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的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上了混合运算这一单元的课,让学生学会了混合运算的顺序。

我原以为学生只要掌握运算顺序就可以学的很好了,但通过作业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学生在做混合运算时出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1)格式不对,不少的同学总是把等号对齐题目,甚至有几个同学在横式后面加上了得数。

(2)同学知道了运算顺序,但还是习惯于把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没有算的写在后面,导致出错。

或者还是从左往右计算。

(3)计算态度有问题,比较粗心,如抄错数字,减法忘记借位。

看错运算符号。

(4)对于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很迷糊,在列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时总是忘记加,我将以上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来,为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教学时讲解更细致一些。

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同时,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我打算抓住以下四点进行教学1、运用数学术语读题意和口述运算顺序。

在复习两步混合式题时,要求学生意读题意。

如:164+18 读作:16乘4的积再加18,和是多少。

50-355读作:50减去3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差、积、商,乘、除以、除等数学用语的含义,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读题时读错数的现象,也为后面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作了必要的渗透。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步骤,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1)观察:观察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样的数,含有几种运算符号及括号的位(2)分析:分析题目中每个数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是否有简算部分,哪些运算可以同步进行。

(3)确定:通过观察、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计算:在分析、确定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计算重要看准数字和计算符号,能简算的尽量简算。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教育部参赛-休闲假日 混合运算-尹希凤

教育部参赛-休闲假日 混合运算-尹希凤
二、课堂练习。
56÷8-5=8×5-12= 41+6×3=
4×6-8= 78-4÷2= 35÷5+2=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同位互相说说做题理由)
三、巩固练习。
1、出示自主练习第3题,该题目是看图编数学故事的题目。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讲一个数学故事,可以提出“还剩下几篮?”或者“还剩下多少个没运?”等问题,再独立解决。
学生先独立做,然后全班交流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很高兴,你们高兴吗?说出来听一听。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收获,或者在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在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先算除法。
教后反思:在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上能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又显得有些乱,计算顺序容易出现问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作业设计:熟练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后反思:
第三节除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104—105页。
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课中操
一二三四,做好姿势;
五六七八,闭上嘴巴。
2)第5题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决问题。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路用两步计算的算式表达出来。对于第(2)题“帮助他们想一想可以怎样坐”,应该让学生展开想象,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上册《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混合运算,一是进一步学习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二是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正确主要根源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本单元要学习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前面学习的同级两部运算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因此首先要注意之前所学的只是对本单元知识理解的负迁移效应。

在课堂练习中会发现,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将同级的两部运算顺序与不同级的运算顺序想混淆,同级的两部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那么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一点,认为也是从左往右进行运算。

所以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定的情景,是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到运算顺序并不是都是从左往右的,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从而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四则运算。

在二年级上册中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中学生已接触用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但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必须列综合算式。

在学习本单元时,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一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上,有的甚至读不懂题的意思,教学难度较大。

只有个别学生能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计算。

尤其是对于小括号,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但在解决问题时总是不知道该不该添小括号。

如碰到先乘再减并且乘号在后面时,本来不用添括号的,可好多学生一想到后面的要先算,就把括号加上去了。

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学生对小括号的使用并不真正熟练掌握。

我就在练习课中,增加对小括号的训练,从而进一步巩固小括号的正确使用。

我出示一些分步算式,然后让学生把两个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列出综合算式,并且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学生在独立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首先教会学生都会题意,看出哪些数学信息,可以通过简单画图等方式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根据分步算式在列出综合算式,目的是进一步巩固两部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制)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制)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使用加减法解决物品数量问题。

2.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学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3.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足够的教具和道具,如计算器、水果玩具模型、每组一份游戏卡片等。

2.为学生安排适当的座位、小组位置,并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张纸板和一枝荧光笔。

3.准备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评价表格。

四、教学过程1. 引入环节•老师介绍今天的主题“休闲假日——解决问题”,引出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让学生自己想一些使用各种加减法的场景。

2. 学习环节•首先,老师介绍物品数量的加减法计算,然后通过玩具模型让学生亲自操作,巩固所学知识点。

•其次,老师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合作,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游戏一:每组学生随机抽到一个卡片,卡片上有数学问题,每个小组需要有两个人计算并作答,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展示答案。

•游戏二:每组学生分别选出一名计算速度快的成员,通过竞速的方式进行数学计算。

•游戏三:每个小组一次性展示自己解决的问题。

3. 总结评价•老师在学生中随机抽取几位展示自己解决的问题,并评价学生的表现。

•老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习到的知识点和游戏的体验,并评价每个小组的表现。

•最后,老师让学生填写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评价表格,用于日后教学的改进和提升。

五、教学后记使用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教授加减法的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享受到知识的快乐。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九《休闲假日——解决问题》青岛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九《休闲假日——解决问题》青岛版
-解决问题:运用平均分和除法概念,找到解决方案
-检验结果:验证解决方案是否正确
4.实践活动
-分组讨论:与平均分相关的实际问题
-实验操作:演示平均分的基本原理
-成果展示:展示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结果
5.学习效果评估
-课堂表现: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创新思路、逻辑清晰、表达准确等
-随堂测试:对平均分和除法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作业完成情况: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给予具体的评价和反馈
在这节课中,我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的价值。在案例分析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实验操作环节,学生们兴致勃勃,通过动手操作,加深了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在小组讨论环节,我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展示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时间安排上,我发现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有些学生过于投入,以至于课堂节奏被稍微拖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此外,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我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问题的内涵,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逻辑推理:通过学习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数据分析:让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并用除法进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问题解决: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二年级上《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二年级上《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二年级上《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教学《混合运算》信息窗1,我通过生活化情境休闲假日进行导入,当学生依照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旅行团一共有多少人?时,我引导学生同桌合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显现了三种答案:第一种9+9+9+9+5= 41(人);第二种94=36(人)36+5=41(人);第三种5+49=41(人)。

当我以第三种为例,问学生什么缘故不先算5+4,学生赶忙就能进行反对:5+4没有道理,要先算49求出差不多分组的同学有36人,再加上没有分组的5人,就明白旅行团的一总有多少人了。

在那个地点,我就专门自然的引出混合运算的一条规则:没有括号的算式,先算乘(或除),后算加(或减)。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仿照,才能不断地把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专门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晰,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如此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觉有的幼儿不用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夸奖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用心听,用心记。

平常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如此幼儿学得生动爽朗,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经历,又进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观看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打算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明白得的观看内容。

随机观看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味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小孩一边观看,一边提问,爱好专门浓。

我提供的观看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亮,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看,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看过程中指导。

《快乐的假日活动》教学反思

《快乐的假日活动》教学反思

《快乐的假日活动》教学反思
总得说来,注重了学生记忆口诀的过程,也注意了与生活的联系度,还注意了要明确的提出你的要求。

但作为一个年青教师,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课堂机智问题以及课堂语言的精炼性问题。

接下来,我结合各位老师的评课,就自己这节课的不足做一个反思。

教学时,我尊重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由选择,想比哪两道就哪两道,想怎么比就怎么比。

这样的要求一提出,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因为他们可以站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去比较,所以大家都能畅所欲言,相互补充,相互完善。

最后,再让学生对这四道题目进行比较,从部分到整体,完成学生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方法的系统整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制)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 青岛版(五四制)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制)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让学生掌握休闲假日的概念,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休闲假日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休闲假日的概念,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休闲假日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与讨论: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休闲假日的概念。

2. 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方法。

3. 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认真进行课后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效果是否理想。

九 休闲假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九  休闲假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九休闲假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运算顺序。

2.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3.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运算顺序,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结合实例,讲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3. 应用:布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进行解答。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九休闲假日:乘加、乘减混合运算2. 板书内容:(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运算顺序。

(2)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结果。

2. 提高题:运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研究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讲解清楚,教学过程是否顺利,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2. 学生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否理解,课堂练习是否完成,课后作业是否能够独立完成。

3. 改进措施:针对课后反思的结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教学设计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教学设计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简单表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的合理性。

3.正确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4.通过画一画、讲一讲,以及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逐步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熟练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5.感受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东平的美丽图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东平的美丽景色。

你们发现没有现在来我们东平旅游的人是络绎不绝,东平成为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今天大家就跟随我去东平的各大景点游玩一下吧!(课件出示情境图)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师:假如现在你是一名导游,要想带领大家进入风景区,你的任务应该是干什么?生:买票。

师:要想知道买多少张票,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生: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师:真是一名优秀的小导游!(板书: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电脑出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上哪些数学信息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生:9人一组,分了4组,还剩5人。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我们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读一读好吗?生:(齐读)9人一组,分了4组,还剩5人。

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想一想,画一画,列出算式,再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师巡视指导,然后实物投影展示两位学生的不同成果。

)师: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同学做的。

请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么想的?一生(分步计算):我用圆形表示人。

每行画9个圆形,画了4行,还有5人。

49=36(人)36+5=41(人)师:老师不明白,49求出来是什么呢?生:这是4组的人数。

师:为什么再加5呢?生:因为还有剩下的5人。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他讲的怎么样?再评价一下他画的怎么样?生1:很整齐。

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教学教案范文

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教学教案范文

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教学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和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素材:使用教材《休闲假日》的相关内容,包括图片和实际情境。

使用教学课件和教具,如卡片、小动物模型等。

2.2 教学内容:学习加减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通过观察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加减法运算。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以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3.2 教学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让学生练习加减法运算。

使用教具和卡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加减法运算的规则。

3.3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观察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

4.2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提供一些与休闲假日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和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休闲假日计划,并计算相关的费用。

5.2 教学资源:推荐一些与休闲假日相关的数学游戏和活动,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提供一些数学学习网站和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分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教学教案范文

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教学教案范文

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情境中,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计算。

通过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的实际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能灵活地、有创意地进行计算。

(2)能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2)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2)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练习题及答案。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

(2)准备好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不同的休闲假日场景,如公园、电影院、商场等。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场景中的数学信息,如距离、价格等。

2. 新课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场景中的信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如千米、米、分米、厘米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计量单位进行计算。

3. 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讲解答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思路。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各小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

5. 总结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6. 课后作业(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教学教案范文

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教学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引入“休闲假日”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知:讲解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

3. 课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 游戏教学: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5. 分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两位数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其计算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学生分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反馈,评价其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两位数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示例和练习题。

2. 数学游戏材料,用于课堂活动。

3. 分组合作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 学生作业本,用于记录和评估学生的课后练习。

八、教学环境:1.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PPT和游戏。

2. 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3. 足够的练习纸张和笔,供学生课堂练习使用。

九、教学后记: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数学磨课心得体会

数学磨课心得体会

数学磨课心得体会数学组磨课总结接到磨课通知后,认真学习学校有关磨课的要求,课题确定后,我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集体制作课件,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

“一磨”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层次分明,环节布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师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时间较紧张等,学科带头人马老师提出了一个让师生互动的建议,又花了很多时间帮我们改进课件。

针对这些情况,“二磨”的教师调整了教学结构,加大了课堂容量,把课堂设计为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师生互动操作恰到好处。

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探索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

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

经过磨课,我们感触颇多:一、磨课内容明确具体:本次磨课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休闲假日——混合运算”》的内容。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计算方法,体会一个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二、步骤明确行动有效对于此次磨课活动,我们立足人人参与,积极践行的原则,采取了“六步骤教研法”即:个人备课——小组讨论——课堂观摩——教后研讨——二次试教——反思总结。

我们组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还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群策群力,创新安排以确保行动有效。

制定计划,确保磨课顺利进行,教研组长制定磨课计划,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如何利用多种方式进行课堂练习教学作为研究的重点。

合理安排活动时间,为磨课提供保障:由于组内教师多数是班主任,因此磨课时间的安排,我们也做了调整,磨课活动大聚,小聚隔几天穿插进行,听课后接着评课。

holidayfun教学反思及评课记录

holidayfun教学反思及评课记录

holidayfun教学反思及评课记录哎呀,说到“holiday fun”这教学,我可得好好唠唠。

先来讲讲这教学反思吧。

我觉得吧,这课上起来,可能一开始大家都挺兴奋的,毕竟一提到假期,谁不开心呀?可是问题来了,我发现我在讲的时候,也许太着急让孩子们理解那些知识点,反而没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自己想想,自己感受假期的快乐。

这就好比我一个人在台上自说自话,孩子们在下面一脸懵,我这不是白忙活了嘛!还有啊,我准备的那些教学材料,可能不够有趣。

比如说,那些图片和例子,我本以为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结果呢,他们看了没啥反应。

难道是我太out了,不懂现在孩子的喜好?再说说评课的时候吧。

其他老师给我提了好多建议,我听着,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有的老师说,我应该多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这样他们能更积极地参与。

我就想,哎呀,我咋没想到呢?还有老师说,我讲的内容可能有点多,孩子们消化不了。

这我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是不是我太贪心,想一股脑把所有东西都塞给他们?说真的,我在想,这教学是不是就像一场冒险?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准备得万无一失,结果还是会有意外。

比如说,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想着能让课堂气氛嗨起来,可谁知道孩子们玩得乱糟糟的,根本没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这难道是我设计得太复杂了?不过呢,反过来想想,这也是好事儿。

不经历这些挫折,我怎么能进步呢?也许下次我再上这课,就能避免这些问题啦。

你们说,教学是不是一门超级难的艺术?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做得挺好,结果别人一看,哟,这儿不行,那儿不对。

可这就是成长的过程呀,不是吗?我觉得吧,这“holiday fun”的教学,就像一场马拉松,我才跑了一小段,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我得加油,得不断调整自己的步伐,才能带着孩子们跑得又快又稳,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假期的乐趣,也能学到知识。

你们觉得我能做到不?我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是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说不定下次我就能给大家一个惊喜啦!。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9.0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9.0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青岛版(五四学制)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9.0 休闲假日——解决问题-青岛版(五四学制)一、目标1.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分析问题,找出规律。

二、知识概述本次学习内容为“休闲假日——解决问题”,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们了解休闲假日中的日常问题,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加减法、数形结合等。

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规律,如找规律、归纳等。

3.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制定计划、评估用时等。

三、教学计划1. 自我导入在教室或课堂上召开一个小组会议,让学生们自由地讨论和分享有关休闲假期常见问题的经验和解决方法,学生们可以基于自己的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

2. 知识点讲解在讲解中,老师会以生活实例来解释知识点,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

对于不同情况,老师会分别以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1.找规律解决问题: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找出问题的规律,进而解决问题。

2.模拟真实情况:学生在实际中模拟解决某一问题,把问题虚拟成一个游戏,让学生可以在这个游戏中解决问题。

3.找出故事中的数:老师讲解一个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找出与数学有关的地方,并找出数字的关系。

3. 解决问题练习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个人练习等形式,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解决,培养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举个例子:小明想要买一些糖果,他拿着10元钱,他想购买5个糖果,每个糖果的价格是多少?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如下:1.先把总价(10元)除以数量(5个)来计算每个糖果的价格。

2.用除法计算:10 ÷ 5 = 2 元。

所以每个糖果的价格是2元。

4. 课堂检测最后,用课堂检测的方式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具体的方法包括口算、填空、应用于实际问题等。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学生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应用于休闲假日中的生活实例当中,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后续课程中,我们还将继续深入探讨数学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应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假日活动导学案累计课时 16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假日活动导学案累计课时 16
附近有2棵树,每棵树上有2个鸟窝,一共有多少个鸟窝?
有6个毛巾架,每个架上挂了5条毛巾,一共有多少条毛巾?
明明钓了4条鱼,小华钓的是他的2倍,小华钓了几条鱼?)
(四)反思促学
1.达标检测
仔细观测各中活动,搭了几个帐篷,每个帐篷有几个在搭?
烧烤的有几组,每组几人?
洗菜的同学分成几组,每组几人?每组有几只篮子?
2.自学提纲:
1、观察:
(1)出示“快乐的队日活动”图,观察图中画了哪些活动?
(搭帐篷、烧烤食物、钓鱼、洗菜。)
除了这些活动外,图中还画了什么?
(背景的树上还有许多鸟窝,每个帐篷外还摆了毛巾架。)
(二)合作互学:
仔细观测各中活动,搭了几个帐篷,每个帐篷有几个在搭?
烧烤的有几组,每组几人?
洗菜的同学分成几组,每组几人?每组有几只篮子?
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快乐的假日活动导学案累计课时16
编写者
执教者
执教时间
20年月日星期
版本
苏教出版社
学科
数学
册数
二年级上册
单元
第2单元
课题
快乐的假日活动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培养认真观察的习惯。
3.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烧烤的有几组,每组几人?
洗菜的同学分成几组,每组几人?每组有几只篮子?
明明钓了几条鱼?小华钓的是他的几倍?
附近有几棵树,每棵树上有几个鸟窝?
有几个毛巾架,每个架子上挂了几条毛巾?
反思创新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二上《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上了混合运算这一单元的课,让学生学会了混合运算的顺序。

我原以为学生只要掌握运算顺序就可以学的很好了,但通过作业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学生在做混合运算时出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1)格式不对,不少的同学总是把等号对齐题目,甚至有几个同学在横式后面加上了得数。

(2)同学知道了运算顺序,但还是习惯于把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没有算的写在后面,导致出错。

或者还是从左往右计算。

(3)计算态度有问题,比较粗心,如抄错数字,减法忘记借位。

看错运算符号。

(4)对于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很迷糊,在列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时总是忘记加,我将以上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来,为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教学时讲解更细致一些。

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同时,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我打算抓住以下四点进行教学1、运用数学术语读题意和口述运算顺序。

在复习两步混合式题时,要求学生意读题意。

如:164+18 读作:16乘4的积再加18,和是多少。

50-355读作:50减去3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差、积、商,乘、除以、除等数学用语的含义,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读题时读错数的现象,也为后面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作了必要的渗透。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步骤,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1)观察:观察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样的数,含有几种运算符号及括号的位(2)分析:分析题目中每个数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是否有简算部分,哪些运算可以同步进行。

(3)确定:通过观察、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计算:在分析、确定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计算重要看准数字和计算符号,能简算的尽量简算。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上册《休闲假日》的教学反思
2019-03-30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优美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东平美景欣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视觉上受到了美的熏陶,从而踏上快乐的学习旅程。

教师选择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旅游导入新课,创设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乘加混合运算是比较复杂的,教学中采用了画图这一最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就使学生清楚地看到了各个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而轻松获取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并简单表述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出示鲜艳的圆形示意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动态的画图过程,使学生确信自己选择的方法的正确性;老师系统的讲解,让学生真正体验了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有了乘加的学习基础,在学习乘减时,大胆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通过自主探究以及交流的过程,使学生轻松掌握了乘减的运算顺序,体现了教学的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之中,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为枯燥的`巩固练习增添了层次性。

巩固练习增添了趣味色彩,幸运转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是初学的孩子们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辨别对错练习的设计,起到了及时提醒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在拓展练习中帮小朋友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便把学生学到的新知成功地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充分享受了数学学习活动带来的喜悦。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是以解决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旅游为媒介,选取了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且风景优美的
东平,创设了一系列吸引孩子们眼球的情境串:美丽的东平――智慧转盘――精挑细选―― 拓展练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在快乐的旅程中理解并掌握了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使他们深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以及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喜欢数学。

总之,从这节课的系列情境和教学效果上,完全可以透视出“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精巧的构思,让教学过程浑然一体,使教学效果水到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