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一、判断题1、各组名称和各组分配次数是分配数列的两个要素。

( )2、单项数列只有一栏数值。

()3、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其分组方法均对总体按某标志分组。

()4、连续型变量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5、简单表就是将总体各单位按一个标志分组所形成的统计表。

()答案:1、√2.×3.√4.√5.×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2、下列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年龄分组C.工人按性别分组D.工人按民族分组3、变量数列中各种频率的总和是()。

A.大于100%B.小于100%C.等于100%D.不等于100%4、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2,组数为6,则组距为()。

A.8.6 B.8 C.6 D.95、某变量数列,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

A.85在第一组B.75在第二组C.95在第三组D.85在第二组6、某小组5个学生的统计课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70分、62分、86分和76分,这5个数字是()。

A.标志B.标志值C.变量D.指标7、说明统计表名称的词句,在统计表中成为()。

A.横行标题B.纵栏标题C.总标题D.指标数值8、统计表的纵栏标题是用来说明()。

A.统计表的名称B.各组的名称C.统计指标的名称D.指标数值9、在填列统计表时,若某项统计数据免填,其符号为()。

A.…B.×C.-D.010、区分简单表与分组表是看()。

A.对总体是否分组B.对总体按几个标志分组C.宾词部分有几栏数值答案:1.C;2.B;3.C;4.D;5.B;6.B;7.C;8.C;9.B;10.A三、多项选择题1、对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是因为这些原始资料是()。

A.零碎的B.系统的C.分散的D.具体的2、统计分组的关键()。

模板管理学第三章 练习题与答案

模板管理学第三章 练习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1.某公司以前主要生产塑料制品,经营状况不理想。

后来注意到影视作品及电视广告中出现的家庭居多使用各色塑料百叶窗,这种现象渐成时尚,于是公司推出各种款式、尺寸、颜色的百叶窗,取得了不错的经营业绩,给公司的这一调整是对下列哪种环境要求所作出的何种反应?()A.对技术环境的利用与引导;B.对经济环境的利用与引导;C.对社会文化的适应;D.对经济环境的适应2.在国际化经营的高速发展阶段,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导方式是:()A.进出口贸易;B.国际间接投资;C.对外直接投资;D.非股权安排;3.在国际化经营的初始阶段,活动的主要方式以下列哪一个为主?()A.进出口贸易;B.际间接投资;C.对外直接投资;D.非股权安排;4.当企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正确地选择能对企业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机会的海外市场,并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时,企业处于其国际化过程的哪一个阶段?()A.出口;B.非股权安排;C.直接投资;D.间接投资;5.当一个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时,其国际化经营方式应选择? ()A.出口;B.非股权安排;C.直接投资;D.间接投资;6.当一个企业仅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其国际化经营方式应选择? ()A.出口;B.非股权安排;C.直接投资;D.间接投资;7.当一个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时,其国际化经营方式应选择? ()A.出口;B.非股权安排;C.直接投资;D.间接投资;8.获取关键性资源战略这一动机在以何种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化企业中尤为明显?()A.出口;B.非股权安排;C.直接投资;D.间接投资;9.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市场与化妆品市场呈现出十分繁荣的景象,如从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分析,所得的结论,哪一项是正确的?()A.食品市场是简单的动态的环境,化妆品市场是复杂的动态的环境;B.化妆品市场是简单的动态的环境,食品市场是复杂的动态的环境;C.两者都是复杂的动态的环境;D.两者都是复杂的稳定的环境;10.一般认为:美国人属于个人主义导向,倾向于建立一种比较松散的社会结构,工作中富有竞争性,压力和进取精神,西方人把它称其为不确定性规避。

数据结构练习题第三章栈、队列和数组习题及答案

数据结构练习题第三章栈、队列和数组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栈、队列和数组一、名词解释:1.栈、栈顶、栈底、栈顶元素、空栈2.顺序栈3.链栈4.递归5.队列、队尾、队头6.顺序队7.循环队8.队满9.链队10.随机存储结构11.特殊矩阵12.稀疏矩阵13.对称方阵14.上(下)三角矩阵二、填空题:1.栈修改的原则是_________或称________,因此,栈又称为________线性表。

在栈顶进行插入运算,被称为________或________,在栈顶进行删除运算,被称为________或________。

2.栈的基本运算至少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3.对于顺序栈,若栈顶下标值top=0,此时,如果作退栈运算,则产生“________”。

4.对于顺序栈而言,在栈满状态下,如果此时在作进栈运算,则会发生“________”。

5.一般地,栈和线性表类似有两种实现方法,即________实现和________实现。

6.top=0表示________,此时作退栈运算,则产生“________”;top=sqstack_maxsize-1表示________,此时作进栈运算,则产生“________”。

7.以下运算实现在顺序栈上的初始化,请在________处用适当的句子予以填充。

int InitStack(SqStackTp *sq){ ________;return(1);}8.以下运算实现在顺序栈上的进栈,请在________处用适当的语句予以填充。

Int Push(SqStackTp *sq,DataType x){ if(sp->top==sqstack_maxsize-1}{error(“栈满”);return(0);}els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return(1);}}9.以下运算实现在顺序栈上的退栈,请在________________用适当句子予以填充。

存货练习题及答案

存货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存货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个别比较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

期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 4400 元。

假设 2013 年 12 月 31 日三种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 A 存货成本 30000 元,可变现净值 30000 元; B 存货成本 15000 元,可变现净值 14000 元; C 存货成本 50000 元,可变现净值 48000 元。

该企业 12 月 31 日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金额为( )元。

A、借方 3000B、借方 1400C、贷方 1400D、贷方 30002.某公司从 2012 年末开始于中期期末和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 甲材料资料如下 :时间2012 年末2013 年 6 月末2013 年末账面成本50 万60 万40 万可变现净值45 万50 万42 万公司计提跌价准备对 2013 年利润的影响额为( )万元。

A、 1 B 、5 C 、-5 D 、 103.某商场采用毛利率法对商品的发出和结存进行日常核算。

2013 年 7 月, 甲类商品期初库存余额为 15 万元。

该类商品本月购进为 20 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 25 万元,本月销售折让为 1 万元。

上月该类商品按扣除销售折让后计算的毛利率为20%。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2013 年 7 月该类商品月末库存成本为 ( )万元。

A、 10 B 、 15.8 C 、 15 D 、 19.24. 甲公司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计算发出存货成本。

该企业 2013 年 4 月份销售收入 500 万元,销售成本 460 万元,4 月末存货成本 300 万元。

5 月份购入存货 700 万元,本月销售收入 600 万元,发生销售退回 40 万元。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企业 2013 年 5 月末存货成本为( )万元。

A、448 B 、484.8 C 、540 D 、4405.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2013 年 10 月 9 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21200 元,增值税额为 3604 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为 6%,材料入库前挑选整理费为 200 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A、中国精神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中国共产党D、中国人民答案:A2、()是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A、中华民族B、中国人民C、中国共产党D、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答案:C3、()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A、爱国主义B、民族精神C、时代精神D、改革创新答案:A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勤劳勇敢B、自强不息C、改革创新D、爱国主义答案:D5、()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文化传统D、民族精神答案:B6、重视并崇尚(),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

A、物质生活B、精神生活C、文化生活D、政治生活答案:B7、以下()不是表现为对矢志不渝的坚守理想。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B、“兼相爱,交相利”C、“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答案:C8、都江堰设计巧妙,成效卓著,是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在2000多年中持续使用,体现的中国精神内涵是()。

A、伟大创造精神B、伟大奋斗精神C、伟大团结精神D、伟大梦想精神答案:A9、19世纪波兰音乐家肖邦离开祖国时曾带了一瓶祖国的泥土,在巴黎临终时,他嘱托亲人和朋友“我希望至少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

”肖邦的做法体现了爱国主义中的()。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答案:D10、毛泽东高度赞扬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以鲁迅为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答案:B11、爱国主义是人们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马原,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马原,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课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生产方式B .地理条件C .社会意识D .人口因素2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A .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 .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 .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 .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资料所有制B .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 .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 .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 .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 .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 .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 .生产力B .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 .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 .上层建筑是指( )A .社会的经济制度B .科学技术C .社会生产关系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 .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 .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 .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关系的变革C .社会形态的更替D .科技的进步11 .社会革命根源于( )A .人口太多B .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 .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 .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 .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 .实现社会公平13 .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回顾一、物态变化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放热。

三、晶体和非晶体晶体非晶体定义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例子海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蜡、松香、玻璃、沥青等熔点有熔点没有熔点熔化图像性质(1)OA 之间为熔化前,物质处于固态,是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AB 之间为熔化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是晶体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此温度为熔点(如图中T 1);(3)BC 之间为熔化后,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吸热熔化,温度不断升高,无确定熔点。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物体都是晶体的一组是()A.固态水银、铁、海波B.食盐、沥青、玻璃C.冰、松香、雪花D.萘、铜、沥青2.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人会制作一种“糖画”,先把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再慢慢晾干变硬,送给小朋友。

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B.糖的温度一直在增加C.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3.根据下表中所列出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 1064 1083 1515 -259A.在-265℃时,氢是液态B.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钢可以用铜锅来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低于-40℃时不能使用4.把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没有全部被熔化以前()A.冰和水的温度都会升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水的温度不变,冰的温度升高D.冰和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5.如图是“探究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之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的温度不超过熔点D.烛蜡熔化过程中升温变缓说明烛蜡是非晶体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冰是晶体B.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热,温度保持不变C. 石蜡是非晶体D.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持续升高7.如图甲所示,是小坤“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物质受热更快B.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C.图丙中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该物质是晶体D.图丙中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8.如图是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B.乙有熔点C.甲的熔点是48℃D.乙是石蜡二、填空题9.民间数九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四九说的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湖面河水结冰,水结为冰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存货练习题及答案

存货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存货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

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万元。

A.27B.29C.29.25D.31.25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存货实际成本中的是( )。

A.用于继续加工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时支付的消费税B.小规模纳税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收回时所支付的增值税C.发出用于委托加工的物资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D.商品流通企业外购商品时所发生的合理损耗3.甲企业委托乙单位将A材料加工成用于直接对外销售的应税消费品B材料,消费税税率为5%。

发出A材料的实际成本为979 000元,加工费为29 425元,往返运费为8 400元。

假设双方均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

B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时,其实际成本为()元。

A.1 374 850B.1 069 900C.1 321 775D.1 273 3254.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45万元;当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5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85万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万元。

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A.502.5B.570C.630D.697.55.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

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

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万元。

A.超支5B.节约5C.超支15D.节约156.某企业20×7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110万元。

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0,20×7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思考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材料采购”账户借方登记购入材料的()A. 实际采购成本B. 计划采购成本C. 材料成本差异D. 暂估价款2.“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反映的内容是()A.结存材料的成本节约 B.采购材料的成本节约C.结存材料的成本超支 D.采购材料的成本超支3. 某种产品的实际产量与其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的乘积为该种产品材料的()A. 定额消耗量B. 消耗定额C. 费用定额D. 定额费用4.用于固定资产购建工程的人员工资应记入的会计科目是()A.辅助生产成本 B.在建工程C.制造费用 D.营业外支出5. 在按30日计算工资率的情况下,采用扣缺勤法和出勤法计算应付工资,两者计算结果( ) A. 相同 B. 前者大于后者C. 后者大于前者D. 无可比关系6. 甲、乙两种产品均由某工人进行加工。

甲产品的工时定额为2.25小时,乙产品工时定额为0.40小时。

该工人小时工资率为2元。

本月份该工人共加工甲产品150件,乙产品80件。

本月份应付该工人的工资数额为()A. 700元B. 740元C. 739元D. 800元7. 4月份生产合格品25件,料废品5件,加工失误产生废品2件,计价单价为4元,应付计件工资为 ( )A.100元B.120元C.128元D.108元8.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将其价值一次全部计入有关费用项目的方法是()A.五五摊销法 B.一次摊销法C.分期摊销法 D.净值法9.顺序分配法适用于 ( )A.辅助生产车间较少的企业 \B.辅助生产车间较多的企业C.辅助生产交互服务的数量无明显顺序的企业D.辅助生产交互服务的数量有明显顺序的企业10.以下项目中属于废品的事项是 ( )A.由于保管不善,运输不当等原因,使得入库时的合格产品发生变质而造成的损失B.经检验部门验定,定为次品,降低售价而造成的损失C.由于生产原因造成的报废损失D. 实行“三包”的企业,产品出售后发现废品所造成的损失二、多项选择题1.发出材料实际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A. 先进先出法B. 个别计价法C.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D. 移动加权平均法2.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 )A. 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B.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C. 未使用房屋和建筑物D. 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3. 我国目前采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有()A. 双倍余额递减法B. 工作量法C. 年数总和法D. 直线法4. 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包括 ( )A. 领料单B. 产量记录C. 工资结算汇总表D. 考勤记录5.企业交纳印花税时,编制会计分录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有()A.管理费用 B.应交税费C.银行存款 D.营业税金及附加6.企业交纳车船使用税时,编制会计分录所涉及的会计科目有()A.管理费用 B.应交税费C.银行存款 D.其他应付款7.“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贷方登记的内容有 ( )A.向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的费用 B.企业发生的全部辅助生产费用C.完工入库的自制材料成本D.完工入库的工具模具成本8.废品损失应包括 ( )A.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B.可修复废品的修理费用C.不合格产品的降价损失及产品保管不善的损坏变质损失D.实行“三包”的企业,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造成的损失9.在下列情况下,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的是( )A.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B.制造费用很少C.辅助生产车间不生产商品产品D.车间规模较大10.停工损失应包括 ( )A.停工期内支付的职工薪酬B.停工期内所耗的燃料及动力费用C.停工期内应负担的制造费用D.季节性生产而发生的停工费用三、判断题1.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金额为结存材料的成本超支。

()2.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 ) 3.在辅助生产费用的按计划成本分配法下,为了简化计算工作,辅助生产劳务的差异一般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 ) 4.顺序分配法的特点在于排列在前的辅助生产车间应负担排列在后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

( ) 5.制造费用所采用的所有分配方法,分配结果“制造费用”科目期末都没有余额。

( )6.无论是可修复废品,还是不可修复废品,如果有过失人的赔偿款,则应从废品损失中扣除。

( )四、计算题1.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本月两种产品共同领用主要材料12 375千克,单价20元,共计247 500元。

本月投产的A产品为425件,B产品为525件,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50公斤, 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25千克。

要求: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8月份某企业耗电72 500度,每度电为0.3元,其中:生产产品耗用50 000度(甲产品生产工时45 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30 000小时)辅助生产车间耗电7 000度(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核算),基本生产车间管理照明用电7 500度,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用电6 000度,专设销售机构用电2 000度。

要求:分配本月的动力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电费尚未支付,通过“应付账款”核算)。

8.某企业设有供电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部门。

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6 000元,提供电量3 000度,其中:运输部门耗电500度,基本生产车间耗电2 000度,行政管理部门耗电500度,电费按耗用度数分配。

运输部门本月发生费用10 000元,运输材料物资10 000吨公里,其中:为供电车间提供运输劳务4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9 200吨公里,为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运输劳务400吨公里。

要求:(1)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2)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3)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4)采用顺序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5)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作相应的会计分录。

(计划单位成本:供电车间2.1元/度,运输车间1.2元/吨公里)。

9.企业某生产车间2010年3月份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计生产工时22 000小时,其中:甲产品7 500小时,乙产品8 500小时,丙产品6 000小时。

3月份发生各种间接费用如下:(1)以银行存款支付劳动保护费1 300元;(2)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3)车间消耗材料1 700元;(4)车间固定资产折旧费1600元;(5)辅助生产成本(电费、运输费)转入1 200元;(6)以银行存款支付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及其他支出等共1 200元。

要求:①根据上述业务编制会计分录;②采用生产工时比例法分配计算各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A 2.C 3.B 4. B 5. B6.C 7.B 8. B 9.C 10. C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CD3. ABCD4.BD5. AC6.BC7.ACD8.AB9.AB 10.ABC三、判断题1. ×2. √3. √4. √5. ×6.√ 四、计算题1. (1)材料定额消耗量:A 产品:425×50=21 250(公斤)B 产品:525×25=13 125(公斤)(2)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31252125012375=0.36(3)各种产品分配的材料数量:A 产品:21 250×0.36=7 650(公斤)B 产品:13 125×0.36=4 725(公斤)(4)各种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A 产品:7 650×20=15 3000(元)B 产品:4 725×20=9 4500(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153 000——基本生产成本—B 产品 94 500贷:原材料 247 500 2.动力费用分配率=(5000×0.3 )÷(45000+30000)=0.2甲产品应分配动力费用=45 000×0.2=9 000(元)乙产品应分配动力费用=30 000×0.2=6 000(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 000——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6 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 100制造费用 2 250管理费用 1 800销售费用 600贷:应付账款 21 750 8.(1)采用直接分配法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6000÷(2000+500)=2.4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电费=2 000×2.4=4 800(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电费=500×2.4=1 200(元)运输部门费用分配率==10000÷(9200+400)=1.04基本生产车间分配运输费用=9 200×1.04=9 568(元)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运输费用=10 000—89568=432(元)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14 368管理费用 1 632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6 000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0 000(2)采用交互分配法供电车间费用交互分配率=50050020006000++=2运输部门应分配电费=500×2=1 000(元)运输部门费用交互分配率=10 000÷10 000=1供电车间应分配运输费用=400×1=400(元)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000—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4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1 000—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400供电车间费用对外分配率=(6 000+400-1 000)÷(2 000+500)=2.16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电费=2 000×2.16=4 320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电费=500×2.16=1 080运输部门费用对外分摊率=4009200400100010000+-+=960010600=1.1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运输费用=9 200×1.1=10120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运输费用=10 600—10 120=480(元) 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14 440管理费用 1 56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5 400—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0 600(3)代数分配法假设每度电的成本为x,每吨公里的运输成本为y,列联立方程式:6000+400y=3000x10000+5000x=10000y解得 x=2.147651y=1.10738255运输部门应分配电费=500×2.147651=1 073.82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电费=2000×2.147651=4 295.30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电费=500×2.147651=1 073.83供电车间应分配运输费用=400×1.10738255=442.95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运输费用=9200×1.10738255=10 187.92行政管理部门应分配运输费用=400×1.1073825=442.95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 073.82一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442.95 制造费用 14 483.22管理费用 1 516.78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6 442.95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1 073.82 (4)顺序分配法先分配供电车间费用: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30006000=2 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 000制造费用 4 000管理费用 1 0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6 000 其次分配运输部门费用:运输部门费用分配率=4009200100010000++=1.15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 10 580管理费用 42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 11000(5)计划成本分配法①计划成本分配数额供电车间:3 000×2=60 000(元)运输部门:10 000×1.20=12 000(元)②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供电车间:60 000+400×1.2=60 480(元)运输部门:10 000+500×2=11 000(元)③辅助生产成本差异供电车间:60 480—60 000=+480元(超支)运输车间:11 000—12 000=-1 000元(节约)④会计分录按计划成本分配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80——运输部门 1 000 制造费用 15 040管理费用 1 48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部门 6 000——运输部门 12 000 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 1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80 管理费用 520 9.1)(1)借:制造费用 1 300贷:银行存款 1 300(2)借:制造费用 4 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4 000(3)借:制造费用 1 700贷:原材料 1 700(4)借:制造费用 1 600贷:累计折旧 1 600(5)借:制造费用 1 200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 200(6)借:制造费用 1 200贷:银行存款 1 2002)制造费用分配率=11000/22000=0.5各种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甲产品:7500×0.5=3 750(元)乙产品:8500×0.5=4 250(元)丙产品:6000×0.5=3 000(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750——乙产品 4250——丙产品 3000 贷:制造费用 1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