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春天的花教案二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根的秘密教案三
- 1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
虫一
昆虫挂图一张(昆虫的保护色:蝗虫、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瓢虫)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加深对昆虫特征的了解,知道昆虫保护色的作用。

2、通过相互交流和教师介绍,丰富昆虫的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出示昆虫挂图,寻找昆虫。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昆虫图,这些小昆虫爱与我们捉迷藏,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们藏在哪里?
2、幼儿开始寻找图里的昆虫。

二、教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1、师:小朋友,你们找到了哪些昆虫?为什么有的昆虫你没有发现?
2、师:你发现这些昆虫中哪些颜色最多?为什么?
3、师:你认识这些昆虫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三、倾听故事《捉迷藏的昆虫》,认识保护色。

1、师:昆虫有自己的敌人,许多小鸟都喜欢吃昆虫。

小鸟飞得快,一下子就会捉住昆虫。

昆虫常常会想办法躲起来,让小鸟找不到自己。

2 / 2。

幼儿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精品教案

幼儿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精品教案

幼儿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第二节《捉迷藏的昆虫》。

内容主要包括昆虫的特点、分类、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点,掌握常见的昆虫分类。

2. 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增强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的分类及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昆虫的基本特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模型、图片、PPT、观察盒、放大镜。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昆虫,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激发幼儿兴趣。

2. 新课导入(5分钟)(1)教师展示昆虫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昆虫的特点。

(2)通过PPT介绍昆虫的基本特点、分类及生活习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蝴蝶为例,讲解昆虫的发育过程,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观察盒,让幼儿分组观察昆虫,记录观察结果。

(2)幼儿用画笔描绘昆虫,锻炼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观察昆虫的收获,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昆虫的基本特点2. 昆虫的分类及生活习性3. 蝴蝶的发育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完成记录表。

2. 作业题目:画一幅昆虫画,并介绍所画的昆虫。

答案:幼儿完成画作,并口头介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昆虫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昆虫观察活动,引导幼儿深入了解昆虫的世界,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实效性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通过实物、图片、PPT等多种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昆虫的特点,使幼儿易于理解和记忆。

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大班科学活动精品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物》,详细内容为“捉迷藏的昆虫”。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认识常见的昆虫,并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说出几种常见昆虫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幼儿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不同昆虫之间的差异,提高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中昆虫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常见昆虫的名称、特点和生活习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昆虫标本、放大镜、观察盒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昆虫,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让幼儿对昆虫产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常见昆虫的图片,讲解它们的名称、特点和生活习性。

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外观特征,如翅膀、触角、颜色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4.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分享观察到的昆虫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并剪下来贴在画纸上。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幼儿说出昆虫的名称、特点和生活习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的昆虫2. 板书内容:常见昆虫名称: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昆虫特点:翅膀、触角、身体结构等昆虫生活习性:食性、活动时间、生活环境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并介绍它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昆虫是蝴蝶。

蝴蝶有翅膀、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它生活在花丛中,喜欢吃花蜜。

2. 作业要求: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蝴蝶,并在旁边文字描述。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物世界”,详细内容为“捉迷藏的昆虫”。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认识不同种类的昆虫,并掌握简单的昆虫观察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等。

2. 学会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观察方法。

重点:昆虫的主要特征,常见昆虫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模型、图片、观察箱、放大镜等。

2. 学具:记录本、彩笔、观察箱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昆虫模型、图片等教具,展示昆虫的生活场景,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让幼儿了解昆虫,并学会观察昆虫。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观察昆虫模型或图片,记录下昆虫的特征,并在班上分享。

4. 观察实践(10分钟)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昆虫,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记录观察结果。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小结,强调昆虫的特征和观察方法,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的昆虫2. 内容:昆虫的主要特征常见昆虫的认识昆虫的生活习性观察昆虫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2. 答案示例:蚂蚁:生活在地下或树皮下,喜欢群居,善于搬运食物。

蝴蝶:生活在花丛中,吸食花蜜,翅膀有美丽的花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昆虫知识小竞赛”,提高幼儿对昆虫的认识和兴趣。

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更多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相符合。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章节为《捉迷藏的昆虫》。

教材通过介绍昆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捉迷藏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存智慧和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2.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欲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昆虫的基本特征,了解昆虫的生存智慧和多样性。

难点:观察和描述昆虫的外形特征,捉迷藏的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标本、实物昆虫、捉迷藏道具(如帽子、围巾等)。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记录卡。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发现隐藏的昆虫,引发幼儿对昆虫捉迷藏的好奇心。

2. 观察与描述: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昆虫的特点。

3. 实物观察:展示实物昆虫和标本,让幼儿近距离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加深对昆虫的认识。

4. 捉迷藏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昆虫的捉迷藏方式,培养观察和寻找能力。

5. 创作与表达:邀请幼儿用画笔和贴纸创作自己的昆虫捉迷藏作品,展示对昆虫的理解和想象。

6. 记录与分享:让幼儿将自己的观察和创作过程记录在记录卡上,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昆虫的特征、昆虫的捉迷藏方式、昆虫的生存智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观察家人或朋友,用语言描述他们的特点。

2. 作业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观察与描述、实物观察、捉迷藏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对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昆虫捉迷藏活动,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观察和探索昆虫的生存智慧。

同时,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昆虫馆,深入了解昆虫的多样性。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单元“动物的秘密”,主要围绕“捉迷藏的昆虫”这一主题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昆虫的生活习性、特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角色;学习观察和记录昆虫的行为;探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涉及的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章“有趣的昆虫”。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掌握昆虫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昆虫行为的能力,激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昆虫的生活习性、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观察和记录昆虫的行为,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标本、图片、PPT、放大镜等。

学具:观察记录本、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昆虫,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

回到教室,讨论观察到的昆虫特点,引出本节课主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昆虫标本和图片,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等。

通过PPT展示昆虫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发育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观察昆虫标本,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细节。

每组记录观察到的昆虫特点,进行分享交流。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讨论如何保护昆虫,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鼓励幼儿继续观察身边的昆虫,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的昆虫2. 内容:昆虫的基本特征:身体结构、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等。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益虫、害虫、生态环境保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答案示例:蚂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喜欢群居,善于搬运食物。

蜜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采蜜、授粉,对植物生长有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观察昆虫过程中的兴趣点和疑问,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精品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精品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动物的秘密》,具体内容为“捉迷藏的昆虫”。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点,认识常见的昆虫,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生物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知道昆虫的生活习性。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幼儿能够识别常见的昆虫,并学会保护益虫。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能识别常见的昆虫。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模型、图片、PPT、观察盒等。

2. 学具:放大镜、记录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昆虫,让幼儿在寻找过程中感受昆虫的多样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回到教室,教师通过PPT展示昆虫图片,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昆虫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昆虫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昆虫的名称,巩固所学知识。

4. 分组讨论(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观察记录本上的昆虫图片,讨论昆虫的特点,并进行记录。

5. 分享展示(5分钟)各小组代表分享观察成果,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捉迷藏的昆虫2. 内容:昆虫的基本特征常见的昆虫保护益虫,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昆虫,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示例:蝴蝶,翅膀上有美丽的花纹,喜欢吸食花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对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昆虫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昆虫,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同时,可以组织一次昆虫主题的手工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行选择和组织。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捉迷藏的昆虫》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昆虫的生活习性、特征以及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学习观察和描述昆虫的方法;探索昆虫捉迷藏的游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知道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2. 学会观察和描述昆虫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捉迷藏游戏,培养合作意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昆虫的特征、生活习性的理解和描述。

重点:观察和描述昆虫的方法,捉迷藏游戏的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模型、图片、PPT、捉迷藏游戏道具。

2.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昆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昆虫的特征,激发兴趣。

2. 讲解: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讲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3. 实践:分组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幼儿观察昆虫躲藏的地方,描述昆虫的特征。

4. 例题讲解:以蝴蝶为例,讲解观察和描述昆虫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并尝试用画笔描绘昆虫的特征。

7. 拓展活动:让幼儿扮演昆虫,进行捉迷藏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的昆虫》2. 内容:(1)昆虫的特征:头、胸、腹三部分,六条腿,一对触角。

(2)昆虫的生活习性:种类繁多,生活环境中无处不在。

(3)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益虫、害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用画笔描绘并描述其特征。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昆虫特征进行描述,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和实践,让幼儿对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部分幼儿在描述昆虫特征时仍存在一定困难。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中寻找昆虫,进行观察和描述,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引导幼儿关注昆虫的生活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教学内容1. 昆虫的分类:蝴蝶、蚂蚁、蜜蜂、蚊子等;2. 昆虫的特征:翅膀、触角、六条腿等;3. 昆虫的捉迷藏行为:隐藏、伪装、快速移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昆虫的名称、特征和捉迷藏行为;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昆虫的名称、特征和捉迷藏行为;难点:理解昆虫为什么要进行捉迷藏,以及如何进行捉迷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标本等;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昆虫,引导学生关注昆虫的捉迷藏行为;2. 昆虫分类:展示各种昆虫的图片,让学生根据特征进行分类;3. 昆虫特征:讲解昆虫的特征,如翅膀、触角、六条腿等;4. 昆虫的捉迷藏:讲解昆虫为什么要进行捉迷藏,以及如何进行捉迷藏;5. 实例分析:观看昆虫捉迷藏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昆虫捉迷藏的技巧;6. 动手操作:让学生用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制作自己喜欢的昆虫,并进行展示;7.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关于昆虫捉迷藏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昆虫的捉迷藏1. 为什么要捉迷藏2. 怎样进行捉迷藏3. 昆虫的特征七、作业设计1. 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并注明其特征;2. 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昆虫,记录它们的行为;3. 思考:为什么昆虫要进行捉迷藏?它们是怎样进行捉迷藏的?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昆虫的捉迷藏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观察、讲解、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昆虫的特征和捉迷藏的原因。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昆虫捉迷藏的技巧讲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其他动物的捉迷藏行为,如猫头鹰、变色龙等,了解它们的捉迷藏技巧,培养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1. 昆虫的分类:介绍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蚂蚁、蜜蜂、蚊子等,使幼儿对这些昆虫有基本的了解。

幼儿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教案

幼儿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教案

幼儿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科学教材《捉迷藏的昆虫》。

教材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为:1. 昆虫的特征与分类2. 昆虫的触角与感觉3. 昆虫的飞行与繁殖4. 昆虫的伪装与保护5. 昆虫的生态与生活本节课将重点讲解第一章“昆虫的特征与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昆虫的身体结构、昆虫的翅膀、昆虫的触角等。

2. 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分类,能够识别常见的昆虫。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昆虫的分类。

难点:昆虫的触角的功能,昆虫的飞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昆虫,引导学生发现昆虫的特征。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昆虫的身体结构、昆虫的翅膀、昆虫的触角等。

3. 实例分析: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和图片,分析昆虫的分类,能够识别常见的昆虫。

4.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昆虫,互相学习,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昆虫的特征和分类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昆虫的观察和实践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观察和实践。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昆虫的特征与分类昆虫的特征:身体结构、翅膀、触角等。

昆虫的分类:蝴蝶、蚂蚁、蚊子、苍蝇等。

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下它们的特征,并尝试进行分类。

答案:略2. 调查身边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态和生活习性。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昆虫的特征和分类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昆虫的触角功能和飞行原理方面还需要加强讲解。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昆虫观察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重点是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难点是昆虫的触角功能和飞行原理。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教案目标•通过捉迷藏的游戏,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并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材料•黑板或白板•订制的昆虫卡片,每组3-4张•手电筒•显微镜教学准备1.准备好昆虫卡片,可以是印刷的,也可以是手工制作的。

2.分组准备好每组的昆虫卡片,确保每个组员都有卡片参与游戏。

3.准备好捉迷藏的场地,可以是室内或室外。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今天的科学活动内容:捉迷藏的昆虫。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昆虫的认识和了解。

2.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黑板或白板,向学生展示昆虫的图片,介绍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可以介绍昆虫的外形、翅膀、触角等特征,并根据年龄适当介绍昆虫的分类。

–使用显微镜,让学生观察一些昆虫的标本,让他们亲眼看到昆虫的细节。

3.游戏规则说明(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3-4人。

–每个小组会分配3-4张昆虫卡片。

–捉迷藏的规则是,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卡片上的昆虫信息,到指定的地点找到对应的昆虫。

–找到昆虫后,将卡片带回起始点。

4.游戏实施(15分钟)–将小组成员安排到不同的角色:捉迷藏的人、引导员和裁判员。

–裁判员负责计时和确认卡片是否正确。

–引导员负责帮助小组成员找到昆虫,提供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每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尽量找到更多的昆虫。

5.游戏总结(5分钟)–游戏结束后,组织学生坐下,让他们分享在游戏中的观察和发现。

–讨论每个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引导学生总结游戏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并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扩展活动•给学生提供纸和颜色笔,让他们画出自己印象中的昆虫图画。

•邀请一个昆虫专家来学校,向学生讲解更多关于昆虫的知识。

•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昆虫观察和采集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昆虫捉迷藏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昆虫捉迷藏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昆虫捉迷藏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生物世界》第三节《昆虫捉迷藏》。

主要内容为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掌握一些常见的昆虫特征,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近自然,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能够识别几种常见的昆虫。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使幼儿能够认识并喜爱昆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模型、图片、实物展示盒、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昆虫,让幼儿亲身感受昆虫的生活环境。

(2)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颜色、大小等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昆虫模型、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等。

(2)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实物展示盒,记录观察到的昆虫特点。

(2)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昆虫特点。

(2)让幼儿用画笔、剪刀、胶棒等学具制作昆虫手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昆虫的基本特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昆虫捉迷藏2. 内容:(1)昆虫的身体结构特点(2)常见的昆虫:蝴蝶、蜜蜂、蚂蚁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最喜欢的昆虫,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幼儿根据观察和所学知识,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并描述其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昆虫,增进亲子关系。

捉迷藏的昆虫大班教案

捉迷藏的昆虫大班教案

捉迷藏的昆虫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探索大自然》第四章第二节,主题为“捉迷藏的昆虫”。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学习观察和描述昆虫的方法,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昆虫种类、特征及其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昆虫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种类的区分及其生活习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昆虫的方法,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标本、图片、PPT、观察记录表、放大镜等。

2. 学具:记录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昆虫,观察并记录它们的特点和活动。

2. 例题讲解(10分钟)回到教室,教师展示昆虫标本和图片,讲解各种昆虫的特征、生活习性等。

结合PPT,让幼儿观察、描述昆虫,学会使用放大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观察记录表,合作完成昆虫观察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观察、描述昆虫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捉迷藏的昆虫2. 内容:常见昆虫种类:蝴蝶、蜜蜂、蚂蚁、蜘蛛等。

昆虫特征:翅膀、触角、六条腿、身体结构等。

生活习性:食性、活动时间、栖息地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和活动。

2.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描述昆虫的种类、特征、生活习性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继续观察昆虫,与家长分享学习成果,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昆虫种类的区分及其生活习性的理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昆虫捉迷藏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昆虫捉迷藏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昆虫捉迷藏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物探秘”第三节“昆虫的世界”,主要详细内容为探索昆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通过互动游戏“昆虫捉迷藏”,让幼儿深入了解昆虫世界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生活习性和身体特征,提高对自然生物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身体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重点:昆虫生活习性的认知和探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模型、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放大镜、记录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观察实际昆虫,引导幼儿发现昆虫的踪迹,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昆虫图片,讲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特征,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昆虫模型,观察并记录昆虫的特征,然后进行分享。

4. 昆虫捉迷藏游戏(10分钟)教师将昆虫模型藏于教室各个角落,幼儿分组寻找,找到后需描述昆虫特征,正确则得分。

六、板书设计1. 昆虫捉迷藏2. 内容:昆虫生活习性昆虫身体特征昆虫捉迷藏游戏规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特征。

2. 答案示例:蚂蚁:群居生活,善于搬运食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和六条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昆虫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在描述昆虫特征时存在一定难度,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参观昆虫馆,深入了解昆虫的多样性。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昆虫观察,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昆虫身体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2. 教学过程:随堂练习和昆虫捉迷藏游戏。

捉迷藏的昆虫大班教案

捉迷藏的昆虫大班教案

捉迷藏的昆虫大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探索大自然》中的第三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围绕“捉迷藏的昆虫”展开,通过观察、探索、了解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点,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2. 通过观察和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的认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昆虫模型、图片、捉迷藏游戏道具。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组织捉迷藏游戏,引导幼儿关注隐藏在自然环境中的昆虫。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昆虫模型和图片,讲解昆虫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观察户外昆虫,填写观察记录表,并用画笔和彩泥制作昆虫模型。

4. 分组讨论(10分钟)各小组分享观察和制作成果,讨论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的昆虫2. 板书内容:昆虫的身体结构:头、胸、腹、触角、翅膀、脚昆虫的生活习性:捉迷藏、寻找食物、生长发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身边的昆虫要求: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绘制一幅昆虫画。

2. 答案示例:昆虫名称:蝴蝶特点:翅膀有花纹,触角细长生活习性:喜欢在花丛中飞舞,吸食花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幼儿对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昆虫观察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昆虫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的认知。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物大发现》第三节《捉迷藏的昆虫》。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昆虫的生活习性、特征以及常见昆虫的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提高他们对生物的兴趣。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分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昆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常见昆虫的分类。

难点:如何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掌握昆虫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标本、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放大镜、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昆虫,观察它们的活动。

(2)引导幼儿讲述观察到的昆虫特点,激发他们对昆虫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通过PPT展示昆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特征。

(2)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腿,一般有翅膀等。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描述昆虫的特征。

(2)分组讨论,让幼儿尝试给昆虫分类。

(1)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类成果。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掌握昆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分类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的昆虫2. 内容:(1)昆虫的基本特征:头、胸、腹;触角;腿;翅膀(2)昆虫的生活习性:觅食、繁殖、迁徙等(3)常见昆虫分类:蝴蝶、蜜蜂、蚂蚁、蜻蜓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昆虫,描述它们的特点。

(2)尝试给昆虫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2. 答案:(1)描述昆虫特点: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腿,一般有翅膀等。

(2)分类依据:根据昆虫的翅膀、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昆虫知识的掌握程度。

昆虫捉迷藏教案(合集7篇)

昆虫捉迷藏教案(合集7篇)

昆虫捉迷藏教案(合集7篇)昆虫捉迷藏教案第1篇教学理论依据:《捉迷藏的昆虫》这个活动将昆虫拟人化,和小朋友捉迷藏,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纲要》指出要“寓教育于游戏中”,本活动以游戏为主线,让孩子在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新知识。

同时科学是严谨的,因此活动中的材料多为实物原型。

昆虫的自卫防身方式通常有保护色、拟态、警戒色三种,鉴于中班孩子的认知水平,只选择了其中一种“保护色”,其他的知识留待以后探讨。

教学策略:1、采用观察法和语言交流,引导幼儿对已有昆虫的经验进行梳理。

2、通过捉迷藏游戏,寻找有保护色的小昆虫。

3、通过录像,直观的呈现昆虫自我保护的本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及其作用;4、采用讨论和直观法拓展,激发幼儿探究更多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5、采用游戏操作法,巩固对保护色的理解。

活动目标:1、了解枯叶蝶、螳螂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活动重点:了解枯叶蝶、螳螂、竹节虫三种昆虫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难点:理解“保护色”。

活动准备:1、幻灯片:《捉迷藏的昆虫》2、录像:《昆虫的保护色》《动物的保护色》3、音乐:《春天》《清晨》4、背景图四组,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1、观察昆虫图片,梳理幼儿已有经验。

随着音乐《春天》表演入场。

出示昆虫图片,提问:你认识它们吗?这些昆虫你在哪里见过?2、寻找昆虫,探究保护色的秘密。

(1)出示幻灯片,请幼儿寻找躲藏的昆虫——枯叶蝶、螳螂、竹节虫。

(2)讨论它们身体的颜色和藏身地颜色的关系。

3、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1)观看视频《昆虫的保护色》。

(2)讨论保护色的作用和哪些昆虫有保护色。

4、经验拓展,了解其他动物的自我保护办法。

(1)提问:还有哪种动物有保护色?(2)观看课件:动物的保护色。

5、分组操作:游戏——帮小动物躲猫猫。

幼儿分成四组,将小动物图片放到适合其隐藏的背景图上,然后老师来找小动物,进行纠错和交流。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精选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动物的秘密》,详细内容为“捉迷藏的昆虫”。

通过观察、探索和游戏,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能正确区分昆虫和其他动物。

2. 通过观察和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昆虫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昆虫,了解它们的特点,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模型、图片、PPT、捉迷藏游戏道具。

2. 学具:放大镜、画纸、彩笔、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寻找昆虫,让幼儿亲身感受昆虫的生活环境。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找到的昆虫都有哪些特点?它们在做什么?”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昆虫模型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

(2)教师讲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2)教师指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记录下它们的特点。

4. 游戏环节(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捉迷藏游戏,让幼儿扮演昆虫,寻找藏起来的“昆虫”。

(2)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昆虫的特点,提高观察力。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所学内容,巩固昆虫的特点。

(2)教师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让幼儿意识到保护昆虫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捉迷藏的昆虫2. 板书内容:(1)昆虫的基本特征:头、胸、腹;三对足;一对触角。

(2)昆虫的生活习性:种类繁多,生活在各种环境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根据幼儿画出的昆虫,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幼儿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教案

幼儿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教案

幼儿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奇妙的生物世界》第三节《捉迷藏的昆虫》。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昆虫的身体结构,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探索昆虫捉迷藏的秘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掌握昆虫的身体结构和名称。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昆虫的兴趣和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生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昆虫的身体结构和名称。

难点:昆虫捉迷藏的秘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昆虫标本、图片、PPT、视频等。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昆虫,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昆虫标本,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学习昆虫的名称。

(2)通过PPT、视频等形式,让幼儿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

3. 随堂练习:(1)发放观察盒,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巩固昆虫的身体结构和名称。

(2)组织幼儿进行“捉迷藏的昆虫”游戏,探索昆虫捉迷藏的秘密。

4. 讲解昆虫捉迷藏的秘密:昆虫通过保护色、拟态等方式,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达到捉迷藏的目的。

六、板书设计1. 昆虫的身体结构:头、胸、腹、翅膀、触角等。

2. 昆虫的名称:蝴蝶、蚂蚁、蜻蜓、蝗虫等。

3. 昆虫捉迷藏的秘密:保护色、拟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自己喜欢的昆虫。

(2)与家长一起寻找身边的昆虫,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

2. 答案:(1)幼儿画的昆虫需包含昆虫的基本结构。

(2)观察记录表需填写昆虫的名称、生活习性等信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昆虫博物馆,深入了解昆虫的世界。

(2)开展“保护昆虫”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捉迷藏的昆虫大班科学教案

捉迷藏的昆虫大班科学教案

捉迷藏的昆虫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昆虫的保护色和拟态现象,知道这是昆虫自我保护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中生命奥秘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昆虫保护色和拟态的概念及作用。

帮助幼儿观察和发现生活中常见昆虫的保护色和拟态现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区分保护色和拟态这两种不同的自我保护方式。

培养幼儿在观察中独立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观察法提供昆虫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仔细观察,发现昆虫的特征。

2、讨论法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和想法,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游戏法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昆虫保护自己的方式。

4、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小实验,如模拟昆虫的生活环境,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昆虫的自我保护策略。

四、教学准备1、各种昆虫的图片、视频资料,包括具有明显保护色和拟态的昆虫,如竹节虫、枯叶蝶、螳螂等。

2、实验材料,如不同颜色的背景布、玩具昆虫模型。

3、制作教学 PPT,展示昆虫的生活环境和自我保护方式。

五、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

老师先藏起来,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我。

教师藏好后,让幼儿寻找。

找到后,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能找到老师?教师:那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也有很多小动物会玩捉迷藏,而且它们藏得可好了,很难被发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会捉迷藏的昆虫。

2、认识昆虫的保护色(10 分钟)教师播放 PPT,展示一些具有明显保护色的昆虫图片,如绿色的蚱蜢在草丛中、棕色的蝗虫在土地上。

提问幼儿:你们能看到这些昆虫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相似之处,讲解保护色的概念:昆虫的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相似,不容易被敌人发现,这就是保护色。

3、认识昆虫的拟态(10 分钟)展示竹节虫、枯叶蝶等具有拟态特征的昆虫图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延伸,活动过程等内容,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加深对昆虫特征的了解,知道昆虫保护色的作用。

通过相互交流和教师介绍,丰富昆虫的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科学活动捉迷藏的昆虫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捉迷藏的昆虫
活动准备:
昆虫挂图一张(昆虫的保护色:蝗虫、螳螂、枯叶蝶、竹节虫、瓢虫)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加深对昆虫特征的了解,知道昆虫保护色的作用。

2、通过相互交流和教师介绍,丰富昆虫的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探究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出示昆虫挂图,寻找昆虫。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昆虫图,这些小昆虫爱与我们捉迷藏,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们藏在哪里?
2、幼儿开始寻找图里的昆虫。

二、教师设疑,引导幼儿寻找答案。

1、师:小朋友,你们找到了哪些昆虫?为什么有的昆虫你没有发现?
2、师:你发现这些昆虫中哪些颜色最多?为什么?
3、师:你认识这些昆虫吗?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三、倾听故事《捉迷藏的昆虫》,认识保护色。

1、师:昆虫有自己的敌人,许多小鸟都喜欢吃昆虫。

小鸟飞得快,一下子就会捉住昆虫。

昆虫常常会想办法躲起来,让小鸟找不到自己。

2、师:花螳螂刚生下来的时候,还是幼虫。

它躲在花朵的中间,就像花蕊,小鸟怎么也找不到它。

枯叶虫就像一片破叶子,它爬到树枝上,停在那里,就像小枝干。

要是不仔细看,谁也找不着它。

如果没有这样的本领,昆虫就很容易被它的敌人吃掉。

3、师:小朋友,想一想,昆虫的这种保护户自己变色的方法叫什么呢?
四、师幼交流,认识几种常见昆虫的保护色。

1、师:小朋友,你知道昆虫保护色的方式有哪几种?
2、师:请小朋友互相讨论一下,也可以向同伴介绍一下。

3、师小结归纳:有身体颜色与周围环境相同相似的昆虫。

如:螳螂、枯叶蝶。

有身体颜色会随着环境而变化的昆虫。

如:蝗虫。

有身体颜色鲜艳,警告对方自己是有毒的,不要伤害自己的昆虫。

如:瓢虫。

4、师: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请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昆虫,继续探讨昆虫的秘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