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容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方案
2024年换热容器监督检验细则

2024年换热容器监督检验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换热容器的安全使用,维护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确保换热容器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新建、改造和使用的换热容器的监督检验工作。
第三条换热容器的监督检验应以安全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风险控制为重点的原则,综合运用技术监督、现场检验和记录资料等方法,确保换热容器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
第四条换热容器监督检验的内容包括设计审查、制造过程监督、出厂检验、现场安装监督、定期检验和特种检验等环节。
第二章设计审查第五条换热容器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设计文件齐全、合理,满足安全、可靠、经济、节能、环保的要求。
第六条换热容器的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负责对换热容器的设计进行审查。
第七条设计审查应重点检查换热容器的结构强度、焊接质量、材料选择、防腐保温、备品备件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第八条设计审查的结果应按规定格式进行记录,并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意见和要求,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
第三章制造过程监督第九条换热容器的制造过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制造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体系。
第十条制造单位应建立和实施相应的生产计划和组织管理制度,确保材料的采购、加工和装配等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十一条制造单位应定期对设备进行自检,并记录检查结果。
关键工序和环节应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十二条制造过程监督应检查制造单位的人员、工艺、设备、材料等方面,重点关注焊接质量、材料性能、工艺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等要求。
第十三条制造过程监督的结果应进行书面记录,并对不符合要求的事项提出整改要求,确保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
第四章出厂检验第十四条换热容器的出厂检验应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制造单位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并提供相应的检验报告和证书。
第十五条出厂检验应重点检查换热容器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指标,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
压力容器申报定期检验制度

压力容器申报定期检验制度
是指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的制度。
这个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可靠性能,防止潜在的危险情况发生。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压力容器的所有者或经营者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定期检验,并向有关部门申报检验情况。
具体的申报定期检验制度可能因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定期检验时间间隔: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时间间隔一般根据容器的类型、使用环境和使用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大型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相对较长,小型压力容器和常用容器的检验周期相对较短。
2. 检验项目和方法:定期检验一般包括外观检查、材料检测、压力测试、安全阀校验等内容。
具体的检验项目和方法可能根据不同类型的压力容器而有所差异。
3. 检验报告和证书:定期检验完成后,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交检验报告和证书。
这些文件记录了压力容器的检验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4. 后续处理和监管:如果在定期检验中发现了问题,所有者或经营者需要及时处理,并通知相关部门。
有关部门会根据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监管和处理。
总之,压力容器申报定期检验制度是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所有者或经营者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
验,并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这样才能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可靠性能。
压力容器日常检查制度范本

压力容器日常检查制度范本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压力容器的日常检查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使用压力容器的部门和人员。
三、主要内容1. 检查频率a) 压力容器应按照规定的检查周期进行定期检查。
b) 必须按照设备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2. 检查项目a) 监测和记录容器的工作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
b) 检查和清理安全阀,确保正常工作。
c) 检查压力容器的支承结构和附件,确保其完整和可靠性。
d) 检查压力容器的外部表面,排除表面损坏或腐蚀的情况。
e) 检查管道连接和密封情况,防止泄漏。
f) 检查排放和排气系统,确保正常工作。
g) 检查仪表和传感器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h) 确认容器使用记录和检测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检查记录a) 所有检查项目的结果和发现应及时记录在检查表格中。
b) 如果有异常发现,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
c) 检查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日后查阅和追溯。
四、责任与义务a) 部门负责人有责任组织并推行本制度。
b) 检查人员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检查,并将结果及时上报。
c) 监管部门有权随时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查和审核。
五、紧急处理a) 如果发现压力容器出现紧急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报告相关人员。
b) 在紧急情况下,必要时可以停止使用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六、培训和宣传a) 对新员工进行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培训。
b) 定期开展压力容器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七、违规处罚a)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理,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八、附则a)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b)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为压力容器日常检查制度范本,凡涉及到的具体项目和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相关规定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相关规定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是保障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规范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各国相关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规定。
以下将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相关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相关规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定期检验的时间要求、检验的内容和要求、检验机构的资质要求以及检验报告和记录的保存要求。
首先,对于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时间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应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例如,在我国,《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程》中规定,常用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周期一般为2年。
当然,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时间间隔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欧洲,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即欧洲压力设备指令(PED),规定了不同压力等级和容量的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时间要求。
其次,对于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内容和要求,也有一定的规定。
一般而言,定期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材料性能测试、焊缝检验、安全阀试验等内容。
外观检查主要是检查容器的表面是否有裂纹、腐蚀、变形等问题,以及容器的密封性能。
材料性能测试是通过取样检测容器材料的力学性能,以验证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焊缝检验是主要针对容器的焊缝进行检查,以确保焊缝的质量。
安全阀试验是用来检验压力容器的安全阀是否正常工作,以确保在发生过压情况时能够及时释放压力,保护容器的安全。
对于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机构资质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般而言,压力容器定期检验需要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
这些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验室设备和人员技术水平,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我国,《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了检验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实验室设备、检验人员的资质要求等。
最后,对于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报告和记录的保存要求也非常重要。
检验机构需要编制相应的检验报告,并将其保存一定的时间。
这些报告应当详细记载了检验的时间、内容、结果以及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等。
压力容器检验管理制度模版

压力容器检验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压力容器检验工作,保证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使用压力容器的部门和人员。
二、定义1. 压力容器:指能够承受内部压力,外部形状不变的容器,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储罐等设备。
2. 检验:指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技术状态和安全性。
三、责任分工1. 领导责任:应当制定压力容器检验计划和相关政策,并保证其执行。
2. 管理部门责任:负责指导、监督和协调压力容器检验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检验人员责任:负责对压力容器进行检验和评估,并及时提出相关建议。
四、检验计划1. 检验频次:根据压力容器的使用状况和检验结果,制定压力容器的检验频次和方法。
2. 修复计划:对于发现的缺陷或潜在问题,应当及时制定修复计划,并实施修复工作。
3. 检验记录:对每次检验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内容,并进行归档保存。
五、检验程序1. 准备工作:检验前应当进行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清洁、放空、加压等。
2. 检验方法:根据不同的压力容器类型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
3. 检验结果评估:根据检验结果,评估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六、检验记录和报告1. 检验记录:对每次检验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内容。
2. 检验报告:根据检验记录编制检验报告,报告中应包括压力容器的技术状态、存在的问题、修复计划等内容。
七、修复措施和验收1. 修复计划:根据检验报告提出的修复要求,制定修复计划,并实施修复工作。
2. 修复验收:修复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修复的效果符合要求。
八、安全教育和培训1. 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压力容器安全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2. 培训要求:对从事压力容器检验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培训、操作规程培训等。
压力容器申报定期检验制度

压力容器申报定期检验制度1. 背景与目的为确保公司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和生产作业的连续稳定,有效防备事故风险,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压力容器申报定期检验的流程和要求,确保压力容器设备安全可靠。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压力容器设备的申报定期检验管理。
3. 名词解释•压力容器:指内外压差超出公称压力的设备和管道,包含但不限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石油化工设备等。
•申报定期检验:指对压力容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评估、鉴定和验收的过程。
4. 申报定期检验责任与义务4.1 公司责任•成立特地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压力容器申报定期检验的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估工作。
•订立本制度,并对员工进行相关制度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和遵守本制度。
•供应必需的经费、人力和技术支持,确保申报定期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4.2 部门责任•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压力容器申报定期检验计划,并定期对计划进行更新和调整。
•各部门负责依照计划及时申报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并搭配安全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
4.3 员工责任•全部员工都有义务认真学习和遵守公司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依照要求操作和使用压力容器设备。
•发现压力容器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刻上报安全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
5. 压力容器申报定期检验程序5.1 检验计划订立•安全管理部门依据压力容器的等级、设计压力、使用条件等因素,订立压力容器申报定期检验计划。
•检验计划应明确检验时间、地方、检验内容、检验方式、检验依据等要求。
5.2 检验申报•各部门应在检验计划确定后,依照要求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申报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
•检验申报应包含压力容器的基本信息、使用情况、上次检验情况等内容。
5.3 检验组织与实施•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检验工作,依据检验计划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验。
•检验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外观检查、料子检验、焊接接头检验、压力性能检验等。
•检验过程中应严格依照检验规范和标准操作,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压力容器定期报检制度范本

压力容器定期报检制度范本一、目的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要求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以有效预防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司所有使用压力容器的部门、工场和生产线。
三、报检周期1. 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等级和条件,制定相应的报检周期,并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执行;2. 年检:所有压力容器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验,确保其安全性能和运行可靠性;3. 季检:对于高风险压力容器,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查和检验;4. 临时报检:如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或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临时报检。
四、报检内容1. 外观检查:对压力容器的外观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检查有无裂纹、变形、腐蚀等;2. 内部检查:通过无损检测方法对压力容器的内部进行检查,确保无内部裂纹、腐蚀等情况;3. 安全阀检测:检查安全阀的工作性能和调整压力是否符合要求;4. 管道连接检查:检查压力容器与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性和连接是否牢固;5. 隐患判定: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隐患进行评估和判定,并进行相应处理。
五、报检流程1. 部门申请:使用压力容器的部门提前向维护部门提交报检申请;2. 安排时间:维护部门按照报检周期和工作计划安排具体的报检时间;3. 检测准备:维护部门根据报检内容准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工具;4. 检测执行:维护部门按照报检内容和标准进行全面检测;5. 检测报告:维护部门根据检测结果,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6. 处理措施:根据检测报告的处理意见,相关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7. 复查确认:处理完毕后,维护部门对压力容器进行复查确认,并记录在案;8. 更新记录:维护部门更新相关的报检记录,并在指定的位置进行存档。
六、责任人1. 维护部门负责制定报检计划并组织实施,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2. 使用部门负责按照要求和计划申请报检,配合维护部门进行检测;3. 领导层负责全面落实报检制度,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压力容器申报定期检验制度模版

压力容器申报定期检验制度模版压力容器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重要设备,因其在工业生产中承受的高压力,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隐患,故而在生产和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定期检验制度。
本文将从制度的必要性,申报定期检验的程序和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一、制度的必要性1.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因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腐蚀等因素,可能会存在疲劳、裂纹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定期检验,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2.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如果压力容器出现问题或发生爆炸事故,将会对周围的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威胁,甚至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制定压力容器申报定期检验制度能够及时预防和发现问题,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压力容器的检验和运行有明确的要求,制定压力容器申报定期检验制度是落实这些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措施。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种保证。
二、申报定期检验的程序1.准备申报材料企业在申请定期检验时,需要准备一系列的申报材料,包括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证明、设计和制造单位的相关资质证明、压力容器的结构图纸和规格标准等。
2.提交申请企业将准备好的申报材料提交给当地压力容器检验机构,并按照相关流程进行申报。
检验机构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和初步评估。
3.核查和检验审核通过后,检验机构会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压力容器进行核查和检验。
核查内容包括压力容器的外观、密封性能、安全装置等方面的检查。
检验人员将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检验,并出具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报告。
4.评估和审核检验机构将根据检验结果进行评估和审核。
如果压力容器符合相关要求,将会颁发定期检验合格证书。
如果不符合要求,则会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要求企业进行相应的整改。
三、申报定期检验的要求1.定期检验的频率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频率由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规定。
一般情况下,压力容器需要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

报告编号: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设备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备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内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印制检验单位名称)注意事项1.本报告为依据《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对在用压力容器进行定检验的结论报告,检验结论代表该压力容器在检验时的安全状况。
2.本报告应当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者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涂改无效。
3.结论报告无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等签字,以及检验机构核准证号、检验专用章或者公章无效。
4.本报告一式两份,由检验机构和使用单位分别保存。
5.受检单位对本报告结论如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书之日起15 日内,向检验机构提出书面意见。
检验机构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件:报告编号:报告编号压力容器资料审查报告报告编号压力容器宏观检验报告报告编号注:检验结果栏中,打“J”表示无问题或者合格的检验项目,打“*表示有问题或者不合格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表示实际没有的检验项目,划“—”表示无法检验的项目。
共页第页报告编号注:测厚记录表格不够时,可以按照测厚记录格式增加续页;名义厚度和实测最小厚度的栏目根据实际的测定部位的情况填写。
本附录的有关单项报告、记录的数据栏目不够时,可以按照其相应的报告、记录格式增加续页,以下类似的均同。
共页第页报告编号注:本校核不代替设计计算,不免除设计者责任。
共页第页射线检测报告报告编号超声波检测报告报告编号:衍射时差法(TOFD)超声检测报告报告编号:磁粉检测报告报告编号渗透检测报告报告编号声发射检测报告报告编号材料成分分析报告报告编号硬度检测报告金相分析报告报告编号安全附件检验报告报告编号。
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模版

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模版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正常使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
三、基本要求1. 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
2. 定期检验的周期和内容应根据设备的类型、规模和使用条件确定。
3. 定期检验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人员应持有合法有效的检验员证书。
4. 定期检验应包括设备的外观检查、内部检查、试验和测量等项目。
四、定期检验周期1.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周期一般为2年,具体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相关规定确定。
2.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周期根据设备的类型和规模确定,一般不超过3年。
五、定期检验内容1. 外观检查1.1 检查设备外部有无明显的腐蚀、变形、裂纹等缺陷。
1.2 检查设备的附属设备和安全装置是否完好。
1.3 检查设备的标志、铭牌和使用说明是否清晰可见。
2. 内部检查2.1 检查设备内部有无腐蚀、结垢、漏气、渗漏等问题。
2.2 检查设备内部的焊缝和连接处是否存在裂纹、气泡等问题。
2.3 检查设备的冷却水、润滑油等辅助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3. 试验和测量3.1 进行设备的静态试验,检测设备的耐压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3.2 进行设备的泄漏试验,检测设备的密封性能是否良好。
3.3 进行设备的测量,检测设备的各项参数是否正常。
六、定期检验记录1. 检验机构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填写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并将报告交予设备使用单位。
2. 设备使用单位应在设备上粘贴定期检验合格标志,并将检验报告存档。
七、设备使用单位的责任1. 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规定的周期和要求进行定期检验。
2. 设备使用单位应确保检验机构的资质和检验人员的证书合法有效。
3. 设备使用单位应配合检验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和设备使用情况。
八、违规处理对未按照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的设备使用单位,应给予相应的违规处理,并责令其立即进行定期检验。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附件:《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04)修改单(第2号,对2004年8月第1版及其第1号修改单的修改)1 目录修改内容注:具体页码按照实际进行排列2 正文修改内容3 附件修改内容(1)将附件三《小型制冷装置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专项要求》及其内容插入第47页;(2)删除原附件三《安全阀校验要求》的全部内容。
(3)附件三的内容如下:附件三:小型制冷装置压力容器定期检验专项要求一、总则(一)本专项要求是在本规则的框架下,对在用小型制冷装置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提出的具体要求。
(二)本专项要求适用于以氨为制冷剂,单台贮氨器容积不大于5立方米且总容积不大于10立方米的小型制冷装置中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包括全面检验和耐压试验。
小型制冷装置压力容器主要包括冷凝器、贮氨器、低压循环贮氨器、氨液分离器、中间冷却器、集油器、油分离器等。
(三)小型制冷装置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按照本规则第二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全面检验按照本专项要求执行,其中符合本规则第七条(一)、(二)项规定的压力容器,应该进行耐压试验,耐压试验应当满足本规则第四章的要求。
二、全面检验前的准备工作(一)检验人员应该审查以下资料:1. 设计单位资格、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主要受压元件设计图样,强度计算书等;2. 制造单位资格、产品合格证书、质量证明书、监督检验证书等;3. 安装资料、安装日期,竣工验收文件、安装监督检验证书等;4. 有关维修或者改造的文件,重大改造维修方案,告知文件,竣工资料,改造、维修监督检验证书等;5. 使用登记证;6. 设备的运行记录;7. 氨液充装时间及氨液成分检查记录;8. 运行周期内的年度检查报告和历次全面检验报告;9. 安全附件校验记录;10. 使用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急预案。
(二)检验人员应该根据资料审查结果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检验项目,制订检验方案,对于同一类型的压力容器,也可以制定通用检验方案。
压力容器、电梯、压力管道、安全附件、保护装置日常检查与定期检验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电梯、压力管道、安全附件、保护装置日常检查与定期检验管理制度一、一般要求: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做好设备运行管理,明确设备运行管理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相关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并如实、认真记录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
2、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月组织一次自行检查,每年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出记录,保证在用特种设备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3、特种设备应严格按照使用登记时核定的工作参数使用,严禁超过使用登记所核定的技术参数和用途运行,不应带病运行。
设备压力表、水位表、液位计等显示仪表应该用红颜色标示出上、下限或者是限制区: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时工作压力波动较大的,应用绿颜色标示出压力的正常波动范围,用红颜色标示出最高工作压力限。
4、特种设备使用场所,应具备设备安全运行的环境条件,具有规定的安全距离、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使用环境,综合考虑事故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5、在特种设备使用、维修等场所应按照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须知等进行危险提示、警示。
二、压力容器:1、压力容器应按照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的要求每月进行一次定期安全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年度检查;压力管道应按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和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的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年度检查(或在线检验)。
年度检查(或在线检验)应形成报告。
检查记录或报告应存入安全管理档案。
2、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年度检查可以由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组织经过专业培训的作业人员进行,也可以委托依法取得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持证的压力容器检验人员进行。
3、工业管道的在线检验、公用管道和长输管道的年度检查可以由使用单位持有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或巡线维护项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进行,也可以委托依法取得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持证的压力管道检验人员进行。
压力容器检验管理制度模版

压力容器检验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规范压力容器检验工作,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内所有压力容器的检验工作。
三、检验机构1. 检验工作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检验机构承担;2. 检验机构应具备国家相关资质,并定期进行检验能力的验证;3. 检验机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法规执行检验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验周期1. 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确定;2. 检验周期到期前,应提前进行检验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工作;3. 检验周期到期后,未完成检验的压力容器不得使用。
五、检验项目1. 压力容器的检验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压力容器的外观检查,包括外表面的腐蚀、磨损等情况;(2) 压力容器的内部检查,包括内壁的腐蚀、渗漏等情况;(3) 压力容器的压力测试,包括静态和动态的压力测试;(4) 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的检查,包括安全阀、压力表等设备的完好性;(5) 其他相关检验项目。
六、检验记录和报告1. 检验机构应对每次检验的压力容器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内容;2.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五年;3. 检验机构应向使用单位出具检验报告,并告知使用单位压力容器的检验结果和使用建议。
七、特殊情况处理1. 在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有危及安全的情况,检验机构应立即向使用单位报告,使用单位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2. 如发现压力容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检验机构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3. 使用单位发现安全问题时,应及时向检验机构报告,并配合检验机构的处理工作。
八、责任和处罚措施1. 负责检验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工作,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对于个人失职、玩忽职守、泄露内部信息等行为,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3. 对于组织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管理处罚。
九、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需要进行修订时,应按照程序进行修订。
换热容器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方案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方案2018年5月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方案1、工程概况:氯气液化器定期检验的周期已到,需进行定期检验。
设计压力1.4/0.6MPa,材料Q345R/10#,制造日期:2010年10月,制造单位: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设公司安装。
现经使用单位申请,定于2018年5月3日至2018年5月7日拟对该台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
特制定检验方案,检验过程严格按照本检验方案执行。
二、检验依据:1.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16年10月1日)2.TSG 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2017年1月16日)3.NB/T 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4.GB151《管壳式换热器》5.其它相关标准。
三、人员配备:(以上人员包含各项无损检测资质与压力容器检验员、检验师资质)四、设备:钢卷尺;钢板尺;焊缝检验尺;5-10 倍放大镜;超声波测厚仪;手电筒;游标卡尺;手电、照明灯、安全帽、安全带、防静电工作服等。
五、检验工艺:(一)被检单位检验前的准备:1、资料准备(受检单位应在容器检验前提供以下资料,以备资料审查)1)、设计图纸、产品质量证明书、使用登记证书;2)、运行记录,以及有关运行参数,介质成分,载荷变化情况,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资料;3)、检验资料,上次检验报告、记录与有关资料;4)、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温度计等)的合格证明及检验证明。
对照资料检查外观是否完好,安全附件是否齐全、铅封是否完好。
5)开、停机记录以及有关运行参数,介质成分、我荷变化情况、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资料(二)检验前使用单位对受检容器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被检容器内部介质必须排放、清理干净,卸去第一道阀门,用以隔绝气体、液体的来源。
2、具有易燃、易爆、毒性或室息性介质的换热器必须进行置换中与、消毒、清洗、分析结果是否达到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细则范本

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细则范本一、维护机构及责任1. 检验机构:本定期检验由厂家内部质检部门负责,质检部门需具备合适的设备和人员,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负责人:定期检验由质检部门负责人统筹安排。
二、检验目的低温绝热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容器的安全可靠性,并检查容器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检验内容1. 外观检查:检查容器外观是否完好无损,表面是否有腐蚀、裂纹、漏气等问题。
2. 内部检查:检查容器内部是否有异物、污垢或腐蚀物,确保容器的内部清洁。
3. 密封性检查:检查容器的密封性能,包括阀门、管道等连接部位是否密封完好,是否存在泄漏现象。
4. 压力检测:检测容器的压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观察压力表的读数是否正常,并进行压力测试。
5. 保温性能检测:检测容器的保温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测量容器表面温度、热交换效率等参数。
6. 材质检测:对容器的材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材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四、检验方法1. 视觉检查:通过目视观察容器外观和内部情况,发现外观缺陷、杂质、腐蚀等问题。
2. 压力测试:使用专业的压力测试设备对容器进行压力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3. 温度测量:使用温度计等设备对容器的温度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4. 化学分析:通过取样检验的方式,将容器材质送至实验室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五、检验周期低温绝热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周期根据容器的使用情况和相关标准规定来确定,一般为一年一次。
六、检验记录与报告1. 检验记录:定期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需记录每一项检验内容的结果,包括外观检查、内部检查、压力测试等结果。
2. 检验报告:定期检验完成后,由检验机构负责人编写检验报告,报告应包括检验结果、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内容。
七、问题处理在定期检验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问题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处理方法包括修理、更换零部件等措施,确保容器的安全可靠性。
八、附则本细则的制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如有新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发布,应及时进行修订。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相关规定模版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相关规定模版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储存和运输气体、蒸汽和液体等物质。
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压力容器需要定期进行检验,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下面将介绍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的相关规定模板,以便企业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检验。
1. 检验目的和依据检验目的是为了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检验依据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文件。
2. 检验范围检验范围包括压力容器的结构、材料、焊接、密封、故障诊断、安全阀和附件等方面。
3. 检验周期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根据其设计压力和容积确定。
一般情况下,低压容器每两年进行一次检验,中压容器每年进行一次检验,高压容器每半年进行一次检验。
4. 检验方法和步骤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材料检验、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气密性试验、压力实验、安全阀调试等。
检验步骤包括准备工作、检验前准备、检验过程、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等。
5. 检验人员和资格要求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并取得国家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检验人员要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保持技术能力的更新。
6. 检验结果和处理措施检验结果可以分为合格、不合格和待修复等情况。
合格的压力容器可以继续使用;不合格的压力容器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待修复的压力容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修复。
7. 检验记录和报告检验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信息。
检验报告是对检验结果的总结,应包括检验结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8. 检验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检验过程中要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检验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
(3) 检验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
(4) 检验完成后要及时整理和归档相关资料,以备查验。
(5) 检验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024年换热容器监督检验细则(三篇)

2024年换热容器监督检验细则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1-____《管壳式换热器》适用范围的逐台出厂的管壳式换热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以下简称监检)。
2.引用规范性文件2.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2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2.3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2.4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2.5 《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2.6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7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管理与监督规则》2.8 GB150-____钢制压力容器2.9 GB151-____管壳式换热器2.10 现行的其它相关标准、技术条件以及设计文件等3.人员资格条件3.1监检员应当持有省级或总局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相应检验项目的检验员(师)资格证书,经本所考核达到检验检测能力要求,所长授权的检验人员。
3.2从事专业重要仪器操作,经过规定的培训,经本所考核达到操作能力要求,所长授权的人员。
4.监督检验程序及要求4.1 总则4.1.1 监检是在受检企业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对压力容器安全性能进行的监督验证。
监检不能代替受检企业的自检且不免除受检企业的质量责任。
4.1.2 监检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本所有关质量文件和本作业指导书。
4.1.3 监检人员应妥善保管受检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并予以保密。
4.1.4 监检工作在管壳式换热器(以下简称换热器)制造现场且在制造过程中进行。
4.2 监检工作准备4.2.1 受检企业应按《监规》要求提供相应的文件、资料和必要的工作条件。
应提供的文件资料包括:a. 换热器制造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各责任人员的任免文件,质量信息反馈资料等体系文件;b. 专职质量检验工作人员名单一览表;c. 无损检测人员持证项目、级别、有效期一览表;d. 锅炉压力容器焊工持证项目、有效期、钢印代号一览表;e. 换热器的设计资料,工艺文件和出厂资料,以及焊接工艺评定一览表;f. 产品的月生产计划。
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范本

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范本一、背景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为了确保生产安全,保护员工和设备的安全,定期检验是必要的。
制定本制度旨在规范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保障工作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所有使用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的工作单位。
三、工作内容1. 检验义务a. 所有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的管理人员有责任组织设备的定期检验。
b. 设备使用单位有义务配合定期检验工作,并提供相关的材料和数据。
c. 检验人员有责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验,并向使用单位提供详细的检验报告。
2. 检验周期a. 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为一年一次。
b. 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根据设备的类型和使用情况而定,一般为一年至三年一次。
3. 检验内容a. 根据标准要求,对压力容器进行内外部检查、泄漏测试、安全附件检验等。
b. 对特种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关键部件的检查、性能测试等。
4. 检验报告a. 检验人员应按照规定,编制详细的检验报告。
b. 检验报告应包括设备基本信息、检验结果及评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内容。
5. 检验记录a. 设备使用单位应对每次定期检验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
b. 检验记录应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内容、检验结果等。
四、责任与处罚1. 设备管理人员有责任组织设备的定期检验,确保工作安全。
2. 设备使用单位未按要求配合定期检验,可以采取警示、罚款等措施。
3. 检验人员未按要求进行检验,可以采取停职、解聘等措施。
五、培训与监督1. 公司应组织定期培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
2. 公司应建立监督机制,对检验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检验工作质量。
六、附则1.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2. 本制度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换热容器监督检验细则

换热容器监督检验细则概述换热容器(Heat Exchanger)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在化工、石油、电力、冶金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换热容器的安全运行对于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为保证换热容器的安全和可靠性,需要进行监督检验。
本文将介绍换热容器监督检验的细则和注意事项。
监督检验细则1. 检验周期换热容器的监督检验周期一般为2年。
在以下情况下应进行加快检验:•换热容器的设计工作压力或设计温度超过使用条件下的最大值•换热容器的外包装密封损坏•存在重大关键零部件损坏或失效的风险(例如泄漏、腐蚀、脆化等)•上一次检验中存在问题未解决,或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需要更频繁的检验2. 检验内容换热容器的监督检验应包括以下内容:•检查换热容器的外观和结构,确定其是否受到任何损坏•对换热管道进行内部检查,查看是否存在堵塞、腐蚀等问题•对换热容器进行泄漏和试验,以确认其工作性能和可靠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非破坏性检测(NDT)以发现微小的缺陷和问题•对相关记录和文件进行审核,以确认换热容器的使用条件和操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3. 检验标准换热容器的监督检验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这些标准和规定由国家、行业、公司或厂商制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标准:•GB/T 12777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程•JB/T 4735 压力容器检验和验收标准•JB/T 4736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条例•JB/T 4737 压力容器泄漏试验方法4. 检验记录和报告监督检验需要生成检验记录和报告。
检验记录应记录换热容器的检验过程和结果,包括现场检查、检验方法、仪器设备使用、监测数据等。
检验报告应归档,并包括换热容器的处理建议,如继续使用、修理或更新。
注意事项在换热容器监督检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检验应由具有相应资格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执行•检验应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进行•检验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检验应提前通知相关人员,确保检验可以顺利进行结论本文介绍了换热容器的监督检验细则和注意事项。
换热容器监督检验细则范文(二篇)

换热容器监督检验细则范文一、引言换热容器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设备之一,用于进行热传导工作,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等领域。
为了确保换热容器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进行监督检验工作。
本细则旨在规范换热容器监督检验的工作流程和方法,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工作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换热容器监督检验的全过程,包括前期准备、检验方案制定、检验过程、检验结果分析和报告编制等环节。
三、前期准备1. 审查相关文件:检验人员应仔细审查换热容器的设计文件、制造许可证、使用登记卡等相关文件,了解设备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2. 准备检验工具:检验人员应准备好所需的测量工具、检测仪器和标准样品等设备。
3. 安全措施:检验人员在进行实地工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四、检验方案制定1. 根据设备类型和使用环境确定检验方法:根据换热容器的具体类型和使用环境,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包括非破坏检测、性能试验、实际工况模拟等。
2. 制定检验计划:根据换热容器的使用情况和监管要求,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明确检验的内容、时间和责任人。
3. 确定检验样本:根据换热容器的数量和具体情况,确定检验的样本数量和选择方法,保证检验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五、检验过程1. 测量尺寸和形状: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换热容器的尺寸和形状,并记录下相关数据。
2. 检测壁厚和焊缝质量:采用超声波检测方法,检测换热容器的壁厚和焊缝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和制造标准。
3. 试验设备性能:对换热容器的试验设备进行性能试验,包括冷却效果、传热效率等指标的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模拟实际工况:根据换热容器的使用环境和工况要求,模拟实际工况进行检验,包括温度、压力、介质等参数的测试。
5. 检验记录:对每一步的检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测数据、测量结果、异常情况等。
六、检验结果分析1. 数据处理:将检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比对,根据换热容器的设计要求和标准,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5月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方案
1、工程概况:
氯气液化器定期检验的周期已到,需进行定期检验。
设计压力 1.4/0.6MPa,材料Q345R/10#,制造日期:2010年10月,制造单位: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设公司安装。
现经使用单位申请,定于2018年5月3日至2018年5月7日拟对该台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
特制定检验方案,检验过程严格按照本检验方案执行。
二、检验依据:
1.TSG 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16年10月1日)
2.TSG 08-2017《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2017年1月16日)
3.NB/T 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4.GB151《管壳式换热器》
5.其它相关标准。
三、人员配备:
(以上人员包含各项无损检测资质和压力容器检验员、检验师资质)
四、设备:
钢卷尺;钢板尺;焊缝检验尺;5-10 倍放大镜;超声波测厚仪;手电筒;游标卡尺;手电、照明灯、安全帽、安全带、防静电工作服等。
五、检验工艺:
(一)被检单位检验前的准备:
1、资料准备(受检单位应在容器检验前提供以下资料,以备资料审查)
1)、设计图纸、产品质量证明书、使用登记证书;
2)、运行记录,以及有关运行参数,介质成分,载荷变化情况,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资料;
3)、检验资料,上次检验报告、记录和有关资料;
4)、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紧急切断阀、液位计、温度计等)的合格证明及检验证明。
对照资料检查外观是否完好,安全附件是否齐全、铅封是否完好。
5)开、停机记录以及有关运行参数,介质成分、我荷变化情况、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等资料
(二)检验前使用单位对受检容器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被检容器内部介质必须排放、清理干净,卸去第一道阀门,用以隔绝气体、液体的来源。
2、具有易燃、易爆、毒性或室息性介质的换热器必须进行置换中和、消毒、清洗、分析结果是否达到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毒有害气体,换热器内部空间的氧气气体含量在18%~23%(体积比之间)必要时,还应配备的通风,安全防护等设施,具有易燃介质的严禁用空气置换。
3、切断与压力容器有关的电源,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检验照明用电不超过24V,引入压力容器的电缆应当绝缘良好,接地可靠。
4、检验时,使用单位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需到场配合,协助检验工作,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并负责安全监护。
并且设置安全可靠地联络方式。
(三)、检验项目:
1. 内外部表面检查
a、换热器本体表面质量,接口部位,焊接接头等处的裂紋过热、变形、泄漏
b、表面腐蚀,机械损伤
c、保温、保冷层破损、脱落、潮湿、跑冷
d、衬里的开裂型,破损.凸起
e、支撑或支座的损坏, 基础下沉,倾斜.开裂.紧固螺栓等
2.结构检查
a.封头形式,简体与封头的连接方式
b.焊縫布置,支座形式与布置
c.开孔与补强
d排放(疏水、排污)装置。
e.几何尺寸检查
f.焊缝对口错边量,棱角度、咬边
g.焊缝表面质量,角焊缝的焊角尺小,对接焊缝余高
h.同断面最大最小直径-
i. 封头表面凹凸量,直边高度和纵向邹褶
在进行上述检验时,应对应力集中部位,变形部位,异种刚焊接部位.补焊区,工卡具焊迹,电弧损伤和易产生裂纹部位,腐蚀性沉淀物或气液交界处,接管周围,底部“死角”及冲刷部位,可能产生应力腐蚀部位进行重点检查。
3.测厚检查
a. 壳体每块板测4点,四个角距板边100×100m范围内各测1点,
b. 封头测4点,按0°、90°、180°、270°四个方位直边及过度段部位各测一点。
c.平端盖测4点,按0°、90°、180°、270°四个方位直边及过度段部位各测一点。
除上述规定外,还成着重测定以下部位:液位经常波动部位、易腐蚀,冲刷部位、表面检查时发现的可疑部位、制造成型时,壁厚减薄部位和使用中产生变形部位。
测厚时若遇到母材存在夹层或“壁厚增值”等现象,给子足够重视,增加测厚点并查明原因
4、安全附件检验
a、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计、液位计是否有产品合格证,校验合格证,是否在校验期内,且完好
b、紧急切断装置是否完好
c、与其他容器连接的阀门是否完好
六、检验中存在问题的整改:
对于检验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所领导及所技术负责人汇报,在经所内研究提出整改方案后,及时向使用单位提出整改方案及整改意见,待整改完后进行复检。
七、出具检验报告:
及时出具检验报告,并作出科学的结论:安全级别、使用参数,下次全面检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