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案六年级数学
六年级数学教案(精选13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精选13篇〕篇1:六年级数学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详细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展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才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展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那么。
【新知探究】明确算理,探究算法出例如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1. 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假如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展类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2.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想法,并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下来。
3. 学生进展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 进展交流反应重点反应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老师再利用课件进展讲解稳固:把1个正方形看作1公顷,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公顷,再把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
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公顷。
5. 得出结果根据大家的想法,。
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开场的图形,是不是也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6. 猜测计算方法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可以怎样计算?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中吗?篇2:六年级数学教案通用学目的:1、在自主探究学习中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构造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分配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3、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在关注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究意识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通过对多种方法之间联络的探究,浸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教案50篇
教案小学六年级数学优秀教案50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六年级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耐心和细心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六年级数学的基本概念。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学思维。
教学难点:理解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
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数学教具(如计数棒、几何模型等)小组活动材料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活动内容: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或谜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过程:讲述故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阶段:新知探索活动内容:介绍六年级数学的基本概念。
活动过程:使用多媒体课件,配合实际教具,讲解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第三阶段:小组合作活动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过程: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实际问题。
学生需合作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活动内容:各小组展示解决方案。
活动过程:每组选代表,向全班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活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并鼓励他们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小测验或课后作业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此教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反思能力。
教案探索自然之美——小学六年级科学优秀教案50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学习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精选13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精选13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一分数混合运算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2.会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进行简算教学难点分数乘法的简算教学过程一、复习(一)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二)看看下面每组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 ○ ○(三)那么分数混合运算如何计算呢?能否应用运算定律简算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二、探索、悟理(一)出示例题(二)读题之后请同学试做(板演在黑板上)教师:这道题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强调运算顺序)(三)做一做教师提问:你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四)小结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分数乘加、乘减这样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呢?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在一个分数混合算式中,既有一级运算,又有二级运算,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做括号里边的,再做括号外边的。
(五)仔细观察下面两题,计算中有没有好方法使它们算得又快又准。
小组汇报结果。
= × ×教师提问: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依据什么?(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教师说明:由这两题可以看出,乘法运算定律同样可以应用在分数中。
(七)做一做三、归纳、质疑(一)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自己小结)混合运算、分数乘法中的简算。
(二)你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吗?四、训练、深化(一)巩固混合运算1.判断(×)(×)(√)(√)2.计算(二)巩固简算1.填空2.简算(三)提高练习五、课后作业(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六、板书设计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二圆的周长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六年级数学教案(15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教案(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采用法定计量单位的重要意义.2.复习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单位.3.复习各种计量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重点指导同学汇总整理学过的计量单位,牢固掌握各种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教学难点掌握各种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及进率,正确使用计量单位.教学步骤一、直接导入.提问导入: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同学自由回答)教师归纳:我国从1990年起废除原来的计量单位,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目的是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扩大开放,不断发展面向世界的外向型经济.因此,我们要认真学好有关计量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量的计量.(教师板书课题)二、归纳整理.(一)启发同学回忆:我们学过了哪些量的计量?教师板书:长度质量时间面积体积(容积)(二)复习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及进率.1.启发同学回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个长度单位实际有多大?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启发同学回忆:已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每个面积单位实际有多大?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同学讨论: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都是100?师生归纳:面积单位是根据长度单位确定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就是100.3.启发同学回忆:已学过的体积(容积)单位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同学思考: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0?教师说明: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都是依据长度单位确定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体积(容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实际计量时做到准确无误.4.练习.(1)在()里填上适当的计量单位名称.一枝铅笔长176()一个篮球场占地420()一张课桌宽52()一个火柴盒的体积是21()一间教师的面积是48()一种保温瓶的容量是2()(2)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它的每个面的面积是多少?(3)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需要多少块?把这些小正方体木块排成一行,有多长?(三)复习质量单位.1.启发同学回忆: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并填写下表)2.练习.①10麻袋大米约1()②l个鸡蛋约6.5()③1棵白菜约2.5()④1名六年级同学体重是40()六年级数学教案2教材说明综合应用“合理存款”是在完成了第六单元“百分数”的教学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特岗教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
特岗教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特岗教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特岗教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特岗教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神奇的扑克教学内容: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对2、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生:......(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师:生:......二、新课1、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2、大王=太阳小王=月亮红=白天黑=夜晚3、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大王=1小王=14、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5、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
6、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
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7、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
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有13个星期三、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
请大家都要学会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特岗教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3、培养学生乐于交流、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皇帝内经》中说春天是一个生发的季节,对于你们小孩子来说,要多运动才能长高个,那么春天还是一个美容的季节,爱美的女士们在这个季节要注重皮肤护理,多做面膜多补水。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7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7篇六年级小学数学教案案例篇一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机。
学生准备:方格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标出下列班上同学的位置(图略){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2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
(3,0)(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0列、0行,并指导学生正确找出。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
(投影讲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二)、课堂提高练习一第6题(1) 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 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相互说说。
(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
让学生看到在平面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三、当堂测评练习一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检验交流,最后,教师再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六年级数学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如下是细心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5篇六年级数学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0~71页例2、练一练,第73页练习十一第4~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解决用假设的策略时总量变化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假设时数量的复杂关系。
教学过程:一、出示问题,讨论策略1、出示例2,读题。
2、小组讨论:你准备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策略?3、你准备怎样假设呢?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1、出示提问:(1)这题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2)你是怎样理解题中数量之间关系的?通过交流理解:1个大盒里的球的个数+5个小盒里球的个数=80,1个大盒里球的个数—8=1个小盒里球的个数,或者1个小盒里球的个数+8=1个大盒里球的个数。
2、列式计算:(1)你能根据假设后的数量关系列示解决吗?(2)提问:如果假设6个全是大盒,球的总数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根据这样的假设算出结果,看看答案是不是相同。
集体评议,重点讨论球的总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引导比较:(1)刚才我们用两种思路解决了例2,假设6个全是小盒或者假设6个全是大盒,虽然假设的方法不一样,但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小结。
三、反思比较,内化策略。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质教案(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优质教案(精选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优质教案精选篇1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通过实物和课件演示、观察和操作等方法,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推理、想象来探究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以及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的活动,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比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通过比较知道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5、通过学生熟悉的数量关系、具体的生活情境,在学生填一填、想一想等数学活动中发现正、反比例的意义。
通过正比例关系的图像的教学,使学生能根据给出的有关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的方格纸上画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到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6、通过地图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7、通过生活中放大和缩小的现象,认识放大和缩小。
8、通过学过的统计知识,引导学生准确提取统计图中的有价值的`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的结果。
9、通过枚举、反证、假设的方法探究“抽屉原理”,渗透模型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10、通过整理、复习、练习等方法,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
(二)技能目标1、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总结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具体的比例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发现、总结、验证等方法,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5、通过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数量关系,学生会依据任何的两个量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6、使学生能够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和缩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2、渗透函数思想。
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教案(优秀6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教案(优秀6篇)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标)课件出示情景图: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生成问题)小组自主研究计算方法,交流汇报。
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板书)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归纳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
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叙事案例篇二一、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饶有兴趣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中来尤为重要。
本学期我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特级教案六年级数学模板
特级教案六年级数学模板在备课进程中,教师要多去推敲那些可能引发意外生成的教学点,在这些时间节点上多设计几种教学方案,多推敲一些积极应对的策略,这样在实际教学进程中,教师就可以够比较自如地应对了。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X 特级教案六年级数学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X特级教案六年级数学模板1教学目标:1.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定两个相干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教学重点:1、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定两个相干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难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定两个相干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进程:一、课前预习预习书19---21页内容1、填好书中所有的表格2、知道粉色框中话的意义,体会正比例的两个量有怎样的关系?3、把不知道的内容用笔作重点记号,待课上质疑解答二、展现与交换活动一: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干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一)情境一:1、视察图,分别把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情形填入表格中。
请根据你的视察,把数据填在表中。
2、填完表以后摸索: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的变化是否有关系?它们的变化分别有怎样的规律?规律相同吗?说说从数据中发觉了什么?3、小结: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都随边长的增加而增加,在变化进程中,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值一定都是4。
正方形的面积一边长的比是边长,是一个不肯定的值。
说说你发觉的规律。
(二)情境二: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
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以下:2、请把下表填写完全。
3、从表中你发觉了什么规律?说说你发觉的规律: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
(三)情境三:1、一些人买一种苹果,购买苹果的质量和应对的钱数以下。
2、把表填写完全。
3、从表中发觉了什么规律?应对的钱数与质量的比值(也就是单价)相同。
小学数学六年下特级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下特级教案教案标题:小学数学六年下特级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和掌握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包括小数的加减乘除、几何图形的性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
- 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
-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实验、观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鼓励他们勇于面对数学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毅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1. 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3.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小数的乘除运算。
2. 几何图形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3. 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小黑板、数学实验器材、学生作业本、学生教材。
2. 教学资源: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练习册、教学参考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教学课件或小黑板上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思考和讨论。
二、知识讲解与展示(15分钟)1. 通过教学课件或黑板,讲解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方法。
2. 通过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合作学习与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几何图形进行研究和探究,了解其性质和特点,并准备展示给全班。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并归纳总结。
3.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全班共同讨论和学习。
四、拓展应用(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向全班展示解决过程和答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5篇六年级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积公式,学习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探讨问题,体验转化和极限的思想。
3、在图形的变换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贯彻唯物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1、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正确应用公式。
2、利用教具演示,清晰地了解圆柱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演示课件,长方体、圆柱形容器数量适当;学生需要准备用于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学具。
教学设想学习《圆柱的体积》需要学生基础的圆柱、圆和长方体相关知识。
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通过对圆柱的具体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够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
在方法方面,让学生探索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想象、课件演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帮助学生联系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体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学习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促进学生乐于探索、善于探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前两天,老师家的水龙头出了问题,拧上阀门后,水龙头还是不停地滴水。
看一下,这是一刻钟的结果。
1、出示已装好水的圆柱形容器。
(1)激发思考:容器中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圆柱体)你们能够测量这些水的体积吗?(2)学生讨论并回答:学生1:可以用计量筒或量杯直接量出水的体积;学生2:可以称出水的重量,然后推算出水的体积;学生3:可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从中测量出长度、宽度和水面高度后计算。
教师:现在只有这些工具(圆柱形容器、长方形容器、半圆形容器和其他不规则容器),你们会怎么测量?学生1:可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学生2:我们学过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只要测量出长度、宽度和高度就好了。
优秀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5篇
优秀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5篇优秀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位置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准备:投影仪、本班学生座位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初步感知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能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吗?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1)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让学生先说说2、我们全班有48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3、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知探究1、教学例1(出示本班学生座位图)(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__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位置吗?学生对照座位图初步感知,说出自己的位置。
个别汇报,集体订正。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
(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3)教学写法:__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2、小结例1:(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比较(2,3)与(3,2)的不同。
{在比较中发现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对的更深了解。
}3、练习:(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特级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部编版
特级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部编版教案标题:特级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部编版教案目标:1. 熟悉六年级上册数学部编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 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活动。
3.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概述:六年级上册数学部编版主要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图形、数据统计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其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阶段:-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并与学生共同探讨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温习和巩固已学知识。
2. 知识讲解阶段:-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示例演练等方式,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3. 练习巩固阶段:- 提供一些基础练习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巩固。
-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提供一些拓展性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4. 拓展应用阶段:- 设计一些情境化的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
-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和讨论解题思路。
-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和思维策略。
5. 课堂总结阶段:-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澄清。
-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6. 课后作业和延伸阅读:-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 推荐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主动拓展知识面。
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1. 教学资源:- 教材:六年级上册数学部编版教材。
- 多媒体教具:投影仪、电脑、音频视频资料等。
- 练习册、作业本等辅助教材。
2. 评估方式:-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思维活跃程度等。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1)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
在导入环节,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很好地衔接了新知的学习。
在教材提供的折线统计图框架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
在“试一试”的学习中,让学生自主体会求平均数和分段统计的特点。
通过教材一系列素材的充分运用,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2.自主探究,经历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引导,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经历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在绘制统计图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从一年级到现在每个阶段的身高分别是多少吗? (课件出示教材63页情境图)师:淘气是一个细心的孩子,他把自己从一年级到现在的身高情况都整理到统计表里了。
他想把自己的身高与全市男生的平均身高进行对比。
现在我们就帮助他来比一比吧。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情境,引出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本节课的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
⊙探索合作,学习新知1.课件出示一至六年级淘气身高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记录表。
年级一二三四五六全市男生平均身高/cm118124130135143153淘气身高/cm115122130138145154(1)提问:根据表中的信息能比较出淘气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情况吗?怎样才能更好地比较呢?引导学生说出画统计图进行比较。
(2)师:从这个统计图中能看出什么?(能看出淘气在各年级的身高变化情况)师:要想看出淘气在各年级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比较情况,这个统计图合适吗?(不合适)(3)思考:从折线统计图中只能看出淘气的身高增长变化情况,却看不出与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比较情况,怎么办呢?教师明确:可以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体现。
2023最新-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8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游戏:《我变,我变,我变变变》老师说一句话,请同学们说出一句和它意思相反的话。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一个场面:哈尔滨零下6摄氏度至3摄氏度。
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示这两个温度吗?学生思考后反馈,教师适时点拨、评价和引导。
教师小结:(2)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能用刚才我们学过的知识,用恰当的数来表示温度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完成第123页下图的练习。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集体订正写得是否正确,并让学生齐读。
2.自主学习例2。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
(课件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课本第124页上图的左部分,数字前没有符号)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引导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课件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课本第124页上图的右部分,数字前没有符号)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教师小结: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学生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小学数学六年级pdf
特级教案与课时作业新设计小学数学六年级pdf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第2课时分数乘分数第3课时分数乘法中的约分课时作业1. 负数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
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
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建议共分3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负数的初步认识。
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精选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精选5篇)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实验、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判断、推理来获取新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知识是“互相转化”的辨证思想,养成善于猜测的习惯,在探索合作中感受教学与我的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及运用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不同型号的圆柱、圆锥实物、容器;沙子、水、杯子;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五一节放假期间,老师带着自己的小外甥去商场购物,正巧商场在搞冰淇淋促销活动。
促销的冰淇淋有三种(课件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冰淇淋),每种都是2元钱,小外甥吵着闹着要买一只,请同学们帮老师参考一下买哪一种合算?生:我选择底面的;生:我选择高是的;生:我选择介于二者之间的。
师:每个人都认为自己选择的哪种最合算,那么谁的意见正确呢?生:只要求出冰淇淋的体积就可以了。
师:冰淇淋是个什么形状?(圆锥体)生:你会求吗?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
并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设疑激趣,探求新知师:那么你能想办法求出圆锥的体积吗?(学生猜想求圆锥体积的方法。
)生:我们可以利用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把它放进一个有水的容器里,求出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
师:如果这样,你觉得行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最后的评价;生:老师,我们前面学过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来研究,我想圆锥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呢?师:大家猜一猜圆锥体可能会转化成哪一种图形,你的根据是什么?小组中大家商量。
生:我们组认为可以将圆锥转化成长方体或正方体,比如:先用橡皮泥捏一个圆锥体,再把这块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9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 9 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9 篇《六年级数学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如何先约分再乘教学过程:一、复习。
1 、 5个 12 是多少?用加法算:12+12+12+12+12用乘法算:125问:125 算式的意义是什么?被乘数和乘数各表示什么?2 、计算:问: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3 、小结:( 1 ) 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被乘数表示相同的。
加数,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的个数。
( 2 ) 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是分子相加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新授教学例 1 。
出示例 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 3人一共吃多少块?用加法算: (块)用乘法算: (块)问:这里为什么用乘法?乘数表示什么意思?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的和的简便运算。
学生齐读一遍。
练习:说一说下面式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做一做第3题。
)问:那么分数乘以整数方法应该是怎样算? (通过观察例 1 ,得出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运用比解决问题。
(教材第 54 页例 2)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发展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理解并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比的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比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级教案六年级数学【篇一: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设计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二册主备教师:钱建兵备课时间:2008/2/15 浏览人数:1教案内容:第一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中的两个已知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画好后,讨论: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个数量比较合适?表示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大约长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提出要求: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分别从差比和倍比的角度提出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多少公顷”“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多少公顷”“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面积相当于实际的百分之几”等问题。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例1中的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2、引导思考: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小结: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上面的讨论,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学生列式计算后,进一步追问: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怎样计算的?要求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百分之几,又是怎样算的?综合算式应该怎样列?3、进一步引导:此前,曾有人提出“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提出要求:根据上面的讨论,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还可以怎样列式?举报admin admin 当前离线注册时间2006-10-19最后登录2013-4-1阅读权限20积分625250主题122305精华858帖子240366管理员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发消息地板发表于 2011-1-28 14:04:00 |只看该作者学生列式后追问:“125%—100%”这个算式中,125%表示什么意思?100%呢?二、教学“试一试”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学生作出猜想后,暂不作评价。
提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小结:“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
三、指导完成“练一练”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2、提问:你是怎样理解“200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并组织适当的交流。
四、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3题1、做练习一第1题。
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
2、做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
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
3、做练习一第3题。
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
可提醒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五、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教学调整☆教学反思: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练习课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二册主备教师:钱建兵备课时间:2008/2/18 浏览人数:1教案内容:第二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练习课教学内容:完成第2~3页练习一第4~8题。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你是怎样解决的?还有别的方法吗?二、完成练习一第4~8题1、完成第4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解答第(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2、完成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2)、(3)题与第(1)题比较。
3、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什么是“孵化期”。
然后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检查正确率,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
4、完成第7题。
学生读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明确:“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
” 学生解答后交流思考过程。
5、完成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
可以用计算器计算。
完成后交流。
三、读读“你知道吗”学生自主阅读。
交流:读完后你有什么想法?思考:为什么不可以说200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比2005年提高了0.3%?突出单位1不同的两个百分数不能直接相减。
你还能举些有关百分点和负增长的例子吗?四、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调整☆教学反思:课题:纳税的教学设计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十二册主备教师:钱建兵备课时间:2008/2/19 浏览人数:1教案内容:第三课时纳税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的例2和“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
预习题:弄清什么是纳税?怎样纳税?纳税的意义是什么?疑难点:分段纳税的有关知识。
熟练地运用百分数进行纳税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认识、了解纳税(幻灯投影出示)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
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几种。
我国的税收逐年增长,到2005年,全年税收收入已达到30866亿元。
(进行纳税意识教育)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到税务部门纳税的事吗?那么究竟什么是纳税,纳税额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
板书:纳税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2.举报admin admin 当前离线注册时间2006-10-19最后登录2013-4-1阅读权限20积分625250主题122305精华858帖子240366管理员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发消息 5#发表于 2011-1-28 14:04:00 |只看该作者出示例2: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 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学生读题。
提问: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计算?你们会做吗?试试看!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订正,教师板书算式。
强调: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我们怎样计算呢?方法1: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做“试一试”提问:这道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生: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
学生板演与齐练同时进行,集体订正。
4、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三、同步练习1、练习二的第1题指名学生读题,让学生说明算式里的每个数据的意思。
18万和360万分别表示什么?那么这儿应缴纳的营业税应该怎样求呢?学生讨论并练习。
四、拓展提高练习二的第4题。
我国2005年10月公布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个人收入1600元以下不征税。
月收入超过1600元,超过部分按下面的标准征税。
超过部分不到500元的 5%超过部分是500元---2000元的 10%超过部分是2001元---5000元的 15%********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在这道题中,李明的妈妈应纳税的收入是1800元吗?为什么?全班展开讨论李明妈妈的纳税的收入应为多少元?税率是多少?那么爸爸的收入是2500元,应纳税额为多少?他的税率又是多少呢?介绍分段纳税,最后让学生分别求出李明的爸爸妈妈各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五、课堂回顾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
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二2-3题。
☆教学调整☆教学反思:【篇二:2014人教版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4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1.分数的乘法2.分数混合运算3.用分数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