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干春晖课后习题1-14章整理
产业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1.产业:具有*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造,该构造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3.产业构造: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构造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构造的变化主要由需求构造、生产构造、就业构造和贸易构造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表达出来。
4.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构造联系,是产业构造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5.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开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6.淘汰产业:产业开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本钱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
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开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
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展划分的分类法。
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9.产业开展阶段分类法:按照产业开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展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等等。
第三章产业主体――企业〔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产函数:是描述在生产技术状况给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的函数式。
2. 厂商:被认为具有经济理性,它们具备有用的信息、精于计算、孜孜不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即所谓“经济人〞假定);3.企业:或厂商被看作是在市场经济中业已存在的、完全有效运转的、为赚取利润而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个体生产者,也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
产业经济学习题的答案第十四章 产业展理论
3.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理论。 (1)平衡增长理论: 平衡增长理论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其核心是主张发 展中国家为了摆脱贫困,应在各个工业部门或国民经 济各部门全面地、大规模地投资,使各部门按同一比 率或不同比率全面增长,以此来实现工业化,推进国 民经济的发展。该理论有以下三种形式(或流派): a.极端的平衡增长理论; b.“温和的”平衡增长理论; c.完善的平衡增长理论 。
第十四章 产业发展理论
这些理论、方法和模型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一 步步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了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 对于我们从总体上正确理解并把握经济为什么会增长, 以及它是如何增长的等问题,是非常有益的。哈罗 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 济增长理论都是以分析总量生产函数为基础的,有着 内部逻辑发展的统一性;而且它们不但可以应用于整 个经济,用来解释一国的经济增长问题,也可以在一 个产业或行业中应用,用来解释一个产业是如何发展 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第十四章 产业发展理论
20世纪50—6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 现了高速增长,索洛、丹尼森和肯德里克等人,深入 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各个因素及其作用大小,提出 了“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理论”。此外,库兹涅茨用统 计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的含义、源泉、指标、结构变 化等问题,提出了“经济增长的数量与结构分析理 论”。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 资本投入的提高及其对产出影响的作用日益增大,卢 卡斯等人,运用更加微观化的个量分析方法,将舒尔 茨的人力资本与索洛的技术进步概念结合起来,提出 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第十四章 产业发展理论
第十四章 产业发展理论
(2)不平衡增长理论: 19等方面,批评平衡 增长理论者只顾强调大规模投资和企业增长,而忽略 了有的建设项目可能迟迟建不成,而有的项目建成后 生产又可能无效率的情况,指出了平衡增长的不可行 性,并相应提出了“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发展 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本与资源,重点发展一部分产 业,并以此逐步扩大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 的发展。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产业经济学习题及答案[1]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3.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
4.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联系,是产业结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5.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6.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
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
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划分的分类法。
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等等。
第三章产业主体―― 企业(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产函数:是描述在生产技术状况给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的函数式。
2. 厂商:被认为具有经济理性,它们具备有用的信息、精于计算、孜孜不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即所谓“经济人”假定);3.企业:或厂商被看作是在市场经济中业已存在的、完全有效运转的、为赚取利润而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个体生产者,也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
产业经济学干春晖课后习题1-14章整理
产业经济学⼲春晖课后习题1-14章整理第⼀章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产业内部企业的运⾏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学科性质:产业经济学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研究产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探讨制定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法,指导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运⾏和发展,实现资源在产业内、产业间的有效配置,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性,因此产业经济学也是⼀门应⽤经济学学科。
第⼆章1、市场集中度有哪⼏种衡量指标?(⼀)综合反映⼚商数⽬和市场份额分布的指标(p24)1.绝对集中度指标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3.因托⽐指数4.罗森布鲁斯指数(⼆)只反映市场份额分布的指标——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反映市场份额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将产业中的企业按照市场份额⼤⼩由低到⾼排列,计算经过排序的任意百分⽐企业所占累计并描绘成曲线。
2、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业⾃⾝的特性①规模经济⽔平。
影响某产业市场集中度⾼低的基本因素是规模经济。
在某⼀特定市场上,规模经济⽔平越⾼,⼤企业的效率越⾼,其竞争能⼒越强,在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也就越⼤,市场集中程度越⾼。
②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对市场集中度具有两⽅⾯的影响。
⼀⽅⾯,企业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是最⼤限度地占领各细分市场的⼀种⼿段,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并使得市场集中度趋于提⾼。
但另⼀⽅⾯,产品差异化为新进⼈的企业提供了⼀定的⽣存发展空间,产品差异化程度越⾼,则市场划分越细,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越多,因⽽新进⼈企业获得⽣存发展空间的可能性越⼤。
③其它进⼊壁垒。
进⼊壁垒是新企业进⼊市场⾯临的障碍。
进⼊壁垒越⾼,则新企业进⼊越难,已有企业在进⼊壁垒的保护下越有可能实现稳定的增长,从⽽促使市场集中度趋于上升。
(⼆)市场总规模的变化当市场中企业规模⼀定时,市场总规模越⼤,则市场集中度越低。
(三)经济政策的影响对于⾏业中的市场集中度,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
产业经济学的课后复习答案解析
《产业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1章企业:目标、结构与组织1.什么是企业?为什么会存在企业?企业为什么不能代替市场?答: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和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据统计,2009年企业为全球81%的人口提供工作机会,构成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创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
在全球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企业,49个是国家。
交易成本的存在,导致了单纯依靠市场的价格机制很有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方面产生很高的成本,从而影响生产和交易的效率,如获取相关的价格信息、根据信息签订合约并有效执行合约以及规避市场风险等。
企业通过内部交易来取代市场交易,以此来减少交易成本,这就是企业会存在的根本原因。
2.有哪些机制可以对企业偏离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进行纠偏?为什么?答:内部的监督激励机制。
通过适当的薪酬设计,让管理者能够在抵御风险的同时,又能给予管理者适当的激励,让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平衡。
很多企业管理者的薪酬往往都由两部分组成,除了固定工资之外,另外很大一部分都会根据企业在不同时期内的盈利而上下波动。
外部的市场机制。
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劳动力市场机制。
第二,产品市场机制。
第三,资本市场机制。
3.纵向一体化与资产专用性的关系是什么?答:纵向一体化在解决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的同时,自身也会带来其他的激励问题。
市场采购的一个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质量更高的产品,但是在纵向一体化之后市场采购变成了企业内部采购。
市场竞争压力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内部供应产品的质量下降,最终给整个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现实的市场中,企业往往会在完全的纵向一体化和完全的纵向分离之间选择一些相对均衡的做法。
一种被称之为逐步一体化(tapped integration),即部分生产要素从市场中的独立供应商购买,另一部分生产要素从子公司内部采购。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既可以避免其他企业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又让内部生产部门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
最新《产业经济学》全本课后习题解答
“产业结构政策”实践的探索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
1. 经济分析深入到产生结构层次导致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
展。
•
2. 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践加速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什么是“马歇尔冲突”? • “马歇尔冲突” 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
第二章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 基础及其发展
第一节 产业组织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其他理论基础及其发展
第二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什么是“马歇尔冲突”? (三)简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 (四)何谓“有效竞争”?它有哪些判断标准? (五)哈佛学派是如何将市场结构作为分析重点, 来构筑他们的结构主义政策论的? (六)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 点。 (七)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产业的含义有哪些?
1.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2.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3.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4.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5.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 6.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 扩展。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三)现实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
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 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 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 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 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一、名词解释1.产业2.产业组织3.产业结构4.产业关联5.产业政策6.淘汰产业7.新兴产业8.生产要素分类法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3.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
4.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联系,是产业结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5.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6.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
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
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划分的分类法。
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等等。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习题)一、名词解释:1.产业组织2.市场行为3.有效竞争4.市场结构5.市场绩效五、简答题1.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一、名词解释1.产业2.产业组织3.产业结构4.产业关联5.产业政策6.淘汰产业7.新兴产业8.生产要素分类法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3.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
4.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联系,是产业结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5.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6.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
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
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划分的分类法。
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等等。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习题)一、名词解释:1.产业组织2.市场行为3.有效竞争4.市场结构5.市场绩效五、简答题1.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习题及答案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
,(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一、名词解释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产业 2(产业组织 3(产业结构4(产构联系,是产业结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业关联 5(产业政策 6(淘汰产业7(新兴一。
产业 8(生产要素分类法 9(产业发展阶段,(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分类法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参考答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案) 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一、名词解释 : 6(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
,(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
挥之间的平衡。
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划分的分类法。
可以将全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1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第二章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答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按照产业发展所案)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按一、名词解释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1(产业组织: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或者市场关系。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共24张PPT)
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1.影响市场集中度。市场上规模较大的上位企业(即市场占有率领
先的企业)通过扩大产品差别化程度,可以保持或提高企业的市场占
有率,从而保持或提高市场集中度水平;市场上规模较小的下位企业 也可以通过产品差别化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从而降低市场的集中 度水平,或改变行业市场的规模分布结构。
第四章 市场
(一)影响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试分析每一种
主要因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1.市场集中度; 2.产品差别化; 3.进入和退出壁垒; 4.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5.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6.短期成本结构。
上述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当其中一个因素改变时,也会导致其他因素的变化,从 而使整个市场结构的特征发生改变。我们将主要讨论前三项因素。
第四章 市场
根据规模经济的规律,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只有在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才能获得生产和销售的规模效益,在这之前,新企业的生产和 销售成本一定高于原有企业,从而处于竞争劣势。 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现有企业的产品差异化2可.限以使制顾性客对定该价企业:的产品形成偏好甚至一定的忠诚度,这对于意图进入市场的新企业而言,无疑构成了一定程
完垄全断垄 竞断争的是市一场种1结比.资构较的接产特近专点现是实用:经性济(1)和状产况业沉的的没市绝场对成结集本构中,度。它为如介10于果0%完,企全因竞业为争市投和场完资上全只的垄有断资一之个间产提,专供且产偏用品向性的完企全很业竞强。争。,那么在企业 当然,从另退一个出角这度看个,行如果业企时业通,过这混合些兼巨并可额以资进入产一往个新往的很市场难,出并且售具和备承变担现短期。亏出损的售实价力,格这和无疑企有利业于投降低资该市场的集 中实程证度 研,究促也额进表竞明扣争,除。广告折活旧动是后竞的争企剩业余市场价份值额差之距间扩大的的差重要价原就因。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越大,企业退 如果企业主出动或市被场迫要的退壁出某垒个也行业就市越场,高却。又难以退出,就表明这个市场上存在退出壁垒。 ((4)九减)少试资采产用经经营2济风.解学险的雇。方费法用对竞。争企性业市场在和退垄断出性某市场个的市创场新收时益,进行必比然较。会解雇员工。根据合同或国家劳动 企业采用限法制的性定规价定的直,接解目的雇是工阻人止新可企能业进必入须市场支,付但退实质职上金这是、一解种牺雇牲工部资分短,期企利润业以如追求果长需期利要润转最产大化,的就行为必,因此限制 性产从定品消价 差 极同别的掠化方须个夺主面培市性要看定是,训场价从兼他的一两并样个导们障,方致从碍都面的是对市事也企市场新就业场集工越长结中期构如作大定产果的。价生超的直过技策接一能略的定性影的,行响限培为:度训。,就费会用产生就垄此断势发力生,,并由这此些带来费垄用断的越低大效率,和企社业会总退福出利的某损失,因此 市场经济国家都3非.政常重策视法通律过适的当限的产制业。组织政政府策为来调了节一企定业的的兼目并标行为,,经使常其保通持过在制一个定适政度策的水和平法上规。 限制某些行
产业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1.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首先,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促成了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其次,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由重农学派流行时期专指农业,扩展到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时期主要指工业,在扩展到近代以后可以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及其细分产业。
到了今天,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的范畴。
第三,产业的含义具有多样性。
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
第四,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即同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具有这样或那样相同或相似的性质。
(如:需求角度上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供给角度上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第五,产业是结语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因为它研究的既不是国民经济总量,也不是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行为,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产业,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例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等。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正是从产业出发来揭示产业的发展和变化、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等诸如此类产业本身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产业经济学概述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是如何界定的?答:(1)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2)通常将产业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2.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答:产业经济学不仅关注产业内企业的运行,也研究产业间的联系,即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两大范畴。
产业组织研究向完全竞争模型中加入现实世界的磨擦系数,如不完全信息、进入壁垒、交易成本、调整价格的成本、政府行为等,以便深入地分析市场中的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它们如何在现实中进行竞争。
研究产业结构是为了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
3.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答:国际学术界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分歧。
在国内,一般认为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
其中,产业组织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者说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而产业结构研究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产业演化规律、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产业区域布局等。
4.简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答: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大部分具有不同的理论渊源,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产业组织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夫人等。
梅森及弟子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在哈佛学派名满天下的同时,芝加哥大学的一群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二十世纪70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
产业结构理论可追溯到威廉・配第,逐渐形成了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
产业经济学课本练习答案
产业经济学课本练习答案第一章导论(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3)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1.理论意义①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③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① 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②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③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①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② 过去工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工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
因此,为了防止这些弊端再次出现,我们必须深化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
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4)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7.案例研究方法;8.系统动力学方法。
(五)什么是工业?如何理解工业的含义?1.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产业经济学课本练习答案
第一章导论(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即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
具体来说,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二)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三)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1.理论意义①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②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③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2.实践意义①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②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③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3.现实意义①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②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
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四)产业经济学有哪些研究方法?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4.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博弈论的分析方法;6.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7.案例研究方法;8.系统动力学方法。
(五)什么是产业,如何理解产业的含义?1.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产业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1.产业: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的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
2.产业组织:生产同一类(严格地说,是生产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构,该结构决定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
3.产业结构: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构及技术经济联系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化体现出来。
4.产业关联:最终产品产业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所投入的中间产品产业之间以及这些中间产品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和数量结构联系,是产业结构最主要的表现特征之一。
5.产业政策: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社会目的,应用产业经济学的原理,以全产业为对象所实施的能够影响产业发展进程的一整套政策的总称。
6.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
7.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
8.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划分的分类法。
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9.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夕阳产业、衰退产业、淘汰产业等等。
第三章产业主体―― 企业(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产函数:是描述在生产技术状况给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的函数式。
2. 厂商:被认为具有经济理性,它们具备有用的信息、精于计算、孜孜不倦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即所谓“经济人”假定);3.企业:或厂商被看作是在市场经济中业已存在的、完全有效运转的、为赚取利润而从事商品生产活动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个体生产者,也可以是一家规模巨大的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学科性质:产业经济学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研究产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探讨制定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运行和发展,实现资源在产业内、产业间的有效配置,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产业经济学也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
第二章1、市场集中度有哪几种衡量指标?(一)综合反映厂商数目和市场份额分布的指标(p24)1.绝对集中度指标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3.因托比指数4.罗森布鲁斯指数(二)只反映市场份额分布的指标——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反映市场份额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将产业中的企业按照市场份额大小由低到高排列,计算经过排序的任意百分比企业所占累计并描绘成曲线。
2、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一)行业自身的特性①规模经济水平。
影响某产业市场集中度高低的基本因素是规模经济。
在某一特定市场上,规模经济水平越高,大企业的效率越高,其竞争能力越强,在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也就越大,市场集中程度越高。
②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对市场集中度具有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企业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占领各细分市场的一种手段,有利于企业规模的扩张,并使得市场集中度趋于提高。
但另一方面,产品差异化为新进人的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则市场划分越细,消费者可选择的产品越多,因而新进人企业获得生存发展空间的可能性越大。
③其它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是新企业进入市场面临的障碍。
进入壁垒越高,则新企业进入越难,已有企业在进入壁垒的保护下越有可能实现稳定的增长,从而促使市场集中度趋于上升。
(二)市场总规模的变化当市场中企业规模一定时,市场总规模越大,则市场集中度越低。
(三)经济政策的影响对于行业中的市场集中度,经济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经济政策中既有限制市场集中的政策,又有促进市场集中的政策。
例如,高集中度意味着垄断,作为维护竞争的反垄断法的出台,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垄断和集中。
与此相反,一些经济政策往往有利于市场集中。
比如许多国家为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对大企业实行优惠的扶持政策,这促使市场集中度趋于提升。
与其利润率之间呈现出什么关系?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存在的某种正向关系获得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一种观点认为,高市场集中度意味着少数占有高市场份额的企业容易利用其垄断势力,获取高额的不润,如进行合谋,提高产品价格。
另一种观点则对此提出了批评,它认为高利润率很可能不是高市场集中度的结果,而是其原因。
市场中只有高效率的企业才能够在市场中存活并得以发展壮大,因而在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下,高效率的企业获得了较大比重的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因此得以提高。
从而,是存在高效率的企业才促使市场集中度的提高,高效率的企业自然能够获得高利润率,这就造成了市场集中度与利润率之间的正向关系。
3、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
当企业利用原有生产或销售过程来多生产同一种而能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时,称之为规模经济;当企业利用原有生产或销售过程多生产另一种(或几种)产品,并使得生产成本要低于分别独立生产这几种产品成本的加总时,则存在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一个与规模经济相联系并存有区别的概念,二者都是企业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途径。
范围经济强调生产不同种类产品(包括品种与规格)获得的经济性,规模经济强调的是产量规模带来的经济性。
4、企业如何确定其边界?其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什么关系?企业边界是指其在与市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其决定因素是之一是企业效率。
企业的经营范围,即企业的纵向边界,确定了企业和市场的界限,决定了哪些经营活动由企业自身来完成,哪些经营活动应该通过市场手段来完成;经营规模是指在经营范围确定的条件下,企业能以多大的规模进行生产经营,等同于企业的横向边界因为存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企业的大规模经营和多元化生产能够让企业在低成本状态运营。
规模经济决定企业的规模边界,范围经济决定企业的经营范围边界。
5、什么是“马歇尔困境”?请在现实经济中举例说明。
马歇尔困境——马歇尔认为自由市场竞争导致的生产规模扩大,在让企业获得规模经济的同时又将形成垄断,进而又必然会阻碍竞争,扼杀企业活力,因而其认为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这二者“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举例:电信行业:如果允许许多企业开展竞争,去铺设各自相互重叠的通讯网,无疑会导致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让其中的一家企业扩大规模,将所有的业务都交给它经营,反而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
充分享有规模经济,对提高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但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往往导致垄断的发展。
它将使价格机制失去作用,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遭到扭曲,自由竞争这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被人为地扼杀,整个经济活动失去了活力。
6、试用有效竞争理论阐述什么样的组织形态能够协调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冲突?有效竞争实质是协调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一种追求较高经济效率的竞争状态。
梅森提出了有效竞争的基准。
其包括市场结构基准和市场效果基准两方面。
其中,市场结构基准包括:(1)市场上存在相当多的卖者和买者(2)任何卖者和买者所占的市场份额都不足于控制市场(3)卖者集团和买者集团之间不存在“合谋”行为(4)新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出现。
市场效果基准包括:(1)市场上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工艺的压力(2)当生产成本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价格能自动向下调整(3)生产集中在最有效率的但不一定成本最低的规模单位下进行(4)不存在持续性的设备过剩(5)不存在销售活动中的资源浪费现象。
此后,索斯尼克提出了以SCP为框架的有效竞争评价基准,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角度提出了多条评价基准。
第三章1、什么叫产品差异?产品差异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之间替代不完全的状况厂商如何运用产品差异策略获得竞争优势?产品差异之所以为企业所青睐,是因为其使企业面临一条向下倾斜的剩余需求曲线,使企业拥有将价格提高到高于边际成本的能力,也就是说,具有市场势力。
2、如何区分水平差异和垂直差异?水平差异:指产品在空间上的差异,表现为两产品间一些特征增加了,而其他一些特征却减少了。
垂直差异:指在产品空间中,所有消费者对所提及的大多数特性组合的偏好次序是一致的。
设想在0~1的线性城市中只有一个厂商,那么从消费者需要支付运输成本角度而言,厂商选址的左右移动势必使一部分消费者的福利增加,同时使另一些消费者的福利减少,即厂商位置的左右移动也可以理解为产品一些特征的增加,而另一些特征的减少,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品牌,这显然是水平差异。
如果厂商的选址移到了线段1的右方,那么对线性城市0~1的所有消费者而言,总体福利都得到了改善。
也就是说,产品质量得到了总体提升。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理解“水平差异只是垂直差异的特例”,因为水平差异仅仅考虑在产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产品不同特征的不同组合变换而已。
3、如何衡量厂商的市场势力?市场势力的衡量:价格成本差p-MC或者p-MC/p4、为什么产品差异可以使厂商拥有市场势力?产品差异使得厂商即使将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之上,也不会失去其所有顾客,也就是说,产品差异的引人使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不再是一条水平直线,而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这表明厂商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势力,即使价格高于别的厂商产品,消费者也会偏好其产品,子以购买。
通常采用价格成本差p-MC或者(p-MC)/p衡量厂商的市场势力。
显然,产品差异越大,厂商的市场势力越大。
5、举例说明产品差异如何使先进入市场的厂商拥有先发优势?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产品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先行进入市场的厂商,其产品已为消费者试用,和新进入厂商相比,其产品质量信息已经不再不对称。
由于产品的试用需要一定成本,导致即使是同样的产品,消费者对试用和未试用过的产品也并不视同一样。
这样就在先行者产品和后发者产品之间形成了信息差异,使先行厂商具有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例如:索尼爱立信音乐手机的案例。
首先,凭借产品差异化战略的成功,索尼爱立信在音乐手机成长初期获得消费者认可,“音乐手机专家”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另外,Walkman 子品牌的建立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其他手机品牌形成了区隔,提高了竞争对手进入音乐手机市场淘金的门槛。
6、两个同时进入市场的厂商如何传送产品的高质量信息,从而形成对自己有利的垂直差异?厂商可以借助非信息性广告传递产品高质量的信号进而形成垂直差异。
市场上存在一种机制,在产品质量外生的条件下,这种机制就是消费者经验的作用和高质量产品被重复购买。
这使得高质量产品的生产厂商明白自己的高昂广告费用能获得较高的回报,那么这种非信息性广告其实是在传递产品高质量的信息。
市场上也存在一种广告费用水平,在这个水平上,销售优质产品的厂商愿意承担该广告费用,而销售劣质产品的厂商则不愿意承担。
在均衡状态,这意味着非信息性广告确实是产品高质量的信号。
并且厂商更愿意同时利用价格和非信息性广告传递产品高质量的信号。
第四章1、为什么在位企业赚取经济利润是衡量进入壁垒的前提条件?超额利润(经济利润)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吸引新企业进入某一产业的唯一经济因素。
如果一个产业不存在经济利润,那就不可能有新企业进入这一产业,讨论这一产业的进入壁垒问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2、你认为规模经济是一种进入壁垒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规模经济是一种进入壁垒,因为企业在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前,不能以最低成本生产。
单位产品成本最低时的最小最佳规模(单位生产成本最低时的最小产量)占市场规模(产业需求量)比重很大的产业,往往集中度很高,也是垄断程度较高的产业。
新企业的进入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较高的起始规模,而且难于站稳脚跟。
3、在位企业如何有效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一、结构性进入壁垒阻挠方式:形成规模经济壁垒;拥有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高;拥有一定用户基数的网络效应;绝好的产品差异化优势;有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的支持,形成壁垒。
二、策略性进入壁垒阻挠方式:1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过剩生产能力投资,干中学,提高竞争对手成本,2 影响未来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产品扩散策略,提高转换成本,利用长期契约锁定产品需求三、成功阻挠的条件:必须发生在进入者地进入决策之前,而且能被进入者察觉到;能通过改变原有企业的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从而影响进入者的进入决策;必须是不可回收或不可逆的。
4、通过例子比较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