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罗素的生平及其哲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
中国农业大学
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
论文题目:哲学家罗素的生平及其哲学思想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
任课教师:
姓名:
学号:
学院:理学院
哲学家罗素的生平及其哲学思想
摘要:罗素有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他首先将哲学定义为介乎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并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多次谈到哲学是种生活方式的观点,同时他把哲学视为宽容的学问,最终怀揣着浪漫情怀评述哲学史上灵动的哲学家和哲学思想。透过《西方哲学史》可以读出身为哲学家的罗素在陈述哲学思想时的严谨;又可以读出身为普通人的罗素在评述哲学家和哲学思想时的丰沛情感。
关键词:罗素;哲学观;哲学史观
1.罗素的生平
伯特兰.罗素(1872-1970)是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在数学上,从事过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的研究。以他命名的“罗素悖论,”曾对二十世纪的数学基础发生过重大影响。与怀特合著的《数学原理》(三卷),企图建立逻辑主义数学体系把整个数学归结为逻辑学。在哲学观点上,罗素最初是新实在论者,二十世纪初转向逻辑实证主义,并提出逻辑原子论,要求从相当于逻辑上原始命题的原始事实出发,以这种事实作基本元素,,由此构造出整个世界。罗素认为这种原始事实是主观的感觉经验,而且这些元素之间,彼此毫无联系,因此他的学说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产物,实际上继承了马赫主义的理论。罗素又认为,人所感觉到的是“事实”或“事实”的集合体,它既不能被认为是物理的,也不能被认为是心理的,而是“中立”的。他把这种说法叫做“中立一元论”,这一理论企图超出唯物、唯心之外,实际上却仍然是唯心主义。
他在教育观点上,主张自由教育,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应该是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慧”四种品质,更多地发展个人主义。在政治态度上,反对侵略战争,主张和平主义。他的主要著作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心的分析》、
《物的分析》、《哲学大纲》、《西方哲学史》、《教育与美好生活》等。
2.罗素的哲学思想
罗素在其经典之作《哲学问题》中指出,研究哲学不是像物理学家所做的那样,是为了寻找那些问题的具体的、确定的,这样或那样的答案,而只是为了这些问题本身。因为这些问题扩大了我们所使用的那些概念的范围,丰富了我们智慧的想象力,并且减少了我们“独断的自信”。
2.1.物质论
罗素对“什么是物质”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是从贝克莱主义出发的。罗素曾经拍案叫绝地认为“贝克莱还是有他的功绩,他指出物质的存在完全可以合情合理地被我们所否定,并且指出倘使有任何东西可以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话,那么,它们就不可能是我们感觉的直接客体”。罗素认为,“物理的客体”只能是而且必须是“从我们所直接认知的东西中的得出的一种推论”。可见,他所走的是从贝克莱到马赫的老路,认为感觉或知觉是第一性的东西。
2.2.认识论
罗素认为如果一种物质是存在的,那么我们的认知也就应该是我们有关它存在的知识。他一直在分析的问题是:我们认知的事物究竟是不是事物本来的面目,我们如何去认知这些事物,认知这些事物是通过我们的亲身经验还是通过描述,归纳法在我们认知事物的过程中是不是有效,还是像上部分所说的那样,我们经验过的,我们所感知的,才是我们真正认知的。照这样说,归纳法在我们对事物认知的过程中就应该是有效的,但为什么归纳法却不能凭经验来告诉我们有关未曾经验过的某种事物的知识。罗素告诉我们,凡是根据经验而告诉我们有关未曾经验过的某种事物的知识,就都是基于一种既非经验所能肯定的、又非经验所能否定的信念,因此这一部分读来让人觉得很矛盾,或许这正是需要哲学精神去探索的地方吧。
2.3.先验论和共相论
康德关于先验的理解,有心灵所固有这一因素,有认识之所以成为可能的条件这一因素,也有普遍有效这一因素。罗素似乎不赞成这样的说法,罗素认为先
验的命题并不是在其来源,而是独立于经验而产生的,从来源说,他认为经验是因,而先验命题是果,他认为先验命题之为先验,是因为它的准确性是不靠经验所证明的。同时,罗素谈到“共相”问题,罗素所指的“共相的世界”,也就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大师柏拉图的那个“理念世界”的再版。但是这里又有些疑点:罗素向我们介绍的共相是有区别的。他认为有些关系是经验所能得到的,而有些关系是感觉经验得不到的,这是离感觉材料相当远的共相。
2.4.真理论
罗素认为真理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真理必须是那种承认有它的反面(即虚妄的理论)的理论,在这方面,我们的信念理论必须有别于我们的认识理论,因为就认识而言,不必考虑任何反面,就真理和虚妄的相互关联而言,倘使没有信念,便不可能有虚妄,因而便不可能有真理。第二,一种信念是真理还是虚妄,永远有赖于信念本身之外的某种东西。第三,一个真理的精髓在于其构成一个圆满的体系,也就是构成大真理的一部分。对于这种学说,罗素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我们没有理由来假定只可能有一个一致的信念体系;第二个就是在哲学里,两种敌对的假说都能够说明一切事实,这样一致性作为真理的定义就无效了,因为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只有一个一致性的体系。在论证真理问题上,罗素一直在强调“信念”,强调本能的信念之合理的权威性。
2.5.哲学价值论
罗素提出,哲学的根本特点就是批判,正是这种特点使得它成为一种和科学不同的学问。哲学对于科学上和日常生活上所使用的那些原则都要加以批判地研究,而且要从这些原则中找出它们的不一致来;只有在找不到摈弃它们的理由的时候,才能把它们作为批判研究的结果接受下来。哲学和别的学科一样,其目的首先是要获得知识。哲学所追求的是可以提供一套科学统一体系的知识,以及由于批判我们的成见、偏见和信仰的基础而得来的知识。
3.总结
总之,罗素的哲学观非常有见地,他几乎对我们目前所认为的哲学做了完全不同的回答,真正让哲学回到了它本真的状态,使哲学根源于人的心灵,紧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