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08-2020)
城市道照明及户外用电设施安全风险分析及防范
City L ig h tin g|U、必Dec.2020 Vol.24 No.4_、概述城市道路照明是城市道路建设必不可少的配套 设施之一,其灯杆常常安装于人行道或靠近公交港 湾站台处(如图1),与不特定人群有着可随意接触的 空间,一旦灯杆发生带电,有着极大的危险性,一旦有人出现触电情况,往往会采取极其冲动不理智 的方法去施救,易引发多人伤亡事故。
按照国务院《安 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条例》规定,三人以下为一般事故,三人以上为较大事故^ 一旦发生因灯杆带电引起人 死亡事故必定会追责,因此对于城市道路照明及户 外用电设施的安全保证措施应得到高度重视。
图1典型道路照明标准横断面图本文所探讨的道路照明专指A C380/220V电源接 入。
自带电源系统的太阳能及风光互补型路灯由于 其自身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保证,不在文本讨论之列。
为安全起见路灯可导电金属外壳(灯杆及基础 法兰)需作接地处理,国标《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 B50054-2011)有以下条款:5.2.3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保护导 体相连接;5.2.7 TN系统中电气装置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均 应通过保护导体与电源系统的接地点连接;5.2.14 TT系统中配电线路内由同一间接接触防 护电器保护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用保护导体接至共 用或各自的接地极上;国标《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 B50065-2011),将交流电气装置划分为高压及低 压两部分,以1KV为界,其中对于高压和低压部分 都有明确规定;7.1.2 1.对于单电源系统,TN电源系统在电源 处应有一点直接接地,装置的可导电部分应经PE线接到接地点。
对于多电源系统规范要求较为繁琐,但也明确 规定装置的可导电部分必须接地。
行业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2008)也有类似规定,虽其权威性逊于上述两个国标。
行业规范《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 2015)关于接地只有原则性的规定,但同时强调应满 足国标《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 B50054-2011)及国 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 B13955- 2005)的相关要求。
宁波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指引
附件1《宁波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指引》(征求意见稿)目录1、总则 (1)2、准设和禁设规定 (3)3、分类技术标准 (7)4、特色区段设置指引 (16)5、附则 (19)附录1:定义和术语 (20)附录2:城市中心区域三区范围示意图 (22)附录3:用词说明 (24)1、总则1.1 为规范本市户外广告的设置,维护市容整洁,提升城市环境景观品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宁波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对《宁波市户外广告设置导则(2008)》进行修订,为户外广告的长效管理提供指导和依据。
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容貌标准(GB50449-2008)》《浙江省户外广告设施技术规范(DB33)》《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宁波市户外广告管理条例(1996)》《宁波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整治工作方案》(甬政办发[2012]216号)1.3 编制原则1.3.1 与《宁波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整治工作方案》相衔接的原则,使广告整治的成效通过规范化的长效管理得以保持、完善和提升。
1.3.2 与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使户外广告发展与宁波当前建设现代化都市、提升中心城市环境品质的要求相协调。
1.3.3 强调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净化、美化的原则,严格控制街道、绿化、滨水等公共空间区域的广告设置;引导商业空间区域通过户外广告的设置营造商业氛围,使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有序。
1.3.4普适性和地域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在普适性广告设置规范基础上,鼓励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和特定区域特色空间环境氛围营造要求,通过专项规划等方式,丰富和细化特定区域广告设置和管理要求。
1.3.5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紧密联系宁波户外广告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求,确定符合宁波实际的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既使户外广告规划、管理和审批有据可依,又使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发布稿)
环境照明工程设ronment
2018-11 -12 发布
2019-03 -01 实施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
1
州市上城区望江东路 332 号,中豪-望江国际 2 号楼 4 层 设备所 邮编:310016),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 主 编 单 位:浙江省照明学会
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参 编 单 位:浙江省建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 要 起 草 人:朱时光 韩明清 刘 莹 施云琼 张 越 范 鸣 叶 炜 王瑞霞 陆丹雨 主要审查人:邱 陵 程 澍 郭 丽 朱剑修 岑孟荣 王建民 陈英飞
3.1 一般规定 ........................................................................................5 3.2 环境照明规划 ................................................................................5 3.3 环境照明分级 ................................................................................5 3.4 环境照明质量控制 ........................................................................6 3.5 环境照明光污染限制 ....................................................................7 4 环境照明设计.....................................................................................8 4.1 一般规定 ........................................................................................8 4.2 居住区环境照明设计 ....................................................................8 4.3 公共活动区环境照明设计...........................................................11 4.4 商业中心区环境照明设计...........................................................12 4.5 植物、水体和小品的环境照明设计...........................................14 4.6 建筑物立面照明设计 .................................................................17 4.7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 ......................................................................20 5 环境照明节能...................................................................................22 5.1 一般规定 ....................................................................................22 5.2 节能控制措施 ............................................................................22 5.3 照明功率密度限值 ....................................................................23 6 环境照明配电.....................................................................................26 6.1 供电电压和负荷计算 ................................................................26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宁波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8~2025年)的批复-甬政发〔2018〕23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宁波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8~2025年)的批复
正文:
----------------------------------------------------------------------------------------------------------------------------------------------------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宁波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8~2025年)的批复
甬政发〔2018〕23号
市住建委:
你委《关于要求审议<宁波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8~2025年)>(报审稿)的请示》(甬建〔2018〕15号)收悉。
经研究,决定批准《宁波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编制该规划对加速建筑业“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有效转型,激发房地产开发关联产业的市场活力,将我市打造成为“浙江省绿色建筑发展重点地区和标杆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明确了主要指标的编制依据,制定了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目标,分析了实现总体目标应遵循的技术路线,部署了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技术策略,可以作为下阶段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接文后,请按照批准的《规划》,严格依法监管,认真组织实施。
宁波市人民政府
2018年4月10日
——结束——。
地理信息资源目录
地下管线-工业,包含地物编码,代号,起点编号,终点编号,权属等信息
有条件共享
地物编码、代号、起点编号、终点编号、权属、埋设年月、废弃年月、埋设方式、数据来源、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管线状态、资产长度、监管单位、养护单位、所在道路、危化管线、长输管线、线型、压力等级、流体性质
已上报到宁波市公共数据管理工作平台
已上报到宁波市公共数据管理工作平台
辅助层(线)
图面可视化的辅助线,包含分类代码、更新时间、更新状态等信息
有条件共享
创建时间、最后一次编辑者、最后一次编辑时间、要素显示的最小比例尺、更新参考资料、更新时间、更新状态、创建者、几何识别码、分类代码2、分类代码
已上报到宁波市公共数据管理工作平台
兴趣点(点)信息
电力
地下管线-电力,包含地物编码,代号,起点编号,终点编号,权属等信息
有条件共享
地物编码、代号、起点编号、终点编号、权属、埋设年月、废弃年月、埋设方式、数据来源、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管线状态、资产长度、监管单位、养护单位、所在道路、危化管线、长输管线、线型、根数、总孔数、已用孔数
已上报到宁波市公共数据管理工作平台
已上报到宁波市公共数据管理工作平台
居民地(面)
居民房屋面、温室大棚、体育馆、游泳池、运动场、空地等
有条件共享
几何识别码、分更新状态、创建者、创建时间、最后一次编辑者、最后一次编辑时间
已上报到宁波市公共数据管理工作平台
交通(点)
灯塔、灯桩等交通设施,包含唯一码,分类代码,名称,旋转角度,要素显示的最小比例尺等信息
几何识别码、分类代码、要素显示的最小比例尺、更新参考资料、更新时间、更新状态、创建者、创建时间、最后一次编辑者、最后一次编辑时间
南宁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
南宁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12-2020)公示为了加强南宁市夜景形象的塑造,提高城市品质和档次,构建节能、生态、宜居的城市绿色照明系统,强化城市照明对发展城市夜间经济的促进作用,编制南宁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12-2020)。
南宁市总体规划2011年修编通过国务院的批准,及国家《“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的布实施,对南宁市城市照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背景下,需要站在更高层面、以更大的视野和全新的理念来研究南宁城市照明发展。
依据新形势和新变化,对上版《南宁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08年8月)》进行修编,以适应城市照明建设、管理、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城市照明在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方面的作用。
同时为推进城市亮化提升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照明品质,对“两会一节”期间的活动场所、精品线路及水城建设示范段等线路和区域进行重点提升改造,至“十二五”末期全面提升南宁市市容景观环境的美化、亮化水平。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
其中近期(2013~2015年)为提高完善阶段,远期(2016~2020年)为最终完成阶段。
规划范围南宁市新高环内范围内,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
主要内容:1. 城市功能照明规划(1)确定各级道路的照(亮)度水平。
(2)提出道路照明设施选择的原则与要求,道路照明设施的典型布局,以及对道路照明控制和节能的建议。
(3)对城市主要道路交会区和交通设施的照明标准、照明方式和控制方式提出规划指引。
2. 城市景观照明规划(1)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形态、总体景观构架和历史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对城市进行景观照明区域划分、线路分类与节点选择。
(2)对不同的景观照明区域、主要线路及节点就亮度、光色、照明水平等提出相应规划指引。
(3)分析城市空间布局及景观构架,提出城市景观照明框架体系。
(4)根据照明对象景观价值制定照明等级,并提出相应的照明指标(照度、亮度、照明功率密度等)。
城市规划项目类型与各自收费标准(2020年九月整理).doc
城市规划项目类型及各自收费标准(2008年07月23日)目录一、城镇体系规划 (3)二、城市战略/概念规划 (3)三、城市总体规划 (5)四、分区规划 (7)五、小城镇规划(指县城以下的建制镇) (7)六、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8)七、控制性详细规划 (8)八、修建性详细规划 (9)九、风景区规划 (10)十、旅游规划 (12)十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2)十二、环境景观设计 (13)十三、城市设计 (13)十四、专业规划 (14)十五、专项规划 (15)十六、城市交通规划 (16)十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及历史街区规划 . 17 十八、规划咨询 (17)十九、编制标书 (18)二十、规划标底 (18)二十一、电子文件 (18)二十二、参考系数 (18)二十三、附则 (19)一、城镇体系规划注:(1)表中人口规模以规划期末区域总人口为准。
(2)都市圈、城镇群等类似规划,参照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度和计费意见执行。
(3)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中,如果需要进行相关专题研究,应单独计费。
计费标准视专题研究范围与深度确定:如专题研究对象为区域范围的,则省域30万元/专题、市域(地)20万元/专题、县域15万元/专题;如专题研究对象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则特大城市25万元/专题、大城市20万元/专题、中等城市15万元/专题、小城市10万元/专题。
(4)计费基价为50万元。
二、城市战略/概念规划1. 单独编制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概念规划注:(1)本计费以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分类为依据,城市新区、新城、开发区参照此标准。
(2)如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起编制,其收费为城市总体规划计费的50%-60%。
(3)计费基价为50万;2.概念规划/概念设计注:(1)计费基价为30万;(2)基于较小地块及修规层面的概念设计,按1.2-1.5万元/公顷计费。
三、城市总体规划1. 单独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基价为50万。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关于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投资导向目录的通知-甬政办发[2008]224号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关于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投资导向目录的通知正文:----------------------------------------------------------------------------------------------------------------------------------------------------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委关于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投资导向目录的通知(甬政办发〔2008〕22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市经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编制的《宁波市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八年九月九日宁波市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市经委二○○八年八月二十五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8〕37号)精神,扎实推进实施工业创业创新倍增计划,加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宁波工业创新转型和提升发展,增强产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现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结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特编制本目录。
一、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1.数控机床关键零部件及刀具制造2.三轴以上联动的高速精密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交流伺服装置、直线电机制造3.大型、数控、高效机械成型加工设备制造4.大型、高精度、机电一体化塑料成型机制造5.大型成套铸造机械制造6.加工中心及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发制造7.行业生产自动化设备制造8.高效加工装配流水线制造9.工业机器人及其成套系统开发制造10.智能化工业控制部件与执行机构设计制造11.数字化、智能化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电器制造12.变频调速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制造13.新型机电一体化液压、气动、密封元器件及装置制造14.冷热连轧宽带钢轧机、薄板坯连铸连轧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及关键部件制造15.高效升降输送设备(智能化电梯、立体车库、起重设备等)及现代化物流装备制造16.自动化焊接设备技术开发及设备制造17.光、机、电一体化服装缝制设备开发制造18.新型高技术纺织机械及关键零部件(专件、器件)制造19.自动化高速多色成套印刷设备制造20.高技术、高性能特种船舶和5万吨及以上大型船舶设计修造21.船用动力系统、电站、特辅机、控制与自动化系统、通讯导航设备开发制造22.海上钻采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制造23.种、肥、水、药高效施用机电一体化农机具制造24.无人驾驶飞行器开发制造25.新型电动工具开发制造26.清洁能源利用设备制造27.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28.“三废”处理和回收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29.高效多功能除尘装置和废气净化装置开发制造30.节能、节水及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31.数控机床用高性能轴承、精密轴承及各种主机专用轴承制造32.超高压、特种、复合线缆生产33.用于机电一体化成型设备的大型、精密模具及非金属制品模具设计制造34.光学仪器、科学测量测试仪器、高性能传感器等精密精密仪器开发制造35.集散型控制系统及智能化现场仪表开发及制造36.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全开放分散控制系统及智能仪表开发制造37.安全生产及环保检测仪器开发制造二、电子电器1.宽带数字同步系列光纤通信系统设备制造2.宽带数字微波同步传输设备制造3.数据通信网设备制造4.宽带网络设备制造5.智能网等新业务网络设备制造6.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接入网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产品、设备制造7.高速路由器、网关、网络交换机、网卡等网络设备制造8.卫星导航定位产品开发制造9.光通信用关键器件(平面集成波导器件、光电耦合器等有源器件、光开关阵列、光纤激光器)制造10.通信网络技术开发11.大中型电子计算机及高性能微机、工作站、服务器设备制造12.大容量光、磁盘驱动器及其部件和大容量数字产品用存储器件(卡)制造13.大幅面扫描仪、绘图机以及打印设备关键部件开发制造14.线宽0.13um以下纳米级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15.专用集成电路制造(数字视频、移动通信、卫星导航、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半导体照明、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等)16.高分辨率数字摄录产品、视频监控产品及数字电视终端接收产品开发制造17.高分辨率感光器件开发生产18.超小型片式元器件(陶瓷电容、电阻、电感、频率控制与选择、晶体管)开发生产19.高可靠、高精度、高分辨率传感器件(敏感元器件、光机电组件)开发制造20.新型继电器(第三代通信用继电器、高频继电器、汽车用继电器等)制造21.高性能电子基板(高密度互连积层板、多层挠性板、刚挠印刷电路板及封装载板)制造22.环保自动监测系统和服务于安全生产的监测系统开发及产品制造23.防伪技术开发及应用24.电子专用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仪器、工模具制造25.金融电子产品及设备制造26.新型节能环保家用电器产品及其关键部件开发生产27.品牌型、智能型家用电器产品生产三、汽车及零部件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且符合国家安全、节能、环保要求的汽车制造2.新型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开发制造3.汽车电子产品制造(ABS/TCS/ESP系统、电动驻车制动系统、启动/发电机/飞轮一体电机、驱动电机、42V电源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电控空调压缩机模块、智能前灯和中央照明系统、电子仪表、防盗系统、总线控制系统、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行驶记录仪、车载自动诊断系统等)4.汽车重要部件的精密锻压、多工位压力成型及铸造5.汽车型式试验及维修用检测系统开发制造6.除汽、柴油外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开发及制造7.汽车模具设计制造四、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1.符合国家产能要求的大型乙烯建设及乙烯下游产品深加工2.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的大型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生产3.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新剂型及专用中间体和助剂开发生产4.新型绿色环保型涂料、颜料、染料生产5.新型高效、无污染催化剂开发生产6.新型生物化工产品、专用精细化学品和膜材料生产7.有机硅、有机氟及高性能无机氟化工产品生产8.“三废”处理用生物菌种和添加剂开发生产9.新型水处理药剂开发生产10.关键医药中间体开发生产11.医药制剂新辅料开发生产12.新型诊断试剂开发生产五、纺织服装1.高档服装面料及辅料开发生产及新技术、新工艺应用2.采用新型纤维或化纤的高仿真加工技术生产高档化纤面料3.品牌服装(服饰)设计、生产4.各种差别化、功能化化学纤维、高技术纤维生产5.系列化、功能化家用纺织品开发生产6.采用高新技术的产业用特种纺织品生产7.符合生态、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要求的特种天然纤维产品加工8.低能耗、低污染、节水型印染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六、新材料1.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高性能冷、热轧不锈钢材规模化生产2.符合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的汽车、航天、军工、船舶用特种钢生产3.高性能精密特种不锈钢管、合金钢管生产4.高精度铜板、带、箔、管技术开发与生产5.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6.高性能、高精度硬质合金材料和陶瓷材料及深加工产品开发生产7.稀土深加工材料(磁性材料、催化材料、发光材料)生产8.金属及合金粉末(超细粉体材料、电子浆料等)生产9.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绝热隔音(吸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建筑密封材料开发生产10.新封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开发生产11.新型塑料及产品开发生产(生物可降解塑料、工程塑料、合金塑料、改性树脂等)12.新型、生态型(易降解、易回收、可复用)包装材料、农用多层薄膜及优质医用包装材料(医药级树脂、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高分子)开发生产13.纳米及功能性材料生产14.汽车、摩托车轻量化及环保型新材料制造15.植物纤维工程材料生产及综合利用16.复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及低成本化、新型塑料合金开发生产17.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新型纤维(聚乳酸纤维、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动植物蛋白质纤维、竹浆纤维等)开发生产18.城市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材料、墙体吸收噪声材料开发生产19.住宅高性能外围护结构材料生产20.6英寸及以上单晶硅、多晶硅及晶片制造21.集成电路用新型关键电子材料生产(靶材;键合金丝、高密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等)22.新型(非色散)单模光纤及光纤预制棒制造七、新能源1.高技术绿色储能电池制造(无汞碱锰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锌空气电池、太阳能电池)2.锂原电池制造3.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空气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相关产品开发制造4.储氢材料开发生产5.太阳能电池用低成本多晶硅、单晶硅生产八、新光源1.新型节能环保照明产品开发制造(LED、高频无极荧光灯、微波硫灯、无汞金卤灯等)2.太阳能照明技术开发及应用3.光纤照明技术开发及应用4.城市照明智能化系统技术开发5.新型节能照明产品配套用材料开发生产九、软件及服务外包1.中间件、工具软件等共性基础软件研发及产业化2.嵌入式软件及相关产品研发及产业化3.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及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研发及产业化4.信息安全软件及产品开发5.专用软件开发生产、测试及服务6.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技术及系统开发与应用7.软件出口及软件开发设计服务外包8.基础技术平台整合和管理整合服务外包9.工业设计研发服务外包10.产品标准检测服务外包11.重点行业解决方案设计、流程设计及管理服务外包12.港口物流业务服务外包十、医疗及保健设备1.数字化医学影像产品及关键零部件开发制造2.早期诊断医疗仪器开发制造3.微创外科和介入治疗装备及器械开发制造4.医疗急救及康复工程技术装置开发生产5.其他新型高效医疗器械开发制造6.医疗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7.新型大众化预防保健装置开发制造8.高档运动健身器械开发生产9.新型机电一体化文化、体育装备开发制造十一、其它外商投资项目,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城市照明建设项目验收、移交要求
城市照明建设项目查收、移交要求依据《“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大纲》及住建部《城市照明节能专项查核工作》要求,城市照明建设项目操作流程、查收、移交有关要求以下:一、城市照明建设项目有关流程1.项目方案设计;2.城市照明项目报批;3.设计会审;4.批复;5.组织施工;6.通电亮灯;7.城市照明专项完工查收;8.设备移交;9.质保期维修。
二、城市照明项目报批资料要求依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 45-2006)》、《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2008)》《宁波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12-2021)》、《宁波市城市照明管理方法》、《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查收规程》(CJJ89—2012)等有关文件进行设计,并供给以下资料报城管窗口:1.设计单位资质证书、设计合同;2.方案文本(项目概略、设计思路、成效图、照度计算稿、灯具参数、工程概算);3.施工图设计(设计概略、灯位部署、电器系统图、灯具尺寸图、安装大样图、主要材料统计清单);4.有关电子文件资料;三、查收资料要求1.项目设计文本及设计单位资质证书、设计合同;2.项目设计方案专家会审记录、报批资料;3.工程施工有关记录报告:⑴ .施工单位资质、施工合同、动工报告、完工报告;⑵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设计交底记录、设计更改通知单;⑶ .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包含基坑、沟槽开挖、基础埋设、管线敷设等);⑷ .电缆绝缘电阻测试记录;⑸.控制箱、灯体接地电阻测试记录;⑹ .灯具防水、防尘及光学特征检测报告;⑺ .电气试运、试灯记录(控制箱调试记录等);⑻ .安装质量查验评定报告;⑼ .其余各种资料质量查验报告、合格证,包含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报告;⑽ .详尽正确的完工图;⑾ .工程施工质量评估报告;⑿.监理单位资质、监理报告;⒀ .照明质量现场测试报告;四、设备移交要求1.城市照明专项完工查收会议记录;2.完工查收时全套资料、工程决算、资料采买招标合同、灯具发票复印件;3.提交必需的备品备件;4.设备移交并办理照明电表过户手续。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4.23•【字号】甬政发[2008]38号•【施行日期】2008.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甬政发〔2008〕3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宁波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宁波市人民政府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宁波市“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营造优美生态环境,根据全省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发〔2008〕7号)要求,市政府决定,在基本完成环境污染整治行动(2005-2007)目标的基础上,继续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2008-2010)。
为此,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指导方针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市为龙头,以污染减排和环境整治为重点,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环保工作体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文化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全面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总体目标:通过今后三年的努力,确保完成“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解决各地突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继续保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全省领先、环境保护执法监管能力全省领先。
CIE发布CIE S 017E2020 ILV国际照明词典(第二版)的电子版
130照明工程学报2021年2月[19]沈雅兰.LED光源在民用建筑照明中的应用(J]•照明工程学报,2014,25(3):98-100.[20]吴雨婷,王立雄,于娟,等•再论建筑化照明一一关于建筑与照明有机结合的建议[J]•灯与照明,2019,43(4):1-8.[21]梁人杰•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照明工程学报,2014,25(2):15-26.[22]汪鲁才,戴瑜兴.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智能照明控制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03,14(2):40-42. [23]罗乐.基于物联网的智能LED照明集中控制系统[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8,40(4):453-458. [24]郝洛西•健康照明研究聚焦[J]•照明工程学报,2017,28(6): 3.[25]张倩,居家奇,陈大华•浅谈“光文化”与照明实践[J].中国照明电器,2008(10):11-13.[26]郭靖,李丽,赵俊波•青岛市黄岛区夜景照明的优化设计分析[J].照明工程学报,2018,29(1):101-105.[27]郭菲,顾祎芬•智慧城市公共照明的人本设计方法及应用策略[J].照明工程学报,2018,29(6):129-133.[28]沈俊超,齐立博.从“功能照明、景观照明”走向“绿色照明、特色照明”——“南京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相关思考[J]•城市规划,2010,34(1):93-96.[29]李宏•城市夜景的绿色照明[J].节能与环保,2003(5):40-41.[30]杨洋,杨艳梅,骆玉洁,等.绿色照明规划的内涵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9,30(1):92-98.CIA发布CIA S017/E:2020IAV国际照明词典(第二版)的电子版2020年12月24日,国际照明委员会(CIA)发布标准CIA S017/E:2020《IAV:International LmhWng Vocabulae,2nd Edition.(国际照明词典,第二版)的电子版本,可登陆http://civ.co.at/e-ilv进行在线查询。
光明新区总体规划(2008~2020年)
深圳市光明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年)2007年5月31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宣布成立光明新区。
光明新区的成立是在新的发展时期深圳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特区内外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深圳城市化水平,以及创新管理体制,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次重大探索。
《深圳市光明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是光明新区第一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期规划。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2008~2020年发展总体规划,对于推动光明新区跨越式科学发展,提高光明新区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深圳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步伐,实现光明新区所承载的历史使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深圳市光明新区管理暂行规定》和其它有关文件编制,是引领光明新区未来发展的导航图,是描绘今后十三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第一节发展基础光明新区于2007年5月31日成立,8月19日正式挂牌运作。
管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全面负责辖区内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事务管理,行使区一级行政事权。
光明新区位于深圳西部,东至观澜,西接松岗,南抵石岩,北临东莞市黄江镇。
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其中公明街道面积100.3平方公里,光明街道面积55.8平方公里。
2007年末总人口约80万,其中常住人口约39.45万,户籍人口约4.26万。
光明街道是深圳市归侨侨眷最为集中的地区。
归侨侨眷7008人,占户籍人口的37%,其中大部分是1978年至1979年从越南回国的归侨,小部分是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缅甸回国的归侨。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〇八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5)一、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6)(一)30年改革发展的成就 (6)(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6)(三)重要意义 (8)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8)(一)指导思想 (8)(二)战略定位 (9)(三)发展目标 (10)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1)(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2)(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13)(三)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14)(四)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15)(五)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16)(六)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17)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7)(一)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和转化 (17)(二)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18)(三)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19)(四)深化国家与地方创新联动机制 (19)(五)加强自主创新环境建设 (20)五、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21)(一)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1)(二)构建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22)(三)建设人水和谐的水利工程体系 (23)(四)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 (24)六、统筹城乡发展 (24)(一)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 (25)(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5)(三)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6)(四)建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新机制 (27)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7)(一)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28)(二)优化珠江口东岸地区功能布局 (28)(三)提升珠江口西岸地区发展水平 (29)(四)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30)(五)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 (31)八、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31)(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32)(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2)(三)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33)(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34)九、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35)(一)优先发展教育 (35)(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36)(三)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37)(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8)(五)建设和谐文化 (39)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40)(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40)(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43)(三)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46)(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47)(五)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先行作用 (48)十一、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 (49)(一)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49)(二)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 (51)(三)提升对台经贸合作水平 (54)(四)深化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54)(五)加强与东盟等国际经济区域的合作 (55)十二、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56)(一)加强组织领导 (56)(二)加强统筹协调 (56)(三)加强监督检查 (56)前言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已获得了国务院批复,现将总规主要内容公布如下:一、编制目的《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作为指导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较好地引导和促进了宁波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随着区域发展背景的重大变化,宁波城市面临着新的发展问题,为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为宁波市行政辖区,面积9817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区域协调、市域空间结构、市域基础设施布局及重点城镇发展等。
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是本次总体规划修改的重点地域。
中心城区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市区行政区域,面积2560平方公里,该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统一规划与管理。
三、规划期限本次总规修改期限至2020年。
四、城市性质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五、城市职能国际贸易物流港、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对外贸易口岸、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
六、城市规模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395万,城市建设用地420平方公里。
七、市域空间布局1.市域总人口和城市化水平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000万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75%以上。
2.市域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核两翼、两带三湾”多节点网络化市域空间格局。
其中一核为宁波市区;两翼为由余姚市、慈溪市和杭州湾新区组成的北翼和由奉化市、宁海县和象山县组成的南翼;两带为东部滨海城镇产业带和西部山区生态人居带;三湾为杭州湾、象山港和三门湾;节点为卫星城、中心镇和新市镇。
一核由宁波中心城区、外围组团及近郊城镇组成。
重点发展行政办公、航运服务、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科技、风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促进转型升级,提高城市集聚辐射能级,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
金华市主城区照明专项规划规划(2012-2020)
金华市主城区照明专项规划规划(2012-2020)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与《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06-2020)》的中心城区相一致,面积约281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
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三、规划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金华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目标是:体现城市照明个性,展现各分区灯光照明特点,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促进城市“夜经济”和“夜生活”的发展。
使其成为国内同类城市夜景照明的领跑者,浙中西城市夜空最璀璨的明珠。
2、近期发展目标到2015年,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市夜景设施布局,推动新建项目的夜景建设,更新改造、优化提高现有功能照明及景观照明,加强城市特色建设,初步建成反映城市风貌的夜景照明系统。
四、规划定位结合金华的城市性质、空间结构、文化和气候特征,确定金华市城市夜景照明形象为“绿色低碳照明之都,浙中夜空璀璨明珠”,创造具有金华城市特质的夜空文化。
五、规划总体布局1、城市照明控制要素(1)亮度分区高亮度照明区域;存在大量的景观照明载体,且市民及游客夜间景观照明需求强烈,区域内可大量设置景观照明设施,景观照明能耗较高。
中亮度照明区域:存在景观照明载体,夜间景观照明需求一般,可在对城市景观有重要影响的区域及夜间商业区域内设置景观照明。
低亮度照明区域:该区域夜间人流较少,夜间景观照明需求较少或无,应严格限制夜景灯光照明设置。
(2)亮度分级亮度等级的控制采用上限值控制法,各片区内的所有景观照明亮度均应低于规划亮度等级所对应的绝对值。
表1 相对亮度分级对应表 (cd/m2)(3)光色分布规划确定金华市夜间景观照明主色调为黄色、白色与绿色,其他色光作为夜间景观照明的点缀色。
黄色、白色主要用于建(构)筑物景观照明,绿色主要用于绿化景观照明;表2 城市照明光色分布对应表2、城市照明总体格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根据金华主城区空间布局,以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为出发点,重点围绕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城市夜景照明,塑造金华特色夜景观,按照夜间景观区域、夜间景观轴线及夜间景观节点分别规划,形成“一带三核、两环六轴、七片多点”的照明框架体系。
甬DXJS 008-2020 宁波市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充电设备技术规定
宁波市工程建设地方细则甬DX/JS 008-2020 宁波市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充电设备技术规定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charging facilities and charging equipment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civil buildings in Ningbo2020-09-04 发布2021-01-01 实施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前言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 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建规〔2015〕199 号)、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6〕127 号)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设施方案的通知》甬政办发〔2017〕82 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宁波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置技术要求,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对《宁波市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充电设备配置与设计技术规定》(2017 甬DX-05)进行了修订。
原规定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配置标准及平面布置、供电与配电、配电线路、计量、相关要求等。
修编后的《宁波市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充电设备配置技术规定》,其内容扩展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项目设计、验收、运维较为完整的技术标准,全面指导宁波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序、规范开展。
本规定共分十章,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配置标准及相关要求、电气系统、监控及通信、消防、其他专业、验收、运行和维护等。
目次1总则 (1)2术语 (3)3基本规定 (5)4配置标准及相关要求 (6)5电气系统 (12)5.1负荷分级 (12)5.2供电与配电 (12)5.3负荷计算 (12)5.4配电线路 (14)5.5 计量 (14)5.6 电能质量 (15)5.7 照明 (16)5.8 防雷与接地 (16)6监控及通信 (17)6.1一般规定 (17)6.2监控及通信 (17)7 消防 (18)8 其他专业 (19)8.1 建筑 (19)8.2通风与空气调节 (20)8.3机电抗震 (21)8.4标志标识 (21)9 验收 (22)9.1一般规定 (22)9.2验收条件 (22)9.3验收程序 (22)9.4验收内容 (22)10运行和维护 (23)附录 A (24)表A.1 快充需要系数Kx 选择表 (24)表A.2 单相交流充电桩需要系数Kx 选择表 (24)附录B (25)充电桩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25)表B.1 竣工验收工作组成员名单 (26)表B.2 充电桩工程问题整改表 (26)附录C 用词说明 (27)附:条文说明 (28)1总则1.0.1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工业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浙江省和宁波市政府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规范宁波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充电设备建设的配置、设计、验收、运维,制定本规定。
甬DXJS 008-2020 宁波市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充电设备技术规定
宁波市工程建设地方细则甬DX/JS 008-2020 宁波市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充电设备技术规定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charging facilities and charging equipment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civil buildings in Ningbo2020-09-04 发布2021-01-01 实施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前言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 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建规〔2015〕199 号)、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6〕127 号)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设施方案的通知》甬政办发〔2017〕82 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宁波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置技术要求,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对《宁波市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充电设备配置与设计技术规定》(2017 甬DX-05)进行了修订。
原规定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配置标准及平面布置、供电与配电、配电线路、计量、相关要求等。
修编后的《宁波市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充电设备配置技术规定》,其内容扩展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项目设计、验收、运维较为完整的技术标准,全面指导宁波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序、规范开展。
本规定共分十章,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配置标准及相关要求、电气系统、监控及通信、消防、其他专业、验收、运行和维护等。
目次1总则 (1)2术语 (3)3基本规定 (5)4配置标准及相关要求 (6)5电气系统 (12)5.1负荷分级 (12)5.2供电与配电 (12)5.3负荷计算 (12)5.4配电线路 (14)5.5 计量 (14)5.6 电能质量 (15)5.7 照明 (16)5.8 防雷与接地 (16)6监控及通信 (17)6.1一般规定 (17)6.2监控及通信 (17)7 消防 (18)8 其他专业 (19)8.1 建筑 (19)8.2通风与空气调节 (20)8.3机电抗震 (21)8.4标志标识 (21)9 验收 (22)9.1一般规定 (22)9.2验收条件 (22)9.3验收程序 (22)9.4验收内容 (22)10运行和维护 (23)附录 A (24)表A.1 快充需要系数Kx 选择表 (24)表A.2 单相交流充电桩需要系数Kx 选择表 (24)附录B (25)充电桩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25)表B.1 竣工验收工作组成员名单 (26)表B.2 充电桩工程问题整改表 (26)附录C 用词说明 (27)附:条文说明 (28)1总则1.0.1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工业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浙江省和宁波市政府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规范宁波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充电设备建设的配置、设计、验收、运维,制定本规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1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1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08.11.04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41号
•【施行日期】2009.05.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41号)
现批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163-2008,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八年十一月四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08-2020)
为把宁波市建成更具魅力的夜间景观城市,充分展示宁波城市特色,进一步加强城市照明规划管理,确保城市照明规划有效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道路照明设计标准》、《夜景照明设计标准》等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宁波市城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则
(一)本规划以《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宁波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夜景照明设计标准》等为主要依据,按照国家照明的相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进行编制。
(二)本规划是落实城市近期照明建设规划的重要手段,对近期新建或修建的照明工程规划和设计起到控制作用,对远期的照明项目起到前瞻导向作用。
(三)本规划范围为宁波市中心城,期限为2008年—2020年。
(四)本规划主要目标为:
1、建立绿色照明体系,建设一批节能---绿色照明示范工程;
2、完善住宅小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照明系统,消灭盲区;
3、提高城市照明设施的安全保证及完善安全措施;
4、改造光污染严重的工程,架空线入地与城市道路改造同步实施;
5、健全与完善整个城区的智能化监控系统;
6、形成富有城市特色的景观照明;
7、功能照明达标建设,新建照明项目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改建的照明项目分期分批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五)本规划包括文本、说明及附图。
二、功能照明规划
(一)城市功能照明包括:道路照明、道路交会区功能照明、商业区/住宅区功能照明、休闲旅游景观区功能照明、桥梁/隧道功能照明、广场空间功能照明。
(二)近期目标(2008~2012)
1、技术目标——80%以上城市道路功能照明技术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主要指城区范围内所有道路功能照明功率密度、路面平均亮/照度、路面亮/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环境比等指标);
2、建设目标——新建项目100%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改建项目分期达到国家相关标准,道路装灯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有路就有灯,充分体现功能照明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3、管理运行目标——监控覆盖率达到85%以上,亮灯率达到98%以上,设施完好率达到90%以上,“四新”产品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宁波市快速路/主干路照明指标规划表
宁波市次干路照明指标规划表
宁波市支路照明指标规划表
三、景观照明规划
(一)城市景观照明定位
重点突出“名城”、“水城”、“绿城”的景观照明特色。
名城之辉煌——宁波是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保存了众多历史文化建筑遗产。
城市景观照明应通过灯光诠释丰富的城市文化内涵,再现历史遗存建筑的古韵和现代都市建筑的辉煌,带动宁波夜间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水城之宁静——宁波城市滨江临海、水系丰富。
城市景观照明应强调和突出宁波的水城特点,形成多个夜景水上旅游节点和旅游轴线,展现宁波水城的夜间景观照明特色,进而带动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绿城之雅致——宁波是一座优美的园林城市,城市景观照明应将城区内的道路、公园、广场等绿化空间结合起来,展现出夜间绿城的特色,带动夜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景观照明结构布局
宁波市城市景观照明规划总体布局一览表
四、城市配电与控制规划
(一)城市照明管理体系
整合城市照明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照明监控系统,可通过城管局进行协调,由城市照明管理部门统一控制,这其中包括各区的道路、建筑、公园、广场、广告等各类照明要素,使属市统一管辖的城市照明监控系统覆盖率达到90%以上。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完善
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同时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管理模式。
(二)城市功能照明监控系统
升级改造“三遥”系统,开发建设宁波市城市照明地理信息系统,增加路灯监控终端的覆盖面。
(三)城市景观照明监控系统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科学完善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同时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控制模式。
统一控制在于能统一开关灯的时间,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能通过平时、节假日、重大节庆日等三种不同模式的控制形成有序的照明效果。
五、节能环保规划
(一)道路功能照明节能
(1)按照规划规定的照明标准,进行多方案的照明设计与计算,优化出最佳的照明方案;
(2)合理选择照明光源,道路照明绝大部分选择高压钠灯,少数景观道路选择金属卤灯;
(3)选择高效率的灯具时,在满足光强分布和眩光限制前提下,灯具效率应符合:常规道路灯具不低于70%,泛光灯具不低于65%;(4)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节能电感镇流器,100W以下光源采用电子镇流器;
(5)装设补偿电容,应根据可能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电容补偿,以
提高照明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失,提高线路电压质量,气体放电灯线路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85;
(6)根据不同季节合理确定路灯的开关时间。
道路照明开灯时的天然光照度水平宜为15lx,关灯时的天然光照度水平,快速路和主干路宜为30lx,次干路和支路宜为20lx;
(7)根据交通流量、路况等实际情况尽可能实行半夜灯;
(8)制定照明灯具维护计划,提高光源光通量利用率;
(9)严格执行道路照明节能标准,即执行照明功率密度标准,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方可施工。
(二)景观照明节能
(1)应根据被照场所的功能、性质、环境区域亮度、表面装饰材料,确定所需的照度或亮度的标准值,应克服越亮越好的错误理念;(2)应根据被照对象的功能、性质、环境区域亮度选择合理的景观照明照明方式。
(3)选用的光源和镇流器应符合相应光源、“镇流器”能效标准,达到节能评价值的产品;
(4)根据景观照明效果的需要,宜选用高光效和低能耗光源;(5)选用的功能性灯具的效率不宜低于70%,选用的装饰性灯具的上射光通量不应超过标准规定;
(6)线路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
(7)应选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分级开关灯光;
(8)有条件的场所,宜采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9)有效的节能维护管理机制;
(10)严格执行标准规定的照明功率密度值。
(三)照明环保
(1)照明产品须达到绿色环保要求;
(2)建立照明设施废弃物的安全回收制度;
(3)在综合核算成本的基础上,推广使用新型环保能源与光源;(4)在城市照明建设中防止光污染和眩光。
六、近期规划实施
(一)城市道路功能照明近期新建实施
宁波中心城三江片“十一五”期间建设的道路依次为:“两轴、三环、八延伸、九桥”;同时还安排了47条主次干路。
北仑片的区际交通公路为建设绕城高速东段、穿山疏港、大锲疏港、梅山至六横跨海大桥,改造通途路、江南公路、骆霞线;城区主干路为重点建设大锲至春晓公路、梅山环岛公路、上阳到梅山跨海大桥、四期码头连接线、穿山半岛环岛公路。
镇海片需完成化工区主干路、新城主干路、世纪大道镇海段等区间主要道路,实施宁镇路改造,配合支持北外环镇海段、东外环、绕城高速镇海段建设。
(二)城市景观照明近期新建实施
宁波市城市景观照明近期实施规划一览表
七、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管理保障
按照建设部提出的城市照明“集中高效、统一管理”的原则,实行城市照明集中管理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全面开创城市照明的管理架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新模式,促进城市照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依据《宁波市照明设施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城市照明管理体系,实行城市照明(包括功能照明、景观照明、广告照明以及居民住宅小区照明)的设计、建设、维护“准入机制”和设计方案预审、新建工程验收、养护维护考核等“管理机制”,只有规范管理、依法管理,
市场才能逐步规范。
只有市场规范,才能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从目前的单一管理转变到突出专业化、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高标准、高效能管理和维护好其管理的灯光设施。
(二)设计管理的保障
在进行城市照明单体项目设计时,设计公司须具备相关设计资质,设计人员具备相关设计资格。
景观照明、广告照明、居住小区照明等单体项目设计均应经城市照明专业管理机构协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方可施工建设。
(三)市场监管的保障
设计、施工、监理、维护等准入制(资质、从业能力、信誉、人员、设备等)。
进一步完善设计(含设计方案)、施工、维护、材料的招标投标制。
竣工验收(含工程检测)、移交接管(统一监控)制度。
运行维护的监管(具备资格、按照规范维护,按照规范及社会各界评价来考核管理)。
(四)资金保障
公益性的,政府必要的资金保障。
维护费用的足额保障。
收取供电附加费的,需要费用专项提供,专款专用保障。
管理维护基地建设运行费用的保障。
市场监管机构及人员费用的保障,经费环节上,脱离与被管理者
的经济利益关系。
(五)维护管理基地的保障
为提高管理维护效率,应增加管理维护基地。
(六)技术人才的保障
需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城市照明技术人员的素质教育,为绿色照明建设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七)器材的保障
使用符合绿色照明标准的器材,顺应“十一五”城市绿色照明工程规划纲要的要求。
(八)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数字化管理的保障
建立城市照明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的先进管理系统。
(九)安全保障
1、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2、照明设施的安全措施
3、照明设施的防盗措施
4、保障设施自身安全
5、网络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