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第4章--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四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压强度时,下部纵向钢 筋应按受压钢筋锚固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内,此时,其 直线锚固长度不应小于O.71a;下部纵向钢筋也可伸过节点 或支座范围,并在梁中弯矩较小处设置搭接接头。 (2)中间层端节点 梁上部纵向钢筋在端节点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 1)采用直线锚固形式时,不应小于la且伸过柱中心线 不小于5d,如图6-4-3(a)所示。 2)当柱截面尺寸较小时,可采用弯折锚固形式,应将 梁上部纵向钢筋伸至节点对边并向下弯折,其弯折前的水 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弯折后的垂直技影长度为15d ,如图6-4-3(b)所示。 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端点范围内的锚固要求与中间层 节点相同。
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一)框架抗震的一般概念 (1)震害及其特点 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震害主要发生在梁端、柱端和梁 柱节点处。一般来说,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 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 框架梁由于梁端处的弯矩、剪力均为较大,并且是 反复受力,故破坏常发生在梁端。梁端可能会由于纵筋 配筋不足、钢筋端部锚固不好、箍筋配置不足等原因而 引起破坏。 框架柱由于柱两端弯矩大,破坏一般发生在柱的两 端,多发生于柱顶,且角柱震害比中柱和边柱严重。 梁柱节点多由于节点内未设箍筋或箍筋不足以及核 心区的钢筋过密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引起破坏。
(二)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1)一般构造措施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 和节点核心区,不应低于C30,其他各类构件不应低于 C20;并且在9度时不宜超过C60,8度时不宜超过C70。 2)钢筋选择:框架梁、柱中的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00 级和HRB335级钢筋,箍筋宜选用HRB335、HRB400和HPB235 级钢筋。 3)钢筋锚固:纵向受力钢筋最小抗震锚固长度laE的取 用: 一、二级抗震等级 laE=1.15la 三级抗震等级 laE=1.05la 四级抗震等级 laE=1.Ola 式中la──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按规定要求 取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4章-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贺盛第四章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6 舒适度验算4.7 抗震设防类别4.8 抗震等级4.9 变形缝设置4.1 适用最大高度及高宽比4.2 结构布置的规则性4.3 承载力验算4.4 荷载效应组合4.5 变形验算本章重点➢掌握各类房屋的适用最大高度及高宽比➢掌握各类结构布置原则及规则性判别方法➢掌握荷载效应组合及承载力验算方法➢掌握变形验算方法➢了解舒适度验算方法➢掌握各类建筑抗震等级确定方法➢熟悉各种变形缝的类型及设置原则4.1 适用最大高度及高宽比结构设计首先需根据房屋高度、抗震设防、设防烈度等因素,确定一个与之匹配的、经济且合理的结构体系,以使结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材料强度得到充分利用。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抗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以下简称《高混规》)及《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设计规程》JGJ-2015(以下简称《高钢规》)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混合结构房屋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
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划分为A与B级。
当房屋高度满足下表时,为A级。
当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高度不满足上表,但满足下表时,为B级。
当房屋高度不满足下表时,为超限高层建筑。
民用钢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如下表所示。
表中筒体不包括钢筋混凝土筒。
混合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如下表所示。
4.1.2 房屋建筑适用的高宽比房屋建筑适用的高跨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及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指标。
当结构设计满足承载力、稳定、抗倾覆、变形及舒适度等基本条件之后,仅从结构安全角度考虑,高宽比限值不是必须满足的。
高宽比主要影响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的适用高宽比如下表。
4.1.2 房屋建筑适用的高宽比钢结构房屋建筑的适用高宽比如下表。
混合结构房屋建筑的适用高宽比如下表。
4.2 结构布置的规则性建筑平面可分为板式和塔式两大类。
结构抗震考试重点
9.抗震验算内容及目的:⑴多遇地震下结构允许弹性变形验算,以防止非结构构件破坏;⑵多遇地震下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构件破坏;⑶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中震可修”抗震要求,通过构造措施加以保证。目的:满足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
第五章 多高层Biblioteka 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1.选型、结构布置和设计原则—— 通读
2.抗震等级依据: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3.剪压比:
4.剪跨比:
5.截面设计和构造: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通过内力组合得出设计内力,还需进行调整以保证梁端的破坏先于柱端的破坏(强柱弱梁原则)、弯曲破坏先于剪切破坏(强剪弱弯原则)、构件的破坏先于节点的破坏(强节点弱构件原则,节点须抗震验算)①根据“强柱弱梁”原则的调整:对同一节点,使其在地震作用组合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略大于梁端的弯矩设计值或抗弯能力。②根据“强剪弱弯”原则的调整:对同一杆件,使其在地震作用组合下,剪力设计值略大于按设计弯矩或实际抗弯承载力及梁上荷载反算出的剪力。
⒒多遇地震烈度:分析年限取50年,概率密度曲线的峰值烈度所对应的被超过概率为63.2%,将这一峰值烈度定义为小震烈度,又称多遇地震烈度。
⒓罕遇地震烈度:分析年限取50年,概率密度曲线的峰值烈度所对应的被超过概率为2%,将这一峰值烈度定义为大震烈度,又称罕遇地震烈度。
⒔两阶段设计方法:第一阶段设计:按多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组合验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弹性变形。第二阶段设计:按罕遇地震烈度对应的地震作用效应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5.竖向作用考虑条件: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区的大跨度屋盖结构、长悬臂结构、烟囱及类似高耸结构和设防烈度为9度区的高层建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坚固、耐用、防火性好等优点,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可,那么你想知道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范是什么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推荐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希望你喜欢。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范1 结构设计地震力的确定1.1 低地震力取值的可行性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国设计规范都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在真正失效前,有一个较大的塑性变形能力(结构延性),即结构在一个较小的地震下可能达到或者接近屈服状态;而在较大的地震下,结构的若干部位将陆续进入屈服后的非弹性变形状态,并且随着地震力的增大,结构中进入弹塑性变形的部位增多,先进入屈服的部位弹塑性变形也增大。
结构通过这种变形耗散较多的地震传来的能量,将其转换成热能。
对于“设计地震力-延性”联合法则,我们可以从地震力和结构相互关系上进行理解:一方面设计地震力低的结构,通过更大的非弹性变形,耗散掉更多的地震能量;另一方面结构非弹性变形越大,刚度降低越严重,阻尼增大,周期比高设计地震力的结构增长越多,结构受到的总地震力也降低也越多。
这就使得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在不降低构件竖向承载力、保证结构延性的前提下,可以取用一个小于设防烈度地震反应水准,作为设计中取用的地震作用。
反过来讲,若采用的设计地震力越低,结构屈服部位在屈服后,水平和竖向承载力不降低的前提下需要达到的非弹性变形就越大,也就需要结构有更好的延性性能。
这样,我们就需要解决如下两个问题:A、如何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与设计地震力取值之间建立恰当的联系;B、如何在设计地震力与所要求的结构延性建立对应关系。
对于问题A,以N.M.Newmark为代表的众多学者认为,将设防烈度地震加速度通过地震力降低系数R(中,美等国)或结构性能系数q(欧共体,新西兰等)折减为结构设计加速度,相当于赋予结构一个较小的屈服承载力,结构在竖向承载力不降低的情况下,通过屈服后的非弹性变形来经受更大的地震,实现“大震不倒”的目标。
钢筋混凝土建筑抗震鉴定
(二)、建筑体型布置
1、平面布置 刚度不均匀; L形等不对称平面的建筑; 开口房屋由于刚度极不均匀,破坏率显著增高; 电梯间布置上存在较大偏心也将使震害加重; 带有较长翼缘或凸出的T形、十字形、U形、H形、 Y形平面由于地震时侧移差异而使震害加重。
2、立面布置
a 有裙房等的大底盘建筑,若裙房与主楼相连而不设缝, 体形的突变引起刚度突变,使主楼在接近裙房的楼层 相对较为柔弱,地震时因塑性变形集中效应而产生过大 层间侧移,导致严重破坏; b 房屋高度与高宽比。房屋愈高,受到的地震作用和倾覆力 矩愈大,破坏的可能性也愈大; c 上部为抗震墙等刚性结构,下部为框架,出现的倾覆破坏; d 突出屋顶的收进建筑破坏严重; e 顶层空旷大房间震害严重; f 高低层毗连房屋震害加重。
整体倒塌或倾覆;
薄弱层倒塌(底层破坏、顶层塔楼破坏、中间层破坏); 框架节点破坏、强梁弱柱破坏;
填充墙与主体结构连接不牢倒塌;
填充墙设置不合理使框架柱形成短柱而剪切破坏等形式。
(2)有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 这种结构形式主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应用较多。 特点:
嵌砌于框架间的填充砖墙在地震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 共同承受地震水平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填充墙框架 的侧移; 填充墙的破坏是最为普遍; 框架平面内嵌砌砖填充墙时,柱上端易发生剪切破坏。 外墙框架柱在窗洞处因受窗下墙的约束而发生短柱型剪切 破坏。
2
b、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 2 y
y Vy / Ve
2、 钢筋混凝土房屋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宜符合下列要求: 梁、柱及其节点的混凝土仅有少量微小开裂或局部剥落, 钢筋无露筋、锈蚀; 填充墙无明显开裂或与框架脱开; 主体结构构件无明显变形、倾斜或歪扭。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back
场地和地基
项目
评价 选 地段 择 不利 场 地段 地 危险
地段
甲类
结构型式时可不提高
原设防烈度 原设防烈度
丙类
GBJ11-89 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
GB50011
建筑
原设防烈度
原设防烈度
丁类 GBJ11-89 GB50011
抗震次要的建筑 抗震次要的建筑
降低一度(6度不降) 适当降低(6度不降)
原设防烈度 原设防烈度
back
地震影响
项目
GBJ11-89
GB50011-2001
两阶段设计
地震影 50年超越 地震重现期
响
概率
小震 63.2%
50年
中震 10%
475年
大震 2-3% 1642-2475年
• 一般关系
– 烈度:Im=I0-1.55, Is<=I0+1 – 加速度:PGAm=PGA0*1/3
PGAs=PGAm*(4-6)
阶段 目 标 烈度 地震作用性质 受力状态
作用效应组合
条文对比及介绍
• 概述 • 总则 • 术语和符号 •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 场地、地基和基础 •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 多层砌体、底部框架、内框架 •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 • 单层工业厂房 • 单层空旷房屋、土木石结构 • 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 非结构构件
back
第四章多高层钢结构
结构受力
1)内部设置剪力墙式的内筒,与钢框架竖向构件
主要承受竖向荷载;
2)外筒体采用密排框架柱和各层楼盖处的深梁刚
接,形成一个悬臂筒,以承受侧向荷载;
3)同时设置刚性楼面结构作为框筒的横隔。
剪力滞后(Shear Lag)
在框剪结构中,形成筒体的构面内存在的 剪切变形,即为剪力滞后。 为了避免严重的剪力滞后造成角柱的轴力 过大,通常可采取两个措施: 1)控制框筒平面的长宽比不宜过大 2)加大框筒梁和柱的线刚度之比
束筒结构
由各筒体之间共用筒壁的一束筒状结 构组成(减缓框筒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 可将各筒体在不同的高度中止 可较灵活地组成平面形式 密柱深梁的钢结构筒体 筒体
钢筋混凝土筒体(常作为内筒出现)
钢结构和有混凝土剪力墙的 钢结构高层建筑的适用高度(m)
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种类
结构体系
非抗震设防 6, 7
内筒的边长不宜小于相应外框筒边长的1/3;
框筒柱距一般为1.5~3.0m,且不宜大于层高;
框筒的开洞面积不宜大于其总面积的50%;
内外筒之间的进深一般控制在10~16m之间; 内筒亦为框筒时,其柱距宜与外框筒柱距相同,且 在每层楼盖处都设置钢梁将相应内外柱相连接;
框筒结构布置时的注意事项(续)
低碳钢 低合金钢 低合金钢 低合金钢 低碳钢
SS50
SS55
284
401
490~608
≥540
19
17
2.0a
2.0a
低碳钢
低合金钢
构件截面 柱
焊接箱型截面 焊接H型截面 450
╳
450
厚度 42 — 19 宽度200 — 250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第1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湖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李国强
y
设防烈度为 8 度和 9 度区的大跨度屋盖结构,长悬臂结构,烟囱及类似高耸结构和设防烈度为 9 度区的高 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12、为什么抗震设计截面承载力可以提高? 地震作用时间很短,快速加载时,材料强度会有所提高。 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对结构构件承载力加以调整(提高),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⑴动力荷载下材料强度比静力荷载下高; ⑵地震是偶然作用,结构的抗震可靠度要求可比承受其他荷载的可靠度要求低。 3
G E = D k + ∑ψ i Lk
。
5、什么是地震系数和地震影响系数?它们有什么关系?
F=m
g x
m g g
S T) aa( x = 中 k =
g x
m ax
g
—地震系数,通过地震系数可将地震动振幅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分离出来,是确定地
较大的放大,因此场地固有周期 T 也将是地面运动的主要周期,称之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2、为什么地基的抗震承载力大于静承载力? 地震作用下只考虑地基土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永久变形。地震作用仅是附加于原有静荷载上的一种动力作 用,并且作用时间短,只能使土层产生弹性变形而来不及发生永久变形,其结果是地震作用下的地基变形 要比相同静荷载下的地基变形小得多。因此,从地基变形的角度来说,地震作用下地基土的承载力要比静 荷载下的静承载力大。另外这是考虑了地基土在有限次循环动力作用下强度一般较静强度提高和在地震作 用下结构可靠度容许有一定程度降低这两个因素。 3、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
第 5 章 钢混结构抗震 1、什么是刚度中心?什么是质量中心?应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刚心就是指结构抗侧力构件的中心,也就是各构件的刚度乘以距离除以总的刚度; 质心就是指结构各构件质量的中心; 质心和刚心离的越近越好,最好是重合,否则会产生比较大的扭转反应。因为地震引起的惯性力作用 在楼层平面的质量中心,而楼层平面的抗力则作用在其刚度中心,二者的作用线不重合时就会产生扭矩, 其值等于二者作用线之间的距离乘以楼层惯性力的值。 2、总水平地震作用在结构中如何分配?其中用到哪些假定? 根据各柱或各榀抗侧力平面结构的抗侧刚度进行地震作用引起的层剪力的分配。假定地震沿结构平面的 两个主轴方向作用于结构; 假定楼层屋盖在其平面内的刚度为无穷大。 3、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有何意义? 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将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一级最高。划分的目的是控制钢筋混凝土的等 级及用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不足。 4、为什么要限制框架柱的轴压比? 当 n 较小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呈延性破坏;当 n 较大时,为小偏心受压构件,受压边砼先达到极限 压应变,呈脆性破坏。并且当轴压比较大时,箍筋对延性的影响变小,为保证地震时柱的延性,故限之。 5、抗震设计为什么要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的原则?如何满足这些原 则? P133~ 4
第四章设计要求及荷载效应组合共59页文档
4.4 稳定和抗倾覆
4.4.2 高层钢结构的稳定验算
大部分钢结构计算需要考虑P-△效应。
《高钢规》5.2.10条 高层建筑钢结构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时,可不验算结构的整体稳定。
一、结构各层柱子平均长细比和平均轴压比满足下式要
求:
Nm m 1 N pm 80
式中,λm—楼层柱的平均长细比; Nm—楼层柱的平均轴压力设计值; Npm—楼层柱的平均全塑性轴压力;
钢结构
除框架结构外的转 换层
各种结构类型
1/120 1/50
4.2 侧移限制
4.2.2 防止倒塌层间位移限制
对框架结构,当轴压比小于0.40时,可提高10%;当柱子全 高的箍筋构造采用比本规程中框架柱最小配箍特征值大30% 时,可提高20%,但累计提高不宜超过25%。
4.3 舒适度要求
高度不小于150m的高层建筑结构应具有良好的使用条 件,满足舒适度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规定的10年一遇的风荷载取值计算的顺风向与横风向 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不应超过表4-4的值。必要时,可通过 专门风洞试验结果计算确定顺风向与横风向结构顶点最大 加速度 a m a x。
Npm fyAm
fy—钢材屈服强度; Am—柱截面面积的平均值。
4.4 稳定和抗倾覆
4.4.2 高层钢结构的稳定验算
二、结构按一阶线性弹性计算所得的各楼层相对侧移值, 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u 0.12 Fh
h
Fv
式中,Δu—按一阶线性弹性计算所得的质心处层间侧移; h—楼层层高; ∑Fh—计算楼层以上全部水平作用之和; ∑Fv—计算楼层以上全部竖向作用之和;
式中,E J d 为结构一个主轴方向的弹性等效侧向刚度,可按倒 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结构顶点位移相等的原则,将结构的侧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抗震规范
6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6.1一般规定6.1.1本章适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结构类型和最大高度应符合表6.1.1的要求。
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或建造于Ⅳ类场地的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应适当降低。
注:本章的“抗震墙”即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的剪力墙。
注: 1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2 框架-核心筒结构指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3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框支抗震墙结构;4 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适用的最大高度;5 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6.1.2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丙类建筑抗震等级应按表6.1.2确定。
6.1.3 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
2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外,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层及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3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
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更低等级。
4 抗震设防类别为甲、乙、丁类的建筑,应按本规范3.1.3条规定和表6.1.2确定抗震等级;其中,8度乙类建筑高度超过表6.1.2规定的范围时,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注:本章“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一、二、三、四级”的简称。
注:1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2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3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应允许按抗震墙结构确定其抗震等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第四章 单项选择
一、单项选择:1. 设H1、H2、H3、H4分别为框架、框架—剪力墙、框架—筒体、筒体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若在同一设防烈度下,均采用现浇结构,下式正确的是()A.H1<H2<H3<H4 B.H1<H3<H2<H4C.H1<H4<H3<H2 D.H1<H2=H3<H42. 关于框架、剪力墙及框架—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框架的变形曲线呈剪切型B.剪力墙的变形曲线呈弯曲型C.当λ在1-6之间时,框架—剪力墙的变形曲线呈弯剪型D.当λ≤1时,框架-剪力墙的变形曲线接近于剪切型3. 在确定高层建筑各种结构体系所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时,房屋高度是指()A.室外地面至房屋檐口的高度B.基础顶面至房屋檐口的高度C.室外地面至房屋最高点的高度D.基础顶面至房屋最高点的高度4. 剪力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建立的依据是()A.斜拉破坏B.斜压破坏C.剪拉破坏D.剪压破坏5. 在水平力作用下,单榀壁式框架的变形曲线是()A.弯曲型B.剪切型C.弯剪型D.剪弯型6. 在确定高层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结构类型B.设防烈度C.结构最大层高D.屋面高度7. 在确定剪力墙有效翼缘宽度时,除考虑至洞口边缘的距离及墙间距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有()A.腹板厚度、总高B.腹板厚度、层高C.翼缘厚度、层高D.翼缘厚度、总高8.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根据协同工作分析结果,综合框架柱的剪力最小值()A.最顶层B.中部附近C.最底层D.顶部附近9. 计算高层建筑的风荷载时,不需要...考虑()A.建筑体型B.建筑总高度C.地面粗糙度D.基础形式10. 对于需要考虑风振的高层建筑()A.建筑物刚度越小,自振周期越长,风振系数越大B.建筑物刚度越小,自振周期越短,风振系数越小C.建筑物刚度越大,自振周期越长,风振系数越小D.建筑物刚度越大,自振周期越短,风振系数越大11. 与壁式框架相比,双肢墙()A.整体性较弱,墙肢一般不出现反弯点B.整体性较弱,墙肢一般会出现反弯点C.整体性较强,墙肢一般会出现反弯点D.整体性较强,墙肢一般不出现反弯点12. 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当采用天然地基时,基础埋置深度最小值为建筑高度的()A.1/8 B.1/12C.1/14 D.1/1513. 高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墙肢截面设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墙肢是小偏心受压,则需要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平面外的承载力B.如墙肢是大偏心受压,则需要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平面外的承载力C.如墙肢是大偏心受拉,则需要按轴心受拉构件验算平面外的承载力D.如墙肢是小偏心受拉,则需要按轴心受拉构件验算平面外的承载力14. 为建立双肢墙连梁未知竖向剪力q(x)的微分方程,需要分析连梁跨中切口处的竖向变形协调条件,切口处的竖向相对位移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不包括...()A.连梁的轴向变形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B.墙肢弯曲变形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C.墙肢的轴向变形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D.连梁的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15. 在风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顶部的水平位移一般与建筑总高度H成()A.线性关系B.平方关系C.三次方关系D.四次方关系16.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中,下列关于剪力墙的布置原则中不.正确..的是()A.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同一温度区段的两端B.剪力墙的最大间距应按规定予以限制C.剪力墙的合理数量既要保证承载力和刚度要求,又要让框架发挥应有作用D.横向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布置17. 在用力法求解双肢墙连梁切口处的竖向剪力时,引入了一些基本假定,下列四条中不正确...的是()A.各层连梁简化为沿高度连续分布的等厚度弹性薄片B.假定墙肢承受的局部弯矩不超过总弯矩的15%C.两墙肢在同一水平标高处的水平侧移和转角是相等的D.假定连梁的反弯点在其跨度中央18. 在下列提高双肢剪力墙延性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减小墙肢的轴压比B.在墙肢截面端部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并按要求配筋C.设置跨高比l0/h<2.0的连梁D.在连梁中加配交叉斜筋19. 高层建筑对风的动力作用比较敏感()A.建筑物越柔,自振周期越长,风的动力作用越显著B.建筑物越柔,自振周期越短,风的动力作用越显著C.建筑物越刚,自振周期越长,风的动力作用越显著D.建筑物越刚,自振周期越短,风的动力作用越显著20. 下列关于整体墙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洞口总立面面积不大于总墙面立面面积的15%B.洞口间的净距要大于洞口的长边尺寸C.洞口对结构计算的影响可以忽略D.洞口至墙边的净距大于洞口长边尺寸21. 我国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中,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某值的建筑物为高层建筑,此值为()A.26m B.28mC.30m D.35m22. 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值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λ越大,结构侧移曲线越接近于框架的侧移曲线B.λ越大,剪力墙承担的层间剪力越多C.λ越小,结构侧移越呈现剪切型的特点D.λ越小,框架承担的层间剪力越多23. 剪力墙结构的侧移曲线为()A.弯曲型B.剪切型C.弯剪型D.剪弯型24. 用力法分析双肢墙连梁切口处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 (x)时,下列各项变形中不产生竖向相对位移的是()A.连梁的轴向变形B.连梁的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C.墙肢的轴向变形D.墙肢的弯曲变形25. 下列有关小开口剪力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洞口立面面积大于墙总立面面积的15%B.各层墙肢大部分出现反弯点c.墙肢承受的整体弯矩不低于总弯矩的85%D.墙肢承受的局部弯矩不超过总弯矩的15%26. 剪力墙一般不允许...发生()A.小偏心受压破坏B.大偏心受压破坏C.大偏心受拉破坏D.小偏心受拉破坏27. .以下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应设置转换层楼盖的是()A.框架结构B.剪力墙结构C.框支剪力墙结构D.框架—剪力墙结构28. 以下墙体中不属于...剪力墙的是()A.整体墙B.小开口墙C.联肢墙D.填充墙29. 关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框架的侧向变形曲线呈剪切型B .框架柱子一般不出现反弯点C .剪力墙的侧向变形曲线呈弯曲型D .剪力墙的连梁会出现反弯点30. 高度超过150米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应满足舒适度要求,对住宅和办公楼,结构顶点最大加速度分别不应..大于( )A .0.15m/s 2和0.25m/s 2B .0.05m/s 2和0.01m/s 2C .0.25m/s 2和0.15m/s 2D .0.01m/s 2和0.05m/s 231. 整体小开口墙的判别条件是(注:为肢强系数限值为整体系数][,ζα)( )A .10],[<≤αζζB .10],[≥>αζζC .10],[≥≤αζζD .10],[<>αζζ32. 关于框筒结构的剪力滞后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腹板框架中,角柱轴力大于中柱轴力B.腹板框架中,柱子轴力沿筒体边缘呈曲线分布C.翼缘框架中,柱子轴力沿筒体边缘呈直线分布D.翼缘框架中,柱子轴力沿筒体边缘呈曲线分布33. 对大偏心受压剪力墙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达到屈服强度并参加工作的竖向分布钢筋是(注:x为名义受压区高度)()A.受压区范围内的全部竖向分布钢筋B.受拉区范围内的全部竖向分布钢筋C.距受压区边缘1.5x范围以内的竖向分布钢筋D.距受压区边缘1.5x范围以外的竖向分布钢筋34. 采用桩基础时,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可取房屋高度的()A.1/5 B.1/10C.1/18D.1/2035.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中适用高度最大的结构体系是()A.框架B.框架-剪力墙C.剪力墙D.筒中筒36. 框架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h∆的最大限值为u/()A.1/800 B.1/550C.1/500 D.1/45037. 墙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是基于防止()A.剪压破坏B.斜压破坏C.剪拉破坏D.斜拉破坏38.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判定为联肢剪力墙(α为整体系数,[]ζ为肢强系数限值)()A.[]10αζ,≥>ζζ,<α≤ζB.[]10C.[]10αζ,≥≤ζζ,<α>ζD.[]103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框架的变形曲线呈弯曲型B.剪力墙的变形曲线呈剪切型C.当λ在l~6之间时,框架-剪力墙的变形曲线呈弯剪型D.当λ≤1时,框架-剪力墙的变形曲线接近于剪切型40. 高度不超过150m的一般剪力墙结构,其底部加强部位高度为()A.底部两层的高度B.墙肢总高度的1/8C.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高度二者的较大值D.墙肢总高度的1/10,并不小于底层层高41. .剪力墙内的分布钢筋不应..采用()A.单排配筋B.双排配筋C.三排配筋D.四排配筋42.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对高层建筑的定义是( ) A .8层以上建筑物 B .8层及8层以上建筑物 C .10层以上建筑物D .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 的建筑物43. 高度不大于150m 的剪力墙结构,其层间弹性位移与层高之比Δu/h 的限值为( ) A.5501B.8001C.9001 D.1000144. 有关壁式框架的描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计算时不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 B.可采用D 值法进行近似计算 C.比双肢墙的整体系数大D.其受力特点基本上与一般框架相似45. 若要降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系数λ,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框架的数量B.增加剪力墙的数量C.增加剪力墙的配筋D.增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46. 剪力墙墙肢截面设计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墙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受拉屈服竖向分布筋的作用B.一般不允许发生小偏心受拉破坏C.如墙肢是大偏心受压,则需要按轴心受压构件验算其平面外承载力D.验算平面外承载力时,不考虑竖向分布钢筋的作用47. .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刚度特征值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λ越大,剪力墙数量越多B.λ越小,框架数量越少C.λ越大,结构侧移曲线越接近剪切形D.λ越小,结构侧移曲线越接近弯曲形48. 框架—剪力墙结构铰接体系中,C f 是综台框架的侧向刚度,即框架产生单位剪切角所需要的剪力,EI e0为综合剪力墙等效抗弯刚度,p f 为作用于综合框架的分布力。
高层建筑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概论(一)填空题1、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 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
2.高层建筑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
3.复杂高层结构包括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带加强层的高层结构,错层结构,多塔楼结构。
4.8度、9度抗震烈度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5.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向承重体系有现浇楼盖体系,叠合楼盖体系,预制板楼盖体系,组合楼盖体系.6.高层结构平面布置时,应使其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靠近,以减少扭转效应。
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 的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
9 三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体系是指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第二章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一)填空题1.地基是指支承基础的土体,天然地基是指基础直接建造在未经处理的天然土层上的地基.2.当埋置深度小于基础底面宽度或小于5m ,且可用普通开挖基坑排水方法建造的基础,一般称为浅基础。
3,为了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常在垂直于条形基础的另一个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拉梁,将条形基础联系起来。
4.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不宜小于0。
5m ,且基础顶面应低于设计地面100mm 以上,以免基础外露。
5.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1/20。
6.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至少2m 。
第四章地震作用计算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一、产生扭转地震反应的原因 两方面:建筑自身的原因和地震地面运动的原因。 1. 建筑结构的偏心
m
产生偏心的原因:
a. 建筑物的柱体与墙体等抗 侧力构件布置不对称。 b. 建筑物的平面不对称。
jk --- 为 j振型与k振型的耦联系数;
T --- 为 k振型与j振型的自振周期比;
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扭转的地震作用效应
2 S EK S x (0.85S y ) 2
S EK S (0.85S x )
2
2
取两者中较大值
S x ( S y ) --- 为仅考虑x(y)向水平地震作用时的地震作用效应。
目前,国外抗震设计规定中要求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 结构或构件有: 1. 长悬臂结构; 2. 大跨度结构; 3. 高耸结构和较高的高层建筑; 4. 以轴向力为主的结构构件(柱或悬挂结构); 5. 砌体结构; 6. 突出于建筑顶部的小构件。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前三类结构要考虑向上或向下 竖向地震作用的不利影响。
§地震作用计算
一、结构抗震计算原则 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遵循下列原则:
1 、一般情况下,可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 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 、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考虑各 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 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宜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考虑扭转影响。 4 、 8度和9度时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 竖向地震作用。
结构抗震课后习题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 1 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 度时应按比9 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 度时应按比9 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 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习题与思考题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习题与思考题第一章地震基础知识与工程结构抗震设防1、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几种类型?按其震源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2、试述构造地震成因的局部机制和宏观背景?3、试分析地震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震害现象4、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它们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地面运动影响如何?5、什么是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两者有何关联?6、地震基本烈度的含义是什么?7、为什么要进行设计地震分组?8、试列出三座城市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9、什么是建筑抗震三水准设防目标和两阶段设计方法?10、我国规范根据重要性将抗震类别分为哪几类,不同类别的建筑对应的抗震设防标准是什么?11、什么是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2、根据经验公式,某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是5×1024尔格,它对应的里氏震级是多少?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抗震1、什么是场地,怎样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2、简述选择建筑场地的相关规定3、如何确定地基抗震承载力?简述天然地基抗震承载力的验算方法4、已知某建筑场地的钻孔资料见下表,试计算该场地土层的自振周期,并按《抗震规范》的规定来确定该建筑场地的类别土层资料5、什么是砂土液化?液化会造成哪些危害?影响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怎样判别地基土的液化,如何确定地基土液化的危害程度?7、简述可液化地基的抗液化措施第三章 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1、什么是地震作用?如何确定结构的地震作用?2、地震系数和动力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确定这两个系数?3、 影响地震反应谱形状的因素有哪些?设计用反应谱如何反映这些因素影响的?4、简述确定结构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5、何谓求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的平方和开方法(SRSS ),写出其表达式,说明其基本假定和适用范围6、简述计算地震作用的方法和适用范围7、什么叫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8、什么叫结构的刚心和质心?结构的扭转地震效应是如何产生的?9、哪些结构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如何计算竖向地震作用?10、 什么是结构或构件恢复力特征曲线,反映了结构或构件的什么性能?11、地震动的三要素是什么?采用时程分析法选取地震波时如何考虑这三要素?12、 抗震设计中如何考虑结构的地震作用?依据的原则是什么?13、什么是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为什么要引入这一系数?14、什么是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怎样确定结构薄弱层或部位?15、一单层单跨框架如图1所示。
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1)
2、结构的抗震能力主要取决于主要抗侧力构件的性能; 主、次抗侧力构件的抗震要求应有差别。
3、房屋越高,地震反应越大,抗震要求越高。
抗震等级是确定结构构件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的标准。根据设防烈度、 房屋高度、建筑类别、结构类型及构件在结构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共分四个 等级,一级最高。
2、框架-抗震墙结构
抗震墙的各墙段(包括小开洞墙和联肢墙肢)的高宽比不宜小于2, 使其成弯剪破坏。连梁宜在梁端塑性屈服,且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在墙段 充分发挥抗震作用前不失效。
五、构件在极限破坏前不发生明显的脆性破坏
主要抗侧力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极限破坏应以构件弯曲时主筋受拉屈服 破坏为主,应避免变形性能差的混凝土首先压溃或剪切破坏,以及钢筋锚固 失效和粘接破坏。
③合理地设置变形缝。 ④加强楼屋盖的整体性。使结构受力均匀。
⑤尽可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2.框架结构布置 A,一般的柱网形式。
承重框架宜双向设置。楼电梯间不宜设在结构单元的两端及拐角处。
B 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 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等设计原则。
四、合理设计结构破坏机制 1、框架结构 为了充分发挥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较合理的地震破坏机制应为节点 基本不破坏,梁比柱的屈服能早发生、多发生;同一层中,各柱两端屈服 历程越长越好;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最晚发生。梁柱端的塑性铰出现得尽 可能分散。
2、当框架-抗震墙结构有足够的抗震墙时,其框架部分是次要抗侧力构件, 可按框架-抗震墙结构中的框架确定抗震等级。否则按框架结构确定等级。区分 标准是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是否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可按下式计算: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规定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规定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性能比混合结构好,结构的整体性较好,在地震时,能达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因此被广泛的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
13.5.1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的震害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较常用的结构形式,层数一般在10层以下,多数为5~6层。
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
13.5.2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一)房屋最大适用高度《抗震规范》在考虑地震烈度、场地土、抗震性能、使用要求及经济效果等因素和总结地震经验的基础上,对地震区多高层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给出了规定,见表13—12。
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应适当降低。
(二)结构的抗震等级综合考虑建筑物重要性、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主要因素,《抗震规范》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划分为一、二、三、四共四个抗震等级。
(三)防震缝布置震害调查表明,设有防震缝的建筑,地震时由于缝宽不够,仍难免使相邻建筑发生局部碰撞,建筑装饰也易遭破坏。
但缝宽过大,又给立面处理和抗震构造带来困难,故多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宜避免采用不规则的建筑结构方案。
当建筑平面突出部分较长,结构刚度及荷载相差悬殊或房屋有较大错层时,可设置防震缝。
1.防震缝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5m时,6、7、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抗震缝宽度可采用1)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可采用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2. 8、9度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在缝两侧沿房屋全高各设置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学校建筑,纵向无 墙走廊大悬臂,严 重破坏。
.
17
23.08.2021
走廊有柱,破坏 较轻。
.
18
走廊有柱,带翼墙,震害 较轻。
23.08.2021
.
19
临街建筑,单面纵墙,刚度偏心, 倒塌。
23.08.2021
.
20
§4.3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设计特点及概念设计
一、单柱及群柱的 P曲线
P
P
23.08.2021
.
9
填充墙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墙体受剪承载力 低,变形能力小,墙体与框架缺乏有效的拉结, 在往复变形时墙体易发生剪切破坏和散落。
23.08.2021
.
10
四、抗震墙的震害
在强震作用下,抗震墙的震害主要表现在墙肢之间连梁的剪切破 坏。主要是由于连梁跨度小,高度大形成深梁,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形 成X型剪切裂缝,为剪切型脆性破坏,尤其是在房屋1/3高度处的连梁 破坏更为明显。
节点破坏将导致梁柱失去相互之间的联系。
节点破坏的主要原因是节点的受剪承载力不足,约束箍筋太少,梁 筋锚固长度不够以及施工质量差所引起。
6、框架梁
震害多发生于梁端。在地震作用下梁端纵向钢筋屈服,出现上下贯
通的垂直裂缝和交叉裂缝。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梁端屈服后产生的剪力较
大,超过了梁的受剪承载力,梁内箍筋配置较稀,以及反复荷载作用下
23.混08凝.20土21抗剪强度降低等。
.
8
三、填充墙的震害
砌体填充墙刚度大而承载 力低,首先承受地震作用而遭 破坏。一般7度即出现裂缝,8 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下,裂缝 明显增加,甚至部分倒塌,一 般是上轻下重,空心砌体墙重 于实心砌体墙,砌快墙重于砖 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D值法是对反弯点法的一种改正方法,D 值法不假定梁的刚度为无穷大以及反弯点在柱中点, 而是可以考虑梁柱刚度不相同时反弯点高度的变化。 12ic 修正后的柱抗侧移刚度为: D 2 系数α为: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第4章
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我国采用最主要的 一种结构形式,应用非常广泛。因此了解与掌握多高 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显得十分 重要。 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对我国的抗震规范是 一次重要的检验,实践表明我国的抗震规范是较为先 进的,但同时在此次地震的基础上,积累了一些非常 有价值的资料,并且随后对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
3.应力集中破坏 结构竖向布置产生很大的突变时,在突变处由于 应力集中会产生严重震害。
4.防震缝处碰撞 防震缝如果宽度不够,其两侧的结构单元在地震 时就会相互碰撞而产生震害。
4.1.2 框架结构的震害 1.整体破坏形式 框架的整体破坏形式按破坏性质可分为延性破坏 和脆性破坏,按破坏机制可分为梁铰机制(强柱弱 梁型)与柱铰机制(强梁弱柱型)。 梁铰机制即塑性铰出现在梁端,此时结构能经受较 大的变形,吸收较多的地震能量。 柱铰机制即塑性铰出现在柱端,此时结构的变形往 往集中某一薄弱层,整个结构变形较小。 混合破坏机制,即部分出现梁铰破坏,部分结构出 现柱铰破坏。
(4)框架-核心筒体结构 (5)筒中筒结构 (6)板柱-剪力墙(抗震墙)结构 (7)巨型框架结构和悬吊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规范主要有: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适用的最大高度见下表。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楼盖在其平面内的刚度应该 足够大,以使水平地震力能通过楼盖平面进行分配和 传递。因此应该优先采用现浇楼盖。 抗震规范规定框架-剪力墙和板柱抗震墙结构中, 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的楼、屋盖的长宽比不宜超过下 表的数值:
2.局部破坏形式 (1)构件塑性铰处的破坏 构件在受弯和受压破坏时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塑性铰处,混凝土会发生严重剥落,在压力作 用下,柱钢筋会向外鼓出,常常出现在柱的上下端。
(2)构件的剪切破坏 当构件的抗剪强度较低时会发生脆性剪切破坏。 (3)节点的破坏 节点的配筋或构造不当时,会出现十字交叉裂缝 形式的剪切破坏,其后果较严重。节点区的箍筋较少 或节点区钢筋过密都会引起节点区的破坏。
4.3.2 地震作用在结构各部分的分配和内力计算 1.地震作用在结构各部分的分配 通常假定地震沿结构平面的两个主轴方向作用 于结构。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一般不考虑结构的扭 转反应。将层剪力按各柱的刚度分配给各柱,从而也 得到各榀框架的地震作用。 例如,求得结构第i层地震剪力 Qi 后,再把按该 层各柱的刚度进行分配,得该层第j柱的地震剪力 Qij 为:
4.2.2 结构布置 非承重墙体材料应该选择轻质、节能墙体材料。 刚性非承重墙体应避免使结构形成刚度和强度分 布上的突变。 墙体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的拉结,应能适应主体 结构不同方向的层间位移;8、9度时应具有满足层间 变位的变形能力。 外墙板的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延性和适当的转动 能力,宜满足设防烈度下主体结构的变形要求。
M 1'
1 1 Fl 0.15 Fl 0.175 Fl 4 2
框架结构单独柱基础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 个主轴方向设置基础梁: (1)一级框架和Ⅳ类场地的二级; (2)各柱基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差别较大; (3)基础埋置较深,或各基础埋置深度差别较大; (4)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粘土层、液化层 和严重不均匀层; (5)桩基承台之间。
2.竖向布置 主要原则是结构沿竖向(铅直方向)应该尽可能 均匀并且少变化,使结构的刚度沿竖向均匀。如结构 沿竖向需要变化,则宜均匀变化,避免沿竖向刚度的 突变。 此外,为了保证结构有较好的整体刚度,对结构 的高宽比作出一定的限制。
3.防震缝的设置 平面形状复杂时,宜用防震缝将结构划分较为规则 的简单的单元,但是对高层结构宜尽可能不设缝。 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宽度应符合防震缝的要求。
对于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其普通纵向 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不 应小于1.25;屈服强度实测值强度标准值之比不应大 于1.3。 (3)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 替原来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 载力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该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和抗震构造的要求。
抗震缝设置
4.2.3 材料 按抗震要求设计的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应该满足下 列要求: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 梁、柱、节点核心区、框支墙不应低于C30;构 造柱、芯柱、圈梁及其他各类构件不应低于 C20;并且,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级在9度区时 不宜超过C60,在8度区时不宜超过C70。 (2)普通钢筋的等级: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335 和HRB400级热轧钢筋,并且优先采用HRB400级 热轧钢筋。
Qij Dij
D
k 1
m
Qi
ik
其中, Dij 为第i层第j号柱的抗侧移刚度。 2.内力计算 目前,建筑结构计算程序较为完善,较通用的 PKPM系列、清华的TUS以及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的广夏系 列等一些计算及绘图程序。 但是,计算程序代替不了结构工程师的基本分析 与判断,因此,还是有必要介绍框架内力分析的一些 基本方法。
4.2 选型、结构布置和设计原则 4.2.1 结构选型 (1)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结构自身重量轻,适合于要求 房屋内部空间较大、布置灵活的场合。 u 框架整体重量较轻,能有效减少地震作用。 u 框架抗震性能较好,能达到很好的延性。 u 地震时框架的水平变形较大,易造成非结构构件的 破坏。 u 结构较高时,过大的水平位移引起的P-Δ效应也较 大,从而使结构损伤更为严重,故框架结构的高度 不宜过高。
k 1 m
设该层的层间水平位移为 j,由于各柱的两端只 有水平位移而无转角,则有:V jk 12i 来自k h2 jj
m
将上式代入式 Vij V jk ,并且考虑到第j层各柱两 k 1 端的相对水平位移均相同,因此有:
j Vj 12i jk h2 j
k 1
m
这样,可以得到第j层各柱的剪力为:
(4)短柱的破坏 柱子较短时,剪跨比过小,柱抗剪刚度大,导致 柱中的地震力较大,容易造成柱的剪切破坏。 (5)填充墙的破坏 (6)柱的轴压比过大时使柱处于小偏心受压状态,引 起柱脆性破坏。 (7)钢筋的搭接不合理,造成搭接处破坏。
4.1.3具有抗震墙结构的震害 震害调查表明,具有抗震墙的结构抗震性能是较 好的,震害一般较轻。高层结构抗震墙的破坏有以下 一些类型: 1)墙的底部发生破坏; 表现为受压区混凝土的大片压碎剥落,钢筋压屈。 2)墙体发生剪切破坏; 3)抗震墙墙肢之间的连梁产生剪切破坏; 墙肢之间是抗震墙结构变形集中处,故连梁很容易 产生破坏。
(1)反弯点法 基本假定: u 各柱上下两端角位移为零,即认为梁柱线刚度之比 为无穷大。 u 底层柱的反弯点在柱高2/3h处,其他层柱的反弯点 则在柱高1/2h处。 即同一层柱两端的相对水平位移相同;且除底层 外,各柱的反弯点均位于柱高的中点。 设框架共有n层,每层有m个柱子。则有: Vij V jk
V jk
i jk
i
k 1
m
Vj
jk
k 1, , m
求出柱端弯矩后,考虑各节点的力矩平衡,对每 个节点,由梁端弯矩之和等于柱端之和,可求出梁端 弯矩之和 M b 。然后将 M b 按与该节点相连的梁的 线刚度进行分配。
框架在水平节点力作用下的弯矩图
(2)D 值法 反弯点法中的梁刚度为无穷大的假定,使得反弯 点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般情况下,柱的侧移刚度还与梁的线刚度有 关;柱的反弯点高度也与梁柱线刚度比、上下层的层 高变化等因素有关。 在反弯点的基础上,对柱的抗侧移刚度和反弯点 高度进行修正,就得到了D值法。
砌体墙应采取措施减少其对主体结构的不利影 响,并应设置拉结筋、水平系梁、圈梁、构造柱等与 主体结构进行可靠拉结。 1.平面布置:主要原则是使得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 中心重合,或者尽可能靠近,以减少结构的扭转反应。 结构的平面布置宜尽可能简单、对称和规则,且不 宜采用角部重叠的平面图形和细腰形平面图形。 在框架结构和抗震墙结构中,框架和抗震墙均应双 向设置,柱中线与抗震墙中线,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 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宽的1/4。
4.1 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 4.1.1 结构布置不合理而产生的震害 1.扭转破坏 如果建筑物的平面布置不当而造成刚度中心与质 量中心有较大的不重合,或者结构沿竖向刚度有过大 的突然变化,则极易使结构在地震时产生严重破坏, 这是由于过大的扭转反应或变形集中而引起的。 因此,在进行结构平面布置时,应该考虑设置抗 震缝等措施,使得结构平面尽可能简单。
4.2.4 抗震等级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 型、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划分成不同的抗震等级有 利于加强对不同的结构采取相应的抗震计算与构造措 施,做到“有的放矢”,以确保“中震可修”的设计 原则 的实施。
纯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4.2.5 按抗剪要求的截面限制条件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柱、抗震墙与连梁,其截面 组合的剪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对跨高比大于2.5的梁和连梁及剪跨比大于2的柱 和抗震墙,要求: 1 V (0.20 f c bh0 )
(2)抗震墙(剪力墙)结构 抗震墙结构的特点是侧向刚度大,强度高,空间整 体性能好。然而,由于墙体多,重量大,地震作用也 大,并且内部空间的布置和使用不够灵活。 抗震墙结构比较适合于住宅、饭店及商务办公楼等 高层建筑。
(3)框架-抗震墙(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抗震墙)结构的特点是在一定程度 上克服了纯框架和纯剪力墙结构的缺点,发挥各自的长 处。刚度较大,自重较轻,平面布置较灵活,并且结构 的变形较均匀。 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多用于办公楼 和旅馆及高层住宅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