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作业整理

合集下载

(0706)《地籍管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706)《地籍管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706)《地籍管理》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练习一名词解释2:练习二填空题3:练习三不定项选择题4:练习四问答题5:练习五问答题6:练习六问答题1:[论述题]请列举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数据采集功能(2)图形处理功能(3)制图功能(4)属性数据的管理功能(5)空间查询功能(6)空间分析功能2:[论述题]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有哪些?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以建立完整的地籍资料处理模式为前提,而不是单独处理某一类数据;(2)软件运行环境的限制少,增加实用性;(3)要求系统存储的信息便于更新、查询,能及时提供现实性好的地籍信息;(4)处理图形与属性数据的连接问题,实现它们之间的双向检索;(5)对地籍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

3:[论述题]地籍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什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从国内外的发展及其大量的研究论文可知,多年来,地籍信息系统主要致力于解决:(1)地籍数据的管理(2)业务办公自动化(3)提供地籍服务4:[论述题]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地籍管理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请问什么是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是一个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以宗地(或图斑)为核心实体,实现地籍信息的输入、储存、检索、编辑、统计、综合分析、辅助决策以及成果输出的信息系统,是土地信息系统中的一个专门管理地籍信息的系统。

5:[论述题]根据我国地籍管理的现有实践和发展趋势,地籍档案编研工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编写参考资料(2)汇编地籍档案文集及史料文集及史料是按一定的专题、时间或地区等特征,把地籍档案材料选编成册,在一定范围使用或公开出版。

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汇编、地价评估成果汇编等。

(3)参加历史研究和编史修志6:[论述题]地籍档案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地籍档案作为地籍管理工作的历史写照,记录了各个历史阶段和各个方面地籍管理工作的真实面貌,储存着大量的、历史的、真实的地籍工作信息资源,有着广泛的社会作用。

地籍管理复习总结

地籍管理复习总结

第一章(1):地籍与地籍管理第一节地籍一、地籍(Cadastre)的概念土地:地球表层的陆地部份,包括海洋滩涂和内陆水域地籍是指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

第二节地籍管理四、地籍管理的原则为保证地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进行地籍管理工作时,普通遵循以下原则:第三节我国的地籍发展历史一、地籍发展的阶段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二、地籍发展的历史沿革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民国时期→建国及改革开放以后1.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一)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二)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的基本特点:(三)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税收制度):宋代重视地籍管理-方田法、经界法、推排法元代的土地清查-经理法、括田法明初的鱼鳞图册-分图:相当于现在的宗地图;总图:相当于现在的地籍图明万历年间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万历清丈清代的地籍管理:西方的制图学和测量学传入中国;皇舆全览图;清朝末年,京师测地局和测绘学堂2. 民国时期(一)北京政府时期的地籍管理(二)国民党统治区的地籍管理孙中山推行“平均地权”,设置土地局1930 年发布《土地法》(三)革命根据地、解放区的地籍工作1928 年12 月,;1931 年12 月又出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1946 年5 月4 日,共产党中央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 1947 年10 月,发布施行。

3. 建国及改革开放以后(一)1949-1957 年1950 年6 月颁布:(二) 1958-1965 年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地籍管理(三) 1966-1976 年“文革”期间的地籍管理(四) 1976-1978 年粉碎“四人帮”后的管理阶段(五) 1979-1981 年土地分管下的地籍工作(六) 1982-1985 年土地统管下的地籍管理(七) 1986-1997 年(八) 1997 年第一章(2):土地产权制度2.3 我国现代地权制度一、土地所有权:1. 土地所有权的含义:土地所有权是指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土地实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具有支配性和绝对性的权利。

地籍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5篇

地籍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5篇

地籍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5篇篇1在过去的一年中,地籍工作围绕部门的总体目标,在领导的支持及同事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强化服务意识,做好信息保障工作地籍工作是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涉及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多个领域。

因此,我们始终将服务意识摆在首位,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及时提供所需的地籍信息。

在信息保障方面,我们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提供的数据信息能够满足相关部门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和准确性,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地籍工作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始终将业务学习摆在重要位置。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注重学习地籍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最新的政策动态和工作要求。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注重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地籍工作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工作,我们需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注重团队沟通和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及时协商解决,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虽然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我们已经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但仍然存在信息处理效率不高、数据共享不畅等问题。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二)业务学习深度和广度不够地籍工作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

虽然我们已经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和学习活动,但仍然存在业务学习深度和广度不够的问题。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三)团队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团队沟通和协作,但仍然存在协作不够紧密、沟通不够顺畅等问题。

地籍管理作业整理

地籍管理作业整理

第一章:地籍管理总论一、什么是地籍?什么是地籍管理?答:地籍是指国家为了一定目的,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地价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

(依照法律规范,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位置、界址、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测绘),并将所获状况记载在案(成图、成卡、簿册、文件及库及法律证书)的信息集及其载体,其核心意义在于反映土地权利之归属。

)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并建立地籍图、簿、册而实行的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措施。

二、地籍分类有几种?他们之间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写其中两点就行)答:1、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2、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3、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常规地籍和数字地籍。

5、按行政管理层次分类: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

三、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几项?是什么?答:1、土地调查:土地调查是以查清土地的存在、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状况而进行的调查。

2、土地分等定级:土地分等定级是对土地质量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是地籍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

它是以土地利用分类和土地条件调查为基础,对土地质量指标的综合分析,对土地质量水准的相对评价。

3、土地登记:土地登记是将法律认可的土地权属状况登载于专用的薄册上。

实质上是国家用以确认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他项土地权利的一项法律措施。

4、土地统计:土地统计是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汇总、分析和提供土地统计资料的工作制度。

5、地籍档案管理:地籍档案的管理是以地籍管理的历史记录、文件、图册为对象所进行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使用和编研等工作的总称。

地籍档案管理是地籍管理工作的终端,也是地籍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桥梁。

四、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统一管理的原则2、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系统、完整3、地籍资料的可靠、衔接、精确4、地籍成果简便实用第二章土地分类一.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土地分类体系有哪些?P33答:(1)土地自然分类体系,亦称土地类型分类体系。

任务2.8 地籍调查成果整理与检查验收

任务2.8  地籍调查成果整理与检查验收

地籍与房产测绘 (项目二 地籍调查)任务2.8 地籍调查成果整理与检查验收一、地籍调查成果整理地籍调查成果资料:是指在调查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文字、图、表等一系列成果的总称。

它是广大地籍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国家的财富,应立卷、归档妥善加以管理。

1.基本要求(1)地籍调查工作开展时,应对主要的任务下达文件、 技术材料等立卷归档,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的收集、保管,调查 结束时应及时整理归档。

(2)立卷归档的资料必须齐全、完整,字迹清楚、纸张 良好,书写的材料必须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严禁将圆珠笔 或复写纸书写的材料归档。

(3)归档材料必须系统整理,做到分类清楚、编目完整、 排列有序。

(4)地籍调查成果经验收合格后,可提供社会使用。

在 提供使用时,应根据有关规定,办理必要的手续实行有偿服务。

2.地籍调查成果地籍调查应归档的成果内容包括:(1)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 检查验收报告。

(2)控制点及界址点。

即地籍控制测量的控制点网图、起 始点数据、记录手簿、平差计算资料、控制点成果表及点之记或点位说明,各类界址点等均应归入地籍调查成果。

(3)地籍图及宗地图。

即完成的各类图件,包括:基本 (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在测绘过程中形成的中间成果(如地形图、宗地草图、地籍草图、界址点分布图等)均应归入地籍图册。

(4)地籍簿册。

地籍簿册是按地块进行土地基本信息综合反映汇总的表 册,主要包含用表册的形式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法律状态、利用、利 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文字描述,如地籍调查表、土地登记申请表、审批 表、权属来源证明文件以及其他各种相关文件等。

地籍簿册要适时修编,以 保证现势与正确性。

(5)面积计算的原始资料、面积成果表、面积统计表。

(6)地籍数据库。

地籍数据库包含了所有的用数字形式描述的土地及其 附着物的位置、数量、质量、利用现状等要素,如面积册、界址点坐标册、 房地产评价数据等。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对于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地籍管理部门紧紧围绕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地籍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完成情况(一)土地调查工作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土地调查工作,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

通过实地调查、测量和数据采集,全面掌握了辖区内土地的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

在调查过程中,严格执行调查技术规程和质量控制标准,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土地登记工作严格按照土地登记相关法律法规和程序,认真做好土地登记工作。

对申请登记的土地进行权属审核、地籍调查和公告,依法颁发土地证书。

同时,加强土地登记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土地登记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查询,提高了土地登记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地籍档案管理高度重视地籍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地籍档案管理制度。

对土地调查、登记等形成的各类地籍档案进行分类整理、装订归档,并妥善保管。

同时,加强地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地籍档案的数字化存储和检索,为地籍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地籍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地籍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地籍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管理的一体化,提高了地籍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为土地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及时、准确的地籍信息服务。

二、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地籍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分工。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地籍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地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地籍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地籍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注重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地籍管理队伍,为地籍管理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地籍管理工作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对于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维护土地产权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地籍管理部门紧紧围绕上级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土地调查工作1、完成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

通过外业调查和内业处理,准确掌握了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情况,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2、开展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对辖区内的未利用地进行了全面摸底,筛选出具备开发为耕地潜力的地块,为补充耕地任务的落实提供了依据。

(二)土地登记工作1、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登记程序,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各类土地登记业务。

确保了土地登记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保护了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2、加强了土地登记资料的管理。

对土地登记档案进行了规范化整理和数字化扫描,建立了土地登记数据库,实现了土地登记信息的快速查询和共享。

(三)地籍信息化建设1、推进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和完善。

优化了系统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质量。

2、加强了与其他部门信息系统的对接和数据共享。

实现了与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等的互联互通,为国土资源管理的综合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地籍测绘工作1、完成了重点项目的地籍测绘任务。

为项目的用地审批和建设提供了精确的测绘成果。

2、加强了测绘质量管理。

建立了测绘成果质量检查制度,对测绘成果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了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权属纠纷调处工作1、积极参与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工作。

依法依规、耐心细致地做好调查取证和协调处理,化解了一批土地权属纠纷,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2、建立了土地权属纠纷预警机制。

加强了对土地权属纠纷的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纠纷隐患。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地籍管理基础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地区的地籍调查工作不够细致,土地登记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地籍管理概述 收集和整理

地籍管理概述 收集和整理
地籍档案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按照集中统一管理 档案的原则和要求,科学地管理地籍档案,为本部分 及国家有关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条件。地籍档案管理 的任务要通过收集、整理归档、鉴定、保管、统计和 利用六项工作内容来实现。
地籍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土地管理及国 家有关部门提供服务创造条件。
收集 整理 鉴定 保管 统计 应用
2.1 收集:
指对那些分散在各部门、机关、单位或个人手上的,具有保存和利用 价值的地籍管理文件资料,按一定制度和要求进行采集、接收和归档 。
收集方式
对本机关形成的地籍档案的归档; 对撤并机关具有保存价值的地籍档案的接收; 对历史地籍档案的接收和征集。
收集范围:
凡是地籍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办理完毕的有查考价值的各种文 字、图表、音像、磁盘等不同形式的历史性地籍文件材料,均 应列入归档范围。
(1)地籍档案的特点
地籍档案数量大、形式多样、保存分散 地籍档案具有成套的特点 地籍档案跨年度、周期长,包含长期的日常工作 地籍档案具有动态性和现势性 地籍档案技术含量高
(2)地籍档案的作用
A.为国家的生产和建设提供依据 B.地籍档案是土地管理工作的依据 C.地籍档案是国土教育、宣传的素材 D.地籍档案是研究土地科学的可靠资料 E.地籍档案是土地信息储存的一种手段
内容上:
地籍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综合文件材料;
地籍管理业务活动中的形成和使用完毕的、具有查考价值的各 种图件资料;
在地籍管理活动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清丈的记录、计算 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资料,以及地籍管理活动过 程中的各种表、簿、卡、台帐和其他证明文件等;
来源渠道上:
本单位颁发、形成的文件材料; 上级颁发的文件材料;
案卷封面填写及案卷装订

地籍管理复习精心整理(叶公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地籍管理复习精心整理(叶公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地籍管理复习整理地籍:指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地价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地籍管理:指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地籍调查(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分等定级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

地籍的分类(1)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①税收地籍②产权地籍③多用途地籍(2)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①初始地籍②日常地籍(3)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①城镇地籍②农村地籍(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①常规地籍②数字地籍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

地籍管理的原则:(1)统一管理的原则;(2)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3)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4)地籍资料的衔接性和完整性。

地籍管理的手段:(1)行政法律手段,如法规、规程。

(2)测绘手段,如地籍测量(3)图簿册手段,如土地利用现状图、评价图、土地级别总图、土地统计表、土地证书、土地统计台帐等。

(4)计算机手段,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3S技术应用。

土地分类的原则(1)统一性——高级分类要求在全国、城乡应统一(由全国统一制定);(2)地域性——低级分类应体现区域特色(各地可增加低级分类的数目)(3)科学性反映分类标志的合理性和综合性标志的综合方式,分类系统具有一定规律,并按一定的次序排列。

(4)实用性是否适合土地管理,类型简明、标准易判别、概念清楚、命名通俗。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以服务国土资源管理为主,依据土地的自然属性、覆盖特征、利用方式、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及管理特性等因素进行的土地分类。

我国应用的土地分类系统: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全国采用两级分类,其中一级类分8类,二级类分46类;2001年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实行三级分类,一级类3个,二级类15个,三级类71个;2007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地籍管理是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地的测量、登记、调查、整理等工作,有助于确保土地权属的明晰,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本文主要总结了近期地籍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和成效。

二、工作总结1.加强组织领导地籍管理工作需要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合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在工作中注重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地籍管理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的有序推进。

2.完善数据信息系统在地籍管理工作中,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我们对地籍图件进行了全面变更调查,更新了各类土地属性信息,建立了完善的地籍数据信息系统,提高了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3.加强土地登记管理土地登记是地籍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土地权益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我们加强了土地登记的宣传工作,引导群众主动申请登记,同时也加大了对于登记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土地登记工作的规范进行。

4.加强地籍测绘工作地籍测绘是地籍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土地界址的明确和土地界线的稳定。

我们注重加强对测绘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测绘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

同时,加强了与测绘单位的合作,优化了地籍测绘的工作流程。

5.推进地籍整治工作地籍整治是对地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改进的过程。

我们积极推进了地籍整治工作,对于存在的土地登记矛盾、图件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整改。

通过整治,提高了地籍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6.加强监督和考核为了确保地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加强了对相关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通过定期召开会议、督查和抽查等方式,对各项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三、工作成效经过近期的地籍管理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效:1.土地权属明晰化。

通过地籍管理工作,对土地权属进行了统一登记和变更调查,使土地权属关系更加清晰明确。

2.地籍数据整合化。

通过对地籍图件的全面整理和数据的系统化管理,提高了地籍数据的使用效率,并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是国家为获取土地的位置、权属、界址、数量、质量、用途等信息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地籍管理部门紧紧围绕土地管理的中心任务,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地籍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完成情况(一)土地调查工作1、完成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我们组织开展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

通过外业调查、内业核实和数据建库等工作,全面掌握了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为土地管理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

2、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我们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国家的技术规程和要求,认真开展调查工作。

通过调查,全面查清了我市的土地利用现状,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土地登记工作1、规范土地登记程序严格按照《土地登记办法》的规定,规范土地登记程序,提高土地登记的准确性和公信力。

对申请材料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土地登记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2、提高土地登记效率优化土地登记流程,缩短办理时间,为用地单位和个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解决土地登记中的疑难问题。

(三)地籍信息化建设1、完善地籍数据库加强地籍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及时更新土地调查、土地登记等数据,确保数据库的现势性和准确性。

2、推进地籍信息系统应用推广应用地籍信息系统,实现地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通过信息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

(四)地籍档案管理1、加强地籍档案收集认真做好地籍档案的收集工作,确保各类地籍资料齐全完整。

对土地调查、土地登记等形成的档案材料,及时进行整理归档。

2、规范地籍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地籍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的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加强档案库房建设,改善档案保管条件,确保地籍档案的安全。

二、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地籍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加强了对地籍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指导。

地籍管理复习精心整理(叶公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地籍管理复习精心整理(叶公强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地籍管理复习整理地籍:指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地价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地籍管理:指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地籍调查(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分等定级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

地籍的分类(1)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①税收地籍②产权地籍③多用途地籍(2)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①初始地籍②日常地籍(3)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①城镇地籍②农村地籍(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①常规地籍②数字地籍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

地籍管理的原则:(1)统一管理的原则;(2)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3)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4)地籍资料的衔接性和完整性。

地籍管理的手段:(1)行政法律手段,如法规、规程。

(2)测绘手段,如地籍测量(3)图簿册手段,如土地利用现状图、评价图、土地级别总图、土地统计表、土地证书、土地统计台帐等。

(4)计算机手段,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3S技术应用。

土地分类的原则(1)统一性——高级分类要求在全国、城乡应统一(由全国统一制定);(2)地域性——低级分类应体现区域特色(各地可增加低级分类的数目)(3)科学性反映分类标志的合理性和综合性标志的综合方式,分类系统具有一定规律,并按一定的次序排列。

(4)实用性是否适合土地管理,类型简明、标准易判别、概念清楚、命名通俗。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以服务国土资源管理为主,依据土地的自然属性、覆盖特征、利用方式、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及管理特性等因素进行的土地分类。

我国应用的土地分类系统: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全国采用两级分类,其中一级类分8类,二级类分46类;2001年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实行三级分类,一级类3个,二级类15个,三级类71个;2007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地籍科日常地籍管理制度

地籍科日常地籍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地籍管理,规范地籍工作流程,确保地籍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地籍管理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地籍科职责1. 负责地籍数据的收集、整理、更新和维护工作。

2. 负责地籍资料的编制、审核和归档工作。

3. 负责地籍信息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工作。

4. 负责地籍工作的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

5. 负责地籍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

三、地籍管理制度1. 地籍数据收集与整理(1)收集地籍数据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

(2)地籍数据收集应全面、准确、及时。

(3)地籍数据整理应规范、完整、一致。

2. 地籍资料编制与审核(1)地籍资料编制应依据地籍数据,按照规定格式进行。

(2)地籍资料编制过程中,应确保数据准确、信息完整。

(3)地籍资料编制完成后,应由专人进行审核,确保资料质量。

3. 地籍资料归档与保管(1)地籍资料归档应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2)地籍资料归档应分类、编号、立卷。

(3)地籍资料保管应确保安全、完整、可追溯。

4. 地籍信息查询与统计(1)地籍信息查询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2)地籍信息查询结果应准确、及时。

(3)地籍信息统计应全面、客观、真实。

5. 地籍工作宣传与培训(1)地籍工作宣传应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地籍管理工作在单位和社会上的知名度。

(2)地籍工作培训应定期组织,提高地籍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

(3)地籍工作培训应注重实际操作,提高培训效果。

6. 地籍工作监督检查与考核(1)地籍工作监督检查应定期进行,确保地籍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2)地籍工作考核应按照考核标准,对地籍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评价。

(3)地籍工作考核结果应作为地籍工作人员奖惩、晋升的依据。

四、地籍工作纪律1. 地籍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

2. 地籍工作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地籍数据准确、信息完整。

3. 地籍工作人员应保守国家秘密和单位秘密,不得泄露。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一、工作总结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重点围绕地籍管理工作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节将对这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1. 工作成果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高效地实施了地籍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以下成果:(1)地籍调查和测量工作有序进行,完成了全区范围内的土地测量和界定任务,确保了土地界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2)地籍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们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现有档案进行整理和归档,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和可靠性。

(3)土地登记管理工作得到了改善。

我们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协作,确保了土地登记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存在的问题尽管在这一年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提升地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部分地籍档案尚未完全整理和归档,需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的工作。

(2)地籍调查和测量中存在一些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问题,需要加强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质量控制。

(3)土地登记工作中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仍然有待改进,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和沟通。

二、工作计划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提升地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更好地满足土地管理的需求。

以下是我们的工作计划:1. 加强档案管理(1)全面完成地籍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优化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档案存取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2. 提升地籍调查和测量质量(1)加强对地籍调查和测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2)优化数据采集和处理流程,加强数据质量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1)与相关部门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推进土地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2)加强内部协作,确保土地登记工作的无缝对接和信息流动。

4. 推进智能化地籍管理(1)积极探索利用新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提高地籍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

地籍管理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地籍管理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地籍调查、地籍测量、地籍登记、地籍档案管理等内容。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负责地籍管理工作,现总结如下。

二、工作内容及完成情况1. 地籍调查: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土地的面积、利用情况、属性归属等相关信息。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共完成了XX处地籍调查工作,并准确记录了土地的各项信息。

2. 地籍测量:根据地籍调查的结果,利用测量仪器对土地进行测量,并绘制精确的地籍图。

我在过去的一年中,按时完成了XX处地籍测量工作,并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 地籍登记:根据地籍测量的结果,对土地的权属、用途等信息进行登记和变更。

我在过去的一年中,办理了XX宗地籍登记业务,并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地籍档案管理:对地籍调查、测量和登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确保地籍档案的完整性和易于查阅。

我在过去的一年中,做到了及时归档,并利用电子存档方式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

三、工作亮点及问题1. 工作亮点:a.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b. 加强团队协作,与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工作效率。

c. 提升工作质量,准确记录并及时更新土地信息。

d. 引入电子存档方式,提高了地籍档案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2. 存在问题:a. 地籍调查时,部分农村土地权属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加强调查力度。

b. 地籍测量过程中,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

c. 地籍登记业务的办理时间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优化办事流程。

四、工作总结本次地籍管理工作中,我与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

通过这次工作,我深入了解了地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改进的方向。

五、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升地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我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土地权属较为复杂的问题。

2014年地籍管理作业(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2014年地籍管理作业(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1-3章总论及中外地籍发展历程名词解释:1、地籍2、税收地籍3、产权地籍4、多用途地籍7、井田制8.均田制9.鱼鳞图册10地籍管理论述题:1、地籍的分类(分类以及每个类型的基本内容)?2、我国现行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3、简述鱼鳞图册对明代地籍制度的影响?第四章土地调查名词解释:1、土地调查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3、图斑4.飞地简答及论述题:1、土地调查的目的与意义?2、二调中农村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与主要内容?3、简述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4、我国开展土地第二次调查的目的与调查的主要内容?5.图斑划分的基本要求第五章地籍调查名词解释:1、地籍调查2、初始地籍调查3、变更地籍调查4、宗地5、地籍街坊6、地籍图7、宗地草图8.界址调查9.权属调查10.破宗11.地籍测量简答及论述题:1、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与内容?2、初始地籍调查与变更地籍调查2、土地权属调查的意义和内容?3、地籍调查的目的和类型?4、如何划分宗地、地籍街坊5.宗地草图的作用及主要内容第六章土地登记名词解释:1、土地登记2、土地总登记2、初始土地登记3、变更土地登记4、注销土地登记5、预告登记6、注销登记7.更正登记8.异议登记9.查封登记10.土地抵押权设定登记简答及论述题:1、契约登记制、权利登记制、托伦斯登记制及其我国的土地登记2、我国现行土地登记的对象及主要内容?5、土地登记中,权属审核的步骤及主要内容是什么?6、土地总登记程序及内容?7、变更土地登记的特点及类型?8.国有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的种类9.土地登记单方申请的情况有哪些?10土地总登记、土地初始登记、土地变更登记与土地注销登记的概念内容与相互关系第七章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名词解释:城镇土地分等城镇土地定级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特尔斐法因素成对比较法论述题:1、如何描述城镇土地定级与城镇土地估价,试评述两者间的区别与联系2.计算题:因素成对比较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地籍管理总论一、什么是地籍?什么是地籍管理?答:地籍是指国家为了一定目的,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地价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

(依照法律规范,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位置、界址、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测绘),并将所获状况记载在案(成图、成卡、簿册、文件及库及法律证书)的信息集及其载体,其核心意义在于反映土地权利之归属。

)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并建立地籍图、簿、册而实行的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措施。

二、地籍分类有几种?他们之间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写其中两点就行)答:1、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2、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3、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常规地籍和数字地籍。

5、按行政管理层次分类: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

三、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几项?是什么?答:1、土地调查:土地调查是以查清土地的存在、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状况而进行的调查。

2、土地分等定级:土地分等定级是对土地质量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是地籍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

它是以土地利用分类和土地条件调查为基础,对土地质量指标的综合分析,对土地质量水准的相对评价。

3、土地登记:土地登记是将法律认可的土地权属状况登载于专用的薄册上。

实质上是国家用以确认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他项土地权利的一项法律措施。

4、土地统计:土地统计是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汇总、分析和提供土地统计资料的工作制度。

5、地籍档案管理:地籍档案的管理是以地籍管理的历史记录、文件、图册为对象所进行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使用和编研等工作的总称。

地籍档案管理是地籍管理工作的终端,也是地籍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桥梁。

四、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统一管理的原则2、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系统、完整3、地籍资料的可靠、衔接、精确4、地籍成果简便实用第二章土地分类一.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土地分类体系有哪些?P33答:(1)土地自然分类体系,亦称土地类型分类体系。

主要依据土地自然属性的相同性和差异性进行土地的归并划类。

常用地貌、土壤、植被作为具体标志,应.用其中的若干个标志或全部标志的综合作为归并划类的具体标志。

(2)土地评价分类体系,亦称土地生产潜力分类体系。

主要依据某些评判尺度标志,如土地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等的相同性和差异性进行土地的归并划类。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主要依据土地经济特性开展的土地分类。

对此分类研究较多的是区域性土地资源特征及其合理利用、土地开发和适宜性评价等内容。

(3)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这种分类依据的通常是土地的综合特性指标(包括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特性)来进行土地的归并划类。

土地综合特性影响着人们对土地利用的方式,影响着土地用途的确定,形成土地利用效果等的差异。

在人们的日常习惯上就归结为是用途上的差异、利用方式上的差异。

二、什么是土地分类利用系统,并简述各自的特点?(有疑问)P53另外整理答:根据现阶段土地的实际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要素的异同性进行的土地分类称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而土地分类利用系统则是土地利用分类的产物。

我国现行土地分类系统:1、1984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该土地分类应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管理工作全面启动的需要而形成。

该系统采用的是有层次的多级续分制,统一的全国分类由两个级组成。

其中一级类型8个,二级类型46个,为了适应现代化管理手段,各地类分别编有统一的编码。

2、1989年《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该土地分类应用于多年来的城、镇、村的地籍调查中。

它同样是由两个级组成。

共10个一级类和24个二级类,有着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不完全一样的编码方法。

3、2001年《全国土地分类(试行)》该土地分类是一个全国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体系。

它实行三级分类,共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和71个三级类。

4、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该分类在向城乡一体化分类的方向下,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对目前农村土地调查的土地分类又作出了某些专门的归并处理。

采用二级分类,其中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三、概述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一级分类有哪些,基本含义要点有哪些?(不需要全部记)月开始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

1年2007。

国家于P56-P61,P53答:一级分类有:01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m、北方宽度<2.0m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02园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植物,覆盖度大于50%或单位面积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3 林地: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占地。

04 草地:指长期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可分为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和其他草地。

05 商服用地:指主要用于商业、服务业的土地。

06 工矿仓储用地:指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物资存放场所的土地,包括工业、采矿、仓储用地。

07 住宅用地:指主要用于人们生活居住的房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的土地,包括居住地、民住小区、居住街坊、单位生活区和零星的居住用地。

08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指用于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科教文卫、风景名胜、公共设施等的用地。

09 特殊用地:指用于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殡葬等的用地。

10 交通运输用地:指用于运输通行的地面线路、场站等的土地,包括民用机场、港口、码头、地面运输管道和各种道路用地。

1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指陆地水域、海涂、沟渠、水工建筑物等用地,不包括滞洪区和已垦滩涂中的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用地。

12 其他用地:指上述地类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土地。

第三章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一、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概念答:在全国范围内,以县为单位,以图斑为基本单元,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查清各地类土地的面积、利用、分布和权属状况。

在完成县级调查的基础上自上而下地按系统进行汇总,形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最终成果。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P68答:①以县为单位查清从基层到全国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

②为开展土地管理提供基础。

③为编制计划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内容:①查清土地权属界线和各行政管辖界线。

②查清土地利用分类分布并计算各类土地面积。

③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管辖,汇总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

④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县乡两级)和土地权属界线图。

.⑤按土地利用现状作出判断,汲取经验,提出意见。

⑥特殊内容的调查:违法用地的调查、基本农田的调查、开发区调查等、确保社会安定、管理有序、政策到位的需要。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程序框图P71四、土地面积的量算的原则①以图幅为基本控件。

②分幅进行量算。

③按面积比例平差。

④自下而上逐级汇总。

量算面积的控制体系:按图幅理论面积—县土地面积—乡土地总面积的顺序设置控制。

五、县级以上成果汇总的关键技术要点①下辖相邻单位在相邻边界涉及的同一图号的图幅上边界的标会必须一致,将各方同一图号的边界图进行套合检查。

②下辖相邻单位的面积和应当与下达的控制面积一致。

③如果由于界限发生调整,对相应部位的控制面积应在上级主持下作出相应的调整,甚至部分碎部图斑面积须重新量算及调整,调整量不大的,尽量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来调整。

④行政区域届的套合和控制面积的接边:要以较大比例尺图件上量算的数据为准,即小比例尺图件上量算的数据必须按大比例尺图件上量算的数据进行调整。

第四章地籍调查一、什么是地籍调查?P99答:地籍调查是指遵照国家法律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方法,查清每一宗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质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并以图、簿表示,为土地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调查工作。

二、试述地籍调查的类型、内容和原则。

P100-101答:1、类型:①根据地籍调查时期和任务的不同,可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②根据地籍调查区域范围和功能不同,可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

2、内容:①由于建立地籍的目的、地籍制度的不同,地籍调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②根据地籍调查的目的和地籍管理的实际需要,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是调查的主要内容。

3、原则:①依法的原则;②实事求是的原则;③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④符合多用途的原则。

4-1图P102 三、勾绘出地籍调查的程序框图。

见.四、什么是宗地?P104答:宗地是指法律上具有统一土地权属归属的独立成片的土地范围。

按《城镇地籍调查的规程》规定,宗地是指由权属界线所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

宗地具有明确的权利边界和固定的位置,并可同时辨认出它的权利、利用、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五、土地权属调查的任务和内容有哪些?P107-108答:任务:是指以宗地为单位和对象,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属来源及权利所及的位置,界址,数量和用途等属性的调查和确认,是土地进行登记前具有法律意义的初步确认。

内容: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宗地的位置、界线、权属状况和土地使用状况等的调查,具体包括:①宗地的位置调查主要是对宗地所在的辖区(如区、街道)、门牌号及四至关系的调查。

②宗地的界线调查主要是对宗地的界址点、界址线(权属界线)的调查。

宗地界址线大多数以界址点间所连接的直线为界,也有少部分以曲线形地物(如公路)为界。

③宗地的权属状况调查主要是对宗地的权属性质、权属来源、取得土地时间和土地使用期限、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名称等内容的调查。

④宗地的土地使用状况调查主要是对宗地内的土地用途、土地等级、地价和共用情况等进行调查。

六、为什么要绘制宗地草图?宗地草图应具备哪些基本内容?它与宗地图有何区别?原因: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形状,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勘丈记录图,是地籍调查表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当现场绘制。

基本内容:1,本宗地号和门牌号,权属主名称和相邻宗地的宗地号,门牌号,权属主名称2,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序号及界址线,宗地内地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地物等3,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几何距离和条件距离4,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长方位所必须的建筑物或构筑物5,指北针和概率比例尺,丈量者,丈量日期区别:宗地草图是宗地的原始描述,图上标注数据是实地勘丈的,精度较高,其是近似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