰碑活起来,发挥其历史见证价值,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杨良瑶作为唐朝宦官的生平阅历杨良瑶是唐朝宦官,但他作为宦官,并非自幼入宫,而是在二十岁左右,有了两个孩子之后才阉割入宫。
由于封建传统,要进入宫廷,就必须阉割,所以杨良瑶的选择,也是当时的风气使然。
于右任先生
国籍: 国籍:
中国
目录
出生日期:1879年 出生日期:1879年4月11日 11日
于老书法作品欣赏
于右任先生《望大陆》 又名《国殇》 于右任先生《望大陆》(又名《国殇》)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望我大陆; 大陆不见兮, 大陆不见兮, 只有痛哭.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望我故乡; 故乡不见兮, 故乡不见兮, 永不能忘。 永不能忘。 天苍苍, 天苍苍, 野茫茫, 野茫茫, 山之上, 山之上, 国有殇。 国有殇。
• 1909年5月,于右任创刊的第二份报纸《民呼日报》,仍 1909年 于右任创刊的第二份报纸《民呼日报》 定位于“揭露清廷黑暗统治,鼓动发起民族革命” 定位于“揭露清廷黑暗统治,鼓动发起民族革命”。内容 和栏目设置较《神州日报》更丰富了一些,专论之外, 和栏目设置较《神州日报》更丰富了一些,专论之外,还 有诗话、艺苑等较轻松的栏目;表达形式上,文字之外, 有诗话、艺苑等较轻松的栏目;表达形式上,文字之外, 以讽刺画为主的图画增多了。这些技术上的变化, 以讽刺画为主的图画增多了。这些技术上的变化,让报纸 看起来既革命又轻松,报纸刚出版订阅者已达数千人, 看起来既革命又轻松,报纸刚出版订阅者已达数千人,三 个月之后关张时发行量已过一万份。 个月之后关张时发行量已过一万份。 • 清政府地方官员用“间接诉讼”的方式关闭了《 清政府地方官员用“间接诉讼”的方式关闭了《民呼日 民呼日报》涉嫌侵吞赈灾善款为由, 报》。以《民呼日报》涉嫌侵吞赈灾善款为由,决定对于 右任实施跨省追捕,致电沪道蔡乃煌, 右任实施跨省追捕,致电沪道蔡乃煌,要求严查该报社长 于右任。前后经过八次堂审,主持审判的官员几近明言: 于右任。前后经过八次堂审,主持审判的官员几近明言: 如果你再办报纸,就要挖掉双眼;只要你停办报纸, 如果你再办报纸,就要挖掉双眼;只要你停办报纸,即可 重获自由。于右任热爱报纸,也热爱自由, 重获自由。于右任热爱报纸,也热爱自由,经过半个月的 坚持,于右任妥协了, 民呼日报》停在了第92期上。 92期上 坚持,于右任妥协了,《民呼日报》停在了第92期上。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陕西省泾阳县,因位于泾河以北,山南河北为阳而得名。
泾阳北有山,南有水,座山面水,是真正的好风水,在以农立国的年代,可谓得天独厚。
所以自古就有:“天下好县泾三原”和“关中白菜芯”之说。
过去泾阳就出过不少富豪。
如清代富商安吴家族,富可敌国。
当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西太后避难西安,没钱用,还是安吴家族给的钱,可见这里过去的富足.这里有许多的名胜古迹.最著名的就是郑国渠,郑国渠首在县西北50里的泾河东岸.2300年前郑国来到了秦国.原来的意思是疲秦之计.目的是浪费秦国人力物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力量.在不会对别的国家造成威胁.可笑的是,郑国渠的修成不但没有削弱秦的力量.而且秦因为有了这个渠,粮食大增.国力大增.统一了华夏就靠的是这个渠,可见过去的泾阳的厉害.秦汉唐宋明清,一直到今天,在郑国基础上修建的泾惠渠仍然灌溉着泾阳、三原、高陵等大部分地区。
关中农业文明都因为有郑国渠而文明.他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是国家重点的文物保护,能与郑国渠齐名也就是四川的都江堰了。
泾阳是农业大县,著名的云阳蔬菜批发市场是西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记得98年国家兖州金融危机加上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很多国有企业倒闭的倒闭,停产的停产,当时陕西省重点扶植的两个农业大型企业,一个事泾阳的泾云实业开发总公司,一个是三原的宴友思。
而泾云实业开发总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云阳菜市场。
县东南有个崇文乡,有一个塔,如果天气好的话,从西安去陕北走西三路你就可以看见.那就是崇文塔,建于明代.八面玲珑,有13层89米高,结构奇特,壮观的很,从塔下至塔顶全部用青砖修建,每层各有四窗,每层外面有四个佛龛,交叉而上。
佛龛内置明代石刻佛像或坐或立,形态各异,极为生动。
二层南向塔门刻有"崇文宝塔"四个字,由塔内可曲折攀登,直至塔顶,每层内外均可游览。
天晴之时,登临塔顶,西安、泾、渭、华岳、骊山景色皆历历在目,据说还可以看见“八水绕长安”的胜景。
泾县最早的“洋状元”王达
13 年 ,芜湖沦 陷 , 日伪 想利用 其声 望让王 达 出任芜 湖县 维 97 持会 会长 ,王 达 以耳 聋坚 辞 ,保 持 了晚节 。1 4 年 1 月 ,王达在 96 0
芜湖 打铜 巷寓 所病逝 ,因家无余 财 ,丧 事 由乡人 查世翰 、吴怡 生
两人 操 办 ,尚属风 光隆 重 ,死 后哀荣 。
田大学 学 习经 济学 ,成 为 泾县 最早 的 “ 状元 ” 回国后 ,王达 洋 。 以同进 士 的资格 出任 山东 宁 阳、荷 泽 等县知 县 。辛 亥革命 后 ,又
任 山东省 高密县 知事 。 1 1 年春 夏之 交 ,高密 县境 内连 日暴 雨 ,山洪 陡 涨 ,有4 0 93 0 多个 村庄 被洪水 淹没 ,成 为泽 国。王 达赶忙 多方筹 措 资金进 行救
久 失修 ,一 旦大 雨 ,洪水 暴发 ,车 辆与行 人 都很不 便 。 当地 群 众 曾多次计 划 重修 ,奈 因工 程浩大 ,人 力物 力不 足 ,未 能进行 。王 达 了解 情 况后 ,专 门拨 款进 行 大修 ,两 年完 成 ,民众 无不 感 激 。
12 年 ,王达 在京 兆尹 任 内 ,曾经 回泾县 省 亲 ,他 轻 车简从 ,毫 90 不铺 张 。 当过 了茂 林板 山 ,他并 未径 向北 去茅 王洲 ,而是 向南走 进茂林 义 学 ,先 去拜望 他 的启蒙 老师 吴坤 三 。他在 吴先 生处设 立
日本 ,精通 日语 ,且熟 悉 日本 的风俗 习惯和 法律 ,因此 日军使 者
前来 生事或 提 出无理要 求 时 ,都是 王达 运用其 雄辩 的 口才和 敏捷
的头 脑与其 周旋 ,从 而维护 了我 国 的尊 严 ,避免 了事件 发生 。
潺粜 漉瞧
泾阳故事知多少
泾阳故事知多少自古以来泾阳就是历史文化名县,对它的故事你知道多少?(黄帝铸鼎)据史书记载,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在冶峪镇北峡谷地带冶炼铸鼎,此地开始叫冶峪,河水穿其中,下有村曰长街村,曾经立有石碑曰“黄帝铸鼎处”。
地处冶峪河西岸的高家堡发掘大量青铜文物,证明商周活动的痕迹。
夏商时泾阳属雍州,西周时属畿内。
(猃狁侵周)西周宣王时,北方游牧民族猃狁(犬戎)定居焦获(在今县西北)逐渐向南发展扩张,周与狁之间战事经年不休。
《诗·小雅·六月》载:“猃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泾阳”作为地域名称始于此。
(泾阳建都)春秋战时期秦灵公元年(前424年)即位后,以泾阳为秦国国都,约十年。
(郑国渠)公年前246年,韩国为耗费秦国财力从而削弱其势力,遣水工郑国游说秦王嬴政凿泾为渠。
前237年,郑国主持修建的引泾灌溉工程完工。
渠首起于瓠口(在今王桥镇上然村西北),东注洛河,全长300余里,灌田4万余顷,命名为“郑国渠”。
1929年关中大旱,李仪祉在杨虎城支持下在郑国渠基础上修泾惠渠,为郑国渠的第六代工程,继续造福关中。
(望夷宫)战国时,秦国为观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动静,而设立观察制高点,建宫名曰望夷宫。
指鹿为马的故事就发生在此宫。
前207,赵高令其弟赵成、女婿阎乐(咸阳令)逼杀秦二世胡亥于望夷宫(在今蒋刘乡二杨庄东北福隆庄或五福村)(太壸寺)600年前后,因母亲好佛,隋文帝改苻坚行宫为佛寺,名太壸寺(今泾阳二条街)。
苻坚为十六国时前秦国王,曾在关中修郑白渠,其行宫就在现在太壼寺所在地。
满清泾阳县城付之一炬,太壼寺仅剩一座大殿。
(养疾院) 626年,尉迟敬德与突厥先遣部队会战于泾阳。
敬德乘对方主力部队尚未齐集,迅猛出击,俘获突厥将领阿史法乌没啜。
尉迟敬德监修嵯峨山叫二台铁瓦殿时,染了疟疾病。
曾在今西关中学处的驿站养病。
药王孙思邈为其治病。
此驿站后叫“养疾院”。
(郭子仪单骑退回纥)765年九月,郭子仪屯兵今三渠镇武寨府村积大水,成小湖,训练水军,“武寨府”村因此而得名。
泾阳县文物
泾阳县文物泾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北依嵯峨、北仲二山,南绕泾渭二水,与西安毗邻,和咸阳接壤。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泾阳之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远古时代起,先民就在这里开疆立国;秦汉起,泾阳以三辅名区,京畿要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华夏瞩目,并以关中膏腴之最,而惠及京师,文景、贞观盛世多赖于此,孕育了明代杰出的科学家王徵、一代国学大师吴宓、左联老人冯润章等,其风流人物更是不胜枚举,彪炳史册。
泾阳县文物丰富,人文荟萃,属于陕西省36个文物大县之一,文物遗址660处,馆藏文物余万件,国家级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5处。
始建于公元前246年郑国渠首遗址,四十多处各代古渠口遗址,素有中国“天然水利博物馆”之称,其所在的张家山风景区,更以其独特、秀丽的山水风光成为理想的休闲游览圣地。
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的崇文塔,塔身13层,高81.7米,为中国砖塔之最,400年前可以远望西安城。
位于县城内的文庙是陕西省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庙宇建筑之一,现为泾阳县博物馆。
天下第一堡——安吴堡,以“安吴寡妇”“吴宓先生故里”、“战时青训班”而闻名中外,也是关中地区明清建筑的代表之一。
太壶寺行宫出身,而已佛教著称,是泾阳县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
“天然水利博物馆”郑国渠遗址郑国渠顾名思义,是以郑国命名的,但此郑国不是春秋战国时期时期的郑国,而是以水工郑国命名。
郑国,战国时代韩国水工,字子从,生于鲁,公元前267-197。
战国末期,秦国日渐强盛,与秦国相邻的韩国韩恒惠公为牵制秦国,缓其压力,遂施“疲秦之计”。
派水工郑国入秦,劝其凿泾引水,使秦疲惫,无力东伐。
在施工中目的被秦发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据理谏秦王曰:“此渠成,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造万世之功”。
秦王政认为有理,继续命郑国督办施工,于公元前246-237年竣工,因郑国凿渠有功,遂以其名命之。
它利用泾阳县北仲山南麓的地势特点,修建在渭北平原三级阶地的最高线上,灌溉着泾阳周边7县280万亩地,使秦国一举统一中国。
泾阳让饸
泾阳位于泾河之北,古以水之北为阳,泾阳由此得名。
其名最早见于《诗经》。
泾阳县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柳毅传书》的发生地,先后走 出了吴宓、雷抒雁、李若冰、白描等许多学者、作家和诗人
吴宓入土泾阳县安吴镇吴氏陵园。
泾阳也是一片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热土,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
是中国工农红军总部和八路军改编所在地,中共陕西省委也曾设 立于此。
• 这道菜肴冬季可当热菜吃,夏季可当凉菜用,只须沾蘸用油泼辣 子、醋、盐等配置好的调料水即可食用。这道菜,入口绵软,香
甜味美,营养丰富,老少咸宜。泾阳让饸,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一种风味佳肴,也是泾阳特上的一道菜,长出现在过年、结婚、丧事等较大的事情的 宴席上出现。此小吃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小吃,食用方便。
在半锅沿绕一圈,在想法使之摊匀,不能有露洞,以不烂为宜。 • 2、拌馅:和肥肉的一样,只是用蛋黄和吃红。 • 3、卷馅:将鸡蛋饼一分为二,拿出一半,在上面涂上粉面汁,将拌好的瘦馅摊成古楼子,再将其用蛋卷卷
起来。 • 4、:蒸卷点:匀火,蒸30分钟左右即可。 • 5、点红:刚蒸出的肥瘦让饸,趁热可用吃红水点红。就是用手蘸点红水,给让饸上撒撒,意图装饰。
• 让活”虽是小吃,但却陕西的一位大名人有渊源。 • 清末时社树村里大户刘家有个后生叫刘浮生,此人风流
儒雅精到书画,年轻时一个人跑到四川雅安做起了买卖, 有一天刘浮生无意间碰见了到雅安办事的于右任先生, 乡当见乡当两眼泪汪汪,两人又是对酒当歌又是笔墨挥 毫,刘浮生崇拜于右任的英才,于老赞赏刘先生才华, 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慨。数年后于右任功成名就,但对刘 浮生先生的雅安盛情一直在怀,回三原老家时专程上门 拜访了刘浮生,见贵客上门刘浮生激动万分,立刻捧出 祖上秘制的食品款待于老,于右任品尝后连连用说“让 活,让活”,从此刘家这道秘传小吃就流传开了,小吃 的名字就是于老口说的“让活”。
吴宓:一个特立独行的学者
清末 民初 ,报刊在中国作 为新 生事 物 ,正 在 兴起 和发 展 之 中 。这 自然为吴 宓 “期期 于道 义文章 ”,以 逞其 “区区百年之 志”,提供 了展示 其 才能 的平 台 。在清 华 读 书 时 ,他 就有志 于 “杂志与化学 二种”。在他 看来 ,“化 学 工业 ” 是 门 “实 学 ”, 可 以 发 展 中 国 的 科 学 ,以 富 国强 民。他 之所 以没有 选择 ,是 因为 自
108
0 人物述林
复学 ,在 圣 约翰 大学 不 过 2个 月 的 他 又复 人清华 ,直 至 1916年夏 ,于 清华 学校高等科毕业 。
他 年 少 时就 喜舞 文 弄 墨 ,10岁 那 年 就练 笔 写小 说 ,清 华 复试那 年 就开 始记 日记 ,直 至终 身几 乎从 未 辍 笔 。入 清华 后 ,他 利 用暑 假 ,将 自己的诗稿 编成 《雨僧诗稿 》。他还 与 同学 汤用 彤合 著 章 回体 小说 《崆 峒片羽 录》。他们 只写成前 三 回 ,有 3万 字 左 右 ,后 又散 佚 。他 还 与 同 学施济合作用 英文写成 《天坛》,并 作 为美 籍 教 师 所 授 “欧 洲 古 代 史 ” 的课 程成 绩 。在 清华 读 书 时 ,发表 过纪实小说 《二城新事 》、剧本 《沧 桑艳传奇》 和若 干诗 文。
泾县名人录 善文能武,英才辈出
旧时的泾县,既出鸿儒,又出巨商,究其原因,一是儒学文化所致,一是勇武之风盛行。
文儒能使人明白道理,而勇武又给予人们以开拓进取的勇气,但倘若一个地区,在文化上一味强调文儒,就不免显得单薄,甚至有些弱不禁风;而若一味强调勇武,又不免显得粗野,成不了气候。
所以泾县人素来提倡文武兼修,这种包容开化的态度也使得泾县成为钟灵毓秀之地……HistoricCelebrityofJingco-mty泾县名人录善文能武,英才辈出文+EW图+WS査铎:明朝理学名臣泾县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当属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及第的査铎,连明神宗朱翊钧都曾钦赐“理学名臣”的御匾给他,足见其在学问造诣上的过人之处。
查铎,字毅斋,未及第前,靠开馆授学为生,以弘扬王阳明的心、学为己任,其门生多达一百余人,后于明隆庆年间在京师任刑科给事中,其间与学士张元恪邓以讃、赵志皋等人结社主讲阳明理学。
明万历初年,查铎因病辞官回乡,与泾县另一位嘉靖进士、水东人翟台,一同重建水西书院并担任讲师,有力地推动了心学深入当地民间社会。
王阳明的心学,主要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要义构建其独立的思想体系,以此区别于传统的程朱理学。
王阳明化繁为简的著名语录,如“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良知之在人心”,都使得这个 学派比起程朱理学,显得更加自由开化。
作为心学忠实拥护者的查铎,也有其自己的顿悟:”良知是天命之性,至善者也;知识是良知之用,有善有恶者也。
认知识为良知,则善恶混矣。
良知如石中有火,击石火出,神触神应,一毫人力不得与焉这种思想即使在现在看来亦不过时,还显得客观。
中国古代的文人,大都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胸怀,查铎也不例外。
他辞官回乡后,不仅致力于教书育人,还自费在村里、村夕噪设了一条长达二百余里的麻石古道,并且还建造了聚德桥、镇口桥、麟趾桥等石桥,赠善当地交通。
我曾有幸结识过一位查济村的老人,他名叫查述望,酷爱收藏典籍,曾经是查济村的村支书,后来还当过泾县农业局局长。
高祖姚德创建泾干书院
高祖姚德创建泾干书院泾干书院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壬戌战乱泾阳县城被屠,人口损失大半、本地经济极度衰退的历史环境下,为我的高祖父姚德(字玉如)出资创建。
泾干书院原状面南,位于现今泾阳体育场后县医院南门的北当巷,对面为当时我们姚惠谦堂在泾阳县城两个当铺南当和北当之一的北当。
据县志记载:“中建讲堂三间,堂前东西斋各三间,二门连接大门,中出鞍架三间,门西侧屋为阍人所居(看门人)。
堂后东西斋各三间,正寝五架七楹,正寝后鞍架屋五间,西偏院东西斋各二十间。
极南鞍架一座,庖、溷、厩悉备。
约用银万两有奇,又捐银五千两,发典营运,每年取息七百五十两,以供修脯膏火之费”。
书院建成请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为书院题写门额。
因在平息战乱中,社树姚家曾出巨资为饷,并星夜造渡船帮助军队渡泾渭之水,给左宗棠的部队提供了巨大帮助。
有曾任陕甘学政的吴大澂为高祖撰写的碑铭详记:“而秦事孔棘时,尤有过人者。
骊山烽火,泾渭无舟,官军莫渡,君星夜造五渡船,师赖以济。
军屯灞柳,唱筹量沙,协饷不济,君输巨款为秦人倡,师赖以克。
”籍于以上的贡献,当时的左宗棠和姚家的关系非同一般,欣然接受了为泾干书院题写门额之请。
有左宗棠文集记载:“泾阳旧称人文渊菽,丧乱以来,弦诵辍矣。
该绅能力谋兴复学舍,费至数千金,以惠寒睃,俾得于兵燹之馀,复勤旧业。
将见儒术盛而世教修,关学遗风无难复振于今日,岂但科名之选云尔哉!览禀欣然为榜贻之,所以志也”。
高祖姚德并为书院聘请名师煞费苦心。
出重金聘请关中大儒贺复斋(贺瑞麟)出山任教,不知道何故,贺当时未能应允。
有贺复斋回复高祖书信为证:致姚玉如书昨蒙枉顾,兼惠多金,盛德重贶,感谢之至。
但麟年事粗可支吾,不敢虚辱厚意,谨以归纳。
至于拙书,不幸不能严拒,偶一为之。
然亦例不受人分文,岂可以兄故而破戒乎?爱人以德,君子之心。
尊兄乃以孟子受宋,薛之馈为辞。
然闻戒,远行是有处也。
无处而馈,是为货取。
昔韩持国与程伊川交最厚,韩偶以黄金药楪赠伊川,不敢明言,使其子启之。
泾阳历史文化名人
泾阳历史文化名人泾阳历史文化名人于右任(1879—1964),名伯循,字右任,笔名太平老人。
祖籍泾阳县云阳镇斗口村,著名书法大师,爱国人士。
幼年家境贫寒,曾在三原宏道书院、泾阳味经书院、西安关中书院学习,受进步学者刘古愚、朱佛光等人思想影响,痛恨满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萌生反清革命意识,创办《神州日报》,以打倒满清、建立民国为主旨,在宣传革命中影响很大,时有“一支笔抵十万毛瑟(枪)”之誉。
1907年加入同盟会。
民国成立后,就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
1918年1月,被诸将领推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
1922年,与叶楚伧等人创办上海大学,任校长,聘共产党人瞿秋白为社会科学系主任,极力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兼上海执行部工人农民部部长,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兼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与共产党人合作,主办政治队、中山学院、中山军事学校等,为陕西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
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先后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审计院院长等职。
1931年起任监察院院长,1938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委员。
抗日战争期间,坚持抗战反对投降,1945年重庆谈判时,设宴欢迎毛泽东,公开支持两党再次合作,和平建国。
1949年11月,被迫离开大陆去台。
在台期间,对大陆和故乡充满眷恋之情,1962年1月写下“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的诗句,真挚衰惋,感人至深,成为传达在台人士怀念家乡、渴望结束隔绝状态普遍心声的名句。
他同时还是一位具有崇高地位的书法巨匠,早年苦研魏碑,博采众长,书势险劲峭拔,气度磅礴豪放,1937年后致力于标准草书研究,开创个人风格,形成著名的“于派”草书,苍劲精妙,时人誉为“舞鹤游天”,在20世纪书坛上独树一帜。
他也是一位久负盛名的诗人,其旧体诗词雄健开阔,洗炼爽洁,矢矫不群,率多佳作。
泾阳牛应元祖莹(明)
泾阳牛应元祖莹(明)关中平原帝王众多。
名人更是多于牛毛,就是一些特别有名望的大人物现在都很难能保留下来。
而一般官员就更少了。
尤其唐以后更少当文物进行保护,今在陕西已经很难看见多少明清时期的坟墓了。
今天(18年3月24日)我走访的就是陕西泾阳县人,牛应元祖莹。
也就是说是牛应元先人的坟墓。
从碑文看应该是他爷爷,具体大名不得而知。
但是肯定不是什么名人,但是牛应元(1573-1619年)其人在明朝官虽然不大。
名气却大。
是万历十一年进士,一生不畏强权,敢于直言,两袖清风。
是个好官,也是泾阳县人的骄傲。
这次寻找牛应元祖墓还是很运气的,早就听说泾阳中张有一古墓且地面留有石刻。
想去一直不得要领。
当然更不知道墓主是谁,当然也就无法下手寻找,今天刚好参加帝王陵唐贞陵穿越活动迟到,也就把心放下,顺便去碰碰运气,当快到中张的时候见路边一老区搀扶一老叟行动吃力,很难过马路,我就把车停下,压住后车让老人先过。
可是两老害怕,不敢通行,我就从车窗把头深出大声叫嚷他们先过,不要害怕。
顺口问道你们是哪里的。
结果老区说中张的。
说真心话,现在社会风气极差,原本我是不敢做好事下车去搀扶两人的,但是他说者无心。
我听者有意。
就立即告诉他走我送你一程,刚好我也去中张镇。
上车当然就是闲聊,我立即把话引到石马上。
结果真应了那句老话,无巧不成书,他家就住在石刻西侧的村子。
距离石刻仅仅几百米的地方。
我当然是不露声色的加油不一会就把他两送到家。
两老口感谢的不的了。
要留我吃饭,却那知道我心早就飞了。
随口应付几句,立即走人,两口也是老实人,详细的告诉我怎么去,车放哪里。
简直就是好人好报了。
旷阔的麦地里最南是神道碑,老远就看见了。
高怕在2米以上。
六螭龙碑首,龟扶,但是就露一点在上面。
大部分埋在地下,龟头应该已经被砸掉了。
其它保护完整,字迹清晰,明显的手书刻碑。
中间大写字行书“大明牛氏先莹神道碑”九个大字。
上首天干纪年“万历二十六年戊戌春三月之吉”下首是;“赐进士第文林郎四川道监察御史孙男应元立”。
陕西近现代名人录(第一集)
《陕西近现代名人录》(第一集)陕西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西北大学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出版高又明高又明,名明德,字又明,晚年号师佛子,以字行。
1886年3月13日生于陕西泾阳县王桥镇高家堡子村。
其父高一龙,以农为业,兼行医道,颇具侠义之风,因打抱不平得罪某豪绅而出走。
高12岁时,因无力延师读书,遂在泾阳巨富柏森家给其子柏惠民做书僮伴读,后肄业于三原宏道学堂。
高又明少年时即具有强烈的反清思想,喜结交进步人士。
1903年因商务赴四川,与陕西同乡井勿幕有交往,并结识进步青年熊克武,旦懋辛等。
1905年冬,同盟会陕西支部长井勿幕奉孙中山命回陕创建同盟会组织,即介绍高又明加入同盟会。
1906年春,在三原北极宫召开的陕西同盟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井勿幕提出联合会党、刀客组成联盟,共同反清。
但当时部分同盟会员出于偏见,不屑与会党为伍,使井的正确意见未被形成决议。
高又明则积极支持井勿幕的主张并身体力行,介绍井与会党首领吴虚白结识。
井勿幕、郭希仁、高又明与吴虚白会谈讨论,使井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决然与会党联络。
1907年10月,井勿幕、高又明等同盟会骨干人物与吴虚白诸人在黄帝陵秘密开会,明确提出了“扫除专制政权,建立共和国体”等政治主张,标志着陕西同盟会领导人与会党联合反清已经有了基础。
在1908年秋召开的同盟会陕西分会成立的大会上,同盟会终于通过了联合会党、刀客共同反清的决议,使陕西的反清斗争取得了重大进展。
高又明并介绍柏筱余、吴希真诸人加入同盟会组织。
并以在泾阳县西之柏筱余家花园,为同盟会人秘密聚会场所,许多重大决策活动均在此秘密进行,高又明积极主持柏氏花园的革命工作。
1910年春,井勿幕奉孙中山命令由沪归陕,寓泾阳柏氏花园20余日,集合同志订章程、拟计划、讨论反清斗争方略(此即陕西辛亥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柏氏花园会议”)。
会上推井勿幕、柏筱余,邹子良、宋向辰四人总揽同盟会会务,高又明承担印刷、武器制造、药物购制等任务。
神道碑证明唐朝下西洋第一人是杨良瑶-
神道碑证明唐朝下西洋第一人是杨良瑶?神道碑证明唐朝下西洋第一人是杨良瑶?六百多年前,郑和作为明朝外交使节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近日陕西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地方志工作人员在对泾阳县的一座神道碑研究时发现,早在唐代就有外交使节杨良瑶航海下西洋,比郑和整整早了620年。
这座唐杨良瑶神道碑,80年代出土于泾阳县云阳镇的小户杨村。
一千多字的碑文主要记载了杨氏家族的起源,侍奉皇帝、内平祸乱、外抚异邦等史实。
最重要的是记载了杨良瑶作为唐中晚期唐德宗的外交使节,航海下西洋,抵达远在中东地区的黑衣大食,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等国家和地区。
杨良瑶(736~806)唐代外交官。
咸阳泾阳人。
少时以节义为志行,长大后以忠勇为己任。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这是个有报复有作为,从小就立下了伟大志向的青年。
杨提督在唐肃宗德年中,也就是西元756~758的时候进入了皇帝的宫廷,以一名宦官的身份开始了其充满传奇性的一生奋斗。
唐肃宗永泰元年(765),奉命说服在慈隰一带叛乱的狼山部落;代宗大历六年(771),宣慰安南、广府,不辱使命;德宗兴元元年(784),赴回纥求师成功,挽救了唐王朝的危局。
届乎南海,舍陆登舟,贞元元年(785)四月,受命出使黑衣大食(西亚一带),成为我国第一位航海抵地中海沿岸的外交使节。
回国后受命主持修葺历代唐陵,参与洛阳平叛。
传统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因而郑和被认为是我国古代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
但是,根据最新披露的考古发现,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节当是唐代中叶的杨良瑶。
杨良瑶(736 806),字良瑶,原籍弘农郡人,后落籍唐京兆府云阳县龙云乡,即今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
杨良瑶是唐朝宦官。
歴事唐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四朝皇帝,剔歴中外50余年,特别是奉命出使黑衣大食,在唐王朝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根据当时国际、国内政治局势来判断,杨良瑶出使的政治目的可能是与起源于小亚细亚两河流域的黑衣大食帝国一道,共同遏制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试图彻底摆脱其对唐王朝西域的军事威胁。
铁木耳故居资料
铁木耳故居资料铁木耳,原名铁铁青,别名铁木,字云庵。
原籍江苏江阴朱家山人,祖籍江西。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乡试中举,历任山东沂州府知府、清泰王府少卿、浙江巡抚等职。
后因与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争夺皇位失败而隐居于山东沂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赴上海参加辛亥革命后的国民革命军,民国三年(1914年)任上海《申报》社总编兼副社长兼总编辑;四年(1915年)任福建省长;五年(1915年~1927年)历任浙江省长、陕西省政府主席;六年(1927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委员、中央监察委员。
八年(1928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九年(1929年)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陕西省政府主席。
2009年5月20日铁木耳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铁木耳故居概况铁木耳故居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金沙镇铁木耳故居建筑群中,西临泾河,北靠青山,南邻东面山岭,占地面积2866平方米。
铁木耳故居坐北朝南、由门厅、大厅、西厢房和前厅组成,坐西朝东,是一座典型的明清时期江南民居建筑。
其中西厢房是铁家最后迁居时的祖屋,共有四间,占地面积334平方米;东厢房为铁家老房,占地面积227平方米;西厢房为铁家老宅;南厢房为铁家祠堂,占地面积248平方米;东厢房为铁木耳先生住所;东西厢房均为铁家祠堂,建筑面积共462平方米。
整个故居建筑布局严谨、院落环境优雅。
铁家祠堂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单檐硬山顶硬山建筑风格,坐西朝东。
大门两扇,门内两边厢房为铁家祠堂、卧室及厨房等辅助用房。
铁木耳生前曾使用过的房屋家具全部摆放在祠堂内供奉,并配有一口明代水井;前厅东侧摆放有铁木耳先生居住过之物;厢房西侧是其妻张桂兰居住过的卧室和厨房。
祠堂正门两边悬有铁氏祖坟碑一通。
铁木耳故居整体建筑格局完整、设计科学合理、设计精巧、布局独特实用,是研究我国清代江南民居建筑形式和发展演变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
二、铁木耳故居的重要意义在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铁木耳故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泾阳县出过什么历史名人吗?
泾阳县在中国有名气吗?
魏学曾(1525-1596)泾阳人。
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
官吏部左侍郎。
因得
罪执政张居正,罢归,居正死后,又任南京户部右侍郎、右都御史,督仓场。
不久,又以南京户部尚书,致仕。
火落赤、直相入犯洮河,复起为兵部尚书,总督陕西、延、宁、甘肃军务。
因功加封太子少保。
哱拜反,煽诸部作乱。
他连战失利。
被弹劾玩寇,逮至京,夺职为民。
任事不顾劳累。
曾上灌城招降之策。
未逾月,城坏而大军入,贼破灭。
叙功,以原官致仕。
居家数年卒。
李世达泾阳人。
嘉靖进士。
官户部主事、文选郎中。
万历时,累升刑部尚书,以法论狱。
改任左都御史。
与吏部尚书孙鑨同主持考核官员,斥逐政府私人殆尽。
吏部侍郎赵用贤以绝婚事被攻击,世达辩白其无罪,被弹劾,乞休去。
归七年卒。
赠太子太保。
张问达泾阳人。
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
历任高平、潍县知县、户部尚书、左都御史。
任知县有惠政。
曾弹劾李贽,使贽被逮死狱中。
光宗病重,偕大臣同受顾命。
天启初任吏部尚书。
历更大任,“挺击”、“红丸”、“移宫”三大案都经他手,持议平允,不激不随。
屡疏乞休,诏加封少保,归。
魏忠贤擅政,被弹劾,削籍。
复被诬贪赃,命捐赀助军饷,家遂破。
不久,卒。
崇祯初,赠太保。
张芾(?—1862)陕西泾阳人。
道光进士。
历官至内阁学士,工部、刑部侍郎。
道光中,先后督江苏、江西学政,供职南书房。
咸丰二年(1852)出任江西巡抚,与太平军战于瑞昌、南昌。
后被革职,侨居绍兴,赴安徽练团劝捐,屡败太平军,复官至左副都御史,督办皖南军务。
再败罢官归籍。
咸丰十一年,督办陕西团练,防剿太平军、捻军、回民。
次年被回民杀害。
封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
吴宓(1894-1978)教授。
泾阳人。
字雨僧。
192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回国后,曾任东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国学研究院主任,西南联合大学、武汉大学教授。
建国后,在任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学院教授。
专于西洋文学与《红楼梦》研究。
高鸿(1918-)化学家。
泾阳人。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学系。
1947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博士学位。
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
专于分析化学。
李若冰(1926-)散文家。
陕西泾阳人。
1938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抗战剧团。
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4年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建国初转业到西北文联,1956年参
加中国作协。
1979年后任作协西安分会副主席、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
中国作协理事等。
郑国渠首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即今王桥镇的船头村西。
雷抒雁----陕西泾阳县人,当代著名诗人,代表作〈小草在歌唱〉等。
韦昭:三国孙吴云阳(今陕西省泾阳县)人,为当时著名学者。
少时好学能文。
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等职。
西元258年,孙琳废孙亮,立孙休为吴国皇帝,改年号永安,昭立五经博士而创设国学,开南京设国家中央学府之始,为古代南京大学之起源;韦昭官拜中书郎,出任博士祭酒,掌管国子学。
西元264年孙休亡,孙皓即位,韦昭封高陵亭侯,担任中书仆射、侍中,领左国史。
后为孙皓所害。
秦为泾阳邑。
前秦设泾阳县,因泾河在县南七里,故以名县。
2000年,泾阳县辖12个镇、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8579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泾干镇54302 永乐镇30189 云阳镇30666 桥底镇32342 王桥镇26753 口镇24176 中张镇23170 三渠镇24930 高庄镇16660 兴隆镇17035 白王镇22985 太平镇30491 姚坊乡14173 雪河乡19292 崇文乡20673 蒋刘乡11395 燕王乡19089 扫宋乡24551 蒋路乡21044 龙泉乡21875 www
泾阳县是全省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蔬菜生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