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二甲评审中医诊疗方案肿瘤科肝癌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肿瘤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肿瘤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肿瘤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在肿瘤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肿瘤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肿瘤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肿瘤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肿瘤诊疗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开设专业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应开设病房(原则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总床位数的3%),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可以开设病房。
第八条中医医院肿瘤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安全防护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肿瘤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中药离子导入仪、电针治疗仪、微波热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配备射频治疗仪、介入治疗设备、体腔热灌注治疗仪等设备。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制定中医特色治疗(如外治及非药物治疗)等肿瘤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相关管理制度。
肿瘤科-肝癌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肝癌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住院患者。
一、肝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ICD-10编码:C2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考《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肝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肝癌临床常见证候:肝郁脾虚证肝胆湿热证肝热血瘀证脾虚湿困证肝肾阴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肝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原发性肝癌。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乙肝两对半、乙型肝炎DNA测定;(5)肿瘤标志物(AFP/AFU等);(6)胸部正侧位X线片;(7)心电图;(8)上腹CT或B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上腹MR或PET/CT或超声造影检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肝郁脾虚证:健脾益气,疏肝软坚。
(2)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3)肝热血瘀证:清肝凉血,解毒祛瘀。
(4)脾虚湿困证:健脾益气,利湿解毒。
(5)肝肾阴虚证:清热养阴,软坚散结。
2.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3.针灸治疗:可根据病情辨证取穴。
4.中药外敷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5.推拿治疗:根据病情选用。
6.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选用射频消融治疗、中药介入治疗、深部热疗、免疫系统治疗等。
2023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2023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肿瘤是当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给人类的生命带来了巨大威胁。
传统中医作为我国自古就存在的一种疗法,在肿瘤的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分析和总结2023年肿瘤科中医的诊疗方案,以及对其进行评价。
一、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分析1. 中医辨证施治原则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是基于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制定的。
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经络气血等进行综合辨证,然后采用适合的中药及治疗方法进行施治。
例如,对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患者,会采用补虚益气、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治疗。
2. 中医药联合治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中,中医药与西医药并用,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
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可以缓解副作用、提升生活质量、增强免疫力等。
例如,中药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作用,可用于辅助放化疗,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
3. 中医融入综合治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也融入了中医的其他治疗手段,如针灸、艾灸、推拿等。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疗法,对于肿瘤患者的痛症、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推拿则通过推、拿、揉、捶等手法,调节气血,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总结1. 个体化治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注重个体化治疗,强调“因病致治”。
通过辨证施治,结合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2. 综合治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融合了中医的各种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针灸、推拿等,形成了综合的治疗体系。
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缓解副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
3. 强调调整心态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注重调整患者的心态,增强患者的自我恢复能力。
中医认为情志与疾病密切相关,通过精神调摄、情志疏导等手段,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抵抗力。
三、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评价1. 疗效显著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如有效控制肿瘤病情、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轻治疗副作用等。
肿瘤科中医特色诊疗措施
肿瘤科中医特色诊疗措施
肿瘤科中医特色诊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中药增效减毒:通过中草药的应用,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化疗、放疗等治疗的疗效,同时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2. 内外兼治:除了口服中药,还可以通过穴位贴敷、艾灸、拔罐等多种外治方法,达到内外兼治的效果。
这些方法可以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达到缓解病情、减轻痛苦的目的。
3. 院内制剂:根据临床实践经验,肿瘤科医生可以研制出多种治疗肿瘤及其并发症的院内制剂,例如癌复康Ⅰ号和癌复康Ⅱ号等。
这些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生长,抑制术后残存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癌痛治疗:对于癌痛的治疗,除了西医的镇痛药物外,中医的针灸、按摩、中药敷贴等方法也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肿瘤科中医特色诊疗措施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
在诊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乐观的心态,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肝癌中医诊疗方案ppt
肝癌中医诊疗方案1. 引言在临床上,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治疗效果有限的问题。
相比之下,中医诊疗肝癌的方案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减轻病人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 中医诊断肝癌的要点中医诊断肝癌主要依据以下要点:•望诊:肝癌患者望诊时,面色黄褐或苍白,目光呆滞,甚至有出血点和皮肤瘀斑。
舌苔可能呈黄腻或黄白,脉象多数偏细或偏滑。
•闻诊:通过听肝区的声音,可以发现肝脏扩大、肝包膜增厚等异常。
•问诊:根据患者自述的症状和病史,询问有关肝脏疾病的相关信息。
3. 中医治疗肝癌的原则中医治疗肝癌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清热燥湿:肝癌患者常伴有湿热内蕴的症状,中医可以通过清热和燥湿的方法来调理身体,如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健脾益气:肝癌患者常伴有脾气虚弱的情况,中医可以通过健脾益气的方法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活血化瘀:肝癌患者常伴有血瘀的症状,中医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恢复肝脏功能。
•调理情志:中医认为情志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肝癌时,要注意调节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4. 中医治疗肝癌的具体方法中医治疗肝癌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中医师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相应的中药处方,例如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药物,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
•针灸治疗:通过针灸的方法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肝脏的功能。
•中医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病情,中医师可以给患者制定具体的饮食方案,例如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等。
5. 中医治疗肝癌的效果与注意事项中医治疗肝癌的效果和预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肝癌的分期、病人的年龄、治疗方法的选择等。
提醒患者和家属在接受中医治疗肝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积极配合西医治疗:中医治疗肝癌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取代西医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西医治疗,并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肿瘤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肿瘤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肿瘤科管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肿瘤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在肿瘤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肿瘤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和创新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肿瘤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对肿瘤科的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以保障肿瘤诊疗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开设专业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应当开设病房(原则上床位数不低于医院总床位数的3%),二级中医医院有条件的可以开设病房。
第八条中医医院肿瘤科门诊应当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安全防护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肿瘤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见附件1)要求。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制定中医特色治疗(如外治及非药物治疗)等肿瘤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第十二条中医医院肿瘤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应占70%以上,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2018年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肿瘤科优势病种即我科常见病种共有三种:胃癌、肝癌与肠癌。
我科自建科以来,通过对收治病人进行诊疗观察总结、现将2018年我科三个病种得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一:胃癌1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疗效分析2018年1—12月份共收住院胃癌病人50人次,按照胃癌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治,50例病人全部完成治疗方案,中医诊断符合率100%,中医治疗总有效率97%,未出现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病人满意度达97%、全部病人均采用中药口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治疗、高频热疗、中药灌肠抗肿瘤等综合治疗方式。
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与中药饮片辨证施治;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免疫、中药灌肠等治疗方法均在辨证施治得基础上给于用药,外贴膏剂我科主要应用中草药协定得处方。
应用中医中药治疗晚期肿瘤患者不仅能改善肿瘤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而且对于大部分肿瘤患者能延长生存期,对于术后降低术后复发率,与化疗配合减毒增效,整体调节带瘤生存,在临床中取得了可喜得效果。
由于治疗方案不断改进与优化,我们发现治疗效果得到明显得提高。
2难点思路及解决措施胃癌与中医学得“反胃”、“膈症”等症状相类似,《金匮要略》谓:“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医宗全鉴》对胃癌得发病原因、临床现象更有详细描述:“三阳热结,谓胃、小肠、大肠三府热结不散,灼伤津液也。
胃之上口为贲门,小肠之上口为幽门……贲门干枯,则放出腐化之道路狭隘,故食入反出为翻胃也、”由于癌细胞得侵蚀,引起胃部病变,使胃功能紊乱,出现了恶心、呕吐、宿食腐臭,疼痛出血等一系列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局部梗阻、术后复发、远处转移。
其发病率、病死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如何有效降低“三高”,就是目前胃癌难点与焦点,从临床得角度来说,提高治疗效果与改善生存又就是关键所在。
难点之一:如何预防、干预胃癌得发生。
由于胃癌得病因复杂,患者得体质因素不同,故在胃癌发生得预防与干扰上,要提倡级“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加强对群众得有关预防胃癌得科普宣传教育,纠正不良得生活习惯,尤其就是不良得饮食习惯。
中医科治疗肝癌诊疗常规
中医科治疗肝癌诊疗常规肝癌,以脏腑气血亏虚为本,气、血、湿、热、瘀、毒互结为标,主病在肝,渐为积而成。
临床以右胁肿硬疼痛,消瘦,食欲不振,乏力,或有黄疸或昏迷等为主要表现。
肝癌的临床表现中西医认识基本一致,其辨证论治均可参考本病进行。
[诊断]1 以右胁疼痛,上腹部肿块呈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而拒按,形体消瘦,纳呆乏力为主症。
2 具有较长时间食欲减退、乏力、胁痛病史或黄疸病史,且病情进展迅速。
3 结合B超、CT、MRI、肝穿刺、血生化及免疫检查等,有助诊断。
4 应注意与黄疸、胁痛、鼓胀等病证相鉴别。
[辨证论治]1 肝气郁结症状:右胁部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纳呆食少,时有腹泻,右胁下肿块,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健脾,活血化瘀。
例方:柴胡疏肝散。
2 气滞血瘀症状:胁下痞块巨大,胁痛引背,拒按,入夜更甚,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或秘结,倦怠乏力,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或弦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消积。
例方:复元活血汤。
3 湿热聚毒症状:心烦易怒,身黄目黄,口干口苦,食少,腹胀满,胁肋刺痛,溲赤便干,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胆,泻火解毒。
例方:茵陈蒿汤。
4 肝阴亏虚症状:胁肋疼痛,五心烦热,头晕目眩,食少腹胀大,青筋暴露,甚则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治法:养血柔肝,凉血解毒。
例方:一贯煎。
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可选用半枝莲、肿节风、水红花子、猪苓、茯苓、泽泻、白屈菜、八月札、虫、茵陈、鳖甲、虎杖、红花、水蛭、穿山甲、当归、夏枯草、三棱、山楂、蟾蜍等药物抗癌治疗。
[其他疗法]1 中成药可酌情选用香砂六君子丸、大黄虫丸、六味地黄丸等药物治疗。
2 中药针剂对疼痛剧烈者可酌情选用川芎嗪注射液、乌头碱注射液及华蟾素等对症治疗。
[疗效标准]1 治愈:癌肿消除,实验室检查正常。
2 好转:症状缓解,能提高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但癌肿未能消散。
3 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病情逐步加重。
肝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肝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疾病名称(英文) hepatocarcinoma 拚音 GANAI 别名西医疾病分类代码消化系肿瘤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肝癌是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是我国常见肿瘤之一。
中医释名西医病因现代研究表明肝癌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肝硬化和肝炎: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病人中,约50%~90%的病例伴有肝硬化,而原发性肝癌的胆管上皮癌型中,有18.2%~50%病例伴有肝硬化,说明这两种疾病关系密切,肝癌可能是肝硬化所引起的肝细胞过度再生的结果。
至于肝炎与肝癌的关系,据统计肝癌病人中约有40%~80%病例表现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测定阳性。
②长期食用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尤其是被黄曲霉菌素污染的大米、麦、大豆、花生、玉米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致癌力很强的黄曲霉菌毒素等。
在动物实验中曾用这种毒素成功地诱发了肝癌。
③亚硝胺类化合物。
④寄生虫病,主要指肝吸虫即中华分枝睾吸虫。
这种吸虫的成虫寄生在肝内胆管中,通过机械刺激及毒素影响诱发胆管上皮型肝癌,⑤饮水污染: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已一再发现饮水污染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
在肝癌高发区饮用池塘水者其肝癌死亡率明显高于饮用井水者。
近年由于水质分析技术的进步,已发现水中有百余种有机物为致癌、促癌和致突变物。
中医病因与肝癌有关的病因病机是内有脏腑气虚血亏,脾虚湿困,气滞血瘀,外有六yin邪毒入侵,虚邪中人,邪凝毒聚,日久成积所致。
季节地区分布以江苏、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为主。
人群强度与传播发病率江苏的发病率为49.17/10万人,全球每年发病约25万人左右,高发于亚洲和非洲,欧洲、美洲及大洋洲则较低,欧洲的发病率为0.4/10万人,莫桑比克,发病率高达164.6/10万人口,男性25~40岁年龄组肝癌发病率是欧美的500倍。
据1972~1974年上海市肿瘤医院统计资料,肝癌发病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男性占第三位,女性占第五位。
肿瘤科中医特色诊疗方案
中医特色诊疗方案(2012年)科别内五科市中醫院二0一二年一月目录1、肝积 (3)2、肺积 (8)3、反胃 (11)注:临床科室制定至少3个以上完善的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诊疗方案应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诊疗方案基础上体现本科临床实际和特色。
(诊疗方案至少包括五要素:中西医病名、诊断、中医综合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价)肝积(原发性肝癌)诊疗方案一、诊断中医诊断:肝积西医诊断:原发性肝癌(一)疾病诊断:1、如无其他肝癌证据,AFP对流法阳性或放射免疫法≥400ng/ml,持续4周以上,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
2、有或无临床表现,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转移性肝癌,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a、AFP≥400ng/ml。
b、典型的原发性肝癌影像学表现。
c、无黄疽而AKP或γ-GT明显增高者。
d、远处有明显的转移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
e、明确的乙型肝炎标志阳性的肝硬化,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细胞。
(二)证候诊断1.脾虚肝郁证:身体倦怠,不愿活动面色无华,两胁胀痛,嗳气纳呆,泛吐酸水,或恶心呕吐,大便溏薄,舌质淡,舌苔白,脉弦细。
2.气滞血郁证:右胁下积块,按之质硬,持续胀痛或刺痛,或窜及两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或涩。
3.湿热蕴结证:右胁下积块,增长迅速,发热,热势或高或低,口苦口干,呕恶欲吐,纳食减少,或面目皮肤鲜黄如橘子色,小便短赤,大便干或溏,或大便发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4.湿瘀搏结症:右胁下积块,质硬,腹痛且胀,按之如囊裹水,小便少,或面目黄而晦暗,或胸腹壁青筋暴露,舌质暗淡或青紫舌,或有瘀斑瘀点,舌苔白厚或滑腻,脉沉濡或涩滞不畅。
5.肝肾阴虚证:形体消瘦,腰酸无力,右胁下积块疼痛,低热或午后潮热,或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喜饮,或吐衄便血,或小便不利,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一)中药治疗1.脾虚肝郁证治则:健脾舒肝、理气宽中。
中医内科肝癌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肝癌肝癌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的发生与肝炎、肝硬化、黄曲霉素等因素有关,后者由于其他部位之肿瘤转移而来。
在中医学属于“瘢积”范畴。
多因热毒壅结,气滞血瘀,而致脾胃受损,气血日耗,邪实与正虚交互错杂,不断发展趋于晚期。
【诊断】1.发病之初表现食欲不振,右胁不舒,逐渐发生肝区疼痛,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或刺痛,脱闷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不规则发热,自汗,盗汗,逐渐消瘦,贫血等。
2 .最常见的体征是肝脏呈进行性肿大,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或摸到多数结节或大块隆起的肿瘤。
3 .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脾肿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等,并易发生肝昏迷、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等并发症。
4 .实验室检查可作血液甲胎蛋白检测及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Y-谷氨酰转肽酶等检验以协助诊断。
5 .有条件的,可作B超、动脉造影及其他X线检查、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和肝放射性核素扫描等检测,有助于定位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根据邪实正虚的病理特点,治当以扶正和祛邪为原则。
祛邪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补正以疏运肝脾、补益气血为主。
并需按邪正虚实的主次,酌取攻补兼施之法。
1.清热解毒用于不规则发热,面目肌肤发黄,小便黄,齿鼻易妣血,或有消化道出血,苔黄腻者。
方药举例:茵陈15g,大黄6g,焦桅子IOg,龙胆草4g,黄连4g,苦参10g,牡丹皮10g,赤芍10g,生地黄15g,玄参10g,板蓝根15g,天花粉15g,人工牛黄(分吞)1.2go6 .活血化瘀用于肝脏迅速肿大,质硬不平,触痛,痛势剧烈,如锥如刺,舌质紫,面色黑滞者方药举例:三棱10g,羲术10g,炮山甲10g,制乳香3g,制没药3g,广郁金10g,制鳖甲15g,土鳖虫7只,桃仁10g,红花5g,延胡索10g,石燕15g,马鞭草15g,参三七粉(分吞)3g07 .疏肝运脾用于右胁胀痛不舒,皖闷腹胀,或有腹水,食欲不振,小便量少,苔白而腻者。
中医治疗肝癌手术方案
一、前言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我国,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二位。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由于肝癌具有早期无症状、进展迅速等特点,许多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错过了手术切除的最佳时机。
因此,中医治疗在肝癌手术方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中医治疗肝癌手术方案,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二、中医治疗肝癌手术方案1. 术前准备(1)中医辨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舌脉,进行中医辨证,确定患者的证型。
常见证型有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肝阴虚、肝阳上亢等。
(2)中药内治:根据证型,给予相应的中药内治。
如肝气郁结者,可选用柴胡疏肝散;肝郁脾虚者,可选用逍遥散;肝阴虚者,可选用一贯煎;肝阳上亢者,可选用天麻钩藤饮等。
(3)中药外治:如贴敷、针灸、推拿等,以调和气血、疏肝解郁、止痛、镇静等作用。
2. 术中配合(1)中药穴位注射:在手术过程中,可给予中药穴位注射,如足三里、肝俞、胆俞等穴位,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手术效果。
(2)中药煎剂:在手术过程中,给予中药煎剂,如四逆散、小柴胡汤等,以调节气血,提高手术成功率。
3. 术后治疗(1)中医辨证:根据患者术后症状、体征和舌脉,进行中医辨证,确定患者术后证型。
(2)中药内治:根据证型,给予相应的中药内治。
如术后气血两虚者,可选用八珍汤;术后湿热内蕴者,可选用茵陈蒿汤等。
(3)中药外治:如贴敷、针灸、推拿等,以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
4. 康复治疗(1)中药内治: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给予相应的中药内治,以巩固疗效。
(2)中药外治:如贴敷、针灸、推拿等,以促进机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3)饮食调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增加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
(4)心理疏导: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注意事项1. 中医治疗肝癌手术方案应结合西医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等。
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
肿瘤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及评价肿瘤科是现代医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针对各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展开研究和探索。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治疗领域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围绕肿瘤科优势病种展开中医诊疗方案的分析总结及评价,主要包括乳腺癌、胃癌、肺癌和肝癌四种肿瘤的中医诊疗方案。
1. 乳腺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在乳腺癌诊疗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辨证施治中医注重辨证施治,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根据患者体质、肿块质地等病情特点,辨证施治能够更好地解决乳腺癌的根本问题。
例子:有的患者乳腺肿块质硬,脉象沉细,属于气滞血瘀型,中医可采用活血化瘀的方剂,如桃红四物汤调理。
1.2. 调理养生中医认为调理养生是乳腺癌治疗的关键,通过调整饮食、生活规律和心态等,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达到乳腺癌细胞被抑制和自身康复的目的。
例子:乳腺癌患者饮食上宜以清淡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品,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和蔬菜,中医还可结合调理脾胃功能,提高体内湿气排除能力。
1.3. 配合药物治疗中医药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结合放化疗或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副作用。
中药有许多具有抗癌作用的草药,如青蒿素等,在乳腺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子:青蒿素作为中药在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展。
2. 胃癌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医在胃癌治疗中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1. 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胃癌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因此在胃癌治疗中,中医注重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例子: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中医可采用健脾和胃的方剂,如六君子汤,增加脾胃功能,改善食欲。
2.2. 保护胃粘膜中医强调保护胃粘膜,减少因药物治疗或化疗导致的胃黏膜损伤,中药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减轻化疗带来的不良影响。
肝癌(原发性肝癌)诊疗方案
肝癌(原发性肝癌)诊疗方案【病名】中医病名:肝癌西医病名: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按病理学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
在我国,该病的主要类型是肝细胞肝癌,占原发性肝癌的90%以上。
按肿瘤的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肝癌。
【诊断】(一)中医诊断标准:早期症状多不明显。
一旦出现症状病性,发展迅速。
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上腹不适或疼痛,主要为右上腹痛,钝痛间歇加重。
胃肠道症状常见,但无特异性,常易忽视,如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患者还可有乏力、消瘦,30%左右患者有低热,37.5~38℃左右,少数可达39℃以上,热型不规则。
(二)西医诊断标准:1.临床症状:肝区疼痛,脘闷纳差,乏力,形体消瘦,低热、恶心,呕吐,腹水,黄疸等。
2.体征:肝脏进行性肿大,质较硬,时见肝掌,蜘蛛痣等。
3.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同功酶指标升高;甲胎蛋白阳性。
4.特殊检查:B型超声或CT检查肝内有实质性占位病变。
5.肝穿刺检查找到了癌细胞。
【治疗方案】(一)中医辨病论治1.肝气郁结证主证:胸胁疼痛,胸闷不舒,生气后加重,肝大,纳少,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
基本方:柴胡舒肝散加减。
柴胡 15g 白芍20g 郁金15g 枳壳12g白术15g 茯苓12g 党参12g 焦三仙15g2.脾虚湿困证主证:胸胁闷痛,胁下痞块,食欲不振,或恶心嗳气,乏力,或便溏,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缓。
治法:健脾祛湿。
基本方: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18g 白术18g 陈皮6g 甘草12g茯苓18g 半夏9g 山药 12g 扁豆9g3.气滞血瘀证主证:胸胁胀痛,痛处固定不移,夜间尤甚,胁下痞块,嗳气或呃逆,腹胀纳少,便干尿少,舌紫暗有瘀斑,苔薄白或腻,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基本方:桃仁四物汤加化症丸加减。
桃仁15g 红花10gg 川芎 15g 三棱15g莪术12g 郁金12g 白芍15g 当归15g元胡12g4.肝胆湿热证主证:上腹肿块,脘腹胀满,目肤黄染,腹大如鼓,心烦口苦,恶心纳少,便秘溺黄,舌紫暗,苔黄厚腻,脉滑数。
肿瘤科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一、癌痛散治疗各种癌痛组成:冰片、三七各一份、延胡索、乳香、没药、三棱、莪术、大黄、黄柏、小茴香各两份。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食醋调成糊状外敷疼痛部分,根据情况每日换药一次、两次或者三次均可。
适应症:可用于各种癌症疼痛注意事项:局部皮肤溃烂者禁用,皮肤过敏者可用抗过敏药膏治疗。
二、肝癌疼痛敷脐治疗——佛手散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发现时多为中晚期。
晚期肝癌患者由于肿瘤增长迅速,肝包膜被牵拉而引起持续性疼痛,且疼痛多十分剧烈,除吗啡类药物外,其他药物止痛作用有限,而吗啡类药物具有成瘾性、抑制呼吸、降低血压等毒副作用,且对肿瘤无任何治疗作用,以上特点使止痛药物的使用剂量受到限制,止痛效果大打折扣。
我科根据近年来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中药外用方剂,临床应用达几十例,取得很好的效果。
取名“佛手散”敷脐疗法。
药物组成:麝香1克,冰片、生马钱子各3克,生川乌6克,白芷、威灵仙各10克,蟾蜍0.5克,将上药研成细粉装瓶密封备用。
用法:脐部用75%酒精擦拭干净后,取0.5克佛手散填脐,上方置厚约0.2厘米、半径约2厘米圆形生姜片,用艾灸姜片约15分钟,然后弃姜片,用3厘米X3厘米的麝香风湿膏固封脐部,1天1次。
适应症:主要用于肝癌疼痛,其他各种癌症引起的胸腹部疼痛也可应用。
点评:方中麝香、冰片、川乌、蟾酥、生马钱子、威灵仙、白芷具有生猛走窜、芳香通窍之特点,易于透皮而发挥抗癌止痛之效。
再者,脐部血管丰富,门静脉、脐静脉、腹壁静脉与上、下腔静脉间形成通道,更利于敷脐药物经过该侧支循环进入血液而发挥作用。
通过隔姜艾灸,不仅能促进药物更好地透入体内,同时又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益气延年之功效,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
再者,用风湿膏固封,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药物半衰期短、必须多次给药等缺点,具有消减药物浓度峰谷现象等优点,从而达到持久止痛之目的。
本方法集灸、药、气化于一体,止痛与抗癌兼顾,且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安全稳妥,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二级医院肝癌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一、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肝癌 (简称肝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合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肝癌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指南。
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三、缩略语下列缩略语合用于本指南: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肝癌AFP: (a-fetoprotein) 甲胎蛋白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CA19-9:(Carbohydrate Atigen 19-9)糖抗原19-9ICG15:(Indo Cyanine Green)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HBV:(hepatitisB virus)乙肝病毒HCV:(hepatitisC virus)丙肝病毒TAIT:( transarterial interventional therapy) 经肝动脉介入治疗3DCRT:(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三维适形放疗IMRT:(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调强适形放疗四、诊治流程图1 肝癌诊断流程B 超发现肝脏占位AFP ≥ 400ng/ml<1CM AFP 未达诊断标准1-2CM>2CM肿物保 持稳定 18-24 个月 恢复每 6 个月 监测间隔 3 个月复 查超声根据大 小继续 监测2 种动态显像检查 1 种动态显像检查无典型 肿瘤表 现活检阳性 阴性重复活检 或者影像学 随诊诊断原发性肝癌1 种为 肿瘤典型表现无典型 肿瘤表 现均为肿瘤典型 表现典 型 肿 瘤 表现肿物 增 大支持治疗符合条件者全身系统治疗肝储备功能不足 位置特殊非肝移植候选者 肝移植候选者肝动脉栓塞化疗射频、微波、无水乙醇消融 放疗(适形或者立体定向) 支持治疗随访图 2 肝癌治疗流程五、诊断依据有乙型/丙型肝炎或者酒精性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接触史、饮水污 染史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癌中医诊疗方案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肝癌西医病名:肝癌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诊断:参考《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
(1)病理诊断:肝内或肝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临床诊断:① AFP≥400μg/L,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并能触及肿大、坚硬及有结节状的肝脏或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
② AFP<400μg/L,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并有两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性占位病变;或有两种肝癌标志物(AFP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 -gT同工酶Ⅱ、α-L-岩藻糖苷酶及CA19-9等)阳性及一种影像学检查具有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者。
③有肝癌的临床表现,并有肯定的肝外远处转移病灶(包括肉眼可见的血性腹水或在其中发现癌细胞),并能排除转移性肝癌者。
Child-Pugh肝功能改良分级法临床与生化检测指标异常程度计分1 2 31.肝性脑病(分级)无1~2 3~42.腹水无轻中度以上3.胆红素(μmol/L)<34.2 34.2~51.3 >51.34.白蛋白(g/L) ≥35 28~34 <285.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T)(秒)1~4 4~6 >6 特殊: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红素)<68.4 68.4~170 >1701.A级为5~6分;B级为7~9分;C级为10~15分。
2.Child分级出处: Child. C. g(1964), The Liver and Portal Hypertention, p50. Philadephia: Saunders3.Child-Pugh分级出处: Brit. J. Surg. 1973; 60(8):646~6494.Child-Pugh分级是在Child分级上改进,区别在于: 增加了PT, 忽略了身体营养的评估。
5.肝性脑病分期(可参考教科书):Trey C, et al. New England J. Medicine. 1966; 274(3):473-4812.临床分期:参照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标准。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期分期肿瘤癌栓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对应分期(肝门、腹腔) Child-Pugh 1977年TNMIa 单个最大直径≤3cm 无无无 A I I/ⅡIb 单个或两个最大直径之和≤5cm,在半肝无无无 A I/ⅡⅡⅡa 单个或两个最大直径之和≤10cm,在半肝;或≤5cm在左右两半肝无无无 A I/ⅡⅡ/ⅢAⅡb 单个或两个最大直径之和>10cm,在半肝;或>5cm,在左右两半肝;或多个无无无 A I/ⅡⅡ/ⅢAⅢB/ⅣA任何门脉分支、肝静脉或胆管无无A或B ⅡⅢa 任何门脉主干、下腔静脉或有或有A或B Ⅱ/ ⅢⅢB/ⅣA/ⅣBⅢb 任何任何任何任何 C ⅢIA-ⅣB 注:三种分期方法并非能完全对应(二)证候诊断1.肝郁脾虚证:上腹肿块胀闷不适,消瘦乏力,倦怠短气,腹胀纳少,进食后胀甚,口干不喜饮,大便溏数,小便黄短,甚则出现腹水、黄疸、下肢浮肿,舌质胖、舌苔白,脉弦细。
2.肝胆湿热证:头重身困,身目黄染,心烦易怒,发热口渴,口干而苦,胸脘痞闷,胁肋胀痛灼热,腹部胀满,胁下痞块,纳呆呕恶,小便短少黄赤,大便秘结或不爽,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或弦滑。
3.肝热血瘀证:上腹肿块石硬,胀顶疼痛拒按,或胸胁疼痛拒按,或胸胁炽痛不适,烦热,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或短赤,甚则肌肤甲错,舌质红或暗红,舌苔白厚,脉弦数或弦滑有力。
4.脾虚湿困证:腹大胀满,神疲乏力,身重纳呆,肢重足肿,尿少。
口粘不欲饮,时觉恶心,大便溏烂,舌淡,舌边有齿痕,苔厚腻,脉细弦或滑或濡。
5.肝肾阴虚证:臌胀肢肿,蛙腹青筋,四肢柴瘦,短气喘促,唇红口干,纳呆畏食,烦躁不眠,溺短便数,甚或循衣摸床,上下血溢,舌质红绛、舌光无苔,脉细数无力,或脉如雀啄。
三、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肝郁脾虚证治法:健脾益气,疏肝软坚。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白术、茯苓、桃仁、柴胡、芍药,枳壳,香附,当归、八月札、川朴、栀子、莪术、生甘草等。
2.肝胆湿热证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推荐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绵茵陈、栀子、大黄、金钱草、猪苓、柴胡、白芍、郁金、川楝子、枳壳、半枝莲、七叶一枝花、车前草、泽泻等。
3.肝热血瘀证治法:清肝凉血,解毒祛瘀。
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合下瘀血汤加减。
龙胆草、半枝莲、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黄、柴胡、桃仁、莪术、大黄、茜根、丹皮、生甘草等。
4.脾虚湿困证治法:健脾益气,利湿解毒。
方药:四君子汤合五皮饮加减。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皮、香附、枳壳、陈皮、大腹皮、冬瓜皮、泽泻、薏苡仁、龙葵、桃仁、莪术、半枝莲、甘草等。
5.肝肾阴虚证治则:清热养阴,软坚散结。
方药:一贯煎加味。
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桑椹子、川楝子、赤芍、鳖甲(先煎)、女贞子、旱莲草、丹皮等。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以加用2~4味具有明确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如半枝莲、蜈蚣、石见穿、八月札、穿山甲、七叶一枝花、山慈菇、白花蛇舌草、龙葵草、肿节风、冬凌草等。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根据病情选择应用西黄丸、金克槐耳颗粒、肝复乐、金龙胶囊、安康欣胶囊、(三)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根据病情选择应用艾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斑蝥酸钠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康艾注射液、亚砷酸注射液等。
(四)外治法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中药、中成药进行外敷治疗、中药泡洗、中药熏洗等。
(五)针灸治疗根据病情及临床实际可选择应用体针、头针、电针、耳针、腕踝针、眼针、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敷贴、耳穴压豆和拔罐等方法。
针灸治疗的取穴以肝俞、足三里为主穴,配以阳陵泉、期门、章门、三阴交等;穴位敷贴以章门、期门、肝俞、内关、公孙主穴,疼痛者配外关、足三里、阳陵泉;腹水配气海、三阴交、阴陵泉等。
(六)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酌情选用中医诊疗设备,如射频消融治疗、中药介入治疗、深部热疗、免疫系统治疗等。
(七)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疼痛、黄疸、出血、感染及发热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具体参考《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八)护理包括体位选择、饮食、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中医辨证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等。
四、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1.中医证候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如胁痛、腹胀、疲乏无力、纳呆等中医证候。
评定指标:中医症状根据临床观察分为4级:(0)无症状、(1)轻度、(2)中度、(3)重度,治疗情况根据根据症状出现的情况记录。
(详见附件3)。
评价方法: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情况比较(疗前/疗后)。
显效:症状消失,或症状积分减少≥2/3;有效:症状减轻,积分减少≥1/3,≤2/3;无效:症状无减轻或减轻<1/3。
2.生存质量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前后行生活质量判定。
评定指标:卡氏评分。
评价方法:治疗前后评分情况比较。
显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20分以上;有效: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10分以上:稳定:治疗后比治疗前提高不足10分或没有变化;无效:治疗后比治疗前下降。
3.客观疗效观察中医药治疗对患者瘤体的变化情况。
评定标准:CR完全缓解:全部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并至少维持4周。
PR部分缓解:肿瘤最长径之和缩小≥30%以上,并至少维持4周。
PD病变进展:最大径增大≥20%,或出现新病灶。
SD病变稳定:肿瘤最长径之和缩小未PR,或增大未达PD。
(二)评价方法对照患者入院前后的病情变化情况,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评价:1.中医证候中医证候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肝癌中医证候标准进行评价(详见附件)。
2.生存质量主要采用KPS评分评价。
3.客观疗效瘤体变化采用国际通用RECIST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4.化验指标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记物等的检测方法参照化验室的相关要求执行。
五、难点分析目前,针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早期还是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晚期肝癌和复发而不能再次手术的肝癌则尚无治疗良策。
中医药治疗在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方面有一定优势,且具有医疗资源消耗少、医疗费用低廉等优点。
但在肝癌某些治疗领域仍存在不少难点,结合本医院近些年的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提出以下主要难点:难点1:直接控制瘤体增长的有效中药方剂的优化。
目前中医治疗肝癌,大部分难以达到WHO关于实体瘤的疗效评定标准中的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
在临床治疗中,I期肝癌,或部分肝功能无明显损害的II期肝癌患者,多在西医医院接受手术或其他非手术治疗。
接受中医中药治疗者约占全部肝癌中晚期(Ⅱ、Ⅲ期)患者的90%,这部分病人瘤体直接缩小或稳定的效果较差。
难点2:中医药预防肝癌术后复发或协同介入维持疗效的评价。
由于肝癌的生物学特性,肝癌术后复发率高,介入治疗后肿瘤的控制时间短。
术后复发与肿瘤进展严重影响了肝癌的远期疗效。
中医对预防肝癌术后复发、延长肿瘤进展时间确有一定疗效,但目前尚缺乏有说服力的、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大样本研究证实,而且让手术、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坚持长期门诊中医药治疗有相当的难度。
难点3:分期辨证。
肝癌患者往往合并重度肝硬化,肝功能处于失代偿期。
这类患者尽管瘤体可能比较局限,但分期属于晚期,失去手术、介入治疗机会,肿瘤难以控制。
同时合并黄疸、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恶病质等并发症,中医对这些并发症的治疗尚无特效方法。
中医分型上单一证型较少,常有兼证并见,存在较多治疗矛盾。
附件原发性肝癌症状分级量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