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线轨道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表
1.1.(邻近)营业线施工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5
10
400
高
不了望穿越线路,在钢轨枕木头上坐卧、休息、走道心或枕木头
车辆伤害
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公司安全生产卡死制度
85156 Nhomakorabea0高
各种施工工具侵限
车辆伤害
紧盯现场,严禁机具料具侵限
8
5
10
400
高
1.1.
序号
作业活动
危害因素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现有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
风险等级
备注
L
E
C
D
1
(邻近)营业线施工
施工要点未签订安全协议办理要点手续
车辆伤害
按有关规定与各配合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按标准规定要点及消点
8
5
10
400
高
施工未设防护员和防护装置
车辆伤害
每一施工点设专人防护和按规定设置作业标、响墩、防护旗、拉防护绳
地铁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坍塌
2
2
低
监督/检查
39
临近既有城市道路、建(构)筑物深基坑开挖前 和开挖过程中对坑壁支护不及时、不到位,对 坑壁渗漏水处理不及时
坍塌、地表沉陷、建 筑物开裂
1
4
高
方案/预案/监督 /检查
40
起重指挥人员不了解起重机械性能或无证上岗
起重伤害
1
3
中
监督/检查
41
无资质人员安装、拆除、维护
起重伤害
2
2
低
危险源
21
运输车制动装置失灵
22
翻斗车行车载人
场内交通运输
23
司机无证驾驶或超速行驶
可能导致的事故 车辆伤害
可能性 (1-5)
影响程度 危险源级
(1-5)
别
现有控制措施
2
3
中
规程/监督/检 查
备注
车辆伤害
3
1
低
监督/检查
车辆伤害
2
2
中
监督/检查
24
工人站在压路机前倒退清轮
车辆伤害
2
3
中
监督/检查
25
3
20
提升作业中突然停电后应急处置不当或不及时 设备事故、物体打击 2
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地铁工程)
低
监督/检查
低
监督/检查
中
规程/监督/检 查
中
规程/监督/检 查
高
规程/监督/检 查
低
监督/检查
高
监督/检查
中
监督/检查
中
规程/监督/检 查
中
规程/监督/检 查
轨道施工危险源辩识和风险评价表

培训教育
1
6
40
240
是
67
吊运时猛起猛落
起重伤害
培训教育
3
6
7
126
是
68
线路破损
触电
定期检查
1
6
15
90
是
69
钢丝绳摩损严重
机械伤害
定期检查
3
6
7
126
是
70
无漏电保护器
触电
执行安规
1
6
15
90
是
71
使用裸体开关
触电
执行管理制度
3
3
15
135
是
72
不切断电源就进行维修或修理
触电
执行管理制度
1、建作业场
(机械)
噪声
其它伤害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
6
1
18
否
29
2、砼枕锚固(硫磺)
拌制时吸入
中毒
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
6
6
1
36
否
30
2、砼枕锚固(水泥)
拌制时吸入粉尘
其它伤害
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
6
6
1
36
否
31
2、砼枕锚固(电线路)
电源闸刀裸露
触电
执行安全用电规程
1
3
15
45
否
32
2、砼枕锚固(材料搬运)
4
吊车作业时不稳
起重伤害
培训教育
3
3
3
27
否
5
吊运时未设防护
起重伤害
执行安规
轨道路基营业线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一览表

1
3
中
监督/检查 培训/预案/监督/ 检查 规程/预案/监督/ 检查 监督/检查
30
1
3
中
31
1
4
高
32
桥 涵 顶 进
顶进桥涵超前挖土
2
3
中
33
桥 涵 顶 进
顶进挖土作业未按要求放坡
坍塌 坍塌、行车事 故 机械伤害
2
3
中
监督/检查 规程/预案/监督/ 检查 监督/检查
34
列车通过时未停止挖土作业
1
作业人员培训考核不合格仍继续作业
安全事故
2
2
低
监督/检查
11
人 工 铺 轨
作业现场班组管理不善,作业纪律混乱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的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作 业 铺轨作业与桥梁铺架作业协调不善
安全事故
2
2
低
监督/检查
12
安全事故
2
2
低
监督/检查
13
安全事故
2
3
中
监督/检查
14
线路检查项目和检查频度不足
行车事故
2
3
中
监督/检查
39
防护人员无证上岗 封闭点及慢行点施工结束后,施工负责人未 确认线路及设备正常运行条件,即撤除防护 信号并办理销点手续 利用列车间隔时间进行施工时,施工负责人 未联系取得施工命令进行施工
行车事故
2
2
低
监督/检查 培训/预案/监督/检 查 规程/监督/检查
40
行车事故
2
4
高
41
行车事故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 故 物体打击、 坍塌 水害 可能性 (1-5) 2 影响程度 (1-5) 3 危险源级别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记录表

ZT11JL21—03单位 :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1 2 3 4 5 6 7 8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高处作业平台、走道、斜道、脚手架超载 高处作业挪移电焊设备、设施 高处作业时抛掷或者失落料具高 在脚手架加工修整石块等材料 处 安全网上杂物未及时清理作 脚手板有探头板业 不系安全带或者不正确使用安全带,未戴安全帽或者不穿防滑鞋 作业区域的孔洞、通道口、预留口等未装盖板或者防护栏或者安全网 高处物质、设施(建造构件、钢梁、管道等)作业人员需行走的方向未设水安全全防护绳作业区未按要求装设防护栏杆及档脚板,安全网装设不符合要求 垂直交叉作业层未设严密、坚固的防护隔离措施交叉作业未经允许任意拆除安全防护设施交叉施工时上下传递投掷物料 作业人员无证操作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佩戴不全脚手架搭 施工前未进行技术交底 设及拆除 脚手架搭设不合格脚手架拆除未按顺序施工 搭设、拆除时随意抛料、物品 搭设脚手架施组方案未评审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使用不安全设备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中,忽视其使用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中,忽视其使用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坍塌、坠落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坍塌、坠落 高处坠落 坍塌 坍塌 坍塌 物体打击坍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管理方案编制:杨恩朝 审核:许玉庭 批准:邹振华编号: 2003—001√单位 :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ZT11JL21—03编号: 2003—00221 特 殊 形 式 脚 手 挑式脚手架超负荷使用 22 架搭设及拆除 独立脚手架无避雷装置23 吊笼使用 作业人员乘坐吊笼上下或者超载使用 24 暂时爬梯使用 作业人员携带工具上下爬梯或者未使用工具袋25 邻线来车、未住手作业和撤离现场 26 施工未进行技术交底 27 作业人员攀登支撑上下 28 掏挖作业 29 基础开挖 人、机混合作业30 陡坡、陡崖、滑体等情况下施工 31 恶劣天气下作业32 开挖有毒或者腐蚀淤泥未穿戴防护用品 33 拆除支撑顺序颠倒 34 井口无标志 35 无防护栏杆36 水中作业无救生设备 37 桩基施工 登梯安全绳不全38 人工挖孔、井口无防、排水设施 39 围堰漏水或者外部水位变化40 围堰底部排水浮现故障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中,忽视其使用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者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坍塌 触电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车辆伤害√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管理方案————————————————————————————————————————————————————————————————————编制:杨恩朝 审核:许玉庭 批准:邹振华坍塌、物体打击坍塌坍塌坍塌、机械伤害坍塌坍塌、中毒中素坍塌高处坠落、淹溺高处坠淹溺淹溺高处坠落坍塌、淹溺坍塌、淹溺 坍塌、淹溺√ √ √ √ √ √ √ √ √ √ √ √ √ √√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ZT11JL21—03编号:2003—00341 水中飘荡物的冲击42 桩基施水中作业无警示牌43 工施工期间没有采集水文气象资料44 作业人员沿钢筋笼、网等攀登、行走钢筋工程45 电力路线附近加工钢筋时防护措施不全46 模板堆码超高47 作业人员沿模板上下模板组装48 模板废钉、紧固件未清理和拆除49 未按顺序拆除模板50 模板拆除前未制定安全措施51 无证操作52 拌合机操使用先后无检查53 作、检修、检修时不拉闸,无人监护54 清理斗下站人55 检修未挂警示牌56 砼未达强度拆除模板57 砼拌合与作业人员未站在工作平台上58 振捣串筒、溜槽连接不牢59 砼予留孔洞(走道口、电梯口等)警告牌不齐60 沉井施工沉井井壁刀角填充砼不对称锚锭设施无检查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冒险进入危(wei)险场所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物品存放不当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冒险进入危(wei)险场所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坍塌、淹溺坍塌、淹溺坍塌、淹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机械伤害、触电机械伤害机械伤害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坍塌、淹溺√√√√√√√√√√√√√√√√√√√√√√√√√√√√√√√√√√√√√√√√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编制:杨恩朝审核:许玉庭批准:邹振华ZT11JL21—03单位 :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61 钢气筒安装与安全网张挂不同步62 沉井浮运前未与相关部门沟通或者未掌握水情资料63 带病潜水或者潜水时间过长 64 吊船超载65 沉井施工 浮式沉井使用拼装船组间隙安全网不全 66 跳板无防滑条67 沉井顶面、拼装船四周无栏杆 68 浮式沉井导向船组救生设备不完美 69 潜水作业设备有缺陷 70 施工前未进行技术交底 71 未办理封航手续 72 桥梁架设 操作人员擅离岗位 73 与桥面 梁片砼未达强度吊装 74 铺 设 架梁设备超载、偏载 75 桥梁未与脚手架分离 76 作业区航标警示牌等不全 77 急救、救生设备不全78 墩台顶脚手架,浮船甲板等作业面无防护栏杆桥梁架设79 梁体支垫、支撑不全80 夜间作业照明不足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淹溺 淹溺 窒息 淹溺 淹溺 淹溺 高处坠落、淹溺淹溺 窒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起重伤害 坍塌 物体打击 淹溺 淹溺 物体打击 其它伤害√ √√√ √ √ √ √ √ √ √ √ √ √ √ √ √ √ √ √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管理方案————————————————————————编制:杨恩朝 审核:许玉庭 批准:邹振华√ √ √√√ √√√ √ √√ √√√√ √√√ √编号: 2003—004单位 :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ZT11JL21—03编号: 2003—00581 桥梁架设 82 桥面铺装 83 84 85 86 87涵洞顶涵 88 施 工89 90 9192 路基路面 93 施 工 94 95 96 97 轨道工程98 99100揽索锚具不良,滑轨、导梁强度、钢度等不符合要求 人行道板安装无固定 脚手架安装无保险绳装饰板、防护栏安装无防护措施 人行板安装没有固定管节装卸、安装无溜绳、支撑等列车通过时未住手顶进作业顶进作业千斤顶后站人改变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如人工开挖改成机械开挖) 春融、解冻、汛期施工无防护措施 堑顶便道及路堤边无警示牌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无证操作土石机械设备 设备维修保养滞后手、脚放置在夹轨与基本轨之间作业人员坐卧轨道、爬钻列车和在列车底下歇息既有线使用轻型车辆未按规定办理手续和未设防护及清道 闭塞区段使用没有绝缘防护的工具 设备、机具侵限硫磺锚固和沥青支撑块绝缘涂料作业人员未穿戴防护用品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者有缺陷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编制:杨恩朝 审核:许玉庭 批准:邹振华其它伤害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淹溺 高处坠落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 普通行车事故 行车事故 灼烫、中毒单位 :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ZT11JL21—03编号: 2003—006101 102 103 104 105 106107 108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117118119120轨道工程隧道施工既有线施工或者新线开通后的作业未设防护邻线来车施工人员未撤离现场 钢轨装卸偏载、下落不平衡、行驶中装卸轨料 轨枕堆码超高 轨料侵限 既有线施工封锁路线超前、超量、超范围施工 封锁路线及慢行地段未设防护 增设暂时道口无审批手续、无人看守、标志不全,拆除时不彻底 和验收 行车线上使用齿条式起道机 道岔推进时,损坏信号设备 未达到列车放行条件,强行通过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既有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未经铁路(分)局批准,进行施工作业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 物体打击 坍塌 行车事故行车事故 行车事故行车事故行车事故 行车事故 行车事故 行车事故 坍塌尘肺 物体打击、触电坍塌 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管理方案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管理方案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 制度、措施 ————编制:杨恩朝 审核:许玉庭 批准:邹振华支护不合格 未按规定湿式凿岩、喷锚、出碴作业 工作面拆卸风、电钻设备 掘进与支护未依据围岩类别紧跟 空车未到达井底装碴人员提前离开避护洞 空车未停随车调度人员提前跳车摘挂作业 作业人员在出碴口下站立 轨道停车未加止轮器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ZT11JL21—03编号:2003—007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隧道施工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无通风设施或者通风设施有缺陷达不到规定的通风效果交接班未检查车辆非操作人员操作机械未按规定配戴耳塞和机动车辆未按规定鸣笛洞内明火作业与取暖隧道内未及时检测空气成份、粉尘、浓度注浆、治水人员直接开关电闸进洞电力路线不规范洞内未用安全电压和单项电缆照明洞口、平交道等无警示牌或者不全工作台、跳板开闭无标识模板台车未挂缓行标志检修、搬移未悬挂警告牌洞、井口无防护栏杆吊筒上方无保护伞车辆联挂无保险钢丝绳、提升设备无达载保护装置道路、跳板、走道无防滑措施施工人员扒车竖井、斜井未设两路电源供电排水设施不全设施、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未按规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违反操作规程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中毒车辆伤害机械伤害噪声性耳聋火灾、爆炸、灼烫中毒、窒息、尘肺触电触电触电车辆伤害坍塌机械伤害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其它伤害车辆伤害中母、窒息、淹溺淹溺、坍塌√√√√√√√√√√√√√√√√√√√√√√√√√√√√√√√√√√√√√√√√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管理方案————————管理方案————————————————————————————————————————————————————————————————编制:杨恩朝审核:许玉庭批准:邹振华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ZT11JL21—03编号:2003—008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隧道施工爆破作业浅埋软弱地层未提前加固隧道作业流砂、流泥、漏水地段爆破作业无施工安全措施放炮后无检查或者松动土石未清理彻底人工打眼举锤人站立不稳爆破用品使用前未检验雷管直接插入起炸药包爆破作业前未经批准爆破器材存储、使用、回收无专人管理爆破器材混装、混存爆破器材库距人员密集区、建造物过近爆破器材库、作业区有明火、吸烟、自燃物堆放超高爆破工无尚岗证爆破后提前进入炮区瞎炮处理方法不当既有线及航道区爆破未按规定时间放炮可能有大量溶洞水及高压水涌出地段放炮边坡滑落爆破作业未设警界区及警界人员爆破材料库无通风、防雷、防鼠等设施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物品存放不当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坍塌坍塌、淹溺爆炸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爆炸爆炸爆炸爆炸爆炸爆炸爆炸爆炸爆炸物体打击、中毒窒息爆炸物体打击、行车事故淹溺、坍塌物体打击爆炸√√√√√√√√√√√√√√√√√√√√√√√√√√√√√√√√√√√√√√√√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管理方案————————————————————————————管理方案————————————————————————————————————————编制:杨恩朝审核:许玉庭批准:邹振华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ZT11JL21—03编号:2003—009161 162 163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瓦斯管理电焊作业切割作业砌筑工程装饰工程瓦斯隧道使用普通雷管、禁用炸药未使用安全电压(110V)瓦斯浓度超标未采取有效措施有导致高温或者火花的作业进入有毒气体作业场所无警示牌等设备、设施未采用防爆型通风不良或者无备用风机无可靠接地一、二次线裸露高处火花飞溅作业人员没穿戴防护用品(护目镜、电焊手套等)行灯变压器带入金属容器内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者场合中,忽视其使用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施焊结束后没有对作业场所有无起火迹象进行检查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金属容器内使用220V 电压照明室内、密封容器内焊接作业无烟尘排放措施焊接易燃易爆物质(油罐、输油管道等)高处火花飞溅砌筑超高或者未按顺序施工作业人员沿墙体行走作业人员未穿戴防护用品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者场合中,忽视其使用√中毒、爆炸爆炸爆炸爆炸爆炸爆炸爆炸触电触电灼烫灼烫触电火灾触电尘肺火灾、爆炸灼烫坍塌高处坠落中毒√√√√√√√√√√√√√√√√√√√√√√√√√√√√√√√√√√√√√√√√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管理方案————————————————————————————————————————————————————————————————————编制:杨恩朝审核:许玉庭批准:邹振华单位: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ZT11JL21—03编号:2003—010181 油漆施工通风不良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182 安装顶棚踩踏塌非承重龙骨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83装饰工程废油麻布、油纸未清除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84 射钉抢、喷口对机具管口对人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85 易燃、易爆、贮存库无标志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186 易燃、易爆、危(wei)险库不通风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187 管道工程(管熬制沥青、硫磺、胶泥温度过高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88 路敷设) 打铅口管内有水或者灌铅速度过快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89 管道支吊架未调整或者超载的未加固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190 水压试验水压试验时暂时管道系统的焊接质量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191 检查人员未全部撤离水压试验区域指挥超压试验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92 锅炉、压力容器爆炸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采暖锅炉压193 未定期检验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力容器运行194 压力容器超期使用使用不安全设备195 违反规定交叉作业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96 砼未达到强度,拆模早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97 烟囱、水塔上下电梯超载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98 施工模板拆除无施工安全措施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99 塔上无避雷装置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200 电梯安装自锁装置不合格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者有缺陷高处坠落高处坠落火灾物体打击爆炸、火灾爆炸、火灾火灾、灼烫灼烫物体打击物体打击物体打击物理性爆炸物理性爆炸物理性爆炸物体打击坍塌高处坠落高处坠落触电高处坠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制度、措施————————————————————————————————————————————————————————————————————————————————编制:杨恩朝审核:许玉庭批准:邹振华。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单位:施工现场
登记时间:2021.10
序 活动或 号 工序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风险评价 LECD
风险等级
控制措施
非电工接线接灯
触电
6
作业人员乱拉乱拆电线
触电
6
作业人员使用碘钨灯作移动照
5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单位:施工现场
登记时间:2021.10
序 活动或 号 工序
危险源
进入现场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
帽
挖土区域地下障碍物不明
未按土壤类别或规范规定放坡
基坑周边未搭设防护栏杆和警
示标志
1
土方工 夜间未设置照明和警示标志 程施工 基坑周边超堆荷载
未设置人员上下通道
机械作业时,配合清土人员进
入挖掘机作业半径内
跳板断裂
架子工未持证上岗
操作人员未穿戴绝缘手套和绝
缘鞋
振动器外壳未作接地保护
振动器电路未通过漏电保护器
振动器线路接头包扎绝缘性能
不合格
振动器线路破损
可能导致的事故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坍塌 高处坠落
坍塌 高处坠落
坍塌 坍塌 坍塌 坍塌 坍塌 坍塌 坍塌
坍塌
坍塌
坍塌 高处坠落
坍塌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
3 2 3 18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选择合理的边坡坡度放坡开挖
3 3 7 63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按要求搭设防护栏杆和警示标志
6 2 1 12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夜间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和红灯示警 3 2 1 6 稍有危险 可以接受 按规范规定堆放 1 6 1 6 稍有危险 可以接受 设置专用通道,不准攀爬摸板和脚手架等上下
地铁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识别表、评价表及台账

作业人员
28
板房搭设
高空坠物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作业人员
29
临时房屋 结构不牢固
物体打击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使用人员,他人
30
超荷载使用
物体打击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使用人员
31
安全标识不全
车辆撞击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作业人员
32
安全设施不到位
车辆撞击,倾覆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作业人员
33
临时道路 路况不好
使用
序 岗位 / 作业 / 号 工序 活动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故 可能的风险
53
民用爆炸物品丢失、被盗产损失
54
在不具备安全存放条件的场所 存放民用爆炸物品
火药爆炸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55
无关人员随意进入仓库区内
火药爆炸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56
在仓库区内吸烟、用火
火药爆炸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46
无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 民用爆炸物品专用仓库。
火药爆炸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无具备相应资格的安全管理人
47 施工准备
员、仓库管理人员和具备国家 规定职业资格的爆破作业人员
火药爆炸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
48
爆破作业人员未取得《爆破作 业人员许可证》
火药爆炸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70
挖掘机作业半径内站人
机械撞伤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71
机械操作时失误
车辆撞击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72
挖掘机上下取土坑时操作不当
机械颠覆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完整版)地铁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表与风险评价表

(完整版)地铁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表与风
险评价表
前言
本文档是一份地铁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表与风险评价表,主要用于辨识隧道施工中的各种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价。
本文档包括了以下内容:
1. 危险源辨识表
2. 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表
风险评价表
结论
根据以上危险源辨识表和风险评价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危险源较多,其中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和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为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施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安全措施,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一览表及防范措施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危险评价一览表及防范措施一. 电气安全1. 危险源辨识•施工过程中,电线、电缆未正确接地,存在漏电现象•施工现场使用电焊机、切割机等大功率电器设备•施工过程中存在接电器不牢固、电线电缆老化等安全隐患•未对施工现场进行防水、防潮等电气安全处理2. 危险评价•对于未正确接地的电线、电缆,存在漏电现象,可能导致电击、触电等事故发生•对于使用电器设备,如电焊机、切割机等,长时间使用可能过热,存在引起火灾的风险•对于接电器不牢固、电线电缆老化等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短路、漏电等危险情况•对于未对施工现场进行防水、防潮等电气安全处理,存在电器设备损坏、电气设施故障等情况3. 防范措施•确保电线、电缆正确接地,严禁未经专业人员操作电气系统•对施工现场使用的电器设备,选用符合安全标准和规范的设备,并在用电前进行正确安装和检查•对接电器进行检查,杜绝接触不良等安全隐患•对施工现场进行防水、防潮等电气安全处理,加强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检查二. 高空作业安全1. 危险源辨识•施工现场存在高空作业的情况,如钢结构焊接、高空起重等•施工场所上存在杂物、工具等危险物品,如砖块、扳手、电缆等•施工现场无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护栏、安全网等缺失•施工人员未按照规范佩戴安全带或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装备2. 危险评价•高空作业时,如未佩戴安全带或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装备,存在坠落、伤亡等危险•施工场所上存在杂物、工具等危险物品,如砖块、扳手、电缆等。
如果这些物品掉落,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等后果•缺乏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如未设置安全护栏、安全网等,可能会造成高空坠落、工具掉落、电气触电等事故•施工现场不合规,可能会被相关部门进行处罚,同时会对工程造成影响3. 防范措施•对高空作业的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确保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装备•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整理,严禁施工中乱丢杂物、工具等物品•对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护栏、安全网等,预防高空坠落、工具掉落等事故的发生•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所有设备是否符合规范三. 安全防范措施1. 危险源辨识•施工现场周边交通情况较为复杂,交通流量较大•施工现场附近存在容易引起火灾的危险源,如油库、加油站等•施工人员未按照规范佩戴安全带或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装备•施工现场电气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等安全隐患2. 危险评价•施工现场周边交通情况复杂,交通流量大,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施工现场附近存在容易引起火灾的危险源,如油库、加油站等,可能导致爆炸、火灾等事故•施工人员未按照规范佩戴安全带或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装备,可能会存在高空坠落、触电等安全风险•施工现场电气设备老化、存在故障等安全隐患,可能会导致电击、漏电等安全事件3. 防范措施•对施工现场周边交通情况进行研判,采取交通管制措施,防止交通事故发生•对施工现场附近容易引起火灾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防护培训,确保人员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符合规范要求•对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杜绝电气事故的发生四. 总结针对以上危险源,我们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安全防范措施,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审查,确保所有危险源得到有效预防。
地铁工程风险识别表、危险源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

深基坑支护
降水施工
水井施工
本合同段车站基坑开挖深度最大基坑深度29.71m,初见水位埋深1.5~2.5m(标高1.01~1.32m)。场地内第Ⅱ陆相层及其以下的粉土、粉砂层中地下水具有承压性,常被黏性土分隔为多层含水层,各含水层分布不很稳定。第一承压含水层主要位于埋深19~27m深度范围内;第二承压含水层主要位于埋深33~55m深度段。本工程采用基坑内降水、减压方案。
土体冻结法加固施工
区间盾构作业施工
下穿既有9号线、铁路
六纬路站~成林道站区间全长2515.77m;区间线路北起位于十四经路与六纬路交口的六纬路站,沿十四经路行至与津塘路交叉口,向北行至与成林道交叉口,沿成林道过东风立交桥后到达成林道。下穿地铁既有9号线、铁路、十一经路立交桥、东风立交桥、及多处民建、公建、市政管线。
管理缺陷
火灾
3
3
7
63
一般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附表二
危险源清单(二)
序
号
风险
类别
作业
活动
危害因素
危害因素
可能导致的事故
作业条件危害评价
危害级别
控制措施
L
E
C
D
29
管理
风险
饮食健康
1
厨房内外不卫生、未使用消毒柜,未执行购入菜验收制度
致病微生物
食物中毒
3
6
1
18
一般
按规定现场检查把关
30
2
炊事人员无健康证,未执行“三白”上岗制度
防护缺陷
起重伤害/物体打击
1
2
7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一览表

风浪大、站位不好 站位不好
龙口合拢 站位不好
沉船、人员伤亡 10
3
人员伤亡
10
3
崩塌、人员落水 10
6
7 210 四 7 210 四 3 180 四
是 是 是 起重须知
打排水板
淤泥包 排水板机械倒塌
其他伤害 机械伤害
10 10 15 1500 五
1
6
3
18 一
是 《吹填区作业须知》、应制定《淤泥包控制措施》 否 《排水板作业安全措施》
操作类 别
作业活动或 场所
危险源
可能导致事故/ 伤害
L
风险评价
E
C
风险级 重要危险 别 源判断
D
控制措施
打桩船打桩
高空坠物、工人高处跌落
、起吊钢丝缆卸扣后撞击 、船上人员落水、船舶碰
人员伤亡
撞。
10 10 15 1500
是 《打桩船安全操作规程》
夹桩
人员落水
人员伤亡
锯桩头
人员落水、电锯漏电、桩 头倒下撞击。
否 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卫生部)
5
1、管线
无标志或标志有误 水上管拆接
碰撞、触损 打击、落水
3
6
7 126 三
否
10
6
15 900 五
是
高温
中暑
10
6
1
60 二
否 加强现场检查和监督
作业场所 台风
碰撞、触损
10
6
3 180 四
是 《管线基地防台方案及实施办法》
雷电
其他伤害
1
1
15 15 一
否
周围有可燃物
地铁施工危险源辨识清单

土建工程师
安全员
架子工
6
车辆伤害
6.1轨道车伤害
轨行区
1、轨行区作业必须提前向地铁公司有关部门申请,批准后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作业
2、教育工人在班轨行区作业时,不得在区间、站台下停留。
作业前
总工
安全员
6.2市内交通运输车辆伤害
市内道路
1、教育职工遵守交通规则
2、在街道上行走不得打闹
项目经理
安全员
土建工程师
安全员
架子工
4.3梯子上作业高处坠落
梯子上作业点
1.合梯中间用绳索拉结,并要有人扶持
2.单梯下端应支牢,有人扶持
使用前过程中
安全员
作业者
5
坍塌
脚手架,操作平台坍塌
移动式脚手架
1、脚手架搭设前进行荷载计算
2、脚手架搭设符合标准,结实,牢固
3、使用前必须经验收合格
4、未经许可不得擅自拆除架杆、扣件挪作它用,荷载应均布
3、每日测温
4、做好个人防护
5、每日环境消杀
6、关注全国中高风险地区,避免与之接触。
给保温作业人员配发口罩
作业前
材料员
安全员
8.6砌体开槽打洞产生扬尘
管理用房砌体电线管暗配
1、开槽前砖料洇湿
2、核对配管数量、位置、防止错配、漏配
作业前
作业者
电气工程师
9
传染病
9.1群体性急性传染病如新冠
1、报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自觉隔离,停止外界活动
安全员
9.2乙肝
1、炊事员有健康证
2、不共用或交叉使用餐具
6、在配电箱处设安全警示标识,配电箱应加锁
7、小型电动工具应使用绝缘套软电缆,中间接头应绝缘完好,使用前做好检查工作,不使用带病机具(手持部位绝缘情况、接零保护情况)
轨道工危险源辨识表

第 1 页
轨道工危险源辨识表
轨 道 5、作业 维 护 螺栓紧固不到位 应注意鱼尾板的小面紧贴钢轨;紧 不按标准紧固螺栓,使轨道接头左右错 施工铺轨工程和检修轨道的过程中,轨道扣件安装要做到齐全紧 固螺栓时:先中间,后两边,两边 差超标,行车时易造成掉道伤人事故。 固。 上紧后,再把中间紧一次。
轨 道 维 护
轨 道 维 护
5、作业
轨 道 维 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作业
使用撬棍或道钉锤应注意周围人 机电队长、机电段长、保安员可在施工铺轨工程和检修轨道的过 员,任何人员手脚及身体各部位均 程中进行监督,防止进行危险作业时无关人员靠近。 不得靠近。 钉道钉时选择合适位置,一手握道 机电队长、机电段长、保安员可在施工铺轨过程中进行监督,操 道钉飞脱伤人、轨道铺设质量不合格, 钉,另一手握锤,第一锤要轻打, 八害道钉、道钉飞脱 作人员砸道钉时要将一根轨枕上的四个道钉排列成外“八”字或 易发生矿车掉道。 逐步加大击打力度,最后一锤要轻 内“八”字状态。 打、闷打,举锤要稳,落锤要狠。 当班班段长发现路基松软不平,应及时处理。机电队长、保安员 对路基松软不平处,应及时进行充 路基松软 造成车辆倾倒、掉道等事故。 发现路基松软不平,可责令当班班长及时处理,防止造成车辆倾 填捣实 倒、掉道等运输事故。 轨道工用扳手紧固鱼尾螺栓的螺母时,一定要站稳、把牢,不得 滑脱后将手磕、碰伤,若把手滑脱后导 扳手没有卡好螺母就 用扳手对道岔、轨距拉杆螺栓进行 出现扳手没有卡好螺母就盲目用力的情况,防止滑脱后人员倾倒 致人员倾倒易发生磕伤身体其它部位现 盲目用力 紧固时要站稳把牢。 及磕手碰腳;保安员对作业现场安全监督的过程中,发现扳手没 象。 有卡好螺母就盲目用力的应予以制止。 零件乱仍乱放,使用时找不到导致该处 施工铺轨工程和检修轨道的过程中,轨道扣件一定要按照使用地 轨道扣件散布零散 轨道扣件安装不齐全、轨道铺设质量得 把所有轨道扣件散布在轨枕两端。 点散步,不得随意乱扔,应做到“伸手就拿”。 不到保证。易发生矿车掉道伤人事故。 顺序铺设若干根基本轨,用道夹板 轨道扣件松动,轨道接头左右错差超 施工铺轨工程和检修轨道的过程中,轨道扣件安装要做到齐全紧 轨道扣件安装松动 连接好,并保持方向直顺或圆顺, 标,行车时易发生掉道伤人事故。 固。 接头间隙合格,钉好道。 不注意周围人员安全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实施与风险评价表

10
物料提高作业
物料提高机不符合规定
机械伤害等
责任单位自行控制
直接判断
审批施工方案,检查监督
A
11
物料提高机限位保险装置不符合规定
吊盘冒顶等
直接判断
A
12
架体稳定性不符合规定
架体倾倒等
直接判断
A
13
钢丝绳有缺陷
坠物伤人等
直接判断
A
14
卸料平台防护措施不符合规定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
直接判断
B
15
吊篮提高与安全装置不符合规定
触电、工具伤人等
直接判断
B
50
电气焊作业
电焊机的安装不符合规定
触电等、起火等
责任单位自行控制
直接判断
审批施工方案,检查监督
B
51
电焊机的保护或防护装置不符合规定
触电等
直接判断
B
52
气瓶的使用与管理不符合规定
爆炸等
直接判断
C
53
焊接作业工人个体防护不符合规定
触电、灼烫等
直接判断
C
54
气瓶违规存放
火灾、爆炸等
审查施工措施
C
97
电线绝缘破损
火灾、触电
直接判断
定期检查
B
98
气瓶无防晒、防倾倒措施
爆炸
直接判断
审查施工措施
B
99
动火区域动火无审批手续和动火监护
火灾时不能及时扑救
直接判断
审查施工措施
C
100
设备安装
特殊设备倒运无审批措施
设备变形、损坏等
责任单位自行控制
直接判断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及评价表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编制: ××
编制日期: 2012年1月28日
审核: ××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基础施工阶段)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基础施工阶段)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基础施工阶段)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基础施工阶段)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基础施工阶段)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基础施工阶段)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装饰装修阶段)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表
31。
营业线轨道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表

监理 工程 师
监理 单位
专业 工程 师及 安全 监察
351
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 规定。 2.班组长、监理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对违章操 作行为及时纠正并进行批评教育。 3.现场负责人、安监人员、监理人员不定期检 查,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进行相应处罚。 4.加强员工安全教育,进行上岗考试。 5.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使用中轨料堆放加固, 旧料及时清理。
轨 道 施 工
轨道过渡工 导致各 5.过渡 程不符合规 人 类安全 工程 定 事故
综合 J3 D3 事故
9
轨道过渡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轨道过渡应根据设计文件,对现场进行核对,过 渡工程施工方案应与铁路公司共同协商制定,并对方 案进行相应的论证,报铁路公司运输管理部门批准 后,方可实施。 中 施工 2.过渡工程开通的速度和运行速度由施工单位依据 施工 等 施工 负责 设计和施工资料提出申请,经运营单位审查后确定。 负责 风 单位 人 验收合格的过渡工程,由运营单位维护,开通24小时 人 险 内,施工单位协助运营单位进行维护。 3.普通到发线路临时替代旅客列车到发线时,应采 取保证旅客上下车和通行的安全措施。 4.站线或其他线临时替代正线时,应先确认线路行 车条件和状况,必要时应采取改造或其他安全措施。
1.严格执行《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 规定。 2.班组长、监理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对违章操 作行为及时纠正并进行批评教育。 3.现场负责人、安监人员、监理人员不定期检 查,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进行相应处罚。 4.加强员工安全教育,进行上岗考试。 5.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营业线改建、拆铺线 路、道岔、轨道过渡工程以及临时道岔、便线 施工作业。
营业线四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表

1.严格执行铁道部《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 专业 施 安全技术规程》、《铁路通信、信号、电力 监理 工程 工 施工 监理 、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 工程 师及 人 单位 单位 朔黄公司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师 安全 员 2.现场负责人、安监人员不定期检查,发现 监察 有违反规定的进行相应处罚。 1.严格执行铁道部《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 专业 施 安全技术规程》、《铁路通信、信号、电力 监理 工程 工 施工 监理 、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 工程 师及 人 单位 单位 朔黄公司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师 安全 员 2.现场负责人、安监人员不定期检查,发现 监察 有违反规定的进行相应处罚。 1.严格执行铁道部《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 安全技术规程》、《铁路通信、信号、电力 、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 朔黄公司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2.现场负责人、安监人员不定期检查,发现 有违反规定的进行相应处罚。
四电
2.信 号
353
任务 施工 具体 任务 工序 描述
危险源/ 危害因素
风险评估 风 管 风 险 风险及其 事故 可 风 理 损 险 类 后果描述 类型 能 险 对 失 等 型 性 值 象 级
管理标准
责 现场 现场 公司 管理 任 监管 监管 监管 单位 人 人员 部门 人员
管理措施
四电
2.信 号 13.施工时的监护不利 人
导致各类 安全事故
综合 I4 E2 8 事故
一 般 风 险
施 营业线进行光电缆过轨施工时,应利用天窗点施 工 工,严禁大面积开挖,每一处过道应有一名监护人 人 员进行监护。 员
1.严格执行铁道部《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 专业 施 安全技术规程》、《铁路通信、信号、电力 监理 工程 工 施工 监理 、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 工程 师及 人 单位 单位 朔黄公司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师 安全 员 2.现场负责人、安监人员不定期检查,发现 监察 有违反规定的进行相应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标准
现场 现场 公司 责任 管理 监管 监管 监管 人 单位 人员 部门 人员
轨 道 施 工
4.站场 站场升级改 导致各 轨道升 造轨道施工 人 类安全 级 不符合规定 事故
综合 J3 D3 事故
9
站场改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站场股道升级、换铺道岔应在封闭条件下进行, 并按规定设置好防护。 2.预铺轨节或道岔的场地应平整,拼装好的轨节或 道岔以及其它材料不应侵入行车限界。 3.采用平台滑移轨排或道岔时,预铺的平台应稳固 可靠,平台和预铺好的设备不应侵入行车限界,并采 取失稳加固措施。 4.轨节或道岔预铺完成后,要及时做静态验收,各 部位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5.拆除的旧轨道设备材料如:钢轨、轨枕、岔轨、 中 岔枕、连接配件等应放置有序,严禁掩压、碰撞行车 施工 施工 等 设备,确保邻线行车安全。 施工 负责 负责 风 6.在行车密度较大,线间距不足6.5m线路作业,应 单位 人 人 险 请求办理邻线限速慢行,并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和隔 离措施。 7.轨道升级、换铺道岔施工破底清筛道床或使用大 型机械设备配合施工时,邻线来车时应停止施工,设 备不应侵入行车限界。 8.施工准备和施工作业时,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范 围进行施工,严禁超范围准备、超范围施工。 9.须跨线滑移预铺轨节、道岔作业,必须请求封闭 所跨邻线进行施工,封闭邻线的时间,按调度命令规 定的时间实施,正点开通,不应延误。 10.轨节、道岔铺设或滑移完成后,应按《铁路轨 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相关规定进行验收开通。
监理 工程 师
监理 单位
专业 工程 师及 安全 监察
轨 道 施 工
2.改建 改建、过渡 导致各 、过渡 和临时工程 人 类安全 和临时 不符合规定 事故 工程
营业线改建、拆铺线路、道岔、轨道过渡工程以及 临时道岔、便线施工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营业线改建、拆铺线路和道岔、轨道过渡工程以 及临时道岔、便线施工前,应做好人员、机具、设备 等准备工作,并保证机具设备性能良好。 2.根据报批的改建、拆铺以及临时设施施工计划, 做好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底要详尽。 3.营业线拆铺线路和道岔,应在封锁线路的条件下 中 施工 进行。 施工 综合 等 施工 J3 C4 12 负责 4.封锁命令下达前不应进行施工相关作业,施工命 负责 事故 风 单位 人 令下达后,施工负责人要确认施工命令内容,防止误 人 险 判、臆测给点。 5.施工准备时不应超范围作业。向营业线路内安放 滑轨、预铺新设备或搭设滑移平台时,要防止滑轨、 设备或平台垮塌侵入行车限界。工机具放置有序、稳 固,防止侵限。双线区间施工必须设置安全红线或隔 离措施。无缝线路区段不应在超出允许轨温范围以外 进行松动或拆卸扣件、扒挖道床、钢轨切口等有碍行 车安全的作业。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 规定。 2.班组长、监理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对违章操 作行为及时纠正并进行批评教育。 3.现场负责人、安监人员、监理人员不定期检 查,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进行相应处罚。 4.加强员工安全教育,进行上岗考试。 5.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换铺无缝线路施工作 业。 1.严格执行《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 规定。 2.班组长、监理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对违章操 作行为及时纠正并进行批评教育。 3.现场负责人、安监人员、监理人员不定期检 查,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进行相应处罚。 4.加强员工安全教育,进行上岗考试。 5.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线路拨移施工作业。
监理 工程 师
监理 单位
专业 工程 师及 安全 监察
351
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 规定。 2.班组长、监理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对违章操 作行为及时纠正并进行批评教育。 3.现场负责人、安监人员、监理人员不定期检 查,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进行相应处罚。 4.加强员工安全教育,进行上岗考试。 5.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使用中轨料堆放加固, 旧料及时清理。
9
导致各 3.换铺 2.线路拨移 人 类安全 拨移 不符合规定 事故
综合 J3 D3 事故
9
施工 施工 负责 单位 人
监理 工程 师
监理 单位
专业 工程 师及 安全 监察
轨 道 施 工
349
风险管理 任务 风 风险及 风 管理 施工 具体 危险源/ 险 其 事故 可 风 损 险 对象 任务 工序 危害因素 类 后果描 类型 能 险 失 等 描述 型 述 性 值 级
354
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 规定。 2.班组长、监理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对违章操 作行为及时纠正并进行批评教育。 3.现场负责人、安监人员、监理人员不定期检 查,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进行相应处罚。 4.加强员工安全教育,进行上岗考试。 5.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轨道过渡工程施工作 业。
3.2.5
营业线轨道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表 现场 现场 公司 责任 管理 监管 监管 监管 人 单位 人员 部门 人员
风险管理 任务 风 风险及 风 管理 施工 具体 危险源/ 险 其 事故 可 风 损 险 对象 任务 工序 危害因素 类 后果描 类型 能 险 失 等 描述 型 述 性 值 级
管理标准
监理 工程 师
监理 单位
专业 工程 师及 安全 监察
348
轨 道 施 工
风险管理 任务 风 风险及 风 管理 施工 具体 危险源/ 险 其 事故 可 风 损 险 对象 任务 工序 危害因素 类 后果描 类型 能 险 失 等 描述 型 述 性 值 级
管理标准
现场 现场 公司 责任 管理 监管 监管 监管 人 单位 人员 部门 人员
营业线换铺无缝线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缝线路换铺作业必须在封锁线路的条件下进行 。 1.换铺无缝 导致各 3.换铺 线路不符合 人 类安全 拨移 规定 事故 综合 J3 D3 事故 2.换下的旧轨应及时回收,存放在线路附近的要清 中 施工 理出限界,摆放牢固。 等 负责 3.待换的长轨必须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在跨越信号 风 人 机两端处侵限联电。 险 4.铺设时应按设计轨温锁定,如不符合设计要求, 必须重新进行应力放散。 5.对焊接接头应及时进行探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处理。 线路拨移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线路拨移前应设置拨移控制桩,标明拨移量,避 免盲目拨移线路。 2.拨移准备工作必须符合列车放行条件,严禁超挖 中 施工 、超前和超范围准备。 等 负责 3.无缝线路区段,应提前进行应力放散。未放散区 风 人 段,超出锁定轨温允许作业范围严禁挖开道床。 险 4.采用滑轨拨移线路作业时,未封锁线路前,严禁 向线路内穿放滑轨。 5.曲线地段(改移路基的软硬密实度不均),线路 就位后应使用机械捣固稳定。 施工 施工 负责 单位 人 监理 工程 师 监理 单位 专业 工程 师及 安全 监察
1.严格执行《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 规定。 2.班组长、监理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对违章操 作行为及时纠正并进行批评教育。 3.现场负责人、安监人员、监理人员不定期检 查,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进行相应处罚。 4.加强员工安全教育,进行上岗考试。 5.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营业线改建、拆铺线 路、道岔、轨道过渡工程以及临时道岔、便线 施工作业。
监理 工程 师
监理 单位
专业 工程 师及 安全 监察
350
风险管理 任务 风 风险及 风 管理 施工 具体 危险源/ 险 其 事故 可 风 任务 工序 危害因素 类 后果描 类型 能 损 险 险 对象 失 等 描述 型 述 性 值 级
管理标准
现场 现场 公司 责任 管理 监管 监管 监管 人 单位 人员 部门 人员
轨道材料存 导致各 1.材料 放不符合规 人 类安全 存放 定 事故
综合 J3 D3 事故
9
营业线施工材料存放除应符合《铁路工程基本作业 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 中 定: 等 隔离 1.施工中使用的钢轨、轨枕、扣配件、道砟、道岔 隔离 施工 风 措施 等轨料严禁侵入铁路行车限界,应放置平稳,必要时 措施 单位 险 应采取加固措施。 2.拆卸的旧轨料应及时清理出铁路行车限界,按指 定地点堆码稳固。
353
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和《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相关 规定。 2.班组长、监理人员加强日常巡查,对违章操 作行为及时纠正并进行批评教育。 3.现场负责人、安监人员、监理人员不定期检 查,发现有违反规定的进行相应处罚。 4.加强员工安全教育,进行上岗考试。 5.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站场升级改造轨道施 工作业。
轨 道 施 工
轨道过渡工 导致各 5.过渡 程不符合规 人 类安全 工程 定 事故
综合 J3 D3 事故
9
轨道过渡工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轨道过渡应根据设计文件,对现场进行核对,过 渡工程施工方案应与铁路公司共同协商制定,并对方 案进行相应的论证,报铁路公司运输管理部门批准 后,方可实施。 中 施工 2.过渡工程开通的速度和运行速度由施工单位依据 施工 等 施工 负责 设计和施工资料提出申请,经运营单位审查后确定。 负责 风 单位 人 验收合格的过渡工程,由运营单位维护,开通24小时 人 险 内,施工单位协助运营单位进行维护。 3.普通到发线路临时替代旅客列车到发线时,应采 取保证旅客上下车和通行的安全措施。 4.站线或其他线临时替代正线时,应先确认线路行 车条件和状况,必要时应采取改造或其他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