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加成反应
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烯烃的加成、氧化规律(学生版)
第2课时 烯烃的加成、氧化规律[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掌握单烯烃的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2.掌握二烯烃的加成反应。
3.掌握烯烃的氧化规律。
一、烯烃的加成规律1.单烯烃的加成(1)对称单烯烃的加成CH 3CH==CHCH 3+Br 2―→CH 3—CH==CH—CH 3+HBr ――→催化剂△(2)不对称单烯烃的加成 CH 3—CH==CH 2+HBr ――→催化剂△⎩⎪⎨⎪⎧ (主要产物)(次要产物)研究发现,当不对称单烯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通常“氢加到含氢多的不饱和碳原子的一侧”,即遵循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简称马氏规则)。
2.二烯烃的加成二烯烃是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烯烃。
(1)n (CH 2==CH—CH==CH 2)∶n (Br 2)=1∶1的两种加成方式(2)CH 2==CH—CH==CH 2与足量Br 2的完全加成CH 2==CH—CH==CH 2+2Br 2―→。
3.烯烃的加聚反应 (1)二烯烃的加聚反应:n CH 2==CH—CH==CH 2――→催化剂CH 2—CH==CH—CH 2催化剂(2)多个烯烃的加聚反应:n CH2==CH2+n CH2==CH—CH3――→1.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A.2种B.3种C.4种D.6种2.现有两种烯烃:CH2==CH2和。
它们的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则聚合反应的产物中含有如下四种物质中的()①CH2—CH2②③④A.①④B.③C.②D.①②④二、烯烃的氧化规律烯烃与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规律烯烃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生成物会因烯烃的结构不同而不同:烯烃被氧化的部分CH2==RCH==氧化产物CO2、H2O(酮)1.下列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后产物中可能有乙酸的是()A.CH3CH2CH==CHCH2CH2CH3 B.CH2==CH(CH2)3CH3C.CH3CH==CHCH==CHCH3 D.CH3CH2CH==CHCH2CH32.(2021·银川高二月考)已知某种烯烃经臭氧氧化后,在Zn存在下水解,可得到醛和酮。
高职高专《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第二章 脂烃思考与练习2-1同系列和同系物有什么不同?丁烷的两种构造异构体是同系物吗?同系列和同系物含义不同。
同系列是指通式相同,结构相似,在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 2基团的一系列化合物的总称,同系物则是指同一系列中的具体化合物。
如:烷烃是同系列,烷烃中的甲烷和乙烷互称为同系物。
丁烷的两种构造异构体不是同系物。
2-2推导烷烃的构造异构体应采用什么方法和步骤?试写出C 6H 14的所有构造异构体。
推导烷烃的构造异构体时,应抓住“碳链异构”这一关键。
首先写出符合分子式的最长碳链式,然后依次缩减最长碳链(将此作为主链),将少写的碳原子作为支链依次连在主链碳原子上。
如:C 6H 14存在以下5种构造异构体。
2-3脂烃的涵义是什么?它包括哪些烃类?分别写出它们的通式。
脂烃涵盖脂肪烃和脂环烃。
2-4指出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同系物?哪些是同分异构体?哪些是同一化合物?同系物:⑴和⑻;⑵、⑶和⑸ 同分异构体:⑴和⑷;⑹和⑺ 同一化合物:⑵和⑶ 2-5 写出下列烃或烃基的构造式。
⑴ (CH 3)3C — ⑵ ⑶ CH 3CH=CH — ⑷ CH 2=CHCH 2—⑸ ⑹ ⑺CH 3 CH 2 CH2 CH 2 CH 2 CH3 CH 3CH CH 2CH 2CH 3CH 3CH 3 CH 2 CH CH 2 CH3CH 3CH 3 CH CH CH3CH 3CH 3 CH 3CCH CH 3CH 3CH 3(环烯烃、环炔烃、环二烯烃等)(环烷烃)不饱和脂环烃饱和脂环烃二烯烃炔烃烯烃(烷烃)不饱和烃饱和烃脂环烃脂肪烃脂烃C n H 2n+2C n H 2nC n H 2n-2C n H 2n-2C n H 2nCH 3CHCH 2CH 3CH 3CHCH 2CH 3CH 3CH 3CCH 2CH 3CH 3CH 3CH 2CCH 3CH 3⑻ ⑼ ⑽ 2-6给下列烷烃命名,用1°、2°、3°、4°标出下列烷烃分子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第二章卤化反应
X C
C
X C C C X
C X
X-X (X=Cl ,Br)
2.1 卤加成反应
烯烃的π键具有供电性,卤素分子受π键影响发生 极化.其正电部分作为亲电试剂,对烯烃的双键进 行亲电进攻,生成三圆环卤翁离子。然后,卤负离 子从环的背面向缺电子的碳正离子作亲核进攻,结 果生成反式加成产物。 究竟从三圆环背面进攻哪一个碳原于,这取决于形 成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烯键碳原于上连有烷基、烷 氧基、苯基等具有分散碳正离子正电荷作用的基团, 则该碳原于形成的碳正离子更趋于稳定,此处正是 x-优先进攻的位置。
特点:高度的立体选择性,产率高。纯度好,且反应温和。操作方便。
反应历程:离子型亲电加成。卤正离子是由质子化的N—卤代酰胺提 供、一OH等负离子来自反应溶剂。
2.2 卤取代反应
一、烷烃的卤取代反应
自由基取代历程 卤化试剂:氯、溴、硫酰氯、磺酰氯、次卤酸叔丁酯、N—卤 代仲胺、N—溴代丁二酰亚胺 卤素的选择性Br· >Cl·
C6H5 C H C H CO 2 C 2 H 5 Br CO 2 C 2 H 5 C6H5 Br 2 /CCl C C H
Br C6H5 C H Br C Br CO 2 C 2 H 5 H H C6H5 C C Br CO 2 C 2 H 5 H
主要产物
2.1 卤加成反应
(2)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
1.3卤化反应目的
(1)通过卤化反应制备的许多有机卤化物本身就
是重要的中间体,可以用来合成染料、农药、 香料、医药等精细化学品。如:农药2,6-二氯 苯腈的合成。
(2)通过卤化物的转化可制备含有其它取代基的衍生物, 如:利用引入卤素置换成羟基、氨基、烷氧基等。 (3)向某些精细化学品中引入一个或多个卤原子,可 以改进其性能。如:向某些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多个 卤原子,可以增强有机物的阻燃性。
《有机化学基础》课时作业13:2.1.1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第2章 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 烃的衍生物第1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第1课时 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②CH 3CH 2OH ――→浓硫酸△CH 2===CH 2↑+H 2O③CH 3COOH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④C 6H 6+HNO 3――→浓硫酸△C 6H 5NO 2+H 2O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3.下列各组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乙酸、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共热;苯、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共热B .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到170 ℃;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到140 ℃C .苯和液溴、铁粉混合;乙烯通入溴水D .苯和氢气在镍催化下加热反应;苯和液溴、铁粉混合4.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B.反应②是加聚反应C.只有反应⑥是取代反应D.反应③④⑤⑥是取代反应5.下列化合物分别经催化加氢后,不能得到2-甲基戊烷的是()6.有机物①CH2OH(CHOH)4CHO②CH3CH2CH2OH③CH===CH—CH2OH④CH2===CH—COOCH3⑤CH2===CH—COOH中,既能发生加成反应、酯化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A.③④B.①③⑤C.②④D.①③7.“芬必得”是一种具有解热、镇痛、抗生素作用的药物,“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下列关于“芬必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 13H 14O 2B .该物质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退色C .该物质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 .该物质可以与乙醇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酯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经典练习题(2)
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答案:B解析: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乙醇中无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与题意不符;B.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B符合题意;C.乙酸和溴乙烷均不能发加成反应,C与题意不符;D.丙烷中无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与题意不符;答案为B。
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向苯中滴入适量浓溴水,发生萃取,经振荡、静置后溶液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发生的是物理变化,A错误;B.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氢气,主要是具有活性的羟基氢与钠发生置换反应,与电离无关,乙醇属于非电解质,B错误;C.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是否含醛基,需在碱性条件下,因此正确的操作是: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先加氢氧化钠中和过量的稀H2SO4至溶液呈现碱性,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至沸腾,C错误;D.乙烯能被酸性KMnO4氧化,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乙烯的还原性,D正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点:戊烷>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丙烷B.木糖醇()和葡萄糖互为同系物,均属于糖类C.H2NCH2COOCH3和CH3CH2CH2NO2是同分异构体D.钠融法可以测定有机物的结构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答案:C解析:A. 烷烃分子中碳原子个数越多,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则沸点:2,2-二甲基戊烷>2,3-二甲基丁烷>戊烷>丙烷,A错误;B. 木糖醇()分子中只有醇羟基,属于糖类,葡萄糖含有醛基和羟基,与木糖醇不互为同系物,B错误;C. H2NCH2COOCH3和CH3CH2CH2NO2的分子式均是C3H7NO2,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D. 钠融法是将有机样品与金属钠混合熔融,氮、氯、溴、硫等元素将以氰化钠、氯化钠、溴化钠、硫化钠等的形式存在,为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的方法,不是测定有机物的结构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D错误;答案选C。
有机化学学案6:2.1.1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1节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第1课时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学习目标】1.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特点理解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重点)2.了解从化合物结构特点分析可发生何种反应、预测产物的方法。
【基础梳理】1.加成反应(1)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两端的原子与其他或原子团结合,生成饱和的或比较饱和的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2)常见反应2.取代反应(1)定义: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的反应。
(2)常见反应【自我检测】(1)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一定含不饱和键。
()(2)丙烯与氯气只能发生加成反应。
()(3)甲醇或(CH3)3C—CH2OH都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 【归纳总结】1.三大有机反应类型的比较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反应物数目两种一种或多种有机物结构特征分子中存在极性单键分子中存在双键、叁键或苯环等有机物种类烷烃、芳香烃、卤代烃、醇、羧酸、酯等烯烃、炔烃、芳香烃、醛、酮、腈等生成物种类两种(一般是一种有机物和一种无机物)一种(有机物)碳碳键变化无变化2.从反应条件或试剂判断反应类型反应条件或试剂反应类型NaOH水溶液、加热卤代烃或酯类的水解反应稀硫酸、加热酯或糖类的水解反应浓硫酸、140℃乙醇的取代反应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取代、加成反应的是()3.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和试剂。
(1)请将彼此间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和试剂连线。
有机化合物:①乙烯②乙炔③乙醛④丙烯试剂:a.H2SO4b.HCN c.HCl(2)写出下列指定反应物或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条件)。
①丙烯和HCl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醛和HCN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化学知识点
有机化学知识点第⼀章绪论⼀、有机化合物定义: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物。
但是有局限性,如:NaHCO3、H2CO3、HCN是⽆机物;CCl4、:CCl2是有机物。
⼆、共价键的种类和特点键的极化:由于外加电场作⽤⽽使共价键极性发⽣改变的现象。
键的极化度:共价键发⽣极化的难易程度。
三、共价键的键参数1.键长:成键的2个原⼦原⼦核之间的距离。
常⽤单位为pm、nm。
(1pm=1×10-12m,1nm=1×10-10m)2.键⾓:分⼦中1个原⼦与另外2个原⼦形成的共价键之间的夹⾓。
单位为°。
3.键能:AB键的离解能是指当以共价键结合的双原⼦分⼦AB(⽓态)断裂成A原⼦和B 原⼦(⽓态)时,所吸收的能量。
双原⼦分⼦——键的离解能就是其键能;多原⼦分⼦——键能是同类型键的离解能的平均值。
4.键的极性:2个相同原⼦形成的共价键,没有极性,为⾮极性共价键;2个不同原⼦形成的共价键,由于原⼦的电负性不同,电⼦云靠近电负性较⼤的原⼦⼀端,使其带部分负电荷,⽽电负性较⼩的原⼦⼀端带部分正电荷,从⽽使共价键具有极性,为极性共价键。
电负性之差∝键的极性。
共价键的极性⼤⼩⽤偶极距(µ)表⽰,µ既有⼤⼩,⼜有⽅向(由正指向负)。
µ∝键的极性。
分⼦的极性既与共价键的极性有关,也与分⼦的结构有关。
四、同分异构现象分⼦式相同,但是结构不同,从⽽性质不同的现象。
五、有机化合物的分类1.按碳链结合⽅式分类1)开链化合物(⼜称为脂肪族化合物)2)碳环化合物(根据碳环中碳原⼦的成键⽅式不同,⼜可分为脂环族化合物和芳⾹族化合物)3)杂环化合物(环中的⾮碳原⼦称为杂原⼦)2.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分⼦中⽐较容易发⽣反应的原⼦或原⼦团六、有机化合物的表⽰⽅法(了解) 1.结构式 2.结构简式 3.键线式七、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1.按反应历程分类1)游离基反应(⼜称为⾃由基反应,共价键发⽣均裂)2)离⼦型反应(共价键发⽣异裂)2.按反应历程分类1)取代反应(分⼦中的原⼦或原⼦团被其他原⼦或原⼦代替的反应)2)加成反应(有机物与另⼀种物质作⽤⽣成1种产物的反应)3)聚合反应(由低分⼦结合成⾼分⼦的反应)4)消除反应(从1个有机物分⼦中消去1个简单分⼦⽽⽣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5)重排反应(有机物因为⾃⾝稳定性差,在⼀定因素影响下,分⼦中的某些基团发⽣转移或分⼦中碳⾻架发⽣改变的反应)第⼆章饱和烃⼀、碳原⼦杂化轨道的类型⼆、有机物中C的杂化类型与共价键的构成三、烷烃(通式为C n H 2n +2,n≥1;官能团为C -C 键)1.同分异构现象 1)碳链异构2)构象异构(属于⽴体异构)2.烷烃分⼦中的碳氢原⼦的类型☆碳原⼦ 1)伯碳原⼦(只与1个碳直接相连的碳原⼦)2)仲碳原⼦(与2个碳直接相连的碳原⼦)3)叔碳原⼦(与3个碳直接相连的碳原⼦)4)季碳原⼦(与4个碳直接相连的碳原⼦)☆氢原⼦ 1)伯氢原⼦(伯碳原⼦上的氢原⼦)2)仲氢原⼦(仲碳原⼦上的氢原⼦)3)叔氢原⼦(叔碳原⼦上的氢原⼦)3.烷烃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适⽤于结构简单的烷烃)碳原⼦数≤10C 的⽤“天⼲+烷”;>10C 的⽤ “中⽂数字+烷”;为区分异构体使⽤“正)、新()”。
人教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2章第1节课时002
【解析】 H+显+1价,发生水解时,相当于氢原子代 替了原来阳离子的位置,引入的氢原子数与阳离子的正化 合价总数相当。由题给信息类比迁移,ZnC2水解应得到 C2H2;Al4C3水解应得到甲烷,Li2C2水解应得到乙炔。
【答案】 C
菜单
1.必记的1个分子式通式:单炔烃分子式通式:CnH2n -2(n≥2)。
(5)制取乙炔不能用启普发生器或具有启普发生器原理 的实验装置,原因是:①碳化钙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 烈,不能随用、随停。②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易使 启普发生器炸裂。③生成的Ca(OH)2呈糊状易堵塞球形漏 斗。
(6)由电石制得的乙炔中往往含有H2S、PH3等杂质,使 混合气体通过盛有CuSO4溶液的洗气瓶可将杂质除去。
1.能否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炔? 【提示】 不能使用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 和乙炔,因为两者都含有不饱和键,性质相似。区别乙烯 和乙炔通常使用燃烧法,观察火焰明亮程度及产生黑烟量 的多少。
菜单
菜单
2.家庭和汽车用的罐装液化石油气的成分是什么? 【提示】 丙烷、丁烷、丙烯、丁烯为主的石油产品。
【答案】 D
菜单
5.下图中每一方框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已知气态烃 D(其密度在同温同压下是氢气密度的 13 倍) 与物质 F 反应时产生明亮而带浓烈黑烟的火焰。请写出下列 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
A.____、B.________、D.________、E.______、 H.________。
菜单
【解析】 ①由烃D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密度的13 倍,求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6,确定D为C2H2。
②根据D与F反应时产生明亮而带黑烟的火焰,确定F 为O2。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加成反应机理
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加成反应机理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及其反应的科学领域。
在有机化学中,加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其机理对于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进行至关重要。
一、加成反应的概念和类型加成反应是指两个或多个分子之间发生化学键的增加,生成一个新的化合物。
在加成反应中,通常会加入一个新的原子团或官能团到反应物的化学结构中。
加成反应可分为不同类型,包括氢化加成、卤化加成、水合加成、醇酸加成等。
具体的反应类型决定了反应物和产物之间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二、加成反应的机理加成反应的机理是指反应过程中化学键形成和断裂的详细步骤。
具体的机理取决于反应类型和反应物的性质。
以氢化加成反应为例,这是一种常见的加成反应类型。
在氢化加成反应中,一个双键被氢气加成为一个单键。
反应通常需要催化剂的存在,常见的催化剂包括氢化铝锂、钯等。
在氢化加成的机理中,首先发生亲核活性的分子(如氢)与双键中较电负的碳原子结合,形成临时的化学键。
随后,电子从邻近的碳原子转移到反应物中的其他原子,最终生成一个稳定的化合物。
其他类型的加成反应也有类似的机理,具体步骤会因反应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水合加成反应中,水分子会被加成到双键上,生成一个醇化合物。
三、影响加成反应机理的因素加成反应的机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反应物的结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等。
反应物的结构对加成反应机理起着重要作用。
它决定了反应进行的路径和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中的官能团、立体构型和取代基等结构特征都会影响反应的进行。
反应条件也会对加成反应机理产生影响。
例如,温度、溶剂和反应时间等条件都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催化剂的选择也是影响加成反应机理的重要因素。
催化剂可以提供活性位点或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
四、应用和意义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掌握不同类型加成反应的机理,我们能够设计和合成多种有机分子和化合物。
加成反应可以用于构建有机化合物的碳骨架,生成特定的官能团或调整分子的立体构型。
高中化学选必三 第二章 烃 知识总结
第二章 烃一、烷烃(一)定义:碳原子之间都以单键结合,剩余碳原子全部跟氢原子结合,使每个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的链烃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 (二)通式:C n H 2n+2(n ≥1) (三)物理性质:1、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熔沸点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增大(密度小于水);C 1——C 4为气态(新戊烷为气体),C 5——C 16为液态,C 17以上的为固态2、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液态烷烃都可做有机溶剂3、质量分数: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氢原子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碳原子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所以CH 4是氢原子质量分数最大的烷烃4、同分异构体的熔沸点: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四)结构特点:烷烃的结构与甲烷的相似,其分子中的碳原子都采取sp 3杂化,以伸向四面体4个顶点方向的sp 3杂化轨道与其他碳原子或氢原子结合,形成σ键。
烷烃分子中的共价键全部是单键。
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甲烷除外)。
(五)烷烃的存在形式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凡士林、石蜡等,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烷烃。
(六)代表物——甲烷1、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其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也不与强酸、强碱及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表现为能在空气中燃烧(可燃性)和能在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1)氧化反应:CH 4+2O 2−−→−点燃CO 2+2H 2O (淡蓝色火焰) 使用前要验纯,防止爆炸 (2)受热分解:CH 4−−→−高温C+2H 2(隔绝空气) (3)取代反应:CH 4+Cl 2−−→−光照CH 3Cl+HCl(七)化学性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不与强酸、强碱或酸性KMnO 4反应1、氧化反应(可燃性):C n H 2n+2+2O 2−−→−点燃nCO 2+(n+1)H 2O注:当碳含量少时,产生淡蓝色火焰,但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碳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有黑烟产生 2、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1)烷烃取代反应的特点:①在光照条件下;②与纯卤素反应;③1mol 卤素单质只能取代1molH④连锁反应,有多种产物(卤代烃和卤化氢气体)(2)举例: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HCl3、受热分解:烷烃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或加催化剂可发生裂化或裂解 通式:一分子烷烃催化剂 △一分子烷烃+一分子烯烃(八)同系物1、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2、特点:(1)通式相同,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属于同一类物质;(2)物理性质一般随碳原子数目的增多而呈规律性变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炔烃
第2课时炔烃[素养发展目标]1.从化学键的不饱和性等微观角度理解炔烃的结构特点,能辨析物质类别与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2.认识加成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了解有机反应类型与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及结构特点的关系。
3.能通过模型假设、证据推理认识常见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会判断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间的位置关系。
知识点一乙炔的结构与性质1.结构特点结构式官能团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三键所含共价键分子空间结构H—C≡C—H 碳碳三键sp1个σ键,2个π键直线形,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直线上乙炔(俗称电石气)是最简单的炔烃。
乙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1)实验探究实验装置①中反应CaC2+2H2O―→Ca(OH)2+C2H2↑(反应生成乙炔)②中反应CuSO4+H2S===CuS↓+H2SO4(除去硫化氢等杂质气体)③中现象 溶液紫红色褪去(乙炔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④中现象 溶液橙色褪去(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⑤处现象火焰明亮,并冒出浓烈黑烟注意事项 a.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为了减小其反应速率;可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作为反应试剂;b.乙炔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检验纯度,防止爆炸(2)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a .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b .能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化学方程式是2C 2H 2+5O 2――→点燃4CO 2+2H 2O 。
②加成反应与Br 2加成、与H 2加成生成乙烯 CH ≡CH +H 2――→催化剂△ CH 2==CH 2 与HCl 加成生成氯乙烯 CH ≡CH +HCl ――→催化剂△ CH 2==CHCl 与H 2O 加成生成乙醛CH ≡CH +H 2O ――→催化剂△CH 3CHO [注] 乙炔与水加成后的产物乙烯醇(CH 2==CH —OH)不稳定,很快转化为乙醛。
③加聚反应聚乙炔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由乙炔合成聚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n CH ≡CH ――→催化剂CH==CH。
第二章_碳-氮键的合成
第一节 氮原子对饱和碳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二节 氮原子对不饱和碳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 第三节 氮原子对不饱和碳原子的亲核脱水缩合反应 第四节 氮原子对不饱和碳原子的亲核加成反应 第五节 亲核性碳原子和亲电性氮原子之间的反应
第一节 氮原子对饱和碳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
形成C-N键的三种方法
第二节 氮原子对不饱和碳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
卤代芳烃在液氨中和氨基钠存在下经过苯炔中间体生 成胺。
第二节 氮原子对不饱和碳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
2.2.1.6 酚类化合物和氨或胺的反应 在加压和催化剂存在下,酚类化合物的羟基能够被氨
基取代。
第二节 氮原子对不饱和碳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
2.2.1.7 活性氢化合物的胺化 吡啶化合物、喹啉、异喹啉、菲啶、噻唑和苯并噻唑
2.1.1.1 伯胺合成方法 由烷基叠氮化合物还原合成伯胺 卤代烃与叠氮化钠生成烷基叠氮化钠,然后用LiAlH4还 原得到伯胺。
第一节 氮原子对饱和碳原子的亲核取代反应
2.1.1.2 醇和氨或胺的反应 一般醇的碳原子活性较低,对亲核氮原子的取代困难, 取代必须在比较强的反应条件下进行。 但将醇转化为磺酸酯或对苯磺酸酯,就很容易发生取 代反应生成胺。
2.3.1 烯胺的合成 由酮和仲胺脱水缩合制得的化合物。其亲核性很强, 同时烯胺具有共振结构,类似于烯酮,β-碳原子带负电, 容易被烷基化试剂和酰基化试剂进攻。
第三节 氮原子对不饱和碳原子的亲核脱水缩合反应 2.3.1 烯胺的合成
第三节 氮原子对不饱和碳原子的亲核脱水缩合反应
烯胺的基本反应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 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这类反应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反应,不论在理论研究中还是
1 加成反应
Mg/Et 2O
1. CH3CHO + 2.H3O
OH H3C C C H2C H2C HC H 3
O
1.4 烯、炔烃的亲核加成反应
1.4.1 烯烃的亲核加成
双键碳原子连有强吸电子基的烯烃可以发生亲核加成。
NH4Cl
CH2=CH - CHO+CH3CH2OH CF2=CF2+CH3CH2OH KOH
CH2=CHCH2Br
Mg/Et2O
CH2=CHCH2CH2CH2OH
OH
O
CH3
1.1.2 烯烃与酸的加成反应
CH2=CH2+ HI → CH3CH2I CH2=CH2+ HBr → CH3CH2Br CH2=CH2+ HCl→ CH3CH2Cl
加HX,其活 性顺序为:HI >HBr>HCl
RC H=C H + HX 2
2CH3Cl
C H3C
CH
(1) NaNH2 CH3CH2Cl
H2/Pd-C
C H2C H3 H H
Br2/CCl4
C H3 H Br H Br C H2C H3
C H3 H Br 2.由C2以下的有机物为原料合成 Br H C H2C H3
HC
CH
NaNH2 H3C H H
NaC CH
2CH 3Cl
内消旋 体
Br Br
H H CH3
氯与烯烃加成主要以顺式加成的方式进行,遵循碳正离子中间体和 离子对中间体进行。 IBr、ICl比较活泼,可以定量与烯双键发生加成 反应。
C H3 H Br 1.由C2以下的有机物为原料合成 H Br C H2C H3
思考题
HC
第2章 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是有机反应中最常见的反应类型之一, 由多个反应物加合生成一个 产物。被加成反应物含有不饱和键,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碳氧双键、碳氮双 键等,加成过程中不饱和键的数目减少,单键的数目增加。根据加成试剂的性质 不同,加成反应分为亲电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和环加成反 应,其中环加成反应按协同机理进行,将在第 7 章周环反应部分讨论。 亲电加成反应:
H Cl
Cl H 1,2-H Shift
H Cl
H
H Cl 1,2-R Shift
Cl Cl
当烯烃为共轭二烯烃时, 亲电加成可以有两个产物, 即 1,2-加成产物和 1,4加成产物,后者也称共轭加成。1,2-加成经历的碳正离子 A 较稳定,而 1,4-加 成产物较稳定,因此 1,2-加成是动力学控制,而 1,4-加成是热力学控制。低温 有利于 1,2-加成,高温则有利于 1,4-加成。
卤素作为亲电试剂与不饱和烃发生加成反应时,不同的卤素其相对反应活性 为:F2 Cl2 Br2 I2。烯烃与 F2 的反应过于激烈,很难控制;与 I2 容易发生可 逆反应,平衡偏向原料烯烃。因此,烯烃加卤素通常是指加 Cl2 或加 Br2。
7
烯烃与溴的加成是立体专一性的, 主要生成反式加成产物。 反应分两步进行, 以环己烯加溴为例,溴在烯烃电子的作用下产生诱导偶极,靠近烯烃的溴带部 分正电荷,远离烯烃的溴带部分负电荷。烯烃进攻带部分正电荷的溴成为溴鎓离 子中间体,另一溴以溴负离子的形式离去,这是反应的决速步骤。溴负离子再从 溴鎓离子的背面进攻,得到邻二溴产物。溴鎓离子环中的两个碳原子被进攻几率 相等,故得到一对反-1,2-二溴环己烷的对映体。 第一步:
不对称炔烃与卤化氢的加成也遵从马氏规则。例如:
第二章官能团化和官能团转化的基本反应
硼氢化 RCOOH ~0oC
C C
Na, NH3 LiAlH4 (THF)
C C
(82%)
C C
4 芳烃的官能团化
以苯为例;大家自己从苯的结构来分析,苯环上能发
生哪些反应? 苯环上有双键,容易发生亲电加成反应吗? 苯环上典型的反应是什么?能否用电子中间体加以说明 取代苯衍生物的官能团化,环上已有官能团对引入的官 能团位置有何影响?
这种异构现象称为酮醇互变异构。
Hg2+, H2SO4
C =C H O 酮 式(稳定)
O [H C CH O-H ] CH 3-C H H
HC ≡ CH
H2O
~100℃
这一反应是库切洛夫在1881年发现的,故称为库切洛夫反应。
其他炔烃水化时,则变成酮。例如:丙炔得丙酮,苯乙炔 得苯乙酮。
CH 3C ≡ CH + H 2O
炔烃的硼氢化反应:
C H3(C H2)5C CH
R2B H / 醚
C H3(C H2)5C
H2O2, H 2O NaOH
CH BR2
重排
C H3(C H2)5C H C H H O
C2H5 C2H5C CC2H5
B2H6 / 醚 。 0C
C H3(C H2)5C H2C HO
C2H5 H C =C C2H5 H
为什么简单杂环化合物的亲电取代反应一般发生在α位?
+
进攻2位
E X H E
+
E X E H X H
+ X
E H
X
+ E
+
进攻3位
H X
+
2、加成-加H2
X H2/Ni X X= O 、S、NH (THF是良好的溶剂,b.p65℃)
马氏规则的解释及第二章第三节炔烃
X
H+
C H C
C
X
C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一个带电体系的稳定性,取决于所带电荷的 一个带电体系的稳定性,取决于所带电荷的分布情 稳定性 带电荷 电荷愈分散 体系愈稳定 愈分散, 愈稳定. 况, 电荷愈分散 体系愈稳定 碳正离子的稳定性也是如 此, 正电荷愈分散 体系愈稳定 正电荷愈分散, 体系愈稳定.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2)马氏规则的解释 ) 乙烯是对称分子 因此, 在与卤化氢加成时, 产物只有一 卤化氢加成时 乙烯是对称分子, 因此 在与卤化氢加成时 产物只有一 对称分子 丙烯与卤化氢加成时 有可能生成两种加成产物. 与卤化氢加成时, 两种加成产物 种. 但丙烯与卤化氢加成时,有可能生成两种加成产物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的排斥 当溴分子接近双键时, 由于 电子的排斥 使非极性的溴 溴分子接近双键时 由于π电子的排斥, 使非极性的溴 接近双键 发生极化 键近的溴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溴键发生极化, 溴键发生极化 离π键近的溴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另一溴原子 键近的溴原子带部分正电荷, 带部分负电荷 带部分正电荷的溴原子对双键的亲电进攻, 负电荷. 带部分负电荷 带部分正电荷的溴原子对双键的亲电进攻 生 溴鎓正离子. 成一个环状的溴鎓正离子 成一个环状的溴鎓正离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练习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节
一.炔烃的结构和命名 炔烃的结构和命名 (一)炔烃的结构
炔烃
在乙炔分子中, 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 即一个2S轨道与 杂化, 在乙炔分子中 两个碳原子采用 杂化 即一个 轨道与 一个2P轨道杂化 组成两个等同的SP杂化轨道 两个SP杂化轨 轨道杂化, 杂化轨道. 一个 轨道杂化 组成两个等同的 杂化轨道 两个 杂化轨 杂化的碳原子, 道的对称轴在一条直线上. 两个以SP杂化的碳原子 道的对称轴在一条直线上 两个以 杂化的碳原子 各以一个 杂化轨道相互结合形成碳碳 碳碳σ键 杂化轨道相互结合形成碳碳 键, 另一个杂化轨道各与一个氢 原子结合, 形成碳氢 碳氢σ键 三个σ键的键轴在一条直线上 键的键轴在一条直线 原子结合 形成碳氢 键, 三个 键的键轴在一条直线上, 即乙 炔分子为直线型分子(炔烃无顺反异构). 炔分子为直线型分子(炔烃无顺反异构).
加成和消除反应PPT课件(高等有机化学)
R2C CHR H X R2CCH2R X 有利
R2C
CHR H
X
X R2CHCHR
不利
R2CCH2R X
R2CHCHR X
当供电子基团与烯烃相连时:
Y
H
Cl C C H + Y
Cl C C H 或 Cl C C H
HH
HH (I)
YH (II)
形成的碳正离子和卤素的未共享电子对共轭,使
体系能量降低。
(3)共轭烯烃的加成反应
❖ 共轭烯烃的亲电加成也是朝形成相对稳定的中间体方向进行。
第一步反应,亲电试剂的亲电部分总是加到共轭链的一个末 端碳上,而不会加到共轭链的中间碳上。如1,3-丁二烯与 HCl反应:
CH2 CH CH CH2
CH2 CH CH
H2C CH CH CH2 + H+ 慢
H
(1)
× H2C CH CH CH2
(2) + Cl
H
(3)
快 CH2 CH CH CH2 + CH2 CH CH CH2
Cl H (4) Cl
H (5)
CH2 H (2)
❖ 第一步慢反应是H+或HCl分子的δ+ 端进攻共轭体系的末端碳 原子生成(2),而不是进攻共轭体系中间碳原子生成(3)。 因为碳正离子(2)比(3)稳定容易生成。第二步快反应是 碳正离子(2)与
影响反应机理的因素,消除反应的定向; E2反应中的立体化学(重点和难点)。 4、了解其它消除反应
二、教学课时: 2
一、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1)环正离子中间体(反式加成)
E
+
C=C
+ E+Y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硫原子的共价半径(103 pm)比溴小,但比氯大,能够形成三元环的硫鎓离 子中间体。因此,烯烃和次磺酰氯(如 PhSCl)能发生亲电加成,而且是立体专一 性的。S-Cl 单键由于氯有更大的电负性(Cl:3.16,S:2.58) ,不均匀极化,使 得氯带部分负电荷,而硫带部分正电荷,和烯烃反应先形成硫鎓离子,再和氯负 离子结合成产物。由于甲基的给电子,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由于硫鎓离子的形 成,氯和苯硫基处于反式,反应具有立体选择性。
参考文献 [1] Jarret , R. M.; New, J.; Karaliolios, K. J. Chem. Educ. 1997, 74, 109‐110. [2] McKenzie, L. C.; Huffman, L. M.; Hutchison, J. E. J. Chem. Educ. 2005, 82, 306‐310. [3] Berrien, J.‐F.; Provot, O.; Joseph, D.; Bekaert, A.; J. Chem. Educ. 2004, 81, 1348‐1349. [4] Denmark, S. E.; Jaunet, A. J. Org. Chem. 2014, 79, 140‐171. [5] Crouch, R. D.; Tucker‐Schwartz, A.; Barker, K. J. Chem. Educ. 2006, 83, 921‐922. 2.1.2.2 烯烃和炔烃与过渡金属的亲电加成 烯烃与醋酸汞在 THF‐H2O 溶液中反应得到含有 C-Hg 键的中间体,该中间体 经硼氢化钠还原得到烯烃的水合产物,称为羟汞化-还原反应(oxymercuration‐ reduction) 。 羟汞化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 反应经历三元环状汞鎓离子中间 体,亲核试剂(H2O)从三元环的背面进攻连有较多烷基的 C-Hg 键的碳原子,开
9
乙烯[1]。
由于液溴使用的安全性差,人们发展了许多溴的代用品,它们通常是稳定的 固体,如 NBS、三溴吡啶[2]和 N-甲基吡咯烷酮与三溴化氢的络合物[3]。
O NBS ROH ROH Br -H+ Br NBS: OR N Br O
Cl2 或次氯酸与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与溴有所不同,氯的共价半 径(99 pm)比溴(114 pm)小,不易生成三元环的氯鎓离子中间体,而是形成 较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例如, 1-甲基环己烯加次氯酸的反应没有立体选择性, 但有区域选择性。
6
水的酸性太弱,不能直接水合。一个有效的方法是用强质子酸(如 H2SO4) 进行催化,可直接水合得到醇。
H H2O H OH2 H OH
H+
-H+
炔烃的水和生成醛或酮,常用 HgSO4-H2SO4 作催化剂,详见第 2.1.2.2 节。
2.1.2 烯烃和炔烃与 Lewis 酸的亲电加成 除了 Brønsted 酸之外,一些 Lewis 酸也作为亲电试剂与烯烃和炔烃发生亲 电加成。容易发生此类反应的 Lewis 酸包括卤素、硼烷、一些过渡金属等。 2.1.2.1 烯烃和炔烃与卤素的亲电加成 烯烃和卤素在无水的惰性溶剂中反应,生成邻二卤代烃,在水存在下反应生 成-卤代醇,在醇存在下反应则生成-卤代醚,其中-卤代醇被看作是加次卤 酸(HOX)的产物。
第 2 章 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是有机反应中最常见的反应类型之一, 由多个反应物加合生成一个 产物。被加成反应物含有不饱和键,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碳氧双键、碳氮双 键等,加成过程中不饱和键的数目减少,单键的数目增加。根据加成试剂的性质 不同,加成反应分为亲电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和环加成反 应,其中环加成反应按协同机理进行,将在第 7 章周环反应部分讨论。 亲电加成反应:
Br2
对于不对称的烯烃,当亲电原子和亲核原子不同时,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 以末端烯烃的反应为例,由于烷基的存在,反应决速步骤所形成的溴鎓离子中两 个 C-Br 键的键长是不等的。有两种可能的溴鎓离子 A 和 B,其中 A 较 B 稳定, 这与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相似。因此,反应优先经历途径(a)生成马氏产物。
1
的碳正离子中间体越稳定,反应速度越快。
能与烯烃或炔烃发生亲电加成反应的常见亲电试剂包括 Brønsted 酸,如氢 卤酸、硫酸、水,以及 Lewis 酸,如卤素、硼烷和 Hg(OAc)2 等。 2.1.1 烯烃和炔烃与 Brønsted 酸的亲电加成 2.1.1.1 烯烃和炔烃加氢卤酸 烯烃和 HCl、HBr、HI 加成得到卤代烃。
炔烃与卤素的加成反应机理与烯烃相似。 根据反应条件, 炔烃加一分子卤素, 主要生成反式 1,2-二卤烯烃,再加第二分子卤素,则生成四卤代烃。
12
例如:
由于碳碳双键加上亲电试剂后所生成的烷基碳正离子中间体比碳碳三键加 成后形成的烯基碳正离子中间体稳定,烯烃的亲电反应速度比炔烃快,因此,烯 炔与一分子 Br2 加成时,选择性地生成碳碳双键加成产物:
第二步:
当反应体系中存在水时,水作为亲核试剂进攻溴鎓离子,生成一对反式溴代环己醇的对映体:
关于烯烃加溴反应立体化学的另一个例子是反-1,2-二苯基乙烯和顺-1,2二苯基乙烯与溴的反应,前者生成了一个内消旋体,后者则生成外消旋体:
8
Ph H Ph H
H Ph Ph H
Br2
Ph Br Br Ph Ph Br H Ph H Br + H Br Ph H H Ph Br H
2
应的醇和醚。
由于碳正离子的生成为决速步骤,因此,反应速度和反应物中键的电子云 密度有关,如果烯烃上有给电子基,烯烃的电子云密度增大,则有利于反应,如 果烯烃上有吸电子基,烯烃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则不利于反应。 不对称烯烃的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如氯化氢和丙烯的加成,产物以 2-氯 丙烷为主。Vladimir Markovnikov 最早发现和总结出这一规律,即氢总是加在 含氢多的碳原子上,称为马氏规则[1]。
对于马氏规则的解释可以有两种,一是基于底物的结构;二是基于碳正离子 中间体的相对稳定性。从底物的结构来看,甲基的推电子诱导作用(+I)使得烯 烃末端碳原子比中间碳原子拥有更大的电子云密度,有利于首先夺得质子:
从中间体的相对稳定性来看,质子加到丙烯上去有两种可能,加在末端碳原 子上生成异丙基碳正离子,加在中间碳原子上生成正丙基碳正离子,由于异丙基
溴鎓离子 A 与亲核试剂的反应介于 SN1 和 SN2 之间。例如:
加溴反应一般经历溴鎓离子中间体,但也有例外。例如,1,1-二苯基乙烯和 溴反应,得到 1,1-二苯基-2-溴乙烯。由于两个苯基的存在,第一步反应所形成 的碳正离子中间体 A 较溴鎓离子中间体 B 稳定。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溴负离子 不再进攻碳正离子 A 生成加成产物,而是发生-氢消除,得到 1,1-二苯基-2-溴
亲核加成反应:
自由基加成反应:
2.1 亲电加成反应 烯烃或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通常分两步进行:在第一步反应中,富电子的烯 烃或炔烃(作为 Lewis 碱)的电子进攻缺电子的亲电试剂 E+ (作为 Lewis 酸) , 生 成碳正离子中间体。在第二步反应中,碳正离子中间体被富电子物种 Nu-捕获, 生成加成产物。第一步反应为决速步骤,因此碳碳重键的电子云密度越大,生成
4
碳正离子本身也是亲电试剂,可以和烯烃再次发生亲电加成。一个经典例 子是角鲨烯在质子条件下的环合,生成甾族化合物。角鲨烯在酶(提供质子)作 用下,发生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多米诺式的亲电环化反应,得到碳正离子中间 体,最后经-消除得到双键[2]。
炔烃与卤化氢加成首先生成卤代烯烃, 卤代烯烃继续与卤化氢加成生成二卤 代烷。
3
碳正离子比正丙基碳正离子稳定,更容易生成,因此主要产物为 2-氯丙烷。
反应过程中一旦生成碳正离子,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碳正离子的重排,重排的 驱动力是生成更稳定的碳正离子, 或是减小环张力。 重排主要有两种, 一是 1,2氢 迁 移 ( 1,2-H Shift ) , 另 一 是 1,2- 烷 基 迁 移 ( 1,2-R Shift ) ,称为 Wagner-Meerwein 重排。
除了次磺酰氯外,次磺酸酯(如 PhSOMe) 、次磺酰胺(如 N-苯硫基邻苯二甲 酰亚胺)等亦可作为硫亲电试剂,与烯烃作用形成锍鎓离子,进而发生亲电加成 反应,Lewis 碱(如硫醚)可催化这一过程[4],例如:
在这个过程中,质子酸首先活化亲电试剂,形成铵盐 A,后者在 Lewis 碱存 在下离去邻苯二甲酰亚胺,形成 Lewis 碱稳定的次磺酰正离子的盐 B。B 是活性 亲电物种,它立即与烯烃作用形成锍鎓离子 C。最后,亲核试剂进攻锍鎓离子,
H Cl
Cl H 1,2-H Shift
H Cl
H
H Cl 1,2-R Shift
Cl Cl
当烯烃为共轭二烯烃时, 亲电加成可以有两个产物, 即 1,2-加成产物和 1,4加成产物,后者也称共轭加成。1,2-加成经历的碳正离子 A 较稳定,而 1,4-加 成产物较稳定,因此 1,2-加成是动力学控制,而 1,4-加成是热力学控制。低温 有利于 1,2-加成,高温则有利于 1,4-加成。
11
开环得到反式加成产物[4]。
由于容易发生逆反应,单质碘(I2)与不饱和烃一般难以发生加成反应。但 可使用比较活泼的氯化碘(ICl)或溴化碘(IBr) ,因为在这两亲电试剂中,碘原 子是正性的,可定量地与不饱和键发生反应。烯烃与这些碘正离子亲电试剂反应 时也经历碘鎓离子中间体。 卤鎓离子还可被分子内的亲核试剂所捕获。例如,4-戊烯酸和碘发生亲电加 成时,分子内的羧基能亲核进攻碘鎓离子,得到碘代内酯[5]:
HCl Cl HBr Br HI I
反应机理涉及碳正离子中间体。烯烃的电子进攻 HX 的质子,X 带着一对电 子离去,由于电子转向质子生成 C-H 单键,另一个碳原子则成为碳正离子,这 是反应的决速步骤。碳正离子中间体一旦形成,便立即与体系中的 X 离子结合 生成加成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