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点及德育渗透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掌握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德育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更是通过阅读、写作、讨论等方式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现德育渗透呢?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德育渗透的课文选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方面,应该遵循语文教材的选文原则,选择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课文。
在德育渗透的角度考虑,还应该选择一些具有积极向上价值观念的课文,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或者一些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美的也能够从中汲取正能量,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德育渗透的阅读和写作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具有思想性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在评阅学生的作文时,也可以注重学生作文内容中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写出富有道德情怀的作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语文知识,更能够得到德育熏陶,培养积极的思想品质。
三、德育渗透的互动讨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
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一些价值观念的认识和看法。
这样的交流互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够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
学生在和同学的交流中,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从而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德育渗透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朗读、演讲、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表演,可以更好地体验到课文中的情感色彩,进而引发对课文思想和道德情感的体验和感悟。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通用11篇)

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通用11篇)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总结篇1《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因而,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要落实语文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课文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文道统一。
笔者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一粗浅探讨。
一、在感悟汉字的深奥莫测中渗透德育。
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经常从汉字的造字原理上与学生进行推敲。
这里有时就蕴含一定的德育因素。
例如:如“爱”字,它的繁体字是“愛”。
字的顶端是“放在盘子里的一颗心;中间的心表示发自内心地对待朋友(也包括亲人),这就是爱”——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诸如此类,我们通过解说汉字原理,使学生深刻理解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对汉字与汉语言作为母语产生发自心底的自豪感,渗透德育教育。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1、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落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我们通过学习《沁园春·雪》—毛泽东等课文,激发爱国之情;通过学习《陈涉世家》等课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2、求实教育。
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通过寻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让学生明晰要正确的寻找事物的正确答案。
让学生在体味、赏析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思考与把握。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只有学生亲耳所听、亲眼所见、亲手去做,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感染力。
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机会。
如:在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中,我为学生布置系列作业:一是写调查报告。
让学生调查身边的人,去了解党在我心中的巨变。
二是开展体验教育活动。
在条件尽可能允许的条件下,试着用柴火做饭、用蜡烛度过夜晚等,来感受祖国今昔昔比的巨变。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德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可以通过选择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课文和阅读材料来渗透德育。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选择一些以道德为主题的课文,如感恩、友爱、勤奋等。
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榜样去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可以通过课堂话题和讨论来渗透德育。
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和德育相关的话题,如诚实、守时、尊重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什么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
可以通过学生作文活动渗透德育。
作文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德育教育的有力途径。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关于道德的作文,如感谢父母、帮助他人、敬畏自然等。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表达对道德的理解和认识,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可以通过诗词歌赋来渗透德育。
中国古代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通过学生朗诵和演唱古代诗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到其中蕴含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
也可以让学生创作一些现代的诗歌和歌曲,以表达对道德的理解和追求。
可以通过故事和小说来渗透德育。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讲一些具有启发意义和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和小说,如《小五义》、《红楼梦》等。
通过这些故事和小说,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人生道德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
通过选择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课文和阅读材料、课堂话题和讨论、学生作文活动、诗词歌赋和故事小说等多种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能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一、引言德育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有品德、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语文教学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平台,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健康的道德品质。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二、阅读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教材,让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美,学习道德和品行。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名著,如《小儿女》、《聪明的一休》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了解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为他们提供正确的道德引导。
三、注重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生动的故事、给予学生情感启示,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情感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通过对情感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并使他们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使他们亲身体验并感受到不同道德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分配任务,同学之间要相互合作、互相支持,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相互关爱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五、生活实践活动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德育教育还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读书、写作等相关的活动,例如课外阅读活动、作文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道德和品行,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评价和反思对于德育教育的实施,评价和反思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平时表现评价、小组互评等方式,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激励。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以便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及时的改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本文将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课文分析和课堂教学四个方面介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阅读教学1. 注重选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选材,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和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教学。
这些作品可以是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是具有启发意义的生活案例或者轶事。
通过选材的严格把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道德启蒙和情感熏陶,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2. 引导学生审美情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审美情感。
通过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进而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这种审美情感的培养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 引导学生品德思考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所展现出的人物品德、行为选择等进行思考和评价。
通过这种引导,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自觉接受道德观念和道德评判,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二、写作教学1. 设计富有教育意义的写作题材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写作题材,如感恩、助人为乐、孝敬父母等。
通过这些题材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思考人生道德和情感情怀,使写作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表达,更是对个人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达。
2. 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善于用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人情。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和体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从而在写作中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传递正能量,用文字传递爱、传递希望、传递正能量。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语文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而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语文课程也拥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是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语文阅读与德育有机融合阅读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之一。
而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故事中所具有的道德教育内涵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精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如《小兔乖乖》、《孔雀开屏》等具有鲜明道德教育色彩的故事,进行深度解读,引导学生认识其中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让学生从整体上悟出“人生道路”和“人生目标”。
二、语文写作与德育内涵结合语文写作是以语言为工具,展示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笔者的教学中,常会以“让学生爱祖国、语言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等为主题,撰写小作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自己的心中所想所想,并在写作过程中让学生深化对命题主题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个过程,既是语文教育过程,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过程。
在语文写作中,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点评、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培养道德情感,让学生知识和道德的成就相互促进,达到综合德育的效果。
三、课堂讲解与个人修养并重课堂上,作为教师既要在语文知识的讲述方面下力气,也要在对学生人文修养的培养上下一番功夫。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意识到语文教育的德育价值,以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智慧为目标,在重点难点的解释过程中,适当融入德育内涵,让学生有意识地从中获取道德成长的机会。
例如,当讲解一则“大雁做爱心”的故事时,可以就文中叙发生的丰富感情来明确表达“爱的力量”和“团结一心”的道德认知。
同时,还可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及现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信息与事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感知并积累道德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
一、通过课文内容进行引导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古诗词、古文、现代散文、现代诗歌等。
这些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解读课文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比如通过诵读古诗词来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操,通过分析古文来了解古人的品德修养,通过朗读现代散文来感受作家的人生态度等。
通过课文内容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
二、通过阅读材料进行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道德情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
比如一些感人的故事、勇敢的英雄传奇、感恩的故事等,通过这些阅读材料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正义之心、同情之心等。
通过阅读材料进行德育渗透可以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的也得到心灵的洗礼。
小学生的写作活动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可以通过作文、诗歌创作等形式进行德育的引导。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关于家庭、友谊、正义等主题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感悟和表达;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关于感恩、帮助他人、传递爱心等主题的诗歌创作。
通过写作活动进行德育引导可以使学生在表达自己的也培养了他们的道德情感。
四、通过讲故事进行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讲故事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比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等,通过讲故事来引导学生进行品德修养。
比如可以讲述《三字经》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懂得感恩;也可以讲述一些关于孝道、友情、正义等方面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通过语文活动进行实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课外活动来进行德育渗透,比如举办朗诵比赛、语文演讲比赛、语文艺术表演等。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外,还应该注重德育的渗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一、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智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选择一些有思想性、感染力强的课文和故事来引导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关于孝道、友情、助人为乐、乐观向上等主题的课文,来引导学生进行品德修养。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这些道德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提高自身的修养。
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内容的选择,还要重视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讲解、讨论、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道德内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通过课堂上的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认知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关于品德、情感的写作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表达,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写家乡美景、感谢父母、帮助他人等主题的作文,让学生从写作中感悟到美好事物和亲情之重。
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范文和优秀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模仿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老师也可以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写作情感的引导和矫正,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三、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课外活动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校可以举办一些有关文学艺术和品德教育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知识和阅读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本文将从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渗透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是培养学生情感、精神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了解不同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
德育渗透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外界的认知和接受能力较强,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人生故事,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认知和态度,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德育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学素养。
语文阅读不仅仅是理解和语言文字表达的技能训练,更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德育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增加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许多途径可以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是最重要的渗透者。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作为学生的榜样,积极向上、正直诚实,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处世。
通过言传和身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阅读材料是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
教师应该精心挑选文学作品和语文课文,让学生接触到真善美,感受人生的情感和人性的复杂,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人生的价值,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对人物性格、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分析和反思。
学生也是德育渗透的主体,他们应该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培养自身的美好情感和良好的品德。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多种方法可以进行德育渗透。
可以通过讲解和引导进行。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文学作品的背景、人物性格、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讲解和引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感悟其中的美好情感和道德意蕴。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以《秋天的怀念》为例

教学方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一以《秋天的怀念》为网昆明市呈贡区育才学校周燕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岀: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中作者对母爱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都是极好的德育素材。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以《秋天的怀念》为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深入文本,分析母亲形象,感悟母爱的伟大《秋天的怀念》这篇散文文质兼美,文中母亲的形象坚韧而伟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母亲的形象,引导学生感悟母爱,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同情与理解,在情感共鸣中有意识地进行思想渗透,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分析母亲的形象,应深入文本,抓住关键词句,结合"我是从后文作者描写的突泉时所用的语句'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得出对比的答案。
我记得老舍先生有一个称号叫作’人民艺术家’,我想老舍先生大概是用釣突泉的纯洁之美,来描写当时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可能前面的市场和这有一定的关系,一定比单单的反衬有更多的深意。
”班级里举起的手刹那间全都放了下去。
每一位学生都把自己引入到了这个问题的深思中,都在认真地思考。
对于刚才这个答案我还是比较惊喜的,孩子们竟然可以联系到老舍先生的作品风格和时代背景来解读文本,真是太让人惊喜了!这也是我一直大力引领学生开展主题学习的原因:孩子们可以在海量阅读的基础上,用教读引领课上习得的方法进行组文阅读,在同一主题的一组文章中比较,进行丰富的探索与联想,深入浅出地解读文本,习得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这时,先前说人文色彩的那位学生,仿佛找到了珍宝似的,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
“我找到了一个细节点。
在第二段中有这样几句文字:’接连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瓷、东洋玩具、东洋……'从这些文字中,我觉得体现岀了作者对外来侵略的反感与厌恶。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阅读能力,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要求教师通过渗透的方式将道德品质和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下面将从课堂教学、校园生活、家校合作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一、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1.以文本引导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课文,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价值观念、人生哲理等,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比如通过《小兔与爷爷》这篇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等道德观念,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
2.以言传身教引导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如准时上课、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等,让学生在言传身教中接受道德教育。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中的言谈举止、行为举动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比如在批改作业时,老师可以用温和的语气指出学生的错误,并鼓励学生改正,这样会影响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3.以活动引导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组织朗读比赛、诗歌朗诵、主题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美、学会感恩、学会付出等美德。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二、校园生活中的德育教育渗透1.以课外读物引导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如寓言故事、励志小说等,这些读物中往往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可以给学生提供德育教育的素材。
通过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善良与邪恶、勤奋与懒惰、忠诚与背叛等道德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3.以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德育教育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来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学校可以创设“文明校园”、“诚实学子”等校园文化品牌,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渗透道德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总结(4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总结(4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就如春风细雨,包含在字词的赏析中,在文章的感悟中,包含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慢慢地、温暖地进入学生的心灵,与无形中感染、熏陶着学生。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可见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从这里可以知道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德育贯穿到教学过程中。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利用各种途径采用“渗透”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得以潜移默化,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感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只要充分利用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在讲述重点词句、关键语段中渗透德育对教材中的一些重点词句、关键语段,教学中要扎实抓住,带领学生细心品读体味,在分析语言文字时,有意识渗透课文本身具有的思想内容,受到人情美、人性美、道德美、精神美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课文中重点句子可以体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教学时,必须深入引导,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教育。
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引导理解时,先让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然后抓住这个句子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
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共识。
那么,我们的唯一家园------地球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二、在联系实际时渗透德育教学中还可以把课文中的德育因素作合理的延伸,联系学生实际渗透德育,以可以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慈母情深》,学生都会被文章中深沉的母爱所打动,然而,细心品味,那位伟大的母亲在身处困境时的坚强又是多么令我们钦佩,年少无知的“我”对母爱的不理解又怎能不引发我们深思呢?指导学生学习《慈母情深》,就要教他们学会坚强地面对困难,学会尊重爱、回报爱。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观念,成为了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一、注重道德教育课程的铺垫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作者的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渲染人物品德,呈现美好情感。
通过现实生活和文学欣赏,让学生理解和领悟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的道德意义。
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课堂活动、读书会等形式,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自我素养。
二、引导学生从语文中汲取道理、道行语文可以作为渗透德育的媒介和途径,通过大量阅读、审美和作文等形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诸如容忍、宽容、感恩、自信、自尊等基本道德观念。
同时,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感知、体验、理解、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以丰富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心灵生活。
四、注重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德育教育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因此单纯的授课无法有效地传递德育教育的内容。
教师需要通过实践带着学生去做、去体验,对学生进行更深入、更实际的教育。
例如:1.布置小组任务,让学生分组讨论具有道德含义的话题,然后进行展示、分享,以及评价和反思。
2.开展文艺演出和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行动和互动,体验并感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情感素质和道德意识。
3.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些与品质修养有关的课程,例如修身、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和道德品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多种形式的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道德信仰和道德情操,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感性和理性的层面上,更深刻地领悟和体验语文中所包含的涵义和价值。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德育的渗透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在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社会风气,感悟人生哲理,培养健全人格,提升情操修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德育的渗透。
一、选择适合江湖脉搏的阅读课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选择适合江湖脉搏的阅读课文非常重要。
首先要选择内容广泛、形式生动的课文,以便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要选择体现人文关怀、塑造人格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善良、宽容、正义、友爱等美德。
还要着重选择那些具有深刻意义、寓意美好的课文,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观。
可以选择一些励志故事,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可以选择一些感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悟爱、善、道等美德;还可以选择那些具有历史、人文背景的课文,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和优秀人物的故事。
这样的阅读课文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能够在阅读中渗透德育。
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包括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
表层理解是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字面意思,而深层理解则是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在含义、价值和意义。
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时,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行为举止、遭遇命运等方面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中品味人生哲理和美德精神。
通过深入的讨论和对课文的深层理解,学生可以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领悟课文的内涵,增强学生的体验和参与感。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阅读,还能够在阅读中渗透德育。
三、开展与课文相关的渗透德育活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开展与课文相关的渗透德育活动。
通过课外读书、课外写作、讨论交流、课文背诵等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美好的品质和人生观。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语文作为小学生的第一门学科,既是一门文化的载体,也是思想品德的塑造者。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理念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德育渗透呢?下面将从几个途径和方法进行谈论。
一、注重内容选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贯穿始终的。
要做好德育渗透,首先要注重内容的选择。
要在课文中多选取一些有益于学生品德发展的故事或者片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能够接触到这些正能量的内容。
可以选取一些蕴含着高尚情操的古诗词或者现代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领悟到其中蕴含的道德意义。
也可以选取一些带有鲜明人文关怀的现实题材,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人性的美好。
二、注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又能够感受到情感共鸣和思想情操上的熏陶。
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去感悟其中的道德内涵。
可以通过故事阅读、诗歌朗诵和作文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挑战,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三、注重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要注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滋养。
要通过细腻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感受中领悟到美的存在,感受到友爱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
也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一种温馨和亲切,从而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四、注重行为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要注重行为引导。
语文教学是一个全面的人格塑造过程,要通过真实的行为示范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品德修养。
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要注意对学生的行为引导,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小学语文以“读写结合”深化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以“读写结合”深化德育渗透摘要: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旨归下,“德育渗透”成为包括小学语文在内的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教研新任务和新思路。
基于此背景,以深化德育渗透为目的、以使学生内化品德道理为方式,在语文学科范畴内,则可依凭学科特有的“读写”活动,将“读写结合”当渠道。
因为“读”意味着输入,而“写”则意味着加工、输出与内化。
而具体的用以深化德育渗透的语文“读写结合”点则可依据“品德在学科中的存在处”,定位为:人物、情节和形式三者。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德育深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旨归及素质化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被重倡以来学科教育教研的一个热点话题。
但对其的研究多只囿于浅层的德育渗透,也即单纯的道德说教,而鲜能使学生对品德道理获得从内心而发的认同,而更勿论对其的遵循和落实。
基于此,“深化德育渗透”便当成为语文德育研究的新趋向。
而“深化”也便意味着学生对品德道理的内心认同和深入进自觉意识中的牢记,意味着在接收品德道理之后对其进行回归至内心的咀嚼、反思与加工。
因之,在语文学科中,能有效助力此“深化”目的达成的便是建立在“读”基础上的“写”,也即为“读写结合”。
1.人物德育价值挖掘与写作深化在以“读写结合”深化德育渗透的话题下,我们还需要思考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去偏重哪方面,来获得德育渗透契机?”的问题。
对此,我们当始终明晰“人”是“道德”的最集中凝结者和最直接体现者,因而也是道德学习最主要来源。
因之,以“读写结合”深化德育渗透的第一步便当为对文本人物德育价值的挖掘和写作深化。
如,在对《猎人海力布》一文的教学中,德育价值则主要集中在文本的主人公“海力布”的身上,他乐于助人(将猎物分给大家)、善良(搭救小白蛇),并具有舍己救人的精神(为大家的安危不惜说出真相,自己却永远变成了石头),而可供对同学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和科学人生观教育(珍视生命、在造福群体中实现人生价值)。
浅谈阅读与写作中的德育渗透

文道相长——浅谈阅读与写作中的德育渗透人类是万物之灵,其灵性开化表现在智慧和教养。
托尔斯泰说,“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阅读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重要的洗礼,精神上得以重建。
是认识自身、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获取知识、愉悦心灵、启迪智慧、培养素质、提升生命境界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教学特色应确保使用性与人文性相协调。
”如今,中高考大大加重了阅读的比重,力求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到达“文以载道”“文道相长”。
在阅读与写作课中,教师都应当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职责,努力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众多的中学生必读书目中,很多内容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材料,有的蕴含着浓浓的爱国情感,有的表达了无私的高尚情怀,有的阐述了科学的思想观点,有的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眷念等等。
我们要充分利用相关著作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
如阅读《劝学》(节选),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善于积累的品格和习惯;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字“万里长征”的故事,那些遇事不惧、坚定不移的红军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无畏的面对挫折和挑战;阅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负荆请罪”这一经典情节,可以渗透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和知错就改的良好品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通过欣赏文学语言的魅力,来领略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感受保尔.柯察金执着于信念而坚忍不拔的崇高人格,引导学生感受主人公在生活中治伤的毅力、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阅读“Gone with the wind”,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文如其人”“先学做人,后学作文”,这些话是对做文与做人关系的很好阐述。
学生的作文往往能体现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德育更是小学教育的核心。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展开论述,以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
一、阅读为主导的德育渗透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道德主题的读物,如《小熊的故事》、《小草的成长》等,通过这些读物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在阅读中接受德育的熏陶。
可以通过对不同角色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善良、勇敢、正直等品质,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阅读名人传记也是德育渗透的好方法。
在学习李白、屈原等文学家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他们的生平和品德,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高尚情操和崇高品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人格魅力。
二、作文为重点的德育渗透作文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德育渗透的重点。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德育相关的主题,如“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感恩他人”等,引导学生以正面的情感和态度去书写,让他们在写作中体验到道德与美的力量。
教师还可以通过批改作文的方式,及时指出学生在道德方面的不足之处,引导他们改正错误,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
学生的作文还可以透露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对作文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情感和行为,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健康成长。
三、课外活动的德育渗透课外活动是小学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与文学艺术、道德修养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文学演讲、美术作品展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道德情操的重要性。
通过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孤儿院、敬老院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和道德感。
在课外活动中,学校和家长还可以联合开展一些德育活动,如参加社区义工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德育的熏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是实施德育的重要平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德育渗透成为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1. 以文为鉴,陶冶情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感悟,了解人生的真谛、道德的底线,培养情操。
教师可以择选含义深刻、道德底蕴深厚的作品,并通过课堂讲解、分析和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思考,让学生在欣赏美文的也能获得道德启示,发展自己的修养和情感品质。
2. 借助文本,引导学生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文本选材、课文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通过对作品中的描写、概括、隐喻等语言形式的剖析,让学生领悟美的内涵,并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课文中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美丽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形象、意境、情绪等进行剖析和思考,让学生感受美的力量,培养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3. 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小学生阅历尚浅,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一些具有深刻人生哲理的作品,例如寓言故事、小品文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生活观。
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作者的写作态度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价值,并通过课堂典型案例的引导,让学生明确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道德选择。
4. 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开展情感互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沟通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经历,鼓励学生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
5. 引导学生品德建设,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行为言语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与人格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道德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大自然的启示
运用本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作技法,把自己从图片中获得的启示、感悟哲理化表达出来。
1.教师精心选择图片,让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大自然给你的启示
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第四单元
13夜莺的歌声
拓展文本,语言训练。
选择喜欢的成语,改编成一个小故事。
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0*文成公主进藏
内化文本,仿写片段,培养概括能力。
文成公主是怎样进藏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1普罗米修斯
总结普罗米修斯的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精神。
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仿照第一至四小节的写法,写一段诗,表达你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
__________的__________,本来_________________,可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究竟是为什么?
初步学会写诗的方法。
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18.《永生的眼睛》
通过写好人物的语言,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1.运用人物语言,描写一段话,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品质。
2.为什么琳达说父亲的话是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
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第五单元
19.《生命生命》
学写文章的开头或学会围绕一个主题,举例写。
1.运用疑问句,开门见山地写好文章的开头,引起读者共鸣
学习全神贯注的工作态度
27.鱼游到了纸上
想象描写议论的情景
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写法把议论的情景写具体。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8.父亲的菜园
学习课文写法写一个不气馁的人片段
抓住人物的动作,外貌变化具体描写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与执着
第八单元
29寓言两则
学习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
认真运用这种首尾连贯、前后照应的写法。
阅读课文,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14小英雄雨来
当河沿上响起枪声后,村里的人们都以为雨来已经牺牲了,可是铁头突然在芦苇丛中发现雨来没有死,此时此刻,雨来的伙伴,交通员李大叔以及村里的人们会怎么想?会怎么说?心情怎样?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把这些内容表述出来
24.麦哨
写乡村生活
记录乡村趣事
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第七单元
25.两个铁Leabharlann 同时落地想象描写议论的具体情境
运用排比法,抓住语言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
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26.全神贯注
模仿课文描写人物特点
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第三单元
9.自然之道
1.感受伤害幼龟的悲痛。
2.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1.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
2.由于游客们的一个“小错误”,导致许许多多的小幼龟失去了生命。读了课文你想对想到或游客说些什么吗?(交流点)
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仿照这篇文章列举事例的写法自己写一篇小练笔,主题可以为诚信、善良、时间等等。
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带升幂功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20.《花的勇气》
学写读后感
1.结合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2.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本文及这些名人名言对你有什么启发?写一写。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想象人物的表现,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神态、动作写具体。
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读了这一段段令人辛酸的文字,看到这一幕幕悲惨的人间悲剧,我真想对那些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说:“()。”
我真想对那些生活在苦难中的人们说:“()。”
根据课文的内容把语言写具体。
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第六单元
21.乡下人家
描写景物(竹林、小河)
按一定的顺序写景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22.牧场之国
对动物的拟人手法的描写
学写拟人聚
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23.古诗词三首
写诗句的画面
对诗歌展开想象,针对优美句子,进行想象、补充,构成美好的画面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读写结合、及德育责任感渗透点序列表
牟岩
单元
单元知识点
课文
训练内容
训练目标
责任感渗透点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写诗句的画面
培养想象力,恰当运用形容词,具体描写风景。
积累古诗,增强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2.桂林山水
模仿排比总分构段方法,写一处自然景物
用事物的不同方面把事物写具体,训练学生运用排比的能力,学习总分构段方法。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运用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情感。
1.摘抄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
2.仿照这样的句子,写一句话。读后让人感到言尽而意无穷。
3.展开想象,续写一段话.。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到()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根据资料,模仿写。
设计一个治理黄河的方案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11.蝙蝠和雷达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激发兴趣。
2.仿写课文1、2、7、8自然段。
1.蝙蝠的自述。
2.选择潜水艇这一发明,写一篇仿生学的小短文,按照“提出问题──揭开秘密──发明创造”的写作顺序来写一写。
你怎样评价普罗米修斯的功绩?
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2*渔夫的故事
内化文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写:渔夫是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在哪里?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6.万年牢
写自己的父亲
抓住父亲的优良品质写
做人应讲究认真,讲就是在的道理。
7.尊严
模仿语言描写,肖像描写
恰当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恰当用双引号。
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个人的尊严,赢得别人的尊重。
8.将心比心
模仿写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
一事一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阅读课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3.记金华的双龙洞
模仿写设问句
恰当运用设问句,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恰当用问号。
感受美景奇观,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七月的天山
模仿写比喻句,
运用多个比喻把事物写具体。
感受美景奇观,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二单元
5中彩那天
续写《汽车开走以后》
培养想象力。
诚信、诚实是做人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