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复习题(参考)
电焊工安全培训第三章焊条电弧焊复习题有参考答案
![电焊工安全培训第三章焊条电弧焊复习题有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b14fe781c758f5f61f6774.png)
第三章复习题1.使用焊机时,负载持续率越高,焊接电流应越大(B)2.交流焊机电流过大或过小,可能是焊机磁路或电路故障(A)3.交流焊机电流忽大忽小时因电缆成盘而造成(B)4.交流焊机电流不稳定是因为动铁芯振动(A)5.交流焊机的粗调要改变(B)来实现A可动铁芯位置 B次级绕组匝数C初级绕组匝数 D动绕圈位置9.弧焊变压器过热的原因是(C)A电缆接触不良 B导线过长C变压器绕组短路D电动铁芯振动10. 弧焊变压器过热的原因是(B)A电缆接触不良 B负载过大C导线过长 D电缆成盘使用12.使用碱性焊条时,焊接电流比使用酸性焊条要(A)A减小10% B增加10% C减小20% D不变14.必须切断电源开关才能进行的操作是(C)A敲渣 B更换焊条 C改变焊机接头 D调节电流15一般应离始焊点(B)mm处引弧A5-8 B10-20 C15-25 D8-1016下列关于焊钳说法错误的是(A)A重量不能超过500克 B其作用是夹持焊条和传导电流C耐压不能低于5000伏 D它是正常带电体17焊接整流器国产型号是(C)A .Ax-500 B. Bx2-500 C. ZXG-500 D. MZ-100018.可能造成焊机外壳带电的是(D)A过载 B电缆过长 C动铁芯振动 D线圈绕组损坏20.下列关于电弧切割的错误的是(A)A弧光较弱 B操作者要戴深色护目镜C操作时尽量顺风向 D加强通风23.分析触电事故,正常带电体指(B)A焊机外壳 B接线柱及焊钳 C电缆外皮 D可控硅24.关于焊条说法错误的是(D)A焊条直径是焊丝直径 B长度:250-450mmC焊条用金属占焊接用钢的60%-80%D端部有60°倾角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碱性熔渣的脱氧较完全 B焊条分为11大类C碱性焊条必须使用直流反接D焊条占焊接用钢60%-80%26.当焊接电弧过长时,(C)。
A电弧电压低易产生夹渣 B电弧燃烧稳定C电弧不稳定飞溅大,易飘动。
马克思概论复习题第三章
![马克思概论复习题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48bc2e0b6bd97f192279e9c3.png)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意识主要是对(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阶级斗争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社会发展现象的反映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含义是( )。
A.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一样有其规律性B.社会发展史与自然界的发展史完全相同C.社会的发展进程不受人们主观意志的影响D.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包含偶然性的必然过程3.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 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4.生产方式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 )A.决定作用 B.加速或延缓作用C.无足轻重的作用 D.重要作用5.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 )A.自然界 B.人口因素C.地理环境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6.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人民群众 B.阶级斗争C.社会基本矛盾 D.科技革命7.社会基本矛盾是(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设的矛盾8.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最终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C.经济基础的发展 D.上层建筑的发展9.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A.根本动力 B.唯一动力C.最终动力 D.直接动力10.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准是看它( )A.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公有制B.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C.是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生产,D.是否符合人类道德的要求二、多项选择题1.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因为( )。
A.人口因素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B.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没有影响D.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因为( )。
A.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B.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关系C.它决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D.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3.下列说法中,正确表述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的是( )。
第三章公司法复习题
![第三章公司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eaee81f27284b73f24250ec.png)
第三章公司法一、单项选择1、甲、乙、丙、丁、戊拟共同组建一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不设董事会、监事会,并拟由乙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丙担任公司的监事,丁、戊分别担任副总经理。
公司成后,庚打算加入并拟入资1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庚想要成为新股东,必须经原股东一致同意B.庚想要成为新股东,必须经2/3以上的股东同意C.庚想要成为新股东,必须经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D.庚可以通过直接与甲协商受让甲的出资而成为股东2、某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医疗器械,总资产1000万,总负债200万公司股东会作出的下列决定符合法律规定的有()A、投资100万,与某上市公司组成普通合伙企业B、发行100万公司债券C、向某食品公司投资150万D、减少注册资本50万3、以下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行使的职权有:A.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B.选举和更换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C.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D.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4、以下有权提议召开有限责任公司临时股东会议的是( )A.代表百分之三以上表决权的股东B.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C.监事会主席D.董事长5、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
经理对董事会负责,行使下列哪项职权:A.决定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B.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C.制定公司的具体规章D.决定聘任或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6、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发起人应占发起人总数的()以上。
A.四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半数7、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必须有(C ),方可举行。
A.全体发起人出席B.全体认股人出席C.代表股份总数过半数的发起人、认股人出席D.发起人、认股人出席人数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8、下列有关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解聘B.董事会成员可以兼任经理C.公司可以通过子公司向经理提供借款D.经理负责拟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9、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的产生方式是:A.股东大会选举产生B.董事会聘任C.全体监事过半数选举产生D.职工民主选举产生10、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A.法定公积金B. 任意公积金C.法定公益金D.资本公积金11.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可以担任公司监事的是()A.公司的董事 B.公司的经理C.公司的股东 D.公司的财务负责人12.甲乙丙为某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现甲欲对外转让其股份,哪个是正确的()A、甲必须书面通知乙丙征求其意见B、在任何情况下,乙丙都享有优先购买权C、在符合对外转让条件下,受让人应该就股权转让款支付给公司D、未经工商变更登记,受让人不能取得公司股东资格。
市场营销学第三章复习题及答案
![市场营销学第三章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f8fdc96bd97f192379e9c1.png)
市场营销学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市场营销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因素是企业的微观环境因素?(C )A、人口B、购买力C、公众D、自然环境2、从事商品购销活动,并对所经营的商品拥有所有权的中间商称( A )A、商人中间商B、代理中间商C、辅助商D、供应商3、能满足购买者某种愿望的各种方法的竞争者为( B )A、愿望竞争者B、一般竞争者C、产品形式竞争者D、品牌竞争者4、对企业实现其市场营销目标构成实际或潜在影响的任何团体称为( C )A、供应者B、竞争者C、公众D、中间商5、下列哪些因素属于宏观环境因素?( A )A、公众B、代理中间商C、企业D、人口6、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食物支出的比例( B )A、会上升B、会下降C、大幅上升D、保持不变7、下述哪些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D )A、森林B、粮食C、煤D、空气和水8、下述哪些为有限但可以更新的资源?( A )A、森林B、空气C、煤D、石油9、下述哪些是有限又不可以更新的资源?( C )A、森林B、粮食C、煤D、空气10、消费者支出模式主要受( A )的影响A、消费者收入B、消费者文化素养C、消费者家庭生命周期阶段D、消费者的宗教信仰11、环境保护意义与市场营销观念相结合所形成的市场观念称为(D )A、大市场营销B、直接市场营销C、关系市场营销D、绿色市场营销12、如果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机会多,威胁也高,这种企业业务称(B )A、理想业务B、冒险业务C、成熟业务D、困难业务13、如果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机会多,威胁低,这种企业业务称(A )A、理想业务B、冒险业务C、成熟业务D、困难业务14、如果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机会少,威胁高,这种企业业务称(D )A、理想业务B、冒险业务C、成熟业务D、困难业务15、如果企业面临的环境是机会少,威胁也少,这种企业业务称( C )A、理想业务B、冒险业务C、成熟业务D、困难业务16、对市场机会的分析认为,企业最好的市场机会是(D )A、潜在吸引力大的机会B、成功可能性大的机会C、潜在吸引力大,成功可能性小D、潜在吸引力大,成功可能性也大17、嘉陵公司原是兵工企业,80年代初,由于国际形势变化给该公司造成市场威胁,针对这种威胁该公司上摩托车生产线。
《植物育种学》第三章植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育种学》第三章植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7c446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8.png)
《植物育种学》第三章植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复习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20个)1.不属于有性繁殖的植物的授粉方式的是(D)A.自花授粉B.异花授粉C.常异花授粉D.营养体繁殖2.不利于异花授粉的花器的特点是(A)A.雌雄同花,二者长度接近B.雌雄异长C.雄性不育D.自交不亲和3.不利于自花授粉的花器的特点是(C)A.闭花授粉B.花器保护严密C.雌雄异长D.雌雄同花,二者长度接近4.下列作物不属于雌雄异株的是(B)A.大麻B.玉米C.菠菜D.银杏5.下列作物属于雌雄同株异花的是(B)A.大麻B.玉米C.菠菜D.银杏6.下列作物属于常异花授粉的是(D)A.大麻B.玉米C.菠菜D.棉花7.关于常异花授粉作物的花器构造的特点,不正确的是(C)A.雌雄同花B.雌雄异长、异熟C. 雌蕊不外露D.花朵幵放时间长,花瓣鲜艳,分泌蜜汁8.有两种特殊的有性繁殖的方式,分别是自交不亲合性与雄性不育性,下列不属于自交不亲合性的作物是(D)A.甘薯B.黑麦C.向日葵D.油菜9.下列可以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有(A)①甘薯 ②马铃薯 ③果树 ④花卉A. ①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②③④10.自然异交率计算方式(A ) A.代总植株数中具显性性状植株数11F F B.代总植株数中具隐性性状植株数11F F B. 代总植株数中具显性性状植株数22F F D.代总植株数中具隐性性状植株数22F F 11. 自交的遗传效应是(A)A. 增加遗传稳定性B.保持遗传稳定性C.增加遗传变异性D.保持遗传变异性12.异交的遗传效应是(C )A.增加遗传稳定性B.保持遗传稳定性C.增加遗传变异性D.保持遗传变异性13.常异花授粉作物的纯合同质基因型(C )A.>20%B.>25%C.>50%D.<50%14.不属于异花授粉作物的遗传特点的是(A )A.群体同质B.群体异质C.分离不定D.自交显著退化15.不属于杂交种品种的遗传特点的是(D )A.个体基因型高度杂合B.群体同质C.生产力高 C.通常只种植 2填空题(5个)1. 单性花可分为雌雄同株异花和雌雄异株2. 自然异交率(%)=代总植株数中具显性性状的植株数11F F 3. 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在一个不发生突变,迁移和选择的无限大的随机交配的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逐代保持不变。
第三章 炎症 复习题
![第三章 炎症 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024307725c52cc58bd6be7d.png)
第三章炎症【名词解释】1.炎症2.炎症介质3.渗出4.渗出液5.漏出液6.趋化作用7.炎细胞浸润8.绒毛心9.脓肿10.蜂窝织炎 11.炎性肉芽肿【是非题】1.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是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2.炎症时渗出的白细胞称为炎细胞。
3.变性和坏死合称为变质。
4.变质是致炎因子对机体的损伤,而渗出和增生则是机体的抗损伤防御反应。
5.白细胞粘附是由内皮细胞和白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介导的。
6.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是白细胞游出的重要先决条件。
7.白细胞游出的位置是两个邻近内皮细胞的连接处。
8.趋化因子的作用常缺乏特异性。
9.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凝血系统是重要的炎症介质。
10.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激活是慢性炎症的重要特征。
11.肉芽肿性炎均呈慢性经过。
12.肉芽肿的主要细胞成分是成纤维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单项选择题】1.炎症最常见的病因是A.物理性因子B.化学性因子C.生物性因子D.组织坏死E.变态反应2.急性炎症过程中最早的血管改变是A.血管扩张B.血流加速C.血流缓慢D.细动脉痉挛E.血流停滞3.炎区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机制是A.内皮细胞收缩B.穿胞作用增强C.内皮细胞损伤D.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不健全E.以上均是4.下述哪项与渗出液的形成关系最密切A.血管壁通透性增高B.炎性充血C.炎区渗透压升高D.血管内压升高E.血流停滞5.从患者腹腔抽出的液体外观混浊,比重高,细胞数多,静置后自行凝固,符合下述哪种情况引起的腹水A.肾病综合征B.右心衰竭C.肝硬化D.结核性腹膜炎E.重度营养不良6.炎症过程中最有防御意义的是A.炎性介质形成B.组织分解代谢增强C.白细胞渗出D.炎性水肿E.炎性充血7.引起炎细胞渗出的最主要因素是A.血管壁通透性增高B.血流缓慢C.血管内压升高D.趋化作用E.炎区渗透压升高8.白细胞渗出过程中最早发生的是A.粘附B.边集C.趋化D.游出E.吞噬9.炎症的病理变化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急性炎症属于变质或渗出性炎B.急性炎症局部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C.慢性炎症病变以增生为主D.慢性炎症局部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E.慢性炎症亦可急性发作10.下述哪一类炎症红、肿、热、痛表现得较明显A.粘膜的慢性炎症B.内脏的急性炎症C.内脏的慢性炎症D.体表的急性炎症E.体表的慢性炎症11.急性炎症早期,红的表现可能由下述哪项引起A.静脉性充血B.动脉性充血C.血栓形成D.血流缓慢E.血流停滞12.急性炎症时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局部A.纤维组织增生B.实质细胞增生C.肉芽组织增生D.肉芽肿形成E.充血和渗出13.内脏器官炎症最主要的表现为A.红B.肿C.热D.痛E.功能障碍14.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变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血液中白细胞增多的种类与炎区浸润的炎细胞种类一致B.炎区白细胞增多,血液中白细胞可以不增多C.血液中见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表示病情较轻或趋向好转D.病毒性疾病血中白细胞常少于正常值E.严重感染或抵抗力差则血中白细胞计数可无明显升高15.下述哪一种是体液中的炎性介质A.组胺B.血小板激活因子C.PGD.缓激肽E.NO16.炎症介质的作用有A.发热、疼痛B.趋化作用C.组织损伤D.血管壁通透性增加E.以上均是17.具有趋化作用的炎性介质是A.组胺B.C5aC.血小板激活因子D.缓激肽E.活性氧代谢产物18.引起发热和疼痛的炎性介质是A.组胺B.C5aC.缓激肽D.PGE.NO19.引起组织损伤的炎性介质是A.IL-1B.PGC.NOD.TNFE.5-HT20.急性炎症早期局部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浆细胞21.急性炎症后期局部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A.中性粒细胞B.浆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淋巴细胞22.急性炎症的特点,下列哪项错误A.起病急B.病程一般不超过一个月C.症状明显D.病变常以增生为主E.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浸润23.在慢性炎症组织中哪种炎细胞最常见A.嗜酸性粒细胞B.肥大细胞C.淋巴细胞D.中性粒细胞E.多核巨细胞24.寄生虫感染炎症反应中所见到的主要细胞是A.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25.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中,所见到的主要细胞是A.淋巴细胞B.肥大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E.浆细胞26.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中所见到的主要细胞是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E.中性粒细胞27.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变质为主的炎症A.大叶性肺炎B.肾盂肾炎C.细菌性痢疾D.病毒性肝炎E.白喉28.感冒早期鼻粘膜的炎症属于A.浆液性卡他B.粘液性卡他C.脓性卡他D.纤维素性炎E.表面化脓29.炎症中的纤维素是指A.纤维组织B.胶原蛋白C.网状纤维D.纤维蛋白E.胶原纤维30.细菌性痢疾属于下列哪一种炎症A.纤维素性炎B.化脓性炎C.卡他性炎D.浆液性炎E.出血性炎31.下列哪一种疾病是以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A.急性肾盂肾炎B.大叶性肺炎C.病毒性肝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E.白喉性心肌炎32.“绒毛心”是指心包膜的A.增生性炎B.浆液性炎C.化脓性炎D.纤维素性炎E.肉芽肿性炎33.假膜性炎特征性的渗出物是A.纤维素B.中性粒细胞C.浆液D.巨噬细胞E.浆细胞34.假膜性炎症时假膜的成分不包括A.纤维素B.白细胞C.坏死的粘膜组织D.脓细胞E.细菌35.下列那种疾病的炎症性质属于假膜性炎A.大叶性肺炎B.结核性胸膜炎C.风湿性心包炎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细菌性痢疾36.炎区坏死组织分解液化是由于下列哪类细胞的存在A.淋巴细胞B.巨噬细胞C.浆细胞D.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37.脓细胞是指A.渗出的中性粒细胞B.吞噬化脓菌的中性粒细胞C.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D.变性坏死的炎细胞E.吞噬化脓菌的炎细胞38.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绿脓杆菌B.金黄色葡萄球C.溶血性链球菌D.大肠杆菌E.变形杆菌39.蜂窝织炎的常见病原菌是A.大肠杆菌B.葡萄球菌C.溶血性链球菌D.草绿色链球菌E.绿脓杆菌40.下列哪项是化脓性炎症A.阿米巴肝脓肿B.结核性冷脓肿C.细菌性痢疾D.急性肾盂肾炎E.白喉41.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出血性炎症A.血吸虫病B.急性重型肝炎C.钩端螺旋体病D.急性细菌性痢疾E.暴发性脑膜炎42.卡他性炎主要发生在A.浆膜B.疏松结缔组织C.肺D.粘膜E.皮肤43.下列那种疾病的炎症性质属于增生性炎A.肾小球肾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病毒性肝炎E.大叶性肺炎44.局部粘膜上皮、腺体及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的带蒂肿物称为A.瘢痕疙瘩B.炎性息肉C.炎性肉芽肿D.腺瘤E.炎性假瘤45.肉芽肿性炎的主要炎症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巨噬细胞C.嗜酸粒粒细胞D.淋巴细胞E.成纤维细胞46.可形成多核巨细胞的是A.中性粒细胞B.上皮样细胞C.浆细胞D.淋巴细胞E.成纤维细胞47.下面哪种是结核性炎症的特征性细胞A.浆细胞B.异物巨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郎罕巨细胞【多项选择题】1.炎症的变质性病变包括A.细胞水肿B.纤维素样坏死C.玻璃样变性D.凝固性坏死E.液化性坏死2.渗出液在炎症中的作用有A.渗出液可带来抗体,补体及杀菌物质B.渗出液可稀释毒素及有害物质C.渗出的纤维素可限制病原菌扩散D.渗出的纤维素有利于修复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E.渗出的纤维素吸收不良、机化可引起浆膜粘连3.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点有包括A.发生机制B.细胞数目C.比重D.蛋白质含量E.能否形成水肿或积液4.急性炎症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A.细动脉痉挛B.细动脉扩张C.血流加速D.血流缓慢E.血栓形成5.炎区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机制有A.内皮细胞收缩B.内皮细胞损伤C.基底膜损伤D.穿胞作用增强E.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连接不健全6.炎症时促使白细胞游出的因素有A.血壁通透性增高B.粘附分子表达C.趋化作用D.炎区渗透压升高E.血液流体静压升高7.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支气管哮喘B.病毒性肝炎C.血吸虫病D.细菌性痢疾E.伤寒8.炎症时出现增生的有A.巨噬细胞B.成纤维细胞C.上皮细胞D.腺体E.毛细血管内皮细胞9.下列哪些物质属于炎症介质A.肾上腺素B.P物质C.纤维蛋白D.氧自由基E.一氧化氮10.能使血管扩张的炎症介质有A.组胺B.缓激肽C.NOD.C5aE.P物质11.能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的炎症介质有A.组胺B.缓激肽C.PGD.C5aE.血小板激活因子12.急性炎症的特点包括A.局部病变常以渗出为主B.临床症状明显C.病程一般不超过半年D.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E.炎症类型可相互转化13.慢性炎症的病变特点有A.活动性炎症、组织破坏、修复同时出现B.组织破坏主要由炎细胞引起C.主要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D.常有明显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E.活动性炎症表现为血管改变、炎性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14.急性炎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A.红B.肿C.热D.痛E.功能障碍15.炎症局部疼痛的主要因素是A.渗出物压迫神经末梢B.致病因子的直接作用C.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D.局部渗透压升高E.病灶内H+、K+的聚积16.下述哪些疾病属于以变质为主的炎症A.阿米巴痢疾B.肾盂肾炎C.病毒性肝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E.白喉外毒素所引起的心肌炎17.浆液性炎常发生于A.皮肤B.肺C.浆膜D.粘膜E.疏松结缔组织18.下列哪些属于浆液性炎A.皮肤二度烧伤B.结核性胸膜炎C.风湿性关节炎D.感冒初期的鼻炎E.毒蛇咬伤19.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纤维蛋白大量渗出A.尿素B.痢疾杆菌毒素C.汞D.白喉外毒素E.肺炎球菌毒素20.纤维素性炎常发生于A.皮肤B.肺C.浆膜D.粘膜E.疏松结缔组织21.下列哪些疾病属于纤维素性炎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细菌性痢疾C.阿米巴痢疾D.白喉E.大叶性肺炎22.脓肿发展可直接形成A.溃疡B.假膜C.窦道D.瘘管E.假瘤23.属于化脓性炎的疾病有A.阿米巴痢疾B.白喉C.小叶性肺炎D.急性肾盂肾炎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4.属于出血性炎症的疾病有A.血吸虫病B.炭疽C.钩端螺旋体病D.鼠疫E.急性胰腺炎25.下列哪些疾病属于增生性炎症A.伤寒B.急性肾小球肾炎C.病毒性肝炎D.子宫颈息肉E.肺炎性假瘤26.巨噬细胞可演变为nghans细胞B.上皮样细胞C.Aschoff细胞D.泡沫细胞E.伤寒细胞27.下列哪些因素可引起肉芽肿性炎A.伤寒杆菌B.EB病毒C.手术缝线D.肺炎球菌E.血吸虫死虫卵28.下述哪些因素可引起感染性肉芽肿A.麻风杆菌B.血吸虫死虫卵C.手术缝线D.伤寒杆菌E.梅毒螺旋体29.异物性肉芽肿的主要成分有nghans细胞B.中性粒细胞C.成纤维细胞D.上皮样细胞E.多核巨细胞30.巨噬细胞可以A.吞噬病原体B.传递抗原信息C.释放前列腺素D.合成免疫球蛋白E.转化为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
第三章 复习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论复习资料习题答案
![第三章 复习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论复习资料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cd9ad13186bceb19e8bb0a.png)
第三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C)。
A. 把一个计算问题的程序分成多个可独立执行的程序模块B. 一个处理器上同时运行多个程序C. 把多个计算问题同时装入主存储器并行执行D. 每个用户同时编制多个程序2. 进程队列是把(B)链接在一起而形成的。
A. 进程B. 进程控制块PCBC. 程序D. 数据3. 把一个进程让出处理器,由另一个进程占用处理器的过程称为(C)。
A. 进程转换B. 进程阻塞C. 进程切换D. 进程撤销4. UNIX采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是(D)。
A.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B.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C. 分级调度算法D. 动态优先数调度算法5. 一种能使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最短的作业调度算法是(B)算法。
A. 先来先服务B. 计算时间短者优先C. 响应比高者优先D. 均衡调度6. 程序是静止的,而进程是(A)的。
A. 动态的B. 活动的C. 不动的D. 顺序的5. 操作系统把一些能完成特定功能、不可中断的过程称为(B)。
A. 程序B. 原语C. 进程D. 语句6. 若某系统的进程调度采用优先级调度算法,则对具有相同优先级的进程经常又使用(A)算法。
A. 先来先服务B. 按优先级C. 轮转法D. 任何7. LRU页面调度算法总是选择(A)页面调出主存储器。
A. 最近最久未被使用B. 在贮存中驻留时间最长的C. 最近被访问的次数最少的D. 最先被装入主存储器的8. 原语是操作系统中用来完成特定功能的程序模块,它们的执行是(D)的。
A. 可并发B. 可交叉C. 可被中断D. 不可被中断9. 下列对进程的属性描述错误的是(D)。
A. 进程具有动态性B. 进程可以并发执行C. 进程具有等待态、就绪态和运行态三种基本状态D. 多个不同的进程不可以包含相同的程序10. 一个作业被选中装入主存储器后,系统就为该作为创建一个(A)。
A. 进程B. 文件C. 作业D. 程序11. 作业调度选中了一个作业且把它装入主存储器时就为该作业创建了一个进程,该进程(C)。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0784d8551810a6f5248639.png)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 来源:本站时间:2006-2-22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光反应与暗反应;2、C3途径与C4途径;3、光系统;4、反应中心;5、光合午休现象;6、原初反应;7、磷光现象;8、荧光现象;9、红降现象;10、量子效率;11、量子需要量;12、爱默生增益效应;13、PQ循环;14、光合色素;15、光合作用;16、光合作用单位;17、反应中心色素;18、聚光色素;19、激子传递;20、共振传递;21、解偶联剂;22、水氧化钟;23、希尔反应;24、光合磷酸化;25、光呼吸;26、光补偿点;27、CO2补偿点;28、光饱和点;29、光能利用率;30、光合速率;31、C3-C4中间植物;32、光合滞后期;33、叶面积系数;34、共质体与质外体;35、压力流动学说;36、细胞质泵动学说;37、代谢源与代谢库;38、比集转运速率(SMTR);39、运输速率;40、溢泌现象;41、P-蛋白;42、有机物质装载;43、有机物质卸出;44、收缩蛋白学说;45、协同转移;46、磷酸运转器;47、界面扩散;48、可运库与非运库;49、转移细胞;50、出胞现象;51、生长中心;52、库-源单位;53、供应能力;54、竞争能力;55、运输能力。
二、缩写符号翻译1、Fe-S;2、Mal;3、OAA;4、BSC;5、CFl-Fo;6、NAR;7、PC;8、CAM;9、NADP+;10、Fd;11、PEPCase;12、RuBPO;13、P680,P700;14、PQ;15、PEP;16、PGA;17、Pn;18、Pheo;19、PSP;20、Q;21、RuBP;22、RubisC(RuBPC);23、Rubisco(RuBPCO);24、LSP;25、LCP;26、DCMU;27、FNR;28、LHC;29、pmf;30、TP;31、PSI;32、PSII。
三、填空题1、光合作用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在该反应中,被还原,被氧化;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在中进行的;光反应是在上进行的。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复习题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4431d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6.png)
第三章滴定分析法复习题第三章复习题⼀、选择题(可能多选)1. 汽油等有机溶剂着⽕时,不能使⽤下列哪些灭⽕剂:A,砂; B.⽔;C.CO2D.CCl4C.2、3、4、1 D. 4、1、2、33. 下列贮存试剂的⽅法中何者是错误的?A. P2O5存放于⼲燥器中;B. SnCl2密封于棕⾊玻璃瓶中;C. NH4F密封于棕⾊玻璃瓶内;D. KOH密封于塑料瓶⼩;4. 现需配制0.2mol/L HCl溶液和0. 2mol/LH2SO4溶液,请从下列仪器中选⼀最合适的仪器量取浓酸:A 容量瓶;B 移液管; C. 量筒;D.酸式滴定管;5. 欲取50 m1某溶液进⾏滴定,要求容积量取的相对误差≤0.1%;在下列量器中宜选⽤何者?A.50ml量筒: B. 50ml移液管;C.50ml滴定管; D 50ml容量瓶;6. 现需配制0.1000mol·L-1 K2Cr2O7溶液,请从下列量器中选⽤⼀最合适的量器:A.容量瓶 B 移液管;c.量筒;D 酸式滴定管;7. 沉淀灼烧温度⼀般⾼达800℃以上,灼烧时常⽤下何种器⽫:A.银坩埚; B 铁坩埚; C 镍坩埚; D 瓷坩埚8. 使⽤碱式摘定管进⾏滴定的正确操作⽅法应是:A. 左⼿捏于稍低于玻璃珠的近旁;B.左⼿捏于稍⾼于玻璃珠的近旁;C.右⼿捏于稍⾼于玻璃珠的近旁;D.左⼿⽤⼒捏于玻璃珠上⾯的橡⽪管上。
9. 下列哪些操作是错误的?A. 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量筒量取⽔;B. 把K2Cr2O7标准溶液装在碱式滴定管中;C.把Na2S2O3标准溶液贮于棕⾊细⼝瓶中,D. ⽤EDTA标准溶液滴定Ca2+时,滴定速度要慢些;10. 下列物质的⼲燥条件中何者是错误的:A. 邻苯⼆甲酸氢钾在105~110℃的电烘箱中;B. Na2CO3在105~110℃电烘箱中;C. CaCO3放110℃的电烘箱中⼲燥;D.H2C2O4·2H2O放在空的⼲燥器中;D. NaCl放在铂⼲埚中500~650℃保持40~50分钟并在硫酸⼲燥器中冷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章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章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d1bf7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c.png)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3)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名词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有机体社会有机体 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经济结构 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政治结构 社会文化结构社会文化结构 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 阶级阶级阶层阶层 社会进步社会进步 物质文明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形态阶级斗争社会形态阶级斗争 社会改革社会改革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 英雄史观英雄史观群众史观人民群众群众史观人民群众 历史人物普通个人历史人物普通个人 杰出人物杰出人物 无产阶级领袖无产阶级领袖二、单项选择(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④)A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B 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 D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④)A 阶级斗争发展史阶级斗争发展史B B 生产关系发展史生产关系发展史C 社会意识发展史社会意识发展史D D 生产劳动发展史生产劳动发展史(3)“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① )A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 B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 利己主义的观点利己主义的观点D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4)“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属于(①)A 宿命论宿命论B B 英雄史观英雄史观C C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D D 诡辩论诡辩论(5)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④)A 血缘关系血缘关系B B 法律关系法律关系C C 思想关系思想关系D D 生产关系生产关系(6)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②)A 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B B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C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D D 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7)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体现的关系是( ② )A 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B B 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C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 D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8)“人定胜天”的观点表明( ② )A 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B 错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错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C 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 夸大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夸大了自然界的客观性(9)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 ④ )A 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B 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C 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产关系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产关系D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10)人类是社会的主体,历史活动就是人的活动,因此人可以(④)A 创造社会发展规律创造社会发展规律B 消灭社会发展规律消灭社会发展规律C 改变社会发展规律改变社会发展规律D D 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11)“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是(④)A 宿命论观点宿命论观点B B 机械论观点机械论观点C C 历史循环论观点历史循环论观点D D 唯物史观观点唯物史观观点(12)哲学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 ③)A 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范畴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范畴B 人们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力范畴人们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力范畴C 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范畴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范畴D 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能力范畴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能力范畴(13)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 ④)A 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B 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C 物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D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14)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④)A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 人与人的政治关系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 人与人的思想关系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 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1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③ )A 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 公有制水平的高低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 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 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16)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 ③ )A 政治制度与军队、警察武装力量政治制度与军队、警察武装力量B 生产关系与政治制度生产关系与政治制度C 政治的上层建筑与思想的上层建筑政治的上层建筑与思想的上层建筑D 政权与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政权与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1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③ )A 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B 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D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① )A 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B 产品的分配形式产品的分配形式C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D 交换和消费关系交换和消费关系(19)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② )A 文学艺术文学艺术B 国家政权国家政权C 政党结构政党结构D 哲学思想哲学思想(20)经济基础是指( ② )A 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B 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 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D 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总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总和 (21)国家是代表( ④ )A 全国社会成员利益的全国社会成员利益的B 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C 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D 统治阶级利益的统治阶级利益的(22)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 ③ )A 人口多少人口多少B 领土的大小领土的大小C 国体国体D 政体政体(2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① )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 科学文化的反映科学文化的反映C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 社会规律的反映社会规律的反映(24)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它属于( ② )A 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B 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C 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D 思想的上层建筑思想的上层建筑(25)社会意识根源于( ① )A 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B 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C 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D D 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2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② )A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B B 生产方式生产方式C C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D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 (27)生产方式是(④ )A 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B 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28)社会形态是(④ )A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B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统一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统一C 国体与政体的统一国体与政体的统一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状况是( ⑤ )A 已不存在已不存在B 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激烈C 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D 只存在于人民内部只存在于人民内部E 总的趋势是趋于缩小,减弱和缓和总的趋势是趋于缩小,减弱和缓和(30)国家的实质是(④)A 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B B 社会各阶级矛盾的调节者社会各阶级矛盾的调节者C 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D D 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3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 ③ )A 法律前面人人平等法律前面人人平等B B 抽象的人性论抽象的人性论C C 利己主义利己主义D D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2)“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
第三章--菜单设计-复习题
![第三章--菜单设计-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34a681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81.png)
第三章--菜单设计-复习题第三章菜单设计辅导练习题一、判断题(下列判断正确的请在括号中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1.零点是零散顾客在饭店用餐时,根据自己的就餐需要,自主选择进餐菜品的行为。
()2.零散顾客自主选择进餐场地的行为称为零点。
()3.在饭店里用零点餐的顾客基本上是确定的散客。
()4.客源构成复杂是零点餐的特点之一。
()5.吃零点餐的顾客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自主选择菜品的。
()6.零点菜品是采用预约式批量方式进行生产的。
()7.零点菜单就是每日零点开始供应的菜单。
()8.零点菜单是为满足顾客就餐需要而制定的供顾客自主选择菜品的菜单。
()9.零点菜单中的菜品是为满足顾客一次用餐需求设计的成套菜品。
()10.零点菜单是饭店里使用最少的菜单。
()11.零点菜单菜品设计要与企业经营对象的就餐口味、动机及消费能力相适应。
()12.零点菜单中应始终有本企业吸引顾客注意的独具特色的菜品。
()13.零点菜单设计无助于公众对饭店餐饮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的提升。
()14.宴会就是人们为了社会交往的需要,根据预先计划而举行的群体聚餐活动。
()15.决定宴会本质属性的是人们的饮食需要。
()16.宴会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和展开的。
()17.宴会聚餐都选择正式、隆重、高级的形式。
()18.宴会具有聚餐式、计划性、规格化和社交性四大特征。
()19.宴会聚餐讲究礼仪形式和礼仪规范,追求宾主同乐的饮宴效果。
()20.举办宴会并实现宴会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菜品丰盛。
()21.现代餐饮企业经营宴会都注重宴会的高档次和高规格。
()22.宴会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
()23.宴会是人们表达好客尚礼的德行的有效方式。
()24.宴会具有凝聚群体、亲和人际关系、融合情感的作用。
()25.根据宴会的接待规格和性质不同,有国宴、正式宴会、家宴和便宴等类型。
()26.国宴是为大型活动举行的正式宴会。
操作系统_第三章_复习题
![操作系统_第三章_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c236036294dd88d0d26bff.png)
操作系统_第三章_复习题(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三章死锁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避免死锁的一个著名的算法是( B)。
A.先入先出法; B.银行家算法;C.优先级算法; D.资源按序分配法。
2.计算机系统产生死锁的根本原因是( D )。
A.资源有限 B.进程推进顺序不当C.系统中进程太多 D.A和 B3.资源预先分配策略可以实现死锁的( A )。
A.预防 B.避免(在资源的动态分配过程中,采取的一种方法) C.检测 D.恢复4.若系统中有5台绘图仪,有多个进程均需要使用2台,规定每个进程一次仅允许申请一台,则至多允许()个进程参于竞争,而不会发生死锁。
A、5B、2C、3 D、45.产生系统死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 C)。
A、进程释放资源B、一个进程进入死循环C、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了循环等待D、多个进程竞争共享型设备6. 两个进程争夺同一个资源( B)。
A.一定死锁B.不一定死锁C.不会死锁D.以上说法都不对7. 解决死锁的途径是( D)。
A. 立即关机排除故障B. 立即关机再重新开机C. 不要共享资源,增加独占资源D. 设计预防死锁方法,运行检测并恢复8. 进程P1使用资源情况:申请资源S1,申请资源S2,释放资源S1;进程P2使用资源情况:申请资源S2,申请资源S1,释放资源S2,系统并发执行进程P1,P2,系统将(B)。
A.必定产生死锁B. 可能产生死锁C.会产生死锁D. 无法确定是否会产生死锁9. 两个进程同时运行并希望使用对方所占用的资源,而又都不肯释放所占用资源的情形被称做(A)。
A 死锁B 循环等待C 互斥D 银行家算法10. (A )阐明了"如果出现死锁,忽略它,就当自己完全不知道发生死锁一样"。
A驼鸟算法 B 银行家算法C 循环等待D DRAG11. (不安全状态)意味着资源分配会导致死锁,而(安全状态)意味着可以避免死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章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3章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02c1f6f90f76c661371ad9.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3)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有机体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文化结构社会意识形态阶级阶层社会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形态阶级斗争社会改革科学技术英雄史观群众史观人民群众历史人物普通个人杰出人物无产阶级领袖二、单项选择(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④)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④)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 D生产劳动发展史(3)“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①)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利己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4)“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属于(①)A宿命论 B英雄史观 C唯物史观 D诡辩论(5)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④)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思想关系 D生产关系(6)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是(②)A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 B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不同回答C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回答 D对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的不同回答(7)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体现的关系是(②)A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B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8)“人定胜天”的观点表明(②)A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B错误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C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夸大了自然界的客观性(9)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只能是(④)A社会现存的各种生产关系B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C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产关系D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10)人类是社会的主体,历史活动就是人的活动,因此人可以(④)A创造社会发展规律B消灭社会发展规律C改变社会发展规律 D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11)“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是(④)A宿命论观点 B机械论观点 C历史循环论观点 D唯物史观观点(12)哲学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③)A人们认识世界能力的范畴B人们用物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的能力范畴C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范畴D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能力范畴(13)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④)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物的关系C物与物的关系D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14)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④)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1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③)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16)一定的社会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③)A政治制度与军队、警察武装力量B生产关系与政治制度C政治的上层建筑与思想的上层建筑D政权与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17)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③)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18)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①)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D交换和消费关系(19)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是(②)A文学艺术B国家政权C政党结构D哲学思想(20)经济基础是指(②)A现实存在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C生产力各要素的总和D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总和(21)国家是代表(④)A全国社会成员利益的B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C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D统治阶级利益的(22)区分国家的类型和本质的根据是(③)A人口多少B领土的大小C国体D政体(2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①)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科学文化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规律的反映(24)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形式,它属于(②)A没有阶级性的上层建筑B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C特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D思想的上层建筑(25)社会意识根源于(①)A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B反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C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心理 D英雄人物成为杰出人物的意愿(26)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②)A地理环境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D实践活动(27)生产方式是(④)A生产力各要素的有机统一B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有机统一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28)社会形态是(④)A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统一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的统一C国体与政体的统一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2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的状况是(⑤)A已不存在B越来越激烈C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D只存在于人民内部E总的趋势是趋于缩小,减弱和缓和(30)国家的实质是(④)A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 B社会各阶级矛盾的调节者C社会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 D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31)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③)A法律前面人人平等 B抽象的人性论 C利己主义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32)“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六节-复习题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六节-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6621bd284ac850ad0242b8.png)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第1节 植物体内的必须元素(1) 填空1. 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包括 、 、 、 、 、、 。
2.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有 、 、 、 、 、、 、 、 。
3.除了碳、氢、氧三种元素以外,植物体内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4.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一般生理作用可以概括为四方面:(1), (2) ,(3)起 作用,(4) 。
5.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占蛋白质含量的 。
6.可被植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 和 。
7. N、P、K的缺素症从 叶开始,因为这些元素在体内可以 。
8.通常磷以 形式被植物吸收。
9.K+在植物体内总是以 形式存在。
10.氮肥施用过多时,抗逆能力 , 成熟期。
11.植物叶片缺铁黄化和缺氮黄化的区别是,前者症状首先表现在 叶而后者则出现在 叶。
12.缺 时,花药和花丝萎缩,绒毡层组织破坏,花粉发育不良,会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
13.必需元素中 可以与CaM结合,形成有活性的复合体,在代谢调节中起“第二信使”的作用。
14.植株各器官间硼的含量以 器官中最高。
硼与花粉形成、花粉管萌发和过程有密切关系。
15.果树“小叶病”是由于缺 的缘故。
(二)选择1.植物体中磷的分布不均匀,下列哪种器官中的含磷量相对较少: 。
A.茎的生长点 B.果实、种子 C.嫩叶 D.老叶2.构成细胞渗透势的重要成分的元素是 。
A.氮 B.磷 C.钾 D.钙3. 元素在禾本科植物中含量很高,特别是集中在茎叶的表皮细胞内,可增强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抗倒伏的能力。
A.硼 B.锌 C.钴 D.硅4.缺锌时,植物的 合成能力下降,进而引起吲哚乙酸合成减少。
A.丙氨酸 B.谷氨酸 C.赖氨酸 D.色氨酸5.占植物体干重 以上的元素称为大量元素。
A.百分之一 B.千分之一 C.万分之一 D.十万分之一6.除了碳氢氧三种元素以外,植物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氮 B.磷 C.钾 D.钙7.水稻植株瘦小,分蘖少,叶片直立,细窄,叶色暗绿,有赤褐色斑点,生育期延长,这与缺 有关。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复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041de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d.png)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B .地理条件C .社会意识D .人口因素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 .生产力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 .上层建筑是指( )A .社会的经济制度B .科学技术C .社会生产关系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 .社会革命根源于( )A .人口太多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0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实现社会公平11.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第三章
![气象学与气候学复习题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d42f0927482fb4daa58d4b7c.png)
第三章大气水分一.填空题:1.在常温常压下,大气中的物质只有有三态变化,其他物质由于气温高于其温度,而以形态存在。
2.温度愈高,饱和水汽压,随着温度升高,饱和水汽压按规律迅速。
3.不同温度下的空气,降低同样的温度,高温时的饱和空气凝结水量比低温时。
4.当T= 时,E过冷=E冰。
5.冰晶效应的条件是。
6.大小水滴共存时,产生水汽转移现象的条件是。
7.空气达到过饱和的途径有、。
8.空气冷却的类型有、、。
9、近地面的空气因与冷地面接触而降温到露点以下,如果 >0℃时,则在地面或地面物体凝结成,称为露;如果 <0℃,则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称为霜。
10、形成露和霜的条件是的夜晚。
11、霜冻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季节里,地面和植物表面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
农业上要预防的是而不是霜。
12、出现白霜时,气温比露点温度,即出现也出现。
13、出现黑霜时,气温比露点温度,只有而无。
14、雾凇是形成于树枝上、电线上或其它地物迎风面上的白色疏松的。
根据其形成条件和结构可分为两类:和。
15、雨凇是形成在地面或地物迎风面上的的紧密冰层。
它主要是降到温度低于的地面或地物上冻结而成的。
如果它是由非过冷却雨滴降到冷却得很厉害的地面或地物上而形成的时候,一般这种雨凇很薄而且存在的时间不长。
16、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使水平能见度小于的物理现象。
17、云是指漂浮在空中的,由组成的中的水汽凝结物。
18、下午出现淡积云是的预兆。
19、早上出现浓积云是的预兆。
20、谚语“瓦块云,晒死人”、“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就是指透光高积云或透光层积云出现后,。
21、降水是指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和水,常见的有。
21习惯上把半径小于 um的水滴称为云滴,半径大于 um的水滴称为雨滴。
标准云滴的半径是 um,标准雨滴的半径是 um。
22、使云滴增大的过程主要包括:和。
实际上,云滴的增长是这两种过程同时作用的结果。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48ca5177232f60ddcca127.png)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作者: 来源:本站时间:2006-2-22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光反应与暗反应;2、C3途径与C4途径;3、光系统;4、反应中心;5、光合午休现象;6、原初反应;7、磷光现象;8、荧光现象;9、红降现象;10、量子效率;11、量子需要量;12、爱默生增益效应;13、PQ循环;14、光合色素;15、光合作用;16、光合作用单位;17、反应中心色素;18、聚光色素;19、激子传递;20、共振传递;21、解偶联剂;22、水氧化钟;23、希尔反应;24、光合磷酸化;25、光呼吸;26、光补偿点;27、CO2补偿点;28、光饱和点;29、光能利用率;30、光合速率;31、C3-C4中间植物;32、光合滞后期;33、叶面积系数;34、共质体与质外体;35、压力流动学说;36、细胞质泵动学说;37、代谢源与代谢库;38、比集转运速率(SMTR);39、运输速率;40、溢泌现象;41、P-蛋白;42、有机物质装载;43、有机物质卸出;44、收缩蛋白学说;45、协同转移;46、磷酸运转器;47、界面扩散;48、可运库与非运库;49、转移细胞;50、出胞现象;51、生长中心;52、库-源单位;53、供应能力;54、竞争能力;55、运输能力。
二、缩写符号翻译1、Fe-S;2、Mal;3、OAA;4、BSC;5、CFl-Fo;6、NAR;7、PC;8、CAM;9、NADP+;10、Fd;11、PEPCase;12、RuBPO;13、P680,P700;14、PQ;15、PEP;16、PGA;17、Pn;18、Pheo;19、PSP;20、Q;21、RuBP;22、RubisC(RuBPC);23、Rubisco(RuBPCO);24、LSP;25、LCP;26、DCMU;27、FNR;28、LHC;29、pmf;30、TP;31、PSI;32、PSII。
三、填空题1、光合作用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在该反应中,被还原,被氧化;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在中进行的;光反应是在上进行的。
第3章练习题
![第3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2a1a412e3f5727a5e9622c.png)
第三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材料采购途中的合理损耗应()。
A、由供应单位赔偿B、计入材料采购成本C、由保险公司赔偿D、计入管理费用2、在物价上升的情况下,采用( )计价可使期末库存材料的价值最接近现行市场价格。
A、先进先出法B、实际成本法C、加权平均法D、个别计价法3、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在途材料在()账户余额中反映。
A、原材料B、材料采购C、在途物资D、生产成本4、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购入甲材料5 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售价每吨1 200元,增值税额1 020 000元。
另发生运输费用60 000元,抵扣率7%,装卸费20 000元,途中保险费18 000元。
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材料4996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4吨。
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 )元。
A、6 078 000B、6 098 000C、6 093 800D、6 089 0005、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乙材料计划成本每吨为20元。
本期购进乙材料6 000吨,收到的增值税发票上标明,价款总额102 000元,增值税17 340元,另发生运杂费1 400元,途中保险费359元。
原材料运抵企业后验收入库5995吨,运输途中合理损耗5吨。
购进乙材料发生的成本差异为( )元。
A、-1099B、-16141C、-1199D、-162416、存货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体现的会计核算信息质量要求是( )。
A、谨慎性B、重要性C、可比性D、客观性7、某企业采用毛利率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2005年1月份实际毛利率30%,2月初的存货成本为160 000元,2月份购入存货成本为620 000元,销售收入为950 000元。
该企业2月份的存货成本为( )。
A、665 000B、495 000C、285 000D、115 0008、某商品流通企业期初库存商品成本为30万元,售价总额为43万元;当期购入商品的实际成本为67.5万元,售价总额为107万元;当期销售收入为110万元,在采用零售价法的情况下,该企业期末库存商品成本为( )万元。
控制工程第3章复习题(答案)
![控制工程第3章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193e61b84ae45c3b358c18.png)
第三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系统方框图如图示,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B ) A 、1051s + B 、2051ss + C 、10251s s ()+ D 、2s2、 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s 5)s (G +=,则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为(A )A 、52e t -B 、5tC 、.52e tD 、5t3、 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t r 定义为( C )A 、单位阶跃响应达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B 、单位阶跃响应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的时间C 、.单位阶跃响应从零第一次上升到稳态值时所需的时间D 、单位阶跃响应达到其稳态值的50%所需的时间4、系统类型λ、开环增益K 对系统稳态误差的影响为( A ) A.系统型次λ越高,开环增益K 越大,系统稳态误差越小 B.系统型次λ越低,开环增益K 越大,系统稳态误差越小 C.系统型次λ越高,开环增益K 越小,系统稳态误差越小 D.系统型次λ越低,开环增益K 越小,系统稳态误差越小5、一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KTs ()=+1,则该系统时间响应的快速性( C ) A.与K 有关 B.与K 和T 有关C.与T 有关D.与输入信号大小有关6、一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s s s s ()()()()=+++83232,则该系统为( C )A.0型系统,开环增益为8B.I 型系统,开环增益为8C.I 型系统,开环增益为4D.0型系统,开环增益为47、瞬态响应的性能指标是根据哪一种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定义的( B ) A.单位脉冲函数 B.单位阶跃函数 C.单位正弦函数 D.单位斜坡函数8. 二阶系统的极点分别为s s 12054=-=-.,,系统增益为5,则其传递函数为(D ) A.2054(.)()s s --B.2054(.)()s s ++C.5054(.)()s s ++D.10054(.)()s s ++9、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Ks s ()=++2212,当K 增大时,其(C ) A.无阻尼自然频率ωn 增大,阻尼比ξ增大 B.无阻尼自然频率ωn 增大,阻尼比ξ减小 C.无阻尼自然频率ωn 减小,阻尼比ξ减小 D.无阻尼自然频率ωn 减小,阻尼比ξ增大 10、一阶系统KTs1+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在t=0处的斜率为( C ) A.K TB. KTC. -K T 2D.K T 211、某系统的传递函数G(s)=1+Ts K,则其单位阶跃响应函数为( C )A.1Te Kt T -/ B.K Te t T -/C. K(1-e -t/T )D. (1-e -Kt/T )12、图示系统称为( B )A. 0B. ⅠC. ⅡD. Ⅲ13、典型二阶振荡环节的峰值时间与( D ) A.增益 B.误差带 C.增益和阻尼比 D.阻尼比和无阻尼固有频率14、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s s s s +-+-72413,其零、极点是( D )A.零点s=-0.25,s=3;极点s=-7,s=2B.零点s=7,s=-2;极点s=0.25,s=3C.零点s=-7,s=2;极点s=-1,s=3D.零点s=-7,s=2;极点s=-0.25,s=315、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2235()()()s s s s +++,则系统的开环增益和型次依次为( A )A. 0.4,ⅠB. 0.4,ⅡC. 3,ⅠD. 3,Ⅱ 16、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5s s ()+,则系统在r(t)=2t 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误差为( A ) A.104B. 54C. 45D. 017、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4)0.5)(s (s 10++,则系统增益为( D )A.10B.0.5C.4D.518、若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e -2t +2e -t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A )A.1s 22s 1+++B.1s 2s 32++ C.s 2e 2s 1-+ D.se 1s 1-+19、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1)(s (s 5++系统的零极点为( C )A.极点s 1=-1, s 2=-2,零点s 3=5B.极点s 1=1, s 2=2C.极点s 1=-1, s 2=-2D.极点s 1=1, s 2=2,零点s 3=-520、下列信号中,哪个用来定义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指标( A )A. 单位阶跃B.单位脉冲C.单位斜坡D.单位正弦 21、系统如图,其稳态误差定义为( C )A.e ss =0s lim →SG(S) B.e ss =∞→s lim te(t)C.e ss =∞→t lim e(t) D.e ss =0t lim →e(t)22、单位反馈系统稳态速度误差的正确含义是: CA 、在 ()1()r t R t =⋅时,输出速度与输入速度的稳态误差;B 、在 ()1()r t R t =⋅时,输出位置与输入位置的稳态误差;C 、在 ()r t V t =⋅时,输出位置与输入位置的稳态误差;D 、在 ()r t V t =⋅时,输出速度与输入速度的稳态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复习题第一节概述3-1-1按工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机械制造加工方法可分为:材料去除加工_、_材料成形加工_、_材料积累加工_三种。
3-1-2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有哪几种?试简述其形成原理。
P69-703-1-3 机床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试分析其主要功用。
P70-713-1-4 什么是外联系传动链?什么是内联系传动链?各有何特点?P713-1-5.试说明下列机床型号的含义CM6132 CK6150A B2316 MG1432 CKM1116/NJ第二节外圆表面加工3-2-1. 粗车、精车、细车目的是什么?他们各有什么特点?P753-2-2. 试分析提高车削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
P763-2-3 车刀有哪几种?P773-2-4 按车床的用途和结构可以将车床分为哪几类?P793-2-5. 请简述CA6140车床的主要部件与功能。
P 79-803-2-6. 试根据P82图3-13叙述CA6140型车床主传动链的传动路线。
并且写出主传动路线表达式。
P813-2-7.(请参见P82图3-13)在CA6140车床的主传动系统中,电动机经V形带动Ⅰ轴,Ⅰ轴通过一对双联滑移齿轮副传至Ⅱ轴,Ⅱ轴与Ⅲ轴之间为三联滑移齿轮副传动,问Ⅲ轴可以获得几种不同的转速:( ) P82A.3种;B. 5种;C. 6种;D. 8种。
3-2-8. CA6140型车床中主轴在主轴箱中是如何支承的? P813-2-9. CA6140型车床主轴箱Ⅰ轴上带的拉力作用在哪些零件上?P833-2-10. CA6140型车床是怎样通过双向多片摩擦离合器实现主轴正传、反转和制动的?P84-863-2-11 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A)。
A. 砂轮的回转运动;B. 工件的回转运动;C. 砂轮的直线运动;D. 工件的直线运动。
3-2-12.有支承外圆磨削加工时纵向进给磨削与横向进给磨削各有什么特点?P87-883-2-13. 简述无心磨外圆的工艺特点P883-2-14. 简述外圆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P903-2-15 试分析比较研磨、超精加工外圆表面各种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3-2-13.光磨可提高工件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
3-2-15 试分析比较中心磨和无心磨外圆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3-2-16.试分析比较精整、光整加工外圆表面各种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以上内容已校对2012。
11.26第三节孔加工3-3-1 .与外圆表面加工相比较孔加工有什么特点?P933-3-2 .钻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B)a.刀具b.工件c.切屑d.空气介质3-3-3. 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B )。
A. 均由工件来完成;B. 均由刀具来完成;C. 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3-3-4. 标准麻花钻切削部分切削刃共有:( B )A.6; B. 5; C. 4; D. 3。
3-3-5.在孔的加工方法中,可以纠正孔的位置误差的加工方法有:(E)A 镗孔 B 扩孔C铰孔 D 拉孔E内圆磨F珩磨孔3-3-6. 与钻孔相比,扩孔有哪些特点?P953-3-7.请简述常用钻孔机床的种类及特点3-3-8. 与磨孔镗孔相比,铰孔有哪些特点?P973-3-9.镗孔有哪几种方式?各有何特点?P79-803-3-10. 掌握镗孔和珩磨孔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P99-1013-3-11. 拉削相当于多刀刨削,粗、半精和精加工一次完成,因而生产率高。
( √)。
3-3-12. 镗削适合加工复杂和大型工件上的孔,尤其是直径较大的孔及内成形表面或孔内回环槽。
( √)。
3-3-13.什么是定尺寸刀具,请简述常用定尺寸刀具的种类及定尺寸刀具的加工特点。
第四节平面及复杂表面加工3-4-1什么是顺铣?什么是逆铣?请分别从铣刀耐用度、加工表面粗糙度、切屑截面形状、工件装夹可靠性、机床工作台丝杠、螺母间隙等方面分别讨论它们特点及适用的条件。
P105-1063-4-2铣削的生产率一般高于刨削,二者的加工范围类似,所以刨削很快会被淘汰。
( X )。
3-4-3.工件表面有硬皮时,应采用顺铣法加工。
(X)3-4-5. 请简述铣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P1093-4-6.选择平面加工方法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第五节略第六节圆柱齿轮齿面加工3-6-1 请简述滚齿加工与插齿加工的特点第七节特种加工3-7-1 请简述电火花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第七章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7-1. 简述当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第三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 机械加工中,机床的主运动一般有( )A、1个或多个;B、至少1个;C、有且只有1个;D、2个2. 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a. 均由工件来完成;b. 均由刀具来完成;c. 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d. 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
3.一传动系统中,电动机经V带副带动Ⅰ轴,Ⅰ轴通过一对双联滑移齿轮副传至Ⅱ轴,Ⅱ轴与Ⅲ轴之间为三联滑移齿轮副传动,问Ⅲ轴可以获得几种不同的转速( )a.3种;b. 5种;c. 6种;d. 8种。
4. 在外圆磨床上磨削工件外圆表面,其主运动是()。
a. 砂轮的回转运动;b. 工件的回转运动;c. 砂轮的直线运动;d. 工件的直线运动。
5.钻削时,切削热传出途径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刀具b.工件c.切屑d.空气介质6.标准麻花钻切削部分切削刃共有:( )a.6;b. 5;c. 4;d. 3。
7. 下面加工孔的哪种方法精度最高:A、钻孔;B、研磨孔;C、铰孔;D、镗孔8. 用成形刀具加工时,加工的精度主要取决于():A、机床的精度;B、刀具的制造精度;C、定位误差;D、工件毛坯的精度;9. 下面哪种加工方法不属于中心磨?。
A、横磨B、切入磨削 C 、纵磨D、研磨10. 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A、钻孔B、车孔C、镗孔D、磨孔11. 深孔加工时所用的刀杆细长,刚性较差,加工中易出现A、刀具磨损快B、刀具崩刃C、刀具折断D、刀具引偏12. 车单线螺纹时,为获得准确的螺距必须:A、正确调整主轴于丝杠间的换向机构B、正确安装车刀C、保证工件转一圈车刀准确移动一个螺距D、正确刃磨车刀13.插齿加工直齿轮时,插齿机的主运动是()A、工件的旋转运动B、插齿刀的旋转运动C、插齿刀的上下往复运动D、插齿刀的径向切入运动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机床的传动链分为外联系传动链和内联系传动链两大类,车外圆时,主轴的旋转和刀架的移动之间,属于内联系传动链。
()2.在孔的加工方法中,镗削加工可以纠正上一道工序中孔的位置误差,而铰削加工不可以。
()3.工件表面有硬皮时,应采用顺铣法加工。
()4.光磨可提高工件的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
5.拉削相当于多刀刨削,粗、半精和精加工一次完成,因而生产率高。
( )。
6.在铣刀耐用度、加工表面粗糙度等方面,逆铣均优于顺铣,所以生产中常用逆铣。
( )。
7.铣削的生产率一般高于刨削,二者的加工范围类似,所以刨削很快会被淘汰。
( )。
8.镗削适合加工复杂和大型工件上的孔,尤其是直径较大的孔及内成形表面或孔内回环槽。
( )9.珩磨孔既能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减小表面粗糙度,又能提高孔与其他相关表面的位置精度。
()三.填空题1.零件表面成形的方法有_、___ __、___ __。
2.按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可将加工方法分为_ __、___ __、___ __。
3.机床的主要部件包括_ __、___ __、___ __、控制系统和支承系统。
4.在机床型号CM6132中,字母C表示_,字母M表示_,主参数32的含义是_。
5.试分析提高车削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有_、___ __。
6. 在钻床上钻孔时,( )是主运动,( )是进给运动;在车床上钻孔时, ( )是主运动,( )是进给运动。
7.在铣削加工中有逆铣和顺铣之分,逆铣是_ __,顺铣是_ __8.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只有主运动的有_,有主运动和一个进给运动的有_ ,有主运动和两个进给运动的有_ ,四.问答题1.什么是外联系传动链?什么是内联系传动链?各有何特点?2.在教材P82图3-13中标出车削公制加大螺距的传动路线。
3.在教材P82图3-13中标出主轴反转低速传动路线。
并且写出传动路线表达式。
4.CA6140型卧式车床的主电机功率为7.5KW,转速为1450 r/min,其主运动传动链如下所示。
问:1)主轴正转和反转各有多少级转速?2)为什么主轴反转转速高于正转?3)主轴正转的低速和反转的高速各为多少级?5.提高车削效率的主要途径有那几种?6. 试分析比较中心磨和无心磨外圆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7.试分析比较精整、光整加工外圆表面各种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8 试分析比较钻头、扩孔钻和铰刀的结构特点和几何角度。
9.镗孔有哪几种方式?各有何特点?4. 珩磨加工为什么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10.拉削速度并不高,但拉削却是一种高生产率的加工方法,原因何在?3-17 珩磨加工为什么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11.试分析比较铣平面、刨平面、车平面的工艺特征和应用范围。
12.周铣法和端铣法的铣削方式各有哪些?如何合理选用?13.什么是顺铣?什么是逆铣?分别从切屑截面形状、工件装夹可靠性、机床工作台丝杠、螺母间隙三方面讨论它们分别适用的加工条件。
14.选择平面加工方法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