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研究现状课件

合集下载

半导体薄膜课件第4章

半导体薄膜课件第4章
1、溅射清洁处理,(Plasma Sputtering Cleaning)
RF,ECR:Ar+,H+,
它必须与高温处理相结合,以恢复损伤的晶格。
2、热处理方法 迅速高温1250℃,SiO2SiO 跟真空度有关,温度控制是关键。 3、活性离子束,Ga+ + SiO2 Ga2O + Si。 4、光学清洁处理:脉冲激光辐射。 5、原位HCl腐蚀或H2预热,在MBE不能适应?
原始的分子束外延:硅衬底加热至适当温度,真空下使硅蒸发
到硅衬底上,进行外延生长(1962年)。 生长准则:入射分子充分运动,达到衬底的热表面,并以单晶 形式排列。
(1)衬底的温度达到1/3熔点温度,1450℃/3,T=500℃,可 获得足够的表面迁移率。
(2)杂质浓度:取决于系统的真空度,即杂质吸附在表面以 及结合到外延膜中的程度。 硅蒸发技术:1、电阻加热,瞬间蒸发。2、电子轰击蒸发。
4.5.2 清洁表面的检验
检测手段:
(1)LEED
屏幕
Low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表面信息。(几百eV) (2)RHEED: Reflection High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 1000~1500eV,较深表面信息。 i. 给出表面长程有序的信息, ii. RHEED 表面形貌,表面痕量SiC晶体信息。
表面台阶密度的信息。
(3)表面杂质及其化学态:XPS、俄歇,表面杂质 <1012原子/cm2,原子级清洁度。 表面杂质SiO2导致层错,Stacking faults; 表面杂质C导致位错,dislocation density; 可能是SiC粒子引起位错。 高纯化学试剂+清洁系统(短时间)+原位脱附高清洁

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研究现状

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研究现状


电弧蒸汽低温沉积(LTAVD)是一种物理气相沉积方法
Schematic diagram of LTAVD

制备过程
首先将N型硅衬底加热到900℃,由于快速热氧化作用
在其表面生成SiO2 薄膜,然后通过低温电气相沉积将TiO2
薄膜沉积在N型Si和Si/SiO2衬底上。
低温电气相沉积的具体过程是:Si/SiO2衬底采用负偏 压,放置真空炉中加热到200℃,真空炉气压为4x105mbar(毫巴),Ti电极产生电弧,然后通入氧气形成等离 子,沉积在衬底上形成TiO2薄膜。沉积后的薄膜放在通有
使用低温电弧气相沉积能够成功制备一种在Si/SiO2衬底上的无裂纹TiO2薄膜,而
直接沉积TiO2薄膜会存在高的界态和漏电电流,退火处理后可减小一个量级。因此, 相比其他沉积技术,低温电弧气相沉积可制备低漏电电流的TiO2薄膜。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ransparent semiconductor RuO2–SiO2 films synthesized by sol–gel route 溶胶-凝胶技术
O2的炉中退火30min,退火温度为500℃,再缓慢冷却至室
温。
图(a)和图(b)分别展示了TiO2薄膜通过LTAVD技术在Si衬底和Si/SiO2衬底沉积的X
射线衍射模式,它们退火温度均在500℃。图b中SiO2薄膜与TiO2薄膜都是非晶态的,当 退火温度为500℃,结构开始由非晶态转化为晶态组织,在2θ=25.30°, 48.03°以及
升。
溶胶-凝胶(Sol-Gel)法是一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无机化合物 或上述两种化合物作为前驱体,溶于溶剂中形成溶胶,将干净 的玻片或其它基片插入溶液,或滴数滴溶液在基片上,用离心 甩胶等方法敷于基体表面形成胶体膜,经过水解缩聚反应逐渐 凝胶化,在经过干燥、烧结或热处理等后续处理工序,获得所 需的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

半导体薄膜ppt课件

半导体薄膜ppt课件
首先激光能量密度要超过一定的阈值才能使靶材消融溅射,这是因为激 光能量密度必须大到使靶表面出现等离子体,从而在靶表面出现复杂的 层状结构knusen层,这是保证靶膜成分一致的根本原因,当入射激光能 量较低时,大部分原子扩散能力低,凝聚生长形成的晶粒较小,但当入 射激光能量过大,激光轰击靶材形成粒子喷溅的同时,飞向衬底的较大 粒子团簇没能完全迁移扩散就会凝结成膜,使结晶质量下降.采用波长 为248 mn的准分子激光制备GaN膜时,在沉积气压为20 Pa,沉积温度为 700℃条件下,可以测得激光强度为220mJ/Pulse时,生长出的薄膜具有 较好的表面.
6
.
3.2 脉冲激光沉积原理
激光与靶材的相互作用 烧蚀物的传输 衬底上沉积成膜
7
.
激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A. 固态靶 B. 熔化的液态层 C. 气态 和等离子体层 D. 膨胀后的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是由大量自由电子和离子及少量未电离的气体分子和原子组成,且 在整体上表现为近似于电中性的电离气体。 等离子体=自由电子+带正电的离子+未电离原子或分子,为物质的第四态8。
198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首次成功制备出高温超导薄膜 YBa2Cu3O7,采用的就是PLD技术。从而使PLD技术迅速发展。
5
.
优点: 1)无污染且易于控制 2)能量高,靶膜成分接近一致 3)易于掺杂 4)适合超薄薄膜的生长 5)沉积速率高
缺点: 1)不易于制备大面积的薄膜 2)容易在薄膜表面产生微米-亚微米尺度的颗粒物污染 3)某些材料靶膜成分不一致
烧蚀物紧挨着该区域,其中的金属元素与上述的化学活性氧发生气相 化学反应
显著的气相化学反应发生在激波形成后约5mm的范围内
11
.
衬底上沉积成膜

半导体薄膜

半导体薄膜
半导体薄膜
汇报人:XX
目录
• 半导体薄膜概述 • 半导体薄膜制备技术 • 半导体薄膜结构与性能 • 半导体薄膜应用实例 • 半导体薄膜材料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半导体薄膜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半导体薄膜是一种具有半导体性质的薄膜材料,其厚度通常在纳米至微米级别 。这种材料具有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电导率,因此被称为半导体。

缺陷对性能的影响
缺陷对半导体薄膜的性能有重要 影响,如影响载流子浓度、迁移
率、光学透过率等。
电子结构与能带
能带结构
01
半导体薄膜的能带结构决定了其电子状态和电子行为。通常包
括价带、导带和禁带三部分。
载流子类型
02
半导体薄膜中的载流子可以是电子或空穴,这取决于其掺杂类
型和浓度。
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
03
回收利用
建立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对废旧半导体薄膜进行 回收和再利用,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THANKS
感谢观看
大面积均匀性控制技术挑战
薄膜沉积技术
如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等,需要优化工艺参数,提高薄膜 大面积均匀性。
表面处理技术
如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等,可以改善基底表面粗糙度,提高薄膜附 着力和均匀性。
薄膜转移技术
如卷对卷技术、激光转移技术等,可以实现大面积薄膜的快速、高效 转移。
提高稳定性及寿命问题探讨
现状
目前,半导体薄膜的制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法、电化学沉积等 多种方法。同时,半导体薄膜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涉及到电子、光电、生物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应用领域与前景
应用领域

《薄膜技术及应用》课件

《薄膜技术及应用》课件

2 未来几年
薄膜技术有望获得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在 光伏、新能源车等领域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 前景。
薄膜技术与现代产业
未来汽车
薄膜技术和新能源汽车实现无 缝对接,开拓先进光伏材料、 电池材料、排放净化材料等领 域。
智慧建筑
薄膜技术的突破将逐步推动我 们的建筑前沿技术的发展,不 断提升建筑性能。
人工智能
应用价值
薄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光电子、信息技术、太阳 能、新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
薄膜技术的分类
磁性材料薄膜技术
磁性材料薄膜技术主要应用于光信息存储材料、 记录材料、传感器等。
金属材料薄膜技术
金属材料薄膜技术主要应用为电阻器、电容器、 电化学传感器、防腐材料等。
半导体薄膜技术
半导体薄膜技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TFT-LCD、 半导体激光等。
碳基薄膜技术
碳基薄膜技术应用于涂覆材料、涂层材料、防 腐材料、石墨涂层等。
薄膜技术的应用
薄膜技术是当今最先进的材料技术之一。它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太阳能行业
薄膜电池比晶体硅太阳电池更轻 薄,更灵活适应市场需求。
信息技术行业
薄膜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 包括TFT-LCD、LED显示器、半导 体激光等。
《薄膜技术及应用》PPT 课件
本课程旨在探索薄膜技术的应用及未来展望。从光电子、信息技术、太阳能、 新能源、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六大行业入手,深入学习薄膜技术相关知识。
Hale Waihona Puke 么是薄膜技术?薄膜技术是指将材料制备成很薄的薄膜(通常小于1微米),然后进行加工和利用的技术。
制备工艺
薄膜技术的制备工艺包括溅射、化学气相沉积等多 种方法。
4
新能源领域

第二章薄膜的制备ppt课件

第二章薄膜的制备ppt课件

在信息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在信息存贮技术中的应用
• 第二是在集成电路等电子工业中的应用, 其中,从外延薄膜的生长这一结晶学角 度看也具有显著的成果。
在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
• 第三是对材料科学的贡献。薄漠制 备是在非平衡状态下进行,和通常的热 力学平衡条件制备材料相比具有:所得 材料的非平衡特征非常明显;可以制取普 通相图中不存在的物质;在低温下可以制 取热力学平衡状态下必须高温才能生成 的物质等优点。
薄膜的主要特性
• 材料薄膜化后,呈现出的一部分主要特性:

几何形状效应
• 块状合成材料一般使用粉末的最小尺寸为 纳米至微米,而薄膜是由尺寸为1埃左右的原子
或分子逐渐生长形成的。采用薄膜工艺可以研
制出块材工艺不能获得的物质(如超晶格材料),
在开发新材料方面,薄膜工艺已成为重要的手
段之一。
非热力学平衡过程
无机薄膜制备工艺
• 单晶薄膜、多晶薄膜和非晶态薄膜在现代微 电子工艺、半导体光电技术、太阳能电池、光纤 通讯、超导技术和保护涂层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 的作用。特别是在电子工业领域里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例如半导体集成电路、电阻器、电容器、 激光器、磁带、磁头都应用薄膜。
• 薄膜制备工艺包括:薄膜制备方法的选择; 基体材料的选择及表面处理;薄膜制备条件的选 择;结构、性能与工艺参数的关系等。
(2)双蒸发源蒸镀——三温度法
三温度-分子束外延法主要是用 于制备单晶半导体化合物薄膜。从 原理上讲,就是双蒸发源蒸镀法。 但也有区别,在制备薄膜时,必须 同时控制基片和两个蒸发源的温度, 所以也称三温度法。
三温度法 是制备化合物 半导体的一种 基本方法,它 实际上是在V族 元素气氛中蒸 镀Ⅲ族元素, 从这个意义上 讲非常类似于 反应蒸镀。图 示就是典型的 三温度法制备 GaAs单晶薄膜 原理。

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实验的特殊性及教学尝试 PPT课件

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实验的特殊性及教学尝试 PPT课件

二、ZnO薄膜的基本性质
几种宽禁带半导体基本性质比较
三、真空蒸发制备金属电极
1、真空蒸发原理: 真空条件下---蒸发源材料加热--脱离材料表面束缚---原子分子作直 线运动----遇到待沉积基片---沉积 成膜。
2、真空镀膜系统结构:
(1)真空镀膜室 (2)真空抽气系统 (3)真空测量系统
旋片泵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 半导体的晶体结构, 晶格、晶向、晶面和它们的标志, 半导体的 几种常见结构(金刚石型结构,闪锌矿、纤锌矿结构,氯化钠 结构) • 半导体中的电子状态和能带: 原子的能级和晶体的能带(导带, 禁带和价带) • 半导体中的杂质和缺陷能级,间隙位与替位位,施主与受主, 补偿,n型与p型半导体,缺陷与位错,半导体中的掺杂ZnO薄 膜的制备
2、热蒸发注意事项 用铝丝挂在钨丝制成的热蒸发器上进行加热蒸发为 何有时不能形成所需要的持久的液滴?解决方 法是什麽? 用高温测量仪观测热丝温度时为何需要洁净的观察窗? 挡板打开的时机? 在镀膜结束时为何需等待蒸镀金属完全熔化干净? B、ZnO薄膜的制备 1、Forward与 reflected功率之和为何与与电源输出功率有 一定差异?当差异较大和指针摆动时意味着将要采 取何种措施?
反应室压强的设定、反应室的本底真空与溅 射时反 应气体压强之差的意义 膜厚控制仪参数的设定,生长速率的显示及其测量 溅射镀膜时为何要关闭压强测试电离规?
4、当用锌金属靶与氧气进行反应溅射时,会出现那些问 题?为何反应功率要适当调小,反应室压强也要适当 调小?
5、定期检查反应室是否有因长期镀膜导致的亚导通现象, 为何必须及时清理?
描述三 :
• A、金属电极的制备: 1、对真空现象的观测及处理 启动机械泵后持续有沸腾声并排出大量白色烟雾, 应如何处理? 关扩散泵后为何要维持长时间的通水? 在观察热偶规及电离规时,若指针来回摆动意味着 真空系统有何问题,如何解决? 有时电离规不能启动,但测量灯丝未断,是否需要 更换新的电离规?或检查真空仪器是否损坏。

《薄膜材料的制备》课件

《薄膜材料的制备》课件

制备方法
1
物理气相沉积法
采用真空状态下物质在表面反应沉积成
化学气相沉积法
2
薄膜的方法,包括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 相沉积法和分子束外延法等。
在气体氛围中,通过气相反应生成沉积
薄膜,包括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和
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3
溶液法
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使溶解在溶
液中或游离态的的材料中,厚度在1纳米至1微米之间,具有 很多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薄膜材料的应用领域
光电子学
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LED、 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学器件,同时 也可用于照明和显示领域。
微电子学
薄膜材料的狭窄厚度和多层结构 可以制造出微小的电子元件和IC 芯片,促进了微电子学的发展。
电化学法
4
化学溶胶-凝胶法和溶液旋涂法等。
通过电位差驱动溶液中的溶质向电极表 面沉积成薄膜,包括阳极氧化法和电解
沉积法等。
质量控制
表面形貌
• 表面光洁度 • 晶体缺陷 • 异质界面及其影响
厚度和成分控 制
• 控制成核速率 和生长速率
• 反应气体流量 和温度的控制
• 使用复合膜技术
结晶结构和晶 体质量
涂层和保护层
薄膜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 和建筑领域中可以制作高效的涂 层和保护层,提高了产品的耐磨 性和力学性能。
薄膜材料的制备意义和困难
独特性能
薄膜材料具有高表面积、可控性、多功能性和 结构纳米尺度效应等独特性能,与传统材料相 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制备困难
由于薄膜材料的厚度非常小,制备过程中需要 克服小尺寸效应和表面能变化等问题,因此制 备起来比较困难。
• 控制生长速率 和生长温度

半导体薄膜_ppt课件

半导体薄膜_ppt课件

(4)电介质材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用
精品课件 (9)在生物材料方面的
表1-3 溶胶-凝胶法制备产品的化学组
成化学式
产品举例
SiO2
TiO2 ZrO2 A12O3 BaTiO3 LiNbO3 KTaO3 In2O-SnO2 LiAlO2 SiO2-B2O3-Na2O SiO2-TiO2-有机物
凝胶体、玻璃、纤维、薄膜、块 状体
4)上述作用一经停止,则凝胶又恢复原状,凝胶和溶胶也可共 存,组成一更为复杂的胶态体系。
5)溶胶是否向凝胶发展,决定于胶粒间的作用力是否能够克服 凝聚时的势垒作用。因此,增加胶粒的电荷量,利用位阻效应 和利用溶剂化效应等,都可以使溶胶更稳定,凝胶更困难;反
精品课件
之,则更容易形成凝胶。
5.胶凝时间(gel point time):在完成凝胶的大分子 聚合过程中最后键合的时间。
精品课件
溶胶一凝胶法起源
古代中国人做豆腐可能是最早的且卓有成效地应用Sol-Gel技 术之一。 溶胶一凝胶法起源于十八世纪,但由于干燥时间太长而没有引 起人们的兴趣.
现代溶胶—凝胶技术的发展在于,得到凝胶材料干燥时间是以 天来计算,而不象从前那样以年计算。
精品课件
1846年J.J.Ebelmen首先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20世纪30年代W.Geffcken利用金属醇盐水解和胶凝化制备出了 氧化物薄膜,从而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1971年德国联邦学者H.Dislich利用Sol-Gel法成功制备出多组 分玻璃之后,Sol-Gel法才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迅 速发展。 从80年代初期,Sol-Gel法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铁电材料、超导 材料、冶金粉末、陶瓷材料、薄膜的制备及其它材料的制备等。

《半导体材料》课件

《半导体材料》课件
解决策略
解决可靠性问题需要从材料的设计、制备、封装、测试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强质量控制和可靠性评估。
半导体材料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
半导体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能源消耗、废弃物处理等。
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发展环保型的半导体材料和生产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同时 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
《半导体材料》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半导体材料简介 • 半导体材料的物理性质 • 常见半导体材料 • 半导体材料的制备与加工 • 半导体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半导体材料简介
半导体的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 之间,其电阻率受温度、光照、电场 等因材料的制备技术
制备技术
为了获得高性能的半导体材料,需要 发展先进的制备技术。这包括化学气 相沉积、分子束外延、离子注入等。
技术挑战
制备技术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实现大规 模生产,同时保持材料的性能和均匀 性。
半导体材料的可靠性问题
可靠性问题
随着半导体材料的广泛应用,其可靠性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包括材料的稳定性、寿命、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
VS
电阻率
电阻率是衡量材料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半 导体的电阻率可以通过掺杂等方式进行调 控,从而实现对其导电性能的优化。
光吸收与发光特性
光吸收
半导体具有吸收光子的能力,当光子能量大于其能带间隙时,电子从价带跃迁至导带, 产生光电流。
发光特性
某些半导体在受到激发后可以发出特定波长的光,这一特性使得半导体在发光器件、激 光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离子束刻蚀
利用离子束对材料进行刻蚀,实现纳米级加工。

半导体薄膜ppt课件

半导体薄膜ppt课件

16
沉积气压的影响
精选PPT课件
沉积气压主要影响消融产物飞向衬底这一过程,其对沉积薄膜的影响分为两 类:
1)环境气压不参与反应时,气压主要影响消融粒子内能和平均动能,从而影 响沉积速率;
2)环境气压参与反应时,气压不仅影响薄膜的沉积速率,更重要的是会影响 薄膜成分结构.
环境气体与从靶材中溅射出的等离子体发生碰撞,将离子到达衬底表面 的动能降低.当气压较低时,激光融蚀靶材产生的等离子体中粒子受到 较少碰撞,当它们到达衬底时,动能太大,会导致薄膜晶格位置偏移, 且前面的膜层还没来得及调整自己在择优方向生长就被后续原子所覆盖 固化,降低薄膜质量.当气压较高时,等离子体中粒子与环境气体碰撞 增加,等离子体到达衬底表面时动能太小,其在衬底表面迁移扩散能力降低,
在PLD中,在距靶1~2cm的位置形成强激波
激波薄层中的温度可达上万度
10
精选PPT课件
PLD中的激波(shock wave)
羽辉的传输:
• 激波的形成阶段 • 激波的传输阶段 • 声波阶段
激波传输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激波传输时的示意图
激波薄层中O2分子将被激发、离解乃至电离而以氧原子、氧离子等 化学活泼状态存在
等离子体在空间的输运靶材表面的高温可达20000k和高密度10161021cm的等离子体在靶面法线方向的高温和压力梯度等温膨胀发射激光作用时和绝热膨胀发射激光终止后轴向约束性沿靶面法线方向等离子体区等离子体羽辉1烧蚀物的运动在气体中激发声波2声波前沿与烧蚀物之间的气体被压缩烧蚀物的运动比声波快声波前沿与烧蚀物之间的距离会不断缩小其间的气体则不断受到压缩被压缩气体的温度可达上万度密度可比未压缩气体提高数倍压强也相应的激增3声波前沿处形成一个气体状态的间断面声波前沿处气体的温度密度则突然下降到未压缩气体的水平这个间断面就是所谓的激波在pld中在距靶12cm的位置形成强激波激波薄层中的温度可达上万度烧蚀物的传输烧蚀物在空间的传输是指激光脉冲结束后烧蚀物从靶表面到衬底的过程

第四章新型半导体薄膜材料ppt课件

第四章新型半导体薄膜材料ppt课件

另一特点是,在非晶硅半导体中可以实现连续 的物性控制。
当连续改变非晶硅中掺杂元素和掺杂量时,可连续改 变电导率、禁带宽度等,如用于太阳电池的掺硼(B) 的p型a-Si材料和掺磷(P)的n型a-Si材料,它们的电 导率可由本征a-Si的约10-9 s/m提高到10-2~1 s/m。本 征a-Si材料的带隙约1.7eV,通过掺碳可获得Eg>2.0eV 的宽带隙a-SiC材料,通过掺入不同量的Ge可获得 1.7~1.4eV的窄带隙a-SiGe材料。通常把这些不同带 隙的掺杂非晶硅材料称为非晶硅基合金。
(2)化学退火和分层多次制膜技术
为了获得高质量和光电性能稳定的a-Si薄膜,以减 少或消除S-W效应,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人们已摸 索到了一些新的制膜技术。例如在等离子体化学气 相沉积(PCVD)反应中,提高衬底温度(直到 450℃),使a-Si中含有少量的H;在制备太阳电池 中将P-a-SiC:H膜改为a-Si/a-SiC,或改为a-Si/aC:H多层膜,或改为a-SiO:H膜,也可将a-Si的p-n结 改为a-SiO:H的p-n结;将射频功率改为源改为超高 频功率源、微波功率源或微波电子回旋共振(MWECR)功率源。
也称S-W效应。a-Si∶H薄膜经较长时间的强 光照射或电流通过,在其内部将产生缺陷而使 薄膜的使用性能下降,称为Steabler-Wronski 效应。
对S-W效应的起因,至今仍有不少争议,造成衰退的微 观机制也尚无定论,成为迄今国内外非晶硅材料研究 的热门课题。总的看法认为,S-W效应起因于光照导 致在带隙中产生了新的悬挂键缺陷态(深能级),这种 缺陷态会影响a-Si∶H薄膜材料的费米能级EF的位 置,从而使电子的分布情况发生变化,进而一方面引 起光学性能的变化,另一方面对电子的复合过程产生 影响。这些缺陷态成为电子和空穴的额外复合中心, 使得电子的俘获截面增大、寿命下降。

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与界面特性研究

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与界面特性研究

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与界面特性研究引言:半导体薄膜材料是当今科技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其制备过程和材料的界面特性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以及界面特性的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一、半导体薄膜材料的制备技术半导体薄膜材料通常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和溶液法等方法进行制备。

物理气相沉积使用高能量的气体使材料从源材料中蒸发,然后在基底表面形成薄膜。

化学气相沉积则利用气相反应在基底表面生成薄膜,该方法能够制备出更纯净和均匀的半导体薄膜。

溶液法则将溶解的半导体材料在基底上沉积成薄膜,适用于制备大面积和低成本的薄膜。

二、半导体薄膜材料的界面特性研究方法1. 原子力显微镜(AFM)原子力显微镜是研究材料表面和界面形貌以及纳米尺度上的特性的重要工具。

通过探针扫描表面,可以获取薄膜的形貌信息,包括粗糙度、颗粒尺寸等。

此外,原子力显微镜还能进行力-距离曲线测量,从而得到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2. 电子能谱技术(XPS)XPS技术通过测量材料表面电子的能量来研究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化学状态。

通过分析能级差和峰形,可以得到材料表面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进而了解界面化学反应和材料的表面改性过程。

3. 透射电子显微术(TEM)透射电子显微术是研究材料内部结构和界面结构的重要技术。

通过在薄膜上透射电子束,可以观察到材料的晶体结构、缺陷和界面结构等信息。

此外,透射电子显微术还能进行高分辨率成分分析,对于探究材料的界面特性具有关键作用。

三、半导体薄膜材料界面特性的重要意义半导体薄膜的界面特性直接影响着材料的电学、光学、磁学性能以及器件的可靠性和性能。

研究和理解材料界面的结构和性质对于材料设计和器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光电子器件中,合理地调控材料界面能够增强光电转换效率和光学性能。

而在场效应晶体管中,界面状态和杂质分布会对电子迁移和载流子输运产生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半导体薄膜材料的界面特性对于材料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精品课件教案PPT】 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实验的特殊性及教学尝试43页文档

【精品课件教案PPT】 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实验的特殊性及教学尝试43页文档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u
【精品课件教案PPT】 半导体薄膜的 制备实验的特殊性及教学尝试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精品课件教案PPT】 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实验的特殊性及教学尝试PPT共43页

【精品课件教案PPT】 半导体薄膜的制备实验的特殊性及教学尝试PPT共43页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精品课件教案PPT】 半导体薄膜的制 备实验的特殊性及教学尝试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实验原理图:
学习交流PPT
13
从XRD图中可以看出, 沉积的Sn2S3薄膜,除了衬 底ITO的衍射峰之外,在 31.9°, 32.5° 和 37.9°这
三个角度还含有相对斜方 晶系的Sn2S3的衍射峰,对 应于(211), (240) 和(250)面, (211)晶面有最大的结构系 数1.845,并可以算出晶粒 尺寸大约25 nm。
采用ITO导电玻璃作为工作电极,pt片作辅助电极,标准 甘汞电极作为参考点击; 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用丙酮和乙醇超声反复清洗,然后再用 蒸馏水清洗,沉积过程要搅拌着保持30℃的温度20分钟,电 压-0.8V,有效沉积面积是1×2cm2,最后在Ar气环境中,温 度在250℃下退火60分钟。
学习交流PPT
• 电弧蒸汽低温沉积(LTAVD)是一种物理气相沉积方法
Schematic diagram of
LTAV学习D交流PPT
18
• 制备过程
首先将N型硅衬底加热到900℃,由于快速热氧化作 用在其表面生成SiO2 薄膜,然后通过低温电气相沉积将 TiO2薄膜沉积在N型Si和Si/SiO2衬底上。
14
微观形貌
图a展现了一个密集的表面覆盖的颗粒形态,颗粒尺寸范围大概是 50 - 100nm,一些立方颗粒长度达到大于300 nm。
图b展现了热处理后的薄膜呈现一种棒状纳米结构,直径大约50100nm,长度大约1000nm,沿着不同方向分布着,中间夹着很深的空隙, 形成一种纳米网状结构。
该过程是一个熔融再结晶的过程。
学习交流PPT
10
Electrochemic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d Sn2S3 semiconductor films with nanorod network
带有纳米棒网络的三维纳米结构硫化锡半导体薄膜的电化 学制备方法与特性
学习交流PPT
17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Based on TiO2 and TiO2/SiO2 Thin Films Prepared by LowTemperature Arc Vapor Deposition
学习交流PPT
6
学习交流PPT
7
二、 化学气相沉积(CVD)
2.1 化学气相沉积的基本概念 气相沉积过程中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因此,称为化学气相沉积(CVD),否则,称为物理气 相沉积(PVD)。
学习交流PPT
8
2.2 分 类
2.3 CVD的化学反应
➢热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歧化反应
SiH4 —700—-100—0 ℃Si + 2H2 SiHCl3 +H2 ——Si + 3HCl 2SiI2 —900—°CSi +方法
3.1液相外延
假设溶质在液态溶剂内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那么当溶液饱和后再被冷却时,溶质析出,若有衬底与饱 和溶液接触,则溶质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外延生长在衬底上。
制备原理: 电沉积的理论基础是电解定律。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与 电源正极相连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阴极发 生还原反应,在稳态条件下,电子将全部参加反应,在电极表 面形成沉积层。
学习交流PPT
11
制备过程:
在含有30 mM Sncl2、100 mM Na2S2O3、60 mM K4P2O4、 的溶液中,PH值用HCl稀释,所有物质采用分析纯浓度,沉 积在三电极体系中发生,采用恒电压沉积Sn2S3薄膜。
学习交流PPT
15
能带隙
根据曲线的切线和X轴的 交点可以得出,沉积得 到的薄膜能带隙是 1.87eV,而热处理的能 带隙是1.65eV,发现热 处理之后的能带隙减小 了,这是半导体薄膜的 一个正常现象,这是由 于Sn2S3 薄膜的晶体尺寸 的增加导致的。
学习交流PPT
16
电气性能
有锡空穴的形成P型半导体,有硫空穴的形成N型半导体, 热处理后的Sn2S3 薄膜的载流子迁移率高是由于形成了纳米 网状结构。
(1)直流溅射镀膜(阴极溅射)
(2)射频溅射镀膜
(3)磁控溅射镀膜
-
(4)离子束溅射
+
学习交流PPT
5
2.3 离子成膜
1). 离子镀及其原理:
真空蒸发与溅射结合的镀膜技术,在镀膜的同时,采用带 能离子轰击基片表面和膜层,使镀膜与离子轰击改性同时进 行的镀膜技术。
即利用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同时,将膜层材料蒸发, 一部分物质被离化,在电场作用下轰击衬底表面(清洗衬 底),一部分变为激发态的中性粒子,沉积于衬底表面成 膜。 2).离子镀的分类 (1) 空心阴极离子镀(HCD) (2)多弧离子镀
热处理之后的衍射峰强
度有所增加,此外,在斜 方晶系的Sn2S3 薄膜的 27.6°, 30.9° 和 33.5°处 还有三个衍射峰,对应于 (230), (310) 和(150)面, (310)晶面有最大的结构系 数2.269,并可以算出晶粒 尺寸大约30nm。
热处理提高了薄膜的结晶度
学习交流PPT
薄膜半导体材料制备研究现状
小组成员:XXX
学习交流PPT
1
薄膜制备方法按物理、化学角度来分,有:
学习交流PPT
2
一、物理成膜 1. 定义 利用蒸发、溅射沉积或复合的技术,不涉及到化学反应,成 膜过程基本是一个物理过程而完成薄膜生长过程的技术,以 PVD为代表。
2. 成膜方法与工艺
真空蒸发镀膜(包括脉冲激光沉积、分子束外延) 溅射镀膜 离子成膜
学习交流PPT
3
2.1真空蒸发镀膜工艺方法 (1)对于单质材料,按常见加热方式有电阻加热、电子
束加热、高频感应加热、电弧加热和激光加热。
1)电阻加热 2)电子束加热 3)高频感应加热 4)电弧加热 5)激光加热 6)分子束外延(MBE) 7) 脉冲激光沉积(PLD)
学习交流PPT
4
2.2 溅射镀膜(sputtering deposition) 溅射镀膜:是指在真空室中,利用荷能粒子轰击镀料表面, 使被轰击出的粒子在衬底上沉积的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