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日出》(节选)不可小觑的舞台说明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出》(节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出》(节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出》(节选)《日出》(节选)教案【重点难点提示】1.了解并掌握有关戏剧文学的常识。

2.学习并体会戏剧剧本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3.了解戏剧剧本用文字描绘画面、表现视觉形象的特点。

4.揣摩与体会人物富于个性化的语言,学习戏剧通过人物动作、表情描绘人物性格的手法。

难点1.仔细揣摩并领会戏剧语言的潜台词。

2.欣赏名篇中精彩段落的艺术特色。

3.结合有关背景知识,深刻理解作品思想内容。

4.培养并提高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关于戏剧一、戏剧和戏剧文学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戏剧文学,即戏剧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除应当具备一般叙事性作品共同的要求,诸如塑造典型形象,揭示深刻的主题,以及结构的完整性等等外,还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阅读)价值。

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体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因此,它又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二、戏剧剧本的构成戏剧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

三、戏剧剧本的特点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剧本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剧本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不能过多,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

戏剧情节剧本中通常用”幕”和”场”来表示段落和情节。

9 日出(节选)_课文分析

9 日出(节选)_课文分析

9. 日出(节选)课文是第二幕的节选。

虽然只是截取了全剧的一个片段,但情节却有着相对的完整性,主要出场人物有黄省三、李石清、潘月亭和王福升。

戏剧的冲突、人物性格的塑造,都是十分成功的,使我们能够从中清楚地看到旧时代的影子。

课文中的戏剧冲突是围绕着小职员黄省三和银行襄理李石清而展开的,矛盾从产生、发展、高潮到结局,脉络十分清晰。

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始至“你看你这个麻烦劲儿,走就走得啦”),是故事的产生阶段,人物间矛盾的产生是由于黄省三被银行开除因而来找李石清求情,可是李石清却对黄省三十分冷漠。

人物刚一出场,对话仅仅几句,人物的性格和人物间的冲突就有所凸现。

黄省三上场是“胆小地”,说话是吞吞吐吐的,“无力的”,只是一味地哀求,可以看出他性格是十分懦弱的。

而李石清呢,则是“冷冷地”“烦恶地”对黄省三进行斥责嘲讽,对黄省三的遭遇一点也没有同情之心,从他的话语可见他的冷酷无情。

由黄省三的台词中可以看出,银行把他辞退之后,他已经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银行现在不要我,等于不叫我活着。

”他是因为“实在没有路走”才来向李石清求情的。

黄省三“在银行没做过一件错事……一天干到晚”,就连李石清都说黄省三是个“好人”,是“安分守己的”,他被银行辞退不是工作原因,而是因为没有后台给撑腰。

对黄省三这样的老实人,李石清是十分看不起的,对他在银行工作了几年竟没有任何积蓄,没有想方设法去捞油水感到不解,认为他是傻子,并把他当成狗。

面对李石清的蔑视,黄省三只是一味地苦苦哀求。

人物间的矛盾一展开就让人感觉到是那样的不可协调。

第二部分(从“长长地叹口气”至“拼命我也得活下去啊”),是故事的发展阶段。

人物间矛盾的发展是李石清给走投无路的黄省三指出“三条出路”:第一是“拉洋车”,第二是去“到街上要(饭)”,第三是去偷。

为了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作者多次使用潜台词,这样便产生了突出的戏剧效果。

对于一个疾病缠身、体弱不堪的小职员,这哪里是什么“出路”?简直就是把黄省三推上绝路。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日出》说课稿 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日出》说课稿 语文版

《日出》一、说教材《日出》是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戏剧,单元学习要求,通过对戏剧作品的阅读,了解戏剧文学的一些特点,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更好的欣赏戏剧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日出》做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文,它的作用和地位的重要由此而彰显课文节选自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之—《日出》第二幕,讲述了大丰银行小职员黄省三被银行辞退后,为了生活,去找银行经理助理李石清请求复职,不成,再去找经理潘月亭,却被潘打晕了的故事,深刻的揭示了旧社会上层人物的残忍无情,下层苦难人民的饥寒交迫和痛苦挣扎,并预示了这样的社会必将走向灭亡,光明—定要到来的历史命运节选部分虽然只是一个片断,但是情节比较完整学习这篇戏剧作品,可以很好的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引导他们了解旧时代的黑暗,从而热爱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对课文地位的分析和学习价值的认识,我确定了如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教学目标1. 积累课文重点字词,了解剧作家曹禺的生平、主要作品和戏剧的简要知识2.熟悉作品内容,并根据人物性格特点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3.了解黄省三、李石清、潘月亭三者地位状况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冲突4. 体味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潜台词的运用及其作用5.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后练习中的提示,交流对剧本反映的社会现实的认识,了解日出的象征意义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体味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了解人物间的矛盾冲突,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教学难点了解人物间矛盾冲突,并交流对剧本反映的社会现实的认识二、说教法选择《日出》是篇幅比较长,教学内容也比较多的戏剧作品,为了能在一课时内完成教学重点,我选用多媒体课件做为教学辅助工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法,讨论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启发点拨法,仿写句子法用这些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能力,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提高语文素养三、说学法指导课标要求八年级学生会欣赏文学作品,会品味文章语言,并能体验具体课文中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来讲,八年级学生的心志已向成人发展,思维能力也有进一步的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不断增加,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深度基于这些教学前提,我在教学过程中处处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戏剧作品: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思考如:(朗读学习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人物语言对白,从朗读中感受人物性格;(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组合作中培养自已探究学习的能力;(模仿法)仿照句式自已概括整齐对仗的句子;(写作练习法)写短小的戏剧片段;(表演法)在课外尝试表演等四、说教学程序为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我设计了下面四个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我希望通过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导语:一部优秀的作品就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节大家积极努力参与的语文课就是一次文化时空旅行今天让曹禺先生的优秀戏剧《日出》带着我们跨越时空,去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看一看那时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二)检查预习,做好铺垫这一环节共有三道题目,目的旨在检查学生课下预习情况,为上课做铺垫在检查中强调戏剧学习的重点,直接与下面学习新课中的学习重点勾连成一个整体(三)探析原著,个性阅读此环节,我设计了五个大的步骤,目的是希望通过清晰的教学环节,将学生放置在层次井然、充满热情的学习氛围中1、自由组合,有感情的选读课文课文比较长,朗读前老师可以建议学生,选取一些最能表现人物冲突的片断来读学生读前就提出要思考的问题,这样做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更可以节约教学时间2、讨论归纳人物间的矛盾冲突这一环节,我的设想是学生在概括时很可能能说出黄省三和李石清的第一次冲突,也能说出黄省三和潘月亭之间的冲突,却不能说出黄省三和李石清的第二次矛盾冲突,原因也是由于学生思维的习惯所致所以,在①学生交流讨论人物冲突的基础上,②选取课文中间的一部分,让学生代表站起来,有感情的朗读作为老师对朗读的检查,也作为全体学生对学习难点的感知,目的是为下面进一步归纳矛盾冲突这一教学难点做好铺垫当学生能说出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后,③出示教师概括的李石清与黄省三第一次矛盾冲突的句子,是一个句式整齐的七字句(第一次:乞求工作遭拒绝),④让学生仿照此句,概括后面两次矛盾冲突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仿句的能力,增加他们的语言积累学生概括的句式只要和教师概括相仿就可以了⑤可归纳如下:第一次:乞求工作遭拒绝第二次:哀告病苦被羞辱第三次:痛斥罪行被打晕在概括出人物间的冲突后,可以⑥进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本文的情节3、讨论归纳人物性格特征由学生自由去发言归纳,教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一读反映人物性格和身份的句子要求学生能读出剧中人物黄省三开始的懦弱胆小,幻想苦求,到后来的被逼反抗和愤怒控诉,也能读出李石清冷酷无情、阴险凶恶,以及潘月亭的卑劣凶狠、毫无人性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教师不做过多评判,提倡他们的个性化阅读 4、探究《日出》的主题思想在概括人物性格一环节后,①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他们对文章主题的认识学生可能会说到不同的内容,但都会提到此戏剧作品很深刻的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一道题目,②通过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认识更全面一些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将戏剧的主题进一步向更深层次理解,我用“黑暗”和“日出”两词进行对比,感性的启发③学生来思考:戏剧为什么要以“日出”为题目?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在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观点的情况下,④教师总结,以使学生对戏剧的深层意义和“日出”的象征意义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5、品味潜台词品味潜台词是学习戏剧语言艺术的一个方面,潜台词是剧中人物没完全说出的话,通过对句子的品味,学生会很快说出潜台词来,在学生说潜台词的作用时,如果有困难,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学过的《铁骑兵》(第一单元第三课)一文的特点(设置悬念),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因为这两种不同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手法,它们的作用在“吸引读者阅读”这一点上很相似(四)创设情境,趣味练习1、随堂小练习我将课后练习改成一戏剧情景,情景是:有一天,李石清被银行辞退,他去找潘月亭,在街上遇到了黄省三,他和黄省三间有一段对话,后来,他又来到了大丰银行,在那里,他和潘月亭也有一段对话,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两段对话选择一个写下来这个练习比较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已深刻感受到了李石清对黄省三的无情和阴险,所以,在这项作业中,他们很乐意做一个对无情的李石清的评判者2、课外作业共有三项:(1)课外排演《日出》(节选)目的是让学生在他们所喜欢的表演过程中对人物语言进行更为深入的领会(2)根据材料,尝试创作一个戏剧片段目的等同于随堂小练习(3)课外阅读全本《日出》(此处用超链接的方式让学生看几张《日出》的剧照,引起学生对阅读全本的兴趣五、说教学预见和反馈1、学生学写的戏剧片断中,人物语言很可能不是很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我认为学生写不好人物语言,是由于写作能力和生活阅历所决定的,不能强求学生写的话一定要像作家所写的那样,生动的反映人物的性格毕竟他们不是戏剧大家,只要他们能大胆的写,基本上能表现人物特点就可以2、探究戏剧矛盾冲突、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要占用比较多的时间,有可能随堂练习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如果出现教学时间比较紧张,不能在课上完成的情况,则将它放在课外六、说板书设计因为使用多媒体课件,板书尽量从简,主要板书黄省三、李石清和潘月亭三人的性格特点,一来为更好的操控课件,二来为节省教学时间9. 日出(节选)黄省三:唯唯诺诺、谨小慎微李石清:阴险卑鄙、冷酷无情潘月亭:凶狠残忍、毫无人性。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日出(节选)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日出(节选)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语文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日出(节选)教
案模板范文
1教学目标
1、了解黄省三被解雇的原因。

2、通过排演话剧,分析李石清、黄省三、潘月亭的个性特点。

3、朗读黄省三控诉潘李二人的台词,体会黄省三的心理变化和性格变化。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

2学情分析
《日出》是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戏剧,由于学生以前不接触过此类文学体裁,单元学习要求仅是通过对戏剧作品的阅读,了解戏剧文学的一些特点,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更好的欣赏戏剧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日出》作为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文,它的作用和地位的重要由此而彰显。

3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体味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点,了解人物间的矛盾冲突,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难点:了解人物间矛盾冲突,并交流对剧本反映的社会现实的认识。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4.1.1教学目标
1.根据人物个性化语言正确总结人物性格特点。

2.把握本文的主题
3.通过排演课本剧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4.1.2学时重点
1.根据人物个性化语言正确总结人物性格特点。

2.把握本文的主题
4.1.3学时难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出》(节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出》(节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出》(节选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日出》一课,主要讲述了太阳从海平面升起的壮观景象。

详细内容包括:作者对日出的描绘、对大自然力量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日出的描绘和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对日出景象的描绘,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出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日出的美丽,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标记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3. 课堂讲解:(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日出的描绘和赞美之情。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选择一个自然现象,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描绘。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日出的感受。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互相交流心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描绘一个你喜欢的自然现象,要求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日出的感受。

2. 答案:(1)例:夕阳如一位慈祥的老人,慢慢地从天边落下,将余晖洒向大地。

(2)例:日出象征着希望和美好,每当看到日出,我都感受到生活的力量和勇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搜集关于日出的诗句,进行欣赏和朗诵。

(2)组织学生参加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如绘画、写作等。

曹禺《日出(节选)》阅读理解

曹禺《日出(节选)》阅读理解

曹禺《日出(节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戏剧,完成下面小题。

……潘月亭(阻止他)是你的太太催你回去吗?李石清不要管她,先不管她。

我提议,月亭,这次行里这点公债现在我们是绝对不卖了。

我告诉你,这个行市还要大涨特涨,不会涨到这一点就完事。

并且(非常兴奋地)我现在劝你,月亭,我们最好明天看情形再买进,明天的行市还可以买,还是吃不了亏。

潘月亭石清,你知道你的儿子病了吗?李石清不要紧,不要紧。

(更紧张)我看我们还是买。

对!我们就这么决定了。

月亭,这是千载一时的好机会。

这一次买成功了,我主张,以后行里再也不冒这样的险。

说什么我们也不必拆这个烂污,以后留点信用吧。

不过,这一次我们破釜沉舟干一次,明天,一大清早。

我们看看行市,还是买进。

潘月亭不过——李石清我们再加上五十万,凑上一个整数。

我想这决不会有错的。

我计算着我们应该先把行里的信用整顿一下,第一,行里的存款要——潘月亭石清!石清!你知道你的儿子病得很重吗?李石清为什么你老提这些不高兴的话?潘月亭因为我看你太高兴了。

李石清怎么,为什么不高兴呢!这次事我帮您做得不算不漂亮。

我为什么不高兴呢?潘月亭哦,我忘了你这两天做了襄理了。

李石清经理,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潘月亭也没有什么意思。

你知道我现在手下这点公债已经是钱了吗?李石清自然。

潘月亭你知道就这么一点赚头已经足足能还金八的款吗?李石清我计算着还有富余。

潘月亭哦,那好极了。

有这点富余再加我潘四这点活动劲儿,你想想我还怕不怕人跟我捣乱?李石清我不大明白经理的话。

潘月亭譬如有人说不定要宣传我银行的准备金不够?李石清哦?潘月亭或者说我把银行房产都抵押出去。

李石清哦……潘月亭再不然,说我的银行这一年简直没有赚钱,眼看着要关门。

李石清(谄笑)不过,经理,何必提这个?这不……潘月亭我自己自然不愿意提这个。

不过说不定有人偏要捉,提这个,你说这怎么办?李石清这话不太远了点吗?潘月亭(冷冷地看着他)话倒是不十分远。

也不过是六七天的工夫,我仿佛听见有人跟我当面说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出》(节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出》(节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出》(节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日出》(节选),主要围绕课文内容展开教学。

课文节选部分讲述了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回国后,面临现实生活的种种困境,仍对美好未来抱有期待的矛盾心理。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让学生了解作者钱钟书及其创作背景,掌握课文大意,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方鸿渐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现实困境,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方鸿渐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生字词,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日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圈出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生字词的意思,交流阅读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分析方鸿渐的人物形象,讲解课文语言特色。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题,指导学生解题思路。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日出》(节选)2. 内容:(1)生字词(2)课文大意(3)方鸿渐人物形象(4)文章语言特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方鸿渐的人物形象。

2. 答案:方鸿渐是一个留学回国,面临现实困境,但仍对美好未来抱有期待的知识分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生字词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语文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 日出(节选)

语文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下册 日出(节选)

2019/9/16
24
【人物形象】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
等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透过他们不同的生活道路,热情地讴歌了
回族人民勤劳、善良、宽厚、仁爱的优秀品格,颂扬了他们对伊斯兰教的
精神追求和敢于向命运挑战、奋发进取的斗志。同时,小说还深刻地鞭挞
了种种反人道的陈规陋习和价值观念。
强调卑鄙无耻、胡作非为的人才能在当时之世立足。
2019/9/16
11
6.认真观察右侧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1)给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6字以内)
示例:老友的困惑、如此“兄弟”、忘本、势利眼、发迹之后、“翻
脸”不认友
(2)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现象?请简要回答。
有些人发达之后就忘记了自己的亲人朋友,丧失了以前纯朴的品性。
2019/9/16
10
5.下列句子蕴含怎样的潜台词? (1)“偷!”“偷!”这有什么做不得,有钱的人可以从人家手里大 把地抢,你没有胆子,你怎么不能偷? 流露出李石清对弱肉强食的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愤慨。
(2)你满肚子的天地良心,仁义道德,你只想凭着老实安分,养活 你的妻儿老小……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是替你这样的人预备的。
21
18.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描写方法,戏剧中人物的 语言富有个性化,试着写一段话,运用语言描写。
示例:我常常戴着爷爷的破草帽,拖着爸爸的大皮鞋,围着奶奶的花 围裙,拎着妈妈的擀面杖,“占山为王”,驱魔逐怪。一日,忽见草丛 乱晃,似有小妖偷窥,我大喝一声:“俺老孙在此,还不现出原 形!”“金箍棒”扫过,只见一能叫善跳的四足怪物猛然转身,撒我一 脚尿,跃下出去。从此环宇澄清,天下太平。清平盛世,往往无聊,有 时学着美猴王翻筋斗云,虽不能十万八千里,但也能从土堆顶上迅速地 滚下来。偶尔也会从土堆上跃而下,享受瞬间腾云驾雾的快乐。但不幸 有一次就伤了脚,差点成了铁拐李。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日出》(节选)由懦弱到反抗的转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日出》(节选)由懦弱到反抗的转变

由懦弱到反抗的转变
——例析《日出(节选)》中黄省三的性格特点《日出(节选)》中主要刻画了黄省三和李石清这两个人物形象,略写了潘月亭的形象。

在此,我们以黄省三为例来赏析一下戏剧富有个性化的人物描写。

★语言描写
【剪辑一】①可是,李先生,我求求您,您行行好。

我求您跟潘经理说说,只求他老人家再让我回去。

就是再累一点,再加点工作,就是累死我,我也心甘情愿的。

②我为着这辛辛苦苦的十块二毛五,我整天地写,整天给你们伏在书桌上写;我抬不起头,喘不出一口气地写;我从早到晚地写;我背上出着冷汗,眼睛发着花,还在写;刮风下雨,我跑到银行也来写!
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人物的个性特征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得以展现。

①句,表现了黄省三老实善良、卑怯懦弱的性格特点。

②句,表现了黄省三吃苦耐劳、安分守己、工作认真、不投机取巧的性格特点。

★神态描写
【剪辑二】(苦笑,很凄凉地)您说哪儿的话,我都配不上。

神态描写可以展示人物的内心,写活人物形象。

戏剧中也常借此来刻画人物,再现当时的真实情境。

语段中“苦笑”与“凄凉地”便是神态描写(在剧本中属于舞台提示或舞台说明),形象逼真地刻画了黄省三的无奈和艰难的生活处境。

★动作描写
【剪辑三】(哭着)我现在不怕你们啦!我不怕你们啦!(抓着潘经理的衣服)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
剧本中的动作描写有再现舞台情境和辅助表现人物个性的作用。

语段中黄省三“抓着潘经理的衣服”这一动作描写是黄省三由委曲求全的懦弱变为愤而反抗的具体表现,是被潘月亭等人逼“疯”了的结果。

《日出》阅读附答案

《日出》阅读附答案

《日出》阅读附答案日出但是,我却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不过,那既不是在高山之巅,也不是在大海之滨,而是在“图——一○四”飞临的万仞高空上。

现在想起,我还不能不为那奇幻的景色而惊异。

是在我没有一点准备,一丝预料的时刻,宇宙便把它那无与伦比的光华、丰彩,全部展现在我的眼前了。

这就把我的心灵一下吸引住,一下照得通红。

那是1958年8月24日,我从莫斯科搭机东飞塔什干。

在机场上,黑夜沉沉,满天繁星。

三点四十分钟起飞,飞到空中,向下俯视,只见在黑天鹅绒一般的夜幕之下,莫斯科大片灯火,像亿万细小的钻石熠熠放明,它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一片清冷的淡蓝色晨曦,晨曦上面高悬着一颗明亮的启明星。

飞机不断向上飞翔,愈升愈高,也不知穿过多少云层,远远抛开那黑沉沉的地面。

飞机好像唯恐惊醒人们的安眠,马达声特别轻柔,两翼非常平稳。

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

暗红色的光发亮了,它向天穹上展开,把夜空愈抬愈远,而且把它们映红了。

下面呢?却还像苍莽的大陆一样,黑色无边,这是晨光与黑夜交替的时刻。

你乍看上去,黑色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

原来的红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

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

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这时我才恍然觉得这就是光明的白昼由夜空中迸射出来的一刹那。

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

开始我很惊奇,不知这是什么?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是太阳出来了。

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了。

一眨眼工夫,我看见飞机的翅膀红了,窗玻璃红了,机舱座里每一个酣睡者的面孔红了。

这时一切一切都宁静极了,宁静极了。

整个宇宙就像刚诞生过婴儿的母亲一样温柔、安静,充满清新、幸福之感。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日出》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日出》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日出》课文精讲9.《日出》课文精讲本文通过写小职员黄省三与襄理李石清、经理潘月亭的三次矛盾冲突和结局,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上层社会人对下层社会人的凶恶残忍、冷酷无情。

一、基础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

嗫嚅()瞅见()薪水()厌恶()狞笑()喃喃()愤慨()抽咽()倚着()2、字音字形┍wù厌恶┍sǎn 跑散┍lěi 积累恶┫散┫累┫┕ě 恶心┕sàn 散会┕lèi 累死┍dǔ 猪肚子┍chàn 颤动┍jì周济肚┫颤┫济┫┕dù满肚子┕zhàn 颤抖┕jǐ 济南3、词语解释【凄凉】课文中指悲伤难过。

原指①孤寂冷落。

②凄惨。

[近义] 凄楚凄然【嗫嚅(nièrú)】口动,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

【安分守己】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萧条】课文中指政治、经济等不景气;衰微;衰退。

原指①寂寞,冷落;调零。

②疏散;稀疏。

③匮乏;简陋。

【世故】课文中指世俗人情,处世经验。

【凄楚】凄惨痛苦。

【愤慨】气愤不平,愤恨感慨。

【狞(níng)笑】凶恶地笑。

【抽咽】一吸一顿地哭泣,悲哀得说不出话来。

[近义] 抽噎【周济】用钱财等物质给别人帮助。

【呆若木鸡】痴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

形容因出于意料之外十分惊诧。

4、词语辨析凄凉凄楚凄然【辨析】三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凄惨悲伤的意思。

主要区别:“凄凉”原有寂寞冷落的意思,多用于形容环境和景物。

也用于形容人生遭遇的不幸。

如身世凄凉。

“凄楚”有凄惨痛苦、令人伤怜之意。

多用于书面语。

“凄然”形容凄凉悲伤,如凄然泪下。

抽咽抽噎【辨析】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指一吸一顿地哭泣。

主要区别:“抽咽”指不能痛快地哭出声来,也说不出话来。

“抽噎”指泣不成声,只在口中一吸一顿地哭泣,如这小姑娘捂着脸不停地抽噎。

5、文学(文体)常识曹禺,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日出》(节选)对比中见个性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  《日出》(节选)对比中见个性

对比中见个性——《日出》(节选)人物分析曹禺《日出》(节选)是围绕小职员黄省三与银行襄理李石清的对话而展开的,矛盾从产生、发展、高潮到结局,脉络十分清楚。

在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与戏剧冲突中表现了“有余者”与“不足者”之间的矛盾对立,揭露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吃人的金钱社会的强烈不满与批判。

那么,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来凸显人物不同的个性特征呢?一、黄省三与李石清、潘月亭的对比。

文章主要是通过黄省三“求情”一事来凸显人物的个性。

一方是一个体弱多病、一个月只花银行十三块钱、家中孩子饿得直叫、妻子因受冻挨饿而跟人跑了的银行小职员黄省三;另一方是“有余者”银行襄理李石清与银行家潘月亭。

黄省三泪眼汪汪地乞求李石清,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到经理那里说说好话,不要开除他,好让他与孩子们能有口饭吃。

可以这么说,为了能得到这份工作,黄省三完全放弃了做人的尊严,由此足见其性格的老实善良、卑怯懦弱。

李石清其实是个“理不清”,对于黄省三的艰难处境和恳求,他非但不予以同情和帮助,却是表现出“冷冷”“烦厌”的态度,最后竟卑劣无耻地给黄省三指了拉洋车、去讨去偷、去自杀这三条绝路。

其性格的诡秘狡猾、冷酷无情、卑劣残忍由此可见一斑。

潘月亭作为一个大的银行家,对于黄省三的走投无路与下跪求情,不仅没有丝毫的同情与怜悯,反而更露出了他狰狞的面目和恶毒的本性,一“推”一“滚”一“拉”将其残忍凶狠、唯利是图、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黄省三在遭受拒绝前后的对比。

黄省三是一个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小职员形象,他谨小慎微,只知道埋头苦干却不知道世态炎凉,在被榨干了血汗辞退后依然抱着幻想,希望李石清“行行好”,能帮他在潘月亭面前求求情,把他留下来,因此显得非常“胆小”“无力”“不安”,一副懦弱、忍气吞声的样子。

当他遭到李石清的冷嘲热讽后,他依然不甘心,竟然不惜给潘月亭下跪。

如此换来的却是更加残忍狠毒的辱骂。

至此,软弱无能的黄省三对资本家的那点幻想苦求已彻底变为了愤怒,和由此引发的反抗与控诉,“(愤恨地)你们真是没有良心哪,你们这样对待我,——是贼,是强盗,是鬼呀!你们的心简直比禽兽还不如——”。

初二下册《日出》(节选)优秀教案

初二下册《日出》(节选)优秀教案

初二下册《日出》(节选)优秀教案初二下册《日出》(节选)优秀教案【初二下册《日出》(节选)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思路:以演读课文,整体感知戏剧内容为切入点,帮助学生了解戏剧梗概;以品析戏剧中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为重点,引导学生把握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认识人物性格特点,揭示戏剧的社会意义。

教学设计理念:通过演读戏剧,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演读和评价中了解文本内容,提高自主合作学习能力;通过揣摩语言,讨论问题,合理想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研习文本,合作交流,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实施:一、演读课文,整体感知戏剧内容,了解剧中人物关系1 剧中人物。

课文中出场的人物主要有黄省三、李石清、潘月亭、茶房王福升。

主要人物中潘月亭是大丰银行的经理,李石清是大丰银行的襄理(秘书),黄省三是银行职员。

2 演读课文。

布置演读任务,做好分工,提出演读要求,课前做好准备。

演读分为3个小组,每一个小组指派一名同学负责,具体任务是:自由组合人员,做好角色分工,课前进行排演。

演读要求:尽量按照戏剧的舞台说明、台词和动作要求,进入角色,进行演读;体会角色的性格特点,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动作与台词谐调,情感真切。

演读要注意通过语境体现情境,再由情境体现人物心境,进而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演读分工:第一小组演读内容为黄省三求情遇阻:“(胆小地)李……李先生……你看你这个麻烦劲儿,走就走得啦。

”(二人演读)第二小组演读内容为李石清给走投无路的黄省三指出“三条出路”:”(长长地叹一口气,走了两步,忽然跑回来,沉痛地]可是,您叫我到哪儿去……有人进来,不要这样没规矩。

”(二人演读) 第三小组演读内容为黄省三苦求工作不成反遭潘月亭毒打,从“啊?”至结尾。

(三人演读)3 评选优秀小组和最佳演员。

根据演读要求和各小组演读情况评选出优秀演读小组1个,最佳演员3名(每小组1名)。

《日出(节选)》拓展阅读-赏析

《日出(节选)》拓展阅读-赏析

《日出》赏析一、课文相关本文为《日出》第二幕的节选,全剧共四幕,剧本作于1935年。

《日出》是曹禺先生的代表作,以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广的历史内容在曹禺剧作中居于领衔地位。

剧本用人像展览式结构,以陈白露和方达生为中心,以陈的客厅和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活动场所,把社会各阶层各色人等的生活展现在观众面前,揭露剥削制度“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本质。

二、全剧梗概交际花陈白露受银行家潘月亭供养,整日与一群游手好闲的寄生虫相周旋,虽厌恶和鄙视周围的一切,但只能抱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

昔日的恋人方达生试图拯救她,但她无力自拔。

潘月亭投机股票失败,陈白露债台高筑,深感前途渺茫,终于服毒自杀。

故事中还描写了一个小人物黄省三,在被无辜辞退,向李石清索取工作不成,又被突如其来的潘月亭打晕,然后被扔出去。

文章的节选就是重点叙述了潘月亭、黄省三和李石清三人。

三、主题思想:《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

《日出》的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

(一)剧本通过对半殖民地都市群丑的出色描绘暴露社会的黑暗糜烂。

有工于心计的银行家潘月亭、卑躬屈膝的李石清、俗不可耐的顾八奶奶、洋奴张乔治等。

这些都市群丑聚在陈白露的寓所里寻欢作乐,而又尔虞我诈,充分暴露了被金钱扭曲了的畸形人性。

(二)描绘“不足”者的备受欺凌。

“小东西”被卖进妓院;小职员黄省三走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尽被救发了疯。

剧本描写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描写了他们善良、忠厚和倔强的品性。

剧本正是通过对都市群丑和下层被侮辱被剥夺者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中国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图景,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

“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的主题。

四、历史影响《雷雨》和《日出》的发表,是中国话剧创作艺术成熟的标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出》(节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出》(节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出》(节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日出》(节选)。

内容包括:话剧《日出》第一幕的阅读与解析,通过分析文本,了解作者曹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学习戏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品味剧本的语言特点,感受剧中人物性格。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掌握戏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如剧本结构、角色设置等。

2.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剧本,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艺术魅力。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角色扮演和课堂讨论,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剧本的阅读和分析,理解戏剧艺术的特点。

2. 教学重点:分析剧中人物性格,品味剧本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戏剧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初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基本情节,感受戏剧的艺术魅力。

3. 分析剧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剧本的结构、角色设置、矛盾冲突等,帮助学生理解戏剧艺术的特点。

4. 例题讲解:挑选剧本中的经典台词,进行分析解读,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根据剧本内容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6.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剧本中的人物性格、语言特点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剧本结构:幕、场、角色、台词等。

2. 人物性格:陈白露、方达生、张乔治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剧本内容,分析陈白露的性格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示例:陈白露性格复杂,既有追求自由、独立的勇敢一面,又有软弱、妥协的一面。

如在剧本中,她坚决反对包办婚姻,表现出勇敢的一面;但在面对方达生的追求时,她又表现出犹豫和妥协。

2. 作业题目:运用剧本中的语言特点,为自己设计一段台词,并进行角色扮演。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日出(节选)》精品教案(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日出(节选)》精品教案(新版)语文版

《日出(节选)》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理清文章脉络,会划分故事情节。

3、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戏剧冲突对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揣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人物性格塑造的技巧。

4、通过理解剧中潜台词的特殊作用,认识到作品揭露和控诉了金钱万能的旧社会的罪恶,培养热爱祖国、珍惜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戏剧知识: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他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种类:A、按艺术形式不同分成话剧,歌剧,舞剧等;B.按剧情繁简和结构不同,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C、按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D、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还可分为正剧、喜剧和悲剧等。

3、戏剧剧本的内容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写在每一幕的开头、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4、剧本的特点:(它是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第一,高度集中的社会生活。

剧本必须适应舞台演出,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

第二,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

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发展变化;过程构成剧本的情节结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第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日出》全剧共四幕,本文是第二幕的节选。

“日出”前的黎明,预示着黑暗即将过去,也终将过去,将要迎来曙光,以此为题,寓意深远,能激励人们抗争。

3、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中国现当代剧作家剧作家、戏剧教育家。

祖籍湖北潜江市,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日出》讲学稿(第1课时)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日出》讲学稿(第1课时)

第9课《日出》讲学稿(第1课时)课题: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第9课《日出》(节选)1 曹禺模块一:自主学习(独立进行)(预时15分钟)学习目标与要求:初读戏剧,积存生字、词语;把握戏剧文学的常识。

学习内容随堂笔记看:讲学稿的知识链接以及每个环节的学习目标。

知识链接:戏剧艺术知识——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戏剧剧本的内容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写在每一幕的开头、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曹禺,剧作家、戏剧教育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时母亲经常带他去看戏。

十四岁考入“南开新剧团。

十八岁开始剧本创作。

曹禺剧作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雷雨》和《日出》的发表,是中国话剧创作艺术成熟的标志。

作品——《日出》是以 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

它暴露了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

读:小组长带领成员自由读戏剧,可齐读,可分组读,分角色读。

记:通过做题,识记生字词的读音、词语解释。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在横线上写出相应词语的意思。

瞅.见()狞.笑()薪.水()嗫.嚅()喃.喃()愤慨.()抽噎.()凄.楚()厌恶.()萧.条()嗫嚅:世故:喃喃:狞笑:对: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并负责核对答案。

模块二:交流研讨(小组合作、展现、精讲)(预时35分钟)学习目标与要求:熟读戏剧内容,学习通过矛盾冲突推动情节进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式。

研讨内容随堂笔记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开始讨论下面的问题,并及时在讲学稿上记录讨论的结果,展示前请认真阅读展示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可小觑的舞台说明
戏剧是舞台的艺术。

场景该如何变化,人物上下场时的动作、表情又是怎样的,都要通过舞台说明来表现。

品读本文的舞台说明,对于理清剧情的脉络、了解故事的发展变化和把握人物的形象,都有很大的帮助。

★说明场景变化
【剪辑一】①〔黄省三由中门进。

②〔左门大开。

里面有顾八奶奶、胡四、张乔治等的笑声。

潘月亭露出半身……
①句,这是人物上场,说明黄省三要找人求情,于是引出他和李石清的一番对话,也为矛盾冲突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②句,场景转入经理的家,经理正在打牌。

这暗示着黄省三将与潘月亭发生矛盾冲突,也表明剧情将要进入高潮部分。

★推动情节发展
【剪辑二】①(长长地叹一口气,走了两步,忽然跑回来,沉痛地。

)可是,您叫我到哪儿去?②(哭着)我现在不怕你们啦!我不怕你们啦!(抓着潘经理的衣服)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
①句,黄省三对李石清说了很多好话,却仍然无济于事,准备离开时,他又“忽然跑回来”“沉痛地”询问,由此引出“家丑”,目的是博取同情。

②句,在乞求无效时,黄省三“抓着潘经理的衣服”,愤怒地反抗,竟被潘月亭“很敏捷地对着黄的胸口一拳”,他“立刻倒在地下”“福升把黄省三拖下去”。

这些动作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剧本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情节,揭示了矛盾冲突的来龙去脉。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帷幕拉开,黄省三上场是“胆小地”,说话是“无力地”,当李石清厌烦时,他“嗫嚅地”哭诉,“踌躇地”乞求,“苦笑”着自嘲,“长长地叹一口气”,这些舞台说明不仅写出了黄省三无奈而痛苦的心情,同时也表现出他懦弱的性格。

而李石清,则是“冷冷地”“烦恶地”对黄省三进行斥责与嘲讽,完全没有一点同情心,由此可见他的冷酷无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