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析
浅析小学科学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浅析小学科学课堂探究的有效性黄洪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课程理念。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学学习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然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特别是科学探究的低效运作,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因此科学探究活动低效性问题,也成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小学科学课堂科学探究低效原因分析从众多的科学课堂教学案例来看,影响科学探究低效性的原因很多,就目前小学课堂探究活动的低效性表现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探究的无序性。
让学生围绕某一课题进行自主探究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和自我理解,培养独立、能动地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自主探究活动的组织却存在较多误区。
教师不知该如何发挥自己在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把握不好活动的节奏和时间。
例如,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上安排好几项活动,结果每一项活动都不到位,学生对关键问题不能形成完整认识,对科学的本质更不能准确把握;还有的教师安排活动时间较长,活动形式单一,而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都较差,活动时间过长会使学生对活动失去兴趣;还有的教师把握不好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度”,或者仍然采取自己设计问题,将活动步骤详细指给学生的办法,这样的探究自然称不上自主探究;或者采取“完全放手,一切交给学生自己”的方式,结果学生在缺乏仔细思考、探究目的尚不清楚的情况下,拿到材料就“动手”,这样都难于达到探究的目的。
2、合作探究的低效性。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
合作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因此科学教师很注意学生的合作学习。
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只是关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而没有真正发挥好群体的智慧,没有起到合作学习的效果,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却没有深度。
探寻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探寻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所关心的问题。
科学课堂不仅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的舞台。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更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是科学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核心,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具备过硬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素养,只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科学素养才能保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教师需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比如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发现来学习科学知识。
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比如提高课堂管理能力、情感沟通能力、激励引导能力等,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支持学生的学习。
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注重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交流,从而丰富学习方式、促进知识交流。
教师还要注意课堂文化的营造。
科学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的重要场所。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布置、教学环境等形式来创设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度过每一堂科学课。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外,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离不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受益者,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小学科学强调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注重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走近生活,结合生活实践操作,并在回归生活的基础上拓展延伸科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科学课堂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生活”的理念,科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已有的知识,通过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生活情境,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科学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科学教学回归生活。
一、走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讲述应用性科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如,在教学《热传导》一课中,有老师提出:“有一个婴儿肚子饿了,老奶奶想冲一杯牛奶来喂小宝宝,但牛奶太热不能马上喂;你们能不能帮老奶奶想一个好办法,让小宝宝快一点喝到这杯牛奶啊?”情境的感染下同学们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纷纷前来献谋献策:“用筷子不停地搅拌能够使牛奶快一点冷却。
”“用两个杯子把牛奶倒来倒去……”从生活情景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学生有了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就会感到科学不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接近,对实验设计也就会感兴趣了。
二、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理解学习材料探究是一种实践的过程、一种体验的过程,也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要提高科学探究效率,有效选用探究材料是基础和关键。
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
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除了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以外,更多的是提供给学生一些生活中的材料,例如塑料直尺、橡皮筋、纸张等,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
并请学生课后继续研究身边常见的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三、结合生活,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教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电》,老师每一节都结合生活让学生动手操作,课前准备好各小组实验材料,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老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掌握了科学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 凸显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凸显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索学习能力逐渐受到重视。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促进他们主动思考,更能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科学课堂的单调与乏味,给予了每个学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小学科学教师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一)可以增强课堂互动性。
传统的教学课堂往往是教师在上面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记笔记。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经典,但无疑是单方面的输出,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学生会逐渐感觉到压抑和沉闷,最终对科学课堂产生厌恶的心理。
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则可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互相交流意见,在激烈的讨论中提升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在以往的小学科学课堂中往往是受到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他们被动学习,很少有自己的思考,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学习上不具备自主性、积极性。
如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则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当他们在课堂上遇到没有搞懂的问题时,第一反应不再是放弃或询问老师,而是与周围的同学合作探讨,自行探索答案。
学生不再认为科学课堂是一种煎熬,反而会在合作交流中自然而然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甚至产生主动探索的心理。
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会大大提升。
(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体系,也许对应付考试有着帮助,但归根结底学生没有相应的思考。
而如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会大大提升,他们在互相交流的同时经常会“灵光一现”,而这种想法往往会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出新的思路。
这种教学方式避免了学生只会“死读书”的状况,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灵活性。
二、小学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一)实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科学地分组。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课堂2019年04月新教育时代148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曾雪琴(重庆市渝北区宝圣湖小学校 重庆 401120)摘要:新课程指出:小学科学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科学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究、质疑和研究。
要让他们经历一个个科学实验活动,从中获取科学知识,增长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这就需要在科学教学中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式学习,而不是形式化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当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
因此提高科学课的有效性迫在眉睫,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从科学课的实施现状看,多重障碍不断凸显,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任教的科学教师科学素养难以胜任自己所任教的学科,这已成为制约科学课程改革的“瓶颈”。
教师的科学观严重缺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经常规定学生按时完成实验或探究活动,同时在评价学生的探究结果时非常关注是否已有的或预设的标准答案一致,很少重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情感体念。
更为严重的是,现阶段的科学教师普遍没有深切意识到开设科学课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全面提高的巨大的现实意义,不理解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把任教学科当成一项苦差事,缺乏改革、创新的信心和动力。
一、小学科学教学的真正有效性的含义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真正有所得,才可称真正的有效性。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方面,小学科学教学的宗旨是培养科学素养,而培养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
否则,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句空话。
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电磁铁的构造、基本性质以及改变磁极的办法,你就得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电磁铁,亲自去实验、去研究;要让学生搞清小电动机转动的奥秘,你就得让学生亲自去拆开电机看构造并接通电源看转动。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观察思考新课程NEW CURRICULUM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核心课程,其宗旨在于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那么怎样能够使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呢?一、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准确把握教材仅仅提供给教师一定的思路和模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当对于教材之中的逻辑结果以及一些科学体系进行准确把握,把握在教材之中出现的重点以及非重点,把握教材中的一些疑点以及难点问题。
然后重组并整合一些教学内容,通过更好的内容加工教材,依照教学内容,研究有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并设计相应的活动,使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更加轻松且有趣。
另外,教学活动应当以学生原本的知识为基础,出发点在于学生困惑的地方,把握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兴趣点及起点等。
二、积极准备实验需要的器材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实验内容,其中包括演示、探究以及学生实验等。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技能,并归纳相应的结论,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准备相应的器材以及仪器,从而能够使试验教学过程取得圆满成功。
三、课堂教学结构应当精心设计一节课效果怎么样,有什么样的质量和课堂结构的合理性有关。
所以说,进行课堂结构的精心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小学科学课堂结构的设计,出发点是整体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科特点得到突出,不但能够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而且还应当与教材之中的课文要求相符合,不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相违背。
所以说,这种结构应当突出如下内容:1.结构应当与学生的心理以及年龄特点相符合,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十分有利。
2.结构应当协调于学生的认知过程,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知识的完善十分有利。
四、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对教学思想产生一定的制约,通常将小学科学看作一定的知识性学科,其中的任务是让学生获得一些比较浅显的知识,教材的职能也是教授一定的现有知识。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要】 追 求课 堂教 学的有效性是新 学 生 展 示 杯 子 相 同但 水 位 不 同 、然 后 是 杯 子 不同水位相 同、然后是杯子和水位都不 同, 现课 堂教 学优质化 的必然渠道。小学科学课 让学生观察说出哪杯水多 ,通过难度的增加 作 为 一 门探 究性 很 强 的 自然 学 科 .更 需 要教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最后 教师向学生介绍 师 把 课 堂教 学 内容 与 大 自然 、 社 会 生 活 中的 量筒 等策略液体的工具 ,并 引导学生将刚才 各种现 象结合起 来进行 教学,使课 堂充满亲 的观察通过量筒检验看是否正确。通过学生 切 感 和 自主 学 习 的 感 觉 。 笔 者 结 合 自 己的教 的 自主探究 ,学生加 深了对 所学 知识的理性 学经历 ,对 小学科 学课 堂教 学的有效性问题 认识 ,提高 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进 行 分 析 和 探 讨 , 旨在 通 过 研 究 。 能调 动 更 三 、教学过程活动化 多 的 教 师 实现 课 堂教 学 的 高 效 化 .使 小 学科 小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 中培 养 学课 变得 丰 富 多彩 。 学生 的实践 能力、创新精神 和合作 意识 。教 【 关键词 J 、 学 科学;课堂教学; 有效性 师在教学过程 中可 以通过设置合理 的教学任 务 ,让学生分组协作完成 ,将教学过程活 动 新课程 改革 背景下 ,课堂教学 已经成为 化 ,不仅激发学生 的参与意识 ,而且在任务 教师 贯彻 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 ,提高小学课 解决过程中培养 了学生的实 堂教学 的有 效性是培养学生 的知识技 能,贯 践能力和合作 意识。教师在 彻新课程理 念的必然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是 分组教学时要注意分组的合 门旨在培 养小 学生基础科学素养的综合性 理性 、任务的针对性、过程 学科 ,具有实践性、开放性 、生活化的特点 。 的有序性、总结 的及时性 , 小 学 科 学 的课 堂 教 学 不 应 只 停 留在 教 会 学 生 教师在整个过程 中发挥指导 “ 是什 么”的阶段,而应 该通过 教师的启发 和辅助作用 。 性 教 学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在 教学 过 程 中 的 主 体 四、合理 利用 多媒体 地位 ,培养学生 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精神。随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直 着素质教育理念 的深人人心 ,教 师应 创新教 观 陛 、多 样性 、新颖 性 的特 学方法 ,努力提高小学科 学课 堂教学的有效 点,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
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论数(0) 浏览数(3) 推荐数(0) 发布人:武转红(清徐县)发布时间:2012-03-26传统的科学教学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
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并不理想!学生不善于倾听,探究活动只停留于表面上的热闹。
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有效教学要关注的是学生。
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服务者,而不是一个灌输者。
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
一、关注学生发展,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蚯蚓》一课时,给学生提出了蚯蚓在在什么地方生活?你在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为什么?观察蚯蚓怎样爬行?蚯蚓能长时间放到水里吗?让学生回家实地考察验证。
二、重视教学情境化,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1、科学实验情境。
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时获得的大量的感性信息。
带着问题去探索,接受新知识。
2、生活经验情境。
科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科学,它跟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现代科学前沿问题有密切的联系。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这样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设疑创设情境,提高学习有效性“一石激起千层浪”,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学生一定的悬念,他们的好奇心会随之而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解疑,可极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思考,探索的欲望。
当他们处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适时给予解惑,使之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会随老师疑点,不断思索。
农村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浅析农村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摘要:在农村开展科学课堂的教学,只要在课堂上积极探索新路,确保课堂教学有成效,就可以大大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当前,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改革强调“有效性教学”。
我认为,我们农村在科学课堂改革方面也有它独特的优势,课程资源特别丰富,我们农村的生物园地比城市广阔千倍、数量和种类也丰富万倍,这不是我们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吗?因此,我认为在农村开展科学课堂的有效性研究是可行的,只要在课堂上积极探索新路,确保课堂教学有成效,就可以大大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在农村的科学课堂上,尤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活用教材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一个思路、一个模式。
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逻辑结构、重点和难点,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而农村的教学活动则要以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找准学生学习的新起点。
如我们可以根据季节时令来合理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顺序,把《各种各样的花》、《花的构造》安排在百花争艳的三月份,让孩子到户外去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掌握花的共同牲,了解花的构造,认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再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如《蜗牛》中蜗牛没有脚却怎么能在地上走?《蚂蚁》中的蚂蚁是怎么找到回家的路?让学生带着最感兴趣的问题学习,往往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关注过程科学是一种需要探索的过程,而我们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取新的科学知识、认识科学的过程。
所以我们要关注课堂教育的全过程。
对于每一节课,要思考这些内容最重要的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因此,农村的科学课堂更应重视以下几个过程:1、丰富课程资源在农村。
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农村自然资源,对于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科学课程,农村的田间地头、树林、灌木、草地、池塘、河流等都为学生学习科学提供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然而,如何让小学生在课堂中更有效地学习科学知识呢?本文将谈及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方式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例如,通过实地观察探究,交流讨论,课堂问答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贯穿课程的教育活动科学知识的学习,不应该仅限于课堂内部。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贯穿课程的教育活动,如科学实验、科学观察和科学陈述等活动,这样有助于满足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强调互动性和探究性课堂要注重互动性和探究性,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通过组织小组活动,让小组成员自行进行科学实验设计,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自然风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体现个性化视角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较为明显,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应该体现个性化视角。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科学知识和实践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成果。
五、注重评估反思教学总是需要评估和反思的,小学科学课堂亦是如此。
教师应该组织课堂评估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从而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错误性。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贯穿课程的教育活动,强调互动性和探究性,体现个性化视角,注重评估反思,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些 比较独特的引入方法 , 如在 “ 例 改革开放是我 国的一项基本 国策 ” 的一课 中, 教师可在讲授课本 内容之前先播放一首< 春天 的故事》 ,那优美 、雅致 的旋律深深地叩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 灵, 同学们情不 自禁地 哼唱起来 。在歌声 中, 教师及 时进行弓 l
3 注重 形 成 性 评价 对 学 生 发 展 的作 用
学生是学习 的主体, 评价应以学生的综 合语 言运用能力发
展为出发点 。 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 自 树立 自信; 评 我, 应有助于
学生反思和调控 自己的学 习过程, 从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的不断发展 。 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 自我评价对学生能力发展的
山 东省 泗水县 泉林镇 卞桥 小 学
传统的科学教学教师教的辛苦, 学生学的痛苦。本人结合
颜
伟
小学科学学科特性、小学生的特点以及有效性教学的特点, 谈
小学生・ 教学实践2 1 年 5月第 5期 Lt e e r e g z e Ma 0 1 N . 01 il L a n r t Ma ai , y2 1 , o 5 n
参与评价,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 化。提倡形成性评 价与终 结性
评价相结合, 既关注结果, 注过 程, 又关 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定性
评价与定 量评价相结合, 以定性评 价为主; 与 自评相结合, 他评
以 自评为主;综合性评价和单顶评价相结合 ,以综合性评价为 主 。每个学生 的认知风格 、 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是有一 定差异的。在 日常教学 中, 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 当的评价方式, 出不同的评 价 目标, 允许学生 自主选择适 设计 并
形成性评 价可在课 堂内外进行 , 如课堂学 习活动评 比、 日
探寻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探寻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科学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而科学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的影响。
虽然小学科学教材内容丰富,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形式。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导致学生对科学课堂产生兴趣缺失。
为了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在选择和呈现教学内容时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探索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受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限制。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过于注重灌输式的教学,而缺乏学生参与和实践的环节。
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缺乏思维的激发和创新的机会。
为了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只有教师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所有的小学科学教师都能够积极投入到提升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工作中,为培养未来的科学家和创新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在小学阶段,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之一。
而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和学习习惯的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尤为重要。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科学兴趣的培养和科学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可以通过引入教学实验、教学视频和趣味科普知识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二、引导学生的实践探究小学科学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野外观察和科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探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注重启发性思维科学课堂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记忆阶段,更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分析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和创造性的表达,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注重个性化教学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上的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各异,因此在教学中注重个性化教学是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可以在科学教学中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和案例,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喜爱和热爱。
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六、开展跨学科教学小学科学课程可以通过开展跨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紧密结合,创设情境,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探寻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探寻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科学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小学科学课堂作为学生接触科学知识的主要场所,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当前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等,这些问题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探寻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需要从教学内容入手。
目前,许多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内容都比较单一,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知识的灌输上,而缺乏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和现象的内容。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对科学失去兴趣,也难以培养学生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师们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除了传授基础的科学知识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并理解科学规律,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亲身体验,也能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记忆。
在讲解动物分布的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让他们亲眼见到动物生活的环境和规律,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丰富了教学内容。
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们需要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实验探究、游戏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和讨论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到知识的构建和探索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在讲解水的变化过程时,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蒸发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规律,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知识,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74教育版内容摘要:科学课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小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的任务。
小学科学是一门探究性的学科,教师要认真分析课改对科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分析,并通过恰当活动的组织和相关教学方法的应用来确保这些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提高科学课堂有效性时,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本文分析了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 策略一、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如今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尤其对其中的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更为看重,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习惯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学科的教学十分必要。
科学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探索的习惯。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对提高小学课堂课堂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针对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训练。
在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认为提高科学课程的教学有效性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必要性,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便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学生观和价值观念的养成。
还有一些教师认为,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主要是通过采用各种教学手段的形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以便能够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1.教师应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小数科学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最佳。
教师应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并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案的编写,以便每个教学环节都能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符合课堂的教学规律,促进科学课堂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3-12方法交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一门科学课程。
探究是科学活动的本质,有利于学生形成个人的良好素质。
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其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学好小学科学的重要途径。
而有效的激趣,是探究的开始。
那么教师如何让小学科学教学更加有效呢?我认为教师既要注重教学设计,又要注意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
一、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技巧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设计教师教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实现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课堂教学设计影响教师及学生在上的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点,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术。
要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注重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设计中的一些技巧。
1.教学设计的目标要具有明确性有什么样的目标,就可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这个道理在学科课堂也是适用的。
任何一节课都有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小学科学的目标能否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科学思维很重要。
如学习《各种各样的能量》一课,引导学生通过控制小台灯的亮与灭和发现点的能力,进而让学生探究电这种能量是什么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如果在目标设计上只是为了知道电是一种能量,学生不会更多地将兴趣放在课堂上。
2.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我们都知道教学设计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学生的目前状况是什么。
第二个环节是我们上好此课的目标是什么。
第三个环节是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第四个环节是我们最终的结果如何,即我们可能有怎样的结果,如何去评价。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也要遵循这样的过程,我们教师也只有注意这样的过程,才能达到教学实效,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有效。
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要注意几个点。
(1)摸清学生的学情。
科学学习并非像想象的那样,每个学生都很有兴趣,和探究热情。
为此我们要在摸清学生学情的情况下,去设计教学过程。
如,在《认识液体》时,我们就固体向液体的转化上去探究问题,这样学生就对液体有了一定的区分,而不是简单的认识。
浅析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龙源期刊网 浅析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者:李秀琴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7期摘要:科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实验则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强化学生知识理解、掌握与运用的关键所在。
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当前很多小学科学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且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落后,导致整个实验课堂教学效率低、效果差。
对此,本文将从提供充足探究时间、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与加强实验目的性认识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和论述提供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地位也因此日益凸显。
同时,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教师要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倾向,给予实验教学充分的重视程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
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必须要顺应时代和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思想,推动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转变与革新,以促进小学科学实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一、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保证有效科学实验课堂教学通常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而要实现科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就必须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探究时间。
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的开始之前,对整个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做好充分的设计,并在安排学生实验探究的环节上,为学生們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和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深入思考、动脑、分析与探究,充分的发散思维、活跃思想,这样才能为时实践操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保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让瘪乒乓球鼓起来》这部分内容时,为了保证学生们的实验效果,在本次实验教学中,笔者为学生们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时间。
在实验开始前,笔者为学生们准备好本次实验所需的实验道具,上课后,笔者先为学生们演示一遍本次实验的过程,让学生们熟悉实验中的细节,然后,笔者将时间交于学生们,让学生们根据笔者的演示,独立完成实验。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析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析明月小学文丽华在进一步深化现实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人们往往对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但集中反映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实际普遍存在的有效性问题,即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
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我们即使有再好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改变目前教师和学生负担过重而教学质量低下的现状。
因此,在推进课堂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重要。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那么,如何变辛苦的教学为有效的教学,变痛苦的学习为轻松的学习呢?有效教学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念。
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提高,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例如我在教学地震时,就由同学们熟悉的5。
12大地震引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机。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目的地主动参与。
我与学生激情互动时,适时地说明了本次课的目的是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学生明确了目标,马上开始探究实验。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例中我们发现:“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流程设计,形成了鲜明的结果对比”。
有效性教学要关注的是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小学科学课堂必须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三维目标。
促使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指标。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教学情境。
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成为教学设计的有用资源。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我们可以建立起“生活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从被动学进入主动学状态,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地震》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课件打出字幕:新华*北京5月12日电据中国国家地震台*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6级地震。
接下来播放灾后损失的文字、图片和视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小学阶段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型课程,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承担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
小学科学教学以科学探究为核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的本质,引领他们感受科学、体验科学,从而在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方面获得了发展。
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每一天、每一节课所追求的目标。
当我们每一次在实验室准备好实验材料等着学生走进教室时,都会想这堂课我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带着这个不变的问题尝试了一堂又一堂不同的科学课堂教学。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高效课堂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探究。
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巧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都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提高课堂效率。
如教学《谁流得更快一些》时,我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水和油这两种液体,发现它们都会流动。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液体:洗洁精(师出示三种液体)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你们推测,谁会流得更快一些?(师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到底谁流得快一些。
这样,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猜测。
二、妙用有效提问策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提问是引发学生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出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师生沟通手段,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之一。
教学《增强抗弯曲能力》一课时,在对“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实验研究中,通过“同学们推测形状改变可以增强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我设计了“下一步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可以折哪些形状”、“估计哪些形状有较好的抗弯曲能力”、“怎样进行测试”等一系列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可以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中更好地把握住观察的重点,更好地控制相关变量,使实验方案更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实验操作结束后,又通过“观察测试的数据,与没有折的纸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的研讨与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从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把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师指导准确把握,促进学生有效建构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导,现代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然而,现在的有些教学中,教师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常常忽视教师的指导,认为教师指导多了,就会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
笔者认为,这样的想法有失偏颇,有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完美结合。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理应全程参与指导,只是要掌握好指导的“度”。
指导并非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启发思维,适时地点拨,指导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表现为启迪和激励。
如在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教师可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完善方案;在学生开展实验时,教师应全程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帮助;在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时,教师应组织学生围绕关键问题开展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闪光点,拓展学生的思维。
同时,在上述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不急”。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能“急”,不能学生稍有犹豫就马上脱口而出,向学生出示解决问题的方法乃至结论,惟恐学生对问题理解出现偏差,不给学生思考、停顿的机会,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此种教学行为最终的结果是学生无法建构自己的理解,对新问题更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判断。
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要留有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观察、质疑、猜想、探究、归纳,
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与需要探究的问题之间建立起联系。
如果学生还有困难,教师可以适时
地提出一些观点或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还可以引导其他学生针对这个
问题开展讨论、交流,从而从学生中产生新的想法。
有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信息方面的支持,比如利用一些图示、课件进行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
四、创设民主教学氛围,促进师生有效交往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及
共同发展。
传统的教学活动,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教学活动中师生之
间的互动,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因此在课堂中
构建师生的有效交往、营造民主的氛围是使探究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全新的教学观,通过改变教学行为,重新定义教师的角
色内涵,把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多倾听学生的发言,多给学生发表不同意
见的机会,多表扬学生的独特见解,这样才有利于和学生构建平等的、互为主体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出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
科学素养的养成是个漫长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与探究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科学探究中
体验、思考、自我建构、发展逐渐积累和提高的过程。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养成学生科学素
养的主要途径,是我们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所在,只有课堂教学“有效”了,才有可能使学生
在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方面获得发展,才有可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因此,广
大科学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理念来引领自己的教学行为,
以“有效”的“教”来保证学生“有效”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